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國旗下講話稿 >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通用12篇)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通用12篇)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 篇1

老師,同學們: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通用12篇)

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做一個心理健康的學生”。如果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什麼是健康?”相信多數人一定會説:“健康就是沒有病唄!”的確,長期以來,人們健康的觀念侷限在“生理疾病”方面。其實,一個健康的人既是“生理健康”的人,更應是心理健康的人。積極的情緒,頑強的意志,清晰的認知,健康的人格,共同構成我們優良的心理素質。

在美國,一個成功者身邊總有兩個人,一個是律師,一個是心理學家。這充分説明美國人是很重視心理健康問題的。

科學研究發現,人們有很多疾病都與心理因素有關。心理健康對一個人事業的成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89年,一日本青年報考一家大公司,剛公佈考試結果時,他名落孫山。得知這一消息,他深感絕望,頓生輕生之念。好在搶救及時,自殺未遂。後來傳來消息,他被錄用了。原來統計出了差錯,他實際是名列榜首。他還沒來得及高興時,又傳來了消息,説他被公司解聘了。公司的理由是:一個人連如此小的人生打擊都承受不起,今後艱苦奮鬥的人生道路上他建功立業嗎?

心理健康不僅與疾病、事業的成功有關,還與我們的生存息息相關。杭州有個9歲的孩子叫張毅,國小三年級,學習優秀,班長、中隊長,1989年2月2日上午,被學校評為“三好學生”。當天中午,姐姐張萍帶4塊糖果回家,分給張毅兩塊,要留給媽媽兩塊,可張毅不幹,堅持全部都要,並大發脾氣,還踢了姐姐,然後自己跑到樓上,反鎖在屋內,用紅領巾吊死房間裏。這是多麼慘痛的教訓啊!

一位著名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15%來自於知識和專業技術,而85%要靠個人良好的心理素質。

同學們,“大浪淘沙”是社會進步和人生髮展永恆不變的規律。只有我們擁有積極的情緒,頑強的意志,健康的人格,我們才能更好的迎接未來社會的挑戰。

最後,祝願同學們能保持健康的心理,走向成功的人生。

謝謝大家!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 篇2

平庸就是無能,放棄就是失敗,我們不甘平庸,永不言棄。但現實生活中,失敗平庸屢見不鮮,主要是心態有問題。遇到困難,他們總是挑選容易的倒退之路。“我不行了,我還是退縮吧。”結果陷入失敗的深淵。成功者遇到困難,仍然保持積極的心態,用“我要!我能!”“一定有辦法”等積極的意念鼓勵自己,於是便能想盡辦法,不斷前進,直至成功。

在同學們的學習歷程中,有一種普遍存在的心態,寄希望有一種走捷徑的學習方法,使自己能夠成績迅速提高,後來居上。一旦遭遇挫折,便失去對學習的熱情,進取精神大減,直至自暴自棄。這就是一種急於求成,急功近利的消極心態。

心態對一個學生的學習效果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心態決定生命的高度,如果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每一項學習任務和人生課題,那麼你的學習興趣會隨之提高,學習效果也會隨之提高,人生就會愈加輝煌。因此,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在於他的心態。成功人士與失敗人士差別在於成功人士有積極的心態。

怎樣才能使自己具有積極的心態呢?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善於利用積極的心理暗示。一個醫生朋友曾告訴我: 有些病人來看病,本來他是不需要吃藥的,但是我給他們開一點藥才放心地離開,當他吃了我開出的藥之後,還告訴我,你給我開的藥很靈驗,我吃完之後就立馬見效了。其實我開出的藥並不是真正的藥,藥片是澱粉作的,針劑是蒸餾水,膠囊裏裝的是糯米粉,在服用了這些 “藥”以後,確實有很多人因此痊癒了。反之,患者如果被告知這些“藥”的真相,就不會有任何效果。這是為什麼呢?實際上,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一位博士曾經向我講述他當年考研時的故事:“本科的時候,我的外語是俄語,成績一向不錯;可當我決定考研的時候,卻發現我所報考的專業要求的是英語成績,要知道,在英語方面,我完全是一片空白!”然而,他並沒有因此感到沮喪,反而決心接受這個挑戰。“那個時候,我經常激勵自己:我的英語是零基礎,相當於一個嬰兒,但我掌握的是成人的學習方法,只要我學到一點,我就能多考一分。”抱着這樣輕鬆的心態,他從頭學起了英語。兩年後,他如願考取了研究生。

其實,他成功的精神力量,就是積極的心態,或者説是內

心對一個好的結果的希望,這就是“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在生活中,我們需要受到別人的鼓勵,同時,更要學會自己鼓勵自己,也就是進行自我心理暗示,逐步培養自己的積極心態。

一、積極暗示

1、對自己説一些鼓舞的話。成功者每天都對自己説:“我

行”;“我正期待着……”;“比上次情況好多了”等等,説這些話的時候最好是有聲地説,請“意識”調動內心深處的 “潛意識”。可以站在鏡子面前,看着自己的眼睛,真誠地表述自己的願望:“你馬上要參加一場至關重要的考試了,我相信你的實力,只要肯努力,你一定可以成功的!加油!”。初次這麼做的時候,可能會感到難為情,覺得自言自語有點傻;但嘗試之後會發現,經過這樣的自言自語,你的心情會更加積極樂觀,思維、行動的效率也會提高。這樣的自我暗示可以每週進行1~2次。比如在考試的時候碰到做不出來的題得時候對自己説:“這麼難的題目,連我都做不出來,別人自然更做不出來,不用害怕。”遇到難題花了很多時間才做出來的時候,就對自己説:“這麼難的題目,居然被我做出來了,這麼巧妙的方法別人肯定想不到,嗯,這下又比別人多拿了十多分。”遇到很簡單的題目,很快做出來了,我就想: “哎呀,這麼簡單,看來這次考試我是非考高分不可了。”總之,每做一道題,就從各個方面鼓舞自己,這樣,一張卷子做下來,不論難易,都自我感覺良好。

2、在想象中預演。在一個安靜、安全的環境中將自己徹底放鬆,並將希望達到的目標在腦海中進行清晰細膩的預演。比如,想象着自己考入了理想的學府,想象着自己在校園徜徉,想象着自己在研究室做實驗等。在心裏告訴自己:“這就是我的理想,我願意為我的理想去付出去奮鬥!”有了這樣的心理預期,人就會有前進的動力。想象之後,腦海中會留下一個積極的記憶印痕;而在遇到真實的情境後,記憶就會被激活,從而指引人的思維和行動。

3、用語言表達出內心的感受。心理學研究中有一種“內省

法”,就是讓人冷靜地觀察自己的內心深處,然後將觀察的結果如實講出來。當我們大學聯考信心不足的時候,與同學、朋友、老師和家長多交流,把心裏話、苦衷都傾訴出來,這樣會使心理上的壓力得到釋放。他人的安慰、鼓勵和支持,有助於改變信心不足的狀態。除此之外,我們可以經常看一些大學聯考成功者的經驗文章,看看他們是怎樣在自信心不足的狀態下走出低谷的。同時也對自己進行這樣的鼓勵:我們都會遇到“攔路虎”,既然別人可以打敗它,我同樣也行!

