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節日習俗 >

高中春分週記散文(通用14篇)

高中春分週記散文(通用14篇)

高中春分週記散文 篇1

早春

高中春分週記散文(通用14篇)

路經夏季濃密的樹蔭,嘗過秋天香甜的果實,身披冬日冰涼的雪霜,當一抹新綠出現在大地的皮膚上,早春已在人們不經意間悄然而至。

若你真心想仔細地在茫茫天地間尋找早春的腳步,聆聽早春清脆的笑聲,那你便可以站在廣袤的原野上,放眼眺望。這時你會發現,那死寂的大地上突然多出了幾點青綠。而當你走近了細看,那惹人憐愛的嫩綠的春草卻像害了羞似的,躲進了大地母親的懷抱裏不肯出來了。大概這就是早春的“草色遙看近卻無”吧!

大概過了半個多月,春天這個害羞的小姑娘才向我們展現了她婀娜動人的身姿。種類繁多的花朵含苞欲放,一朵朵鮮嫩的花骨朵惹人憐愛。而有些淘氣的花兒,卻早已耐不住時間的摩挲,已經綻開了美麗的花瓣。這時的春草遍地是,都精神煥發地生長着,生長着。池邊綠柳,路旁桑槐也都吐出了一枝又一枝的新芽,隨風舞着。風中滿含着花草的清香與泥土的氣息,夾雜着微微潤濕的空氣撲鼻吹來。春,就這樣闖入了我的心扉。

時至晚春,真好似“煙柳滿皇都”。桃樹、杏樹、梨樹的花兒綻滿了枝頭,細細品味着這沁人心脾的氣息,彷彿能看到金黃秋日裏碩果累累的景象。樹蔭下,青草邊,微風拂過。池邊綠柳舞出了婆娑的姿態,花兒送去了動人的醇香。好一幅“色香味俱全”的晚春圖!

有人欣賞夏季的濃蔭,有人熱愛秋天的碩果,有人追求冬日的白雪,我卻全心全意地熱愛着這萬物復甦、生機勃勃、充滿清香的春!

高中春分週記散文 篇2

春天降臨

寒冷的冬天,家鄉的第一場雪在高高的山上。雪晶瑩剔透,每一片如同每一個人,獨一無二。第一場雪還沒凍土的時候化為了暖暖的水。

看,冬天依舊冷漠。小草縮回頭,消化沉浸在甜美的夢境中,小樹豎立着,冬天卻把它美麗的葉片吹落。

冬天,冷清的早晨偶爾看到幾個老年人在晨練。冬風大世界吹靜了,生機勃勃的世界忽然消失了,留下一個冷清的世界,一個寒冷的世界。

今天的冬天,過的好似有點慢。什麼時候春天?

若春天來臨,顯示異常雨喚醒大地。小草探出頭,消化面帶微笑的向世界問好,小樹長出翠綠的嫩芽。若春天來臨,第一陣風春風會如同陽光那麼温暖。第一個清晨會如同夢境般美妙。

春天的早晨不在冷清,遠遠的就能聽到收音機的音樂或新聞聲,再近一點,就可以看到一排排整齊的人們,更近一點,看得到大家的笑容,晨練的動作。還有一羣天真爛漫的孩子在追逐打鬧。

春天的太陽暖洋洋的,人們都不用在家烤火火開暖氣了。春天細心的照顧着世界,像母親愛護自己的寶寶一樣。每到春天,就是每一年的一個新開始。在春天,可以看到嫩綠的紙條拂過粼粼的水面,眼子抓着木條掠過水麪,飛往甜蜜而又美好的新巢穴。偶爾有幾隻肥碩的魚躍出水面,留下一圈圈波紋,長久未見散去。

春天的世界,陽光籠罩,到處沒好如初。

看着眼前的冬天,一聲聲沙啞的新聞聲,偶爾幾句温暖心房的問候。風還在狂拽着樹枝,讓少許的冰冷刺入心扉。抬頭望着灰濛濛的天空,期待着春天的萬里無雲和明媚的陽光。

冬風還在吹着,世界還在沉沉的睡着。我,迷失在了白色的冬天裏,期待彩色的春天降臨。

高中春分週記散文 篇3

温暖

風從遙遠的西伯利亞一路奔襲幾千公里,在明媚的陽光下嘶吼着憤怒着,讓人不知是該為了這瘋狂將清澈的春天攪亂了而生氣還是該為風不明原因的怒火而道歉,總的來説,大西北的春天就這樣浩浩蕩蕩地來了。

