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師工作計劃 >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學隨筆筆記(精選5篇)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學隨筆筆記(精選5篇)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學隨筆筆記(精選5篇)

在幼兒園裏接受好的教育,孩子們才能夠更好地學習,並通過與幼兒園裏許多幼兒的交流,去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人際關係和社會融入力。那麼你知道幼兒園中班教師教學隨筆該怎麼寫嗎?為了方便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下面給大家分享關於20__幼兒園中班教師教學隨筆筆記範文5篇,歡迎閲讀!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學隨筆筆記1

小議“告狀”

又到了我們的區域活動了,孩子們悠然而愜意的選擇着活動區,作為老師的我們卻要拿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看家本領。你聽,又來了:“老師,子騫把我的彩筆扔地上了!”“老師,子騫又來搶我的積木!”我還沒有走到告狀小朋友的身邊,就聽到旁邊小朋友在不停的“火上澆油”。子涵説:“老師,子騫最討厭了,上次把我的排筆扔水槽裏了!”依宸説:“對,他最討厭,在院子玩時,他總是推我!”俊銘説:“他是壞孩子,我上次畫畫,他把我的畫紙畫的亂七八糟的!他真壞,我們不喜歡他!”

孩子們爭前恐後的歷數着子騫的種.種“惡行”,雖然我們對子騫的調皮有目共睹,但聽到孩子們這樣異口同聲的説討厭,我還是頗為吃驚。孩子們之間缺少寬容!區域活動結束時,我今天的小結就是:談談自己對同伴的認識。讓我震驚的卻是:很多的小朋友想到的都是小朋友的不足。如:不遵守遊戲規則、挑食、打人、被老師批評等等,對同伴的優點卻很少提及。

我不禁自問:當孩子們滿腦子都是同伴的缺點時,如何能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長此以往,如不及時糾正,只會助長孩子們只看別人的缺點,不看別人的優點、搬弄是非的壞習慣。隨着年齡的增長,幼兒與成人相處的時間逐漸減少,而與同伴的時間則漸漸增強,幼兒時期的交往尤其重要。但幼兒之間缺乏寬容心,則會影響良好同伴關係的建立,幼兒之間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同伴,可能會認為自己比別人高明,而被排擠的幼兒則會對指責自己的幼兒心懷怨恨,不利於幼兒社會關係的發展。

作為我們老師更應該反思:怎樣向幼兒展示正確的處理方式,我們應儘量不使用對幼兒產生消極影響的語言,在幼兒對同伴產生無意傷害時,教師應儘量不表現出對過失方嚴厲的指責和批評,而是冷靜的引導幼兒複述事情的過程,找出告狀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解決的方法。

時代在變,終身學習是教育者自身發展和適應職業的必經之路,也是21世紀生存的概念,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的要求,是時代的呼喚,是教育發展的要求。作為新世紀教師的我們將在這條路上繼續披荊斬棘、過關斬將一路狂奔……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學隨筆筆記2

活動過程的第一環節中,我先出示壓路機、大卡車、小汽車圖片,讓幼兒猜一猜是什麼?我的汽車圖片是根據書上的樣子畫下來的,可能非常的卡通,所以孩子們看見小汽車都説成老爺車,還特別關注汽車上的車燈,説是眼睛,還好,最後在我的引導下終於掌握了這三輛不同的汽車。接着讓孩子們想象各車的用途與各自運動的速度是怎樣的?接着讓幼兒“趁熱打鐵”來表演三種車的運動,在體驗中更進一步加深對“速度”的瞭解。這時幼兒的興趣已經高漲了,接着講述故

事,但是發現孩子聽了故事後並沒有理解故事藴涵的意義,所以對於提出的問題很多都沒能回答到點子上來,於是在第二遍邊看圖片邊講故事的時候我將故事進行了改編,編的易於讓幼兒理解一些,接下來的回答果然比第一次有針對性了。接下來的環節特地安排了比較多的“幼兒主動參與”環節,多給孩子“動身體、動嘴、動手‘的機會。我與孩子們輪流分角色學説故事中的對話;學會對話後由我説旁白,孩子們分角色表演故事內容,孩子們學的興趣高漲。

活動組織下來以後,覺得有的地方還有些不足,如除了學説故事中的對話外也應當引導幼兒説説故事的旁白部分,否則,幼兒在表演時,老師只是一味地在講,幼兒只會説幾句對話,師幼兒共同的參與度就不能提高。再則,如果能在活動讓幼兒先熟悉一下壓路機或讓幼兒在家長帶領下親自到馬路上認識一下壓路機,那麼活動的開展將會更加順其自然。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學隨筆筆記3

新《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花瓣兒‘魚’》是一篇意境很美的散文,這篇散文既能夠以美妙的意境引發幼兒的遐想,又能使幼兒自然地習得優美而形象的描述語言。由於有了前階段的經驗,幼兒初步理解了春天是萬物甦醒,百花鬥豔的好時節,在這樣的季節裏,當幼兒把自己觀察到的對花瓣的印象與準確、形象的語言結合起來時,他們的認知及表達能力就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面。優美的語言,可以陶冶幼兒的情操,美化幼兒的心靈,發展幼兒的智力。因而,在《花瓣兒‘魚’》活動中應該讓幼兒注意聆聽聯想,把引發幼兒的想像和語言習得作為重點。

