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精選 >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計劃(通用12篇)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計劃(通用12篇)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計劃(通用12篇)

以社會主義價值觀為導向,以師生為主體,以“三風”(校風、教風、學風)建設為核心,以“三化一上牆”(綠化、淨化、美化、學生作品上牆)為重點,以推進素質教育、培養人文精神和提高綜合素質為宗旨,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學校文化活動為載體,立足“以人為本、和諧育人”的辦學理念,突出學校文化功能,促進師生和學校共同發展。

一、成立學校文化建設領導小組

為確保學校文化建設發展規劃順利實施,特別成立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

組 長:張勝國(校長)

副組長:孫孝能、賀勤儉、黃超

組 員:唐晚華、羅建華、蘇慶、羅雅倩、姚作榮、陽富華、鄭懷雄、各班班主任

二、學校文化建設發展規劃應遵循的原則:

1、教育性原則。學校無小事,處處皆育人。校園文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於培養社會主義“四有”新人。

2、整體性原則。堅持遵循教育規律,整體規劃,分步實施,保持可持續發展。

3、“三貼近”原則。要努力做到貼近學生的品德實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貼近學生羣體,增強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4、實踐性原則:校園文化重在建設,重在實踐,要開展符合學生特點、引導學生全面成才、形式喜聞樂見、同學參與性強、身受廣大同學喜愛和支持的校園文化活動。通過活動,逐步形成規範、和諧的校風,科學務實的教風,興趣濃厚的學風,進取向上的班風

三、工作措施

1、明確建設目標,提高思想認識。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既包括自然環境的改善,也包括隱性教育課程的開發。全校教職工都要提高思想認識,以優化校園文化環境、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塑造師生良好形象為目標,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全面提高學校內外部環境的文化品位。

2、加強組織領導,做好整體規劃。把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納入到學校主要議事日程中,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統一組織實施。同時,要從學校實際出發,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校園規劃和建設措施,要與規範化學校創建、學校標準化建設相結合,分階段、有層次地全面實施。

3、做好宣傳發動,形成創建合力。校園文化建設要注重全員參與、全過程育人,充分發揮師生、社會和家庭的積極性,形成創建合力。要利用學生大會和家長會,做好宣傳和組織發動工作,使師生明確優美校園環境的標準和文明行為習慣的要求,營造創建氛圍,使之成為全體師生的自覺行為。

4、突出學校管理,提高師生素質。校園文化建設要立足長遠,着眼現實,突出管理,注重效益,正確處理好長期性與階段性的關係,重點抓好校園文化傳統的積澱、制度文化建設、師生人際環境建設,引導、規範師生行為,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切實增強校園育人功能。

四、20xx年主要工作安排

1、成立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制訂《仙槎橋鎮中心國小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2、清明節傳統節日教育活動。

3、五月份參加縣舉辦的國小生廣播操和大課間跳繩比賽,首先在學校內舉行比賽。

4、6月1日慶祝國際兒童節活動。

5、7月份重點抓好門樓文化和標語文化建設

6、八月份重點抓好幼兒園建設,凍好地,裝好電視機。

7、九月份重點抓好一年級的養成教育。

8、組隊參加縣裏的田徑賽,組織教師和學生參與解釋校訓、校風、教風、學風、辦學理念、學校精神以及校徽、校旗、校歌的活動。

9、11月份開展讀書活動及科技活動,並舉行比賽。申報“校園文化建設示範學校”,並整理資料以備縣驗收。

10、12月份校園藝術活動,組成文藝隊,參加鎮舉辦的文藝匯演。

11、20xx年元月份召開校園文化建設經驗交流會,及時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加強輿論宣傳,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積極宣傳學校文化建設的典型經驗、做法和階段性成果,不斷推進學校文化建設健康穩步發展。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篇2

根據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和要求,結合學校當前實際情況,特制訂本年度我校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計劃,以提高老師和學生的文明素養,提高學校管理水平,美化學校育人環境。

一、工作目標

(一)提高認識,成立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

根據我校實際,為切實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體現校園文化精神,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校長對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負總責。同時,充分發揮少先隊的先進引領作用,充分調動全校師生的積極性,使校園文化建設在學校落到實處。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和學習生活場所,以實現以校園文化豐富多彩、校園秩序良好穩定,校園環境整潔優美為主要標誌的校園文明;基本形成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

(二)努力改善學校硬件建設,促使校園建設規範化,我校準備做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綠化:努力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香,冬有綠”。

我們追求以綠為主色調,花開四季的效果。花草樹木的佈局錯落有致,疏密相間,讓校園到處充滿盎然的生機。讓學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時中增長知識。讓學生積極參與校園的綠化活動,組織學生培植植物,並且設置專門的植物園,展示學生的培植成果。既鍛鍊了學生的勞動能力,增長了知識,又激發了學生的愛校熱情,陶冶學生的情操。

2.展示牌:為營造高尚健康的教育氛圍,拓寬學生視野,

在校內公共場所設置具有豐富內涵的文化專題展示牌,使整個校園為之生動起來。

3.班級板報:黑板報是一種方便的宣傳載體。

內容既簡明扼要,又便於及時更新,易看易懂。充分利用黑板報及時宣傳新的教學動態,新的教育信息,及時通報學校的新聞消息,並按時更新,起到溝通學校與教師的橋樑作用。每月一個主題,各班圍繞主題進行特色設計。

4.減少空白,增加花園,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提供賞心悦目的自然環境。

5.張貼永久性標語,改善學校人文環境。

6.增加操場圍牆的美化工作,為學校創造良好氛圍。

二、方法措施

(一)以“課堂教學改革推進年”為工作核心。以教師幫助、觸發學生為主,誘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讓學生自己去嘗試成功,教師幫助的成份要逐漸減少,目標是推動學生主動參與活動。教師通過創造條件和情景,以問題為形式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活動。使學生爭取成功的能力和成功心理得到高層次的發展,逐步產生自我期望、自我激勵 。

(二)做好校園文化牆,以養成教育和新三字經為主要內容。圖文並茂,讓學生一看就懂。

(三)做好孩子的特長培養工作。學校根據教師的能力情況,開設書畫活動小組。

(四)做好班級文化建設。

一、二年級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和禮儀教育為主;三、四年級以誠信教育為主題。不同的年齡段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最終達成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道德水平的目的。

(五)做好師生成果展示工作。

(六)以紀念日為契機,

抓住時機教育學生。結合“六一”兒童節、 “十一”國慶節及教師節等節慶日,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利用班校會﹑升旗儀式﹑實踐活動等多種途徑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弘揚和培育學生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通過活動來提升校園文明。

三、 保障措施

(一)成立領導小組,制定行之有效的學校文化建設規劃,

(二)多向兄弟學校學習,共同探討學校文化建設的捷徑。

(三)校園的硬件建設和綠化、美化、淨化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根據廣大師生的需要和學校的需要,每年都要有更新,要做到長足發展。

總之,我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努力為師生營造良好氛圍,用良好的校園環境陶冶人,用良好的環境為學校發展打好基礎。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篇3

