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國旗下講話稿 >

弘揚好家風國旗下講話(通用17篇)

弘揚好家風國旗下講話(通用17篇)

弘揚好家風國旗下講話 篇1

什麼是家風?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家風又指門風,是一個家族世代相傳的做人做事的道德準則。俗話説:“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訓、家規和家風,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家庭教育方式。良好的家風,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長的保證,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正能量。

弘揚好家風國旗下講話(通用17篇)

怎樣把傳統的家風與現代家教意識結合起來?家與國,家與社會,道德與法,應該是怎樣一種關係?我想,它們應該是一種相互依託,互為補償的一種關係。在現代社會裏,家庭結構的單一化,親情被逐漸的疏遠,無人贍養的孤寡老人,冷漠的人際關係,成為擺在我們面前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困擾着人們。

人們常説:“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從這個細胞裏表現出的東西,或多或少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而這個家庭細胞的主體就是家長。一個優秀的家長,應該帶給家庭正能量,比如愛國愛家、尊老愛幼、熱愛事業、追求美好。這些點點滴滴的優良品德時刻會影響到家庭的每一個成員,讓他們接受着傳統文化的薰陶和先進思想的教育。讓家庭的每一個成員知道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和需要承擔的家庭義務、社會角色。明確怎樣做人,做怎樣的人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使傳統道德發揚光大。

人們常説:“家和萬事興。”弘揚家風,讓慈悲、仁愛、善良、孝順的美德成為新時期的主旋律。播撒正能量,讓文明之風、和諧之氣、友愛之情成為我們生活的主流。摒棄私利之心、貪慾之氣、奢靡之風,樹立一種高尚、文明、健康的家風,讓我們每一位人成為一個有修養、有道德、有愛心的人。

弘揚好家風國旗下講話 篇2

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稷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華民族歷來講究修身養性、家風傳承和家國情懷的關係。“我家兩堵牆,前後百米長。德義中間走,禮讓站兩旁。”今年的豬年春晚,一首歌曲《六尺巷》,讓全國觀眾重温了安徽桐城張氏家族“里仁為美,謙遜禮讓”的良好家風。家風是什麼?好像很具體,就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舉手投足、待人接物中;但又很抽象,並非三言兩語就能總結完。

我認為,家風就是一個家庭所有成員共同恪守的處事規範和為人準則,家庭中所有成員在這些準則和規範的教育、訓導、打磨、薰陶下,以規矩塑方圓,明白為人處世,自覺道德規範。家風在對內約束的同時,也受到外界的評判。有時候,我們批評一個人“沒家教”,也隱含了對其整個家庭教育的評判。

作為一個普通家庭的小城青年,我們家既沒有聲名顯赫的高官,也沒有博學多才的鴻儒,當然也沒有《顏氏家訓》《朱熹家訓》《曾國藩家書》那樣底藴深厚的經典家訓留存下來,但在“仁義禮智信”這些中華民族最最傳統的核心價值體系上,卻是奉行不悖的。

我的爺爺和奶奶雖然只有國小文化,但在做人的大智慧上,永遠是父母和我的導師。從記事起,我吃飯就要遵守很多規矩:“不許吧嗒嘴,就近夾菜吃,筷子不能插碗裏,來了客人要回避。”做客訪友面見長輩爺爺説:“要尊稱問好,來去有聲。”小時候貪玩,放學寫完作業出門玩,奶奶總不忘交代:“天一擦黑就得回家。”鄰里有了爭執,奶奶爺爺各勸一邊:“禮讓三分,吃虧是福”。尤其“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這句話,我從小聽到大,而且,隨着年歲漸長,感悟更深。

有一年高中暑假,我和爸媽一起回老家看望姥姥,正是正午,時值盛夏,公交車上的乘客都昏昏欲睡,媽媽突然拍了拍我和爸爸,示意我們往斜前方看——一個20出頭的小夥子正在同伴的遮擋掩護下偷竊鄰座一個酣睡女孩的包包,爸爸剛準備起身,旁邊一個老太太突然按住了爸爸,悄聲説:“這倆人是這一帶的慣偷,他們還有同夥。”正在這時,公交到站了,兩個小偷已經把女孩的錢包和手機揣到自己衣服裏準備下車了,爸爸還是站了起來,抓住其中一個小偷高聲説:“司機,別停車!”另一個小偷用兇狠的表情厲聲恐嚇爸爸説:“你幹啥呢?我們要下車了!”爸爸仍然抓住小偷不放,説:“快把別人的東西還給人家!”被抓的小偷惡狠狠地説:“你在這瞎説啥?我不認識你,亂説話可是要負責任的!”他的同夥已經使勁去拽爸爸的胳膊,還對司機高聲吆喝道:“還不開門!耽誤我們趕火車了!”車上其他乘客被爭吵驚醒了,都面面相覷,默不作聲。這時,一向靦腆內向的媽媽也站了起來護住爸爸,對車上的其他乘客説:“這個人是小偷,偷了那個姑娘的東西,大家要是就這麼讓他們下車了,誰敢保證哪天不偷到你們家人朋友的頭上?”被偷的姑娘這時才顫抖着説:“我的錢包和手機被偷了,我家是外地的,這個月的生活費都沒有了。”車上又站起來幾個小夥子衝過去,和爸爸一起抓住了兩個小偷,司機撥打了110。警察趕到時,被偷的姑娘一直對爸爸媽媽説謝謝,一開始勸阻爸爸的老太太也向爸爸媽媽投來了敬佩的眼神。

下車之後,爸爸對我説:“如果以後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了,爸爸不是一定要你像爸爸這樣做,遇到危險的時候,自己的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有些事情你不做,良心會不安的。”媽媽接着説:“大家都説現在社會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冷漠,但媽媽不希望你以後也變成一個冷漠的人,有時候,可能別人的行為會讓你對自己的選擇產生動搖或者疑惑,但媽媽還是希望你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像你爸爸一樣,遵從自己的原則。”他們的這番話,我至今不曾忘記,也一直告誡自己:諸善奉行,諸惡莫作。關鍵時刻,要勇敢,要敢於堅守自己的原則。

