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師工作計劃 >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精選17篇)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精選17篇)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 篇1

高中學生正處於心理變化激烈、動盪的時期。他們思維活躍,社會認識敏鋭但較膚淺,情感豐富而不穩定,心理矛盾、心理衝突時常發生。在國小和國中階段,由於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老師的過度關照,潛伏着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適應性差等心理危機。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精選17篇)

進入高中後,由於環境的變化、角色的轉換、自我管理能力要求的提高、心理需求的轉變等等因素,要經歷一些以往沒有或不明顯的心理體驗,使他們的心理適應面臨許多困惑和焦慮,以至出現心理障礙。

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曾遇到過有嚴重敵對情緒心理的案例,案例如下:

案例:高一男生A,考入高中前一直擔任班長,還曾被學校評為優秀班幹部,但考入高中後,沒有進入班委,心裏已有失落之感;在學期結束評選三好學生時,又名落孫山,他自己感覺比被評為三好學生的B和C同學更為優秀,便大發雷霆,追查不投他票的同學,尋機報復;對被評為三好學生的同學,製造謠言,惡意中傷。

在學校老師稍有批評,便給老師扎車帶,起外號,找茬跟老師作對,跟同學爭吵。把別人對他的真誠讚揚看成是冷嘲熱諷;把老師和同學給他提的意見當作挖苦打擊。對他人懷有一種明顯的敵對情緒。 案例分析:

敵對是個體遭受挫折引起強烈不滿時而表現出來的一種仇視、對抗、不相容的消極情緒狀態。有敵對傾向的中學生並不少見,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小小年紀就用對抗的方式來對待他人和周圍的環境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1.心理承受力差。心理承受力是一種心理接受外界刺激的能力,也是人對環境和人際關係的適應能力。有的學生較為脆弱,他們常常有一些消極的思想和不良的行為習慣,只能享受成功和喜悦,難於承受失敗和挫折,只能適應輕微刺激,而不能承受較多的不良刺激,對環境和人際關係適應能力較弱。

2.學習壓力過大。當前我們的教育是應試教育,因此造成學生,尤其是畢業班的學生壓力非常大,常用敵對態度來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他們不僅對同學、老師、家長有敵對傾向,甚至常常對着無生命的東西宣泄不滿。

3.家庭、學校教育方式不當。有些家長工作壓力大,在外不順心,往往把情緒帶回家來常拿孩子出氣,打罵他們,孩子接受不了父母的粗暴態度,往往以對抗方式迴應。有的老師對學生不能一視同仁,偏愛能力強、成績好、家庭條件優越的學生,對能力低、成績差,無家庭背景的學生抱有偏見。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學生,自尊心遭到嚴重傷害,心裏有氣沒處撤,於是便以消極的敵對方式來發泄內心的不滿。

4.青春期發育的矛盾。中學生正處於從兒童向成人的過渡時期,這時的他們身體發育很快,自我意識增強,具有很強的獨立感,認為自己是大人了,不願再像國中、國小時期那樣很多事情依賴父母等人。但在父母眼裏,還是認為他們思想不成熟,知識閲歷淺,因此仍然插手孩子的事情。這往往被孩子們看成是一種束縛,容易使他們產生反感或逆反心理,你説東時他偏説西,引起敵對。

5.對尊重的需要和在羣體中地位下降的矛盾。敵對傾向對中學生危害很大,長久下去對心身健康都有不利影響。我們一定要下決心幫助有敵對傾向的學生改掉這種不良情緒。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 篇2

很高興在這裏與大家共同探討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話題,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心理健康教育談談我的看法:

一、中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及成因

世界衞生組織宣言近年一再明確指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軀體疾病、不體弱,而是一種軀體、心理和社會功能均臻良好的狀態。”因此,中學生健康不僅僅是指生理、軀體方面的,而且應包括心理方面的。隨着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教育事業的進步,特別是隨着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關注重視、研究與探討。1987年7月通過有關部門鑑定的“大中學生心理衞生問題和對策研究”的課題顯示,在被調查的2961名學生中,有16.7%的學生存在着較嚴重的心理衞生問題,並隨年齡增長而大幅度上升,其中國中生為13.76%。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的胡勝利通過對500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中發現,有49.6%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種程度的不良心理反應,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種明顯的心理健康問題。前不久,在武漢市抽取了1500多名中學生進行調查,結果表明,武漢市中學生雖有50%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良好,30%的學生屬基本正常範圍,但也有10—15%的學生低於正常水平,特別是還有3—6%的學生存在比較嚴重的心理困擾。以上情況説明中學生確實存在着心理健康問題。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喜怒無常,情緒不穩,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學習困難,考試焦慮,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維貧乏,學習成績不穩,難於應付挫折,青春期閉鎖心理,並在行為上出現打架、罵人,説謊,考試舞弊、厭學、逃學,嚴重的出現自傷或傷人現象。我們可以把以上表現歸類為以下問題。

(一)學習類問題

因學習而產生的心理問題是中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部分,其問題有: 1.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食慾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效果下降、思維遲緩等。目前,學校課業任務繁重,競爭激烈,父母的期望值過高,使得學生精神壓力越來越大。有一高中女生,升入高中後由於教師的教學方法發生了變化,競爭對手也發生了變化,使她感到十分不適應,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從國中時的全年級前幾名落至高中的141名。

她痛苦地説:“20xx年來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無能,每當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難過,不知如何做才能達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悶、煩惱、憂愁、氣憤充滿頭腦,看見書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還有一位男生也談到,自己平常學習不錯,偶而還可以給他人以指導,但一接近考試就緊張,總怕自己考不好,拼命準備、夜不能眠。而考試前又會感到頭痛、甚至還會發燒,最後不是被迫中斷考試,就是堅持下來成績也不好。循環往復,到了一聽考試就恐懼就緊的地步。

2.厭學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不僅是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不願意學習,一些成績較好的同學亦出現厭學情緒。“國家教育委員會的一位負責同志在一次會議上説,中學生厭學的有30%,有的地方甚至高達60%”。可見,厭學是一個普遍問題。有位重點學校的學生就談到:“每當看到聽到別人考試作弊時,自己心理就不平衡。當自己成績不理想時又會埋怨老師不公平,覺得認真學習真沒意思,不想再學了,還有位學生告訴我們學生中有種説法“有出息的靠關係,沒出息的靠分數。”學習好的同學在學生中威信不一定高,而成績平平人緣好的同學卻常常受到青睞,所以就覺得學習沒勁,不想努力去讀書了。還有一些因其他心理原因而厭學的狀況,如因反應較慢常被人嘰笑而不願上課的;因記憶,理解等能力缺失使成績難以提高而對自己失去信信的等等。有的甚至發展到恨書、恨老師、曠課逃學的程度。有位同學就曾在日記中寫到:“晚上1點多了,望着桌上擺滿了的教科書、英語詞典、作業簿..我真想把它們一下子燒成灰。”表現了強烈的焦躁、憤懣、無奈。

3.考試焦慮,特別是遇到較為重要的考試時焦慮更為嚴重,甚至出現焦慮泛化現象。在現行的中等教育體制中,我國的教育結構存在着不合理現象,絕大部分是普通中學,學生在中學所學的知識基本上是為考大學而準備的,實際上升入大學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學生面臨的是升學難、就業難、出路窄的現象,特別是那些成績差的後進生更是感到升學無望。一種畢業後無出路的憂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們,這一種情況反映在學習上,就是感到學習的沉重,討厭學習,考試焦慮。教育結構的不合理性還表現出教學內容過難,“據人民教育出版社調查,80%的中學生學習理科教材有困難”。這種情況導致了一些學生由厭惡學習發展到逃避學習,脱離學校去尋求不正當刺激,從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礙。許多教育

家都強調指出,過難的教材將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學校教育指導思想正確與否也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生很大的影響。目前一些學校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指導思想影響下,學校當中分好、差班,考試排名次,搞題海戰術,採取一些違反心理健康原則的教育方法,教學手段和教育措施。這種情況,一方面,使學生的心理整天處於一種智力超負荷的高度緊張狀態之中,致使學生腦神經衰弱、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渙散,出現一些異常的學習行為與習慣;另一方面,對分數的錯誤看法造成學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師的嘲諷,同學的輕視甚至家長的埋怨和打罵,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於是厭學出現了,焦慮產生了。另外,不當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學方法不靈活,帶有懲罰性,也會給學生的心理造成種種問題。

(二)人際關係問題

人際關係問題也是中學生反映較多的問題。其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與教師的關係問題。其主要問題是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學生產生的對抗心理,以及教師的認知偏差等情況給學生造成的壓仰心理,攻擊行為等問題。中學時期,教師仍然是學生的理想目標、公正代表,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與愛。如果教師缺乏理解、耐心與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失望。更有甚者,“教師對學生缺乏尊敬,貶低其價值的不良態度使學生的心理遭到嚴重的創傷。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往往病態地感知這一切,這也是師生間發生衝突的原因”。這種情況下,學生有一種壓仰感,消極情緒產生,師生關係日趨緊張。與教師的關係問題,主要集中在由於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過多幹涉學生的業餘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感和煩惱。有位中學生談到,一次他向一位同班女生詢問功課,被老師看到後受到了苛刻的指責,並把這事作為一條小辮子抓在手裏,動輒就揪出來“示眾”一番,“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嗎..”,嚴重地刺傷了他的自尊心,導致他對教師的反感,對立,老師指東他偏向西,而內心又十分矛盾,甚至影響了對學業的業趣。另有一位學生幹部談到,現在做班幹部真難,兩頭受氣,不管事,教師批評你不負責任,要管事,又難免與一些同學發生爭執,若一旦吵起來,老師首先要批評班幹部,故而覺得十分委屈。生老師的氣又不敢頂撞;想不幹了又怕失去老師的信任,左右為難十分矛盾,不知到底該怎麼辦。此外,還有一些其他想法,諸如:認為老師

“嫌貧愛富”的,認為老師“處事不公正”的,認為老師“輕視自己”的...等等。都反映出學校中師生關係的問題.

