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科教文衞講話稿 >

大學畢業教師代表致辭

大學畢業教師代表致辭

時光飛逝,大學生活即將結束,在這個煙花爛漫的季節,回首往昔,奮鬥和辛苦成為絲絲的記憶,甜美與歡笑也都塵埃落定。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大學畢業教師代表致辭,僅供參考。

大學畢業教師代表致辭
大學畢業教師代表致辭【篇一】

各位領導、各位家長,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不好意思,根據學院安排,物流的其他老師又一次被我代表了。但其實下面的發言僅是我個人觀點,與學院和學院的其他老師無關。

今天是在座**級同學大喜的日子。今天,大多數同學也是最後一次被叫作“同學”,因為你們要麼就業了,要麼被就業了,以後重返校園唸書的概率不大。在學校裏待的最後幾天,或者最後幾個小時,尤其值得珍惜。這個學校如此之美麗,但是也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母校,就是那個你可以每天罵一千遍,但是不允許別人罵一句的地方。北師大珠海分校,在這裏,你可能第一次被掛過,第一次被踹過,也可能有了你的初戀,成就了現在的事業。無論如何,在這裏,你待了四年,喜也好,悲也好,四年就在那裏,不增、不減。以後,慢慢地,在你腦海裏,北師大的細節隱退,輪廓留存。比如,你可能忘了什麼叫作概率論,但你肯定記得那位慈祥而嚴肅的老人——**哥。

出了校門的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或許你的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很骨感,時代不給力,未來很茫然。如果你發現自己在事業上競爭不過官二代,感情上競爭不過富二代,不要悲傷,同學們,相信我,你並不孤獨。其實,你完全可以淡定地跟競爭對手説:“兄弟,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官二代有什麼了不起?李剛兒子不也進去了?富二代有什麼了不起?老祖宗早就説了,富不過三代。所以,在這個拼爹而又坑爹的時代,大家要使自己的內心足夠強大,每天早晨讓夢想把你叫醒,活在當下,拼出未來。當然,打拼總是辛苦的。你可能經常被老闆兇,被客户罵,被同事羨慕嫉妒恨。每當這個時候,你可以對他們笑而不語。不要做傷不起的孩子,因為你上輩子肯定不是折翼的天使。俗話説:臉皮厚,人長壽。告訴自己,我有未來,其它的神馬都是浮雲。

而未來呢,也許你不得不蝸居,結束了蝸居又開始做房奴;也許你不得不進入裸婚時代,高高興興地盼着baby誕生,卻發現自己成了孩奴。人生的各個階段總是充滿了挑戰,但人生本就是個痛並快樂着的過程。你在這個過程中,做的不是勻速直線運動,30歲之前會在很多個狀態之間躍遷。30歲離現在大概就是2個4年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希望你在小baby懂事之後,能夠自豪地對他説:老爸我可是混得很有人樣啊,你小子將來至少不能比我差。可是,一不留神,剛才的對話就會變成這樣:女兒啊,媽這輩子算是完了,希望都寄託在你身上了啊。

今天也有不少父母來參加畢業典禮。感謝你們培養了這麼多出色的青年才俊。在座的爸爸媽媽們,辛苦了!同學們,總有很多人會關心你飛得高不高,可是很少人關心你飛得累不累。等你飛得累了,回到家,喝口水,吃口飯,和父母聊會天。家永遠是你最温馨的港灣。遠赴他鄉工作的同學,將來陪父母一起度過的時間,恐怕加起來都不到一年了。你們自己看着辦吧!

最後,希望所有**級同學,將來到我這個年齡的時候,一定要混得比我好,否則不要來見我。

衷心祝大家前程似錦!謝謝!