高校不僅是文化的弘揚者、傳承者,更是先進文化的引領者和生產者;校園文化是大學的精神和靈魂,是高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根基,是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和基本要素,是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構建富有內涵、時代風格和學校特色的合肥學院優秀校園文化,進一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依據《合肥學院 “”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特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合肥學院校園文化建設要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黨的XX大精神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統領,以先進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優良的環境文化為載體,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以實施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為基礎,堅持“地方性、應用型、國際化”的辦學定位,踐行“改革開放,求實創新”的辦學傳統和“厚德、博學、善思、致用”的校訓精神,為不斷滿足廣大師生員工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學校的改革發展穩定以及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二、主要任務

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任務:

(1)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範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

(2)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重視和加強校風建設,培育紮實的幹部和機關作風、良好的教風和學風,形成對教職工具有凝聚作用、對學生具有陶冶作用、對社會具有示範作用的優良校風。

(3)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把德育和智育、體育、美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教育於文化活動之中,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協調發展。

(4)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三、總體目標

——進一步突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教學為綱”的辦學理念,凝鍊合肥學院精神,注重對學校精神文化的培育,突出特色,爭創一流。

——進一步突出國際化辦學特色,加強跨文化交流,吸收和借鑑國外應用型大學的思想精華,開放辦學,改革創新,努力創建國際化的大學。

——進一步加強大學制度建設,積極探索建立符合時代和學校發展要求的現代大學制度,努力構建民主、科學、和諧的制度文化。

——進一步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積極構建“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校園廉政文化氛圍。

——進一步加強文明校園建設,在安徽省文明單位的基礎上,努力創建全國文明單位,展示形象,鼓舞人心。

——大力推動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建設,通過有影響、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建設,力爭獲得一批省級和國家級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

——進一步加強校園環境建設,建成環境優美、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特色突出的校園自然和人文環境。

四、具體措施

(一)校園物質文化建設

校園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顯性文化,是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的必要前提和重要的物質基礎。良好的、富有個性的校園建設,既可起到美化環境、裝飾校園的作用,又為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提供重要的陣地,使廣大師生員工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薰陶,起到陶冶情操、淨化心靈的作用。

——物質設施功能完善。注重發揮學校物質設施對大學精神的傳播功能,利用南豔湖校區二期建設之機,合理劃分、賦予各個校區的基本功能,調整佈局,優化組合,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圍。

——教學文化設施建設。規劃、設計、建設好教學設施,優化學習環境,不斷滿足大學生學習成才、教職員工科學發展的需要;規劃、建設、利用好師生員工的活動場所,為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提供必要的場地和條件。

——文化宣傳載體建設。加強學報、校報、校園網、廣播台、講座論壇、自辦刊物、宣傳櫥窗等宣傳思想文化載體的建設與管理,充分發揮宣傳思想陣地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二)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校園精神文化是大學的隱性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深層內涵,反映學校廣大師生員工共同的理想目標、精神信念、文化傳統、學術風範和行為準則的價值觀念體系和羣體意識。

——核心價值觀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堅持不懈地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範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

——人文和科學精神教育。把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融入到高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落實到教育教學的各環節。以實施科技創新、文化素質教育為基礎,積極營造嚴謹求實、科學民主的學術氛圍,把崇尚科學、探索規律、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與以人為本、明德求善的人文精神結合起來,不斷提升師生的人格、氣質、修養等內在品質;不斷整合教育資源,開好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的必修課和選修課,逐步建立起內容覆蓋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體系。

——校園精神傳承。認真做好校史修史工作,加強校史館建設,定期修訂宣傳畫冊和宣傳片,生動形象地反映學校辦學歷程和辦學特色,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學校豐富的辦學內涵和辦學精神;充分弘揚首任校長楊承宗先生的治學辦校精神,並以此激勵和鼓舞廣大師生;加強校友網站建設和繼續出版《激浪行天》,注重發揮優秀校友的榜樣激勵作用,用優秀校友的人生經歷和感悟、創業歷程和成就,激勵大學生髮奮學習,立志成才,報效國家;倡導銘記校訓、重大活動佩戴校徽、使用校徽標識,使其不斷成為廣大師生員工所認同的自覺行動,激勵師生員工熟悉學校、熱愛學校。

——校園文化創新。弘揚“改革開放、求實創新”的辦學傳統,立足辦學定位,豐富辦學內涵,努力構建合肥大學精神文化,增強學校辦學的凝聚力。

——品牌文化創建。辦好大學生科技節、校園文化藝術節和大學生記者論壇等,積極搭建校園文化活動平台;以大學生藝術展演為契機,加強大學生藝術團建設,育文藝骨幹,出精品節目,積極承辦高水平文藝演出,提升校園文化層次;以第二課堂為依託,培養學生積極的興趣愛好和良好的個性品質。全面推進校園文化活動的項目化運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校園制度文化建設

學校制度文化是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學校辦學、治校的基本保證。校園制度文化包括與高等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管理制度以及相應的組織機構。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既要用制度管人,更要用制度服務人、培育人。

——管理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符合大學精神要求的內部管理制度體系,認真執行《合肥學院章程》,保障各項管理工作有效開展。

——民主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黨委會、校長辦公會、黨政聯席會議;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教學委員會、學位委員會、督導委員會等的作用,堅持和完善教代會、工會代表會制度,發揮其在學校民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切實執行校務公開制度,建立和完善情況通報制度、情況反映制度和重大決策徵求意見制度,不斷擴大師生員工對學校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充分發揮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和離退休老同志在民主監督和參與學校民主管理中的積極作用。

——廉政制度建設。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等反腐倡廉的法規、制度精神,把理想信念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納入師德建設的各個環節,紮實搞好管理和服務工作,着力提高教職工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水平。

——安全保障機制建設。加強網絡監管,正確引導輿論;健全人防、物防、技防和羣防體系,加強校園安全保衞工作周邊治安環境綜合治理;進一步完善學校突發事件和應急管理機制,進一步健全安全穩定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和完善利益協調、訴求表達、權益保障和矛盾糾紛排查機制,及時消除和化解影響校園安全穩定的因素。

(四)校園行為文化建設

校園行為文化是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良好載體,加強行為文化建設是教風、學風和作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育人工作的重要內容。在校園行為文化建設中,堅持不懈地以黨風帶作風,以作風促教風,以教風育學風。

——積極倡導教師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質上、學識教風上率先垂範,為人師表。教師要養成求真務實和嚴謹自律的治學態度,崇尚科學精神,遵守學術道德,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書育人本領。注重培育學生的主動精神,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努力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嚴格要求機關幹部、職工做到政治合格、思想領先。堅持黨的政治和思想路線,具備履行崗位職責所必需的專業知識和文化素養,有較強的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保持與時俱進的品質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嚴格遵守黨紀國法,顧全大局,維護團結,廣泛聯繫羣眾,虛心聽取師生意見,正派做人,公道處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在履行職責實踐中實現人生價值,為黨的事業和學校發展作貢獻。

——努力引導學生做到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在政治上、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不斷追求進步,把遠大理想和腳踏實地的精神結合起來。自覺遵守國家法令和校規校紀,勤奮學習,刻苦鑽研,奮發努力,立志成才。關心集體,尊敬老師,團結同學,積極參與各種志願服務活動,樂於助人。注重個人品德修養和文明行為養成,具有良好的公德意識。積極參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增進身心健康。自覺樹立當代大學生的文明形象,展示我校大學生的精神風貌。