前兩天,北京和頤酒店女孩遇襲事件曝光後,我又想起了那年夏天的那輛公交車,當他人置身於的欺凌之下,只有我們都選擇不去做那個沉默的觀眾,冷漠的看客,這個社會才會逐漸往我們所希望的方向去發展。我的父母,他們並沒有為我寫過什麼白紙黑字的“家書”或者“家訓”,卻早在十幾年前,就用自己的實際言行為我樹起了家風和準則,社會的正能量,是需要千千萬萬個家庭共同來弘揚的,文明的根基就是產生家風的根基。根基沒有了,家風也就蕩然無存。家風沒有了,又何來社會風氣風清氣正。

“德澤源流遠,家風世澤長。”中國傳統文化和道德既是形成家風的基礎,又通過家風在每一個家庭中傳承。家風是我們引以為豪的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得以發展的載體。願這樣的對聯,不僅掛在中國人的家族祠堂裏,更掛在中國人的靈魂上。

弘揚好家風國旗下講話 篇3

“這是我家的‘傳家寶’,我今天交給你。”這是今年爺爺在他78歲的生日這天,將他珍藏的一本已經泛黃的黨章交給父親時説的話。我父親鄭重其事地從爺爺手中接過這本“沉甸甸”的黨章。我從爺爺和父親一臉嚴肅的表情中,讀出了這本黨章的不同尋常。

小時候,爺爺常常會給我講黨章的故事。爺爺説,我的曾祖父是上世紀30年代初期的地下黨員,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的一員,一生甘於清貧,專注事業,不畏權勢,不媚俗,堅持真理,一身傲骨。家裏的這本黨章就是曾祖父留下來的。曾祖父在世時,無論走到哪裏,這本黨章都會常隨他左右。

曾祖父讀黨章寫下了密密麻麻的筆記,在黨章的扉頁上,用工楷寫下了“學黨章,找不足;聽黨話,跟黨走”這兩句話。曾祖父臨終時,家徒四壁,沒有留下任何積蓄,只給爺爺留下了這本黨章和一句話——“將來有機會為國家做事,定當盡忠。”

就是這本黨章和這句話,成為我家幾代人的堅守,也在我幼小的心靈深處播下了紅色的種子,激勵着我去努力學習、不斷進取,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上大學後,我大一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大二時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時刻不忘紅色的家訓。今年春節期間,爺爺拿着曾祖父留下的黨章,帶領我們大家重走了當初紅十四軍的征途,緬懷曾祖父平凡而又不平淡的一生。

爺爺在老年的回憶中,講黨章印照着紅色的輝煌。爺爺追隨曾祖父的足跡,年輕時曾在空軍某部服役,積極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做出不俗業績。這些年來,爺爺一直珍藏着這本黨章,閒下來,一有空,就打開來翻看。每當兒孫去看他時,他總跟大家講講曾祖父的革命生涯和黨章的故事,告誡我們:“對國家要忠,對朋友要信,要待人以誠,處事忠勤。”

爺爺雖已退休,每當村“兩委會”有什麼活動,他總是踴躍參與,發揮積極作用。今年村黨組織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爺爺跟大家分享了“我家的‘傳家寶’”的故事,受到村民們的一致“點贊”。其實,我們特別能理解爺爺為什麼這麼多年還樂此不疲講黨章的故事,爺爺講的不是別的,講的是對曾祖父的思念,講的是心中的理想,講的是紅色基因的代代相傳。

我的父親在中年的奮鬥中,學黨章續寫着紅色的故事。父親受曾祖父和爺爺軍旅生涯的影響,年輕時毅然從軍,在入了黨,後退伍至地方,一直從事文祕和新聞宣傳工作。雖然物換星移,離開了軍營,但父親心中仍然有一股濃濃的軍旅情。平時一有空,他就到軍烈屬優撫對象家中走訪,為他們排憂解難。從為軍屬打車票、維權,到幫助退役士兵學技能、找接受單位,這些年來,父親做的這些工作已不計其數。父親辛苦的付出,得到了組織的肯定,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雙擁工作先進個人等。

“擁軍不能只説在嘴上,一定要落實在行動上。” 父親常跟我説:“心中要有信仰,肩上才能有擔當。”家裏的書櫃上,專門有一格放着不同時期的黨章。黨章歷經多次的修改,新版一問世,父親就急不可耐地去買一本新的。

一本已經泛黃的黨章,見證了四代人不變的黨性。從曾祖父的精忠報國,到爺爺的身體力行,再到父親的腳踏實地,我看到了老黨員的堅守與擔當、責任與奉獻,看到了自己前進的方向。

弘揚好家風國旗下講話 篇4

這世界上有一股風,能吹開你的心靈之窗,讓你茁壯成長;這世界上有一股風,能讓你經歷風雨,終見彩虹。這股風不是最炫民族風,而是積極向上的家風。

我的媽媽是一名普通的中學語文教師。她有一雙笑得彎彎的眼睛,知識豐富,講課風趣,學生們都很喜歡聽媽媽講課。小時候的我問媽媽,為什麼學生都喜歡上語文課呢?媽媽神祕地指指她的大腦袋説:“因為這裏儲藏着數不清的寶藏啊!”我疑惑不解:“哪裏來的這麼多寶藏呢?”媽媽指了指那一大書架的書告訴我:“那裏,就是咱家的寶庫。”在我幼年的輕輕淺淺的記憶中,暮色四合之時,晨光熹微之下,總有媽媽伏案讀書的身影。小小的我心中種下了一顆渴望的種子,有一天,我也會像媽媽一樣,開啟寶庫的大門。

微風中,吹拂着我對讀書的熱望。

後來,我上了國小,和媽媽在同一所一貫制的校園,我心裏很是得意,可我剛神氣了沒有兩天,我的苦日子就來了。剛學完拼音不久,媽媽每天晚上都要教我誦讀唐詩、識字、練字,對我的要求近似苛刻,我連玩的時間都沒有了,想到這裏,委屈的淚水就會不由自主地流下來。後來學校舉行書法比賽,我的書法作品獲得了一等獎,在慶元旦演出中,我背誦了一首長長的《春江花月夜》,贏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在榮譽的背後,我深深地感受到媽媽嚴厲的背後載滿了對我濃濃的愛。

微風中,散發着淡淡的書香。

後來,隨着識字量地增多,媽媽還要求我每天至少讀半個小時的書。在媽媽的影響下,我漸漸愛上了讀書。媽媽和我共讀一本書,在書海中,我們揚帆放舟,縱情放歌。我們從“春眠不覺曉”讀到“夏風草木薰”,我們從“天涼好個秋”讀到“獨釣寒江雪”,我們從《上下五千年》讀到《居里夫人傳》,我們從中國古典讀到外國名著……在節假日裏,我和媽媽經常出現在閲覽室、新華書店中。每次媽媽出差,我最渴望得到的禮物就是圖書。如今,我平均每年的閲讀量都能達到40萬字以上。

