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師工作計劃 >

高中心理教育案例(精選6篇)

高中心理教育案例(精選6篇)

高中心理教育案例 篇1

在心理學工作的過程中,家長的思想道德素質與孩子的心理健康之間有很大關係。家長本身的不良思想道德素質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嚴重危害,這種危害主要表現在:當孩子發現父母品行不良時,自尊心會受到傷害,心理上會蒙上消極的陰影,產生沮喪、怨恨、煩惱和自卑等心理。個性的消極使他們厭惡集體、厭惡家庭,父母自身不正的家庭,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喪失了威信,無法合理的管教孩子,孩子容易產生虛偽、自私等不健康心理,而離婚家庭中的孩子要承受很大的精神壓力,出現心理問題和行為問題,造成孩子學業不良,影響成績。下面我從教學工作中的一個典型案例來談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轉化工作,並談談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認識和體會。

高中心理教育案例(精選6篇)

宋某某:女,12歲,國小六年級學生,我在教育心理健康課時,一直沒有對她有深刻的印象,當時剛剛開設這門學科,畢意要教學很多個學年班級,她在六年二班,也不是一個很突出的學生,所以一直我對於她的個人家庭問題都不是很瞭解,可是在逐漸的熟悉和教學中我發現她很喜歡一個人,起初,我並沒有在意,畢意經驗少。這個班是畢業班,學生開始進入青春期,對美的要求開始表現。宋某某長的不太出眾,而其他的女生都有氣質,很精神,也很在乎自己的衣着,我用這個發現添滿了心中的疑惑。可在一節心理健康活動課上發現的事,卻真的讓我斷定一定有事。那天是在活動室上的,為了加強學生班級凝聚力,我設計了活動“突破重圍”。可在活動時,同學們都不願意和宋某某拉手,這一現象印在我心中,但我及時給宋某某解了圍,邀請同學和我與她拉手,她會心的給我一個淺淺的微笑,那微笑淺的似乎都無法被查覺。但職業的原因,我體會到了,一直到下課我都沒提及此事,我在小心翼翼地呵護着她的自尊心。

課後我沉思許久,該如何瞭解她的情況,幫助她又不會傷害她,為此我找到了班主任,聽了班主任對她的家庭的講述,我的心為之一振。她的父母是本地人,家裏有姐姐和爸媽,爸爸喜歡兒子,生她時爸爸很生氣,一直對她不理不問。父親長年在外做些偷竊之事,本地的人對她的父親恨之入骨。去年,她的父親因偷竊罪被判刑三年。雖然父親不喜歡她,可是有父母在,還是一個健全的家,自從父親被判入獄以來,她變了,不愛和同學交往,常常獨來獨往,在同學面前也很自卑,抬不起頭來。更傷心的是,父親入獄後一年,母親與父親離了婚,嫁給了別人。層層的打擊,使弱小的心靈失去了原有的心理平衡,變得焦慮不定,感到孤立無助,產生了嚴重的自卑心理。為了逃避,她意然想到了死。班主任説幾次在日記中發現她有這種心理,老師找她談話,同學們知道了她有尋死的念頭,對她開始疏遠,她遭到了同學們的排斥、冷淡,各種壓力聚在一起,導致了宋某某同學現在的狀況。

聽了班主任對宋某某同學的一番講述,我好自責,做為心健老師,要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做好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這是我的責任。於是我馬上做出對他的輔導計劃:

首先:我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架起愛的橋,使她感受到集體的温暖,恢復心裏平衡。

有了上一次我們的心靈會意,我感覺到她開始不排斥我,我在每節課上都裝作一切都沒發生,有時還邀她做遊戲。其實對於這樣家庭中的她,是多麼需要被愛的,只是自尊心使她產生了強烈的防禦心理,怕別人看出她有一個座牢的爸爸,她也想和大家一樣在班級裏快樂的學習着,可她„„.

慢慢的我主動和她接近,時不時讓她為我做些工作,縮短心理距離,我還特意把她的故事偷偷講給了同學們,告訴同學們,她其實好想和大家一樣學習,快樂地遊戲,同學們聽了我的話,都為自己曾經的行為很難過、後悔,打算以後一定主動找她學習,參加學習活動,我想用集體的温暖來消除她內心的焦慮和孤獨。每天都有同學和她一起寫作業,一起活動,雖然開始她還是默默地接受,慢慢的我發現她的表情沒有那麼呆板了,時不時流露一絲微笑。