活動前,我與幼兒在園區內共同撿花瓣,並説説撿到的花瓣是什麼花的花瓣、是什麼顏色的,什麼樣子的,以便為本次活動準備更多的直接經驗。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環節作為整個活動的開始,對幼兒來講,它是參與整個活動過程的認知系統和情感系統的初始啟動。所以,我注意設計簡潔、生動、準確的導入方式:“這是什麼?花瓣是怎麼飄落下來的?花瓣掉到水裏會變成什麼?有一天,花瓣兒飛到小溪流裏,變成了花瓣兒“魚”。你想聽聽這樣奇妙的事兒嗎?”同時,我始終以一種輕鬆優美的語氣、語調來營造一個良好的情緒、情感氛圍。每個孩子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對一切事物都具有極強的興趣。活動中為了讓幼兒能更直接地欣賞到散文的意境美,課前我們把圖片製成了演示文稿,通過教師自身的朗誦,把孩子們帶入一種美的意境,使孩子們在優美的意境中感受了散文的語言美,體驗學習散文的快樂。

一堂散文欣賞活動讓幼兒在情感的驅動下,徜徉在“花瓣兒‘魚’美妙的意境中。通過提問“什麼是花瓣魚”“你見過花瓣魚嗎,它是怎樣的?”引發幼兒美妙的遐想,在教學中我適當加入了體態語。如:模仿花瓣飄落、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以及幼兒扮演花瓣兒“魚”跳的一個優美的舞。師生共同設計的體態語好看又好做,利用這些體態語讓幼兒邊學習、邊動作,不僅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還加深了幼兒對散文的理解,教學效果非常理想。又如我在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花瓣

魚的美同時,拋出問題,展開討論:“花瓣兒飛向小溪剛一沾到水,撲愣愣就變成了什麼?散文裏把桃花變的魚叫什麼魚?為什麼花瓣兒魚比小溪裏的魚漂亮多了?自從小溪裏有了花瓣兒魚,小溪變成了一條什麼樣的小溪?為什麼?”等等,孩子們馬上就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有的説“變成了魚”,有的説“變成了船”“五彩繽紛,彩色的,五顏六色,赤橙黃綠青藍紫,美麗的,漂亮的……”等等,什麼樣的答案都有,把他們知道的一下子在課堂上説了出來,我也及時肯定了他們

的想法,整個活動的開展由易到難,層層深入,使孩子們能主動積極、自願地參與和學習,獲得經驗,體驗了孩子的主體地位,也正好契合了《綱要》中關於“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理念。並在整個活動中我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了活動的重、難點。讓幼兒充分感受到了散文的意境,感受到文學作品的語言美、情景美。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既作為幼兒的引導者,也是支持者和合作者,對於幼兒各式各樣的回答要作及時迴應和有效反饋,我想這樣孩子的想法才會越來越多,語言才會越來越豐富。正如《綱要》裏提到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從而使本次活動達到美的享受,讓孩子學得輕鬆,感興趣。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學隨筆筆記4

快樂是幼兒最常感受到的一種情緒體驗,但快樂的涵義是廣泛的。中班的孩子,因為年齡的關係,在很多時候,往往都只想到自己,而忽視了別人,而能夠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這種體驗對於幼兒的成長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於是本次雙高課活動我選擇了語言活動《小花籽找快樂》,雖然這個教材比較老了,但是這個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小花籽”尋找快樂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又通過生動、有趣的角色對話,能讓幼兒充分感受到作品的思想感情,最終讓幼兒昇華到懂得為大家服務,幫助別人才是真正的快樂的境界。

我在課前自己製作了《小花籽找快樂》的PPT課件,將整個故事製作進去,既可以完整欣賞,又能分段播放,由於課件的圖片比較鮮豔、生動,所以觀賞課件更能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整個活動中,我創設寬鬆的語言氛圍,通過讓幼兒欣賞故事,學説並表演故事對話,讓幼兒多説,敢説,樂説,發展幼兒的思維,又通過表達自己的快樂將幼兒原有的經驗進行提升,懂得為別人做好事,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的道理,努力在幼兒心靈播下愛的種子。

活動後的反思:

一、目標的達成度

在分析教材和幼兒發展實際水平的基礎上,我從知識、能力和情感三個方面制定了目標,目標比較具體、明確,符合幼兒的發展。活動後覺得知識、能力這二個方面的目標幼兒都能達成,最後的情感目標在我的多次引導下孩子終於能意識到,所以最後的目標也是基本完成。

二、活動重難點的突破。

《小花籽找快樂》的故事中,引導幼兒體驗“為別人做好事,別人喜歡,自己也快樂”感受,是這個故事具有獨特審美教育價值之處,同時也是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活動環節的設計中,我通過三個層次循序漸進地加以推進。