2.同學間的關係問題。中學生除希望得到老師的理解與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級、同學間有被接納的歸屬感,尋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由於同學關係不融洽,甚至關係緊張,有的同學就流露出孤獨感,想恢復與同學的關係,而又不知該怎樣去做。與同學的關係問題。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處理不好朋友之間的關係而苦惱。有位學生講到,他的一位好朋友總是對他不信任,懷疑他對朋友的友誼,認為他為朋友的付出不夠多,使他十分苦惱,不知怎樣做才能消除朋友的懷疑。還有一位女生因兩位要好的朋友發生了矛盾,她夾在中間十分為難,與甲交往怕乙不高興,與乙交往又怕甲不理解,最後乾脆兩位朋友都不再交往,可內心又十分孤獨,寂寞,想恢復與朋友的關係又不知該怎樣去做。此外,尚有個別學生因國中升到高中朋友越來越少,而懷疑世上沒有真正的友誼,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進而想離世隱居的。

3.與父母的關係問題。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給中學生一個温暖的歸屬港灣,專制式的家庭中父母與其子女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造成兒童孤僻、專橫性格。家庭的種種傷痕,會給中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有研究認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會給兒童在心理問題上造成更大傷害,因為他們在父母那裏看到了人際關係的惡劣性。不和父母對中學生的心理影響是多方面的,“有被拋棄感和憤怒感;並有可能變得抑鬱,敵對,富於破壞性,„„還常常使得他們對學校作業和社會生活不感興趣”。他們會認為是自己的父母給自己帶來並製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因為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例如,有位學生談到“我經常和媽媽鬧矛盾,聽到她的罵聲就心煩,有時真想一走子之再也不回來了,可看到她瘦倦的面容,花白的頭髮又覺得於心不忍,每天就生活在這種內心矛盾之中,真不知該怎麼辦。”還有位學生家庭不和,父母經常吵架。有一次母親出差時,父親竟帶了一個女人回來。自此以後他再也不願呆在那個家裏了,恨死了父親,不願再見父母,整天就想往外跑,心裏煩悶極了。覺得人活着真沒意思,產生了厭世的念頭,可見,父母行為的不良,帶給子女的不僅僅是厭惡、鄙視、而是更深的內心創傷。

(三)挫折適應問題

中學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學習方面的、人際關係方面的、興趣和願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觀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個人主觀因素。面對挫折造成的困難與痛苦,中學生們的反應方式有兩類:消極的反應與積極的反應。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一旦習慣化、穩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狀態即使有所改變,其行為卻仍以習慣化的適應方式如影隨形地出現。於是,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也就轉化為較嚴重的、需要長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問題了。

二、當前中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1.學習壓力大。2.偏執、敵對,認為他人不可信,自以為是,偏於固執。3.人際關係緊張,總感到別人對自己不友善。4.抑鬱,對學業、前途、未來不抱希望,精神苦悶、情緒低落。5.焦慮、心裏煩躁不安。

6.適應能力差,對新的環境和生活不適應,不習慣教師的教學方式;或者不喜歡學校的活動。7.情緒忽高忽低極不穩定。8.心理不平衡。當他人比自己強或獲得了高於自己的榮譽後,總感到不平。其中,學習壓力,是當前中學生存在的最嚴重的心理問題。

三、如何減輕中學生的這種壓力?

首先應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把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設為中學教育的專門課程;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應把學生的心理健康作為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內容來看待,充分認識培養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情緒和適應能力,對學生學習活動、掌握知識和技能具有重要作用;把日益增多的中學生的心理障礙問題同思想品德加以區別,採用心理學的方法和技術解決學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擾。

四、稚氣未脱的中學生,為什麼會有過分自律、內心衝動或壓抑,甚至會有突發傷人或自傷行為等不健康的反應呢?

這與他們的生活環境有很大關係。不和諧的生活環境會在孩子心靈上留下難以磨滅的傷痕,並造成心理問題。上世紀90年代主流的價值觀是強調“個人價值”,於是每個人都在創造着自己。在這種每個人都在“創造”的氛圍中,沒有標準,沒有模板,做什麼和怎麼做是個人的選擇。於是父母就按照他們認為最好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那些具有理想主義、且要求甚高的父母,常把

孩子當成實現自己完美理想的機器,使孩子承受重負,“抹殺”了孩子的童年快樂,使孩子過着一種規律而秩序化的生活。當以苛刻的外部行為作標準時,焦慮和壓力會使青少年產生強迫行為。

社會政治生活事件也或多或少地在孩子的心中產生影響,就説社會存在貧富差距、一些官員腐敗這些社會熱點問題都會在孩子心中留下不同的陰影,從而影響到心理的健康發展,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仔細想想,現實社會中有太多的不和諧,而中學生的心理人格正處於形成過程中,還十分脆弱,哪經得起如此大的衝擊?

他們的內心衝動、壓抑、突發傷人、自傷等負面情緒和行為,與嬰兒時期形成的焦慮有關。認為自己渺小、無足輕重、無依無靠、無力迴天,這種感覺,最容易產生在童年時期,那時如果父母因某種原因,未能給予孩子所必須的温暖、關懷與真誠的愛,這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就慢慢地產生“被遺棄、不需要”的感覺。父母無條件的愛,尤其是母親的愛是一切兒童正常身心發展的先決條件,若這些兒童得不到這種賴以生存的愛,心中就開始覺得這個世界可怕、無情、不可靠、不公平等;帶着這些負面情緒,孩子們長大後,會變成仇視、反抗、暴力或怯懦、膽小、自卑。有些同學常因處理不好與朋友之間的關係而苦惱。也有些學生因朋友越來越少,就懷疑世上沒有真正的友誼,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進而想離世隱居。

有這種感覺的孩子不僅會覺得自己不受父母歡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受任何人的歡迎。相反,一個得到愛的孩子長大後,不僅相信父母愛他,而且相信別人也覺得他可愛,人際關係的早期經驗就成為他們以後處理人際關係的基礎。如果他們依戀和被關注的感覺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變得懷疑和不信任,包括對自己的不信任。

五、幾種常見的神經症案例分析

(一)強迫症

強迫症又稱強迫性神經症,是一種以強迫觀念,強迫衝動作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症,患者能意識到這些症狀不合理,不必要,但不能控制和擺脱,深為焦慮和不安,中學生存在強迫症狀的人較多,強迫症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在校適應有很大不良影響。

1、症狀

(1)強迫觀念,這是強迫症狀在認知方面的表現,是強迫症的原發症狀。根據其霎時間上的順逆可分為回顧性和前瞻性二類。回顧性強迫觀念主要表現為強迫懷疑,如腦內反覆迴旋律,別人對自己説的話等,屬強迫回憶;作業或考試後總覺得寫錯了字或做錯了題,上學路上總疑惑忘帶書或文具等,屬強迫懷疑。前瞻性強迫觀念主要表現為強迫性擔心與焦慮,唯恐發生某件不幸事件。如總是擔心考試失敗、挨老師批評,擔心自己會發胖、得精神病等。另外,強迫觀念還可能是強迫聯想和強迫性窮思竭慮。如看到小刀回想到割破手,屬強迫聯想,而強迫性窮思竭慮則表現為腦中總是表現一些無意義的想法,如“1+2為什麼等於3”,“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等等。

(2)強迫衝動是強迫症的繼發症狀,往往是患者為緩解或對抗強迫觀念的苦惱而產生的。強迫衝動有稱強迫意向,如某學生為迴避對考試結果的擔心在考試時總覺得要大小便,但並不想去上廁所;有的學生看到老師或父母總是想大聲辱罵、吵鬧或打架,表面上卻順從平靜,這些無法剋制的衝動是出於對擔心受到批評、責罵的對抗。

2、強迫症案例及分析

案例(略) 分析(略)

(二)抑鬱症

1、 症狀

抑鬱症又稱抑鬱性神經症,是由社會、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種以持久的情緒低落狀態為特徵的神經症,常伴有焦慮、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抑鬱症程度較輕,沒有重性抑鬱的精神症狀,患者一般能基本適應學校生活,但心理壓抑、情緒苦悶,而且病情較長。

研究表明習得無助現象是抑鬱症的核心。

習得無助:無論做什麼事都沒有好的結果。美國心理學家賽力格曼的實驗(把狗分為三組進行電擊實驗)略。生活中的失敗也會導致習得無助。

九種症狀:1、有抑鬱的情緒,情緒上不滿意,不開心,不愉快。2、對日常的活動失去興趣。3、沒胃口。4、失眠。5、心理運動遲緩(思維或動作遲緩)。6、精力不足。7、感到無價值和內疚。8、思維能力降低,沒辦法集中注意力。9、

自殺的想法或行動。有五種現象,而且持續兩週以上,基本上就可以判定患有抑鬱症傾向。

2、 抑鬱症案例及分析(略)

現代醫學證明,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對一個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青少年時期是精神疾病的多發期,更是不健康行為的孕育期。由於直轄市心理活動狀態的不穩定;認知能力的不完備;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對社會和家庭的高度依賴等,使得他們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慮,會遭到更多的挫折,因而更容易產生心理障礙。面對學生複雜的心理狀況,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在常規的教育活動中滲入心理輔導內容,我們看到,中學生心理健康現狀是不容忽視的,它為我們亮起了警告信號,我們有責任挑起這副擔子,着手嘗試去解決這些問題,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實際意義。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 篇3

隨着獨生子女羣體數量的增大,家庭問題的複雜化,現代觀念更新的加快,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個新課題,是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學習,生活,擇業和人際關係,培養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徑。本人結合教學實踐,略談一下個人淺見。

一.高中生心理障礙常見表現

孤僻型:沉默寡言,凡事無興趣,性格太內向,遇煩心事不願與他人傾訴,獨來獨往,常常獨處。

執拗性:凡事愛鑽牛角尖,聽不進勸解,明顯的不通情理,不領情面。

偏激型:凡事走極端,説話就抬槓,辦事就過火,爭論問題臉紅脖子粗,死要面子爭上風,

狂妄型:大話連篇,出口就作驚人之語,卻不着邊際,行為怪異而膽大妄為。 冷漠型:極少同情心,無熱情參加集體活動,極少與他人交流來往,消極對待。

二、高中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

原因是比較複雜的,而且因個體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表現情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高中生自身成長的原因.高中生生理和心理都處於成長髮育過程之中,升學等各方面的壓力又比較大,其是非分明的能力和自我調節與適應能力不是很強。班裏有一個女孩子,特別懂事,學習成績還不錯,但這學期一下了退步很多。通過談話才知道,原來是學習壓力特別大,以至於晚上失眠,白天注意力不能集中。

社會的負面影響.社會上所存在的消極頹喪的社會昏暗面與其所受的學校教育差別比擬大,這不僅會嚴峻地毒化他們的心靈,還將不可防止地引起他們的考慮與探索,極易產生疑慮、迷惑和無奈等等心理障礙. 這種現象其實在我國古代也屢見不鮮。所謂“紈絝子弟”和“富不過三代”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説法。值得注意的是,一是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這種富家子弟病發作的可能會越來越大。二是一些家庭並不十分富裕,但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卻比超富家。

有的家長甚至出於“不能讓孩子低人一等”、“寧虧自己,不苦孩子”的心態,養出了窮家的“紈絝子弟”。

來自家庭的原因.一方面,一些家長以極為功利的價值取向設計塑造子女,嚴峻疏忽了孩子的個性心理特點,忽視了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極少數家長全然不顧慮孩子的感觸,以極不當真的態度輕率處置婚姻、倫理、工作、人際關係等,更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 第四,部分教育工作者對心理問題沒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甚至把心理問題德育化.他們沒有認識到正值青春年華的中學生最容易激動,也是出錯行為最頻繁的"危險期".事實上,我們從事學生教育工作者要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全面分析,而不能因學生出現心理問題而歸因於思維變壞,不思進取,品德低下,更不能因此而對學生冷眼相看,全盤否認.