為了讓她完全融入班級,在一次心理健康課上,由於活動課準備的東西多,我一個人又忙不過來,我抓住了這個機會,請她當我的小助手,她漲紅了臉,用疑慮的眼神望着我,我親切地對她説:“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在以後的課中,她每次都會做好我佈置的工作,我也常在同學面前讓她體驗被需要的感受,增加良性刺激,使她擺脱了自閉心理,激發自信心和上進心。心靈的交往,熱情的鼓勵,温暖着她那顆失落的心,使她重新回到班集體。

二、展開心理輔導,走進內心世界

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她開朗了,學習上用功了,對同學們友好了,臉上也展開了微笑,可是我知道她真正的心結還沒有打開,通過教學,工作中我和她的接觸,我們之間關係有了更進一步的感情,但我並不緊於剝開她的外殼,把她心底深藏的心事表露出來,這樣將會是對她一次深深的打擊,因為每回憶一次難過的事,回憶者都要承受這份痛苦,我侍機以待,果然一天,她到我辦公室送活動記錄,我藉機會請她坐下,和她談了起來,談如何準確活動,談同學們的課後反應,最後我問她在學習上生活上有困難嗎?需要我的幫助嗎?她警覺地看了我一眼,似乎覺察到了什麼,但我並沒有迴避她,我看着她的眼睛,告訴她,如果有什麼心事,我願意做她的聽眾,説到這,我發現她的眼圈紅了,眼睛濕潤了,説出了心中深藏許久的祕密,其實傾訴心底的祕密這本身就是減少心理壓力的好方法,其實她的情況我早已瞭解,我就是想讓她從自己心底表達出來,因為當着別人的面説出自己心中的事本身就是一種面對,我適時對她進行了心理疏導,讓她懂得,大家不會因為她的父親而對她有看法,讓她懂得同學們還是很關心她的,等她離開我的辦公室時。她緊鎖的眉頭已經展開,我能感覺她對生活又充滿了信心。

三、根源在家庭,加強與父母的聯繫,使她擺脱心理睏倦

我通過這一段時間對她的輔導發現,造成她的心理不堪重負的原因,主要在於家庭。因此,我加強了與她家庭的聯繫,讓她的父母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責任感,承擔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不要凡事只顧想着自己,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問題,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了深深的傷害。

作為心理健康老師,我只能疏導孩子的心理,協助班主任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對於學生的家庭事,不便直接涉入家庭內部,古人云:“清官難斷家務事”父母之間的問題只能他們自己來解決,所以我與她的母親取得了聯繫,希望她母親能配合我的工作,來輔導孩子,經過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談,終於使她接受了我的建議,由於家庭與學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髮生了微妙的變化,不再逃避,開始了自己新的生活。

宋某某的案例讓我有了很大的收穫,家庭環境的因素,導致了她的脱離集體,導致了社會對她家庭的偏見,而且缺乏愛、温暖,使她產生了嚴重的自卑心理。 自卑是對自己有着不良的觀念,不適宜的評價以及賦予過低的自我價值,她感受到自己是軟弱無能的,低人一等,很難感覺生活的美好,掌握了她的心理情況我的輔導方法是:

(一)、不急於輔導,瞭解具體情況

自卑心理的產生,並非一朝一夕,在輔導前一定要先了解自卑產生的原因,特點是瞭解輔導對象的從小生活經歷,父母教養方式,個性等。

(二)、要有足夠的耐心

自卑心理問題,因為多數源自核心的認知,所以輔導起來一定有難度,尤其是在幫助對方改變消極認知的過程中可能會十分漫長,甚至還會有反覆,所輔導一定要給與對方足夠的時間,足夠的寬容。

(三)、調動輔導對象與社會支持系統

周圍環境對自卑者的影響十分重要,如果周圍的人能給予寬容和鼓動,可以減少自卑者的心理緊張程度,有利於建立自信,恢復樂觀。

作為心理健康老師輔導好學生,做好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引導他們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為社會輸送一批身心健康的人才,為此我將繼續努力。

時光飛逝,不管你願意不願意,高興不高興,期盼不期盼,大學聯考真真切切地向同學們走來了。再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同學們就要迎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歷史使命——大學聯考。

每年的這個時候很多同學都是非常愉快的準備好了迎接大學聯考的到來,個別同學在個別的時間段內也許會有情緒上的波動也是可以理解的,針對考前我們可能遇到的困惑、以及如何應對和同學們探討一下,先説一下考前常見困惑,讓同學們瞭解這些是想告訴同學們每個考生在考前或多或少都可能遇到一些壓力和困惑的。壓力不光自己有,別人也有類似的困惑的,其實換一種角度看,壓力是有好多好處的,記住大學聯考,你行的。