(五)校園環境文化建設

校園環境文化建設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文化建設要從學校實際出發,突出育人特色、國際化校園特色和學術氛圍,為師生創造有利於學習、工作、生活和娛樂的優美環境,發揮環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校園景觀規劃。校園景觀規劃要重在豐富校園環境的文化藴涵,提升校園環境的育人價值上下功夫,使自然美、人文美、藝術美相協調。要整體、系統地規劃校園人文景觀,建設友誼林、紀念林、主題雕塑、文化走廊等文化景點,使校園人文景點建設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做好校園綠化、美化工作,使校園的山、水、園、林、路等達到使用、審美和教育功能的和諧統一,充分發揮校園內一樓一宇一草一木等教育載體的育人功能。

——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充分發揮圖書館館藏文獻信息資源優勢,創造優美和諧的閲讀環境,為師生員工提供優質服務。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讀者報告會、專題講座、徵文比賽、美術作品展等活動,使讀者在活動中激發出讀書意識,接受美的教育,陶冶情操,增長知識。

——網絡文化建設。充分發揮網絡宣傳、教育作用,突出其組織、引領功能。結合創建各類主題網站,弘揚優秀民族文化,調動學生主動性和參與性,營建校園網絡文化氛圍;結合網絡資源平台和網絡教學平台建設,引導學生利用網絡積極開展自主學習,促進良好學風和校風的形成;結合網絡交互平台建設,構造新的溝通方式,營造學生“心靈氧吧”,使網絡真正融入師生的學習、工作、生活之中。

——品牌形象識別系統建設。加強學校品牌形象識別系統建設,在原有的視覺標識基礎上設計和制定《合肥學院視覺識別系統(VIS)》,構建和完善合肥學院形象識別系統(UIS),以此規範學校辦公用品的格式、標識,規範學校各類旗幟、牌匾、門牌的規格與設計;重視學校形象識別系統建設成果的宣傳與推廣,重視公共關係工作,重視學校整體形象的宣傳推介工作,擴大學校在社會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提升學校品牌的價值。

五、組織與實施

——成立合肥學院校園文化建設指導委員會及其相關組織。成立以校黨委書記、校長為主任,分管校領導為副主任,由宣傳部、監察處、辦公室、組織部、教務處、學生工作部(處)、人事處、外事處、保衞處、公共事務與國有資產管理處、科技處、工會、團委、圖書館、後勤集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合肥學院校園文化建設指導委員會,指導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黨委宣傳部。校園文化建設指導委員會從學校發展和人才培養的戰略和全局高度,負責校園文化建設的統籌、檢查、督促和落實。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同心協力,完成好各項工作。

——加大校園文化建設投入力度。各相關部門要根據校園文化建設規劃制定年度實施方案,經校園文化建設指導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實施。設立校園文化建設專項經費並納入學校財務預算。同時,加大校園人文環境建設的投入,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加強校園文化的理論研究。思政研究會在年度研究課題中確定一批校園文化建設理論研究與實踐創新課題,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校園文化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總結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成功經驗和不足,不斷完善校園文化建設的政策和措施,鞏固校園文化建設成果。

——完善校園文化建設的激勵機制。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管,把校園文化建設與日常教學工作、黨建、團建及師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對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將組織和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情況納入部門和幹部檢查、考核、評議的重要內容,激勵師生員工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篇4

為了更好地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落實學校20xx年規劃,更好地促進學校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構建學校文化特色,特制定20xx年學校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一、文化建設的目標

創建人文校園、書香校園、構建包括傳統文化、現代文化、學生文化在內的文化體系。

二、具體措施

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為指導,構建先進的校園文化。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全面融入學校工作中。組織師生持續不斷地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理念武裝全體師生頭腦。組織師生深入開展愛黨愛國教育活動,引導全體師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政治上自覺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具備高昂的愛國熱情。幫助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以、價值觀。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和文明習慣。組織師生開展學先進趕先進活動,要讓古今中外英雄人物、革命前輩、新時期的英模人物成為師生學習的榜樣。這些學習和活動要進課堂,要成為所有活動鮮明的主題。要讓主流文化成為校園亮麗的風景,成為師生的思想基礎和行為指南。

2、傾注心血,進一步建設景觀文化。

學校目前已開展教學樓德育宣傳長廊,在此基礎上將建設符合時代特色的文化牆、班級文化等新的景觀,並對整個校園進行環境設計,力爭形成處處有景觀,處處有教育的局面。

3、不斷改革,構建豐富多彩的課程文化。

要採取得力措施讓課堂成為宣傳先進主流文化的堅強陣地,讓課堂成為弘揚優秀文化的主要場所,讓課堂成為學習現代文化的重要渠道,讓課堂成為提升師生精神培養的理想殿堂。教師在課堂上要承擔起弘揚先進文化的重任,堅決不能宣傳低級庸俗、腐朽迷信、落後消極的文化;要學會宣傳文化的方法技巧,要通過師生之間的相互探討,增加學生接納先進優秀文化的自覺性;要充分運用課程資源滲透先進優秀文化,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要有持之以恆的堅強毅力,克服困難,讓先進優秀文化在學生身上紮根。課堂無小事,事事關文化,教師要在課堂文化建設上做出不懈的探索。學校將把課堂文化建設納入課程評價內容,推動課堂文化建設的進一步深入。

4、大膽探索,構建有特色的活動文化。

學校舉辦的系列活動,如學雷鋒活動月、走廊文化活動等,豐富文化底藴,讓學生體會到文化的本質,體驗到文化的魅力。所有活動的規劃、籌備、開展和評價要充分體現文化視角和文化精髓。

班級舉辦的活動,要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和創造性,增加文化元素,體現文化價值,讓學生受到感染和薰陶,要盡力避免活動的簡單化、隨意化和庸俗化。

學生社團活動,要有豐富的文化載體,文化形式和文化成果,克服形式主義,空洞乏味等問題。

活動文化建設的基礎在規劃,核心在組織實施,全校要在這兩方面提高駕馭活動的能力。

5、嚴格要求,構建禮儀文化。

學校對師生的禮儀做出明確規定,並深入持久地對師生進行了禮儀教育,形成具有特色的禮儀文化,真正做到“外塑形象,內修品質”。

儀容儀表要端莊明朗,體現應有的精神風貌,不準留長髮怪發,不準染髮,不準化濃粧怪粧。

服飾要相素大方,便捷實用,體現應有的身份和現代審美觀點。重大活動要着校服。不準着奇裝異服,佩帶不適應的飾物。

言談要使用普通話,要文明高雅,彬彬有禮,堅決制止髒話粗話怪話,堅決制止粗魯對抗性的話語

舉止要文明大方,分寸得當,堅決制止粗野蠻橫,高傲自滿、自卑猥瑣等行為。

交往要相互尊重,坦誠相見,堅決制止不尊重,欺詐等不良交往行為。

禮儀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徵,是現代社會必備的常識,伴隨着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全校師生都應該形成講禮儀,用禮儀的良好風氣,在禮儀中學會尊重,體驗文明。

6、精心設計,建設館室文化。

教室、實驗室及其它專用館室要科學規劃,增加文化內涵和文化氣氛,處處彰顯育人特點。

所有專用館室要加強管理,在環境衞生、使用維護等方面形成規範的制度,營造高雅的館室文化。

繼續加大對教室、宿舍不良文化的整治力度,對不健康、黃色的書報要堅決予以取締。

7、積極倡導,建設學生文化。

根據青少年學生的特點,為學生構築學習文化、感悟 文化,創造文化的平台,擴大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覆蓋面,讓更多學生從中提高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文化創造的主人。讓學生從中享受成功的快樂。校園標語、寢室標語、從學生中廣泛徵集,讓學生充分展現聰明才智。