微風中,書香湧動。“家有春風暖,香飄讀書路”,我相信,這個家風已經在我家牢牢紮根,並必將延續下去。

弘揚好家風國旗下講話 篇5

“這是我家的‘傳家寶’,我今天交給你。”這是今年爺爺在他78歲的生日這天,將他珍藏的一本已經泛黃的黨章交給父親時説的話。我父親鄭重其事地從爺爺手中接過這本“沉甸甸”的黨章。我從爺爺和父親一臉嚴肅的表情中,讀出了這本黨章的不同尋常。

小時候,爺爺常常會給我講黨章的故事。爺爺説,我的曾祖父是上世紀30年代初期的地下黨員,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的一員,一生甘於清貧,專注事業,不畏權勢,不媚俗,堅持真理,一身傲骨。家裏的這本黨章就是曾祖父留下來的。曾祖父在世時,無論走到哪裏,這本黨章都會常隨他左右。

曾祖父讀黨章寫下了密密麻麻的筆記,在黨章的扉頁上,用工楷寫下了“學黨章,找不足;聽黨話,跟黨走”這兩句話。曾祖父臨終時,家徒四壁,沒有留下任何積蓄,只給爺爺留下了這本黨章和一句話——“將來有機會為國家做事,定當盡忠。”

就是這本黨章和這句話,成為我家幾代人的堅守,也在我幼小的心靈深處播下了紅色的種子,激勵着我去努力學習、不斷進取,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上大學後,我大一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大二時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時刻不忘紅色的家訓。今年春節期間,爺爺拿着曾祖父留下的黨章,帶領我們大家重走了當初紅十四軍的征途,緬懷曾祖父平凡而又不平淡的一生。

爺爺在老年的回憶中,講黨章印照着紅色的輝煌。爺爺追隨曾祖父的足跡,年輕時曾在空軍某部服役,積極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做出不俗業績。這些年來,爺爺一直珍藏着這本黨章,閒下來,一有空,就打開來翻看。每當兒孫去看他時,他總跟大家講講曾祖父的革命生涯和黨章的故事,告誡我們:“對國家要忠,對朋友要信,要待人以誠,處事忠勤。”

爺爺雖已退休,每當村“兩委會”有什麼活動,他總是踴躍參與,發揮積極作用。今年村黨組織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爺爺跟大家分享了“我家的‘傳家寶’”的故事,受到村民們的一致“點贊”。其實,我們特別能理解爺爺為什麼這麼多年還樂此不疲講黨章的故事,爺爺講的不是別的,講的是對曾祖父的思念,講的是心中的理想,講的是紅色基因的代代相傳。

我的父親在中年的奮鬥中,學黨章續寫着紅色的故事。父親受曾祖父和爺爺軍旅生涯的影響,年輕時毅然從軍,在入了黨,後退伍至地方,一直從事文祕和新聞宣傳工作。雖然物換星移,離開了軍營,但父親心中仍然有一股濃濃的軍旅情。平時一有空,他就到軍烈屬優撫對象家中走訪,為他們排憂解難。從為軍屬打車票、維權,到幫助退役士兵學技能、找接受單位,這些年來,父親做的這些工作已不計其數。父親辛苦的付出,得到了組織的肯定,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雙擁工作先進個人等。

“擁軍不能只説在嘴上,一定要落實在行動上。” 父親常跟我説:“心中要有信仰,肩上才能有擔當。”家裏的書櫃上,專門有一格放着不同時期的黨章。黨章歷經多次的修改,新版一問世,父親就急不可耐地去買一本新的。

一本已經泛黃的黨章,見證了四代人不變的黨性。從曾祖父的精忠報國,到爺爺的身體力行,再到父親的腳踏實地,我看到了老黨員的堅守與擔當、責任與奉獻,看到了自己前進的方向。

弘揚好家風國旗下講話 篇6

純正家風對後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請看洛陽市城鄉規劃局老城分局黨員王文海“一門四博士”背後的家風故事。

每到週末,58歲的王文海就早早地回到位於安樂鎮王莊村的家中,接替大哥王文軍照顧年過九旬的母親。

王文海家在洛陽市洛龍區王莊村,他們家在村裏可算小有名氣,重教育、敬長輩的好家風不僅為這個家庭培養出了四位博士,還在村裏譜寫了一首家庭和諧曲。

家境再艱難,讀書不能斷

“我父親常説,要多看書、多學習、多思考。”王文海出生在一個教師家庭,爺爺、父親、叔叔都是教師。從小,他們兄妹六人耳濡目染,也愛學習、好讀書。

王文海回憶説,父親王俊亞平時很忙,大多數時間吃住在學校,偶爾回趟家,總是叮囑他們要認真讀書、好好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

“再窮不能窮教育,父親就是這樣做的。”王文軍説,他們小時候,母親種地、父親教書,家裏很窮,有時甚至吃了上頓沒下頓。即便生活如此艱難,父親仍千方百計供他們讀書。

母親李英娃雖是普通農民,但也全力支持兒女唸書。大女兒王素珍考高中那年,因為家庭負擔太重,學習成績優異的王素珍主動棄學,這事兒老太太至今都沒有忘記。

父輩諄諄教誨,晚輩銘記於心。除了王素珍棄學、王文和(排行老四)因生病落下殘疾,其餘四兄妹都很爭氣,學習成績都不錯。王文軍還唸了大學,也當上了一名人民教師,一干就是三四十年,直到三年前才正式退休。

“一門四博士”,鄉鄰傳佳話

最讓人羨慕的,是王家的“四博士”。

王文軍的兒子王明明日本神户大學博士後畢業,目前在日本一家設計公司工作;王文海的兒子王旭明正在上海交通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王文海的堂弟王文炎(叔叔的兒子)是華中科技大學的博士,如今在河南科技大學任教;王文炎的女兒王熙正在復旦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我們教育子女,就愛拿文軍、文海家的孩子當例子,人家的孩子有出息。”鄰居們常常上門,討教怎麼才能讓兒女讀書上進。而每次,王文軍、王文海都會被這樣的問題難住。