4、把每一次失敗都當作是最後一次。在遭遇不順和失敗的時候,試着對自己説:“這是最糟糕的情況了,不會再有比這更倒黴的事情發生了。”“既然„最糟糕的事‟都已經發生了,那麼以後就該„否極泰來‟了!” 等等。這樣做會給自己以信心,增強心中的安全感。

5、不要總強調負面信息。不要總是給自己一些這樣的提醒:“昨天我有20個單詞沒有背下來”、“這類題我總是找不到解題思路”等等。越是這樣擔心的事情越容易發生,所以,聰明人應該避免用失敗的教訓來提醒自己,而應該多用一些積極性的暗示,如:“多背幾遍我就能記住了”、“這次知道錯在哪裏,下次做這類數學題的時候就有經驗了”等等。積極的暗示和指導,比起強調負面結果,效果會好很多。

6、別給自己貼上失敗的“標籤”。不要總是對自己説“我的能力實在不行”、“我缺乏解題的技巧”、 “我嘛,本來就不行”、“我壓根就不成器”、“那時候本應該……”、“那次要是那樣,説不定......”等等這樣的話。要知道真正能夠擊倒你的人有時恰恰正是你自己。因此,不要給自己貼上“這不行、那不行”的失敗“標籤”,而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激勵與信心,所謂大學聯考成功其實就是考生在考試中發揮出自己實際的水平。平時多做一些縱向比較,盲目與他人攀比只能挫傷自己的信心,打擊自己大學聯考的積極性。不斷告訴自己“我有實力,我有能力,我會成功,我一定會成功。”等等。

7、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自我心理暗示不僅僅是以上直接的潛意識的溝通,還包括很多行為習慣方面的因素,尤其是一些細節。比如,走路時挺胸抬頭,會覺得自己很有精神;出門的時候照照鏡子整理好儀表,會對自身形象有個積極的評價;學習的時候整理好桌面,擺放好物品,讓自己感到很從容很有條理;説話的時候清晰大方,讓自己感到自信沉穩……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地方,其實都會不知不覺地影響一個人的精神風貌。

8、將失敗歸咎於客觀原因,成功歸功於主觀原因 我們常常聽到領導或者老師用這樣話的教訓自己的下屬或學生: “不要老是找客觀原因,要多找找主觀原因。”意思是不要用客觀原因來推卸責任,要從自己身上尋求改進。這話固然不假,但是很多人找主觀原因往往一找就是: “我自己太笨。” “我不是學習的料。”這種心理暗示的結果就是使你對自己越來越缺乏信心,結果每一次失敗都成為你“笨”的證據,而成功則成了僥倖。抱有這樣心態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真正的主觀原因應該是尋找那些可以改變的因素,比如“我還不夠努力。” “我在做題的時候比較馬虎大意。” “我在這上面花的時間還不夠多。”這樣,才能促使你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加發奮,而不是自暴自棄。而且,在很多時候,失敗確實是由於客觀原因造成的,一味的責怪自己未必就是好事。如果你一直成績都不錯,而是某一次考試考差了,固然需要找點主觀原因來尋求改進,但是也不妨找點客觀原因來鼓舞自己,比如“考試前的晚上隔壁打麻將聲音太吵,沒有睡好。” “天氣不好,影響了心情。”甚至還可以抱怨一下老師出的題目太變態,不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 “我的基礎知識很紮實,如果他真的按照教學大綱出題,我肯定會考的不錯的。”這樣,才能促使你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加勤奮,而不是自暴自棄。而且,在很多時候,失敗確實是由於客觀原因造成的,一味的責怪自己未必就是好事。

9、儘量避免用消極或否定的詞語。不要説:“我累壞了”,而要説:“忙了一整天,終於可以好好的休息了。”不要説:“天啊,我堅持不下去了”;而要説:“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成功。”養成使用積極語言的習慣,拒絕不停的自我抱怨。試着將所有的否定句和疑問句都改成肯定句,這將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你對世界的看法,一點一滴的賦予你積極思考的習慣。

另外,心理暗示的特點,全在於一個“暗”字,它常常是“不走正門,而從後門”悄悄地潛入人的意識,直接對人們的情緒和意志發生作用。自我心理暗示是一種常用的心理調整方法,具有一定的心理效應:

1、鎮定心情,防外干擾。尤其是在對抗、競爭的條件下,對手的好成績,會造成你內心的緊張;即便實力超過對手,心理的緊張也會束縛你潛在能力的發揮。自我暗示在這時就能起到排除雜念、鎮定情緒的作用。一位大學聯考學生在考場上由於緊張而導致腦海中一片空白,他明白自己越緊張就越想不起來,便索性放下筆,閉上眼睛,默默地安慰自己:“別緊張,這只是一次考試而已,不是決定生死的戰爭,也不是我人生惟一的一條路,只是一種體驗而已,我只要將自己知道的題目答出來就可以了。”睜開眼睛後,他試着鎮定地看第一道題目,記憶慢慢浮現。

2、集中精力,專注某事。一些人常常在注意力應該高度集中的時候,出現心猿意馬的情況。當你在緊張的備考過程中,被電視劇、遊戲、上網聊天等因素誘惑的時候,學會自我暗示,或許能減輕你的痛苦掙扎。比如,你可以在心裏默唸:“電視劇只能讓我消磨更多的時間,我願意為夢想放棄暫時的娛樂!”就像鼓勵一個朋友一樣鼓勵自己,你會發現面對燈紅酒綠,你將不為所動。

3、暗示提醒,不犯同錯。如經常提醒自己:不要總是想着自己掌握的知識還“差”多少,而應該想到自己現在已經“會”多少,從“補”的角度考慮,補一分就能多得一分。這種積極的心態會讓自己充滿信心。

