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師工作計劃 >

關於師愛的教育故事(通用15篇)

關於師愛的教育故事(通用15篇)

關於師愛的教育故事 篇1

尹喜拜師

關於師愛的教育故事(通用15篇)

尹喜是西周時的一位賢大夫,自幼喜好古籍,精通曆法,善觀天文,能知前古而見未來。一天,他仰觀乾象,見東方有紫氣相連,知有聖人當度關而西,於是請任函谷關令。在關上他叮囑守關士卒:“數日之內將有大聖人路經此關,汝等見有形貌脱俗之人要立即稟報。”同時派人灑掃道路,夾道焚香,以迎聖人。幾天後,尹喜聞報有位白髮老翁道骨仙貌,駕青牛之車欲出關,立即趕來迎接,在牛車數丈前跪拜道:“關令尹喜叩見聖人!”老翁説:“吾乃一介布衣,如此非常之禮,不知有何見教?”尹喜道:“吾早得神明示象,已在此恭候多日,誠望聖人賜教。”老翁道:“汝何以知之?”尹喜道:“吾好觀天文,略知變化。去冬十月,天聖星西行過昴;今月之初,和風立至,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西行;紫氣浩蕩,長達三萬裏,知來者至聖至尊絕非一般之神;紫氣之前有青牛星相牽,聖人必乘青牛之車來也。今觀聖人神姿迥絕,望指點修行之道。尹喜感恩不盡。”老翁見其求道至誠,心慈人善,笑答道:“汝知老夫,老夫亦知汝,當得度汝也。”尹喜非常高興,叩頭問道:“敢問大聖人姓名?”老翁道:“吾姓字渺渺,非可盡説,今姓李,字伯陽,號老聃。”尹喜聽説是老子,焚香叩頭,恭敬地拜其為師。

老子把自己關於道德以及對宇宙、人生、社會等方面的見解,寫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經》授與尹喜。尹喜按照老子的教導虔心修行,弘揚道家學説經國濟世,後來修成大道,被稱為尹真人。

關於師愛的教育故事 篇2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賤師而輕傅,則人有快;人有快則法度壞。

——荀子

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不錯,老師是我們的第二任父母,他教給我們知識,告訴我們應當怎樣做人,無私的教導他的每一位學生,這都是可敬的。

當然,教師並不是人人都尊敬的,總有一些學生把老師的好心誤解成了壞意,在背 後罵老師,甚至有些同學已經和老師對着幹……試想:在一位同學犯了錯的時候,如果老師不批評,反而表揚他的話,那會變成什麼樣子?這個社會是有法律的,什麼叫“積少成多”?老師的批評,是為了讓你以後不要再犯,這是“從小事抓起”。老師的心是善的,即便在教育你的時候狠了些,那也都是為了你好。

有些人,心存感恩,他們不僅尊敬老師,而且愛師如父。像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他在成名之後不止一次説過:“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師栽培。”1949年,華羅庚從國外回來,馬上趕回故鄉江蘇金壇縣,看望發現他數學才能的第一位“伯樂”——王維克老師。他在金壇作數學報告時,特地把王老師請上主席台就坐。進會場時讓老師走在前面,就坐時只肯坐在老師的下首。這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尊師的故事,作為一位名人,如果他不提,或許沒有人知道他的老師是誰。但是做人不能忘本,如果沒有王維克老師,可能就沒有華羅庚這麼燦爛的未來。老師付出了,也換來回報,一位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愛戴,就是對老師最大的回報。

老師像蠟燭,照亮了別人,也付出了自己的全部,這種精神是學生應該去尊敬的。一個懂得尊敬老師的人,未來必定是美好的,因為他知道老師的辛苦,就能體會這種艱辛。黑暗背後是光明,而辛苦背後將是最大的收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是我們的第二任父母,他帶給我們的愛,就像父母對我們的愛一樣真、一樣親,我們對老師的尊敬和愛戴,要像對父母一樣。這樣,才能對得起老師的教育和父母的寄託。

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九月,是一個温馨的月份。九月的秋天,因為教師節的存在而格外不尋常,在這碩果累累的的季節,讓秋風帶去我們對老師最真誠的問候:“老師,您辛苦了!”