出去,冷。風颳在臉上生疼,笑都僵住了。彷彿又回到冬天,強勁地風豪不留情地貫穿身體,擊打着隨風而揚的頭髮。天上的白雲也跟着奔跑起來,一撇往日的安詳靜謐,在更加寒冷的高空被推着搡着擠壓着,一起沒良心地要離開這個偏僻的小城了。造物主真是心狠,硬要這陽光明媚的春天有一顆冰冷的心,是不是所有的温暖都暗暗帶着刺骨寒劍呢?不過,想必風箏定會愛上這麼個絕情的春天了。

想放風箏,可是沒人和我一起去。記得有一年春天,我八九歲的時候,爸爸和我一起在偌大的體育場放風箏,我們的風箏可真是不爭氣,人家的風箏都放老高了我們的還在兩三米處轉悠,於是爸爸妻着自行車在前面放,我邁着小小的大步跟在後面追,追啊追啊風箏還是掉下來了,我看着別人的風箏,又氣又急,可爸爸很有耐心,又繼續放啊放啊,終於風箏飛起來了,我的風箏飛起來了,不比別人的高,也沒有多底,就一根細細的線緊緊拽着,可這就夠了,不是我的就不是我的,本來飛翔的事情就只是個夢想而已,有風箏代我實現了就不該苛求太多,都説只有線牽着才能飛,我説不是,它就是沒有線牽着也能飛,你把它向天上一扔,它不就飛起來了嗎,人之所以覺得那不是飛是因為人也可以這麼做,往上一跳就行了,而人是不能飛的所以那不叫飛。我説錯了錯了,鳥再怎麼飛有一天也會掉下來的,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風箏一樣,人一樣,既然都是個飛,我想沒有約束的應該更純粹些吧,可人不承認自己會飛,是因為他們和風箏一樣,都有一條細細的繩子拽着,不同的是,風箏的繩子可以看到,可以剪斷,可人的不行。怪不得哪個宗教都説人死了是要上天的,不論是天堂還是西天,我想是因為,人只有死了心上的那根線才能斷了吧,沒有時間空間,沒有慾望絕望,平靜地飛吧,飛向陽光灑滿的地方,這是人生中唯一一次真實的飛翔。於是我和爸爸收起風箏,一起回家,讓快樂和不快樂的風箏都自由吧。

我現在想放風箏了,但這天真是太冷了,別説我爸爸,就連我也沒勇氣在大風裏站上一兩小時,這該死的春天,不給面子。

於是我就騎着車子,漫無目的地在這個小小的天空下轉悠。我停在政府門前開闊的水泥地上,看着前方的車流向着湧來,在這個叉路口分流,匆匆地奔向自己的目的地。我的目的地在哪呢?大腦一片茫然,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什麼?我要幹什麼?沒有回答。我只覺得自己象個風箏,被人放地高高的,可沒人告訴我這是在哪,我要去哪,去了那兒幹什麼,為什麼非要去那兒,我只是聽見下面有人高興地説:“高點再高點!”好吧好吧,高點就高點吧,沒什麼理由,但也沒什麼壞處,就讓我兢兢業業沒頭沒腦地往高了高了飛吧,只要大家都喜歡都高興,我無所謂。現在我倒是開始同情剛剛被我罵沒良心的那些雲了,想來它們也和風箏一樣,是被風吹來吹去的,呵,到處都是風,風的力量可真大啊。

那些問題又來了,可是我還是找不到一個確定的答案,彷彿這些問題本來就沒答案似的,不過沒關係,早就有人給我説,你真傻,既然是傻子,想不到答案就可以不要想了,況且又是沒有答案的答案,我只要,繼續往前就行了,好在我沒什麼可要選擇的道路,早就有人把路給我選好了,我只要在這條金光大道上大步前進就行了,沒什麼可想的,到處都會是温暖,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我剛剛見識過的那種温暖。