形成班班有自已的班級文化,年級組要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落實,以此豐富學生文化。

8、精心規劃,努力建設標語文化。

在學校現有大型標語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走廊、教室、寢室標語,讓名言警句伴隨學生成長。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篇5

學校是育人的場所,環境育人是學校必備條件之一。為了使我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更加完備,更好地培養下一代,營造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的氛圍,按照上級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校園文化建設規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XX大XX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素質教育理念,以培育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精神為核心,以建設富有個性的環境文化、制度文化、課程文化和精神文化為重點,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着力營造體現時代精神特徵和校園特色,促人上進、陶冶情操的校園文化氛圍,並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園文化。

二、建設目標

提煉體現時代要求的辦學育人理念,形成學校的思想文化,培養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通過全員參與,從淨化、綠化、美化整治校容校貌入手,建設優美的環境文化,促進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依法治校,依法執教,深化教育教學管理,促進校園制度文化建設;提高教學效率,開發校本課程,搞好校本教研,創新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促進校園課程文化建設;傳承歷史文化,弘揚時代精神,樹立文明新風,促進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三、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與實施計劃

(一)環境文化建設

校園建設

1、校訓、校風、教風、學風上牆;校訓“與禮同行,與仁同在”,校風“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2、增設校園內相關地點(如花壇、綠化帶、廁所等)提示牌,處處提示、警醒。

3、抓好學校的走廊文化建設。在教室走廊懸掛名中華傳統文化之名言,以此規範師生的行為。

4、校園乾淨、整潔、地面不見垃圾、無衞生死角;教室窗明桌淨,佈置典雅,給人賞心悦目之感。

5、校園圍牆全面粉刷,並題激勵標語。

教室、辦公室建設

1、教室

(1)教室門前統一懸掛班牌,表明班級的名稱、班風等信息。

(2)教室前方貼國旗、國旗兩側貼校訓,黑板左側是“三表”,黑板右側是新《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教室後牆的黑板每月更新一次黑板報。

(3)班級的牆面設計與佈局,提倡師生一齊動腦動手,以自己的勞動成果美化教室。

(4)班級內增設讀書角,讓學生在這裏交流各自喜愛的圖書。

2、教師辦公室:相關辦公室制度(如:《教師職責》、《班主任職責》)上牆。

(二)精神文化建設

1、抓好國旗下講話。國旗下講話時要體現對學生的愛國主義、德育的教育。每週國旗下選一名學生代表發言。

2、規範“兩操一課”。眼保健操老師要放下書本,督促學生認真做。

3、開展學生禮儀教育

(1)加強學生行為規範教育。學校可以開展各種競賽,如:文明教室評比、禮儀演講賽、良好習慣評比等,加強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範教育,使學生成為一個知事明禮的學生。

(2)使用文明禮貌語言。一方面各校全體教師要加強引導,及時糾正學生説髒話等不良習慣。另一方面在使用校園宣傳標語時要使用一些能規範學生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標語。

4、開展各種有益的健康的活動。

(三)制度文化建設

校園制度規定了校園裏的人什麼樣的行為和思想是該做的和不該做的。它包含各種行為、規章、制度、規定,如《國小生守則》、《教師職業道德》、《教師年度考核辦法》、《學生獎懲規定》等,制度建設保證了校園生活的各個領域活動能有序地進行。

1、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如:崗位職責、管理辦法、評價辦法)。

2、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制度。在教育教學、開展體育活動和其他集體活動等方面採取安全防範措施,保證師生安全。

3、建立健全滿足師生成功感、成就感的學校激勵機制。

4、建立學校公共衞生制度。

校園制度建設應堅持羣眾參與,學校與師生互動,充分發揚民主,體現羣眾性的要求。

(四)課程文化建設

採取“經驗交流(班主任)、案例分析、課堂研討、示範課、公開課、推門課”等形式來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用“終身學習”的理念指導、鼓勵教師多讀書,促進教師養成自覺讀書學習的習慣;提供機會讓老師走出去學習,利用專業引領這一形式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加強教師之間的對話、互動和合作;要求教師做好教學反思,讓教師在自我反思中提升教學綜合能力。

四、保障措施

1、成立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校校園文化建設任務,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組 長:張克勤

副組長:張麗 王春青

成 員:吳東 範葉林 薛軍 馬夢尋 高俊、舒文博、宋文斌

2、全校動員,全員參與。師生作為學校的主體,不但是校園文化的受益者,更是校園文化的建設者、傳播者、弘揚者。充分調動我校廣大師生對校園文化建設的積極性。

我校在上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經過學校歷任領導和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校園文化建設快速發展,校容校貌發生了根本變化。但是,時代的發展和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校園文化建設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為認真貫徹校園文化建設的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學校育人環境,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計劃 。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自主發展、和諧發展、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為核心,以服務全校師生為宗旨,以素質拓展為目的,立足實際,突出特色,透過加強校園文化活動的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校園文化活動的資料,拓展校園文化活動的領域,規範校園文化活動的模式,努力構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

二、目標任務

(一)環境建設

1、綠化、美化工作

①做好綠化、美化環境工作。針對校園實際對校園進行綠化、美化,以實用、經濟、美觀為原則,以綠色植物造景為主,花壇缽花為輔,適當設置景點,做到點面結合,使校園成為工作、學習、休憩的理想場所。

②加強對綠化工作的目標職責制管理。設專職綠化人員,定期對全校花草、樹木、綠籬進行修剪、養護。

2、工作學習環境:

①對教室、辦公室、功能教室、活動室內部設施進行全面的檢修或升級。

②對各功能室實行承包到人制度,並把管理好壞與平常工作量獎進行掛鈎,為教工各項文娛活動帶給舒適的外部環境。

③開展“禮貌班級”、“禮貌辦公室”等評選活動。

④定期、不定期進行各種形式的檢查評比活動。

3、人文景觀建設:

①適當設置人文景觀,充分利用教室內外牆壁的宣傳作用。

②在學校設置體現公民道德規範、職業道德要求、素質教育實施、課程改革目標、人文精神培養、終身發展需要等資料要求的名人名言語錄牌和匾牌。

③根據不一樣時期的需要增設宣傳櫥窗、黑板報、布告欄等。

(二)文化氛圍:

1、宣傳輿論

①充分發揮校園網站、黑板報、廣播站、校報和宣傳櫥窗的主陣地作用。

②引導校園文化氣氛健康向上,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③擴大宣傳陣地、宣傳設施和宣傳資料。結合“學習黨章”“一法一條例”活動,把禮貌校園建設與學校的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

2、校園文化:

①本着“自主發展、和諧發展、全面發展”的宗旨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學生課外活動。

②舉辦藝術節、文化節、科技節、教師論壇、青年教師才藝大賽、學術報告、專題講座等活動,豐富校園文化。

③開展各種健康向上,生動活潑的體育比賽和文娛活動。

(三)道德規範:

1、禮貌舉止:

①加強禮儀教育。

②加強形勢教育,增強正義感。

③開展敬業教育,樹立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思想。

2、道德行為:

①開展與社區服務共建實踐活動。

②進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愛國主義教育。

③開展以“三大”、“三愛”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四)校內秩序:

①強化校園治安管理,建立健全各類規章制度,維護公共秩序。

②要加強門衞管理,把好校園治安第一關。

③落實職責制,實行分級管理,確保師生活動安全

④加強巡查制度,維護校園正常的學習、生活秩序。

三、具體措施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大力加強和建設校園文化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資料。推進高品位校園文化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資料,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高品位的校園文化,能為社會帶給新的文化規範,有利於培養造就大批有較高文化素質和人文精神的人才,因此全校教職工要提高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把思想自覺統一到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行動上來。

2、加強領導,明確職責,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成立由學校黨支部、校委會為主要成員、師生代表參加的校園文化建設組織機構,全面組織領導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根據目標任務,明確各處室的職責,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3、以人為本,發揮師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師生是學校的主體,校園文化是師生員工學習、工作以及生活的一種精神氛圍與物質環境,每個師生員工都生活在其中,並且自覺或不自覺地參與這種精神氛圍和物質環境的建造與變革,又自覺不自覺地理解這一文化氛圍的陶冶、引導和塑造。為此,要充分發揮他們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使校園文化建設在學校發展過程中,真正到達“求真務實,以樂醒人,以美育人”的用心效果。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篇7

我校在上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經過學校歷任領導和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校園文化建設快速發展,校容校貌發生了根本變化。但是,時代的發展和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校園文化建設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為認真貫徹校園文化建設的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學校育人環境,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計劃 。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針,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以人為本、德育為首,突出校園文化的傳承、創新和發展,構建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使學校成為師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長樂園,從而形成能夠充分展示學校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

二、總體目標

提煉體現時代要求的辦學育人理念,形成學校的思想文化;培養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以形成學校的精神文化;通過全員參與,開展各種文明創建活動形成學校的行為文化;通過創設良好的自然環境形成學校的特有的物質文化;通過修訂、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形成學校的制度文化。

三、組織機構

根據有關精神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切實抓好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特成立“ 國小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組長由校長李程擔任,成員:景少琢、尹蕾、丁利卿。

四、遵循原則

1、思想性原則:就是要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統領校園文化陣地。

2、實踐性原則:校園文化重在建設,重在實踐,要開展符合學生特點、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形式喜聞樂見、學生參與性強、深受廣大學生喜愛和歡迎的校園文化活動。

3、整體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具有層次性、具體性、全面性等特點,所以要統籌兼顧,全員參與,持之以恆。

4、發展性原則:校園文化具有發展性、動態性等特點,所以要與時俱進,堅持弘揚時代主旋律,體現發展主題,培育時代精神。

5、 參與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注意發揮學校、班級、學生、家長的積極性,通過活動,逐步形成規範、和諧的校風,科學務實的教風,興趣濃厚的學風,進取向上的班風。

五、主要內容

學校文化是一種組織文化,它反映了一所學校的組織精神和組織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學校的組織文化滲透在組織的一切活動之中,是組織的靈魂。它由三個方面組成:一是組織特有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準則;二是組織內部的人際關係;三是組織的物質環境和物質條件中的文化氛圍。具體而言,學校文化是指一所學校的辦學理想和目標以及為實現這一理想和目標而建立起來的相應的管理制度、辦學理念、學生培養目標、師資選擇標準、課程體系、師生關係、教學方式、校園氛圍所體現的精神內涵。如何建設學校文化,為此學校領導經過認真思考與討論,決定從精神文化建設、物質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三方面同時建構我校的文化建設。

1、學校精神文化建設

學校精神文化建設是一所學校師生精神風貌和思想素質、修養的內在及外顯表現,是一所學校高層次辦學的體現。根據學校的發展史,深刻挖掘學校的文化內涵,確立我校的文化建設以校訓“敬業奉獻,求實創新”為基礎,圍繞“強化德育,深化教改,優化管理,美化校園”的工作目標,堅持“實事求是,精益求精,團結奮進,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精心策劃各種富有時代性、創新性和實效性的活動,並以此推進我校精神文化建設。我們的側重點是: 啟動班隊文化創建活動,活躍師生文化生活,積極營造書香校園。

2、校園制度文化建設

“用嚴格的制度約束人”是我校長期形成的管理思想之一,要全面落實“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一些制度已不適應發展要求。因此,我們將在今年對學校有關制度進行修訂,並提交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後付諸實施。在校園制度文化建設過程中,堅持“人文性、科學性、客觀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以“是否有利於學校發展、是否有利於調動教職工積極性、是否有利於推進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為標準,力爭校園制度文化建設有質的飛躍。

六、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步驟

1、加大投入,分步實施

將校園文化建設規劃納入學校發展規劃中,將規劃的目標分解落實到每年的學校工作計劃中。

2、深化管理,制度保障。

教師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創造性,創新管理制度,健全人才管理機制,完善評價激勵機制,關心愛護每一位教師,使人才創造有機會、幹事有平台、發展有空間、績效有獎勵,讓他們工作有甜頭,有想頭、有奔頭,形成比奉獻、比學習、比教研、比成長、比業績的積極進取的良好局面。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校園文化是整個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校園文化建設要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以建設優良教風、學風為核心,以優化、美化校園文化環境為重點,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推動形成厚重的校園文化積澱和清新的校園文明風尚,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接受先進文化的薰陶和現代文明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園人文、自然環境中陶冶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二、目標任務

(一)切實加強校風、學風建設。

1、規範辦學行為,繼承優良傳統,宣傳社會先進文化,弘揚主旋律,大力營造獨特的校園文化氛圍,使教育和引導體現在細微之處。

2、紮實開展師德教育,建設熱愛學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鑽研教法,不斷探究的優良教風。

3、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落實好《國小生守則》和《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建設勤奮學習、積極向上、誠實守信、充滿興趣、樂於探究的良好學風。

(二)綠化、美化校園,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1、從本校自然環境和條件出發,綠化、美化校園。加強環境建設,使整個校園乾淨、整潔、美觀、有序,特別是廁所更應該重視衞生整潔。

2、建好少先隊大隊室、圖書室、音美教室等文化載體,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

3、充分利用板報、塗鴉牆、牆壁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體現教育理念。

5、在教學樓、實驗室、圖書室、閲覽室、辦公室、教室等處張貼《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國小生守則》、環境佈置要統一規範。

6、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全面開放圖書室、閲覽室,為學生提供健康的學習條件。

(三)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環境。

1、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吸引力強的文化環境。充分利用好“教師節”國慶節、“元旦節”、“五一”“六一”、“七一”等重大節日以及三八婦女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具有特殊意義的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2、利用學生入學、開學典禮等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堅持每週一次的升國旗、降國旗儀式,進行內容生動具體的國旗下講話,重視學生的安全教育和行為習慣教育。

3、重視課間體育活動,使學生既放鬆身心、增強體質,又增進對同學、對集體的情感。

4、組織多種類型的興趣小組活動。

三、量化考核

每次學校安排工作後,各班必須嚴格按照學校工作的安排在星期五之前按質按量完成,如延誤或者沒有按時刊出,缺一次績效考核時扣0.1分,以此類推。塗鴉牆各班由美術教師負責,扣分辦法與黑板報相同。