第一層次:熟悉理解作品。在分析教材時將故事分為兩個部分講述,首先講故事的前半部分,在邊講邊學對話的過程中讓幼兒知道太陽、小鳥、蜜蜂和青蛙快樂的原因,引導幼兒發現其實是太陽、小鳥、蜜蜂、青蛙用自己的本領幫助了別人才獲得了快樂的原因,然後進一步啟發幼兒動腦思考幫助小花籽尋找快樂。通過讓幼兒猜測、想象小花籽的快樂,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滿足了好奇、愛想象的心理又對講故事的第二部分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引發幼兒繼續想聽故事的願望,我想的尋找快樂的方法與故事中的方法一樣嗎?在講完故事的後半部分後提問:“小花籽找到快樂了嗎?它是怎麼找到快樂的?”幫助幼兒理解小花籽找到快樂的經過。

第二層次,進一步理解作品,體驗情感。通過與幼兒完整欣賞故事,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重點學説故事中角色的對話。由於對話比較簡單,所以幼兒在學習了第一、二個角色的對話後已經能主動遷移到後兩個角色的對話中了,通過師生、前後排等不同形式的對話練習,激發了幼兒極大的學習興趣,所以幼兒對於短句的掌握是比較好的。幼兒在扮演太陽、小鳥、蜜蜂和青蛙的過程中體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再次感受為別人做好事,別人喜歡,自己也快樂的情感。

第三層次,遷移作品經驗。將故事中太陽、小鳥、蜜蜂、青蛙以及小花籽快樂的體驗遷移到幼兒的生活中,引導幼兒結合照片與生活經驗,講述身邊的快樂。提問:你們也有這樣的快樂嗎?是怎樣找到的?一開始幼兒似乎還沒能找到這種幫助的快樂,但在照片的指引下幼兒逐漸能講述這種快樂,這個環節的設計做到了尊重幼兒的已有經驗,又擴展、提升幼兒的經驗。幼兒對快樂的理解是不同的,爸爸媽媽帶我玩、玩玩具,這些都是快樂,這些快樂與故事中的快樂是不一樣的,幼兒在充分表達幫助別人獲得快樂的同時將幼兒原有的經驗進行了提升,讓他們進一步體驗到為別人做好事,別人喜歡,自己也快樂的感受。

三、不足之處

在問題的設計上還不夠啟發性和開放性。在活動中一旦發現孩子回答的不在點上心裏就會很着急,於是就會有很多餘的話説出來,甚至急着把答案説出來,沒有能很好的進行應對,在對於孩子回答的迴應方面也沒有起到很好的提煉、提升和總結。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學隨筆筆記5

今天開學,有家長送小孩子過來。跟我聊了聊天。

他家的孩子今年四歲,第一年過來上幼兒園。孩子來的時候背了個小書包,家長在我這報名的時候,孩子就在書包裏掏啊掏。

我還疑惑着幼兒園還要帶些什麼來呀?

小孩子就掏出了一個小本子。

孩子家長幫着孩子翻開給我看,邊看邊説着:“哎,這孩子,昨天就在鬧着説要把些的作業給老師看,讓老師誇好呢。”

小本子上,滿滿的寫了一到十這幾個阿拉伯數字。

然後,孩子家長就講,這孩子在家就喜歡翻他姐姐的書,他姐姐不讓碰。昨天他姐姐教他寫了這十個數字,晚上他就會寫了,十分喜歡讀書。

我翻了翻他的小本子,寫得工工整整的。

我想,之前在電視上看到那些説農村的孩子特別愛學習之類的新聞,我就覺得不太相信。但是,現在覺得,這樣的孩子真的是有的。農村的小孩子十分早熟,不管是愛學習還是不愛學習,都沒有農村的小孩子那麼嬌氣。

小朋友們都進了教室,大都和睦相處的玩耍着。我擔心的安全、打架、矛盾等問題,都沒有。

早上,讓我需要打掃教室。讓小孩子們幫忙把玩具收起來。

只需要説一聲,所有的小朋友都動起來了,地上,桌子上,外面散落的,各種玩具都逃不過他們的小手。一些書籍掉在地上,他們也幫忙撿了起來。到處扔的掃帚,小朋友們也積極的幫忙收拾。

真的是窮人的小孩子早當家啊。我知道的其他生活條件好的小朋友,別説四五歲幫大人勤快的收拾了,就連十幾歲了都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做,脾氣一大堆的都有。

中午吃飯的時候,我去食堂打來了飯,一個一個盛到小朋友碗裏。

還擔心着小朋友不會自己吃飯,需要我喂,可是每一個小朋友都端着碗,拿着筷子,大口大口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吃完了,不夠的自己過來讓我添,不吃了的也乖乖過來找我問怎麼辦。

給小朋友指了倒飯洗碗的地方,很快,他們就把飯碗洗的乾乾淨淨,放回自己的小書包裏,準備放學帶回家。

果然是很好的乖寶寶們,想到以後都是跟這些乖寶寶相處,我的心頓時輕鬆了許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shi/k86v7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