關於師愛的教育故事 篇3

孔子的學生們

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一生桃李滿天下,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他對學生言傳身教,他對真理、對理想、對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謙虛、有禮,他對國家的忠誠和對百姓的關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學生與後人。他的學生們衷心地尊敬老師,以對父親之禮對待孔子,視師志為己志,實踐和傳播道義,把行義作為人生的最高價值。如顏回“安貧樂道”、修身和嚴格遵守禮儀,老師怎麼説就怎麼做;宓子賤“鳴琴而治”,以禮樂之道施政,使百姓安居樂業,德入民心;子夏整理書籍,從事教育,善化民眾。

關於師愛的教育故事 篇4

張海迪的故事

張海迪,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鍼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國小、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説,編着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而《生命的追問》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在《生命的追問》之前,這個獎項還從沒頒發給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長達30萬字的長篇小説《絕頂》,即將問世。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

為了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後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着,同時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鍼灸等醫術,為羣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

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

張海迪懷着“活着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於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鄧小平親筆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 隨後,使張海迪成為道德力量。

關於師愛的教育故事 篇5

啟迪心靈的鑰匙“愛”

一、問題的提出

通過近年來的觀察以及與同事們的交流發現,有一部分學生從來都不願意主動跟老師交流,上課做小動作、不時的引起同學們的注意。也從來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活潑好動,肚子裏的話永遠藏在心裏,表現出不同於其它孩子的成熟、孤僻和個性。如果我們不在他們的心靈中消除不良行為的苗頭,任其發展下去,久而久之必然導至惡習,但大張其鼓地批評與教育,也會損害他們的自尊心,做出事與願違的事。

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使我認識到只有放下架子,因地制宜,對不同學生,用不同方法,學生就會向你微笑。現代教育的原則就是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只有尊重才有平等,只有平等才有信任,有了信任,教師才可能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才能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最終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正如著名作家雨果所説:“世界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

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和策略

在我所任教的班上有這樣一個孩子叫丁寧,他從來都不願意主動跟老師聊天,也從來沒有像其它同學一樣活潑好動,肚子裏的話永遠藏在心裏,他表現出不同於其它孩子的成熟、孤僻和個性。體育課上其它同學在老師的有序組織下,開展了有趣的小組合作活動,他則一個人站在一邊,説:“這遊戲有什麼好玩的,還不如在這裏休息。”下課的時候也常常一個人獨處,不太願意跟同學一起玩耍,就是一起玩了,沒玩多少時間就有同學到我跟前“告他的狀”。我把他叫到我的跟前,他也總是一語不發,從來不會像其它孩子那樣為自己辯解。幾位任課老師也常常跟我提起他的種種不是。幾次與其交流聊天,我和他之間總隔着一層膜,在他面前我只是一個“傳教士”,幾次談話下來,我們還只是停留在“知道了嗎?”“知道了!”我無法走進他的內心空間,也體會不到他對我的教育產生了多少的共鳴。有一次他自己偷偷溜出去上網,一呆就是二天。弄得老師們個個都為他非常緊張,很是擔心,影響及壞。於是特別就這件事情,在班級裏開展了一次討論,在同學們你一句我一語,“萬一老師沒有發現,你真的在網吧裏遇上壞人,你能怎麼辦!”“萬一你真的在網吧了,跟人打架,沒人幫助你怎麼辦!”„„聽着聽着他低下了腦袋。下課後,我又敞開心扉與他溝通交流,“老師是真的很相信你,也寄予你很大的希望,希望你成為一個人人稱讚的孩子。可是,現在我很失望,我為你想了這麼多,可是你還是不相信我,還要要跟我撒謊,老師心裏真的是很難過!„„”沒想到或許真的被這次事情給嚇到了,還是真的被我打動了,他的眼睛裏充滿了淚珠„„從

那件事情以後,他不再跟我保持沉默,也願意跟我説説話了。我感覺到我們之間的心在慢慢地貼近,從心底泛起了笑容。

事後我才知道,丁寧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因為生物老師因為上課他與其他同學吵鬧批評了他,他後來還告訴我:他不想上學了,他這樣做就是為了想氣氣老師。丁寧是我們現今眾多有個性孩子中的其中一位,他們在家裏個個都是寶貝,可是來到學校,有的得到了老師的賞識,有的則被老師遺忘,那些被老師遺忘的、自尊心強一些的孩子就會千方百計地用各種方式企圖吸引老師,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丁寧的家庭更加特殊,父母都很愛兒子,他們的教育方式卻又不統一,還時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可他只是一個孩子啊!當看到別的三口之家如此和諧和睦,而自己家在他心目中是怎麼樣一種滋味呢?當然他也無法理解父母的吵鬧也是因為愛他。其實他也非常渴望得到老師的愛,渴望得到同學們的讚揚、讚賞,只是他用了錯誤的方式。