高三是我們樹立大學聯考信心、培養正確心態的關鍵期,對大學聯考成功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在漫長的馬拉松比賽中,如果你穿着一雙合腳而又便利的跑鞋,那麼你註定要比別人跑得輕鬆、跑得愉快。大學聯考路上,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心理暗示的效應,不斷地進行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強化信心,幫助我們克服大學聯考過程中出現的一切困難。

二、充滿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假如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有足夠的信心,他自然就可以正常的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就不會出現在各種大考中發揮失常的情況。只有把握自信這一關鍵因素,才能真正在各種考驗中取得成功。實際上,真正優秀的人物,必然對自己充滿信心。法國總統戴高樂在小的時候,和孩子們打仗玩遊戲,就堅持自己一定要當總指揮,除此之外,不願意擔任任何角色。

所以,要想獲得信心,關鍵是要有勇氣去挑戰。如果一旦學習遭到挫折就自怨自艾,那就會陷入惡性循環 ——由於沒有信心而不敢面對困難,困難越來越多,你對自己就越來越沒有信心。

三、情緒樂觀

實際上只要把一切往好的方面想,談何失去信心,人生又何苦如此消沉,青春又何必如此苦悶。我們不能改變大學聯考這一不可避免的事實,只有通過自己的奮鬥來適應大學聯考,用成績證明自己的優秀,——事已至此,別無選擇。佛教的教義講究修行,也就是説要達到一定的思想境界需要做專門的練習,實際上,要具有樂觀的心態,也並非與生俱來,而需要做專門的練習。學習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要在艱苦的奮鬥中堅持下來,就要學着去練習開心。練習開心的方法很多:每天微笑,情緒低落時,走路加快步伐,昂首挺胸;宣誓、唱校歌,精神飽滿,充滿鬥志。鬱悶時,到曠野之中大喊幾聲,讀書時,大聲朗讀,頓時胸中積慮就會隨風而散,就像古人那樣臨風而嘯。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 篇3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講話的內容是有關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問題

現代醫學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健康既包括身體健康,又包括心理健康,單純地追求身體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不僅會導致精神疾病的發生,而且會誘發多種軀體疾病。現代社會由於運轉節奏的加快和競爭局面的不斷加劇,人們的心理負擔也越來越重。特別是對處於人生特殊階段的青少年來説,面臨着生理的、認識的、 情感的、社會的多方面的現實問題,面臨着升學的巨大壓力,因而必然承擔劇烈的 心理衝突。大量事實證明,心理健康不僅有利於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和良好學習成績的取得,而且還能使青少年正確地面臨困難和挫折,對各種社會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那麼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呢?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應具備以下素質:

一、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並自尊自愛。

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自知之明,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能通過自己與先進人物 及周圍人物的對比來認識自己、解剖自己;他們不但能瞭解自己的優點、缺點、興 趣、愛好,還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與性格,並據此安排自己的生活,學習和工作, 因而他們具有較高的成功率。他們既不好高鶩遠,狂亡自大、目空一切,也不亡自菲薄、自輕自賤、憂鬱頹廢,人際交往中他們既自尊自愛,又尊重他人。

二、能正視現實,勇於解決問題。

心理健康的人能和客觀現實保持良好的接觸,能對周圍的事物有清醒的客觀的認識;能正視困難與挫折,勇於面對現實,找出問題的病結和解決的辦法,而不企 圖逃避,推卸責任;他們既有高於現實的理想,又不沉迷於虛無縹緲的幻想,思想 和行動總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併為社會所接納;他們憑理智辦事,能聽從一切合理 的建議與意見。

三、樂於交往,能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

心理健康的青年,總是喜歡與人交往,以尋找知音,建立友情,保持合諧的人 際關係。交往中,他以尊敬的、信任的、謙讓的、誠懇的態度待人,*結友愛、助 人為樂,而不是自私自利、猜疑、孤敖。他能和多數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參與他人 同心協力,合作共事。

四、情緒穩定,性格開朗。

人的情緒與人的需要能否得到滿足相聯繫,但人的需要總有得不到滿足的時候。 這就要求人們善於排除心理障礙,能夠控制、穩定自己的情緒。要養成熱愛生活、 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信念,只有這樣才能性格開朗,目光遠 大,心境愉快,才能勝不驕,敗不餒。個人主義思想嚴重的人則心胸狹窄,自私自 利,患得患失,情緒起伏波動,喜怒無常。希望同學們能按上述四個標準對照檢驗 自己,要求自己,以愉悦的心境,飽滿的情緒,自尊自愛,善待自己,誠懇、謙讓, *結互助,面對困難提高忍耐、受挫力,堅定信念,百折不回,提高自己的心理素 質,以昂揚的鬥志面對生活的挑戰。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 篇4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5月14日,距離大學聯考還有整整三週的時間,對於全體高三同學而言,十二年寒窗苦讀,如今就要除卻風雲見燦爛了。大學聯考,是人生征途中最激動人心的驛站之一,它即將翻開你們生命中嶄新的一頁,它會讓你們的人生如詩如歌,讓你們的夢想絢麗如虹;讓你們登上一座座風光無限的山峯。我相信,在這場人生的重大挑戰面前,每一個有遠大抱負的同學都會有上佳的表現。為此,我代表學校向同學們提以下幾點要求和期望:

一是要明確奮鬥目標。有一句話説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個人只有確立高遠目標、樹立遠大理想,才不會活得渾渾噩噩,才不會迷失自我,才會產生強大的動力,才能有所作為。因此,時時提醒自己,時時鞭策自己,不能過“鈴聲響了才去教室,課還未下就奔大灶”的生活。 其次,要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大學聯考不僅是知識和能力的考查,也是勇氣、幹勁和意志力的較量。奮鬥就會有艱辛,艱辛孕育新的發展。困難在弱者面前才是一座山,而強者憑藉自信和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峯,只有奮鬥,一個人才能真正強大起來;唯有奮鬥才會有出路,才會有光明的發展前途。雖説拼搏未必成功,但放棄註定失敗。只要我們奮力拼搏,時間雖然短暫,同樣可以演繹無限精彩。為此,同學們要激勵鬥志,增強信心,鼓足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敢於拼搏和抗爭,堅持到底,決不輕言放棄。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

三是要發掘潛能,挑戰自我。我們要始終相信,想到就要做到,做到就能成功。現在我們站在相同的起跑線上,面臨着相同的挑戰,我們要把痛苦和挫折踩在腳下,將信心和責任揣入懷中,不用在乎別人跑得多快,我們只要和自己賽跑,做自己的對手,戰勝自己,朝着自己的終點衝刺,就能將一路荊棘踏成一路芳香。就能在大學聯考中贏得屬於我們的戰役,成就輝煌的未來。我們堅信:現在的差距不是明天的結果。