三、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傳授給學生一定的心理自我調節技巧。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指導課,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利用校廣播站和黑板報、櫥窗等宣傳工具,向學生介紹心理自我疏導常識,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自我調節技巧,組織學生開展互助式心理疏導,讓學生互相支持、互相解、互相交流、互相尊重、互相啟發、互相鼓勵、互相疏導。取得了自我調節,平衡心理的較好效果。

談話交流法,這也是我們在心理疏導中較常使用的一種方法。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各異,表現出的心理問題也就千差萬別,要解決這樣一些複雜多樣的具體特殊的心理問題就必須通過個別的談心與疏導,讓其不良情緒得以渲泄,減輕心理負荷,然後再針對具體情況採取漸進式談話、置換式談話、內省式談話等方法,有意識、有目的的提高其心理素質。談話法即可以面對面地談心,交換意見,也可以以書信的形式進行心靈的溝通。亦可用電話等工具達到目的。 情境教育法。在教學上我們講“寓教於樂”,在心理疏導上,我們也充分利用學校教育的自身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徵,寓疏導於活動之中,通過有意識的場景設置,讓學生置身於豐富的活動之中,獲得切實感受,通過有目的的引導,使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每一門學科,每一項活動中之中。為此,學校對課時結構進行了調整,開設了一系列的活動課,如寫作興趣小組、美術繪畫班、藝術、生物興趣小組和各科及體育活動小組。政教處、團委會、學生會還配合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文體活動,如師生球類友誼賽、拔河比賽、演講比賽、愛國歌曲卡拉OK賽、書畫大賽、藝術節、社會調查活動、心理劇表演等等。為心理疏導創設情境,對學生心理施加積極的影響,以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發揮家庭教育功能。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僅僅,依靠學校是不夠的,學校只能在極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進行矯正和引導,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尤為重要。可以説,大部分青少年學生的心理障礙都直接或間接與父母有關係。取得與家長的合作,學校和家庭共同發揮教育功能,對於改善和預防學生心理障礙極為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需要,應引起高度重視。家庭和社會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學校更應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一個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培養,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心理承受能力,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 篇4

有個統計表明:嚴重心理精神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趨勢,且在我國疾病總負擔中排名首位,其中中、國小生心理障礙患病率為21.6%至32.0%。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博士主持的“中國小生心理素質建構與培養研究”課題組的問卷調查表明,高中生中有異常心理問題傾向的比例是 14.8%,有嚴重心理行為問題的比例是2.5%。而且該數據仍在擴大,隨之也帶來犯罪率的上升。

可見,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發展狀況令人堪憂。高中是人一生中最有朝氣和理想的階段,他們大多敢做敢為,但思想容易偏激,對待價值觀、生命觀、自由觀有待發展,心理健康狀況不穩定,此時若引導不夠,會使學生心理健康受到很大影響,對其身心的發展造成很大損失。

一、我對我在教學中接觸到的高中生心理障礙總結了以下三類情況:

(一)自暴自棄型

學生A是高一學生,過分看中當時入學時的會考成績,在成績下降時,便身陷自卑的泥潭,認為自己越來越笨,父母給予的期望值過高,不是鼓勵而是挖苦,教師也沒有抓住他的心理髮展特點,放棄了他,這個學生最終在這樣的環境下放棄了學習,整天沉迷於網絡遊戲、網上聊天等網上活動,甚至有了自殘和自殺的念頭。半年之後,接觸並參與了社會上的混混組織,此時家長和教師的規勸已經難起成效。

這類學生認為學習是自己的立足之本,(因為成績的好壞還是當前社會評判一個學生好壞的標準,很少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這其實是不足取的),學習好就一切都好,學習壞就一切都壞,使得自己的自信心越磨越少,最終放棄自己,包括學習和道德的培養。

案例:學生B是一個內向的女生,上課時我很少提問她。有一次我把她叫到辦公室,(原因是她在一次測驗中把第二卷中所有的填空題和問答題都答錯了,只得了三分,很出乎我的意料,她的成績和以前相比直線下降)我沒有去問她這次為什麼考得更糟糕,而是和她聊天,問她最近的狀

態,將來的理想,曾遇到過的困難,有沒有嘗試去做自己以前不敢想的事。説着説着她就哭了起來,我拍拍她的肩膀問她為何如此難過,她説:“老師,我父母雖然在物質上對我很大方,但在學習上總是挖苦我。從國小到現在,從來沒有任何一個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裏來,更沒有和我談過心,你是唯一一個把我叫到辦公室裏來談心的老師,我很感激你老師。”我當時看她掉淚並説出這樣的話來,很震驚。我安慰她:“以前的老師並沒有忘記你或者疏忽你,只是工作太忙了,沒有抽出時間和每個同學都溝通罷了。”我的理由實在有

些牽強。只是這次談話後她變得開朗了,和同學的關係也好了很多,成績有大幅度的上升。

如果不是因為她這次的成績比以前更糟糕,我會不會也不注意她,更不會關注該生的內心狀態?答案或許是肯定的。她給我上了很好的一課,可能很多老師和我以前一樣也疏忽身邊的學生。

對策:培養學生正確的挫折觀和成敗觀,告訴他們成績偶爾下滑是學校學習過程中必然存在的現象。家庭、教師和社會應該注重素質教育的內涵,切實轉變觀念,成績只是衡量學生髮展的一個方面,過分關注成績會貽誤這類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記住:你鼓勵的語言很重要,你善意的行為很重要!因為你的一句話或者一個善意的舉動,可以影響一個學生內心的情感,甚至一生。

(二)驕傲型

學生C學習成績優異,但非常驕傲,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愛和父母耍脾氣,和班裏同學關係不好,對老師的問候極少,但是班裏任何活動都少不了他(她),少了他(她)便搬弄是非,認為幹好什麼事情非自己莫屬。心理狀況差,一遇到挫折,就和家長鬧離家出走。

這類學生精神脆弱,過分看重自己在家、在校的位置,心胸狹隘,很少考慮他人的想法,很少分析自己行為產生的後果,難以經起挫折的考驗。

對策:家長儘量心平氣和同他(她)講解所出現的問題,深入地去探討如何解決此問題,規勸他(她)不要對待什麼事總是意氣用事。教師應教育他(她)學會冷靜分析,學會寬容,學會和別人相處,任何人都是這個社會的一分子,任何人在每個方面都不會高人一等,學習好然而別的方面比較差,也不是這個社會所需的高素質人才,除去學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順應時代的要求。

(三)無所謂型

學生D覺得任何事情都和自己無關,家長説家長的,教師説教師的,什麼事都無所謂,成天混日子,有時過分“清醒”,就似看破紅塵,對人生厭惡甚至淡漠,沒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極度缺少這個年齡段所有的理想、思考和激情。

這類學生難以有自己的抱負,缺少動力,很少有快樂可言,對任何事情不聞不問,什麼事情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對策:任何事情只有投入,才能享受整個過程中的樂趣、幸福,甚至是淚水,才能讓自己很認真地去思考自己走過的路,這是成長的過程,也是成長中的收穫。家長和教師應該啟迪這類學生多去嘗試,多去探索,讓他們多讀勵志類的書籍,去豐富自己,而不是讓自己的心靈一片荒蕪。

二、產生原因:

通過我在教學中掌握的經驗,分析一下以上三種高中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高中生思想敏感,心

理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導致自身的心理問題。而且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和家長有代溝,某些家長的觀點已過時,認為學習好才是高中生在校的最根本的目的,而且某些家長的做法過於偏激,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導致他們心理問題的產生。

2.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程度不夠,很少用語言去激勵學生,有的教師甚至用冷嘲熱諷的言辭傷害學生自尊,或者輕視有心理缺陷的學生。

3.社會很少去關注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三、解決的辦法:

由於現在的高中生大多從小生活環境相對平順安逸,父母相對比較寵愛,再加上高中生的的抗壓性較差,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一旦遇到挫折就無所適從,極容易尋找極端的方式解決面臨的問題。

1.尊重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

高中生是一生中心理活動旺盛的時期,這時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正處在關鍵時期,學生有自己的天性,不可隨意抹殺他們的創造性。家庭、教師、社會都應尊重高中生的心理髮展規律,切不可操之過急,也不可期望值過高,超越了他們的發展規律,帶來的損失將是學校和家庭教育難以彌補的悲哀和失敗。要遵循他們心理的發展規律,消除學生過多的懷疑感、羞恥感、內疚感、自負感和自卑感。

2.保護學生自尊心

自尊是一個學生的底線,最大限度的尊重學生,不要貶低或輕視他們,給他們心理減輕壓力。每個高中生的自尊都不可以被踐踏,家長、教師應避免過激的行為或言辭,保護好高中生的自尊心。

3.家庭教育方式要得當

現在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嚴重,家長過高的期望竟成禍首。家長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去幫助他們在成長路出現的心理問題,以平等的心態和他們分析解決的辦法,切忌粗暴的行為,無故猜疑和冷嘲熱諷。

4.來自教師的關懷

教師要避免給高中生分等級,尤其是把心理不健康的學生劃為較差的一組,這樣容易使其喪失自信心,產生自卑感和頹廢感。多關注他們,多關懷他們,課上適當提問他們,鼓勵他們大膽想象,並對他們給予的答案耐心分析,適時地表示讚賞,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教會學生自我調節、自我輸導的能力,教師應該意識到,教學必須與時代同步,培養人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單純的灌輸知識,培養性格比什麼都要緊。

5.整個社會的關注

社會發展到今天已進入了高強度的激烈競爭時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日漸顯現。素質教育正在進行,心理健康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體現,沒有健康的心理,就沒有健康的行為,就沒有健康的社會!社會應該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發展給予足夠的關

注,給予正確的點撥和指引,這也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關係到中國未來的一代。

總之,家長、教師和社會要注重語言和行為,使語言像雨後甘露潤澤他們迷茫的心靈,使行為像燈塔指引他們前行,讓高中生用樂觀,豁達的心態迎接未來。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 篇5

使學生領悟: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冠軍”,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潛質,現在我們走的每一步,都是在靠近成功,儘管我們會遇到許多的困難和挫折,但我們有能力克服,從而獲得最終的成功。學生學會積極應對來自外在和內在的消極壓力,能夠建立合理應對挫折的思維模式或方式方法,對自己的未來充滿自信,進而追求成功。

理論背景:

本單元主要以成功心理學為背景,探討個體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如何應對挫折,如何應對來自青少年同伴的壓力,如何面對心理危機以及如何自我激勵追求成功。故本文將從挫折、同伴壓力和成功者的自我形象入手來闡述,希望對各位老師有所幫助。

挫折

挫折是由於個人從事有目的的活動時,由於遇到障礙和干擾,其需要不能得到滿足時的一種消極的情緒狀態。挫折對個體心裏的影響有利有弊。

利:第一、挫折可幫助個體更好的適應社會。人的一生其實就是適應所生存的社會的一生,如果適應得好,就會覺得生活真美好,而如果適應得不好,就會覺得生活失意、痛苦。而要適應社會,就要學會隨時依社會環境更替調整自己的動機、追求、情感和行為。在個體的成長過程中,社會採用獎賞、引導、威脅、甚至懲罰的方式,讓個體在成功和挫敗中學會適應社會,學會依社會環境的不同來調整自己的言行。第二、挫折課培養個體的意志力。心理學家把適度的挫折稱為個體成長中的“精神補品”。因為在成長中,每戰勝一次挫折,就強化一次自身的力量,為下一次應付挫折提供了精神力量,堅強的意志力也就在這一次又一

次的錘鍊中培養出來。第三、挫折能提高個體的認識水平。個體面對挫折與失敗,往往會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改變策略,最終實現目標。

弊:其一、影響個體實現目標的積極性,降低個體的創造性思維活動的水平,甚至會自暴自棄,對生活失望。個體由於遭受挫折,引起情緒緊張,苦惱、失望等消極反應,重者甚至會使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功能處於紊亂、失調狀態,無法進行創造性思維活動。其二、挫折有損於身心健康,個體由於遭受挫折,不能實現目標,會引起緊張、焦慮、矛盾衝突等心理狀態,長期的心境不良會導致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等。

挫折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1)客觀因素:分為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個人能力無法預料或避免的天災、意外事件、衰老、疾病、親友的生離死別等。對於自然因素造成的挫折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它會逐漸被人們所理解和戰勝的。社會因素包括個人在社會生活實踐中,遭受來自政治、經濟、法律、道德、風俗、習慣、人際關係等方面的挫折。戰勝這方面的挫折不但需要個人主觀努力,同時也需要提高整個社會的文明水平。

(2)主觀因素:分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是指個體與生俱來的身材、容貌、健康狀況、生理缺陷等先天因素所帶來的限制。心理因素則比較複雜,其一:自我估計不適當。如果一個人自我估計遠遠超過實際能力,就會出現目空一切,自不量力,追求一些根本無法實現的目標,其結果只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其二:抱負水平過高,即個體對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規定了較高的標準。其三:動機衝突,在個體的現實生活中,往往會在同時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機,而這兩個動機又是相互排斥的,如果一個滿足,則另一個必然受到阻礙。其四,不恰當的動機強度。

應對挫折的方法:

第一:接受現實。個體在遇到挫折時一般會有兩類反應。一為逃避,拒絕接受現實生活中的挫折,這雖出自個體的本能——希望他不是真的,但這是自欺欺人的表現,會妨礙個體有效的運用措施來解決挫折,會使個體更加意志消沉。一為接受現實,對於所有發生的一切保持一種接受的態度,這將有利於個體更理智的分析、應對和戰勝挫折。

第二:情緒宣泄。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個體遭到挫折就會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這種情緒一定要通過種種形式發泄出來,心理才能保持平衡。如果抑鬱的情緒得不到發泄的機會,隨着挫折的增多,消極情緒積累起來,往往會導致精神失常。所以合理的情緒宣泄有助於我們緩解內心的衝突和不安。

主要的宣泄方法,其一:眼淚緩解法。美國專家威費雷認為,眼淚能把機體在應激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某些毒素排泄出去。從這個角度來説,遇到該哭的事情硬忍住不哭就意味着慢性中毒。所以:為了健康,該哭就哭吧!其二:活動發泄法:較為劇烈的勞動或體育運動,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發泄憤怒的作用。摔打東西若用得適當也可看作是消減不良情緒的有效方法。日本有些公司為了緩解管理人員和工人之間的矛盾,提高工作效率,專門設有“出氣室”,裏面有許多製作得很像管理人員的假人,專供那些當面不敢表示不滿、害怕“炒魷魚”,而心裏又確有一肚子怨氣無處發泄的人發泄情緒之用。其他的活動宣泄還有:大聲喊叫、跑步,沖涼、將不良情緒寫在紙上或重複簡單工作等。利用活動發泄法要注意時間、地點、方式、方法,以不影響別人不危害自己為原則。其三:轉移注意,每個人都會有一些自己比較感興趣的事,當情緒不好時,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可以轉移注意力,從而起到平靜情緒的作用。

第三、尋找心理支持:當一個人遇到高興的事情時,通常希望有人來分享;當一個人遇到痛苦的事情時,就更需要得到別人的理解、同情、安慰、鼓勵、信任和支持。所以,個體自我建立穩定而有力的支持系統是十分必要的。支持系統主要由親人、朋友以及其它能夠提供幫助的人員(如:心理諮詢醫生)或事物(書籍、網絡、熱線)所組成。

第四、調整視角、全面來看問題。任何問題都有兩面性。失敗會成為成功之母,成功也會變成假成功,為將來的失敗埋下伏筆。喜極而泣,樂極生悲,在事物的極端點,矛盾會向它的對立面轉化,而在事物的平衡點,矛盾達成了一種和諧共處的最佳狀態。所以,不必苛求自己達到盡善盡美,“完美癖”本身就是一種不完美的表現。我們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來剖析同一個問題,使我們能充分把握的問題的實質,保持客觀性,從而避免了由於偏激的認識而帶來的情緒上的困擾、思維上的呆滯、甚至採用極端的做法,使我們能以一種平衡冷靜的心態去處理和解決問題,進而更容易找到最佳途徑,做出最佳決策,更有效的解決問題。

同伴羣體的壓力

青少年時期是個體發展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時期,它充滿了各種險灘和激流,稍有不慎,生命之舟就可能擱淺或顛覆,其中,同伴羣體的壓力就是這種險灘之一。

青少年時期,個體身心發展極其迅猛,自我意識日益增長,嚮往自由、獨立,期望得到廣泛的認同和接納„„所有這些表現為青少年熱烈地追求友誼,重視同伴之間的交往和友誼,珍視來自同伴的認可與接受,屈從於同伴羣體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

同伴羣體是一種亞文化羣體,是一個相對開放的羣體,成員有進有出,不斷變化。在同伴羣體內有共同的價值觀、情感需求和規範,並在相對較長的時間內保持感情聯繫,成員間相對平等。同伴羣體又具有相對的自治性,具有較高的統一性,一致性,以及排外性。這對於那些想獲取羣體的認可、信任乃至接納的個體來説,不能不按照其規範行事,不能不接納羣體的價值觀;而同時,那些身處其中的個體,就必須遵照團體規範,否則就要面對被同伴羣體的“制裁”,如迴避、孤立、排斥,甚至於威脅和身體侵害。這樣,同伴羣體規範就在青少年心理上產生壓力,特別是那些與自己價值取向不符合的一些羣體行為規範,更會構成青少年的重大心理壓力,這其實是導致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

對於各種來自同伴羣體的壓力,特別是不正當的要求帶來的壓力,青少年應當學會予以合理解除,也就是要拒絕同伴的消極壓力,同時要保持與同伴之間的友誼不受破壞。那麼如何拒絕來自同伴的壓力呢?首先,在認識上要弄清楚,同齡人的消極壓力絕對稱不上友誼,應當堅決予以拒絕。所謂友誼是建立在“志同道合”基礎上的一種感情聯繫,應該能使朋友之間在品行上相互激勵,工作上相互支持,學習上相互切磋,生活上相互關心。絕不是不講原則,違心地去做不該做的事情。其次形成消極壓力的同伴也許不是有意要害人,有的只是自己還不十分清楚這些行為的意義或者是出自好奇好玩,所以在拒絕時要講求方式方法。當遇到“同伴壓力”事件時,可以通過以下三步來分析和解決問題,僅供參考。第一,提出問題。要確定自己究竟遇到了什麼事,是否健康、有益、誠實,是否違背了父母、老師的要求、社會道德規範甚至法律法規?第二,説“不”。如果事情是錯誤的或者你不願意做的,那就堅決説“不”,並且在拒絕後講明理由。第

三,想出替代的方式。提出一些健康可行的可供選擇的替代方式,如果對方不採納,也就算啦!在生活中,青少年會遇到形形色色的諸如此類的問題,拒絕需要勇氣,需要智慧,拒絕可以不違背自己做人的原則,可以維護自己的尊嚴,甚至是道德、法律的尊嚴,還可以幫助朋友!何樂而不為?

心理危機

中學生的思維品質有了顯著的提高,他們喜歡獨立思考,追求創新,但還存在片面性、表面性,有時甚至固執己見。其感情的明顯特徵是充滿熱情和激情,但兩極性明顯,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思維的狹隘性使學生容易感到“走投無路“,而情緒的高亢與兩極性,又決定了他們極易採取極端的手段來處理問題。最極端的方式就是自我毀滅——自殺。

與成功有約

成功理念:你説你是失敗者,你是對的;你説你是成功者,你也是對的。 這是引自美國V. W. 戴埃《無限度的人》。個人的看法關係着個人的選擇,也關係到個人命運。每個人都在追求成功,每個人都經歷過失敗,但不是每個人都獲得成功,個體獲得成功需要多種資源,有外在的客觀因素,也有內在的心理資源,而在眾多的資源中,決定個體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是個體的內在心理資源,尤其是個體的心理動力和目標系統。本課“天生我才”是從個體的角度出發幫助個體建立自己未來的成功形象,並通過成功形象來激勵個體行為,使個體以成功形象為目標更加完善自我。

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個體的不同心態會導致不同的結果。積極的心態讓人積極進取,創造成功;消極的心態讓人絕望、使人消沉,一敗塗地。積極的心態包含着對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正面、上進的看法。對於過去的失敗,抱有積極心態的人總是會認真總結其教訓。對過去的成功,他們會在享受喜悦之後,分析自己的經驗;對於當前正在進行的追求,積極心態的人能夠客觀分析現實、評價自己的能力,尋求達成成功的最佳途徑,併為自己的成功而努力奮鬥;對於將來,積極心態者擁有樂觀的構想,他們充分信任自己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得到不斐的回報——獲得成功。