在對丁寧的教育過程中,就是因為深入瞭解了他,我並沒有採用簡單、粗暴的“壓制”法。因為在日常學習中,感受到他是一個非常有思想、而且課外知識面非常廣,這在班級裏是數一數二的。並且他的表達思路清晰有序,有自己完整一套的思路方式。同時,也能很快理解別人的想法和思路。這一切的一切,充分説明他是一位非常聰明的孩子:他聰明的與眾不同,他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一句話。循循善誘是最好的方法。而且一定要有耐心。第一個階段:通過同班同學對這件事情的看法,讓他們聽聽別人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讓他明白,像這樣的事情並不是老師一個人有這樣的看法,其它跟你同年齡學生也是這樣看的。那麼作為一個聰明的人更加應該知道這個道理,如果以後還要這樣做,只能夠成為別的同學的笑柄。第二階段:通過跟他不止一次地深入交流和談心,讓他明白,老師是喜歡他的,愛他的。也讓他相信,他的這樣一個小小犯錯不足以讓老師對他的印象分降低。更讓他明白,老師喜歡的是一個有錯就改的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接二連三地犯同樣的錯。第三個階段:跟他的家長聯繫,取得父母親的共同教育,以鞏固在校的教育成果。並達成與家長的定期交流,更好的隨時發現他的思想動態。第四個階段,教給他表現自己正確的方式和方法,同時給他在班級裏創造表現自我的機會。事實證明,我對他的信任,他收到了。同時,我也從他的眼神和表現中感受到他對我的信任。我跟他之間不再沉默少語,相反多了溝通與交流,雖然還沒有達到心與心之間,但對照他以前的表現,我心滿意足了。相信,只要我對他不放棄不遺棄,我們之間的交流就會達到茁壯成長。

三、操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們的內心需求。特別是成長在這個時代的孩子,他們擁有強烈的好勝心態,自主性強,有思想,成熟的早。他們渴望被關注,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尊重,渴望被關心愛護。顯然尊重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鑰匙。即便是批評學生的錯誤和缺點,也要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這樣有利於學生認識錯誤,改正缺點。因此,教師要設身處地地走近學生,換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上,尊重他們、信任他們、剖璞見玉,長其善救其失,多發掘其身上的“閃光點”,然後再這前提之下及時加温,比如通過一次坦誠親切的交談,一次家訪和一個親暱的關愛動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促使學生內心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師生彼此只有在寬鬆和諧的氣氛中才會縮小彼此之間的心靈距離。

關於師愛的教育故事 篇6

午後的陽光異常温暖,手中輕撫着《愛的教育》。這不是我第一次讀這本書了,每次讀完心裏總有些絲絲的感動。

《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充滿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感人至深。

記得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愛的教育》?題目吸引了我。愛,是什麼?什麼是愛?

愛,如午後的陽光,照耀着我們,就像父母對我們那無私的愛:夏天,冰箱裏會有好多冷飲,怕我們熱着了;冬天,會都叫我們穿一件衣服,擔心我們凍着了…這一個個不經意的舉止,都包含着父母對我們的愛…..從書中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害怕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記。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這些,都往往被我們忽略,認為這一切是理所當然,認為是最正常的,可是,如果你細細體味,你會感到:人生多麼美好,充滿着愛。

在《愛的教育》中,作者把愛比成很多東西,可‘愛’是寬廣無邊的.我常常在想,"愛是什麼"?可是,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明白愛的意義——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愛是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課。“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説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教育的整體認識上,作為一個完整教育過程的學校教育,它永遠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兒童為目的的,它首先考慮的是現實社會中各種矛盾的存在和社會本身的發展,是一代代的兒童將成長為什麼樣的人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教育不僅僅是自由的,也是強制的。集體教學的形式一經奠定,所謂“因材施教”只能是一個需要不斷努力的目標。

挫折,困難,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時,我們常常會怨天尤人,感覺這世間的一切都不如願,感覺自己是一個人,是孤獨的,沒有人在乎自己,愛自己。甚至有些人會自殺…..這些人多麼可悲啊!

記得在報紙上看到過一則新聞,一個來自高知識份子的家庭,最後崩潰了。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孩子字打出生時,家長給他營造的是理想的教育世界,在他的世界裏,人都是善良的,都是好的。當他一個人去上大學時,身邊的人都變了,他覺得世間的一切是多麼的虛偽!甚至覺得周圍的人是多麼醜惡!他不能接受,就崩潰了。這則新聞告訴我們,父母只在意了教育,沒有告訴孩子

——只要有太陽,就有陰影。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

當你能夠感受到那份極為普通的一份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難道不是嘛?