四是要堅持不懈,兢兢業業。唯有恆心才能使你走到成功的此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千萬不要由於一點艱苦而放棄尋求,學習是厚積薄發的過程,不可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我們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不輕言放棄,不甘於人後,腳踏實地,摒棄內心的煩躁與喧囂,靜心學習,成竹在胸,才能繪就美好藍圖。 五要重視方法、講究效率。好的方式是勝利的保障。因而,找到合適本人的學習辦法很重要。如果想在同樣的時間獲取比別人多的知識,那就必須提高效率,才有可能在將來的決戰中獲勝。有着豐富備考經驗的老師是你走向成功的指路明燈,多與老師請教、交流、探討,能減少你在黑暗中探索的行程;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地在茫茫題海里去撈針,漫無目的學習只會使你功虧一簣。

六是嚴守紀律,去掉弊病。嚴明的紀律,文明和諧的環境是同學們能安心學習根本的保證,不意氣用事,不鑽牛角尖,與老師、同學們和睦相處,休慼與共,可以使你頭腦清醒、樂於傾聽。勤勉努力、心境愉悦能使你信心滿懷,躊躇滿志。切不可自暴自棄,放任自流,在決戰大學聯考的關鍵時刻,我們更應該表現出一個高中生應有的素質,服從學校管理,遵守學校紀律。不要給自己的高中生活留下污點,無愧於自己美好的青春光景。譜寫一曲高中學習與生活的完美樂章,給自己留一段美好的回憶,鋪就一條更高遠的人生之路。 最後,要珍惜寶貴時光。“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大學聯考越來越近,同學們應該以倒計時的方式來增強緊迫感。我們沒有時間打瞌睡、説閒話,也沒有時間去幻想、去消沉。在這20多天裏塑造出一個全新的自我,一個敢於超越的自我,以對家長、學校和老師負責的態度,把握好每一天,珍惜好每一分每一秒!

同學們,勝利不會向我們走來,我們必須自己走向勝利!雖説拼搏未必成功,但放棄註定失敗。豐碩的果實,甜蜜的收穫一定屬於孜孜不倦、勇於進取的人們!

同學們,為了心裏最美麗的夢,你們即將邁向新的征程,去掉那份憂鬱和怯懦,鼓足勇氣,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寄望你們在更為廣闊的人生舞台上,發揚崇德博學、自強不息的精神。創造未來,實現夢想!

謝謝大家!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 篇5

當大學聯考倒計時的鐘聲敲響時,那粉白的數字,在同學們的眼中可能已幻化成不同的圖騰,讓同學們感到緊張、焦慮、煩躁,在大學聯考前的這段時間內,對學生來説,做好心理上的調整,比夜以繼日地埋在書堆裏效果更好。

俗話説“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高三學生要平穩的度過接下來的學習時光,須要先了解自己現在的狀態。

考生考前心理狀態什麼樣?不同的學生在考前的心理狀態是不一樣的,通過大學聯考專家多年的觀察,總結出以下常見的幾種:

過分激動狀態。常表現為情緒體驗強烈而緊張,心跳加快,情緒狀態不穩定。學生如果處於這種狀態,往往注意力失調,心不在焉,不能控制自己。這種狀態是刺激物引起大腦皮層抑制過程減弱,興奮過程過度升高的結果。其產生與學生的能力水平程度、複習準備情況、臨場經驗、個性特點和意志品質有關。

平淡默然狀態。這種狀態與過分激動狀態相反,表現為情緒低落,所有心理過程都進行得非常緩慢,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缺乏信心,知覺和注意過程減弱、不果斷,甚至不想參加考試。這種狀態同學生大腦皮層興奮過程下降,抑制過程加強有關。其產生是由於過度疲勞或考前複習過度而引起。從心理上來分析,往往與學生對考試的不利方面想得太多,又沒有解決辦法,及缺乏頑強的意志有關。

盲目自信狀態。主要表現在對考試的艱鉅性和困難估計不足,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盲目自信。這種狀態和學生不準備動員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克服困難,注意強度下降,知覺、思維遲緩有關。這種狀態對學生能力水平的正常發揮不利。

最佳競技狀態。這種狀態表現為學生對面臨的考試以及對自己的能力水平有清楚的、實事求是的認識,有全力以赴參加考試和爭取成功的願望。處於這種狀態的學生,注意力集中在即將來臨的考試上,知覺敏鋭性提高,情緒飽滿,精力充沛。大腦皮層具有與任務相適應的神經興奮過程,這種神經過程又有最適宜的靈活性,並以相應的抑制過程來加以平衡,從而表現出思維活躍、記憶力增強等心理狀態。這種狀態對學生考試水平的發揮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瞭解了我們考前可能會出現的這幾種狀態,我們應如何進行心理調節呢

調節情緒,活躍思維。情緒是思維的催化劑,思維能力可以通過情緒的調節而顯示出更高的效應。積極的情緒可使人精神振奮、想象豐富、思維敏捷、富有信心。消極的情緒則讓人感到學習枯燥無味,繼而想象貧乏、思維遲鈍、心灰意懶。人在高興時,學習的信心和興趣會增強,學習新知識的願望變得強烈,會感到大腦像海綿吸水一樣,比較容易把知識“吸”進去。而煩惱、焦慮、愁悶、恐懼時,會降低學習的願望和興趣,抑制思維活動,從而影響智力發揮。

適度焦慮,激發動機。有些同學在考試之前就開始擔心自己的狀態,有的是因為前階段考試成績不好,有的是因為對未來的考試抱有很大的期待,不管是哪種情況,學生考試焦慮主要體現在對考分的過分看重,説到底是對自己未來前途的焦慮。害怕看到老師失望的目光,害怕給不了家長一個滿意的交待,害怕在同學面前失去面子。雖然有學生天天挑燈夜戰,但效率也不高;睡眠質量不高,失眠,作噩夢,第二天頭腦昏沉沉的。過重的學習負擔、心理壓力、家長和社會過高的期望常使同學們的情緒處於焦慮狀態。過分的焦慮會影響到學習效果,但適當的焦慮還是有必要的。焦慮是注意的基礎,一定程度的焦慮情緒可以有效地調整我們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記憶效果和思維效率。心理學實驗表明:焦慮水平與學習成績呈倒“U”形關係。

日本著名的心理學家森田正夫總結的一條理論揭示了一個重要的生活哲理:只要你有取得成功的慾望,你就必然會有一定焦慮,反之,你有一定的焦慮,就説明你有取得成功慾望的影子,誰又能夠掃除自己的影子呢?這是人類心理世界的一條自然法則。

