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書 >

水利局十五計劃完成情況及十一五工作思路

水利局十五計劃完成情況及十一五工作思路

水利局十五計劃完成情況及十一五工作思路

水利局十五計劃完成情況及十一五工作思路

一、“十五”期間計劃完成情況

**市水利發展“十五”計劃總投資20.87億元, 預估2005年底完成投資8.65億元, 完成計劃36.66%。完成的主要計劃情況如下:

(一)防洪工程

防洪工程主要是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海河堤防工程加固建設。

1、病險水庫除險加固

“十五”期間計劃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69座,截止2004年底已全部完成,預估到2005年底完成66座,完成計劃95.6%;“十五”期間計劃投資8169萬元, 截止2004年底已完成6630萬元, 預估2005年底完成投資8000萬元,完成計劃82%,重點項目包括大型小峯水庫和中型東興水庫、三波水庫除險加固。

2、海河堤防工程加固建設

“十五”期間計劃完成海河堤防工程加固建設81.4公里,截止2004年底已完成25.5公里,預估到2005年底完成30公里,完成計劃36.9%;“十五”期間計劃投資13478萬元, 截止2004年底已完成8530萬元, 預估到2005年底完成投資9500萬元,完成計劃70.48%,重點項目包括市中心區馬正開海堤工程、榕樹頭海堤工程。

(二)水資源開發利用

水資源工程主要包括水源工程建設、飲水安全工程、灌區節水灌溉工程。

1、水源工程建設主要是白石芽水庫工程建設,“十五”期間計劃投資9000萬元, 截止2004年底已完成530萬元, 預估2005年底完成投資9000萬元,完成計劃100%。

2、飲水安全工程

“十五”期間計劃解決飲水安全人數10萬人, 預估到2005年底解決飲水人數12.92萬人,完成計劃129%;“十五”期間計劃投資3850萬元, 預估到2005年底完成投資4500萬元,完成計劃117%。

3、灌區節水灌溉工程

“十五”計劃完成灌區節水灌溉工程渠道硬化180公里, 截止2004年底已完成97.5公里,完成計劃54.16%, 預估2005年底完成110公里,完成計劃61.11%。“十五”計劃投資39100萬元, 截止2004年底已完成6000萬元, 預估2005年底完成投資9600萬元,完成計劃24.55%。重點項目包括那板北幹灌溉工程渠道硬化和長歧水利灌溉工程渠道硬化。

(三)水土保持及生態環境工程

水土保持及生態環境工程主要是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 “十五”計劃投資2000萬元, 截止2004年底已完成748萬元, 預估2005年底完成投資748萬元,完成計劃37.4%。

(四)中越界河整治專項工程

中越界河整治專項工程“十五”計劃投資25000萬元, 截止2004年底已完成14110萬元, 預估2005年底完成投資15000萬元,完成計劃60%。重點項目包括那卜、修堯島護岸工程, “五.七” 海堤工程、東興城區護岸工程和吒管坡護岸工程。

(五)小水電及農村電氣化工程

“十五”期間小水電及農村電氣化工程計劃投資18126萬元, 截止2004年底已完成15443.5萬元, 預估2005年底完成投資16245萬元,完成計劃89.6%。

二、 “十一五”工作思路

(一)指導思想

**市水利發展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全面落實中央治水方針,牢固樹立大水利觀念,緊緊圍繞面全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為出發點,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為核心理念,以提高水利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為中心,以水安全為重點,以水利市場化、產業化為基本途徑,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講求效益,大力發展水利經濟、循環經濟,深化改革,推進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優化配置、高效利用,提升水利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能力,促進生態節水型社會的建立,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加快**市“大港口、大通道、大工業、大開放、大發展”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則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新時期的治水思路和方針政策,使**市經濟社會得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市水利發展應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着力解決與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水利問題。要從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高人民羣眾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要求出發,把滿足人民羣眾對飲水安全、防洪安全、糧食安全、經濟發展用水和生態環境用水需求,作為水利發展和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的原則。促進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水資源開發利用要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充分考慮水資源的承載能力與水環境的承載能力,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防洪減災工作要實現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轉變,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綜合防洪減災體系;水土保持要加強對重要流域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充分發揮自然修復能力,加強對生態脆弱地區和流域的治理與保護。