午後的陽光依舊燦爛,抬頭仰望太陽,她依然燦爛,温暖。這時,我明白: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愛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只要用心體會,愛就像陽光一樣永遠圍繞着我們……

關於師愛的教育故事 篇7

在南太平洋的塔斯曼海中,有一個火山形成的小島。這個島只有17平方公里,不過島上植被繁茂,地形狹長,物種也特別豐富。這個島沒有原住民,一直孤懸海外。直到1788年2月17日,這裏才被一位執行任務的英國海軍上尉亨利・波爾發現,這個島就被命名為豪勛爵島。

命名之後,波爾和隨從踏上小島,他們還未來得及欣賞島上風光,就被島上的一種動物嚇着了。這東西長15釐米左右,長着6條腿,島上鋪天蓋地都是,好在它們對人類並無威脅。

波爾很快離開豪勛爵島繼續航行,在豪勛爵島東南20公里,他發現了一塊海巖,這塊巖石高達562米,像一座金字塔孤絕挺拔於海上,不與任何陸地相連。波爾為它起名“波爾金字塔”。

四年後,波爾終於完成了航行任務,回國途中他想起了豪勛爵島上那種稀奇的動物,就順便帶了幾隻回去。波爾帶回的竹節蟲不算很長,但個頭奇大,大得簡直不像竹節蟲,這個物種,最終以發現地命名,叫作豪勛爵島竹節蟲,是人類發現的最大最重的竹節蟲。

豪勛爵島的發現,對在南太平洋捕鯨的船隻來説是個好消息。這意味着他們在茫茫大海中又有了一個補給點。很快這裏蓋起了房子,搭起了碼頭。就這樣,豪勛爵竹節蟲在島上度過了最後一百多年好日子。

1920xx年,一艘叫作馬康布號的船在豪勛爵島附近擱淺,船上的水手紛紛游上岸去。同時出逃的,還有躲藏在船艙裏的老鼠,老鼠們……來到了天堂!

接下來,老鼠在島上瘋狂地繁殖,對竹節蟲發起了一場實力完全不對等的屠殺。

1920xx年,人類最後一次目擊了豪勛爵竹節蟲的身影,曾經佔據整個島嶼的竹節蟲從人類視野中徹底消失。島上的竹節蟲被老鼠吃了個精光!

當然,這個故事並沒有結束。45年後,也就是1965年2月14日,一些登山愛好者在距豪勛爵島20公里外的波爾金字塔發現了可疑的昆蟲糞便。攀巖者回來以後,報告了此事。不過這個發現並沒引起重視,很快就湮沒在檔案裏面。20xx年,澳大利亞的兩位科學家注意到了這個發現,他們決定去調查一次。在灌木叢下,聚集着24只豪勛爵竹島竹節蟲,有大有小,這大概是世界上僅存的24只豪勛爵島竹節蟲了。

仔細想想,這是一件多麼令人震撼的事情。

波爾金字塔與豪勛爵島相隔足足有20公里,中間全是大海。

任何一次颱風,任何一次暴雨,任何一次海巖的坍塌,都能把這個最後的羣落徹底毀滅。整個族羣都依靠着千層樹那一點點可憐的給養勉強維持,如果那株灌木出了什麼意外,這個種羣也會馬上崩潰。

但它們居然就這麼熬下來了,只靠一塊巖石、一棵樹來維繫的生命種羣,居然堅持了80年!生命真是偉大而奇妙!

他們小心翼翼帶走了兩公兩母四隻竹節蟲,拿到墨爾本動物園。其中一對很快死於水土不服,另外一對也生了重病,幸虧當地一個寵物店的昆蟲愛好者施展妙手,把它們救了回來。

這對“亞當、夏娃”成功繁殖出了下一代,現在墨爾本動物園裏的豪勛爵島竹節蟲已經有七百多隻,初步擺脱了瀕臨滅絕的狀況。

至於那個波爾金字塔上的小小羣落,至今仍在那裏生存。生存狀況依然惡劣,只不過延續種族的擔子,能夠稍微輕一點了。

關於師愛的教育故事 篇8

一、宰相肚裏能撐船

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後任用蔣琬主持朝政。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訥於言語。蔣琬與他説話,他也是隻應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説:“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話了!”蔣琬坦然一笑,説:“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説讚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着眾人的面説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台。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為人的可貴之處。”後來,有人贊蔣琬“宰相肚裏能撐船”。

二、負荊請罪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儘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衝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説:“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三、仁義衚衕

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説家裏蓋房為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董篤行看後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為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家人讀後,覺得董篤行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居見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法。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後,就有了一條衚衕,世稱“仁義衚衕”。

關於師愛的教育故事 篇9

偉大的母愛永遠是孩子的庇護所,她就是孩子長大成人的保障!母愛是一處港灣,讓我們離開危險,享受安寧;母愛是指路的燈,讓我們看見明天的路,充滿信心去開拓自己的天空;母愛是雪中的炭,無私地奉獻了自己,給予我們温暖,帶給我們信心。

讀完這篇文章,我不僅體會到主人公和母親之間的親情,更體會到了母愛的無私和偉大。每當我們還站不穩時,是母親扶着我們,一步一步地練習走路,教我們説話。等我們長大了一些,母親便握住我們的小手,拿起筆,練習寫字。

現在,母親教我們懂得道理,懂得與別人交流,懂得做人的真諦。母親的一生都盡職盡責地站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無聞,無私地奉獻,不求多大的回報。我們應該帶着感恩的心,來回報無私的母愛!