總之,焦慮儘管是令人厭惡的情緒,但在學習中又不可缺少,我們不應該籠統地把焦慮看作學習的絆腳石,而應當寬容地接受適度焦慮的出現。不允許自己的情緒有波動,不允許有焦慮,就必然會對正常焦慮的出現感到痛苦、不安。這種“對焦慮的焦慮”反而會激發過度焦慮,把自己推向考試暈場的泥潭。

無焦慮或焦慮水平過低,學習無緊迫感,對什麼都無所謂,肯定學不好;而焦慮水平過高,人的精神極度緊張,又會影響正常的思維;只有處於中等焦慮水平的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才被激發,變壓力為動力,學習效果最好。

在緊張的學習過程特別是在考試過程中,一旦出現了過度焦慮的狀態,一些學生會立刻感到擔心,極力想排除這種反應。因為他們確實感到只要有焦慮情緒出現就無法集中注意力,就不能專心思考。在這些學生看來,這種出現在自己腦子裏的東西一定會干擾自己的思維。其實這是一種常識性的誤解,雖然“焦慮的發生”和“無法集中注意力”具有時間先後的鏈接,但是卻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因為根據意識活動的規律,不是這種負面情緒直接影響了你的思考,而是你對負面情緒狀態的關注、體驗和抵抗干擾了你的正常思維活動,使你不能專心思考。既然我們瞭解了情緒變化的規律,那麼,當消極情緒出現時,就不要以主觀意志對抗情緒變化的“自然現象”,而應該堅持“順其自然”的原則,實行三不態度:不痛苦、不體驗、不抵抗。

為了緩解和消除考試焦慮,可以嘗試以下幾個策略:

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動機水平,過強或過弱的動機水平都容易使自己產生失敗體驗而導致心理壓力。

未來對於每一個人來説都是一個未知數,不要過多地擔憂將來的事情,而應將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現實的生活和學習中。

積極暗示,挖掘潛能。積極的心理暗示可緩解過分的焦慮。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一個人總是沉浸在不愉快的回憶中或滿腦子都在想我怎麼學不好、記不住時,情緒肯定低落,學習效率不高。當你坐在書桌前開始學習時,腦海中先浮現出令你最自豪、最愉快的畫面一分鐘、並在心中默唸三遍“考試前我一定能複習好”“我絕對有能力學習好”,然後充滿信心、精神振奮地投入學習,會有明顯的效果。因為在我們每位同學的體內都有成功的種子,也許有的還在休眠,快些把它喚醒,它會把你帶向成功。

正確看待信心問題。一些同學由於付出的努力短時間內看不到效果,就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沒有樹立正確的歸因理念。精神分析者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書中説:“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為我們發現我們所處的現狀都是可以進一步改善的。”從這個意義上説,自卑也可以成為一個人進步的動力,人生正是在對自卑的不斷超越中而漸入佳境的。

克服過重的自卑感,樹立起對自己的信心,在遭遇挫折時,我建議同學們嘗試以下策略:

1、對自己有一個客觀、全面的評價。正確的認識自己才能做到“知己”,若是片面放大自己的弱勢,縮小自己的強勢,就將失去前進的動力,而一旦有了充分的自信,就能產生強大的內驅力。

2、善於將成功歸結為自己的能力。

3、體驗內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要相信之所以失敗是由於自己努力不夠或無效努力,

4、制定階段性目標。

5、在不斷達到目標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

6、樂觀、平靜地對待挫折,因為挫折對於成功同樣是必要的。

瞭解了我們在高三複習過程中會出現的心理狀態以及一些預防措施,我們還應該關注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的幾種心理現象。

著名心理學家王極盛教授研究發現,在影響大學聯考成績的諸多因素中,居第一、二位的因素是考生在考試中的心態和考試前夕的情緒狀態。但在生活中,一些心理現象往往會影響到人的心態,因此,我們高三學生應該及時瞭解和把握這些心理現象,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增強自信心。

高三複習過程中要走出“高原反應”

每年高三下學期的複習階段都有學生有越學越差的感覺,有些同學感到許多知識似乎都會,動手解題時卻束手無策,即使能下手解題,也是錯誤百出;不少同學初期考分較高,複習一段時期成績沒有進步,便認為自己不行了,失去了信心和學習積極性。上述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高原現象,類似於運動員在接受訓練時,剛開始成績逐漸上升,但到了一定程度之後,成績卻不再上升、甚至下降。

誰都會經歷高原現象,只不過症狀輕重有別。同學們之所以會出現高原現象,主要是因為人的記憶有一定的週期性,過一段時間後便會遺忘一部分,如果不及時鞏固,會造成知識掌握不牢,就容易出現高原現象。其實,在高三複習過程中,高原現象是一種無法迴避的客觀現象。這種現象的存在,並不意味着同學們的學習到了極限,主要是因為高三階段大負荷的學習和過量的練習造成了生理和心理疲勞,並且缺少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加之複習沒有計劃。

當同學們遇到了上述情況,首先應該克服急躁情緒,注意調節和保持良好的情緒,使自己心平氣和,消除煩躁不安、緊張焦慮的心態,平穩地走過高原期。其次,應打好堅實的基礎,學習成績的提高需要有全面鞏固的知識基礎,因此,同學們在複習過程中,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夯實基礎知識,編織知識網絡,拓寬知識面,有針對性地加強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訓練。同學們特別要注意把教材的基礎知識掌握好,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好,把自己考試的技巧和策略總結好。這樣,就能增強繼續學習的底氣,縮短“高原現象”存在的時間。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 篇6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 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 做個心理健康的孩子 ” 。一個人的健康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身體健康,一個是心理健康。今天我們主要講心理健康,那麼,怎樣去判斷我們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呢?下面,我從我們國小生的 學習、人際關係、自我認識、社會適應四方面進行分析,同學們請認真聽聽,對照自己是否符合心理健康的要求。

第一個方面是學習。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心理健康的學生首先是能夠學習的,能在學習中獲得智慧和能力,並將學習得來的智慧和能力用於進一步的學習上面。下面是與學習有關的心理健康的標準:

1 、是能自我滿足。這裏所説的滿足感,實際上就是一種學習上成就感。每個人都希望成功。有些學生,對自己的要求過高,一心想成為全班第一、第二,結果總是對自己不滿意;而有些學生卻不想有所作為,認為反正自己不行,對自己喪失了信心,甘於落後。這種過於強烈和過於落後的學生都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學生。因為大部分心理健康的學生都是能在學習中獲得自我滿足感,從而不斷增強自信心。