天漸漸黑了,這個世界是需要一些安靜了。

明天,又是一個大晴天。

高中春分週記散文 篇4

今天早上,奶奶給我打電話説:“我買了許多豐盛的菜餚,晚上我們一起過一個團圓節。”傍晚,爸爸拿着月餅和水果等東西來到了奶奶家吃團圓飯,因為今天是中秋節。我們本來想一邊吃團圓飯一邊賞月,但是今天天公不作美,天上下着濛濛細雨,我估計今天是看不到明月了。假如今天天氣晴朗的話,那天上的明月一定特別圓,特別明亮,那明月如同白玉一樣純潔、秀麗,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晝一般,那肯定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夜晚。

遠在他鄉的遊子由於各種原因,他們不能回到親人身邊,在中秋節這一天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這讓我想起唐朝詩人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中秋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這一天中,人們用各種形式寄託着對人們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高中春分週記散文 篇5

在這一天裏,我媽媽整了很多的菜。看着我都想吃了,後面我的親姐姐來到了我的家,我們大家準備吃個團圓飯。大家有的忙有的玩,我在和我妹妹在卧室裏快點的玩着電腦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早在唐時中秋就正式成為節日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千餘年曆史。20xx年,中秋節與清明節、端午節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中秋節的命名來源於中國的農曆,農曆中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為它的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為“八月節”、“八月半”;又因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亮,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以“月”為內容的,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等等。中秋節這一天的月亮格外晶亮、圓潤,被人們看成是閤家團圓的象徵,因此,又被人們叫做“團圓節”。

高中春分週記散文 篇6

聞着陣陣艾香,伴着縷縷清風,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

今年的端午與以往有所不同。早晨,大街上沒有了往日的人海,沒有了往日的鳴笛。咦,人們都去哪兒了?難道和我一樣,也去杏花村觀看今年的端午大戲——賽龍舟嘛。

果不其然,杏花村大道上,車子一輛接一輛,走走停停。媽媽説,“往日開車只要十分鐘的路程,今天竟然整整花了四十分鐘。”隨着入園的人流,我們好不容易擠進了了秋浦河岸邊的觀賽區——唐茶村落。

村頭,亭子裏,大橋上,草叢邊,早已站滿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們有的在談笑風生,有的打着太陽傘注目遠眺,有的舉起照相機在取景。烈日炎炎,就在人們焦灼等待的時候,“李白”和“杜牧”來了,他們站在船頭,頻頻向兩岸的觀眾招手、作揖。就連河裏的野鴨也要來湊個熱鬧,它們調皮地在水中嬉戲,時不時的撲打着翅膀,在平靜的河面上劃過一道明顯的波紋,給大家帶來歡笑和清涼。

中午11點,龍舟賽正式開始了。“咚咚、咚咚”一陣鼓聲從起點處傳來,只見一條條龍舟蛟龍出海般,映入人們的眼簾。龍舟上的漢子們各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看,裁判一聲哨響,四艘龍舟像拉滿弦的箭似的,“嗖”的一下飛了出去,兩岸觀眾瞬間沸騰了起來,“加油!加油!加油!”3號龍舟一馬當先,2號、4號緊隨其後,1號奮起直追,煙波浩渺的秋浦河面上,一條條五顏六色的“巨龍”爭先恐後的奔騰着,追趕着。“咚咚”的擊鼓聲,“嗨嗨”的號子聲,“嘩嘩”的划水聲,還有喧譁的助威聲,此起彼伏,連綿不斷。“1號,超了”“3號,超了”……只見1號龍舟上,坐在船頭的鼓手有節奏的擂鼓震天,20名身着紅衣的划槳手動作一致,奮力向前劃,他們配合的多默契啊!好像龍舟也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100米,50米,20米,終點越來越近,龍舟的速度也越來越快,“贏了!”1號龍舟獲得了本組預賽第一名!現場人們立刻歡呼起來,這真是一場激烈的龍舟競渡啊!