關於師愛的教育故事 篇10

孟母三遷

小時候的孟子頑皮好動,不思學習,整天跟着左鄰右舍的小孩玩耍。孟母開始又罵又打,什麼辦法都用盡了,還是不見效果。她後來一想:兒子不好好讀書,與附近的環境不好有關,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適宜學習的教育環境,孟母三次遷家。

第一次找了一處鄰居家沒有貪玩的小孩的房子,可這裏緊靠着鐵匠鋪,孟子還是沒心思學習,整天模仿鐵匠打鐵。第二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周圍沒有鄰居,門外是一片墳地,以為兒子這下該好好讀書了,可兒子卻學着送葬的人埋墳祭掃,燒錢化紙。第三次孟母把家搬到了一所學堂旁邊,這回孟子終於跟着老師讀書了。

可是過一段時間,孟子又逃學了。孟母知道後傷透了心,揪着他的耳朵拖到織布機房,抄起一把雪亮的剪刀,“嘩啦”一聲,把織機上將要織好的布全剪斷了。孟子不知母親為何如此生氣。孟母厲聲説:“你貪玩逃學不讀書,就像這剪斷了的布一樣,四六不成材;你像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讀書,就永遠成不了人才。”這一次,孟軻心裏真正震動了。他認真思考了良久,終於明白了道理,從此專心讀書,終成大器。

關於師愛的教育故事 篇11

3月6日晚上21時左右,楊同學在宿舍門口的校道遇到兩個自稱從馬來西亞留學回來的男子詢問某學院的宿舍在哪?後來説他們手機沒電了,公共電話又遠,便問楊同學能否藉手機打個電話。出於好心,楊同學幫他們撥打電話,但等了很久都沒見對方回覆。於是他們説剛到長沙,訂了福潤三湘酒店的住房,晚上22時前要交錢,但卡消磁了,不能刷,已經找他們叔叔的女兒幫忙,問能不能讓她把錢匯到楊同學的賬號上,然後再取出來給他們。聽此,楊同學把賬號給了他們,但等到晚上10點多,錢還是沒到帳。此時,他們很焦急,説不知怎麼辦,其中一個想向楊同學借,另一個不同意,於是兩人爭執起來。見此,楊同學心軟,同意先借錢給他們,於是把卡上的20xx多元和取錢憑條一起給了他們。他們稱第二天下午兩點多的時候會過來還錢。

第二天早上,楊同學等不到他們的電話,便打他們當時留下的電話,發現已關機,再打他們朋友的電話,對方稱她也不太清楚那兩人的情況。楊同學此時發覺被騙了,就到保衞處報案。目前,此案正在追查當中。

安全警示:該案是典型的“落難求助”詐騙

1.碰到這種情況,我們應當勸其前往公安或其它政府部門尋求幫助,一定不要自己熱心介入幫忙;

2.發現有詐騙嫌疑的情形,也可以向保衞處或“110”報警;、3.要保管好自己的銀行卡、密碼,任何情況下不要向他人泄露這些資料以免財物受損;

4.不要輕易和陌生人交談,更不要借予財物給陌生人。

關於師愛的教育故事 篇12

“小霸王”變形記

個案闡述:

小尹,班裏的“小霸王”,常為一點小事就大打出手,如同桌超過了“三八線”,某人不小心碰到了他的身體、動了用他的東西,都可以作為他揚拳示威的藉口。他個子不高,聲音卻特別響亮。每次做錯事,總是聽到他用最大的聲音在與別人爭論,並叫喊着:“不是我,是他先!”在同學們心中,他是個愛惹事,不好相處的孩子,因此對他是避而遠之,誰也不願和他交往。在老師眼裏,他是個頑固不化,惹是生非的“麻煩生”。而在他心裏,也充滿了對同學,對老師的不滿,對於老師和同學的提醒,他總是説:“別人也這樣,為什麼總説我?”

