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國旗下講話稿 >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稿十篇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稿十篇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稿 篇1

曾經有兩個孿生兄弟,老大叫悲傷,老二叫做樂觀。悲觀的孩子總是愁容滿面,杞人憂天;樂觀的孩子整天都是樂呵呵的。對於兩個孩子如此異常的狀況,家人很希望能夠改變一下,於是贈與了悲觀孩子一大堆的玩具,給樂觀的孩子送了馬糞。第二天,家人意外的發現,悲觀的孩子依然緊鎖眉頭,玩具碰都沒有碰過,因為他害怕把玩具弄壞了,而樂觀的孩子卻在馬糞堆裏玩得不亦樂乎:“這裏一定藏了什麼寶貝?”這就是悲觀和樂觀兩種迥然不同對待生活的態度。悲觀和樂觀心理有時候是由於人們心理暗示的作用,而引發的各種情緒反應。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稿十篇

悲傷和情緒低落對健康是很不利的,可是有時卻無法擺脱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現在介紹以下種方法,它可以暫助你擺脱這種狀況。

1、運動運動能使你忘卻悲傷,恢復信心。運動促使人全身肌肉緊張;使血液中的內分泌激素改變;減少大腦皮層疲勞;減輕大腦和心臟在代謝方面的過度負擔;提高植物神經系統的能力。

2、營養科學家都相信維生素和氨基酸對人的心理健康很有幫助。他們發現脾氣暴躁且怪僻、悲觀的人在大幅度改善營養以後,他大腦中用來維持正常情緒的去甲腎上腺素這種化學成分會大大增加,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他克服情緒低落,避免這些不利因素對大腦和心臟的影響。

3、變換角度想問題情緒不好實質上都是由於思維方法不對所致。比如,在街上離你不遠處看見一個朋友,他沒有跟你説話或打招呼,你就以為是他不再理你了。如果你反過來想,“他可能沒有看見我”,“他可能正埋頭想自己的事情”,就不至於影響自己的情緒了。克服情緒低落的具體辦法是,每天注意自己情緒的變化,可以把一些問題記下來,把自己不好的情緒起因儘量寫第一部分是正確的,第一部分引起悲傷的原因絕大部分可能是由於自己主觀臆斷造成的。

4、擴大社會交往有人説,“朋友是最好的藥”,這一點不假。研究表明,一個人得到別人的幫助後一般也願意幫助別人,互相幫助是一種高尚的品德,也是最使人快樂的事。長期和好朋友們在一起,使人愉快甚至可以使人長壽。

笑一笑十年少,笑容是緩解悲觀的最簡單方式。請試着面帶微笑對待所有人,那樣你會獲得更大的快樂。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看看你們在腦子裏閃現的第一答案是什麼?問題是:在你心目中什麼是最重要?(停三秒鐘)你們的答案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但我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健康。沒有了健康,金山銀海也只能是廢紙一堆;沒有了健康,時間再多也只能是苟延殘喘;沒有了健康,理想再高也只能是空中樓閣。所以,健康,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 

再問第二個問題:什麼是健康?(停三秒鐘)有的同學剛才腦子裏跳出的可能是不就是身體不生病嘛!是的,沒錯,但這只是健康的一小部分,上週我校響應教育局的號召,進行了冬季長跑活動,那就是為了增強體魄,促進身體健康,而真正的健康,不僅僅是生理,還包括心理和道德上。因此,真正的健康,不僅僅是身體沒有缺陷和疾病,還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社會的適應能力和高尚的道德品質。 

健康是財富,健康是理念,健康是習慣。遇到了困難勇敢地迎上前,碰上了挫折依然充滿自信,失敗了依然執着於既定的目標走,這些都是健康,是心理的健康。碰到同學教師學會微笑問候,他人有了困難學會熱情幫助,與同學老師有了矛盾學會友善相處,這些都是健康,是社會適應能力的健康;隨手擰緊過嘩嘩流着水的水龍頭,自覺將廢棄物放入果殼箱,這些也都是健康,是道德的健康。心理的健康能讓人產樂觀地觀對一切,適應能力的健康能讓人際關係和諧,道德的健康能讓人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生理上、心理上的不健康,損害的可能只是個人;而一個人適應能力尤其是道德的不健康,損害的將是他人、集體、家庭乃至國家、民族。 

因此,塑造健康,就不僅僅是關注自己的養生之道,把握良好的生活節奏,更要締造一種陽光的心態:學會自主地學習,學會參與各種有益的活動;學會正確地評價自己,愉悦地接納自己;學會與他人溝通與相處,學會對他人尊重和寬容;學會感恩父母和老師,學會服務他人服務社會;學會保持一種平常的心態,學會享受精彩每一天。這樣做,你不僅正在培養一個健康的身體,更是在培養一種健康的心理,一種健康的習慣和一種健康的人格,你就是在培養一個真正的、純粹的、健康的、於社會有用的人。