3、堅持水利與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原則。大力提升水利基礎設施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的同時,全面強化政府對水資源管理的職能。水利發展的目標、速度、規模、水平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保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要求,統籌協調各地區、各行業對水資源的需求,充分考慮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嚴格執行水資源論證制度和取水許可制度,合理配置水資源,加強水的供需管理,保障水利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4、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統籌發展的原則。解決好區域、城鄉水利發展中的突出問題。

5、堅持以改革促進發展的原則。通過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不斷增強水利發展的動力。實行水資源統一管理和監督,深化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城鄉水資源統一管理;按照政府宏觀調控和市場調節相結合的原則,探索和建立水權、水市場機制,實行水資源優化配置;探索和深化以公益性為主的水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與農村小型水利體制的改革,進一步理順體制,健全法制,改革機制,促進水利事業的全面發展。

(三)思路和戰略框架

1、構建“三大體系”,確保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1)構建保障經濟社會安全的防洪減災體系。實行堤庫結合、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結合,加快防洪控制性工程和河海堤防建設步伐,完善防汛指揮信息化系統,構建保障經濟社會安全的防洪減災體系。

(2)構建保障經濟社會不同需求的水資源供給體系。按照“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的原則,以水資源優化配置為核心,以節約保護水資源為重點,形成城鄉用水、農業用水、工業用水、生態用水、航運用水等水資源合理利用的格局。抓好水源工程建設和水庫除險加固。加快灌溉渠系網絡建設。大力推進山區小型治旱工程羣建設。加快人飲安全工程建設,大力發展農村人飲集中供水、城鎮供水、工業供水 。

(3)構建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水環境、水生態保護體系。以水源地保護為重點,加強水污染防治和水環境保護,促進流域和區域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確保飲用水源、水質和水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充分發揮生態自我修復能力,加強對重點水土流失地區和生態脆弱河流的綜合治理,努力實現“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

2、打造“五大產業”,加快發展水利經濟

(1)積極發展城鄉供水產業。圍繞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堅持“先生活、後生產,先地表、後地下,先節水、後調水”的原則,按照選好水源、市場運作、科學管理、提高效益的思路,大力發展城鄉供水產業。

(2)有序發展農村水電產業。堅持科學規劃,嚴格規範,加強對中小流域水能資源的有序、有效開發,對農村水電的開發,從規劃到竣工,實行全過程的規範管理。

(3)加快發展水利旅遊產業。加強景點景區建設,充分利用優良的水利工程環境,加大水利風景旅遊的開發力度。

(4)大力發展水利特色種養產業。充分利用水利工程的自然環境優勢,以及水面和周邊土地資源,在保證水質和正常供水的前提下,以名、特、優、新品種推廣和發展綠色無公害產品為突破口,打造水利生態綠色產品品牌。

(5)努力發展水利建築產業和技術服務產業。在確保水利工程建設和做好技術服務的前提下,進一步挖掘潛力,發揮水利行業的技術優勢,大力推進水利建築產業和技術服務業的市場化。

3、推進六項改革,加快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水利建設管理體制與機制

(1)全面推進國有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

(2)加快推進農村小型水利體制改革。

(3)深入推進水利工程水價改革。

(4)穩步推進水利投融資體制改革。

(5)大力推進水利產權制度改革。

(6)積極推進水務管理體制改革。

4、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建設

(1)大力發展節水農業、節水工業和節水服務業,推進城鎮節水。調整產業、產品結構,降低水消耗。

(2)積極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運用水權水市場理論,建立初始水權分配製度和水權交易申報、登記、公示制度,充分發揮市場調控的作用,形成政府引導、市場調控和公眾參與的節水型社會運行機制。

5、推進科技興水,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設

(1)結合市情、水情和水利建設的實際,加強水利科研,組織開展水利工程技術難題攻關,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

(2)做好水利信息化規劃編制,加快水利電子政務系統、水利基礎信息公用平台和水利基礎數據庫建設,逐步實現水利信息處理、應用和管理的網絡化、電子化和智能化,以水利信息化帶動水利現代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huashu/vjnr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