大學畢業教師代表致辭【篇二】

在同學們完成了學業,慶祝成功的時刻;在面對即將的分手,依依惜別的時刻;在你們即將踏上新的征程,展望前途的時刻,我受託代表老師,對你們説幾句話。我無法把全系老師對同學們的祝福、留戀和希望表達出來,甚至也無法把我自己本人的祝福、留戀和希望很好地説清楚。我知道,話語承載的情感太多時,話語本身倒顯得蒼白無力。

但我還是十分高興有這樣的機會,在畢業之際,來給同學們講大學裏最後的一節課。這節課上,我講三個故事——關於事業、關於生活、關於對未來的期待——是我對你們的畢業留言:

第一個故事是美國著名物理學家卡倫德爾講的:一個物理老師給學生出了一道考試題:用氣壓表量出大樓的高度。一個學生回答:上樓頂,用一根繩子把氣壓表拴住,讓它墜到地面,量出繩子的長度,即為大樓的高度。老師給學生打了零分,學生不服氣,要老師給他打滿分,理由是他已經滿足了考題的所有條件。雙方僵持不下,找物理學家卡倫德爾做仲裁。卡倫德爾想給雙方面子,就讓那學生把題再做一遍,時間限制為6分鐘。學生考慮了一會兒,答案是:讓氣壓表從樓頂墜落,從它落地的時間,用公式算出大樓高度。學生還説:他能給出6種解法,但都不是老師命題中隱含指向的解法,最好的解法是拿氣壓表去大樓的管理員,説:我把這個氣壓表給你,你告訴我大樓的高度。

這個故事的結論是我留言的第一句:永遠不要以為我們自己絕對正確。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異端思維;而且,我們自己對知識和學問,也要時時保持懷疑和批判的思維。

第二個故事説,有一個9歲的小男孩,他父親離家出門了,臨走時開玩笑地對他説:我走了,家裏就你一個男子漢了,我把媽媽交給你,你要照顧好媽媽。幾天後發大水,媽媽落到水裏,小男孩拼力用一根繩子拉媽媽,把自己的手勒出了血也不肯放手。終於把媽媽救上岸。他對自己創造的奇蹟只説一句話:爸爸走時説了,我要照顧好媽媽,我答應過爸爸了。

這個故事是我留言的第二句:深重的責任感會給人一種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我們做什麼事,只要有了責任,就沒有理由不把事情做好。

第三個故事:阿塞拜疆的一個漁民在海上找魚,天上突然有一頭牛向他的船砸下來,把船砸翻了。他游泳回到岸上,人家誰也不相信他説的話,都認為他喝多了。後來美國大使館知道了,就賠了他翻船的損失。原來是美軍一架運輸機運送人道主義救援物資,運的是牛,一頭牛掙脱了韁繩,在機艙裏發瘋,到處撞。士兵沒辦法打開機艙門讓它飛下去了。

你們也許覺得這個故事最荒唐,也不着邊際。但我想讓這個故事告訴你們——生活中也要幻想。牛從天上掉下來的事不多見,但發生了,説明偶然是存在的。知道生活中有偶然,就應該時時以必然的態度準備應對,包括好的牛和壞的牛。尤其是,當有用的牛從天上掉下來時,你得有把握把它接住才行。

大學畢業教師代表致辭【篇三】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從今天開始,就要離開校園,各奔東西了。你們將帶走的,是美好的憧憬,四年同窗的友情,對未名湖的留戀,還有**人那份特有的自信。

我特別提到“自信”,是因為十幾天以前我們學院的一位男同學來找我聊天的時候問道:“老師,我本科快畢業了,為什麼還找不到自信?怎麼樣才能找到男子漢的感覺?”我回答説:“你能跟一位陌生的老師坦露自己的弱點,説明你有最起碼的自信。作家王蒙説過,‘不怕暴露自己的缺點,乃至敢於自嘲,意味着清醒更意味着自信,意味着活潑更意味着真誠’。那些一天到晚説這也自信、那也自信的人,恐怕才真的是缺乏自信。”

我沒有更多的時間跟這位同學深談,但他的問題卻讓我久久沉思。我認為,一個當代大學畢業生要獲得自信,最重要的是發現並且拓展自己的相對優勢。舉一個例子。過去幾年裏,我訪問過三個經濟欠發達的南亞國家。在那裏的中資企業中長期工作的一些年輕的大學畢業生,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們帶領着當地的工程團隊,設計並修建了公路、港口、民宅、商廈,直到開發房地產,為所在國政府規劃首都建設佈局。這些年輕人的言談舉止,充滿着活力和自豪。他們不是畢業於國內著名高校,卻學到了豐富的知識;他們沒有考過託福雅思,卻克服了外語溝通的障礙;他們沒有學過政治學、法學,卻努力瞭解所在國的政治和法律,甚至寫出了相關的調研報告。這些大學畢業生的自信,來源於自己的辛勤努力,也來源於他們找到的能夠發揮自己特長和相對優勢的工作崗位。我不由得想到,我們**畢業生的相對優勢在哪裏?如果**畢業生同我所結識的這些年輕人一起到同一個海外企業就職,會比他們幹得更好嗎?