四、具體工作安排

具體事宜備註具體時間安排板報主題塗鴉牆九月上半月慶祝教師節老師,您辛苦了!請各班班主任務必按學校的安排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如內容有所變更臨時通知。其餘未盡事宜根據上級部門臨時通知。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大力加強和建設校園文化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以人文精神培養為核心,以服務全校師生為宗旨,以素質拓展為目的,立足實際,突出特色,通過加強校園文化活動的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拓展校園文化活動的領域,規範校園文化活動的模式,努力構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使我校校園文化朝着規範化、多樣化、藝術化方向發展。

二、目標任務

總體目標:遵循“整體規劃,分項實施,逐步完善”的原則,按照“校園建設營造整體美、綠色植物營造環境美、人際和諧營造文明美”的思路。爭取校園文化活動出成果,使校園文化成為教育、激勵全校師生和促進素質教育開展的有效載體,使育人環境得到全面優化。

三、具體目標要求和工作任務

(一)環境建設:

1、綠化、美化工作:

目標:把學校建成四季常綠、三季有花、恬靜雅緻、自然優美的校園。

工作任務:

①做好綠化、美化環境工作。

②加強對環境創設工作的管理。總務處安排教師定期對全校花草、樹木、進行修剪、養護。

2、工作學習環境:

目標:為師生員工創設一個整潔舒適、競爭合作、文明向上、創新進取、愉快學習、健康成長的工作學習環境。

3、人文景觀建設:

目標:加強人本文化建設,體現“協調和諧、美觀大方、有效育人”的原則。

工作任務:

①在學校設置體現公民道德規範、職業道德要求、素質教育實施等內容要求的語錄牌。

②完善宣傳櫥窗、黑板報、布告欄等內容等。

(二)文化氛圍:

1、宣傳輿論:

目標:理論教育深入紮實,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省、市關於做好宣傳思想教育工作的精神,正確把握輿論導向、加大典型宣傳力度,思想道德教育要經常化、規範化,為我校的校園文明建設提供良好的理論支持和思想保證。工作任務:

①充分發揮黑板報、手抄報和宣傳櫥窗的主陣地作用。

②引導校園文化氣氛健康向上,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③擴大宣傳陣地、宣傳設施和宣傳內容,把文明校園建設與學校的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

2、校園文化:

目標:改變單調的學習、工作、生活模式,使文體活動生動活潑,使團隊工作有聲有色,使校園文化生活呈現出異彩紛呈、百花齊放、健康向上的繁榮景象。

工作任務:

①本着“學以致用、鍛鍊自我、提高素質”的宗旨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②舉辦青年教師演講、研討交流等活動,豐富校園文化。

③開展各種健康向上,生動活潑的體育比賽和文娛活動。

四、具體措施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2、加強領導,明確職責,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3、以人為本,發揮師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師生是學校的主體,校園文化是師生員工學習、工作以及生活的一種精神氛圍與物質環境,每個師生員工都生活在其中,並且自覺或不自覺地參與這種精神氛圍和物質環境的建造與變革,又自覺不自覺地接受這一文化氛圍的'陶冶、引導和塑造。為此,要充分發揮他們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使校園文化建設在學校發展過程中,真正達到“求真務實,以樂醒人,以美育人”的積極效果。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篇10

高校不僅是文化的弘揚者、傳承者,更是先進文化的引領者和生產者;校園文化是大學的精神和靈魂,是高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根基,是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和基本要素,是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構建富有內涵、時代風格和學校特色的合肥學院優秀校園文化,進一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依據《合肥學院 “”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特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合肥學院校園文化建設要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黨的XX大精神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統領,以先進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優良的環境文化為載體,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以實施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為基礎,堅持“地方性、應用型、國際化”的辦學定位,踐行“改革開放,求實創新”的辦學傳統和“厚德、博學、善思、致用”的校訓精神,為不斷滿足廣大師生員工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學校的改革發展穩定以及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二、主要任務

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任務:(1)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範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2)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重視和加強校風建設,培育紮實的幹部和機關作風、良好的教風和學風,形成對教職工具有凝聚作用、對學生具有陶冶作用、對社會具有示範作用的優良校風。(3)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把德育和智育、體育、美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教育於文化活動之中,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協調發展。(4)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三、總體目標

——進一步突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教學為綱”的辦學理念,凝鍊合肥學院精神,注重對學校精神文化的培育,突出特色,爭創一流。

——進一步突出國際化辦學特色,加強跨文化交流,吸收和借鑑國外應用型大學的思想精華,開放辦學,改革創新,努力創建國際化的大學。

——進一步加強大學制度建設,積極探索建立符合時代和學校發展要求的現代大學制度,努力構建民主、科學、和諧的制度文化。

——進一步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積極構建“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校園廉政文化氛圍。

——進一步加強文明校園建設,在安徽省文明單位的基礎上,努力創建全國文明單位,展示形象,鼓舞人心。

——大力推動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建設,通過有影響、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建設,力爭獲得一批省級和國家級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

——進一步加強校園環境建設,建成環境優美、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特色突出的校園自然和人文環境。

四、具體措施

(一)校園物質文化建設

校園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顯性文化,是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的必要前提和重要的物質基礎。良好的、富有個性的校園建設,既可起到美化環境、裝飾校園的作用,又為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提供重要的陣地,使廣大師生員工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薰陶,起到陶冶情操、淨化心靈的作用。

——物質設施功能完善。注重發揮學校物質設施對大學精神的傳播功能,利用南豔湖校區二期建設之機,合理劃分、賦予各個校區的基本功能,調整佈局,優化組合,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圍。

——教學文化設施建設。規劃、設計、建設好教學設施,優化學習環境,不斷滿足大學生學習成才、教職員工科學發展的需要;規劃、建設、利用好師生員工的活動場所,為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提供必要的場地和條件。

——文化宣傳載體建設。加強學報、校報、校園網、廣播台、講座論壇、自辦刊物、宣傳櫥窗等宣傳思想文化載體的建設與管理,充分發揮宣傳思想陣地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二)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校園精神文化是大學的隱性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深層內涵,反映學校廣大師生員工共同的理想目標、精神信念、文化傳統、學術風範和行為準則的價值觀念體系和羣體意識。

——核心價值觀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堅持不懈地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範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

——人文和科學精神教育。把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融入到高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落實到教育教學的各環節。以實施科技創新、文化素質教育為基礎,積極營造嚴謹求實、科學民主的學術氛圍,把崇尚科學、探索規律、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與以人為本、明德求善的人文精神結合起來,不斷提升師生的人格、氣質、修養等內在品質;不斷整合教育資源,開好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的必修課和選修課,逐步建立起內容覆蓋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體系。

——校園精神傳承。認真做好校史修史工作,加強校史館建設,定期修訂宣傳畫冊和宣傳片,生動形象地反映學校辦學歷程和辦學特色,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學校豐富的辦學內涵和辦學精神;充分弘揚首任校長楊承宗先生的治學辦校精神,並以此激勵和鼓舞廣大師生;加強校友網站建設和繼續出版《激浪行天》,注重發揮優秀校友的榜樣激勵作用,用優秀校友的人生經歷和感悟、創業歷程和成就,激勵大學生髮奮學習,立志成才,報效國家;倡導銘記校訓、重大活動佩戴校徽、使用校徽標識,使其不斷成為廣大師生員工所認同的自覺行動,激勵師生員工熟悉學校、熱愛學校。