“其實也沒啥,我們就是普普通通的家庭。”王文海説,父輩傳遞他們的觀念,他們再灌輸給孩子。作為家長,他們以身作則,勤學習、重文化,發現孩子的優勢,鼓勵孩子學習,盡己所能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環境,但是絕不嬌寵。

“我每個月的工資至少拿出十分之一給孩子買書,和他們一起看。”王文軍説,陪伴和鼓勵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在這樣的環境裏,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之中養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彼此鼓勵、互為榜樣。比如,王明明留學日本後,弟弟王旭明以堂哥為榜樣,暗自努力,大學聯考取得了600多分的成績,被西安理工大學錄取,本科畢業後又到上海交通大學繼續深造。

兄弟不分家,母親“老來福”

“家有老,勝似寶。”94歲的李英娃年紀大了,身邊離不了人,王文軍兄妹幾人就輪流照顧她。王文軍退休後,更是日日陪伴在母親左右。

上個月,王文軍到日本看望兒子,71歲的大姐就把母親接到了身邊。在大家的悉心伺候下,李英娃的身體還不錯,每當晴天,就拄着枴杖在院子、村裏散步,有時還邀請鄰居到家裏打麻將。孩子、孫子們的名字、生日,她都記得一清二楚,一點兒也不糊塗。

前幾天,王文海剛把母親接回家裏。他家在王莊村有個不大的四合院,樸素、整潔,種着梨樹、葡萄、無花果、指甲草……這院子,是1983年翻修的。

按照村裏的老傳統,父母留給兒子的房子,王文海兄弟倆本可以各分一半,各蓋新房。但是考慮再三,兄弟倆商定維持原樣。房子翻新後,兩家同在一個院子,共用一個樓梯,同走一個大門,同吃一鍋飯菜。“母親住一樓,我們住二樓,這麼多年來,兄弟、妯娌之間從沒紅過臉,反倒越過越親。”王文海説。

“吃了一輩子苦,老來得福嘍。”李英娃對自己的孩子讚不絕口。説話時,老人的臉上滿是慈祥的笑容。

“尊老愛幼、尊師重教,這就是我們家不成文的家風吧。”王文軍説。

弘揚好家風國旗下講話 篇7

“大哥風範大家贊,哥德高尚嫂相當,孝敬父母受人敬,悌率弟妹人讚揚,勤勞奉獻尊為尚,良師益友惠八方……”這首藏頭詩被鑲嵌在一塊玻璃牌匾中,擺放在父母家中的桌子上,是我的姑姑、叔叔們在父母金婚時送給他們的禮物。

説起老徐家,街坊鄰居都會豎起大拇指。這是一個普普通通、其樂融融的大家庭,我的父親兄弟姊妹六個,他排行老大,在大學裏教書,我的姑姑、叔叔在洛陽的廠礦裏上班,住在澗西、西工和老城區。兒時的記憶當中回到老家,奶奶總是能做出各種各樣好吃的,蒸的棗糕,樣式有小兔子的、有盤花的;炸的麻葉、鹹食,奶奶手很巧人又善良勤勞,幫着父母帶大了我們兄弟姊妹四人。

記得有一天的早晨,奶奶腿腳突然不聽使喚,此後一條腿行走不便得了偏癱,那一年奶奶63歲,爺爺身體也不太好,以後的20多年時間,奶奶都是在牀上和椅子上度過的。我的父親、姑姑、叔叔開啟了另一種生活方式,輪流排班回家照護,那個時候父親在大學教書,白天要備課、上課,忙學校的事情,晚上要趕回老城照顧奶奶,在那些日子裏,他們克服各種困擾、風雨無阻,輪流回家照顧奶奶。老人覺少常常晚上起夜十幾次,只要稍有點動靜,父親就立馬起身,一晚上下來不得消停。父親是長兄,平日家裏的大事小情都要操心費神,他任勞任怨從無二話,記得奶奶喜歡吃一家店鋪的包子,但是離家比較遠,父親去一次就多買一些,凍在冰箱裏,奶奶想吃的時候可以隨時拿來吃,在父親的帶領下,姑姑、叔叔年復一年、日復一日,20xx年不間斷騎着自行車奔波在回家的路上。常言道:久病牀前無孝子。奶奶活了90高齡,在我的記憶當中,時不常聽到街坊鄰居的誇讚:老徐家的孩子真孝順,老太太有福啊!父親以他的孝心和率先垂範贏得了姑姑叔叔們的口碑和尊敬。

如今父親病倒了,躺在醫院的病牀上,日漸消瘦。老天真會捉弄人,就在前幾日,剛剛給父親、母親過了80歲壽宴。一向健康開朗的他,在病魔的蔭翳下身體每況愈下。在那些日子裏,我們兄弟姊妹四人,白天晚上輪流值班看護,喂藥、翻身、按摩、安慰,我們體會到了做兒女的不易和堅守。孝道是最好的良藥,如今父親的病情日漸好轉,母親的臉上也有了笑容。

家是温馨的港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教、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風尚和美德,需要代代傳承和示範,方能蔚然成風。

弘揚好家風國旗下講話 篇8

家風是什麼?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有的家庭勤勞,有的家庭孝順,有的家庭守信……

我們的家風是“愛心傳家遠,讀書繼世長”。

從我的太姥姥開始,就一直行善。記得爸爸講,太姥姥有一個鄰居,是個孤寡老太太,常年有病,沒有勞動能力,靠拾麥穗,撿花生過活。太姥姥長年賙濟她,經常送給她幾個餅子、饅頭。其實,太姥姥和太姥爺也已經八十多歲了,比那個老太太年長很多,家境也很貧困,手頭十分拮据。後來那位孤寡老太太跌斷胳膊,生活不能自理,太姥姥就每天去給她做飯,太姥爺幫她打水,直到老太太去世。老太太感激不盡,説來世做親姐妹。

人人都能行善,但太姥姥和太姥爺行善的對象都是窮苦弱小,這就很不容易。爸爸深受太姥姥的影響,繼承了行善的家風。在村裏、學校,無論誰有什麼困難,爸爸不分高低貴賤,有求必應,從不求報酬。他説,做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為弱勢羣體做好事。