今天下午我校將迎接健康促進學校的評估驗收,我們創健康促進學校的目的不僅要倡導學生能自主、健康地學習,充分發展自我;也要倡導教師能愉快、健康地工作,不斷實現自我。共同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有了健康的老師和學生才會有充滿生命活力的校園。讓我們抓住創建健康學校這一契機,通力合作,把健康的種子播下去,努力營造健康的物質環境和文化環境,讓我們的生活因為健康而豐富多彩,讓我們的生命因為健康而生氣蓬勃,帶着健康心態,締造健康生活,走向健康未來。

有關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稿5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擁有健康心理,成就燦爛人生。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際關係更為複雜。人們的心理負擔越來越重,心理問題也日益突出,近年來已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重視。高中生正處於人生特殊階段,面臨着生理的、情感的茫然與迷惑,尤其面臨着升學的巨大壓力,必然承受了劇烈的心理衝突。高中老師也是心理壓力最大的人羣之一。在我們周圍,有的人情緒反覆無常,脾氣暴燥;有的人意志消沉,悲觀失望;有的人迷戀網吧,厭學怕苦;有的人惟我獨尊,對人苛刻,逆反心理強,與父母、師長、同學對立情緒嚴重。

不健康的心理,不僅會導致精神疾病的發生,而且會誘發多種軀體疾病,甚至上演一幕幕悲劇。良好的心理不僅有利於身體健康,更有利於優秀學習成績的取得,人生價值的實現。當一個人情緒好的時候,往往會精神振奮、幹勁十足,思維敏捷,效率提高;反之,則會無精打采,思路堵塞,效率下降。 

那麼怎樣才能擁有良好的心理情緒呢? 

首先,要正確認識自己,不自卑,也不自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不存在差學生,只存在有差異的學生,天生我材必有用。你最大的弱點背後可能隱藏着巨大的能量,一旦爆發會成為撼動世界的優點。比如有些同學通過考試作弊來獲得高分,手段不光彩,虛假的高分也不可能增加自己的自信,然而從另一個角度折射出他想考好成績的願望超過了一般人,這樣的同學如果能夠改變自己實現願望的方式,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他會找到真正的、更多的成功與快樂!要想達到目標,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腳踏實地地走下這個山頭,再努力登上那個山頭,在那個更高的山峯上回頭看看自己的腳印,你會發現奮鬥的意義和自己的價值。

第二,要正確與人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和諧的人際關係來自對別人的愛心和尊重。與人分享快樂,快樂會加倍,與人分擔痛苦,痛苦會減半。多給別人力所能及的幫助,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多聽取老師、父母、同學的意見,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我們還要懂得寬容和謙讓,所謂仁者無敵,退一步海闊天空。偉人之所以偉大,就在於他們有寬廣的胸懷。西方有句格言:懷着愛心吃菜,勝過懷着恨吃牛肉。 

第三,要正確看待學習。學好本領是學生的天職,也是我們的安身立命之本,讀書改變命運,改變自己的命運、家庭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我們可以把學習的類型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為被動苦學,即被家長、老師逼着學習,這類學生的學習過程非常痛苦,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效果可想而知;第二層為積極好學,這類學生勤奮努力,良好的成績會給他帶來自信和快樂,從而形成學習狀態的良性循環;第三層為主動樂學,這類學生有自己的學習方法,靈活駕馭知識、高效快樂學習。同學們,我們應該擺脱第一層,邁過第二層,到達第三層,沒有哪個學生不想學好,也沒有學不好的學生! 

第四,要正確面對挫折或失敗。生命的本質在於追求快樂,可命運似乎總給人太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泰戈爾説過: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絕唱;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挫折是一個人成長必經的過程。翩躚的蝴蝶都經過破蛹前的痛苦掙扎,每一塊金牌都經過無數汗水和淚水的浸泡。困難和挫折可以驅走惰性,使人奮進。一次考試的成功與失敗,只能反映你以前的學習情況,不能代表和決定你的將來。每個人都經歷過挫折的痛苦,都感受過失敗的沮喪,但誰也不能讓時光倒流,如果你一味沉溺於過去失敗的痛苦之中,那麼你不僅錯過了昨天的時光,你還會錯過今天的機會。英國哲學家培根也説過:超越自然的奇蹟多是在對逆境的征服中出現的。我們不要被暫時的失敗所屈服,要重整旗鼓,輕裝上陣,積極的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去,那真正的成功就在不遠處等着你!