這天,小尹的臭脾氣又發作了,為了一點小事竟和高年級的學生打了起來,畢竟是高兩個年級的學生,沒幾下小尹身上就受了傷,臉上被劃花了,手腕也腫了,可是,明顯處於劣勢的小尹卻不可就此罷休,還硬是和那個高年級學生糾纏不清,幾個老師生拉硬扯才把他倆分開。可是小尹並沒有就此罷休,揚言一定要對那個學生進行報復,併發誓“血債要血還”。 我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於是,我把小尹的爸爸叫了過來。小尹的爸爸來到學校,見兒子又“闖了禍”,氣急敗壞,黑着個臉,狠狠地熊了兒子一頓,父親的嚴詞厲色,並沒有讓小尹低頭認錯,反而對父親怒目相向,於是怒火中燒的父親對着孩子就是一頓拳打腳踢。看着小尹父親“恨鐵不成鋼”卻又簡單粗暴處理方式,我知道問題根本無法就此解決。果然,在小尹高仰着頭,冷漠的眼神中,他父親憤憤地離開了學校。臨走時,落下這麼一句:“你再不悔改,不要回家了!”……

一節課後,學生來告訴我,小尹拿着一把美工刀,説要割腕自殺。我急急趕到教室,奪下了他的美工刀……

個案分析:

《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父母要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要使適齡未成年人接受義務教育,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這些都是我國法律規定的父母應當擔負的責任。

小尹原本是個聰明的孩子,但是因為父母離異的原因大大改變了他的性格,父母親離異前常年的吵架打鬧給孩子心靈帶來了極大的傷害,父母離異後相互間的詆譭辱罵讓他感到深惡痛絕,而父母親互相沖突的教育方法更令他無所適從。父母由於離婚,感覺對孩子有所欠缺,在生活上對他百依百順,可是當孩子犯錯時就常常一頓暴打了事,對孩子的思想行為的正確引導幾乎沒有,再加上,父母離異後孩子跟着爺爺奶奶生活,爺爺奶奶對他的溺愛更造成了他目前這種敏感脆弱、驕橫跋扈、爭強好鬥的狀況。他就像一隻小刺蝟,時時處處張開身上的刺,不讓別人靠近,只要有人碰一碰他,就會受到他強烈的反擊,在他的心目中武力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預防教育:

對於這樣的學生,教師對他的教育可謂費盡心思。一有空,我就找他談心,給他講道理,説美德故事,幫助他樹立正確的道德意識;生活中處處關心他,照顧他;還組織專題的隊活動……但對小尹的預防教育,顯然僅靠學校的教育是不夠的。

下班前,我給小尹的父親打了個電話,把小尹的極端行為告訴了他,並誠懇地表達了我對他教育孩子的看法,希望他回去能和孩子多進行心靈的溝通,真正從身心、生活上關心孩子,不要簡單粗暴地去以“暴”制“暴”,這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給孩子心靈的傷害,而且給孩子樹立了很壞的榜樣,孩子會認為,任何事情只有靠武力才能去解決。最後我還告訴他,依照《未成年人保護法》,小尹父親的這種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聽了我的一番肺腑之言,小尹父親意識到了自己教育上的欠缺,表示願意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回去好好和孩子溝通,並保證每天抽一定的時間和孩子相處,用自己的愛與行動糾正孩子的過激行為。

取得了家長的配合,我又找了小尹,和他進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我告訴他,作為未成年人他具有的權利以及如何運用自己的權利去保護自己,並告訴他,他這樣的暴力行為的危害性……最後我和小尹也悄悄定下了個“君子協議”:想要發脾氣的時候,轉身放鬆攥緊的拳頭!第一時間把委屈告訴老師,老師是站在他身邊的,老師會為他主持公道!

然後我又召開了一次班幹部會議,成立了一個互幫小組,讓互幫小組的同學和小尹去交朋友,幫助小尹改掉壞習慣。之後又組織學生觀看了一些《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視頻故事、畫報宣傳,並開展了一次“珍愛生命”的主題討論會,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增強法制意識。一系列的教育活動之後,小尹開始有了笑聲!小尹開始有了朋友!小尹脾氣温和了許多!……好消息接踵而來。

關於師愛的教育故事 篇13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累並幸福着》。説起班主任工作,我相信不管是當過班主任的還是沒有當過班主任的都會説,當一個班主任真累。我曾看到過有人為班主任工作總結了四點特性:一是更新觀念體現時代性,二是充籌兼顧體現全面性,三是常抓不懈體現經常性,四是有的放矢體現針對性。從中我們可以看感受出班主任工作的繁重。