今天是我第一次現場看龍舟賽,好過癮!它讓我深深地愛上了中國傳統文化,也讓我從中領會到:今後,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中,我們都應該有賽龍舟的精神,那就是“奮勇前進,團結協作,拼搏到底”。我想,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所需要的一種民族精神吧。

高中春分週記散文 篇7

農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晚上,我們一家吃完飯後,就到樓上賞月,那圓圓的月亮像一個用金子做的大盤子。一些雲在月亮前飄過似乎看見了傳説中的嫦娥和她的玉兔,想起了有一個關於嫦娥的傳説,這就是美麗動人的傳説——嫦娥奔月。

我們一家人圍着一張大大的桌子,桌子中央放着一盒月餅,周圍還有着各種各樣的水果和食物,整個屋子充滿了家人團聚的氣氛。好香呀!我情不自禁地用舌頭舔了舔嘴巴,媽媽給我們每人倒了一杯可樂,我站起來和表姐乾杯,媽媽他們開始乾杯了,趁大家不發覺時,我在月餅盒裏拿了一個水果味的月餅和表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了。

我望着圓圓的月亮,感受着濃濃的親情。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高中春分週記散文 篇8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每年的農曆五月處五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午節。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這件事發生離現在已經多年的歷史了,那時侯秦國和楚國打仗,秦國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愛國詩人屈原為了不讓自己的國家失敗,便提出建議,讓我國也就是楚國和齊國一起打仗這個建議;很多人不同意,屈原辭職,楚懷王把愛國詩人屈原流放了,帶到很遠的地方,屈原再也看不下去了,便跳江自盡;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在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每年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蠹蟲或防止蠹蟲孳生。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這就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高中春分週記散文 篇9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但我最喜歡端午節。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每到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家都會包粽子。先用水把大米淘好,就開始蒸大米,蒸好大米以後,把粽葉洗乾淨,就開始包了。有蜜棗的、豆沙的、小米的。粽子的形狀更奇特了,為三角體,粽皮為深綠色,像一塊塊綠寶石在閃閃發光。在我的期待中,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出鍋後的粽子顏色像翡翠一樣,饞的我直流口水。粽子用料不同,味道各異,大米的有饅頭的味道,黑米的有巧克力味,糯米的有牛奶的味道,味道相當好。

除了包粽子,姥姥還會給我和妹妹每人繡一個香包,包裏除了裝些雄黃、蒼朮以外,還有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有驅蚊作用。

我真希望今年的端午節快點來到!

高中春分週記散文 篇10

端午節,我夢寐以求的日子,因為爸爸媽媽答應了我要包粽子,所以,這天對我的意義自然與眾不同。

清晨起,梳洗完畢後,我們去親少年活動中心,有糯米、長長的葉子,一些五顏六色的肉、菜混攪得餡,問媽媽:“媽媽,這是什麼?還是什麼特別的日子?”“傻丫頭,今天是端午節。”“呀!我怎麼忘了?”“走吧!傻丫頭,!”“幹啥?”“包粽子唄!”我歡呼起來,我既不懂包粽子的技巧,也不懂該怎麼做,但小女子一言既出八馬難追,外加9個香爐(一言九鼎),只好硬着頭皮蠻幹。

媽媽把糯米蒸熟了,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便一把手一把手地包起來,我雖然也裝的有模有樣,可還是逃不過媽媽的火眼金睛,“傻丫頭,不懂了吧?我來教你,先把葉子重疊,分開一點,再把糯米拿來放在手心,然後……”雖然聽得有點迷迷糊糊的,但還是聽懂了,便有模有樣地做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個橫七豎八的小粽子就誕生了,雖然模樣看起來很不樂觀,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注重的還是內在美。接着,我又做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一個比一個大。“再見了,我的粽子”。還沒説完,它們就被媽媽送入了蒸籠裏。

“哇!好香!”吃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裏還別有一番滋味呀!

高中春分週記散文 篇11

中秋節是我們閤家歡樂的日子,是我們思念親人的日子,更是我們不可磨滅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坐在一起賞月,吃月餅。

我們一家人坐在門外的椅子上,一邊看着圓圓的月亮從天邊升起,一邊吃着好吃的月餅。月光像蛋清一樣柔嫩,像山泉一樣清幽,從空中輕輕地籠罩下來,彷彿給大地披上了一件薄薄的輕紗,神祕而又和諧。世界彷彿變得格外寧靜。我問爺爺中秋節的傳説。爺爺德高望重地告訴我説:“相傳,后羿有一包不死藥,他交給嫦娥珍藏,嫦娥把不死藥給吃了,便立刻飛到月亮上成了神仙,之後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就傳開了,是為了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聽了爺爺的一番話,望着這輪明月,我彷彿看到了月裏的奇觀:一隻活潑的玉兔在月神殿的草坪上蹦來跳去,彷彿在為神州大地慶祝着熱鬧的中秋節。而嫦娥則在月宮裏施法,讓那明亮而又皎潔的皓月更加光芒萬丈。

高中春分週記散文 篇12

我中秋節去了外婆家,我突然問:“爸爸,中秋節是怎麼由來的?”

