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冬至 >

冬至為什麼白天最短

冬至為什麼白天最短

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周代,盛於唐宋,並相沿至今。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於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小編整理了冬至為什麼白天最短_為什麼冬至晝短夜長,歡迎借鑑參考。

冬至為什麼白天最短

冬至為什麼白天最短

太陽是在南北迴歸線(南北緯23度26分)之間做來回運動的,當南半球是冬季的時候,太陽直射北半球,且慢慢往北迴歸線移動,而當南半球在冬至這一天的時候,太陽到達北迴歸線。

此時,可以理解為太陽離南半球最遠,也就是接受日照時間短,白天短,此後,太陽從北迴歸線往南迴歸線移動,太陽離她們越來越近,日照時間也就越來越長了,所以冬至日那天最短。

今年的冬至時間為20xx年12月22日。

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冬至作為一個傳統節日,至今已有2520xx年以上的歷史,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説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白天逐漸變長,夜間逐漸變短。

冬至節日

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周代,盛於唐宋,並相沿至今。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於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

漢代,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

魏晉六朝時,冬至稱為“亞歲”,民眾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宋朝以後,冬至逐漸成為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慶活動。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結

傳説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着身體。

二候麋角解

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

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温熱。

冬至民俗

祈福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

賀冬

《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還要挑選“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黃鐘之律”,以示慶賀。所以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祭祀

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九九消寒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圖

民間還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鈎描紅書法,上有繁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劃。

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

此外,還有采用圖畫版的九九消寒圖,是在白紙上繪製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對應一九,一朵對應一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一朵梅花。

標籤: 最短 冬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dongzhi/9lr9d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