個體的行為和個性基本上與個體的自我形象一致。自我形象是個非常複雜的概念。它包含着個體對迄今為止所經歷的一切事物的感情和反應,其中有喜悦,有恐懼,有憤怒,還有悲痛,在這些喜怒哀樂的經驗體會上形成個體的自我形象。自出生開始,個體的舉止行動、處世哲學或潛在意識的思考階段,或是自然的思考階段,都作為“自我形象”的內容,被你記憶下來。當你認為“這正是真正的自我時”,你已通過提高自我形象的過濾,開始了自我奮鬥。也就是説,無論自己映在別人眼裏的形象如何,自己若認為“自己是這樣的”,那麼這個自己的形象就會印刻在你的自我形象之中。換言之,如果你反覆不停的想象“這就是真正的自己”,那麼這個想象的形象就與真實存在的形象同義。個體的自我形象對個體的追求成功的激勵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無論哪一位成功者,都在為自己將來的成功形象進行精心的規劃。成功者在追求成功的一開始,就在描繪着自己作為勝利者的未來形象,這個形象細緻入微,彷彿觸之有感,呼之欲出。成功者也常常扮演自己嚮往的角色,他們相信自己的“自動機”對於“真實的自己”和“確信這是真實的自己”是沒有區別力的。成功者在未成功時就已經從成功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就已經感覺到脖子上“金牌”沉甸甸的分量。他們的“金牌”來自於自己早先對未來的美好構想和成功設計,來自於自己長時期的辛勤耕耘。為此,我們鼓勵青少年建立自己的成功形象以激勵自己更加努力的面對今天的生活,面對未來的挑戰,追求卓越的自我。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 篇6

感人心者,莫先於情

班級是學校對學進行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直接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政治上、學習上、生活上的引路人,是廣大學生的良師益友。

當好一名教師不容易,當好一名班主任更不容易。班主任不但要教好自己所擔任的功課,而且要在與學生朝夕相處的過程中,處處注意觀察、瞭解,盡心盡責地從思想到生活,從校內到校外及時給學生以具體的指導。班主任的任務是光榮的,但又是艱鉅的、複雜的,在工作中必須講究藝術性,把握方法與尺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下面談談本人的一些做法。

一、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教師首先要嚴於律己,真正做到“為人師表”。所以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帶頭做到。如,一位衣冠不整,上課經常遲到的老師,怎能要求學生遵守紀律呢?一位滿口粗話的老師,怎能要求學生做到文明禮貌呢?教師對工作只有佈置,沒有檢查,有頭無尾,有始無終,要求學生熱愛勞動,自己卻在旁邊指手畫腳等等,這又怎樣在學生中確立一個“言必行”的形象呢?因此,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應該自己做到。

學生的模仿性很強,而且特別喜歡模仿自己的老師,把老師當作學習的楷模。老師的思想感情、言語、行動,都對學生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作為班主任,如果能把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了,將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比如,學校安排各班拔草,我把任務分配下去,真正拔草的只有老實的那幾個人,那些調皮的學生一個個事不關己,無動於衷。我看到此景,沒有批評他們,而是把他們叫過來,親自示範怎樣拔草,並和他們比賽,看誰拔得快,拔得乾淨。他們一下子來了勁頭,一個個拔得不亦樂乎,分配的任務很快就完成了。由此看來,帶領學生勞動時,如果班主任能和學生一起動手,此情此景會讓學生受到感染,自然會產生勞動的熱情,這比分配任務、命令、指揮好得多。班主任要提高自己的威信,身教重於言教,學生才會心悦誠服。

二、少用處罰,以情感人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靈的接觸過程,而溝通的“天橋”則是師生之間的真摯感情。

要想當好班主任,必須要有慈母心腸。教師要用父母心來對待每一個學生,應該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給予他們無盡的關愛,甚至比親生兒女還要更加註重方式方法。自己的兒女不聽話,作為家長可以隨意打一下,如果是學生,作為教師就沒有這個權力。教育學生要以愛為中心去教育,去感化他們,而不能一味地處罰甚至體罰,那樣不但沒有效果,有時反而適得其反。比如我班的蔡慧媛同學,開學前段時間一直表現挺好,我也對其委以重任,讓她擔任宣傳委員及語文科代表。剛開始她對工作挺負責,也能處處以身作則。可後來慢慢鬆懈下來,出現吃零食、戴首飾、遲到等違紀現象,甚至在課堂上講話,而且屢教不改。我很生氣,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對她進行嚴厲批評,罰其掃地並扣分。結果她不但不改,反而破罐子破摔,違紀次數越來越多。我仔細斟酌了一下,決定換一種教育方式。一有時間就找她出來談心,以朋友的方式和她交談,仔細詢問她在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所遇到的問題。原來,她之所以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是因為基礎太差,上課聽不懂,以至越學越差,對自己失去信心,從而破罐子破摔。我耐心地開導她,幫她出謀劃策;並在生活上對她多加關心,在她生病時親自帶她去看病,喂她吃藥。慢慢地,她被我的真情打動了,上課非常認真,其它違紀現象也不再發生。我感到很欣慰,這是教師的真情發揮了作用。

三、嚴格要求,一視同仁

班主任管理學生必須嚴格,正所謂“嚴師出高徒”。只愛不嚴,屬於溺愛,為博得學生的好感,放任自流,不抓不管,對不良行為掩飾遷就,對違反紀律的同學包庇袒護,這便是失職失責誤人子弟。但嚴要嚴得恰如其分,嚴得合情合理,並且要一視同仁。作為教師,心中要有一把稱,做到賞罰分明。不能因差生犯了錯誤就批評、處罰,而好的學生犯了錯誤就輕描淡寫,甚至偏心庇護,這樣就會在學生心中出現不滿情緒。所以不僅對待差生要嚴格要求,對待好的學生,也要嚴格要求,做到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大家一律平等,使全班學生個個心服口服,沒有半點怨言。

同在一個班集體,不應該讓某類或某個學生得不到老師的温暖。孔子説:“有教無類”。好學生得到教師的關愛,差學生受到教師的釋心教誨,得到更多的温暖。而中等生則往往成為被忽略的對象,其實他們更應得到教師無私的愛,我們絕不能遺忘了這一層次的學生。比如我班的蕭萬富同學,入學時排在班上的第十九名,處於中等水平,平時也不大講話,沉默寡言,性格很內向。我多次找他談話,和他談大學的一些事情,告訴他交際的重要性,並表揚他的優點,鼓勵他多和同學交談。在課堂上,我經常叫他回答問題,鼓勵他大膽發言。慢慢地,他回答問題的聲音越來越大,課後也能和同學聊聊天,開開玩笑。而且,學習的熱情也上去了,經常向老師同學請教問題。他的成績明顯提高,到期末考試時,一躍成為班上的第二名。由此可見,中等生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他們渴望得到教師更多的關愛。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作為班主任,我們在處理問題時,要做到人人平等,使各層次的學生在心理上沒有半點委屈。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教師是公正無私的,是一視同仁地對待同學們的。使他們無自卑感,讓教師的温暖像陽光雨露一般滲透到每位同學的心田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全班每位同學都能得到平衡發展,這個班級才是一個優秀的班級。

此外,班主任應同學生打成一片,平等相待。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班主任和學生有矛盾衝突時,班主任必須冷靜,剋制忍耐,要創立一種和諧融洽的氣氛,增進了解建立友誼。

總之,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樑;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教育者,在整個教育工作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每個班主任在實踐工作中都可以學習和總結出不少的經驗和方法,而我作為新世紀的一位人民教師和班主任,更肩負着義不容辭、刻不容緩的重任,需要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爭取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 篇7

今年寒假,我和冀秋雲老師走訪了王晨龍、馬俊宇、陳興昊等同學的家。經過這次家訪工作,我感受頗深。在家訪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關心和重視,也感受到了作為教師的責任重大。

家訪帶給我們的收益很多。首先我們深入到家庭,細緻地瞭解了學生的家庭狀況,同時瞭解了學生的個性,學生在家的表現,為開學後的工作奠定了基礎。其次家訪能教給家長正確的教育方法,及時的避免孩子問題的產生。教師注重進行家訪,教會家長一些方式方法有理由根據的去轉變家長的一些觀念,對孩子的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陳興昊的媽媽總是説自己的孩子不活潑,學習成績不理想,我們告訴他不要總在別人面前數落孩子,應該多找找孩子的優點,多鼓勵孩子,只要孩子有進步就得表揚,這樣孩子對生活和學習才有信心,才有動力。再次家訪還能協調師生關係,從而促進學生更健康的心理髮展。親自上門家訪能讓孩子們從心理上拉近與老師的距離,尤其是學習差的孩子,而且更能夠激發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最好的學習動力,尤其是中學生,他們的學習動力絕大多數首先取決於對老師的喜歡。一旦喜歡老師,就喜歡學習這門課程,這樣就能形成良性循環,讓孩子逐漸自信起來。

通過家訪,我覺得作為一名中學教師,要使學生愛上學習,愛上學校,應當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具備愛心和童心。我們對學生要有像父母對孩子一樣的愛,對學生的每一個關愛和激勵的眼神,學生都能深深的感受到,並且會用加倍的熱情來回報我們。我們具有一顆童心,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能真正和學生成為朋友,從而使學生喜歡我們和我們的思品課。其次要尋找學生的優點。人人都想獲得別人的讚賞,中學生更是如此。特別是對於學習等各方面不是很好的學生,我們更應該想盡辦法尋找他們的閃光點,並把這些閃光點予以擴大,樹立這些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再次要以平等之心關注學困生。我們老師要以平等的心態,朋友的身份來關心這些學困生,加強與這些學生及家長的交流和溝通,全面的瞭解他們,從而做到因材施教。

總之家訪使我懂得了怎樣去理解和關愛學生,也使我更清醒的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今後努力的方向。今後我會在假期期間堅持家訪,通過家校聯手使孩子們都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 篇8

剛接觸王巖她10歲,卻還在上一年級,那是她上的第三個一年級。説起她來真是讓所有教過她,瞭解她的老師感到頭痛,不光是頭痛她那差的到家的成績,更頭痛她那一身的壞毛病。由於家庭環境比較特殊,她從小便養成了小偷,小摸,搶東西,打架的壞習慣,同時她喜歡要求所有的同學都聽她,只要稍不順她意,便會大打出手,雖是女孩卻有一身的力氣,同時跑的又特別快,(據説是偷東西被人追打練出來的)連高年級的學生都拿她毫無辦法。為此一些學生家長時常到校找班主任告狀,她的家長也成了學校的長客,至使家長一談到她便頭痛不已。之前對她雖早有耳聞,但心卻很不明白,一個又小又瘦的女孩子怎麼就成了一個壓不住的石猴呢?她到底有多麼大的本事呢?我的教育信念是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她成了我初接一年級的一個挑戰。

