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重陽節 >

關於重陽節的民間習俗和文學記載

關於重陽節的民間習俗和文學記載

重陽與除夕、清明、中元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九'在數字中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着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在古代重陽節有求壽之俗。 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xx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現在小編就帶你來了解重陽節的民間習俗。

關於重陽節的民間習俗和文學記載

民間習俗

民俗活動

據文獻記載,早在戰國時代重陽節時民間就有登高、飲菊花酒的風俗,作為節日,當在西漢時期。重陽節這一天的活動豐富多彩,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這一風俗始於東漢。登高的地點,沒有統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中國政府在198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每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鍊身體。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 [2]

賞秋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廣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台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古人對山既敬畏又充滿崇拜,“登山祈福”的習俗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流行開來。 [6] 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登高是源於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禮記·祭法》記載:“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 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

登高避災之俗始於東漢,當時河南上蔡有個叫費長房的術士認為這一天裏會有瘟氣降臨,人們要離開自己的家,儘可能到高處去,才能平安 。據《後漢書·方術列傳》記載:費長房,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從壺公入山學仙。費長房的傳奇故事,在社會上造成了影響,東漢以後,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放紙鷂

放紙鷂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徵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紙鷂亦現在的風箏。

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飲菊花酒

菊花含有養生成分,晉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陽山中人家飲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壽的記載。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花酒的習俗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作詩、飲酒、愛菊出名;後人效仿他,遂有重陽賞菊的風俗。

菊花酒漢代已見。其後仍有贈菊祝壽和採菊釀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陽日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梁簡文帝《採菊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是採菊釀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享宴高會

《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在祭天祭祖的基礎上加入了求長壽及飲宴等習俗,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

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於是人們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裏,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 重陽節的禁忌,也形成了不少以辟邪避禍為宗旨的風俗,包括登高望遠、插茱萸、飲菊花酒等。

各地習俗

國內

【江西】婺源縣九月九日,篁嶺舉辦曬秋節。婺源篁嶺古村還保留較好的“曬秋”生產生活現象,秋季有大量新鮮蔬菜瓜果需要曬乾貯藏,形成了蔚為壯觀的景象。

【福建】長汀縣農家採田中毛豆相饋贈,稱為毛豆節。海澄縣重陽節放風箏為戲,稱為“風槎”。

【廣東】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吳川地過重陽節有傳統享宴高會的習俗,流行擺敬老宴。重陽節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 。

【廣西】懷集縣以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傾城而出,賽神酬願,皆用大炮。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説:“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18]

【江蘇】重陽節,南京人家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於庭中。長洲縣重陽節吃一種叫做“駱駝蹄”的麪食。無錫縣重陽節吃重陽糕、九品羹。

【上海】上海豫園於重陽節辦菊花會,以新巧、高貴、珍異三項評分定高下。

【浙江】紹興府重陽節互相拜訪,除非親友家有喪事,才往靈前哭拜。桐廬縣九月九日備豬羊以祖,稱為秋祭。同時也在重陽節綁粽子,互相饋贈,稱為重陽粽。

【安徽】銅陵縣以九日重陽為龍燭會,以迎山神。削竹馬為戲,據説可以驅逐瘟疫。

【湖北】武昌縣於重陽日釀酒,據説此所釀之酒最為清洌,且久藏不壞。應城縣重陽節是還願的日期,甚家皆於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四川】舊時南溪縣讀書人於此日在龍騰山岑山樓聚會,紀念詩人岑參,稱為“岑公會”。民間舊俗,重陽前後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話説:“重陽蒸酒,香甜可口”。

【河北】香河縣九月九日,有姻親關係的家庭會互相送禮,稱為“追節”。永平府以重陽的天氣佔未來晴雨。重陽節若下雨,這幾個日子也都會下雨。典周縣境內無山,縣民多於重陽節上城樓登高。

【山東】昌邑北部人家於重陽節吃辣蘿蔔湯,有諺語道:“喝了蘿蔔湯,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間稱重陽節為財神生日,家家烙焦餅祭財神。鄒平則在重陽祭祀范仲淹,舊時,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忌回孃家過節,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的説法。

【陝西】西鄉縣重陽節,親友以菊花、菊糕相饋贈。士子以詩酒相賞。據説婦女此日以口採茱萸,可以治心疼。

【山西】山西晉南地區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習慣。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名勝古蹟,成為節日的盛舉。至今還在民間傳誦着“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峯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河南】20xx年中國民協授予南陽市西峽縣為“中國重陽文化之鄉” ,並在西峽建立了全國唯一的“中國重陽文化研究中心”,每年農曆九月九日這裏都會舉辦“中國·西峽重陽文化節”。

國外

【韓國】吃花煎、花菜,玩花煎遊戲,放風箏。

【日本】吃茄子,吃栗子飯祭菊。

文學記述

神話傳説

《續齊諧記》記載

較早有關重陽節的傳説,見於樑朝吳均的《續齊諧記》: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係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民間演化版本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畢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桓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桓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桓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桓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桓景叫到跟前説:“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他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辟邪用法,讓他騎着仙鶴趕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桓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21]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 顯然,這個故事“純屬虛構”,只是一個傳説而已。

著名詩詞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在數中最尊貴,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着特殊的感情,歷代詩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chongyang/w4qxx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