老師們,同學們,國外有句格言:我是我心靈的主宰。健康的心理是成功的基石。我也希望全體老師都能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關心學生的人格成長。不到一個月,我們就要迎來期末考試了,高三的學生只剩下一百多天就要走上大學聯考的考場了,在這裏,我也衷心祝願每位同學都能掌好自我情緒之舵,以積極的心理,迎着陽光,乘風破浪,奮力前進,創造奇蹟!  謝謝大家!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稿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上午好!今天心理健康集體晨會講話的題目是《做身心健康的陽光少年》。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國小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小而言之,會影響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如:影響一場考試的得失、一場比賽的勝負,還會影響着班級、學校的和諧;大而言之,會影響社會的安定,影響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的提高,影響國家的未來與興衰。那我們怎樣才能擁有健康的心理呢?

首先,要正確認識自己。不要自卑,不要自負,要自信,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不存在差學生,只存在有差異的學生,要正確面對挫折或失敗,很多我們原本以為邁不過去的坎,其實可能壓根只是小事一樁,換一個角度看待它,會有意想不到的轉機。

其次,要學會正確與人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和諧的人際關係來自於對別人的愛心,來自於對別人的尊重。把你的愛心與老師、同學分享,你會得到更多的快樂;把你的意見與別人溝通,你會得到許多有益的忠告;與人分享快樂,快樂會加倍,與人分擔痛苦,痛苦會減半。多給別人力所能及的幫助,送人鮮花,留已芬香,多尊重別人,多體諒別人,經常真誠地對人微笑,真誠地微笑充滿着你的自信,表示着你的禮貌和對別人尊重。

第三,要正確面對批評。在我們學習、生活中,總會聽到批評的語言。有的同學總覺得被批評了沒面子,對於別人善意的批評和勸告拒不接受,逆反心理特強,與同學、老師、父母之間對立情緒嚴重。久而久之就會使自己的心理健康產生問題。我們應當多聽取老師、父母、同學的意見,要知道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最關心你的人,才是最愛你的人,苦口婆心批評你的人,才是最想幫助你的人。

讓我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做一個身心健康的陽光少年!只有具有積極的人生態度,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精彩,人生才會有價值!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稿 篇4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關注心理健康,提高自身心理素質”。

心理健康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生活幸福的重要保障。今天的中國,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人們開始接納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努力學習心理保健的知識和技能。那麼如何才能確保自己心理健康,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呢?

作為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我想送給大家六個生活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是“嘗試”。心理健康的人對周圍環境充滿好奇並樂於探索。有益的嘗試幫助你認識自己,發展能力,發現生活的意義。

第二個關鍵詞是“挑戰”。心理健康的人面對挑戰也會焦慮,也會緊張,但是他們不會退縮。敢於挑戰是一個人提高自信,有勇氣,負責任地生活的前提。生活裏處處是挑戰,選擇逃避終將一事無成。惟有敢於挑戰,樂於挑戰,才能贏得生活的饋。

第三個關鍵詞是“接納”。我們的出身、遭遇,我們的性格和能力,即便是後天再努力都可能存在難以逾越的侷限。這個時候需要的不是悔恨和埋怨,而是接納。接納幫助我們恢復內心的平靜,讓我們更加理性與從容。

第四個關鍵詞是“開放”。心理健康的人對自己的體驗和周圍的世界都保持開放的心態。人和世界的發展都有無限的可能性。不固執於已有的想法,不做出偏激的行為。學會尊重差異,欣賞差異,努力培養適應多元文化世界的素質和能力。

第五個關鍵詞是“溝通”。有句話叫做“流水不腐,腐水不流”。沒有溝通的思想不是活得思想,甚至可能是有害、危險的思想。溝通幫助我們宣泄消極情緒,獲取新鮮資訊,建立感情,獲得歸屬感。

第六個關鍵詞是“求助”。心理健康的人是願意求助別人的。有的人認為求助是一件很丟人的事,為了所謂的面子讓心靈戴上沉重的枷鎖。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別人的幫助並沒有貶低你的智慧。你的求助會增進你和周圍人的感情,讓人覺得你的真誠和可親近。

嘗試、挑戰、接納、開放、溝通、求助,努力體驗這6個生活關鍵詞帶給自己的成長,每個人都能保持心理健康!

謝謝!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稿 篇5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上午好!

今天,10月10日,是第25個世界精神衞生日,20__,20__,20__連續三年來世界精神衞生日都以“心理健康,和諧社會”為主題,可見,健康的心理是我們人生幸福,社會和諧的保障。因此,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關注心理健康,學會珍愛自己》。

健康,不僅僅是指一個人軀體、生理的健康,還包括心理的健康。那麼,作為中學生,以下8條心理健康的標準你達到了嗎?