開學第一天,學校各班要求先指派一個值周生,我便不經意似的指派到“王巖,第一週,你先去負責值周吧!”她睜大一雙眼睛不相信似的看者我,問到:“老師是我麼?”“對,就是你,你一定要認真做。”我給了她肯定並帶有鼓勵的答覆。我看到了她那雙原本含有敵意的眼睛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瞭解到她以前總是不寫作業,我便故意安排她當了檢查作業的小組長,並以十分信任的語氣找她談話,告訴她我對她的信任,相信她一定會把這項工作安排好。她欣然接受,作業檢查很下工夫,並開始在我的監督下準時的完成自己的作業。但在班級,她總是在老師不在時一手遮天,隨意搗亂,弄的整個班級亂七八糟,於是經過仔細考慮我又安排她當了紀律委員,專門負責班級紀律。我用一種極為信任的態度找到她説,“聽説最近班級紀律不太好,老師想讓你來當班級的紀律委員,老師相信你是有這個能力的。”她很高興的接受了,再次流露出被賞識的喜悦。果然,她上任後整個班級一片井然。偶爾出現混亂局面,也主要是因為她把持不住自己帶頭引起的。我也明白,讓她一下收起野性來是不可能的,想改正她一身的壞毛病,必須給她充足的時間。而我能做的便是耐心的等待,隨時的加以引導。每當她一有犯錯誤的苗頭,我便及時的找她談話。

談話時我會用一種信任的表情和語氣,誇獎她這段時間表現的很好,幫了老師很多忙等。平時課上或課下我與她眼神相遇時,總會給她一個賞識的微笑,每當她一有進步便加以表揚

看她擅長跑步,於是我便經常組織課間活動,主要以跑步、接力為主,當她取得成績時便大加稱讚,並經常稱讚她為班級“小飛人”,以此來增強她的自信心。也許是基於這種對她的特別的關愛,她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了,整個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使所有了解她的人感到奇怪,使她的家人,尤其是她的奶奶見到我就像見到了大恩人一樣的唸叨,“可真是個好老師呀!我們王巖可多虧你了。我們王巖一回家就説你好。”看着她正在逐步提升的成績,不斷端正的品行,我的心中也充滿了滿足感。正在我為自己的教育感到成功得意時,卻又以意外的發生了“愛心箱事件”。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 篇9

講台上,我,立。講台下,學生,坐。教室外,陽光,暖。教室內,目光,熾。理想的課堂環境大概就是這樣了。作為新教師,站在正在慢慢熟悉的講台上,我正努力用輕快地語調講解着習題,而學生們看着題目,跟隨我的思路,一起走在英語世界的寬敞大道上„„

閲讀理解。題目已經講解完畢,回頭整理文中出現的重點詞句。看到breakfast,早餐。這個詞,並不在我備課的範圍之內,但靈機一動,決定抓住時機,時刻提醒大家注意基本知識的掌握和回顧複習。

我問道:“What’s the Chinese meaning of breakfast?”“早飯!”“早餐!”大家迅速的給出了正確答案。緊接着,我又問道:“And how do we call the meal we have at noon and in the eveing?”“Lunch!”“Dinner!”“Good!”看來大家對基本的日常詞彙掌握的還是很紮實的嘛!每每説道breakfast和lunch這兩個詞,我都會想到另外一個複合詞:brunch。所以,我趁熱打鐵:“If you get up late in the morning, maybe at 10 a.m., the meal you eat is called breakfast or lunch or„”我故意拖長了聲調,提示大家應該還有另一種答案。

這個時候,大概從來沒有遇見過這個問題,大家有些沉默。幾秒鐘後,一個男生大聲説:“還叫breakfast!”我看着他,帶着笑,示意他繼續説下去,給我們解釋一下。男生站起來,略帶尷尬的説:“我十點起來吃早飯,十二點再吃午飯。所以應該還是breakfast。”話音未落,我們所有人,包括他自己,全都心照不宣的笑了。

我衝他點點頭,請他坐下,繼續引導大家。

我轉身在黑板上寫道:

8:00 breakfast

12:00 lunch

學生看着黑板迷茫了幾秒鐘,稍後有幾個理解力不錯的孩子已經有些悟到什麼的樣子了。我用另外顏色的粉筆在第一條橫線上寫:10:00。This 2 hours past 8 and 2 hours before 12. This is a time in the middle of the times for breakfast and lunch.

之前的課堂上,有跟大家簡單的介紹過某些單詞是由兩個單詞複合而來的,有時候是兩個單詞的完全形式,比如timetable,有時候是兩個單詞的部分形式的組合,比如説brunch。

大概是受到這種構詞法的啟發,大家開始議論。突然聽到一個聲音:

breakfastlunch!

有人在笑,也有人在思考:到底對還是不對呢?

呃„„這個説法„„思路倒是沒錯,到底要怎麼引導到正確的路子上呢?我稍稍的皺了眉。

算是靈機一動吧,我學着電視機裏李詠的樣子,身體前傾,表情莊嚴,右手伸向説出這個有些複雜單詞的同學,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希望他能夠在全班同學面前重複一遍這個偉大的猜想。當我滿懷希望和信心的看着他時,男孩卻有些羞怯和不確定的衝我抱歉的搖頭。

Well,要將大家的注意力重新轉移到我身上來啊!我故意把語速放慢,重複着剛才聽到的那個略顯荒唐的單詞:“breakfastlunch„„”大家看向我,等待着下一步説明:不會真的是這個看起來神馬道理都沒有的詞兒吧?„„這是我從大家臉上讀出的話。

我轉身在黑板上的第二道橫線上寫道:brunch。

當看完最後一個字母的收筆,幾乎全班都恍然大悟的“哦”了一聲。我微笑着看着大家,學生們卻把我鼓勵的微笑看成了狡猾的得意,紛紛説道:老師,這也太那個什麼了吧?

這是英語課!中文神馬的怎麼又隨口溜出來了?

“Recently, having brunch in the west has already been a fashion. Because sometimes they have to sleep very late and there is no possibility for them to get up at the normal time for breakfast. And they will feel hungry till lunchtime, so brunch comes out.” 聽了我的講解,對於brunch這個詞,大家都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拿起筆在英語報的空白處,記下了這個有趣的新單詞下。

記憶單詞,一直以來都是令學生頭疼的學習項目之一。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和渠道讓個別學生不得不在聽寫單詞的那個早上,四點半就爬起來“挑燈夜戰”。每每聽到這樣的話,心裏真的不是滋味,覺得自己欠了學生的,沒有能教給他們適用的學習方法。所以,在聽了師父以及同組其他老師的課後,對於單詞的記憶和講解有了比以前深刻的認識。首先要給學生樹立一個時時都複習的環境氛圍,不能知識學過了就過了,要時時的提起,温故才能知新。在課文講授和練習講解時候,遇到熟悉的單詞,順口就提問相關的搭配和用法,既簡潔而且久而久之,學生也能自覺地在遇到熟悉知識時候,舉一反三。

由於高中單詞量要比國中的大得多,所以單純的記憶,對學生來説是有困難的,所以將生單詞拆分為幾個熟悉單詞的做法會更加適合我們學生。構詞法的簡單介紹,前綴、後綴以及複合詞的知識的大概瞭解,在完成閲讀理解題目時,不會因為太多沒有頭緒的生詞而造成過多的障礙。這對於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都是十分有用的方法。

這節課上,通過即時對於基本知識的提問,引申出新的複合詞的學習,對於學生來説是有興趣的,所以記憶的效果也是比較好的。在後面幾次課上,偶爾遇到類似的詞,提問起來,八成左右的孩子都會很快的反應出brunch。對於教師來説,這樣的教授方式也是輕鬆的,少了硬性的規定,多了些即興的成分。隨時隨地的補充知識,擴展知識,從側面提醒我們的孩子:從生活中學習知識會是有趣的。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 篇10

在教學過程中,認真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精神,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體驗、增強課程內容與生活的聯繫,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同時,考慮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礎性這一特徵,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學科基礎知識的落實。具體而言,我主要採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加強理論學習,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新課程改革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加強對教學行為的研究已成為全體教師的共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和質量觀等。為此我堅持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高中地理課程標準、課程內容與目標等理論知識進行學習與探討,從而使自己的教學實踐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

2、在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大膽革新。新課程注重“師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等教學原則,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力爭改變過去“一言堂”的局面,變學生被動的接受為主動的合作、探究式學習,努力做到轉變自己角色與地位,由過去課堂上的權威變為學生共同學習。

3、在教學過程中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同時又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學習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表現,重視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具體做法有:①課堂提問、討論發言,一段時期內要確保每位學生都有在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機會;②組織討論活動時,要求所有學生共同參與。此外,備課時還根據班級實際情況的差異,分別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如在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在作業佈置、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學習評價等各方面使用差異性標準,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要。

4、進行集體備課,發揮集體的力量。加強信息收集,多與外校教師進行教學上的交流與探討。積極參與聽課評課,取長補短,通過這樣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段,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總之,目前的新課改處於探索階段,我將繼續努力學習,突破舊的思維方式,逐步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學觀、質量觀等素質教育新觀念;通過自己的教學活動,為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 篇11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與和諧教育目標為指導,進一步加強素質教育,立足龍崗化學教學實際,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強化課堂教學研究,加強教學實施指導,以人為本,以服務為宗旨,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和諧發展,為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量,作出應有貢獻。

二、工作思路

1.聚焦課堂,服務教學。積極圍繞“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 開展教學調研、課改實踐、教學研訓、質量監控等教研活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以教師專業發展為中心,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教學指導和教學服務工作,努力提高教師專業發展水平。

3、以教研為平台,做好資源整合工作,嘗試開展網絡教研教學活動,提高教研實效。

4.立足校本,研訓一體。深入學校教研組,指導科組建設和校本教研,督促課改實驗,逐步形成教、學、研一體化的務實高效的學校教研機制。

5. 創設平台,促進發展。配合區教研室的統一部署,積極創新和充分利各種激勵手段,搭建豐富多彩的發展平台,為教師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的機會。

三、工作重點

聚焦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1、加強課堂教學研究,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力倡導和推行啟發式教學,加強課堂教學質效研究。要以促進每個學生素質發展為目標,着力解決學生主動樂學和學習習慣養成的問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和綜合素質。

2、努力探索高中化學課堂的新教法。充分發揮學科中心組成員和青年骨幹教師的作用,推出自己的名師開展示範觀摩課,着力培養化學學科的名師,形成化學學科課型的教學模式或教學方法。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 篇12

傳統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存在着諸多的弊端,特別是課堂教學中學生興趣不高,主動參與意識不強的問題一直困擾着我們政治教師,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新標準的試行為我們解決這一弊端提供了機遇。可當我們冷靜、仔細地觀察作為培養人的主陣地之一的高中政治課教學時,發現存在着如下兩種情形:一是在各類公開課、優質課、評比課中存在着以追求吸引和滿足學生感官刺激為目標的教學傾向,還美其名曰為“新課程理念的課堂教學”。二是在日常教學課堂中存在着以各類考試分數為目標的教學追求,瀰漫着一心提大學聯考試技能的濃厚氣氛。這些值得提醒廣大一線教師。