——校園文化創新。弘揚“改革開放、求實創新”的辦學傳統,立足辦學定位,豐富辦學內涵,努力構建合肥大學精神文化,增強學校辦學的凝聚力。

——品牌文化創建。辦好大學生科技節、校園文化藝術節和大學生記者論壇等,積極搭建校園文化活動平台;以大學生藝術展演為契機,加強大學生藝術團建設,育文藝骨幹,出精品節目,積極承辦高水平文藝演出,提升校園文化層次;以第二課堂為依託,培養學生積極的興趣愛好和良好的個性品質。全面推進校園文化活動的項目化運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校園制度文化建設

學校制度文化是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學校辦學、治校的基本保證。校園制度文化包括與高等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管理制度以及相應的組織機構。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既要用制度管人,更要用制度服務人、培育人。

——管理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符合大學精神要求的內部管理制度體系,認真執行《合肥學院章程》,保障各項管理工作有效開展。

——民主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黨委會、校長辦公會、黨政聯席會議;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教學委員會、學位委員會、督導委員會等的作用,堅持和完善教代會、工會代表會制度,發揮其在學校民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切實執行校務公開制度,建立和完善情況通報制度、情況反映制度和重大決策徵求意見制度,不斷擴大師生員工對學校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充分發揮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和離退休老同志在民主監督和參與學校民主管理中的積極作用。

——廉政制度建設。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等反腐倡廉的法規、制度精神,把理想信念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納入師德建設的各個環節,紮實搞好管理和服務工作,着力提高教職工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水平。

——安全保障機制建設。加強網絡監管,正確引導輿論;健全人防、物防、技防和羣防體系,加強校園安全保衞工作周邊治安環境綜合治理;進一步完善學校突發事件和應急管理機制,進一步健全安全穩定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和完善利益協調、訴求表達、權益保障和矛盾糾紛排查機制,及時消除和化解影響校園安全穩定的因素。

(四)校園行為文化建設

校園行為文化是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良好載體,加強行為文化建設是教風、學風和作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育人工作的重要內容。在校園行為文化建設中,堅持不懈地以黨風帶作風,以作風促教風,以教風育學風。

——積極倡導教師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質上、學識教風上率先垂範,為人師表。教師要養成求真務實和嚴謹自律的治學態度,崇尚科學精神,遵守學術道德,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書育人本領。注重培育學生的主動精神,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努力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嚴格要求機關幹部、職工做到政治合格、思想領先。堅持黨的政治和思想路線,具備履行崗位職責所必需的專業知識和文化素養,有較強的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保持與時俱進的品質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嚴格遵守黨紀國法,顧全大局,維護團結,廣泛聯繫羣眾,虛心聽取師生意見,正派做人,公道處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在履行職責實踐中實現人生價值,為黨的事業和學校發展作貢獻。

——努力引導學生做到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在政治上、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不斷追求進步,把遠大理想和腳踏實地的精神結合起來。自覺遵守國家法令和校規校紀,勤奮學習,刻苦鑽研,奮發努力,立志成才。關心集體,尊敬老師,團結同學,積極參與各種志願服務活動,樂於助人。注重個人品德修養和文明行為養成,具有良好的公德意識。積極參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增進身心健康。自覺樹立當代大學生的文明形象,展示我校大學生的精神風貌。

(五)校園環境文化建設

校園環境文化建設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文化建設要從學校實際出發,突出育人特色、國際化校園特色和學術氛圍,為師生創造有利於學習、工作、生活和娛樂的優美環境,發揮環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校園景觀規劃。校園景觀規劃要重在豐富校園環境的文化藴涵,提升校園環境的育人價值上下功夫,使自然美、人文美、藝術美相協調。要整體、系統地規劃校園人文景觀,建設友誼林、紀念林、主題雕塑、文化走廊等文化景點,使校園人文景點建設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做好校園綠化、美化工作,使校園的山、水、園、林、路等達到使用、審美和教育功能的和諧統一,充分發揮校園內一樓一宇一草一木等教育載體的育人功能。

——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充分發揮圖書館館藏文獻信息資源優勢,創造優美和諧的閲讀環境,為師生員工提供優質服務。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讀者報告會、專題講座、徵文比賽、美術作品展等活動,使讀者在活動中激發出讀書意識,接受美的教育,陶冶情操,增長知識。

——網絡文化建設。充分發揮網絡宣傳、教育作用,突出其組織、引領功能。結合創建各類主題網站,弘揚優秀民族文化,調動學生主動性和參與性,營建校園網絡文化氛圍;結合網絡資源平台和網絡教學平台建設,引導學生利用網絡積極開展自主學習,促進良好學風和校風的形成;結合網絡交互平台建設,構造新的溝通方式,營造學生“心靈氧吧”,使網絡真正融入師生的學習、工作、生活之中。

——品牌形象識別系統建設。加強學校品牌形象識別系統建設,在原有的視覺標識基礎上設計和制定《合肥學院視覺識別系統(VIS)》,構建和完善合肥學院形象識別系統(UIS),以此規範學校辦公用品的格式、標識,規範學校各類旗幟、牌匾、門牌的規格與設計;重視學校形象識別系統建設成果的宣傳與推廣,重視公共關係工作,重視學校整體形象的宣傳推介工作,擴大學校在社會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提升學校品牌的價值。

五、組織與實施

——成立合肥學院校園文化建設指導委員會及其相關組織。成立以校黨委書記、校長為主任,分管校領導為副主任,由宣傳部、監察處、辦公室、組織部、教務處、學生工作部(處)、人事處、外事處、保衞處、公共事務與國有資產管理處、科技處、工會、團委、圖書館、後勤集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合肥學院校園文化建設指導委員會,指導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黨委宣傳部。校園文化建設指導委員會從學校發展和人才培養的戰略和全局高度,負責校園文化建設的統籌、檢查、督促和落實。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同心協力,完成好各項工作。

——加大校園文化建設投入力度。各相關部門要根據校園文化建設規劃制定年度實施方案,經校園文化建設指導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實施。設立校園文化建設專項經費並納入學校財務預算。同時,加大校園人文環境建設的投入,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加強校園文化的理論研究。思政研究會在年度研究課題中確定一批校園文化建設理論研究與實踐創新課題,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校園文化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總結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成功經驗和不足,不斷完善校園文化建設的政策和措施,鞏固校園文化建設成果。

——完善校園文化建設的激勵機制。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管,把校園文化建設與日常教學工作、黨建、團建及師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對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將組織和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情況納入部門和幹部檢查、考核、評議的重要內容,激勵師生員工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篇11

校園文化是指學校這個羣體存在方式的總和,是一個學校傳統、作風、精神和理想追求的綜合體現,它包括學校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目前,我國教育改革正向縱深發展,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正是學校整體改革和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做好此項工作,已納入學校總體工作之中。校園文化的建設包括東西很多,比如校旗、校歌、校訓、校園網站、校史、校容校貌。

一、指導思想

以省、市關於積極開展校園文化建設通知為指導,以人文精神和現代教育思想為核心,特別是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使學校成為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樂園,以科研課題為牽動,努力把我們的校園建成先進文化的傳播陣地,進一步提高學校的辦學品位和辦學水平。

二、基本思路:

學校要實施現代化的教育,必須建構現代化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不僅是一所學校以往歷史的積澱,更是學校自我發展的主題,它在不斷演變的過程中,通過提煉和昇華,形成具有核心意義的學校精神,促進整個學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思想和教學方式方法等的變革,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和創造的意識,成為培育現代人所具有的獨特財富和資源。基於這樣的認識,我校校園文化建設將從環境、行為、制度、精神四個層面確定工作任務,落實工作措施。