爸爸説:“是古代皇帝拜月亮祈求國泰民安的一種儀式,漸漸地這種儀式傳到了民間,在唐代就成了一個固定的節日。”

我又問:“中秋節有什麼神話故事?”爸爸説:“有嫦娥奔月、月兔搗藥、等等”

爸爸問:“你知道月餅的傳説嗎?”我説:“我知道是朱元璋準備起義,他將起義的消息和開戰的時間放在月餅裏,士兵一吃到了,打了勝仗以後給每户人家和士兵送去月餅共同慶祝勝利。”

我們要將中國的傳統節日傳承下去。

高中春分週記散文 篇13

盼星星,盼月亮,我天天盼着的端午節即將到了。我們班要提前開展民俗活動,同學們欣喜萬分。

中午,我還沒進班級的門,就聽見同學們在紛紛議論體驗端午民俗活動的事。家長們摩拳擦掌忙活着準備包粽子的材料,個個忙得不亦樂乎!

開始包粽子嘍!老師説每組請一位“專家”,我的奶奶歡迎,幾乎每一組都來請過一次。幸好我聰明,早就料到老師會讓我們開始前必須洗手,所以我早就洗好手了,這樣,我就得以在同學們去洗手時,拖着奶奶到我們這組來。我知道包粽子要先折葉,要折成龍捲風的形狀,再壓實,然後把剩餘的粽葉蓋在“龍捲風”的大口上,接着包角,最後就用線緊緊紮好。經過一番折騰,一個粽子赫然出現在我的手上了,這樣飽滿、秀色可餐的樣子,要不是粽子還沒煮,我早就像餓狼一樣撲上去了!奶奶還會包長角粽,同學們也學着家長的樣子,包出了形態各異的粽子。嘿嘿,我也給我奇形怪狀的粽子起了名字,分別是:筷子粽和兔耳粽。

撞蛋比賽開始了!我的心情緊張了起來。同桌首先向我發起挑戰,沒想到“砰”的一聲,我可憐的蛋就粉身碎骨了。同桌進入了總決賽時,我興奮地叫道:“加油加油!”只聽“砰”的一聲,對方的蛋碎了。所以我的同桌——蔡光濱就被封為全班的“蛋王。”

端午節是一個美麗而純樸的節日。對於熱愛生活的人來説,它不僅是紀念,更應該是一種生活態度。我們有過許多美麗而動人的端午,端午對我來説又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生活享受!因為這一天,是我們這個集體一家,有爸爸媽媽,有爺爺奶奶,在一起同慶祝,共歡樂!

高中春分週記散文 篇14

端午節到了,這天早上,奶奶盛着一碗熱氣騰騰的棕子放在桌上,我剝開棕子葉,裏面是黃色軟軟的糯米飯,糯米飯的裏面有紅棗,我咬了一口,軟軟的、香香的、糯糯的,好美味呀!奶奶做的棕子就是好吃。我對奶奶説:“奶奶我要學做棕子。”奶奶説:“好!我來教你,今天真是太陽從西邊升起了!”我們説幹就幹,奶奶把糯米淘好,家裏還有棕葉,奶奶又準備了紅棗做餡,只見奶奶把棕葉折成了一個三角形,再把糯米放在棕葉裏面,然後用手打緊,用手指在糯米里面挖個小洞,把紅棗放進洞裏,再把棕葉折成了一個三角形,最後用線把棕子綁起來,看一個完完整整的棕子,被心靈手巧的奶奶做好了。然後奶奶把棕子放到電飯煲裏煮半個小時就好了。耶!香香的棕子新魚出爐了。説起吃棕子還有一個感人的傳説呢?古時候,楚國有一個忠誠的大夫叫屈原,他非常愛國,可是楚王卻不相信他,而相信奸臣的讒言,把屈原貶到了汩羅江附近,屈原越想越想不開,心灰意冷,就跳進了汩羅江,被江水淹死了。老百姓為了不讓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就把飯糰用棕葉包住,拋入江中,反來這個習俗就留傳下來了,演變成了端午節吃棕子。人們這樣做,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也要向屈原學習,熱愛自己的祖國,現在認真讀書,長大為祖國做貢獻。