1、有正常的心理活動,智力正常,與同齡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樂和行為表現,言談舉止和思想活動符合社會規範。

2、人際關係和諧,尊敬師長,信任同學,能寬容和諒解有缺點的人和反對過自己的人。喜歡和老師、同學在一起。

3、能正視現實,適應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根據環境和形勢要求改變自己,也能創造環境。

4、有樂觀、積極進取的精神。對現狀感到滿意,對前景也覺得光明美好。

5、能冷靜、理智對待生活中的挫折。能學會用正確方法和態度去對待錯誤,有從失敗中學習和總結經驗教訓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患得患失。能揚長避短,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不把獲得的成績看作高於一切或毫無意義,不自卑,不過分自責,有安全感。

7、有從事各種活動的興趣、信心,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能有效地完成各種任務。

8、在有利於社會或集體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個性的獨立性,保持認識、情感、意志行為的協調和統一。能獨立地作出決定,並對決定負責任,而不受別人的任意控制和支配。

目前,有關專家調查研究表明,我們大多數中學生的心理是健康的,有些只是偶爾存在心理問題,雖然我們有時候會被困擾,但在不長的時間內就消失了。真正有心理疾病的中學生是為數不多的。心理問題不是心理疾病,雖無需大驚小怪,但也不容忽視。在我們大部分的青少年中,存在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由學業帶來的心理壓力大。

2、偏執、敵對,認為他人不可信,自以為是,偏於固執。

3、人際關係緊張,總感到別人對自己不友善。

4、抑鬱。表現出對學業、前途、未來沒有希望,精神苦悶、情緒低落。

5、焦慮、心裏煩躁不安。

6、適應能力差。對新的環境和生活不適應,不習慣教師的教學方式,或者不喜歡學校的各項活動。

7、情緒忽高忽低極不穩定。

8、心理不平衡。當他人比自己強或獲得了高於自己的榮譽後,總感到不公平。

那麼面對當前的環境和形勢,我們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呢?簡單的説就是:對人生——自信積極、微笑樂觀;對困難和壓力——毫不在乎、輕鬆自在;對他人——不卑不亢、寬仁博愛;對學習和工作——傾盡全力、淡定從容。具體來説爭取做到:

1、 自覺學習心理知識,尋求心理健康的良藥

2、 對自己不過分苛求,確立目標適中,養成“平常心態”

3、 對他人的期望不要過高,避免失望感

4、 不盲目的處處與其他同學競爭,避免過度緊張

5、 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擴大社會交往

6、 加強意志鍛鍊,保持樂觀的情緒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在關注身體健康的同時,一起來關注心理健康,做一個全面健康的人,共同營造健康、和諧的校園。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稿 篇6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擁有健康心理,享受快樂人生。

時值季春,處處百花爭豔,大地一片翠綠。同學們在來校的途中,有沒有感受到春天的足跡?面對這鶯歌燕舞、綠絲垂絛的美景,你心理又會泛起怎樣的漣漪?是在為日本那些被海嘯奪去生命的同胞祈禱,還是在為喝牛奶而中毒的國小生歎息?是在為自己即將面臨的月考或期末考試而憂慮,還是在為擁有這陽光燦爛、萬紫千紅般的春天而興奮?面對一樣的春天,有的人萬般讚美,而有的人認為春天不過是一個美麗的謊言,因為他總是把一切痛苦與失敗悄悄隱藏在後面!可見,不同的心境,產生不同的感受!

作為當代的學生,你們是幸福的,也是快樂的。學校擁有先進的教學條件,優秀的師資力量,一流的管理理念。用明朝人宋濂的話講就是: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可是,部分同學對學校的管理總是嘖有煩言,認為規範的寄宿制生活約束了自己,較重的課業負擔壓迫了自己,過多的在校時間限制了自己。如果有這種不良心態,當然就不會擁有快樂的心情。

那麼,作為當代的學子,具有怎樣的心態才是健康的呢?具有怎樣的人生才是快樂的呢?我想應立足學習,從以下三個方面去思考:

一是要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以健康的精神調節心態。我們身邊的任何行動都有目的性的。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讀書學習。讀書的目的在本質上是個立志的問題。所謂志,就是人們心裏的奮鬥目標。明朝學者王守仁認為:志不立,天下無事可成。古往今來,世界上所有的大事業,都不是糊里糊塗裏做出來的。志氣和毅力是誕生成就的催化劑。我們要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膽略與氣概,將自己的志向與人民的利益、民族的振興緊緊結合起來。若有這樣的讀書境界,心情怎麼不會快樂呢?

二是注重學習內容的選擇,用寬鬆的環境調節心態。長時間聚焦課本的學習,不僅索然無味,而且思維受阻,學習效率低下。其實,我們的學習不必太拘泥於課本,因課本僅是對已有知識的傳承。教科書不是我們惟一的世界,世界才是我們的教科書。為此,奉勸同學們多讀點課外書,以增長見識,開拓視野,愉悦身心。對與課本有關的課外書可精讀,與課本無關的課外書應博覽。當然,讀課外書也希望你們能做到文理兼顧,不厚此薄彼,以吸收不同的營養,接受不同的思維訓練,為自己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讀書人如果能經常讀些自己喜歡的書,應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三是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借讀書的睿智調節心態。培養學習能力,改善學習方法,對大多數同學來説怕是當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健康的心態,快樂的人生對學生來説,其實與是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有着密切的聯繫。讀書要靈活,不要死讀書,讀死書,因為這樣會壓抑智力的發展,讀書要有思想、有見解。孔子説: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增廣賢文》中也有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的句子,這裏的用意就是用心琢磨與思考,也就是讀書的內涵和實質。對於學習,我們需要的不是現成的金子,而是開發和提煉金礦的能力和工具。若你學識淵博,本領高強,能力出眾,辦事得心應手,那有不快樂的呢?我想,我們學生若有正確的學習目的,又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並有標新立異的勇氣,身心一定會健康,人生一定會快樂。