我20xx年參加工作,至今已有九個年頭,擔任班主任工作也已七年。前幾年做班主任工作,我帶着一顆心,是一顆熱情的心;近幾年做班主任工作,我也帶着一顆心,是一顆真誠理智的心。班主任工作需要用心,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幾十個有頭腦、有思想、甚至是有個性的孩子,我們只有對他們付出了真心、耐心和愛心,才會讓這些孩子成為有孝心、有愛心、有信心的好青年。魏書生老師講:“凡事必作於細。”我非常的贊同,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我不僅要完成教學任務,還有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心理動態,瞭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瞭解每一位學生的社會生活。班主任不經意的一句話,時時刻刻影響着學生的一生;班主任無意間的一個動作,也許能令一個不理想的“扭轉乾坤”。可以説學生是班主任的影子,時間長了,學生和你從性格到行為做法,到言行舉止,到看問題的方式方法,都越來越相近。所以班主任工作也必須要做於“細”,因為你映射了一個集體。

受魏老師一次講座的影響,我課間總是走進教室,和學生們交流。一起談學習,談生活,談家庭,談心情在交談中我把班內的一些問題消滅在了萌芽狀態,瞭解了學生們的心理動態,知道了學生們的真實需求等等。另外我默默的用心記住了班內每一位學生的生日,在他們生日那天,我都會送上一份精美的生日禮物,並組織大家齊唱生日歌,讓暖暖的愛飛揚在班級的每一個角落。這種方式方法使我從中受益——即拉近了師生關係,也積累了豐富的處理學生矛盾的經驗。在我們班級從未發生什麼激化的矛盾,學校舉行的各項文體比賽我們班總是獨佔鰲頭,學生總是洋洋得意對我説,班主任老師別班的同學都羨慕死我們了。

去年我擔任畢業班的班主任,有些學生學習程度不好,在課間的交流中,我瞭解到在他們當中有人有輟學的想法。往年在這個時期輟學的學生很多,為了能挽留住學生,讓他們踏踏實實的完成自己的學業,在寒假裏,我騎着摩托車家訪了班裏的每一位學生,每天拖着疲憊的身軀走出家門,再拖着疲憊的身軀走進家門,雖然腳凍得發癢,手凍得生疼,但聽到孩子們保證一定用心踏踏實實的學習時,我心裏洋溢的是最最甜蜜的幸福感。

最後,我想用全國優秀班主任李鎮西老師在《愛心與教育》中説的一句話來結束我的話,“我們所做的都是必須要做的。我們感受了學生太多的愛,我們只有用更多的愛去回報我們的學生。”班主任的工作——累並幸福着!

謝謝大家!

關於師愛的教育故事 篇14

公司規模擴大後,他就很少回家看望母親。想起來時,就打個電話,跟母親説上幾句話,大多數時候,都是匆匆忙忙的。甚至有時候,母親話還沒説完,他這邊就因為處理手頭上的事情,把電話掐斷了。

他不知道,電話那頭的母親,握着電話線的手僵着,然後微笑着搖搖頭,歎了口氣。

那個夏天,他乘飛機回家辦事,正好回趟家看望母親。回到家也沒別的事,主要是陪母親看看電視,聊聊天。

第二天,母親説,咱倆去買雞蛋吧!

他一聽就笑了。在公司裏,他是大經理,有專門的祕書與司機。但他點點頭説,好。

隨母親出了門。母親説,去某某超市。他問,附近不是有家超市嗎?母親眨眨眼,有些得意,説,某某超市的雞蛋便宜,一斤三塊二,附近的這家要三塊四。他咋了咋舌。

走到路邊,正準備抬手打車,母親説,坐12路車吧。他問,為什麼坐12路?母親説,12路車是某超市的專用車,免費,坐別的公交車,還要花兩塊錢。他又笑了,説好。

坐上12路大客車。車上差不多都是些老頭老太太,跟母親很熟了,聽説他是陪母親買雞蛋的,都用暖暖的眼神看着他,好像他是大家的兒子。他的心裏,也暖暖的。

買了10斤雞蛋。母親拉着他在超市的休息椅坐着,説,我們在這裏等一小時。他驚訝地問,一小時?母親點點頭説,下趟12路車回來,還得一小時。他覺得有着急的火苗在心裏“噌”地躥起,但還是忍了,用耐性將火苗熄滅。

母親跟他東拉西扯,説起他上學時的一些事。一小時的時間,過得倒也不算太慢。

終於坐上12路。下了車,他拎着雞蛋,噓出一口氣。母親看起來格外高興,扳着手指算,1斤雞蛋省兩毛錢,10斤雞蛋省兩塊錢,來回的車費,兩人省四塊錢,加起來共省下六塊錢。

