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思想宣傳講話稿 >

中國安全秩序治理的觀念

中國安全秩序治理的觀念

xxxx立足中國國情和新的歷史方位,創造性地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黨的十九大將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並寫入黨章,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總體國家安全觀體現出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和底線思維,為全球安全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

中國安全秩序治理的觀念

一、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戰略思維

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提出,基於對歷史趨勢和時代特徵的總體判斷,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做出的關於中國與世界關係的戰略思考。首先,總體國家安全觀立足國內、放眼世界,具有戰略思維的全局性。當前,世界力量對比加速演變,大國博弈日趨激烈,現存國際體系受到震盪和衝擊。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處於外部面臨國際格局重整和國際秩序重塑,內部面臨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改革進入“深水區”的關鍵歷史時期,各方面風險可能集中顯露,總體國家安全觀是從“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資源”的現實需要出發所做出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其次,總體國家安全觀對安全的內涵和外延做出全面的思考和界定,具有戰略思維的整體性。“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正是對安全整體性的準確闡述,是從戰略高度審時度勢,系統迴應安全挑戰,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綱領性思想。

二、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歷史思維

總體國家安全觀以史為鑑、立足現實、謀劃長遠,具有歷史思維的前瞻性和發展性。首先,它不僅着眼於當下的安全,而且着眼於未來的安全,將階段目標與長遠目標相結合,旨在更好地維護和延長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牢靠的安全保障。因此,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認識應置於這一特殊時期發展戰略、安全戰略和外交戰略的統籌互動會考量,置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藍圖中審視。其次,總體國家安全觀用發展的視角看待安全,從內涵和外延兩方面賦予安全更大的拓展空間。安全的內涵發展主要歸因於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帶來的新問題,主要是非傳統安全威脅的持續蔓延。例如,快速發展的互聯網給國家安全帶來了諸多新挑戰,有的國家針對中興、華為發難中國,使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核心技術領域成為國家安全鬥爭的前沿陣地。安全的外延發展則主要歸因於我國海外利益的延伸,尤其隨着“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我國海外利益安全迅速擴大,綜合施策保障境外公民和機構安全成為我國國家安全的重要方面。

三、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辯證思維

總體國家安全觀是一個相互聯繫、相互貫通、動態發展、與時俱進的科學思想體系,是一種貫穿唯物辯證法的安全觀。首先,總體國家安全觀用全面的觀點看待安全,在領域上涵蓋政治、國土、軍事、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網絡、生態、資源、核、海外利益等十二個具體領域的安全,乃至進一步拓展到太空、深海、極地、生物等方面的安全,將國家安全視作一個有機體系。其次,總體國家安全觀用聯繫的觀點看待安全,並注重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總體國家安全觀對如何處理好“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發展問題和安全問題、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這五對重要關係做出了辯證的分析和深刻的闡釋,強調要“聚焦重點,抓綱帶目”,充分體現了對當今時代安全問題內在聯繫和矛盾本質的意識。

四、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創新思維

總體國家安全觀吸收了20世紀70年代以來興起的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合作安全、相互安全等安全概念中的合理因素,在許多方面實現了重大的理論創新。首先,把發展和安全結合起來。西方的國家安全理論通常就安全談安全,把發展和安全視作各自獨立的議題考慮,而總體國家安全觀“以經濟安全為基礎”,要求把發展作為最大的安全,認為發展和安全是相輔相成的,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是發展的條件。要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以發展求安全,以發展消除衝突的根源,以發展消除安全威脅的土壤。其次,把合作和安全結合起來。西方傳統的安全理念通常建立在“國際社會無政府狀態”的假設之上,強調安全實現的競爭路徑,把普遍安全建立在犧牲某些國家的個體安全基礎之上,而總體國家安全觀強調安全實現的合作路徑,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堅持主權平等,推進戰略互信,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全球安全觀。再次,把維護和塑造結合起來。總體國家安全觀認為塑造是更高層次更具前瞻性的維護,要加強對國家安全形勢的跟蹤研判,主動塑造有利的國內外安全環境和安全戰略態勢,在國內構建“平安中國”,在國際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合力營造公平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五、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法治思維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總體國家安全觀在實踐層面也從三方面貫徹了法治思維。首先,制定基礎性法律。20xx年7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將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核心內容予以立法確認。這是我國首部全面規範維護國家各領域安全的綜合性、全局性、基礎性法律。其次,制定專門性法律。從20xx年到20xx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後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至此,在國家安全領域,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統攝全局外,我國在反間諜、反恐、網絡安全等方面已有專門性立法,初步形成了國家安全的法律體系。再次,建立機構保障。成立於20xx年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初步構建了國家安全體系的主體框架,建立了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最後,強化法治意識。通過設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等方式,切實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

六、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底線思維

總體國家安全觀強調底線思維,要求堅守底線和原則,增強戰略定力,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堅守宗旨底線。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將人民安全視作一切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保護人民的福祉為依歸,以人民力量的參與為依靠。不論是安全與發展並重的路徑選擇,還是經濟安全和社會安全的領域側重,都強調要發揮人民羣眾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建、共治、共享中將總體國家安全觀落到實處,切實提高人民羣眾的幸福安全感。其次,堅守國內底線。總體國家安全觀“以政治安全為根本”,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確保黨的執政安全。再次,堅守國際底線。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國家利益至上,雖然我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決不意味着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決不意味着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任何其他國家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只有堅守這三條底線,方能真正做到“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國家利益至上的有機統一”。

總體國家安全觀為國際社會貢獻了全球安全治理的中國智慧。與西方國家傳統國家安全觀秉持的“零和思維”和“博弈思維”不同,它不僅謀求單個國家的自身安全,而且關注整個國際社會的共同安全,謀求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是一種致力於雙贏和共贏的全球安全治理觀。從全球層面聯合國維和行動的中國貢獻,到區域層面上海合作組織的合作反恐,再到次區域層面的跨國聯合救災等實踐,都可以看到中國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實際行動,體現了中國致力於“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的責任與擔當

標籤: 秩序 治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sixiang/z396e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