顯然,對這個問題不能做出一概而論的回答。我想,**畢業生的相對優勢,也許應當表現在更高的人文素質、更多的獨立思考,更強的創新能力。或許是**人個體的強勢,造就了**的相對優勢。反過來説,**的整體優勢,在於學校能為**人提供有利於個性發展的空間和條件。我們應當好好品味老校長鬍適先生説過的一段話:“救出自己的唯一法子便是把你這塊材料鑄造成器。把自己鑄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於社會。真實的為我,便是最有益的為人。”

有相對優勢,就必然有相對劣勢。不能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弱項,自信就是盲目的,而且會轉化為自負、傲氣,甚至戾氣。其實,謙遜才反映自信,而傲氣和戾氣在很多情況下都是自卑的一種表現。同學們在畢業以後,一定要勤懇紮實地做事,謙和包容地待人。否則,**畢業生的光環就會迅速黯淡褪色,就不能在社會大熔爐中把自己鑄造成器。

認識到自己的相對優勢和劣勢,遇事就能把握住方向,不至於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我1990-1991年在美國密歇根大學講學,那是中美關係的一個特殊時期,中國大陸學生和學者想拿到美國綠卡很容易。但我選擇了一家三口同時回到北京。離開美國以前,好幾個美國人和中國人都提出疑問:“現在在美國的中國人幾乎都選擇留下,你為什麼要回國呢?”我説,美國人極力倡導的不就是“獨立思考”嗎?絕大多數中國學子都留在美國,那我回到中國的相對優勢不就更大了嗎?這就是我的“獨立思考”。20多年來,我從來沒有為這個決定後悔過。對於在座的同學們來説,哪個地方最適合自己去,什麼樣的工作最適合自己做,什麼學科最適合自己選,你們的同學、朋友、老師甚至家長,都不如你們本人清楚。經過獨立思考做出的判斷,即使將來可能後悔,也是值得嘗試的。

論才學,論德行,論貢獻,論年資,論職位,我都遠不如在座的一些老師和領導,所以我闡述**精神和**傳統是不夠格的。作為**人,我惟一的、也許是獨一無二的特殊之處,在於完整的**履歷。我1954年隨父母來到**,上了**幼兒園、**附小、**附中國中、**附中高中、**本科、**研究生,然後留校任**講師、副教授、教授,直到最後落葉歸根。

算起來,我進進出出**校園已經歷了59個年頭,超過**120xx年曆史的一半。但是,在這59年當中,至少有20xx年我是遊離在**校園之外的。其實,我對於**精神、**傳統的理解,是在幾次離開**又幾次回到**之後,才逐漸加深的。有了比較,才知道**的相對優勢,也才知道**的相對劣勢。知道了相對優勢和相對劣勢,才有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自信和努力方向。

我家剛遷到**時,住在朗潤園175號,離我現今居住的公寓只有50米之遙。現在我每天去學院上班的路,就是當年上**幼兒園走過的路。物是人非,感慨萬端。在我眼中,這條路上最大的變化,莫過於增加了蔡元培先生的銅像,而這座銅像是我所屬的1977級、78級畢業生集資鑄建的。無論酷暑嚴寒,時時有未留下姓名的人士,在樹叢中的銅像前獻上鮮花,每每提醒我們記住蔡元培校長的教誨:“對於各家學説,依各國大學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則,兼容幷包。”

“在**這個追求思想自由的地方,我們每個人的夢想可能各不相同,但在這些夢想中,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希望**的明天更加美好。”這不是我的話,而是在座的王恩哥教授就任校長時所説的話,請大家牢記。我對你們的希望,是當你們重返燕園的時候,無論自己鑄造成器了沒有,夢想實現了沒有,都不要忘記到蔡元培校長的銅像前面,獻上一束鮮花。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kejiao/jnwjm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