沒有失敗的人生,只有人生的失敗。五年級的同學們即將迎來畢業考,三四年級的同學們亦將面臨抽考,低年級的同學們也將很快接愛月考的考驗。在這春意盎然的時刻,希望同學們切莫辜負這個春天。自然的春天已經到來,我希望你們生命裏天天是陽光燦爛般的春天,開心快樂的春天。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稿 篇7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每年的5月25日是心理健康日,“5·25”的諧音即為“我愛我”,提醒我們“珍惜生命,關愛自己”。所以,本週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周,週三下午一二節課,我們將邀請淮北師範大學的大學生們來我校開展心理健康室外拓展活動,請七年級、八年級各班主任老師認真組織學生,積極參與。

下午三四節課正常上課。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關注心理健康,演繹美麗人生》:

第一,什麼是心理健康?

聯合國世界衞生組織曾經提出過一個響亮的口號:“健康是人類第一財富,健康中有一半是心理健康。”換句話説,健康不僅是指沒有身體疾病的症狀和表現,還包括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就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適度的情感、和諧的人際關係以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那麼如果一個人心理不健康是不是就等同於精神病呢?事實上,心理不健康是心理功能正常狀態下存在心理問題,而心理問題就像感冒一樣普遍,有些心理素質好的人有了心理問題自己可以解決,就像身體素質好的人不會經常生病一樣;而精神病是心理問題累積成的心理異常狀態。只要我們很好的處理像感冒這樣的心理問題和心理煩惱,後果就不會那麼嚴重。

第二,為什麼要重視心理健康?

這裏,我用一個心理寓言故事加以説明:一棵蘋果樹,終於到了結果的時候。第一年,它結了10個蘋果,9個被拿走,自己只得到1個。對此,蘋果樹憤憤不平,於是自斷經脈,拒絕成長。第二年,它結了5個蘋果,4個被拿走,自己又只得到1個。它想到去年只獲得

10%,今年卻得到20%!翻了一番,心裏感到非常平衡。

其實,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蘋果樹在成長!這顆蘋果樹太過於關注一時的得失,影響了一生的成長與發展,這正是因為它沒有一顆健康的心靈,沒有正確處理好成長中的困惑。所以,只有當我們擁有健康的心理,只有當我們學會正確地對待心理問題時,才會發現那些阻礙我們成長的力量是可以微弱到忽略不計的。千萬不要像蘋果樹那樣去處理心理問題,因為一顆健康的心靈告訴我們,這些都只是暫時的陰霾,等風雨過後,我們必定會看到美麗的彩虹。

第三,如何做到心理健康?

首先,面對問題,不能逃避。一切心理問題都源自對事實的錯誤認識,來自於那些令我們痛苦的事情。只有選擇正確的方法主動去面對,才能防止變成更大的心理問題。

話説有這樣兩隻小貓,為擺脱討厭的影子用盡各種各樣的方法,結果發現,無論走到哪裏,只要一出現陽光,仍然會看到令它們抓狂的影子。最後它們終於找到了各自的解決辦法:一隻小貓選擇永遠閉着眼睛;另外一隻小貓選擇永遠待在其他東西的陰影裏。他們在面對心理問題時都選擇了逃避,從而變成了更大的問題,產生了令人費解的行為;如果它們選擇主動地面向陽光,就永遠不會看到陰影!

其次,要有積極的態度。態度比能力更重要,因為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所以在遇到問題時,我們應該選擇更為樂觀的態度:雖然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控制它的寬度;我們不能左右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我們不能改變容貌,但可以展現微笑;我們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我們不能預知明天,但可以利用今天;我們不能樣樣順利,但可以事事盡心。

最後,祝願大家都能做自己心靈的主宰,用健康心理樂觀生活,書寫多彩人生!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稿 篇8

當大學聯考倒計時的鐘聲敲響時,那粉白的數字,在同學們的眼中可能已幻化成不同的圖騰,讓同學們感到緊張、焦慮、煩躁,在大學聯考前的這段時間內,對學生來説,做好心理上的調整,比夜以繼日地埋在書堆裏效果更好。

俗話説“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高三學生要平穩的度過接下來的學習時光,須要先了解自己現在的狀態。

考生考前心理狀態什麼樣?不同的學生在考前的心理狀態是不一樣的,通過大學聯考專家多年的觀察,總結出以下常見的幾種:

過分激動狀態。常表現為情緒體驗強烈而緊張,心跳加快,情緒狀態不穩定。學生如果處於這種狀態,往往注意力失調,心不在焉,不能控制自己。這種狀態是刺激物引起大腦皮層抑制過程減弱,興奮過程過度升高的結果。其產生與學生的能力水平程度、複習準備情況、臨場經驗、個性特點和意志品質有關。

平淡默然狀態。這種狀態與過分激動狀態相反,表現為情緒低落,所有心理過程都進行得非常緩慢,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缺乏信心,知覺和注意過程減弱、不果斷,甚至不想參加考試。這種狀態同學生大腦皮層興奮過程下降,抑制過程加強有關。其產生是由於過度疲勞或考前複習過度而引起。從心理上來分析,往往與學生對考試的不利方面想得太多,又沒有解決辦法,及缺乏頑強的意志有關。

盲目自信狀態。主要表現在對考試的艱鉅性和困難估計不足,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盲目自信。這種狀態和學生不準備動員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克服困難,注意強度下降,知覺、思維遲緩有關。這種狀態對學生能力水平的正常發揮不利。

最佳競技狀態。這種狀態表現為學生對面臨的考試以及對自己的能力水平有清楚的、實事求是的認識,有全力以赴參加考試和爭取成功的願望。處於這種狀態的學生,注意力集中在即將來臨的考試上,知覺敏鋭性提高,情緒飽滿,精力充沛。大腦皮層具有與任務相適應的神經興奮過程,這種神經過程又有最適宜的靈活性,並以相應的抑制過程來加以平衡,從而表現出思維活躍、記憶力增強等心理狀態。這種狀態對學生考試水平的發揮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瞭解了我們考前可能會出現的這幾種狀態,我們應如何進行心理調節呢

調節情緒,活躍思維。情緒是思維的催化劑,思維能力可以通過情緒的調節而顯示出更高的效應。積極的情緒可使人精神振奮、想象豐富、思維敏捷、富有信心。消極的情緒則讓人感到學習枯燥無味,繼而想象貧乏、思維遲鈍、心灰意懶。人在高興時,學習的信心和興趣會增強,學習新知識的願望變得強烈,會感到大腦像海綿吸水一樣,比較容易把知識“吸”進去。而煩惱、焦慮、愁悶、恐懼時,會降低學習的願望和興趣,抑制思維活動,從而影響智力發揮。

適度焦慮,激發動機。有些同學在考試之前就開始擔心自己的狀態,有的是因為前階段考試成績不好,有的是因為對未來的考試抱有很大的期待,不管是哪種情況,學生考試焦慮主要體現在對考分的過分看重,説到底是對自己未來前途的焦慮。害怕看到老師失望的目光,害怕給不了家長一個滿意的交待,害怕在同學面前失去面子。雖然有學生天天挑燈夜戰,但效率也不高;睡眠質量不高,失眠,作噩夢,第二天頭腦昏沉沉的。過重的學習負擔、心理壓力、家長和社會過高的期望常使同學們的情緒處於焦慮狀態。過分的焦慮會影響到學習效果,但適當的焦慮還是有必要的。焦慮是注意的基礎,一定程度的焦慮情緒可以有效地調整我們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記憶效果和思維效率。心理學實驗表明:焦慮水平與學習成績呈倒“U”形關係。

日本著名的心理學家森田正夫總結的一條理論揭示了一個重要的生活哲理:只要你有取得成功的慾望,你就必然會有一定焦慮,反之,你有一定的焦慮,就説明你有取得成功慾望的影子,誰又能夠掃除自己的影子呢?這是人類心理世界的一條自然法則。

總之,焦慮儘管是令人厭惡的情緒,但在學習中又不可缺少,我們不應該籠統地把焦慮看作學習的絆腳石,而應當寬容地接受適度焦慮的出現。不允許自己的情緒有波動,不允許有焦慮,就必然會對正常焦慮的出現感到痛苦、不安。這種“對焦慮的焦慮”反而會激發過度焦慮,把自己推向考試暈場的泥潭。

無焦慮或焦慮水平過低,學習無緊迫感,對什麼都無所謂,肯定學不好;而焦慮水平過高,人的精神極度緊張,又會影響正常的思維;只有處於中等焦慮水平的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才被激發,變壓力為動力,學習效果最好。

在緊張的學習過程特別是在考試過程中,一旦出現了過度焦慮的狀態,一些學生會立刻感到擔心,極力想排除這種反應。因為他們確實感到只要有焦慮情緒出現就無法集中注意力,就不能專心思考。在這些學生看來,這種出現在自己腦子裏的東西一定會干擾自己的思維。其實這是一種常識性的誤解,雖然“焦慮的發生”和“無法集中注意力”具有時間先後的鏈接,但是卻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因為根據意識活動的規律,不是這種負面情緒直接影響了你的思考,而是你對負面情緒狀態的關注、體驗和抵抗干擾了你的正常思維活動,使你不能專心思考。既然我們瞭解了情緒變化的規律,那麼,當消極情緒出現時,就不要以主觀意志對抗情緒變化的“自然現象”,而應該堅持“順其自然”的原則,實行三不態度:不痛苦、不體驗、不抵抗。

