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思想宣傳講話稿 >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共產黨員是黨的肌體上的細胞,黨的先進性決定了黨員的先進性,並要通過黨員的先進性體現出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就是要自覺實踐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不斷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貢獻。現階段黨的宏偉目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新任務賦予黨員先進性以新的時代要求,即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是時代對共產黨員先進性提出的新要求

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必須體現在推動歷史前進、完成時代賦予的新任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正是現階段黨的先進性的集中體現。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經階段。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這是千秋萬代的崇高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持續不斷的努力奮鬥。為達到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中國共產黨人首先要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大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也要經歷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從實際出發,我們黨制定了分階段、有步驟的發展戰略,即先解決温飽問題,繼而達到小康,在此基礎上實現現代化。黨的十六大立足於我國已經解決温飽、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的基礎,進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構想,即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經過這一階段的建設,再繼續奮鬥幾十年,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顯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階段,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提出這一奮鬥目標完全符合我國國情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為這一目標而奮鬥也就是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準備物質和精神條件。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代表了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全國人民的願望。在中國古代的文化典籍中,就有關於“小康”、“大同”的理想社會描繪。“民亦勞止,汔可小康”(見《詩經》),是説百姓希望通過勞動過上經濟寬餘、社會祥和的日子。在中國歷史上,小康始終是一種理想社會發展模式的標誌。然而,即使在封建社會的所謂“盛世”,也未能使廣大民眾達到小康生活,何況“盛世”往往曇花一現,在絕大多數時期,社會動盪、矛盾尖鋭、人民生活極端困苦。兵荒馬亂、天災人禍、王朝傾覆、民不聊生,歷史悲劇一次又一次週期性地重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夜不閉户,路不拾遺”的美好願望恰恰與“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悲慘現實形成鮮明的對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窮苦百姓,更加渴望小康生活。資產階級改良家康有為寫了《大同書》,主張通過變法改良實現“小康”、“大同”社會。無數仁人志士都在尋找救國救民的理論,探索富民強國的道路,由於歷史和階級的侷限,這些探索和努力都失敗了,他們為此而抱恨終天。歷史證明,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下,中國才能真正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人民才能過上小康生活。我們今天要建設的小康,與古代歷史上所指的“小康”有本質的區別。全面建設小康是以社會主義制度為制度基礎,以共產主義理想為導向,以黨的領導為政治保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方針,以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為任務,以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因而是科學可行的。由於小康作為一種社會理想,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廣泛的民眾心理基礎和深厚的文化底藴,賦予“小康”新的涵義,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的階段性目標,富有中國特色,易於被人們所理解和接受。對於廣大羣眾來説,這一奮鬥目標可信、可行、可親、可盼,有利於凝聚人心、鼓舞鬥志。這個目標把黨的最終目標、現階段的基本綱領和人民羣眾的現實要求科學地統一起來,把為崇高理想奮鬥與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統一起來,把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統一起來,因而賦予黨的先進性以新的時代特徵,也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指明瞭方向。

“站在高處,才有遠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身。共產黨員只有把對共產主義的嚮往和追求,把對人民事業的熱愛和忠誠,化作為黨在現階段的任務而奮鬥的自覺行動上,腳踏實地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才能真正走在時代前列,無愧於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任務繁重而艱鉅,這一任務對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共產黨員要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團結和帶領羣眾共同奮鬥。這種先鋒模範作用主要體現在:

正確理解和準確執行黨的各項政策。黨的十六大制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各項政策和措施,這些政策措施反映了建設和改革的規律,是實現小康宏偉目標的最重要的保證。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首先要站在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高度理解這些政策。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這一性質決定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不斷髮展的,所以從黨成立到今天,黨的具體工作和具體政策也是不斷變化的,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為人民服務像一條紅線貫穿在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中。今天的政策與過去的政策有所不同,但精神實質沒有變,仍然是要使人民富裕、國家富強。全面建設小康要發展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的和諧,這一切,歸根到底是要使人民生活富足,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並改善生活環境,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抓住這一點,才能把握政策的精神實質。其次,要認識到在實現全面小康的進程中,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種具體的利益關係和內部矛盾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調節,因此,黨的政策的基本着眼點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羣眾的利益,使全體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最後,共產黨員在執行黨的政策時,一方面要努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以造福於人民。另一方面,要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為黨和人民的整體利益,自覺地更多地犧牲個人利益;要發揚奉獻精神,帶領羣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帶頭髮揚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在當今激烈競爭的世界上,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從總體上看,我國生產力和教育、科技還比較落後,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面對着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扭轉地區差距擴大趨勢、解決貧困人口、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解決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經濟發展的矛盾等難題。在國際上還面臨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方面佔優勢的壓力。要把全面建設小康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需要長期的艱苦奮鬥。正如胡錦濤同志所説:“艱苦奮鬥作為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作為我們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本色,是凝聚黨心民心、激勵全黨和全體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共同奮鬥的強大精神力量,是我們黨保持同人民羣眾血肉聯繫的一個重要法寶。”所以,發揚艱苦奮鬥精神還有重大的政治意義。時代在前進,條件在改善,艱苦奮鬥精神永遠不會過時,但要隨着時代變化不斷增添新內容。共產黨員今天發揚艱苦奮鬥精神,主要是堅持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在建設和改革中不怕困難、敢於吃苦、甘於奉獻;要把革命精神和科學態度結合起來,使艱苦奮鬥建立在尊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基礎上;要奮發進取、開拓創新,不斷創造第一流的業績;要有效率意識、效益意識、時間意識和成本意識,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要提倡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合理的消費觀,抵制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和封建主義殘餘思想的侵蝕,不斷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

做維護團結和穩定的模範。團結歷來同黨的命運、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帶來的嚴峻挑戰和前進道路上的困難、風險,更必須依靠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堅強團結。還要看到,根據一些國家的經驗,我國目前正處於實現現代化的關鍵階段,也是各種社會矛盾凸顯的時期,既可能因妥善處理矛盾保持穩定而達到現代化,也有可能因應對失當造成矛盾激化。“現代化孕育着穩定,現代化的過程卻容易發生混亂”。這一教訓值得我們記取。在這一階段,發展是目的,改革是動力,穩定是保證。三者既緊密聯繫又相互制約,不進行改革而謀求發展是幼稚的空想;舍發展而保穩定是錯誤的、脱離實際的;只求發展而忽視穩定更是輕率的、危險的。發展和改革是硬道理,穩定同樣是硬道理,關係到全面建設小康的目標能否實現,是黨、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能否自覺維護團結穩定,是對黨員先進性的重要考驗。共產黨員想問題、做事情都要從維護團結穩定這個大局出發,不利於團結穩定的話堅決不説,不利於團結穩定的事堅決不做。同時,還要在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方面多做工作。廣大羣眾是社會穩定的基礎,羣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是維護穩定的重要資源。共產黨員要當好黨和政府聯繫羣眾的紐帶和橋樑,密切聯繫羣眾,傾聽羣眾呼聲,反映羣眾意見,維護羣眾利益,特別是滿腔熱情地關心困難羣體,為他們排憂解難。同時還要把代表羣眾和教育、引導羣眾結合起來,做好羣眾工作,通過耐心、細緻的説服、教育和疏導,使羣眾相信黨和政府,懂得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符合自己的根本利益,具體政策執行中的一些問題應當也可以通過法律規定的民主渠道向有關部門反映,逐步解決。要向羣眾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集體主義原則和法制觀念,懂得個人利益同整體利益、眼前利益同長遠利益的關係、民主和法制的關係、自由和紀律的關係、權利和義務的關係,在維護整體利益、履行公民義務的前提下,合法地謀求和維護自身利益。

我們黨有300多萬個基層組織、6800多萬黨員,黨組織和黨員遍及全國各地,分佈在各個基層單位,與廣大羣眾朝夕相處、並肩戰鬥。廣大黨員都能正確理解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帶頭艱苦奮鬥,維護穩定,並做好羣眾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羣眾凝聚在黨的周圍,早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sixiang/6wj8k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