記得,那年國家要給予代課教師一定的補償,代課教師找正式在崗教師辦理工作證明。昔日生活清苦的教師爸爸一下子變得搶手,許多人找到家裏,爸爸不分晝夜,廢寢忘食給幾十人寫證明材料。有的人錯了改,改了錯,反覆好幾遍,人家不好意思,爸爸不厭其煩,還安慰人家説“沒事,沒事,做教師不容易,做代課教師更不容易,這是個好事!”。

爸爸做班主任,最反感的就是隻看成績不看人品。他常説“千教萬教教人做人。教出的都是好人,社會就好了!”有人説,“像你這樣做老師,什麼人都有求必應,顯得什麼事都很容易,有啥意思?”爸爸知道話中的意思。可爸爸恰恰相反,他知道自己出身不易,越是窮苦孩子越加看護。人家便説爸爸,“你out了!”爸爸不以為然,有點像獨戰大風車的堂吉訶德,其實他渴望的是人人平等啊。我家並不寬裕,但爸爸仍然想方設法資助一些家有困難的學生,叫他們來我家吃飯,送給他們書本、衣物等。爸爸的學校有一個孤兒,跟着爺爺生活,爸爸便經常把自己的一些衣服拿去給那個孩子。他也教導他班裏的學生行善,不欺負小同學,讓學生在學校率先成立了志願者小組,日行一善,並在歷屆學生中堅持下來。他的學生,很多都擁有一顆助人為樂的心,主動為一年級新生拿書包,雨天幫別的班搶搬桌子等。他們班裏還有個“愛心百寶箱”,裏面有創可貼,感冒藥,方便麪,紗布,衞生紙,大多是爸爸從自己家裏拿的,他的學生也有自願拿來的。學生有什麼需要幫助的都可以去拿,拿了還要補上,方便他人使用。

受爸爸影響,我立志做一個小小志願者。每次我的同桌有題不會的時候,我都會主動去幫助他,慢慢給他講清思路。別人忘拿東西的時候,我就借給他們。星期天,節假日,我跟爸爸、媽媽去家鄉的沙嶺做“環衞志願者”,植樹、撿垃圾袋,掛自制鳥巢等,呼吸新鮮空氣,還做了好事,不亦樂乎?

我的太姥姥,不但教導我們行善,還要求我們好好讀書。聽爸爸講,太姥姥的祖上,在明清時期出了好幾位讀書人,都很有出息,是當地的望族,後來家道中落。也許正因如此,太姥姥十分重視文化。她家裏雖然貧困,還是東湊西借供給一大幫兒女、還有外甥——我的爸爸上學。太姥姥認不了幾個字,看見有字的小紙片她都好好保存起來,讓別人看看是不是有用,不識字太憋屈人了。她囑咐爸爸看完的書先放着,不要扔了,經常念念。爸爸從小就刻苦讀書,不論到哪裏,都帶着書包。他為買書,省吃儉用,把外婆給的零花錢攢起來,步行好幾十裏地去新河,灰埠等小鎮,頂着盛夏烈日去買心愛的《兒童文學》。爸爸從國小一年級到師範,所有的課本、練習本、課外書都完好無缺,捆綁整齊,聽來讓人歎服。可惜,後來這批書都被他的繼母當破爛賣掉了。爸爸很傷心,為此還寫了一篇《祭書》,裏面寫道“哀哉吾書,痛哉吾書!吾失吾書,如喪至親。哀痛不已,無處可寄。窗外秋雨輕灑,似乎低訴我纏綿柔長的悲緒,沉沉的煙霧埋藏了往事所有的記憶。天陰雨濕,依稀聽見書魂怨哭,其聲啾啾。”可見爸爸失書之痛!

一番心痛之後,爸爸買書、讀書、藏書依舊。他的座右銘是:此刻讀書你將圓夢,此刻打盹你將做夢。家裏的牀、桌、椅子、窗台、茶几、更不用説書架上,都是書,書災氾濫。媽媽有時煩,他卻説:“書是聖潔之物!”而今,他外出旅行第一要事輸書店。旅行歸來,他連件背心都不捨得買,我知道,他的背心早成蜂窩狀了,若是買日用品他算計再算計,每次卻抱回一大堆書,他説,凡事不可貪,唯獨買書不可不貪。真得讓人佩服!

爸爸參加了市級讀書沙龍,成為學校的讀書帶頭人,每天堅持寫教學反思。人家去玩樂,他就享受讀書。爸爸最喜歡夜讀。他説“窗明几淨,沏一杯清茶,半卧於沙發之上,隨意拿一本喜歡的書,讀至忘情或擊掌稱妙,或拍案驚奇,或扼腕歎息,不知老之將至。倘若雪夜,知己三兩人,或坐或依熱乎乎的火炕頭兒,把讀幾本好書,對一片萬里寒光,説一夕閒話,忘懷得失,不亦樂乎?”弄得我也挺眼饞讀書的,讀書真這麼享受?因此,我從小也學他的樣兒,睡前就抓來一本書讀,讀着讀着就睡着了,搞笑的是,我讀的都是《阿衰》,《馬小跳》之類的小書,後來漸漸讀起了《格林童話》、《窗邊的小豆豆》等。就是這些書,也讓我有所收穫,比如:我寫的《學雷鋒,做個有道德的人》,獲得讀書教育活動徵文比賽一等獎。在班裏我的成績優異,每年我都被評為“萊州市級優秀學生幹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有大小倆書蟲,久而久之,媽媽也被“蛀”了。曾幾何時,夜黑如漆,媽媽、爸爸、我簇擁燈下,或詩詞或歌賦,朗誦和吟,其樂融融。通過讀書,爸爸更加堅定了愛才是世界的終極真理的認識。他告訴我們,一個愛字,便足夠了,自己活,也讓別人活,我們最需要正是這個啊!他認為心地真實善良,願意捐贈的學生才是好學生。讀書要學會捐贈,這又是爸爸讀書的特點。

爸爸不僅讀書,還試着寫“書”,辛勤筆耕,他有多篇文章發表在省市級正式刊物,每次投稿成功,他都美一番。他的《給教師的建議》100條讀後心得也已編輯成冊,參加萊州市“百千萬工程”讀書行動比賽,榮獲一等獎,他以愛治班,班風正氣,成績優異,許多後進生重獲信心,廣受家長和老師的好評,前年被評為“市級優秀班主任”。他輔導的學生也多次獲獎,他輔導了一個學生叫楊文婷,一次一口氣捧回了三個一等獎。這件事,讓爸爸得意許久,比他自己獲獎都高興,我很納悶,他説:“君子有三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大樂也”。爸爸告訴我要學“東方的居里夫人”——吳劍雄,好好讀書,長大了到大海的那一邊看一看。