他腦子裏也迅速計算,從出門到現在,共用了四小時,四小時的時間,在公司裏,他可以創造出上萬元的價值。他在心裏歎了一下。

快到家時,走過一個水果攤,母親用六元錢買下一個大西瓜。

回到家,西瓜切開,露出鮮紅的瓜瓤。他早就渴了,拿起一塊,迫不及待地吃起來。西瓜甜極了,他吃得“呼嚕呼嚕”的,像小豬一樣。

好久沒有這樣痛快地吃水果了。一抬頭,母親正看着他,眼睛有些潮濕,臉上卻是極大的滿足與疼愛。他的心,像琴絃被撥動了一下。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

小時候,家裏非常窮,他又饞得很。他常常在傍晚,偷偷去撿別人吃剩的西瓜皮,拿到河水裏衝一下,便貪婪地啃起來。母親知道了,用了三個晚上編織草繩,又用編草繩掙的錢給他買西瓜,然後看着他小豬一樣吃着。

他怔怔地看着母親,將滿嘴西瓜嚥下。那一刻,他忽然理解了母親。艱難時,母親靠着勤勞與節儉,供他上學,將他養大;富足時,勤儉作為母親的生活方式,依然能帶給她滿足與幸福。而現在,富足的他卻換不來時間陪母親説一會話,母親用這四個小時換來的,是與兒子共同相處的時光!

他的臉上露出笑容,慶幸今天終於耐住性子陪母親省下六元錢。這六元錢,跟自己在公司創造的上萬元相比,是等價的。因為,許多時候,時間與金錢就該為愛而存在。

關於師愛的教育故事 篇15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陶先生不僅熱愛兒童,熱愛青少年,而且熱愛教育、熱愛科學、熱愛真理、熱愛祖國人民、熱愛全人類。“愛”是陶先生一生獻身教育事業的不竭動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現。“愛學生”是教師人格的靈魂。愛心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沒有愛心便沒有教育教學活動。作為教師,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無盡的愛為孩子們的世界添抹一蔟繽紛。

我覺得,陶行知先生倡導“教人求真”、“學做真人”的教育思想和“生活教育”理論,真是抓住了問題的要害。我常常問自己:有時候,自己的教育效果為什麼不那麼理想?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自己還不夠較“真”,許多人類文明的精華,在我的心目中,有時候可能只是“教條”,甚至只是一個美麗的包裝,而非不可動搖的生活準則,既不是發自內心的理想信念,更不是早已形成的優良品性,生活中的我充滿矛盾,左右搖擺,這就是造成“教的是甲行的是乙”的原因。對學生來説,這就是“壞的生活,壞的教育。”而只有當我感到把教育從目標到過程都非常認真時才是卓有成效的.當然,教師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沒有七情六慾,沒有私心雜念,要求教師人人都達到陶公那樣的境界,更不現實。但是我深深感到,作為教師有幾點卻必須向陶行知先生學習,努力在教育生涯中實踐之:

首先,教師對待學生必須公正公平。這是學生對教師最起碼的要求,做不到這一點,你就不可能讓學生感到滿意。在這樣的情況下,

要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就更加困難。我想陶行知先生是十分強調“公平公正” 對待學生的。這可以從陶公真心實意大辦“平民教育”、“孤兒教育”中得到驗證。

第二,教師對待工作必須認真紮實。“認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證,教育就更是這樣。只要教師工作稍不留意,就有學生不把學習當回事。所以如果拿教師的知識能力與他的工作態度相比,我覺得其重要性最多隻有3 :7,而且那份“知識”還得依靠“認真”來學習,那份“才能”還得憑他的“認真”去發揮。所以有句名言説得好——“態度決定一切!”

第三,教師對待學問必須好學上進。這是當好教師的重要條件。教師不可能個個都是學問家,但對自己所教學科的相關內容,卻應該熟練系統的掌握,以便給學生最好的幫助指導,更有效地帶領學生開展學習研究。除了所任教的學科知識、教材教法,還有教育學心理學,都要努力掌握。這需要在漫長地教育實踐中不斷摸索探究,這是當好一名教師的保證。而且更重要是,教師謙虛好學、積極進取的言行,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是最有説服力的教育。

“追求真理,學做真人”就要永遠虛懷若谷,永遠好學上進。即便這樣,能夠成“家”的依然是少數。因為成“家”,需要深厚的底藴,需要不斷學習研究,實踐反思,發現規律,並進行深刻的理論創造;同時,還要在教育實踐中,培養帶領出許許多多確實優秀的學生,並獲得社會確認。

第四,教師對待教學改革要有創新精神。時代在發展在進步,教育必須努力適應時代的要求。什麼是創新?陶行知先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概括的説就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意思是知識的形成離不開行動,創造也必須在實踐中產生。所以學習西方先進的教育經驗理論,也必須結合中國的教育實際,要有自己的思考。

標籤: 師愛 通用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shi/9jmdm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