看看下面這些你有沒有經歷或感悟過

着急

情境舉例:口中咬着筆,手抓着頭髮,喃喃自語,時間怎麼過的這麼快啊……(隨着心中日曆的翻閲,感覺時間越來越少,為了多做道題)少睡點吧,課間也不休息了……。(成績卻未必理想)

有的同學感覺自己什麼都會了。可一合上書本就什麼都記不起來了,心裏着急,這樣下去可怎麼參加大學聯考,越想越急,越急越學不下去,陷入惡性循環。由於急躁,在複習的時候就不能安下心來,認真仔細地按計劃去做,不能紮紮實實

的去學。還有的同學複習方法單調,怎麼學也不見效,厭惡某科或某老師,如果長時間內用同一方法複習一門功課,大腦皮層某一部位就會形成保護性抑制,影響記憶效果。這實際上就等於浪費了最後一個月的複習時間。記得金庸小説《笑傲江湖》有這樣幾句話“欲練神功,引刀自宮,若不自宮,也能成功,即便自宮,未必成功”。這時你可以選擇靜下心來,放鬆自己,變模糊的會為清晰的會、真正的會。這表明你的學習已經進入了一個關鍵期,即將發生質的飛躍。經常運動的同學都知道,體育訓練中有一段會出現高原期,學習也有這樣一個高原期。 克服高原期幾點小建議:

加強計劃性,明確學習目的、動力,一步一個腳印,以增強學習興趣;注意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不要死記硬背;不斷暗示自己:我能學好。並注意自我誇獎:我真了不起,又進了一步;每個人在學習時都會有這種高原性學習的心理反應,因此,不要自責,保持一個平靜的心態就可以了。

過分重視

情境舉例:抬眼看看時鐘,已經12點了,洗把臉精神精神,再看一會吧,……(時間越來越少,用一點少一點)

有的同學認為:沒有幾天了,和上這百十斤也要考個好成績。於是廢寢忘食、手不釋卷。 這種做法也是值得商榷的。這不是去打仗,想拼就能拼,學習是一門科學,有它自身的規律,不是隨便想學好就學好的,要不然咱平常都不用學了,到最後一個月一拼,呼啦都考上了,可能嗎?因此,雖然時間不多,我們仍然要按部就班,訂好計劃,循序漸進。

漠視

情境舉例:靜靜的坐在那裏,望着滿眼的卷子,懶得動筆,複雜的感覺…… 有的同學認為:3年的時間都過來了,就這水平了,再也不會提高了。

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如果你一旦存在這種想法,那就麻煩了,你的成績本來能提高也提高不了了,實際上最後這一個月不但能提高成績,而且還有機會大幅度的提高。

因此最後一個月也是相當重要的。我們千萬不能忽視最後階段的複習,尤其是對那些説考不上還有點希望,要考上還得加把勁的同學來説,最後這一個月就顯得更為重要。

焦慮

考前較長的一段時間內,經常想到考試的情景,感到害怕和不安。對眾多的要複習、要背會的材料和內容有畏難情緒,感到發愁和憂慮。雖然自己也努力複習了,但仍然感到缺乏自信心,老是感到把握不大,心裏沒底。時間一長,就感到頭昏腦脹,有時失眠,睡不踏實;考期越近,這種緊張就越嚴重,以至於影響正常的複習。

情境舉例:(拿着筆,眼睛看着書,呆呆的在那裏坐着)要是考上什麼學校啊,我就可以……要是考不上可怎麼辦啊……大學聯考那幾天會是什麼情況呢等,(對未來總喜歡設想出多種版本,好的、不理想的都有)這個鬧心啊……(經常迷迷糊糊,用很多時間做和學習無關的事情)

今天怎麼這麼困啊,怎麼就記不住那……(各種不舒服的感覺伴着學習生活) 身體出現不適:頭疼、心慌、出汗、發抖、睡眠不好、貪吃、厭食、討厭校園環境等。

“傳染病”: 在集體學習場合中,某一人或幾個人聲稱自己頭腦發“木”,旁人就會自然地受到“感染”,出現相應反應。

模考排名恐慌症:每次考試排名的變化,都會自己帶來很大的衝擊。影響自己以後的學習生活。儘可能很自己比,名次除了向前看,還要向後看

大學聯考報名焦慮症:對於自己將來報考什麼大學,自己沒有把握,產生焦慮心理。

這些也許就是我們常説的焦慮的部分表現吧,其實出現適度的焦慮是正常的,也是有利於學習和考試的。

我們可以做的或思考的:

從現在到考前這段,確實很重要。大學聯考在即,不能自亂陣腳。學校不同,進度不一,方法多樣,基礎有異,沒有所謂成功祕籍。

遵循計劃,勿因考試而打亂計劃。模擬考、月考、聯考、周練等等不一而足,幾乎每天都要做卷子。請你注意保持清醒頭腦,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到時竹籃打水一場空。剩餘時間對每個人都一樣。

堅持鍛鍊,勿因緊張而忽視鍛鍊。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將來是,現在更是!身體鍛鍊既可以調節心理狀態、還能夠調整緊張情緒,釋放壓力。

高效學習,勿因時間而忘記效率。俗話説磨刀不誤砍柴工。知識準備上,記住知識是準備不完的,也是學不盡的,但依然可以考個理想的學校,學習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對於每個人都一樣。不打疲勞戰術,不迷信,大學聯考目標期待適當。 相信自己。隨着考試次數的增多,往往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這時候頭腦要清醒:考試往往因命題導致出入很大,加之校與校之間複習進度不統一,每一輪複習側重點不同等原因成績相差較大都屬正常!適度調整情緒,多些積極的暗示,如:“我可以的”、“展示我能力的機會來了”等。

不因枯燥就輕易放棄。少抱怨、少假設、多思考、多行動。出現問題,多從自身找原因,有機會發掘自身潛能,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發揮展現出來。不計較眼前的一點小利益,把眼光放的遠一點。堅持就有希望。同學、師生之間感情、恩怨等都要理性的去看待和處理。遇到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可以和家人、同學、老師分享和溝通,或聽聽歌曲,散散步都可以,也可以通過各種媒體瞭解考前的各種情況,找尋適合自己的答案,也可以和我們聯繫人最難克服的人是自己,沒有任何人能把你打敗,除非你自己。同學們都喜歡體育運動,這一段CBA、NBA、歐冠等比賽正如火如荼的進行着,相信那裏有你喜歡的球隊和球員,他們可能取得了成功,也可能暫時的落後,但那種不服輸的精神,努力展示自己的願望都是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記住一切奇蹟都可能發生,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能追無盡景,始是登高人”,心存高遠,保持一種平靜而有激情的心態,加上堅持不渝的努力,定會快樂而無憂。記住方法總比困難多。祝同學們生活愉快。

高中心理教育案例 篇2

一、案例介紹

班級中有一位女生,她積極進取,學習成績在班級位列前茅,平時也很遵守班級和學校的規章制度,也會認真聽從教師的教導,是位讓教師很放心的學生。但她上課從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點她起來回答問題也是滿臉漲紅,回答斷斷續續,但答案還是正確的,回答完後坐在座位上也表現出還是很忐忑,很久才能將心思回到課堂上。在平常的活動中,她也總是在後面默默觀看,不主動參與,但要求其參與,她也會做到標準以上,儘量盡善盡美,但總是很容易緊張,很忐忑。在平常與人的交往中,卻表現得大方得體、活潑、可親。

二、案例分析

這位女生是一種自卑畏怯,缺乏自信心得表現。這種心理大多數同學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但有些學生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是這種情緒不那麼顯露和影響到其正常的參與活動。但這位女生的這種心理已經達到某種影響其正常參與活動的值了。儘管他們班級中已經足夠優秀,但她還是缺乏自信心,不敢表現自己,在大眾眼光聚焦在她身上時,會表現得很忐忑。一旦中途受挫,回答錯誤或表現失誤,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更產生自卑畏怯心理。這種心理障礙是走向成功的大敵。

三、產生因素

1.家庭原因:家庭是塑造孩子心理和行為的第一場所。這位女生的母親是一位嚴厲的教師,在教育她時,難免會帶上在學校教育學生時的方式。母親看重分數,在其國小成績不好時期總是採用暴力手段,或在人前斥責的方式進行教育,致使在孩子心中留下了不夠優秀便要被懲罰的心理陰影,不敢輕易表現自己,儘管又是準備得很充分和完滿時,也不能自信的展現自己,畏懼失敗。

2.個人因素:對自己的優秀值估算過低,總產生所有人比自己優秀的心理,因而不敢嘗試,畏懼失敗,更加缺乏自信。

四、解決方式

1.合理的採用獎勵的方式,對其獲得成功的心理情緒進行強化。這位女生缺乏自信,表揚即給予社會肯定和讚揚,是鼓勵其樹立自信心的重要方式。對其成功過程中所產生的某一方面精確的表揚使其明白自己的優秀、與眾不同之處,有助於