三、主要任務:

1、美化校園環境,以文明優美的學習氛圍感染學生美好心靈。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突出高品位原則,校園總體形象文化的建設,一定要反映羣體精神風貌和審美情趣,讓具有知識含量和藝術水準的建築……突出校園景觀的個性美,結構美和表達意境的抽象美,讓學生在理智上滿足,情感上愉悦的同時,又吸引學生去“主動參與環境,主動選擇環境”,使學生“成長於校園、樂知於學園、置身於花園、活動於樂園”,使校園文化產生吸引力,使學生形成審美力。

(一)加強校園建設、完善設施,優化育人環境。

(二)開展文體活動、學習活動、公益活動,並通過活動來達到育人的目的。

(三)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條例、措施、規定等強化人的正當行為。

(四)培養良好的校風,嚴明學校紀律,創造最佳的育人氛圍。

2、注重師生形象建設,營造新時期師生新形象。

師生形象的建設是流動着的校園文化。因此,我校效力於校風、教風、學風的建設,形成科學、技術與人文的統一整體,推動教育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1)着力於師資隊伍的作風建設。包括教師的職業道德的教育、教育觀念的轉變,業務素質的培訓,教學能力的提高等,要教育和引導教師具備與時代精神適應的教育理念,有每層複合的獨特的教師業務知識和能力素養,有教育智慧,充分認識教師新形象的內涵,更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着力於學生隊伍的學風建設。要着力於培養“團結、文明、勤學、奮進”的良好學風,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讓學生感受理想前途的教育、集體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艱苦奮鬥教育、知辱明恥道德教育,激發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自覺進取的信心,培養學生具有典型的主人翁意識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讓學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3、突出辦學特色,營造求知氛圍

辦學特色是學校整體風貌的外化呈現,從本質上看是教育規律在學校內部的特殊運行,它是若干羣體、個體在素質教育的優化組合中脱穎而出的一種機制、培養理念和品位。它以辦學主體的正確的辦學思想為靈魂,體現在整個學校創造性的教育、管理工作上,以獨具一格的校風、校訓為標誌。

(1)學校要在辦學理念上做文章,大膽實踐、勇於探索逐步摸索出一條適合我校發展的辦學思路,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環境育人。

(2)要培養學生的時代責任感和集體協作精神,造就學生的創造性和開拓精神,發展學生的技能和科學精神,把“嚴明師生規範,弘揚優良校風,培養全面素質,造就卓異才能”發揚光大,成為全體學生學入心靈的人生信念。

(3)結合學校實際,把理想、信仰、情操、美德等相關內容編製成校本課程,並有計劃實施。校園環境文化包括校門與操場、校舍與食堂、綠化與小品(雕塑)、走廊(中廳、櫥窗、壁畫、電子大屏幕)與教室、圖書館與實驗室、體育場與健身房、視聽媒體與網絡計算機、教具與學具。

校園行為文化包括課程文化(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教學文化(教書育人、教學模式、考試製度)、學習文化(學習方式、學習習慣)、活動文化(藝術節、運動會、學生會與社團、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

校園制度文化包括體制文化、管理文化、機制文化(評優、提幹、晉職、獎勵、處罰)、人際文化。

校園精神文化包括辦學理念、價值觀、人才觀(素質教育);校風、校訓、教風、學風(以上為風格)、校旗、校徽、校歌等等(以上為表徵)。

校園文化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物質(環境)文化是校園文化的基礎,制度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保障,行動,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

4、加大對校園文化的宣傳力度,使其深入人心。

校園文化建設中,宣傳是一個重要環節。要想使其發揮育人效用,就要加大宣傳力度。不僅要在學校內部宣傳,還要面向學生家長,社會宣傳,學校的校風、校訓、校紀、校規、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德育模式、先進的理念等都在宣傳之列。尤其是我校多少年來積澱了各個時期校園生活,構建了開拓進取的校園文化氛圍。

總之,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整體育人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整體水平的有效載體,進入校園我們感受到的是學校與社會就是有差別有區別,每個人心中都在維護我們的整體形象。因此,我們一定要盡心盡力,為學生的健康發展,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貢獻我們的力量。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篇12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以人為本、德育為首,突出校園文化的傳承、創新和發展,構建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使學校成為師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長樂園,從而形成能夠充分展示學校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

二、總體目標

提煉體現時代要求的辦學育人理念,形成學校的思想文化;培養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以形成學校的精神文化;通過全員參與,開展各種文明創建活動形成學校的行為文化;通過創設良好的自然環境形成學校的特有的物質文化;通過修訂、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形成學校的制度文化。

三、組織機構

根據有關精神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切實抓好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特成立“ 國小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組長由校長李程擔任,成員:景少琢、尹蕾、丁利卿。

四、遵循原則

1、思想性原則:就是要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統領校園文化陣地。

2、實踐性原則:校園文化重在建設,重在實踐,要開展符合學生特點、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形式喜聞樂見、學生參與性強、深受廣大學生喜愛和歡迎的校園文化活動。

3、整體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具有層次性、具體性、全面性等特點,所以要統籌兼顧,全員參與,持之以恆。

4、發展性原則:校園文化具有發展性、動態性等特點,所以要與時俱進,堅持弘揚時代主旋律,體現發展主題,培育時代精神。

5、 參與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注意發揮學校、班級、學生、家長的積極性,通過活動,逐步形成規範、和諧的校風,科學務實的教風,興趣濃厚的學風,進取向上的班風。

五、主要內容

學校文化是一種組織文化,它反映了一所學校的組織精神和組織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學校的組織文化滲透在組織的一切活動之中,是組織的靈魂。它由三個方面組成:一是組織特有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準則;二是組織內部的人際關係;三是組織的物質環境和物質條件中的文化氛圍。具體而言,學校文化是指一所學校的辦學理想和目標以及為實現這一理想和目標而建立起來的相應的管理制度、辦學理念、學生培養目標、師資選擇標準、課程體系、師生關係、教學方式、校園氛圍所體現的精神內涵。如何建設學校文化,為此學校領導經過認真思考與討論,決定從精神文化建設、物質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三方面同時建構我校的文化建設。

1、學校精神文化建設

學校精神文化建設是一所學校師生精神風貌和思想素質、修養的內在及外顯表現,是一所學校高層次辦學的體現。根據學校的發展史,深刻挖掘學校的文化內涵,確立我校的文化建設以校訓“敬業奉獻,求實創新”為基礎,圍繞“強化德育,深化教改,優化管理,美化校園”的工作目標,堅持“實事求是,精益求精,團結奮進,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精心策劃各種富有時代性、創新性和實效性的活動,並以此推進我校精神文化建設。我們的側重點是: 啟動班隊文化創建活動,活躍師生文化生活,積極營造書香校園。

2、校園制度文化建設

“用嚴格的制度約束人”是我校長期形成的管理思想之一,要全面落實“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一些制度已不適應發展要求。因此,我們將在今年對學校有關制度進行修訂,並提交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後付諸實施。在校園制度文化建設過程中,堅持“人文性、科學性、客觀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以“是否有利於學校發展、是否有利於調動教職工積極性、是否有利於推進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為標準,力爭校園制度文化建設有質的飛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ngxuan/0zonj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