2 、是能排除學習中各種憂慮。例如:有些學生考試不理想就會很不開心,害怕老師和父母的責備,甚至出現焦慮。結果焦慮過度,甚至害怕回學校,對學習產生逃避的心理。而心理正常的學生雖然在學習中也有煩惱,但會採取積極的方法,會擺脱這一消極情緒。

第二方面是人際關係: 心理健康的學生既有好朋友,又樂於與人交往。能與父母形成良好親子關係,與老師形成良好的師生關係,與同學形成良好的同伴關係。我們常發現有些同學喜歡獨來獨往,把自己封閉起來,這些都是人際關係不健康的表現,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學生。

第三方面是自我認識: 心理健康的學生,不但能瞭解自己,而且能接受自己,接納自己的不足和缺點,並努力謀求自己的最佳發展。甚至有些學生對自己無法彌補的缺陷,也能安然處之,有時還會自我安慰。而有些學生,一次考試考砸了或做了錯事之後,總是極力地找各種藉口為自己開脱,或隱瞞同學和家長。還有些學生總是不承認自己某些方面的缺點,總是覺得自己是正確的,別人都在冤枉他。這些都不算心理健康的學生。

第四方面是社會適應力: 人是生活在現實環境中的,社會適應能力對個人的生活和學習有重要意義。所以心理健康的學生都能瞭解現實,正視現實,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對生活和社會適應不良的學生就容易產生出各種心理行為問題。例如:有些學生沉迷電腦遊戲,沉迷虛擬世界裏,對現實的學習和生活都不感興趣。這些都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學生。

最後,在這裏我希望各位同學都能做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享受美好的人生,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 篇7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擁有健康心理,享受快樂人生。

時值季春,處處百花爭豔,大地一片翠綠。同學們在來校的途中,有沒有感受到春天的足跡?面對這鶯歌燕舞、綠絲垂絛的美景,你心理又會泛起怎樣的漣漪?是在為日本那些被海嘯奪去生命的同胞祈禱,還是在為喝牛奶而中毒的國小生歎息?是在為自己即將面臨的月考或期末考試而憂慮,還是在為擁有這陽光燦爛、萬紫千紅般的春天而興奮?面對一樣的春天,有的人萬般讚美,而有的人認為春天不過是一個美麗的謊言,因為他總是把一切痛苦與失敗悄悄隱藏在後面!可見,不同的心境,產生不同的感受!

作為當代的學生,你們是幸福的,也是快樂的。學校擁有先進的教學條件,優秀的師資力量,一流的管理理念。用明朝人宋濂的話講就是: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可是,部分同學對學校的管理總是嘖有煩言,認為規範的寄宿制生活約束了自己,較重的課業負擔壓迫了自己,過多的在校時間限制了自己。如果有這種不良心態,當然就不會擁有快樂的心情。

那麼,作為當代的學子,具有怎樣的心態才是健康的呢?具有怎樣的人生才是快樂的呢?我想應立足學習,從以下三個方面去思考:

一是要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以健康的精神調節心態。我們身邊的任何行動都有目的性的。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讀書學習。讀書的目的在本質上是個立志的問題。所謂志,就是人們心裏的奮鬥目標。明朝學者王守仁認為:志不立,天下無事可成。古往今來,世界上所有的大事業,都不是糊里糊塗裏做出來的。志氣和毅力是誕生成就的催化劑。我們要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膽略與氣概,將自己的志向與人民的利益、民族的振興緊緊結合起來。若有這樣的讀書境界,心情怎麼不會快樂呢?

二是注重學習內容的選擇,用寬鬆的環境調節心態。長時間聚焦課本的學習,不僅索然無味,而且思維受阻,學習效率低下。其實,我們的學習不必太拘泥於課本,因課本僅是對已有知識的傳承。教科書不是我們惟一的世界,世界才是我們的教科書。為此,奉勸同學們多讀點課外書,以增長見識,開拓視野,愉悦身心。對與課本有關的課外書可精讀,與課本無關的課外書應博覽。當然,讀課外書也希望你們能做到文理兼顧,不厚此薄彼,以吸收不同的營養,接受不同的思維訓練,為自己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讀書人如果能經常讀些自己喜歡的書,應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三是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借讀書的睿智調節心態。培養學習能力,改善學習方法,對大多數同學來説怕是當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健康的心態,快樂的人生對學生來説,其實與是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有着密切的聯繫。讀書要靈活,不要死讀書,讀死書,因為這樣會壓抑智力的發展,讀書要有思想、有見解。孔子説: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增廣賢文》中也有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的句子,這裏的用意就是用心琢磨與思考,也就是讀書的內涵和實質。對於學習,我們需要的不是現成的金子,而是開發和提煉金礦的能力和工具。若你學識淵博,本領高強,能力出眾,辦事得心應手,那有不快樂的呢?我想,我們學生若有正確的學習目的,又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並有標新立異的勇氣,身心一定會健康,人生一定會快樂。

沒有失敗的人生,只有人生的失敗。五年級的同學們即將迎來畢業考,三四年級的同學們亦將面臨抽考,低年級的同學們也將很快接愛月考的考驗。在這春意盎然的時刻,希望同學們切莫辜負這個春天。自然的春天已經到來,我希望你們生命裏天天是陽光燦爛般的春天,開心快樂的春天。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 篇8

同學們,我們中學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我們的心理是否健康,關係到民族整體素質能否提高,關係到國家未來興衰。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人在良好的心理狀態下,能夠適應外界的變化情況,充分發揮其身心潛在的能力,創造性地進行學習和工作。而廣大同學由於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着生理和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閲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因而在學習、生活等眾多方面,或多或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

中學階段不僅要面臨自身的心理變化,自我意識、獨立意識的增強,情緒的波動,個性的突出與成熟,很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心理問題一旦產生,輕則會造成對學習、生活、環境的不適應,影響正常的學習和交往,影響個人全面素質的提高,重則會造成嚴重的心理疾病。因而,我們必須努力培養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使自己愉快學習,健康成長。

“健康的體魄+健康的心理=美好人生”,為此希望同學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經常聽到同學抱怨,學習成績不好、壓力大,精神不振,意志消沉。其實,人生的路總要經歷風雨、坎坷,只要你始終堅定信念,追求自己的目標,去拼搏,就會發現人生的天空如此廣闊,青春的鮮花如此美麗,“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二、提高道德修養:

道德修養影響一個人的健康。現代醫學、心理學也證明:道德高尚的人經常滿腔熱忱地幫助人,扶助人,愛護人,援救人,人們也會投桃報李,給以真情回報。

三、樹立正確的名利觀:

處於人生轉折期的高中學生,要想保持良好情緒,維護和諧,增進心理健康,就必須學會正確地對待名利,如果一味追名逐利,整天處心積慮,必然產生消極的不良情緒,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一方面爭先進,創一流;另一方面不斤斤計較功名得失,有了這樣的名利觀,我們就不會因暫時不如別人而自卑。

四、培養勤奮學習的好習慣:

在生活中,有些同學因家庭或自身等原因存在厭學情緒,把讀書學習視為一種痛苦。因此,每個同學都必須認真對待學習,努力培養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明白只有讀書學習才能使人掌握知識,提高素質,懂得人生真諦,熱愛生活,只有知識才能使人正確地認識和對待挫折,正確地對待人生和前途,樂觀向上。學習使生活變得精彩,人生也因此更有價值。

五、還要培養自己的積極情感,提高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促進自己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與堅持性;以及培養自尊心、自信心與上進心等性格特徵,促進自己的成就動機,提高學習效果等。

同學們,未來社會的競爭,説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競爭,在一定意義上不僅是智力的競爭,更有意志品質和個性因素上的較量。社會的進步要求人們具有很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增強社會適應性,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是時代的呼喚,是社會的需求。

最後,祝每位同學都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讓我們以健康的心理,遇事提得起放得下,快樂學習,輕鬆生活,早日成為社會的棟樑之材。謝謝大家!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 篇9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一天,一條蚯蚓看見許多美麗的花,就想得到一些花瓣。它對丁香花説:“丁香花,你能給我一片花瓣嗎?”丁香花説:“為什麼要給你?”它説:“我能幫你鬆土啊。”丁香花説:“好吧。”蚯蚓幫丁香花鬆了土。於是丁香花給了蚯蚓一片花瓣。蚯蚓又走到金葵花的面前,它説:“你能給我一片花瓣嗎?”金葵花説:“我為什麼要給你?”它説:“我能幫你鬆土啊。”金葵花説:“好吧。”蚯蚓幫金葵花鬆了土,於是金葵花給了蚯蚓一片花瓣。晚上,蚯蚓累了,它靠在一朵花旁邊睡着了。那朵花低下了頭,用自己的花瓣為蚯蚓遮風。蚯蚓醒來了,卻不知道那朵花幫助過它。可是,那朵花低頭的時候,它的花籽一粒粒地掉到地上。一個月以後,花的種子發芽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

蚯蚓幫丁香花和金葵花鬆土,丁香花和金葵花分別給蚯蚓一片花瓣。晚上,當蚯蚓在一朵不知名的花下休息時,那朵花悄悄地幫助了它。這種幫助,讓花自己的種子種到了地上。所以説:如果我們去幫助別人,別人也會來幫助你,有的時候幫助別人,也就是幫助我們自己!蚯蚓的這種行為就是心理健康的表現,也是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做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

一個人的健康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身體健康,一個是心理健康。今天我們主要講心理健康。因為國小階段不但是我們身體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們心理素質發展的重要期,它們都將直接影響着我們未來的健康和精神面貌。那麼心理健康有什麼標準呢?今天我要提醒大家重視的心理健康可用三方面來衡量:1、學習上,心理健康的同學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努力學習,按時完成各科作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2、在人際關係方面,要學會處理與家人、老師和同學的關係,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能夠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心裏有了疙瘩,和別人有了矛盾,一定要説出來,尋求解決的辦法,不要動不動就用極端的方法來解決問題。3、在自我意識方面,要善於正確地評價自己,並能通過別人來認識自己,善於反思自己的不足,能夠控制自己的一些消極的想法與行為,能愉悦地接納自己。只有在這三個方面能夠做到的學生,才可以説是心理健康的學生。

同學們,“健康體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讓我們行動起來,像我前面説的那條小蚯蚓一樣用自己的行動共同去開拓健康的綠洲,促進大家的精神健康。在這裏我希望各位同學都能做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享受美好的人生,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

最後祝大家身心健康,學習愉快,天天都有好心情。謝謝大家,我的講話到此結束。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 篇10

曾經有兩個孿生兄弟,老大叫悲傷,老二叫做樂觀。悲觀的孩子總是愁容滿面,杞人憂天;樂觀的孩子整天都是樂呵呵的。對於兩個孩子如此異常的狀況,家人很希望能夠改變一下,於是贈與了悲觀孩子一大堆的玩具,給樂觀的孩子送了馬糞。第二天,家人意外的發現,悲觀的孩子依然緊鎖眉頭,玩具碰都沒有碰過,因為他害怕把玩具弄壞了,而樂觀的孩子卻在馬糞堆裏玩得不亦樂乎:“這裏一定藏了什麼寶貝?”這就是悲觀和樂觀兩種迥然不同對待生活的態度。悲觀和樂觀心理有時候是由於人們心理暗示的作用,而引發的各種情緒反應。

悲傷和情緒低落對健康是很不利的,可是有時卻無法擺脱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現在介紹以下種方法,它可以暫助你擺脱這種狀況。

1、運動運動能使你忘卻悲傷,恢復信心。運動促使人全身肌肉緊張;使血液中的內分泌激素改變;減少大腦皮層疲勞;減輕大腦和心臟在代謝方面的過度負擔;提高植物神經系統的能力。

2、營養科學家都相信維生素和氨基酸對人的心理健康很有幫助。他們發現脾氣暴躁且怪僻、悲觀的人在大幅度改善營養以後,他大腦中用來維持正常情緒的去甲腎上腺素這種化學成分會大大增加,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他克服情緒低落,避免這些不利因素對大腦和心臟的影響。

3、變換角度想問題情緒不好實質上都是由於思維方法不對所致。比如,在街上離你不遠處看見一個朋友,他沒有跟你説話或打招呼,你就以為是他不再理你了。如果你反過來想,“他可能沒有看見我”,“他可能正埋頭想自己的事情”,就不至於影響自己的情緒了。克服情緒低落的具體辦法是,每天注意自己情緒的變化,可以把一些問題記下來,把自己不好的情緒起因儘量寫第一部分是正確的,第一部分引起悲傷的原因絕大部分可能是由於自己主觀臆斷造成的。

4、擴大社會交往有人説,“朋友是最好的藥”,這一點不假。研究表明,一個人得到別人的幫助後一般也願意幫助別人,互相幫助是一種高尚的品德,也是最使人快樂的事。長期和好朋友們在一起,使人愉快甚至可以使人長壽。

笑一笑十年少,笑容是緩解悲觀的最簡單方式。請試着面帶微笑對待所有人,那樣你會獲得更大的快樂。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 篇11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每年的5月25日是心理健康日,“5·25”的諧音即為“我愛我”,提醒我們“珍惜生命,關愛自己”。所以,本週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周,週三下午一二節課,我們將邀請淮北師範大學的大學生們來我校開展心理健康室外拓展活動,請七年級、八年級各班主任老師認真組織學生,積極參與。

下午三四節課正常上課。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關注心理健康,演繹美麗人生》:

第一,什麼是心理健康?