這就是我們的家風,讀好書,做好人,淵源流長。

弘揚好家風國旗下講話 篇9

忙碌的工作忘記了時間,當清明節的放假通知在電腦上顯示,我才忽然意識到該回老家祭奠父親了。每逢此時,和父親在一起的點點滴滴都會變成美好的回憶在我腦海裏浮現,父親為人處事的言傳身教時刻規範着我的言行。

父親常説:“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在任何時候都要替他人着想,要與人為善,要盡全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我小時候,經常跟着父親去鄰里家“混飯”,無論誰家有紅白喜事,總能看到父親忙碌的身影,父親總是執事人,記賬、接待賓客、安排宴席等等,總是井井有條,安排得妥妥帖帖。回家的路上,我仰着小臉問父親:“全村人的事,為啥總是讓你幫忙?”父親總是笑着説:“孩子,一個村就像是一個家,不管誰家有事,大家都要去幫忙。”父親拉着我的手,我感到父親長滿老繭的手熱乎乎的。

父親常説:“一招鮮,走遍天。”剛開始,我不懂啥意思,經過父親的講解我才知道,每個人都要至少掌握一門技藝,在社會上才能立足,才能成為有用的人。由於父親有些文化,寫字、畫畫都被鄉鄰認可,誰家蓋了新房,要畫門樓或影壁牆,就來家裏邀請父親。每次父親總是滿口答應,還拿出他平時收集的各類圖案供鄰里選擇。父親站在高高的梯子上作畫,經常是一站半天,我便在下面觀看或玩耍,當一幅幅圖案在父親的筆下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時,我真佩服父親的手藝!

父親常説:“做人要言而有信,以誠待人。”現在我把這句話作為我的座右銘,時刻警醒我,規範我的一言一行。記得在的最後一年,我回家探望父母。那時的父親已患有腦梗後遺症,行動要靠枴杖,説話時也變得含糊不清。中午剛吃過飯,父親一邊用手召喚我,一邊嘴裏説着讓人難以聽懂的話,我趕緊走到父親身邊問他有啥事?母親坐在一旁説:“去年你父親患腦梗前在響堂寺山下碰見了擺涼皮攤的老同學,人家非讓你父親嚐嚐自己做的涼皮,父親推辭不過,就吃了一碗,當時身上沒帶錢,後來他一直惦記着去還賬。”我問多少錢?母親説:“一元錢,街上都是這個價。”我笑着對父親説:“老同學請碗涼皮還給啥錢呀!我開車去油錢也不止一塊錢。”父親變得不高興起來,我只好開車拉他去還賬。回來的路上,看着父親開心的樣子,我理解了他的“堅持”。

而今,我已過不惑之年,我的兒子也長成了青春少年。我時常也會給他講爺爺的故事,將父親對我的教誨傳授給他,將家風一代代傳承下去。

弘揚好家風國旗下講話 篇10

小時候,家就是温馨的港灣,是父親早出晚歸的背影,是母親精心烹製的飯香。

我的爸爸是一名國小校長,他對自己嚴格要求,堅持把單位的每一分錢都用到學校、教師、學生身上,用到美化校園、增添教學設備上,極大地改善了學校的育人環境。為了節省資金,上級教育部門組織的多次外出考察他都沒有參加。外面有人請客,他從不應酬。學生轉學送禮,他每次都是婉言謝絕。記得有一年冬天,天氣非常寒冷,有位教師看到他每天早上在寒風中巡視校園,便悄悄給他買了一件羽絨背心,他非常感動,但衣服説什麼也不肯收,他對青年教師説:“你的心意我領了,只要你努力工作,比送我什麼都珍貴。”

作為一名校長,他不知什麼是名牌,不認識鮑魚魚翅,很少出去旅遊。但我從沒有聽過他的抱怨,他也沒炫耀過自己的付出。內退以後,他主動當起了校外防溺水巡查員,每天去水庫查看是否有學生下水游泳,以防意外發生。夏日炎炎,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濕透了幾回也從無怨言。他沒把自己上升到清正廉潔、無私奉獻的道德高度,只是覺得,自己應該這樣去做。

爸爸曾給我講過很多廉政方面的典籍故事,因此我知道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兩袖清風的于謙、直言死諫的海瑞···但是,真正教會我為人處世原則的,是爸爸,他在教育系統40餘年兢兢業業、堅守原則的一線工作經歷是我一直以來工作學習的目標和榜樣。

在我新入職時,爸爸就告誡我做人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他經常説,無論是為“公家”,還是為自己的“小家”,都需要時刻把“廉潔”二字深深地刻在腦海裏,做到守廉抱朴,讓單位領導放心,讓家人引以為榮。從我邁出校門到如今工作已有十年,爸爸的言傳身教我時刻不敢忘記,它就像一盞明燈,一個路標,在人生道路上指引着我以紮實可靠的作風,走穩走好每一步。

現在,我和愛人雙雙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黨教育我們要恪盡職守,廉潔自律,忠誠擔當。我們傳承家風,牢記家訓,我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現在的我們也在無聲地教育感染着我們的孩子,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和性情。我的女兒今年只有四周歲,她最喜歡的就是五星紅旗和黨徽,“別人的東西我不要”是她口中常常唸的兒歌,“遵紀心中有戒尺,清廉守底線......”《共產黨員言行歌》唱起來有板有眼。都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着孩子,感染着孩子,因為我們堅信只有健康、清廉的家風世代相傳才能讓我們的孩子確立人生的座標。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優則作風優,家風正則黨風正,家風純則政風純,家風清則社風清!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傳承清廉文化傳統,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社會的正風正氣發揚光大,讓清廉家風世代相傳!

弘揚好家風國旗下講話 篇11

同學們:

看到同學們一張張幼稚可愛充滿朝氣的笑臉,我不禁油然而生一種感情:年輕真好,生命真好!我為你們祝福!

