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節日習俗 >

寒食節是哪一天?寒食節的來歷

寒食節是哪一天?寒食節的來歷

2019年寒食節是哪一天?

寒食節是哪一天?寒食節的來歷

2019-04-04 星期五是中國傳統節日:寒食節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農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兩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因時間上和清明節接近,並受其影響,因此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的來歷

傳説春秋時代,晉國(今山西省)國君晉獻公有五個兒子,他們是:申生、重耳、夷吾、奚齊、卓子。申生是晉獻公第一夫人生的,被立為太子。晉獻公的後夫人儷姬為了讓自己生的兒子美開當太子,陰謀害死了太子申生。為了避免後母驪姬的迫害,公子重耳、夷吾分別逃往國外。晉國賢臣介子推(又叫介之推)等不畏艱難困苦,一直跟隨重耳過流亡生活。有一年,重耳在斷夥絕糧的流亡生活中生了大病,貧病文加,使他十分困苦。為了給重病體弱的重耳增添營養,介子推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來煮成肉湯給重耳吃,使他恢復了健康。

晉獻公病死後,他的幾個兒子為爭奪王位,而同室操戈,重耳在狄國、齊國、秦國流亡十九年後,在秦國國君穆公的幫助下,興戎起釁,打敗了已當上晉國國君的公子圍(重耳的異母兄弟),得立為晉國國君,史稱晉文公。重耳當上了國君之後,對跟隨他流亡過的人都按功封官行賞。可是,唯獨把對他有特殊幫助的介子推忘記了。介子推十分傷心,決心不再見重耳。他揹着年邁的母親,到家鄉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隱居去了。

介子推的手下人知道了代抱不平,在宮門上貼了一張無名帖,上面寫着:"有一條龍,奔西逃東;好幾條蛇,幫它成功。龍飛上天,蛇鑽進洞;剩下一條,流落山中。"晉文公看了恍然大悟,他回想起在流亡國外期間,介子推對自己忠心耿耿,如今做了國君忘記了對他獎賞,心裏大力不安。接着,重耳趕緊派人找介子推。不久,差人稟報:介子推已進綿山隱居了。深感慚愧的晉文公親自帶人去綿山尋找,然而介子推卻避而不見。

晉文公知道介子推是個大孝子,他根據別人的建議,火燒綿山,留出一條小道,想趁林中起火後,介於推母子定會出山避火的。可是,一連燒了三夭三夜,數十里森林被火燒為焦土,仍未見介子推母子的人影。大火熄滅之後,人們發現他母子雙雙抱莊一棵大樹燒死了。晉文公對此內疚於心,十分惋惜,便下令把介子椎母子葬於綿山,改綿山為介山,並修建子推祠堂。後人又把界休縣改為介休縣。介子推死的時候,正值清明節的前一天。因為他是火饒死的,晉國人為了紀念他,就在他逝世那天不舉煙火,進冷食,後來,人們又幹脆把它定為"寒食節"。到了唐朝時,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併,寒食禁火習俗逐漸消失。

寒食節的主要特點有兩個:一是禁火、吃冷食,二是附會性地紀念介子推。逐漸該節日增添了掃墓和遊樂的習俗,也就慢慢轉化成了後來的清明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xisu/ykp4n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