樹立其自信心。關注過程,提倡過程比結果重要。由於小時候母親的對待方式,使這位女生潛意識形成了結果比過程重要。在以後教育教學中家長與教師應注意關注其學習的努力的過程,對其出色表現及時鼓勵和表揚,即使結果不盡如人意,也要給予其鼓勵與努力結果的肯定,及時轉變期思維。

2.依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而言,這位女生有一種缺失性的需要,是一種被肯定的,自尊的需求的缺失。這位女生總是被嚴厲的母親在人前斥責,這是其不敢在人前表現的一個觸發原因,感覺被人關注是一件羞恥的事情,長此而往,使其在人前被關注就成為了一件艱難的事情。這種情況應多促使其參加活動,尤其為台前活動,即使失敗也沒關係,鍛鍊其對失敗的承受能力,失敗後及時給予鼓勵,並鼓勵其繼續參加,使其內心感到是被關注,被需要,被尊重的,是優秀而不可替代的,滿足其自尊的需要。

3.這位女生是接受性失敗者,在還未開始前便覺得自己是要失敗的,將自己放置在失敗的位置上,因而沒有信心,沒有動力去站在台前去表現自己。這位女生要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這位女生過於低估自己的能力,而導致了自卑怯懦的心理。她可以將自己的所有優點列出(可請他人幫助,因為自己無法過於全面的看待自我)尋求自信,再將自己的缺點列出,從自身身上去改變和塑造自己,在改進缺點中塑造自信,不要過度與他人作比較,找準定位和自己的目標,在這個基礎上去努力和看待自己比較有利於樹立自信心。

4.這位女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她的學習成績好,多是由於母親的嚴厲的要求而為了完成要求才會努力去達到母親的要求,而不是出於其自身的內在對於知識的渴望而努力去學習的。所以在遇到困難時,她的第一直覺是選擇逃避失敗,是為了避免被斥責,所以不願嘗試,去挑戰,去克服。為了解決這種問題,首先要做的是要撤消母親的嚴厲的斥責,對於學生的學習失敗的結果不再作出評價,是這位女生認識到失敗也不會遭受母親的斥責,使其正視失敗。其次,對於其獲得的成功給予表揚和肯定,增加其學習的成就感,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使其認識到自己的能力足夠優秀。將母親促使她學習,轉化為該女生為滿足自身的自我實現的需要而去學習,這會使該女生有足夠的勇氣和動力去嘗試和克服失敗帶來的挫折感。

5.改變其目標定向的方式。現在女生的目標定向多為表現目標。女生多將自己的目標展示給自己的母親看,而不是為了自己的提高,這是不利於其長遠發展的,

一旦母親的目標達到了或無法達成,則其學習的動機或需求則會退減。該女生應將目標定為掌握目標,即為了掌握知識本身而去學習。母親應適當減少對於該女生學習的干預,讓該女生自己去體味學習的趣味,獲得成功的喜悦和麪對失敗時的挫敗感,讓其自己去疏導能力範圍內的心理情緒,過多的壓力壓迫會使其失去對於自己目標的判斷力和對自己能力的判斷力,應該給孩子一個相對自由和寬鬆的民主的學習環境。

高中心理教育案例 篇3

一、案例介紹

班級中有一位女生,她積極進取,學習成績在班級位列前茅,平時也很遵守班級和學校的規章制度,也會認真聽從教師的教導,是位讓教師很放心的學生。但她上課從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點她起來回答問題也是滿臉漲紅,回答斷斷續續,但答案還是正確的,回答完後坐在座位上也表現出還是很忐忑,很久才能將心思回到課堂上。在平常的活動中,她也總是在後面默默觀看,不主動參與,但要求其參與,她也會做到標準以上,儘量盡善盡美,但總是很容易緊張,很忐忑。在平常與人的交往中,卻表現得大方得體、活潑、可親。

二、案例分析

這位女生是一種自卑畏怯,缺乏自信心得表現。這種心理大多數同學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但有些學生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是這種情緒不那麼顯露和影響到其正常的參與活動。但這位女生的這種心理已經達到某種影響其正常參與活動的值了。儘管他們班級中已經足夠優秀,但她還是缺乏自信心,不敢表現自己,在大眾眼光聚焦在她身上時,會表現得很忐忑。一旦中途受挫,回答錯誤或表現失誤,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更產生自卑畏怯心理。這種心理障礙是走向成功的大敵。

三、產生因素

1.家庭原因:家庭是塑造孩子心理和行為的第一場所。這位女生的母親是一位嚴厲的教師,在教育她時,難免會帶上在學校教育學生時的方式。母親看重分數,在其國小成績不好時期總是採用暴力手段,或在人前斥責的方式進行教育,致使在孩子心中留下了不夠優秀便要被懲罰的心理陰影,不敢輕易表現自己,儘管又是準備得很充分和完滿時,也不能自信的展現自己,畏懼失敗。