一、“吹氣球式”課堂教學

在許多常規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教師大多數時候只採用講授為主的單一形式傳授知識和解題技能,學生得到的是暫時性的知識擴充和解題技能的提升,等到考試過後大部分還給了教師。我們稱之為“吹氣球式”課堂教學,即學生如同“氣球”,在學習期間,教師不斷地對着“氣球”吹氣,吹到一定程度後,放手讓其衝出去,即參加各類考試;不論衝得遠還是近——考上或考不上,衝完後,氣球中的氣也就泄完了,學生腦中仍空空如也。這是完全背離新課程理念的。

這些教師一般採用這樣的講解策略:首先檢查學生過去已經學習過的內容,然後呈現新的內容,並使用大量的時間予以講解;給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練習,以鞏固新的學習內容;最後佈置較多的作業來強化訓練,提升學習效果。

我們都知道,在不同的課型下存在着因採取不同教學策略而產生不同教學效果,但就此就認為策略和效果之間存在着機械的一一對應關係,則是一種簡單化思維。一位優秀的教師面對日益豐富、充滿靈性的課堂教育教學實踐,必須在課堂教學策略上樹立“棄佳求適”觀念。換句話説,教師在實際教學時面對眾多的教學策略,任何時候、任何情況都不要相信有“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而應該針對不同教學內容,依據教學設施、自身及學生特點加以分析、選擇,經過長期的實踐與思考而形成適合自己的教學策略。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操作時,筆者以為堅持以下做法很有必要:1.教學策略要與教師的教學風格相對應。不同風格的教師形成不同的教學風格,對同一教學目標也會採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策略才會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既讓教師自身得到成長,也使學生得到發展,以杜絕“東施效顰”的不良現象。2.教學策略要與學生的學習方式相匹配。這裏的相匹配主要指教師所採用的教學策略對學生來説不很熟悉,帶有一定的不適應性和挑戰性。這樣做在一定程度上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戰勝不適應性和挑戰性以顯示自己能力的渴望,滿足自己的成功欲,從而得到發展。3.教學策略要與學生的天性相符合。人的天性一般而論主要涉及人的行為方式、思維習慣、語言交流及價值觀等。不同的教學策略所提供的環境會對學生上述天性的發揮產生不同的影響,既可能使學生原有的天性潛能得到充分發揮,也有可能使良好天性潛能受到壓制甚至被扼殺。所以不論是發現策略還是講解策略,對不同的學生和教師而言,都存在着合理性,只要應用得當都能成為最佳的教學策略,不必強硬搭配。

我們經常看到教師採用如下課堂教學程序:教師先拋出帶有爭議或有新意的問題引發學生好奇心,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等活動;在討論期間教師關注學生的具體反應,適時通過提問來了解學生是否達到要求;最後設置情境,為學生將新學到的內容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提供機會。很明顯,上述課堂教學活動反映出教師的課堂教學以發現教學策略為主,這不失為一種合理的構想。

二、“洋葱式”課堂教學

在各類公開課、比賽課中,我們經常看到很多教師採用非常豐富的課堂教學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刺激學生的思維,極力營造熱鬧的教學氛圍,以此增加課堂教學的生動性,進而爭取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但更多時候,我們卻發現實際教學效果和主觀期望並不一致,學生得到的可能多為頭腦中的快樂體驗。我們把他稱之為“洋葱式”課堂教學,即如果我們將教師的教學形式一層一層剝去,始終不會出現有價值的“內核”。換句話説,只見各種形式的輪流上場表演,不見真實的教育教學內容,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主張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有利於學生迅速進入課堂教學的主體角色,但如果營造氛圍只是一味地迎合學生的興趣,課堂教學就會形成放任自流,一盤散沙,甚至失控的局面。因此,我們在營造氛圍時要牢記自己“組織者”的身份,我們要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確定合適的教法,結合學生特點對課堂教學作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組織,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保留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權威”形象,及時發現“散漫”的苗頭並加以制止。因此,氛圍的營造要堅持適度原則,我們應該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卻不能把自己等同於學生,這樣才能課堂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重要的是老師們能夠腳踏實地地不斷進行教學實踐和創新嘗試。有些老師認為教科書厚、教學內容太多,而課標規定的課時太少,實際上這有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就是在教教材的理念作用下老師仍逐頁逐句照搬教科書,加上一開始試用高中政治新課程教科書時,擔心大學聯考,不少老師“舊鞋”之外套“新鞋”。我們高中政治教師要更新觀念,轉變思想,勇於做政治教學改革的實踐者,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學會解決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不斷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效果,促進教與學的和諧發展。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 篇13

愛 加起師生溝通的橋樑

教育是一門藝術,只有走進學生心靈的教育才是真教育。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有個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愛是教育的原動力,愛是學生心靈成長的甘露,愛是維繫師生關係的紐帶。所以一個老師,要擁

有一顆寬容的心,要能夠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要學會賞識孩子。在評價孩子過程中,要能保持一種鼓勵性的傾向,使孩子時刻感到自信;當孩子犯錯時,能給孩子一個台階下;當孩子取得成績時;不要忘了給孩子送上一片掌聲;當孩子有疑難時,做孩子最好的心理醫生和真誠的朋友;當孩子大膽表現自己時,做孩子最好的欣賞者。

在實際工作中,對優秀學生的欣賞,幾乎每個老師都能做到,但對差生的欣賞,就微乎其微了。作為班主任,要對所有學生實施有效教育,尤其是要關注差生。這些學生身上毛病多,難得找到可以欣賞的地方。但一個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要從內心深處欣賞學生,去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用愛心正確引導,喚起他們對老師教育的認同,從而樂於接受教育。

我班有個學生叫趙焱均的體尖生。經常遲到,早退,上課睡覺或玩手機;無故請假,不勞動,無組織無紀律;不做作業,各門功課單元測試都不及格......每天任課老師都告狀。但他在學校很有名氣,很有帶動性,此生對班風影響很大。人長得帥氣,陽光,愛好籃球,擅長遠投三分,老師學生沒有不知道的。我是高二接手該班,當時班風不正,學風不濃,班上的孩子都怨聲載道,導致很多老師對這個班望而卻步。在接手這個班後,我首先根據該生愛好特長和缺點,用心寫了一封信,以表揚為主,同時提出希望和鼓勵,希望他在學校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自我調節,自我改進,做一名合格的學生。

這封信起了一定的作用,拉近了我們間的距離。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堅持一個月後又恢復原樣,行動又懶散,第一學期中段測試各科竟然都不及格,看到他不思進取,我的心都快涼了,算了吧,或許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

看着這頑劣的孩子,我陷入沉思,他聰明,球技好,如果好好發展一定前途無量,不能就這樣放棄他。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專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訪,進行詳細瞭解,然後設法接近他,清除隔閡,拉近關係。我瞭解到他缺乏父母的愛和家庭的温暖,他最需要的是愛和別人的認可。因此我帶着自己的孩子觀看他的比賽,為他照球場上精彩瞬間併發在網上;為充分展現他的球技和得到班上同學們的認可,我班組織班級籃挑戰賽,慢慢的他感受到了我對他的關心。通過幾次的接觸,我與他交上了朋友,他經常説老師你就像我媽媽。 教育需潛移默化,利用空閒時刻和他交流,關心他的生活和學習。不動聲色地教他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努力學習,做一名好學生。只要他的學習,紀律上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信賴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方向。

通過我和科任老師一年的共同激勵、啟發及同學們的共同幫助。奇蹟出現了紀律表現不斷好起來,學習成績也不斷好起來了:同時上課開始認真起來,作業也能及時上交,各科任老師都誇獎起他。 在高三開學之際,他主動找到我表示以後要將更加努力學習,練習球技,並且爭取好好表現,力爭能當上兵,讓我監督他。他説老師我

永遠記得您。就在昨天9月20日我知道趙焱均同學因為高超的球技被軍隊特招。聽到這消息我感到高興和欣慰,在離開之前告訴他注意身體,當一名合格的戰士。

從趙焱均的身上我明白了,作為班主任應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應寬容以待之,讓他感受老師對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師是自己的良師益友。讓他感受到老師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讓他在快樂中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無窮的快樂!在通情達理中暫時性的容忍寬恕學生的錯誤,採用靈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勵他。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促進了師生的情感交流,在轉化工作中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趙焱均同學的情況比較特殊,主要來自缺乏家庭的温暖,因此,搭建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樑,用關愛喚起他的自信心、進取心,使之改正缺點,然後引導並激勵他努力學習,

看到趙焱均同學在自己的教導下能有一個質的轉變,作為他的班主任真的很有感觸。只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心思,付出更多的愛,頑石也會發出金子般的光芒。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 篇14

如何引導學生在紀律上改變、學習上自律

在高一下學期,由原來別班的一名叫陳某的男生分到我班,該生在高一上學期的表現就不好,主要問題:上課不聽、愛講話,看小説、睡覺、不戴胸卡、遲到、抽煙等等。在剛接觸該生時我覺的問題不象其他老師説的那麼可怕。因為我覺的學生都是可以轉化的,都會變好的。

接下來我開始接解該生,先是與他聊些日常生活瑣事,不去講他的一些毛病,過些天后找他聊些學習上的問題,在他認為我似乎不會注意他的壞毛病時,先是出現了抽煙問題,我則是讓他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把煙戒了,在他答應我在多長時間內把煙戒了,我接下來則開始更注意他的承若了,之後的時間內,陳某同學則連續出現了上課講話、看小説、睡覺、不戴胸卡、遲到等問題,而更為嚴重的是每次問題的出現他都需要為自己找出很多的理由、原因。在高一下學期結束時發生了私自出校的問題,更是找了很多理由。

再經過高二上學期,則很多老師反應該生較以前有了很大的變化:上課開始聽課了,也問老師問題了等等。特別是一學期來請假幾乎沒有,而他之所以能有如此變化,我則主要抓住學生的心理來引導:

分析:1、“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勻許學生犯錯,給學生以改過的機會,給他改過的信心。

2.老師不要吝嗇表揚,當學生有所改變時,我們就要及時給他表揚,更是可以在同學面前表揚他。

3.作為班主任,要在學生面前有很高的威信,而我也是該嚴的則嚴。

以下一個實例就是我對該生的引導教育。

在高一下學期的計算機會考中,按考號學生依順序參加了保自的考試,沒輪到的都得在班級自習,我當晚去了班級,沒參加考的同學中就陳某一人不在,就讓其他學生通知第二天晨會來找我,第二天他給我分析了不在班的原因:一表哥(説在高三)當晚來找他,因之前我對他所説都有所懷疑,故在那天晚上我就去查證此事,不出我所料,他又在騙我了,第二晚他又與一此社會上的人在校門外聊天,又讓我發現了,針對這兩件事,我邊引導他,一邊是非常嚴厲的處罰,同時他態度以不好,第二天我讓班長通知他家長,並告知家長孩子的扣分情況,同時我又下了一條以後該生不歸我班管理。高二上學期以來,在各方面的表現都有了好的改變,我則經常在別的學生面前表揚他(他不在場),同時以讓好生和班委多加引導他去學習。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 篇15

