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春節 >

新加坡春節習俗

新加坡春節習俗

農曆春節即將來臨,在華裔人口佔近80%的新加坡,無疑是一年中最重要、氣氛最濃厚的節日。你知道新加坡春節習俗嗎?下面本站小編就告訴你新加坡春節習俗,一起看看吧!

新加坡春節習俗
新加坡春節習俗

聖誕節一過,大街小巷和商業區就換上了中國傳統的春節盛裝,大大小小的紅燈籠高高掛起,年畫也貼了出來,一片喜氣洋洋。牛車水各個中國傳統式的店鋪裏買年貨的人絡繹不絕,大街小巷更是播放着傳統的新年歌曲,好不熱鬧!

地域小、交通方便的新加坡保留着正月裏親戚朋友互相登門拜年的習俗。大年七年級去拜年,大人小孩都會“穿新衣,戴新帽”,並帶上兩個柑橘作為賀禮,寓意“大吉大利”、“兩粒黃金”和“好事成雙”,主人也要回贈給客人兩個柑橘,新加坡人俗稱“換橘子”。

春節,新加坡華人以交換“紅包”、懸掛紅色的小旗和吃魚來表示他們的信念。

新年吃魚意味着吉利。魚和菜蔬分別盛在圓碟子裏,撒上胡椒和調味品,用筷子攪拌各種配料,做着向上攪調的姿勢。據説,此舉象徵着在未來的事業中發財和幸運。

新加坡華人的幸福之道包含着四個方面,即幸運、富裕、和平和長壽。

華人認為,和平、長壽和富裕都可見通過主觀努力而獲取,而幸運則是未知的,所以大多數華人的家裏都貼一個紅底金色的“福”字。賀年片上也常常印着振翅飛翔的蝙蝠,因為蝙蝠有一個字的諧吾就是“福”字。表示運氣的另一個字是“吉”字,“桔子”就有一個“吉”的諧音字,所見當地華人在春節期間習慣吃桔子。

還有的賀年片上畫着一盤蘋果,意即“和平”。“荷花也是意味着“和平”,另外它還有潔淨的意思,因為它出污泥而不染。

還有其他許多的象徵,如竹子象徵着文明、力量和學習;梅花,即新年之花。“魚”同漢語“富裕”的“裕”字同音,所以一些賀年片上印有在荷花池中游動的金魚。

新加坡人特別重視年夜飯,這裏還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撈魚生'。主料是鮮魚或者鮑魚,配料是各種果蔬,甜酸醬料。吃的時候,大家站起來,舉起筷子,把果蔬、醬料和鮮魚,用筷子高高舉起攪拌在一起,象徵"撈得風生水起"。

過年發紅包自然也少不了。不過,他們的"規矩"與中國略有不同:中國人是工作之後就不再接受長輩和家人的紅包,而新加坡人則是以"結婚已否"作為界定,凡是已婚者,就有具備派發紅包的"權力"和"資格"。因此,已婚的弟弟給未婚的姐姐送新年紅包是很正常的。

由於新加坡有很多宗鄉會館,所以華人會利用過年的機會搞團拜會,促進感情交流。此外,行業公會、商會和公司也都會舉行新年聚會。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的新移民,可以通過這些社團活動很快與本地人打成一片。

華人的春節放假兩天,比別的民族要多一天。福建和廣東人較多的新加坡,過年的時候也是南方味十足。新加坡華人還喜歡舞獅子、拜媽祖和大伯公,他們過年的氣氛要比中國似乎還濃一些。

新加坡市面上的春節氣氛,以早年華人聚居地牛車水區最為濃厚。因為那裏是最大的年貨市場,中國各地的春節食品和花卉幾乎都能買到。

新加坡華人過春節保留的習俗

新加坡華人在過農曆新年時,保留一些特有的特殊習俗,例如拜年時必備兩粒柑橘作為賀年禮、牀單被套及身上穿著的衣物,都要全部是新買的等等,令人發現這個摩登西化的城市國家,還是留下華人傳統的痕跡。

據“中央社”發自新加坡的報道,每到農曆新年,華人都習慣全家團聚,然後到親友家拜年。新加坡華人也不例外,尤其是在許多因為地方廣大、不願舟車勞頓,而改為電話拜年的華人社區,生活地域較小的新加坡華人,大多維持着登門拜年的傳統習俗。

不過,特殊的是,新加坡華人在拜年時,一定拿着一個精緻的小紙帶,裏面裝着兩粒柑橘作為賀年禮,兩粒柑橘象徵着“大吉大利”、“兩粒黃金”和“好事成雙”等多重意涵。

水果進口商指出,當主人接下兩粒柑橘賀年禮後,等到客人要離去前,也要回贈兩粒柑橘,新加坡人俗稱“換橘子”。也因為這樣,柑橘成為新加坡華人農曆新年前必須採購的年貨之一,年節前往往供不應求。

另外,新加坡華人也非常重視家族在農曆新年的團聚,一位從事半導體業的新加坡人就指出,大多數的新加坡華人會在除夕就回到父母家中,和家族一起吃團圓飯,有時甚至會連着一起吃飯到七年級、八年級,這是和一般華人社區較為不同的地方。

更奇特的是,新加坡華人八年級沒有回孃家的習俗,而且因為覺得九年級拜年不吉利,所以向親友拜年的活動只到八年級為止,必須趕在八年級前向親友拜年。

此外,在農曆新年“穿新衣、戴新帽”的傳統習俗,也在新加坡保留下來,更甚的是,連牀單被套也都一律要換新的。

新加坡春節食俗

撈魚生這個東西並不是很好吃,是一種“重在參與”的飲食方式。食材裏除了生魚片和海蜇外,還有各種蔬菜切成的絲、酸柑、糖、油、芝麻、胡椒粉、炸過的麪疙瘩等等。這些材料要一樣一樣的倒入盤中,並且念吉祥話兒,例如倒入顏色發黃的食材時,要説金銀滿地;放入生魚片時要説年年有魚等等。十幾樣食材都放好後,眾人一起用筷子夾起食物,然後鬆開筷子,如此反覆多次,撈得越熱鬧,代表新年的財運越旺盛,所謂的“風生水起”。撈魚生是新加坡華人祖先從大陸來到這裏,當時的生活艱苦,就把生魚片、菜絲放在一起吃,慢慢的就演變成農曆新年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在新加坡,每到春節的時候,鄭惠玉就會出現在電視上,優雅地啃着一塊深紅色的小方塊,那就是新加坡人春節必吃的肉乾。這是一種用豬肉做成的特殊的燒臘,香甜可口,一塊一塊的,就好像用肉做成的一張厚厚的紙。最近一些年,有人想把肉乾做成其他形狀,例如口香糖的形狀。不過這些新的形狀都不太成功,人們還是最喜歡一片片的肉乾。新加坡最出名的是美珍香肉乾,也就是鄭大姐代言的產品,她從年輕啃到中年,相信她還會繼續啃下去。其實新加坡還有一個牌子,不做廣告,也不太商業化,只有幾家老店在唐人街,每年春節前,都有許許多多的新加坡人排隊買這個牌子的肉乾,這個牌子叫林志源,可能是最早開這家肉乾店的人的名字。

標籤: 習俗 春節 新加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chunjie/38x63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