2.個人因素:對自己的優秀值估算過低,總產生所有人比自己優秀的心理,因而不敢嘗試,畏懼失敗,更加缺乏自信。

四、解決方式

1.合理的採用獎勵的方式,對其獲得成功的心理情緒進行強化。這位女生缺乏自信,表揚即給予社會肯定和讚揚,是鼓勵其樹立自信心的重要方式。對其成功過程中所產生的某一方面精確的表揚使其明白自己的優秀、與眾不同之處,有助於

樹立其自信心。關注過程,提倡過程比結果重要。由於小時候母親的對待方式,使這位女生潛意識形成了結果比過程重要。在以後教育教學中家長與教師應注意關注其學習的努力的過程,對其出色表現及時鼓勵和表揚,即使結果不盡如人意,也要給予其鼓勵與努力結果的肯定,及時轉變期思維。

2.依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而言,這位女生有一種缺失性的需要,是一種被肯定的,自尊的需求的缺失。這位女生總是被嚴厲的母親在人前斥責,這是其不敢在人前表現的一個觸發原因,感覺被人關注是一件羞恥的事情,長此而往,使其在人前被關注就成為了一件艱難的事情。這種情況應多促使其參加活動,尤其為台前活動,即使失敗也沒關係,鍛鍊其對失敗的承受能力,失敗後及時給予鼓勵,並鼓勵其繼續參加,使其內心感到是被關注,被需要,被尊重的,是優秀而不可替代的,滿足其自尊的需要。

3.這位女生是接受性失敗者,在還未開始前便覺得自己是要失敗的,將自己放置在失敗的位置上,因而沒有信心,沒有動力去站在台前去表現自己。這位女生要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這位女生過於低估自己的能力,而導致了自卑怯懦的心理。她可以將自己的所有優點列出(可請他人幫助,因為自己無法過於全面的看待自我)尋求自信,再將自己的缺點列出,從自身身上去改變和塑造自己,在改進缺點中塑造自信,不要過度與他人作比較,找準定位和自己的目標,在這個基礎上去努力和看待自己比較有利於樹立自信心。

4.這位女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她的學習成績好,多是由於母親的嚴厲的要求而為了完成要求才會努力去達到母親的要求,而不是出於其自身的內在對於知識的渴望而努力去學習的。所以在遇到困難時,她的第一直覺是選擇逃避失敗,是為了避免被斥責,所以不願嘗試,去挑戰,去克服。為了解決這種問題,首先要做的是要撤消母親的嚴厲的斥責,對於學生的學習失敗的結果不再作出評價,是這位女生認識到失敗也不會遭受母親的斥責,使其正視失敗。其次,對於其獲得的成功給予表揚和肯定,增加其學習的成就感,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使其認識到自己的能力足夠優秀。將母親促使她學習,轉化為該女生為滿足自身的自我實現的需要而去學習,這會使該女生有足夠的勇氣和動力去嘗試和克服失敗帶來的挫折感。

5.改變其目標定向的方式。現在女生的目標定向多為表現目標。女生多將自己的目標展示給自己的母親看,而不是為了自己的提高,這是不利於其長遠發展的,

一旦母親的目標達到了或無法達成,則其學習的動機或需求則會退減。該女生應將目標定為掌握目標,即為了掌握知識本身而去學習。母親應適當減少對於該女生學習的干預,讓該女生自己去體味學習的趣味,獲得成功的喜悦和麪對失敗時的挫敗感,讓其自己去疏導能力範圍內的心理情緒,過多的壓力壓迫會使其失去對於自己目標的判斷力和對自己能力的判斷力,應該給孩子一個相對自由和寬鬆的民主的學習環境。

高中心理教育案例 篇4

某重點高中的一女生,學習成績在班上為第一名。自卑,看不起自己。在大眾場合不敢發言,跟別人交流時總不能恰當地表達自己,尤其是跟老師或陌生人談話,總覺得十分侷促,舉手頭足不知如

何是好,並且臉紅得很厲害。很羨慕別的同學在公共場合能夠從容不迫,侃侃而談。強烈希望改變自己,雖然作過很大的努力,但一直得不到明顯改觀,內心非常苦惱。從高中到大學很少異性同學交往,別人評價她是個冷漠、孤傲的人。從小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因此,在成長和交往的過程中,朋友越來越少,慢慢地脱離了羣體,把自己封閉起來。後來開始反省自己,自責,決得都是自己的錯。時間一長,發現自己好象已經沒有脾氣了。不管跟誰發生矛盾,都以為是自己的錯,然後深深自責,或者把怨氣都悶在心裏。總覺得難以與周圍的同學建立一種和諧的關係。非常擔心畢業後不能適應社會生活。近來更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極度自卑,沒有勇氣參加任何活動。