吃完棕子,我準備出去玩,看見奶奶在掛艾葉,我問奶奶:“為什麼要掛艾葉?”奶奶説:“這是為了避邪。”我又問奶奶:“為什麼要避邪呢?”奶奶説:“艾葉的香味能使蟲子、螞蟻等一些動物最不喜歡聞的香味。端午節是整個熱天的開始,五毒開使活躍,鬼魅也開始猖獗,所以要把艾葉掛在門前,鬼魅看見了就害怕得逃跑了。”“哦,”我點了點頭,原來掛艾葉還有這樣的用處,艾葉太神奇了。

下午,爺爺奶奶帶我和妹妹去看龍舟,還沒到河邊,我就聽到了“咚咚”的鑼鼓聲和“噼哩啪啦”的鞭炮聲,我的心一下子飛到了河邊,我飛快地往河邊跑去,哇!河邊的人真多啊!我擠過人羣,來到河邊,看見河裏有四條龍舟,分兩隊,一隊穿紅色的衣服,一隊穿黃色的衣服,他們兩隊要比賽。划船的人手裏拿着漿,口裏喊着號子,不停地往前劃,旁邊的人有的喊:“紅隊加油!”有的喊:“黃隊加油!”有的希望紅隊贏的,黃隊卻快了一點,希望紅隊贏的人,卻一副悲哀的表情,相反,希望黃隊贏的,而紅隊快了一點希望黃隊贏的也露出了一副悲哀的表情。他們的手握緊了拳頭,不停的飛舞,説:“黃隊加油!”另一邊的人説:“黃隊漏油!”咚咚的鑼鼓聲,響亮的加油聲,場面熱鬧得沒有一個人不喊加油!我説:“紅隊加油!紅隊萬歲!”最後紅隊獲勝了,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我激動的一邊喊,一邊啪手,把嗓子都喊啞,手都拍紅了。我喜歡這個節日,場面非常熱鬧激烈,我都興奮得要飛了似的,多快樂啊!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以前人們借划龍舟驅趕江中的魚,便屈原的身體不被魚蝦吃掉,慢慢地就演變成了划龍舟的習俗。賽龍舟就是為了紀念屈原。

晚上,吃飯的時候,奶奶盛上了一碗鹹鴨蛋,我問奶奶:“為什麼要吃鹹鴨蛋?”奶奶説:“我們有吃鹹鴨蛋的習慣,而鴨蛋是傳統端午食物‘五黃’中的一種,新鮮煮好的鹹鴨蛋,蛋白如脂,細嫩而清爽,蛋黃如砂又油,不是太鹹,實在是太好吃了”。我還問奶奶:“那端午節吃鹹鴨蛋有什麼好處呢?”奶奶説:“俗話説,要吃鹹蛋棕,才把寒意送。因為端午節預示着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動植物生命都進入旺盛階段,再加上氣候潮濕,病蟲細菌活躍,容易引發眾多疾病。古時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瘟瘡蔓延,五月初五更是九毒之首,而蛋形如心,吃了鹹鴨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植物生命活支進入旺盛階段,再加上氣候潮濕,病蟲細菌活躍,容易引發眾多疾病,端午節吃鹹鴨蛋,可以防毒,也可以讓我們的身體保持健康。”我以為鹹鴨蛋很好吃,就迫不及待地從裏面拿出一個最小的一塊,細心地品嚐起來,雖然蛋白有點鹹,可是蛋黃挺好吃的,看起來金黃金黃的,油亮亮的,吃起來像吃一層輕軟的蛋糕一樣,我喜歡端午節,有這麼多美食享受,想起來這些就直流口水,我期待下一個端午節。

端午節真是太好玩了,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非常多,但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是端午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xisu/86qo4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