聯合國世界衞生組織曾經提出過一個響亮的口號:“健康是人類第一財富,健康中有一半是心理健康。”換句話説,健康不僅是指沒有身體疾病的症狀和表現,還包括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就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適度的情感、和諧的人際關係以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那麼如果一個人心理不健康是不是就等同於精神病呢?事實上,心理不健康是心理功能正常狀態下存在心理問題,而心理問題就像感冒一樣普遍,有些心理素質好的人有了心理問題自己可以解決,就像身體素質好的人不會經常生病一樣;而精神病是心理問題累積成的心理異常狀態。只要我們很好的處理像感冒這樣的心理問題和心理煩惱,後果就不會那麼嚴重。

第二,為什麼要重視心理健康?

這裏,我用一個心理寓言故事加以説明:一棵蘋果樹,終於到了結果的時候。第一年,它結了10個蘋果,9個被拿走,自己只得到1個。對此,蘋果樹憤憤不平,於是自斷經脈,拒絕成長。第二年,它結了5個蘋果,4個被拿走,自己又只得到1個。它想到去年只獲得

10%,今年卻得到20%!翻了一番,心裏感到非常平衡。

其實,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蘋果樹在成長!這顆蘋果樹太過於關注一時的得失,影響了一生的成長與發展,這正是因為它沒有一顆健康的心靈,沒有正確處理好成長中的困惑。所以,只有當我們擁有健康的心理,只有當我們學會正確地對待心理問題時,才會發現那些阻礙我們成長的力量是可以微弱到忽略不計的。千萬不要像蘋果樹那樣去處理心理問題,因為一顆健康的心靈告訴我們,這些都只是暫時的陰霾,等風雨過後,我們必定會看到美麗的彩虹。

第三,如何做到心理健康?

首先,面對問題,不能逃避。一切心理問題都源自對事實的錯誤認識,來自於那些令我們痛苦的事情。只有選擇正確的方法主動去面對,才能防止變成更大的心理問題。

話説有這樣兩隻小貓,為擺脱討厭的影子用盡各種各樣的方法,結果發現,無論走到哪裏,只要一出現陽光,仍然會看到令它們抓狂的影子。最後它們終於找到了各自的解決辦法:一隻小貓選擇永遠閉着眼睛;另外一隻小貓選擇永遠待在其他東西的陰影裏。他們在面對心理問題時都選擇了逃避,從而變成了更大的問題,產生了令人費解的行為;如果它們選擇主動地面向陽光,就永遠不會看到陰影!

其次,要有積極的態度。態度比能力更重要,因為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所以在遇到問題時,我們應該選擇更為樂觀的態度:雖然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控制它的寬度;我們不能左右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我們不能改變容貌,但可以展現微笑;我們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我們不能預知明天,但可以利用今天;我們不能樣樣順利,但可以事事盡心。

最後,祝願大家都能做自己心靈的主宰,用健康心理樂觀生活,書寫多彩人生!

關於心理健康國旗下講話 篇12

各位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的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正確看待心理教育,提高自身心理素質。”

心理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在古希臘的德爾菲神廟裏立着一塊碑石,上面刻着一句神諭:“人,認識你自己。”這句話被認為是古代樸素心理學的起源。古希臘神話中的獅身人面的怪物給過路行人出了一個謎語:“什麼東西早上是四條腿走路,中午是兩條腿走路,晚上是三條腿走路?”這就是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謎。答案是人類。正説明了古人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對自我的探索。簡單地説,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學問。

關於“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三個“打魚人”,聚在一個河潭邊釣魚,釣魚時他們發現有人在上游被衝進水潭掙扎着求救。於是,有一個打魚人便跳入水中把落水者救上來,但在這時,他們又見到第二個、第三個落水者被衝下水,儘管他們全力搶救,終因落水者太多而顧此失彼。此時,有一個打魚人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在上游的入水處插上一塊木牌以示警告。可是,仍有無視警告者被衝入水潭,三個打魚人仍然不得不忙於救人。最後,一個打魚人最終似乎醒悟過來,他去教人們游泳,並讓他們掌握自救的技能。

這個故事也印證了醫學上的一句名言:“治標更要治本”。如果以此來比喻心理學,那麼第一步跳入水中搶救落水者就好比心理治療,但心理治療往往需要花費治療者相當的時間和精力,被治療的人往往感受到深刻的痛苦和不安。第二步有一個打魚人去上游插告示牌,這就好比是心理諮詢,但一般來説,它也只是對來諮詢者發揮影響。第三步,,那位去教人們游泳的打魚人所做的工作,就好比是“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一個人能很好掌握水下自救的技巧,即使被捲入急流,也能脱離危險。我們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就是教會大家一些心理調試的技巧和方法,使大家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來面對困難。

我們生活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所要面對的巨大壓力使得我們必然在學習、生活、人際關係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心理失衡的現象,而這時就需要有專門的疏導途徑,也就是心理諮詢。我校的心理諮詢室自成立以來,也受到了不少同學的關注。同學們反映出的問題除了學習、與父母溝通的障礙以外更多的還在於與同學交往、自我認識等方面。心理諮詢本着“助人自助”原則,即通過啟發、疏導等方式引導同學們走出心靈的困境,當遇到問題除了學會主動求助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自救,因為每個人“救世主”只有一個,那就是自己。只有改變自己、戰勝自己,最終才能超越自我,達到理想目標。畢竟,無論是心理諮詢還是其他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最終的目的都是讓大家能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樣在面對各種壓力和困惑時,就如故事中有好的水性的人一樣在不小心落水時,能適當有效地幫助自己脱離困境。在諮詢中,我們將會做到:對所擁有的學生來訪記錄及其它相關資料檔案履行保密的義務和責任。

良好的心理教育有利於自我的身心健康發展,而品德教育有助於自我人生觀價值觀的完善,在自我成才的道路上,作為學習主體的我們應該堅持心育德育共同完善,共建我校和諧奮進自強不息的校園人文環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guoqi/97z8p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