該女生所遇到的心理問題,是由其社會適應挫折所引發的人際性壓力。首先,她直接感受到的心理壓力來自於不和諧的人際關係,而且經歷了兩種極端的方式,先是過分地以自我為中心,把自我與羣體、社會隔離開來,後又過於以他人為中心,事事自責,迷失和忽略了自我。其次,根本原因,是由於來訪者個性中人際溝通能力的缺乏,從而在現實生活中迫切感受到社會適應性壓力。再次,從她自身的成長經歷,能夠清楚地意識到由於人際衝突所導致的自我封閉,是個性形成的主要原因。因而,她有意識地開放自己,但突兀的開放環境,必然在一段時間內給她帶來更為巨大的人際性壓力,如果應對或自我評價不當,很有可能給來訪者帶來某種程度上的心理問題。第四、但給她面臨迫切的人際壓力時,一開始採取的是比較積極的應對方式,但由於對於個性和能力的培養過程缺乏科學認識,過於急功近利,在

受挫後,極易滑向消極的應對方式,從而錯誤的自我評價,使心理問題不斷趨於嚴重化。

高中心理教育案例 篇5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所謂傳道,是指老師為學生指明一條道路,一個方向,向學生傳授做人的道理並同時培養學生的品格。而在做人的道理當中,我認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感恩,要懂得感恩。説到感恩,也許很多人馬上會想到父母恩。其實,感恩的範圍很廣,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和事都值得我們去感恩。但無疑,百行孝為先,父母的恩情永遠是佔第一位的。

如今的我是一名普通高中的班主任。作為一名青年教師,今年我送走了自己教師生涯中的第二屆畢業班。回首自己的人生道路,能有今天的成績,歸功於很多人的幫助。幸得有人一同分享,一切才有意義。因此,人若不懂得感恩,那麼,一切的輝煌都將暗淡無光。

教師這個行業的直接對象就是學生。學生天性都很純良,偶爾出現人生觀、價值觀的偏離很正常,因為社會有太多不良因素在影響着他們。因此,必須經常的教育和引導,而班會是一個很好的場合。

在平時的觀察和了解當中,我發現,教育現在的學生已越來越難找到切入點。即使老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學生卻面無表情,非常漠然。我一向覺得,談到父母為我們的付出,即使再冷漠的人也會為之動容,心存感激。但為什麼現如今的學生卻視之為理所當然呢?我認為這種態度的背後,我們的家長朋友也有不小的責任。中國的父母喜歡對孩子百依百順,儘自己所有的能力來為孩子安排好一切。而與此同時卻忘了最要的一點,人生是孩子自己的,我們誰也不能陪他們一直走到最後,我們真正該做的,是教給他們面對一切的勇氣和應對一切的能力。時間久

了,孩子非但沒有成長,反而越來越依賴父母,使喚父母,長此以往,反而連最基本的感恩都忘了。所以,針對這個現象,在我們班每週的班會上,感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記得有一天,我在網上看到了一篇很讓我感動的勵志文章。

説的是一個從貧苦山區走出來的學生,由於受虛榮心的左右,在城裏的高中跟同學比吃比穿,成績下降。而家鄉的母親卻終日勞作,為他一分一分的攢學費。在大學聯考前,母親步行從很遠的山區走到城裏,捨不得花錢坐車,卻給兒子買了一個母親認為兒子從沒吃過的冰淇淋。看着母親遠去的背影,兒子痛苦萬分。但寶貴的學習時光已經虛度,後悔已來不及了。那年大學聯考,他落榜了。但他發誓,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他要復課考上理想的大學。第二年,他的誓言兑現了,夢想也成真了,然而,這一切已沒有意義,因為沒有了母親和他一起分享成功,幸福又從何而來呢。母親因為日夜操勞以及遭受兒子落榜的打擊,患重病去世了。

故事結束了,隨着我在講台前將文章讀完,我逐漸清晰的聽到很多同學在下面的啜泣聲。此時,我已不能自已,淚水也早已充滿了我的眼睛。那一刻,我深刻的感受到,我和學生們的心連在了一起。因為我們都被這偉大的母愛所感染,心中都不由的想到了自己的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什麼用“可憐”兩個字,我想這“可憐”正來自於子女的不理解,來自於子女的忘恩。而我倍感欣慰的是,看到很多同學在低頭拭淚,很多同學陷入沉思,我真正認識到可教育的重要性。因為,這些舉動證明,學生的本質都是好的,再頑劣的學生也有他善良脆弱的一面。感恩教育的意義就在於讓學生重獲真心,挖掘自己內心深