曾幾何時,我們的語文教學走向了單調乏味,走向了枯燥無趣,以至於學生們討厭語文,害怕語文,甚至於漸漸遠離語文。究其原因,不是在於學生,而是在於語文教師自己,是我們用死記硬背、機械訓練、保守固執關起了語文樂園的大門,讓學生們在這座知識的寶庫面前,只有望而卻步。那麼我們怎樣才能進行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學生喜歡上語文?以下幾個方面是我的一些心得。。

一、憑藉教師的語言魅力,牢牢吸引住學生。

首先,教師的語言要講求“精”。要使課堂語言少而精,一定要在課前把握不同課文的特點並加以精心設計教學語言。要設計好這節課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問題要集中,而且要突出重點,切忌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什麼都有想解決,往往結果卻是什麼都解決不好。對講授每一個問題,也儘可能對用語事先作一番準備,要使用的幾個關鍵詞語,應該經過推敲和篩選,提高它對闡釋問題的命中率。

處理課堂臨時出現的疑難問題,教師的“即席”用語要能夠“一語中的”,這樣,對學生的刺激才強烈,才會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才有利於學生記憶的鞏固。

其次,教師的語言要注重“啟發”。 教學語言的啟發性是現代教學法所倡導和追求的目標之一。它的好處很多,例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活力,造就學生的進取精神,活躍課堂氣氛等等。例如,在教學《孔乙己》時,可以這樣設計教學語言:凡是讀過魯迅小説的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讀過《孔乙己》的,幾乎都在心底留下了這個舊社會苦人兒的形象,魯迅先生運用了怎樣的鬼斧神工來塑造了這個藝術形象的呢?孔乙己的悲慘遭遇,究竟是社會的悲劇、性格的悲劇還是社會的悲劇呢?仔細學習,可以得到答案。自然而然的,學生在轉移注意力的同時也注意到了這幾個問題,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與學習重點,在聽講的時候也能做到心中有數了。

第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機地聯繫課文的相關知識,得心應手地穿插背誦有關的詩詞、警句、啟發學生課後去多讀書,或有意識地聯繫學生過去背誦的篇目、啟發生學生去記憶鞏固知識,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學生被教師廣聞博記的學識所“粘住”就能激發起對學習的興趣,不由自主地迷戀教師講課而喜歡上這門課了。

二、體驗成功,實施激勵評價,激活課堂。

每個學生在思維、記憶、分析、理解、創新等能力上存在着各種差異,但無論他們之間存在何種差異,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期待讚揚”。俗話説“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教師的讚揚是學生最大的收穫。,因此可以説,學生在學習中重要的心理特徵就是希望老師發現自己的優點並得到激勵與肯定。有鑑於此,在教學中,我們應多給學生一些成功的體驗:如讓他們準確寫出一個成語,背會一首詩,回答一個問題,做會一道題等;課堂回答問題時、作業批語、作文評語中多一些鼓勵,多一些喝彩,多説“你真棒”“説得真好”之類的句子讓學生體會到“我能行”。即使學生出了錯,也應該選擇合適的語言,和緩的語氣,如“沒關係”、“再想想怎樣説更好”等句子加以鼓勵、啟發和引導,讓他們在認識和改正錯誤的同時得到進步,萬不可傷及學生稚嫩的心靈。此外,在課堂教學中還可引進競爭機制,採用以小組為單位的評比方法,在學生表現出色時,及時地給予獎勵,一堂課結束時,進行小結和評比。如此,不僅能刺激學生的思維,活躍緊張的氣氛,激發學生的進取心,而且對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也有很大的作用。教師再適時適地的做出適當的表揚和鼓勵等激勵性評價,使學生在積極參與中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悦,增強自信心。正如愛默生所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只有學生建立了自信,才能更進一步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課堂,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使他們自覺地進行語文訓練,不斷培養和提高語文素養。

總之,要想讓語文課吸引學生,教師就必須結合自己的個人風格,採用多種方法,讓語文課堂更生動形象,真正做到讓語文課堂洋溢着人文色彩,讓學生真正的體驗到語文學習中的快樂,從而愛上語文課。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 篇16

一、指導思想

以化學新課程標準為指引,認真落實學校教學工作計劃,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抓好常規教學,夯實基礎,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作為教學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務。 二、現狀分析 1、教材分析:

選修內容是最基本的化學反應原理,包括反應速率、反應方向及限度等問題。從理論的高度認識酸、鹼和鹽的本質及其在溶液中的反應。對於大家已經熟悉的化學反應與能量的關係,將以反應熱與反應物的物質的量的定量關係為主。以化學能和電能的相互轉化為基礎的電化學過程和裝置,如電池、電冶金和金屬腐蝕等,是富有時代氣息和應用廣泛的領域。作為化學原理應用於實際的每個實例,都是那樣的有趣和富有啟發性。 2、學情分析:

理科班大多數學生有學習化學的興趣,有較好的學習習慣和一定的學習方法。但學生程度參差不齊,由於高一課時緊,內容多,部分學生必修1、2的知識遺忘較嚴重,理解掌握上差別較大。有極個別學生基礎薄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工作目標

1、 以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為指導,圍繞化學教研組計劃要求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認真研究和學習大學聯考考試説明,做好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工作,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研究,增強對新課標的理解和駕馭能力,立足課堂開展教學研究,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化,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加強常規教學的同時,積極開展科研課題的實驗和研究,以及為高三培養化學尖子作好培優工作。 2、根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結合學科實際,落實各項教研和教學常規工作。樹立質量為本的教學理念,全面推進教學改革,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投身教學改革,促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四、具體工作措施

1、 認真做好教學常規,確保教學有效開展

深入備好每節課,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積極認真地做好課前的備課資料的蒐集工作。然後,備課組共同研討確定學案內容,根據班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共享。部分章節內容製作成教學課件後,再根據班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共享。此項工作上課前兩至三天完成。 認真上好每節課,積極實踐新課程理念,把握好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精心設置習題,合理、分層佈置學生作業,書面作業要求全批全改;學生配套教輔不定期抽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反饋。精選每章的測驗題,與備課組共同出題,並要達到一定的預期效果。對每一次測試要認真分析,總結,為學生確定合理的目標。

2、積極開展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積極、認真開展實驗教學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直觀理解,有助於培養學生實驗能力。依據學校現有實驗條件,在保證演示實驗絕大部分完成的基礎上,適當開展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後實踐。

3、做好綜合實踐,踐行分層教學

(1)培養特長生學習、探究化學的興趣和能力。

(2)利用晚自習做好缺差輔導,確保每一個學生學習不掉隊。

4、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業務能力

(1)學習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新課程的具體要求,利用每週的教研組和備課組活動時間,認真學習新課程教學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學方法。

(2)定時與備課組內的老師進行交流,解決有關問題。與備課組每週進行一次活動,內容包括有關教學進度的安排、疑難問題的分析討論研究,化學教學的最新動態、化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等。

(3)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工作。要使學生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更好地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更自主地學習,學會學習的方法。都能積極響應學校教學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網上資源,使用啟發式教學,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總之,只有我們堅定信心,師生共同努力,相信在本學期我們一定能圓滿完成高二年級的化學教學工作,取得優異的成績,為高三化學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 篇17

一、學情分析:經過五個學期的學習鍛鍊,學生體質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很多

同學還是不能順利通過健康標準的考核,所以本學期在完成模塊教學的同時,繼續加強身體素質的練習,重點是男生的“引體向上”、女生的“仰卧起坐”和耐力跑兩個方面的內容。以學校工作目標為準繩確立個人工作目標和工作方案,具體如下。

二、工作目標:

1、加強教學大綱的鑽研,努力完成教學目標,更好的拓展教材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2、加強自身的專業修養,提高教研能力、學習掌握先進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評價方案,更好的提高課堂效率。

3、編制一堂高質量的優質課或一篇原創論文。

4、組織好“兩操一課”和校內外(包括市區兩級)體育活動,教研活動。

5、組織好體質健康的測試和統計工作,寫出統計報告和工作總結

6、搞好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的安全預案和應急預案。

三、具體措施:

1、認真學習教學大綱和教材,根據學校、學生實際情況制定選擇針對性強

的教材內容,高三主要是排球戰術和體操雙槓和支撐跳躍兩個模塊的學習。這兩個模塊對身體素質的要求都較高,所以,每節課添加課課練的素質練習,以便保證模塊學習的質量和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高。2、加強集體備課,充分發揮團隊的力量,克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特別是

學生對體育活動興趣培養的問題。學生的興趣是體育課鍛鍊效果的關鍵,也是學生自主鍛鍊和自發參與的關鍵因素,對於該問題,要通過調查和研究,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練習形式,評價方式以及認同學生自主創新的有價值的練習方式、方法和評價方式。

3、通過外出學習和網絡資源,互相交流成功的經驗,學習先進性強的教學

理念和教學方法。積極參加市區組織的培訓活動和教研活動,不斷提高教研水平、教學水平,更好的駕馭課堂,靈活的處理教學難點和突發情況,增加課堂的流暢性、生動性、活潑性。

4、加強雙基教學,提高學生對運動常識的掌握和運用,掌握相關體育競賽

的規則和競賽方法,培養學生參與的樂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讓學生了解相關運動項目易發生的運動創傷和運動損傷,教育學生比賽前做好熱身活動,儘量避免運動中出現的意外創傷,做到安全運動,快樂運動。

5、組建業餘訓練隊和興趣小組,積極開展有意義的體育活動,參加市區舉

辦的各種體育競賽,力爭取得優異的成績,充分展示學生體質的健康水平和對體育技能的掌握。

四、教學進度:

1、排球模塊

1)第2周—第5周進攻戰術的學習。3號位近體快球、4號位的進攻、2號位的背飛;

2)第6周—第9周防守戰術的學習。中1—2、邊1—2、心跟進;

2、體操模塊

1)第10周—第14周雙槓跳上—支撐擺動;前擺分腿坐前進;前擺上;前擺下;後襬下;

2)第15周—第18周支撐跳躍側騰躍;蹲騰躍(屈腿騰躍);分腿騰躍;

3、第19—20周體能考核和技能考核;

五、活動計劃

1、4月份校學生乒乓球賽;

2、4月份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

3、5月份區中學生籃球賽;

4、5月份區中學生乒乓球賽;

5、6月份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shi/vom8l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