為了緩解和消除考試焦慮,可以嘗試以下幾個策略:

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動機水平,過強或過弱的動機水平都容易使自己產生失敗體驗而導致心理壓力。

未來對於每一個人來説都是一個未知數,不要過多地擔憂將來的事情,而應將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現實的生活和學習中。

積極暗示,挖掘潛能。積極的心理暗示可緩解過分的焦慮。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一個人總是沉浸在不愉快的回憶中或滿腦子都在想我怎麼學不好、記不住時,情緒肯定低落,學習效率不高。當你坐在書桌前開始學習時,腦海中先浮現出令你最自豪、最愉快的畫面一分鐘、並在心中默唸三遍“考試前我一定能複習好”“我絕對有能力學習好”,然後充滿信心、精神振奮地投入學習,會有明顯的效果。因為在我們每位同學的體內都有成功的種子,也許有的還在休眠,快些把它喚醒,它會把你帶向成功。

正確看待信心問題。一些同學由於付出的努力短時間內看不到效果,就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沒有樹立正確的歸因理念。精神分析者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書中説:“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為我們發現我們所處的現狀都是可以進一步改善的。”從這個意義上説,自卑也可以成為一個人進步的動力,人生正是在對自卑的不斷超越中而漸入佳境的。

克服過重的自卑感,樹立起對自己的信心,在遭遇挫折時,我建議同學們嘗試以下策略:

1、對自己有一個客觀、全面的評價。正確的認識自己才能做到“知己”,若是片面放大自己的弱勢,縮小自己的強勢,就將失去前進的動力,而一旦有了充分的自信,就能產生強大的內驅力。

2、善於將成功歸結為自己的能力。

3、體驗內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要相信之所以失敗是由於自己努力不夠或無效努力,

4、制定階段性目標。

5、在不斷達到目標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

6、樂觀、平靜地對待挫折,因為挫折對於成功同樣是必要的。

瞭解了我們在高三複習過程中會出現的心理狀態以及一些預防措施,我們還應該關注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的幾種心理現象。

著名心理學家王極盛教授研究發現,在影響大學聯考成績的諸多因素中,居第一、二位的因素是考生在考試中的心態和考試前夕的情緒狀態。但在生活中,一些心理現象往往會影響到人的心態,因此,我們高三學生應該及時瞭解和把握這些心理現象,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增強自信心。

高三複習過程中要走出“高原反應”

每年高三下學期的複習階段都有學生有越學越差的感覺,有些同學感到許多知識似乎都會,動手解題時卻束手無策,即使能下手解題,也是錯誤百出;不少同學初期考分較高,複習一段時期成績沒有進步,便認為自己不行了,失去了信心和學習積極性。上述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高原現象,類似於運動員在接受訓練時,剛開始成績逐漸上升,但到了一定程度之後,成績卻不再上升、甚至下降。

誰都會經歷高原現象,只不過症狀輕重有別。同學們之所以會出現高原現象,主要是因為人的記憶有一定的週期性,過一段時間後便會遺忘一部分,如果不及時鞏固,會造成知識掌握不牢,就容易出現高原現象。其實,在高三複習過程中,高原現象是一種無法迴避的客觀現象。這種現象的存在,並不意味着同學們的學習到了極限,主要是因為高三階段大負荷的學習和過量的練習造成了生理和心理疲勞,並且缺少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加之複習沒有計劃。

當同學們遇到了上述情況,首先應該克服急躁情緒,注意調節和保持良好的情緒,使自己心平氣和,消除煩躁不安、緊張焦慮的心態,平穩地走過高原期。其次,應打好堅實的基礎,學習成績的提高需要有全面鞏固的知識基礎,因此,同學們在複習過程中,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夯實基礎知識,編織知識網絡,拓寬知識面,有針對性地加強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訓練。同學們特別要注意把教材的基礎知識掌握好,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好,把自己考試的技巧和策略總結好。這樣,就能增強繼續學習的底氣,縮短“高原現象”存在的時間。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稿 篇9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一天,一條蚯蚓看見許多美麗的花,就想得到一些花瓣。它對丁香花説:“丁香花,你能給我一片花瓣嗎?”丁香花説:“為什麼要給你?”它説:“我能幫你鬆土啊。”丁香花説:“好吧。”蚯蚓幫丁香花鬆了土。於是丁香花給了蚯蚓一片花瓣。蚯蚓又走到金葵花的面前,它説:“你能給我一片花瓣嗎?”金葵花説:“我為什麼要給你?”它説:“我能幫你鬆土啊。”金葵花説:“好吧。”蚯蚓幫金葵花鬆了土,於是金葵花給了蚯蚓一片花瓣。晚上,蚯蚓累了,它靠在一朵花旁邊睡着了。那朵花低下了頭,用自己的花瓣為蚯蚓遮風。蚯蚓醒來了,卻不知道那朵花幫助過它。可是,那朵花低頭的時候,它的花籽一粒粒地掉到地上。一個月以後,花的種子發芽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