處的良知,理解他人,關愛他人,從而獲得自身的進步。只要我們堅持到底,對學生不拋棄,不放棄,任何類型的學生都會在教育中受益。

之後,我給了學生幾分鐘時間討論,然後請同學踴躍發言,談談他們自己的想法以及他們對“感恩”的理解。同學們都積極發表看法,有的同學更是坦言自己平時在這方面的不足,通過聽了這篇文章,突然間意識到父母的不易,勵志要努力學習,報答父母,更是找到了自己學習的動力。還有的同學甚至提議,以後每天利用早點時間,一天一個感恩故事,挖掘身邊的好人好事,同學之間相互勉勵,共同進步。還有同學提議,母親節就快到了,建議同學們每人給母親寫一封信,因為回不了家,就當作送給母親的節日禮物。這個想法一呼百應,我也很贊成。

母親節剛過,我就接到了很多家長的電話,詢問了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尤其強調説孩子懂事了,看了寫給他們的信,每句話都讓做父母的心裏暖暖的。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着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我也很高興,看到自己的學生有這樣的進步,身為班主任的我也由衷的感到欣慰。因為通過對他們的教育,我真正意識到,感恩是相互的。身為老師,我感謝我的學生聽從我的教育,讓我有了工作上的成就感;我感謝我的學生關心我,讓我有了心靈上的滿足感;我更感謝我的家長朋友們對我工作的支持和包容,讓我有了實現自身價值的充實感。

感恩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它不是一朝一夕,一次兩次的説教,而是一項需要用心去完成的工作。所謂教學相長,在體驗教育的過程中,我也受益匪淺,我願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永懷一顆感恩的心,與我的學生們一起打造我們的幸福人生。

高中心理教育案例 篇6

某學生王某,做在教室裏看書時,總擔心會有人坐在身後並干擾自己,有強烈的不安全感,以致於只能做在角落或者靠牆而坐,否則無法安心看書;對同寢室一位同學放收音機的行為非常反感,有時簡直難以忍受,尤其是中午睡午覺時總擔心會有收音機的聲音干擾自己,從而睡不着覺,經常休息不好。但又不好意思跟其發生當面衝突,因為覺得為這樣的小事發脾氣,可能是自己的不對。很長時間不能擺脱這種心理困境,很苦惱,嚴重影響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即將畢業,心中一片茫然,擔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有時後也懶得去想這個問題,怕增添煩惱。學習一般,在班上成績中游,當看到其他同學都在準備考研究生,自己也想考,但是又不能集中精力學習。自卑,缺乏自信,生活態度比較消極,認為所有的一切都糟透了。家在農村,經濟狀況一般,認為自己有責任挑起家庭的重擔,但又覺得力不從心。

專家分析在該案例中,該生實際上其心理困境主要是由各種壓力源造成的。首先,該生即將面臨大學畢業,擇業困難構成其壓力源的核心。擇業壓力所導致的心理緊張和心理困境,其實質是由來訪者自

身能力與理想目標之間的落差造成的,落差越大,心理壓力也就越大。學習成績一般,對自己缺乏信心,但家在農村,又覺得自己責任重大,必須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心理壓力是相當大的,而且是與日俱增。其次,擇業壓力使來訪者在心理上產生不安全感。行為發生學認為,當人受到刺激時就會做出某種特定的反應。來訪者面對壓力,採取的是消極應對策略——迴避。雖然不去想它,但是問題和壓力卻仍然存在,儘管只是一種茫然狀態;再次,擇業壓力使來訪者的心理變得異常敏感和脆弱,這一點在他的日常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直接體現出來。哪怕有一點動靜,在教室看書或者在宿舍睡午覺就會受到干擾;嚴重時,即使沒有任何干擾,來訪者也會懷疑、擔心和害怕受到干擾;第四,擇業壓力和敏感的心態極易使來訪者面臨人際性衝突問題,這是來訪者採取迴避和壓抑等消極應對策略的必然結果。在與同學相處時,儘管來訪者自己也意識到只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但就是不能控制自己。當某件事情或某個人多次引起自己的反感和不快時,就很自然地把自我消極情緒固着在該事或該人,從而影響人際的和諧與溝通。實際上,這是由於來訪者刻意迴避主要現實壓力,導致壓力感(壓力能量)轉移的結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shi/yvk9l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