蚯蚓幫丁香花和金葵花鬆土,丁香花和金葵花分別給蚯蚓一片花瓣。晚上,當蚯蚓在一朵不知名的花下休息時,那朵花悄悄地幫助了它。這種幫助,讓花自己的種子種到了地上。所以説:如果我們去幫助別人,別人也會來幫助你,有的時候幫助別人,也就是幫助我們自己!蚯蚓的這種行為就是心理健康的表現,也是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做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

一個人的健康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身體健康,一個是心理健康。今天我們主要講心理健康。因為國小階段不但是我們身體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們心理素質發展的重要期,它們都將直接影響着我們未來的健康和精神面貌。那麼心理健康有什麼標準呢?今天我要提醒大家重視的心理健康可用三方面來衡量:1、學習上,心理健康的同學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努力學習,按時完成各科作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2、在人際關係方面,要學會處理與家人、老師和同學的關係,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能夠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心裏有了疙瘩,和別人有了矛盾,一定要説出來,尋求解決的辦法,不要動不動就用極端的方法來解決問題。3、在自我意識方面,要善於正確地評價自己,並能通過別人來認識自己,善於反思自己的不足,能夠控制自己的一些消極的想法與行為,能愉悦地接納自己。只有在這三個方面能夠做到的學生,才可以説是心理健康的學生。

同學們,“健康體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讓我們行動起來,像我前面説的那條小蚯蚓一樣用自己的行動共同去開拓健康的綠洲,促進大家的精神健康。在這裏我希望各位同學都能做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享受美好的人生,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

最後祝大家身心健康,學習愉快,天天都有好心情。謝謝大家,我的講話到此結束。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稿 篇10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 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 做個心理健康的孩子 ” 。一個人的健康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身體健康,一個是心理健康。今天我們主要講心理健康,那麼,怎樣去判斷我們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呢?下面,我從我們國小生的 學習、人際關係、自我認識、社會適應四方面進行分析,同學們請認真聽聽,對照自己是否符合心理健康的要求。

第一個方面是學習。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心理健康的學生首先是能夠學習的,能在學習中獲得智慧和能力,並將學習得來的智慧和能力用於進一步的學習上面。下面是與學習有關的心理健康的標準:

1 、是能自我滿足。這裏所説的滿足感,實際上就是一種學習上成就感。每個人都希望成功。有些學生,對自己的要求過高,一心想成為全班第一、第二,結果總是對自己不滿意;而有些學生卻不想有所作為,認為反正自己不行,對自己喪失了信心,甘於落後。這種過於強烈和過於落後的學生都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學生。因為大部分心理健康的學生都是能在學習中獲得自我滿足感,從而不斷增強自信心。

2 、是能排除學習中各種憂慮。例如:有些學生考試不理想就會很不開心,害怕老師和父母的責備,甚至出現焦慮。結果焦慮過度,甚至害怕回學校,對學習產生逃避的心理。而心理正常的學生雖然在學習中也有煩惱,但會採取積極的方法,會擺脱這一消極情緒。

第二方面是人際關係: 心理健康的學生既有好朋友,又樂於與人交往。能與父母形成良好親子關係,與老師形成良好的師生關係,與同學形成良好的同伴關係。我們常發現有些同學喜歡獨來獨往,把自己封閉起來,這些都是人際關係不健康的表現,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學生。

第三方面是自我認識: 心理健康的學生,不但能瞭解自己,而且能接受自己,接納自己的不足和缺點,並努力謀求自己的最佳發展。甚至有些學生對自己無法彌補的缺陷,也能安然處之,有時還會自我安慰。而有些學生,一次考試考砸了或做了錯事之後,總是極力地找各種藉口為自己開脱,或隱瞞同學和家長。還有些學生總是不承認自己某些方面的缺點,總是覺得自己是正確的,別人都在冤枉他。這些都不算心理健康的學生。

第四方面是社會適應力: 人是生活在現實環境中的,社會適應能力對個人的生活和學習有重要意義。所以心理健康的學生都能瞭解現實,正視現實,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對生活和社會適應不良的學生就容易產生出各種心理行為問題。例如:有些學生沉迷電腦遊戲,沉迷虛擬世界裏,對現實的學習和生活都不感興趣。這些都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學生。

最後,在這裏我希望各位同學都能做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享受美好的人生,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guoqi/lz6op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