大家知道,世上最寶貴的是生命。人的生命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人的生命的不可代替性。生命是至高無上的,極其尊嚴的,它沒有任何的等價物,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它。

第二、人的生命的不可逆性。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説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復得。

第三、人的生命的基礎性。只有生命存在才會有人的其他價值的創造和實現。沒有了生命的存在,就不會有社會的發展及人類所有的活動。生命的價值要求我們必須熱愛生命、珍惜生命,愛護和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與我們周圍的自然環境和諧相處。

七年級的同學打開新課標的語文教科書,就可以發現,語文書的第一單元的五篇課文都是引導我們要體驗人生,關愛生命的。

同學們,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許多困難、挫折和不幸,有遠離父母的孤寂,有不被人重視的失落,有考試的失敗,有做事情的失利,有心理平衡的失常,有對外部環境的失望。我們有可能會碰到許多不如意,會失去許多一但我要對你們説:“你可以失去其他的許多,但絕對不能失去生命。這也是我們對自己、對父母、對學校、對社會負責任的嚴肅態度。

同學們,活着,是生命的一種形式;珍惜,才是對生命最有價值的修飾。既然父母賦予我們血肉之軀,我們就要好好地珍愛,活着,不單單為自己,更重要的是為別人,為所有關心和愛我們的人。在我們的生命還沒有發出耀眼的光彩之前,我們就絕不能輕言放棄生命。

珍愛生命,就是要好好地使用生命,讓它做出對社會最有價值的最有意義的事情。珍愛生命,就是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無論環境怎樣,挫折多大,都要勇往直前,樂觀面對,堅持不懈,決不畏縮後退,逃避人生。

珍愛生命,就是要珍惜時間,在人生的春天,決不渾渾噩噩,虛度年華,而要紮紮實實地學好文化科學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

珍愛生命,就要學會寬容和理解,懂得付出,關心身邊需要你關心的人,用自己真誠去澆灌友誼之花。

珍愛生命,就要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騎好車,行好路,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學會自我保護,平平安安過好每一天。

同學們,珍惜生命,我們應該是這樣的:

回首昨天,我是問心無愧!

面對今天,我是倍加珍惜!

展望明天,我是信心百倍!

相信同學們,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夠成為我們丹城中學優秀的一份子!

弘揚好家風國旗下講話 篇12

在一個村莊裏,住着一位睿智的老人,村裏有什麼疑難問題都向他請教。有一個調皮的孩子,要故意為難老人,他捉了一隻小鳥,握在手中,跑去問老人:“老爺爺,聽説您是最智慧的人,不過我不信,如果您能猜出我手中的鳥是死是活,我就信了。”老人注視着小孩狡黠的眼睛,心中有數,如果回答是活的,小孩會暗中把小鳥掐死;如果回答是死的,小孩就會張開雙手讓小鳥飛走。老人拍了拍小孩的肩膀笑着説:“小鳥的死活,全在你的手中。”每個人的命運,就像那隻小鳥,完全掌握在你自己手中。升學也罷,就業也好,創業更是如此,只有奮發努力,才會走向成功。

我們都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當厄運一次次地降臨在保爾身上,面對命運的嘲弄,保爾用行動向命運發起挑戰,成為大家心中的英雄。《老人與海》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面對蒼茫的大海,老人奮力拼搏, 感動上天,命運的考驗僅僅使弱者哀號,卻能使強者彌堅,老人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每一個人。

生活如一張紙,黑點和白點都由你自己繪製。講一個浪漫的小故事,一位小夥子愛上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姑娘,一直不敢表白,只好寫信告訴她,一頁頁的紙裝進了無數的濃情,他等了好久,姑娘回信了,小夥子感激萬分,打開一看,卻是一張白紙,不甘心的他又寫,可回覆仍是一張白紙,他一直寫,終於寫到99封,他以為姑娘的回答還是白紙。99封,好慘!這樣的打擊讓他失去了信心,他終於和另一個姑娘結了婚。一年後,他無意中打開了第99封信,信中寫道:“嫁衣已經做好,等你第100封信來的時候,我就做你的新娘。”就差那麼一點點,這樣的結果,生活中太多——因此,唯有堅持,才能勝利。

每年接到新一屆九年級時,我都會送四句話給我的學生: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差距就在業餘時間;優秀是一種習慣,素質就是不需要提醒;如果失去太陽你在哭泣,那麼你還會失去月亮和星星。今天,在這莊嚴的國旗下,我把它送給你們,希望對你們有所啟迪。

威廉·歐內爾説:“每天都是好機會,世界不缺少是機會,缺少的是能夠抓住機會的條件,你本人希望成功的決心是最重要的因素。”

青春短暫。當生活不能如願或不盡如意時,不必抱怨生活給予太多的磨難。如果大海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如果沙漠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只求得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就失去了真實的魅力。即使你有百般的不如意、萬般的不順心,你有一千種理由苦悶、傷心,卻不能有一個理由放棄理想,放棄追求,放棄拼搏。因為美好的青春牢牢在手,希望屬於你,陽光屬於你,命運屬於你!

謝謝大家!

弘揚好家風國旗下講話 篇1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

新的一天裏,我們迎着初生的太陽向自己的目標前進,今天的奮鬥是為了明天的成功,合格的人才來自合格的學生,我們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國小生呢。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了保證人們的正常生活,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律,與此通理,在學校要成為合格的學生,最基本的就應該遵守《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遵守校規校紀,這對於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至關重要。可是如今,在校內時不時能看到亂丟亂扔、滿口髒話、瘋趕打鬧、在校外買食品或者在餐廳內大聲喧譁的現象,這在美麗的校園是極不和諧的音符,我們應當把日常行為規範時刻放在心中,把它作為約束自己行為的準則,要有自覺遵守準則的意識。

同學們,良好行為規範,需要我們平時做什麼?良好行為規範是上學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平時與別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行禮問好,是看到地上有紙屑垃圾自覺將其放入垃圾箱,是上下樓梯主動謙讓靠右走,是愛惜學校一草一木,是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誠實守信、勤奮好學……在學校我們的行為代表班級的形象,將來我們也會踏入社會,我們的行為也將影響社會的風氣。良好的行為是黎明前的曙光,抓住了就有光明燦爛的前途,良好的行為是大海中的舵手,把握就能到達勝利的彼岸,良好的行為是迷途中的星辰,遵循了就能走出困惑的歲月。

希望同學們在本週要努力做好五件事情:

1、認真學習《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

2、不亂丟垃圾,保持校園潔淨。

3、上下樓梯慢步、輕聲、靠右行。

4、不罵人、不打架,特別要注意不瘋趕打鬧。

5、不在餐廳喧譁、不踩草坪、不損害花草樹木。 我們不僅要將良好的行為規範記在心裏,更要付諸於行動,做到言行一致。長時間實踐良好的行為,會讓我們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收穫美好的思想品德,淨化我們的心靈,最終走向成功的人生,讓我們從身邊的細節做起,做一個有良好行為習慣和高尚品德的人,讓懷仁鎮中心國小因為我們而驕傲和自豪。

同學們,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願,祝願我們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個文明學生,讓我們的校園處處開滿文明之花!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弘揚好家風國旗下講話 篇1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離別》

時間,是一首無聲的歌;時間,是一縷無痕的風;時間,是一張沒有返程的車票。向前看,彷彿時間悠悠無邊;猛回首,方知生命揮手瞬間。

當五月的風中夾雜着老槐樹的幽香時,我們將要帶着所有的眷戀與不捨,希望與憧憬,責任與期望,告別那些屬於歡笑、淚水和感動的日日夜夜,告別這個美麗的校園。

三年辛勤耕耘,三年奮鬥不息,我們走過成功,走過挫折,在沿路長滿荊棘與鮮花的征途上,怎能忘記那一日日、一年年在身後守望着的眼睛,在跌倒時及時伸來的雙手——我們敬愛的老師,一路上是他們的身軀遮風擋雨,是他們用青絲間的銀白記載我們成長的點點滴滴,用額頭日漸明朗的溝壑書寫我們的刻苦與進步。

感謝您——老師,是您讓我們品嚐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悦;

感謝您——老師,是您讓我們成為自信、不斷超越自己的強者;

感謝您——老師,是您給了我們一個幸福美好的回憶;

感謝您——老師,是您給我們樹立了人生的“豐碑”,學做一名大寫的人。

飲水尚需知其源,回望這一千多個日日夜夜,老師的鼓勵與鞭策永遠如同漫漫長夜中的燈火,如同遍天陰霾中的陽光,讓我們在前進的路上看見希望,看見前方那晴朗的天空。 同學們,在青春的歲月裏,記得感謝每一位為你付出過心血的老師,請用感恩的心去面對他們的瞳孔,無論是一個笑靨(yè)還是一個擁抱。

青春的旋律中,我們一同夢想並奮鬥着,付出並快樂着,實現並超越着。讓我怎樣感謝你,朋友——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收穫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讓我怎樣感謝你,朋友——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卻給了我整個海洋;讓我怎樣感謝你,朋友——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擷取一枚紅葉,你卻給了我整個楓林!山海可以阻隔彼此,卻阻隔不了我的思念,距離可以拉開你我,卻拉不開真摯的情誼,時間可以淡忘過去,卻忘不了永遠的朋友。

這是一段最難忘的記憶,這是一份最難揮發的情懷,凝結成生命中難以忽略的存在,是失落時句句鼓勵的友情,是淚雨中切切的師恩,是校園裏淡淡的一個微笑,是每天早晨在讀書聲中跳躍的陽光。

九年級的夥伴們,就讓我們帶着自己的夢想,老師的祝福,父母的期望,和朋友之間的情誼,去開啟人生嶄新的篇章!面對挑戰,驕傲的告訴自己“成功是屬於我的!”因為,我們是山大二附中的畢業生!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弘揚好家風國旗下講話 篇15

當鮮豔的五星紅旗在校園冉冉升起,當莊嚴的國歌又一次在校園久久迴盪,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週,今天國旗下我想和大家談的話題是:怎樣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講究修養,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一種令別人尊敬並被大家推崇的行為。

那如何做一個有修養的孩子呢?老師希望你做到如下幾點:

1.見到客人老師要主動打招呼,當客人老師與你交談時,要表現得大方、主動、彬彬有禮。

2.上課前要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將課本、 練習本等學習用品放在座位的左上角。預備鈴響後,迅速有序進教室,

3課間要開展正當活動,不追趕打鬧,不高聲喊叫,不在教室裏做劇烈活動,走路腳步要輕,要靠右行。上下樓梯一定要有秩序地靠右行走,注意互相避讓。上廁所要文明,不奔跑,不玩水。

4.保持教室、校園整潔美觀,看到地上有果皮紙屑,主動彎腰揀起。課間不在校園池塘邊逗留、玩水。

同學們,只要你做到以上幾點,你就是一個有修養的孩子。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弘揚好家風國旗下講話 篇16

人生漫漫,路途坎坷,儘管風吹雨打,看我用笑來報——題記

穿梭在充滿氤氲的霧氣裏,我的腦中思緒萬千。與風正應對抗,心痛如刀割。狂妄的它,不停地吹,越來越放肆,漸漸地,整個大地好似都被動搖了。

身邊的樹不間斷的,無規律的搖擺着,好似孔子正在讀書的頭搖晃不停。葉子不斷飛落,雖沒有櫻花般美麗,卻有着櫻花般的淒涼。枯葉,早已落滿一地了,而此刻,他們卻在天空上飛舞,別看他們雀躍的樣貌,其實心裏在滴血。他們的哭泣,無人理會,它們的冤屈無人能申。風就像債主,張牙舞爪,樹兒們卻萎縮的像無錢還債的人,一願打,一個不願被打。

強烈的颱風最終被人們嚮往晴天的心送走了,就像掃走了黴運。

路邊的草東倒西歪的,樹就更慘了,被吹的跟禿頭一樣,怎光瓦亮的。半個月不到,樹卻很快的又長滿了葉子,花兒朵朵開。陣陣香氣傳來,讓人魂牽夢繞。他們的骨架十分不一般,整體形象跟個笑臉差不多,顏色繽紛的花朵,則把這個笑臉裝飾的更加精緻了。我想,或許這樹是有靈性的,他在感激風,能讓他成長,變得更加強壯。

是啊!我們應當想想我們身邊的事情,比如,家長的責罵,教師的勸導,同學的提議,或許這不是你愛聽的,但這些都是對你有用的。百利而無一害。我們更應當學習他的闊達,不拘小節,不再小事上鑽牛角尖。

生路上不會一向順利,也不會一向坎坷。當我們在坎坷裏,不要一味的埋怨,要學會笑,用笑來報答這份坎坷。當我們順利時,要笑的洋洋灑灑,不拘小節。回報,或許太空泛了,卻是很實際,一個微笑,一句話……

弘揚好家風國旗下講話 篇17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九月金秋,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是一個感恩的季節,更是一個屬於教師的季節。在我們愉快地邁進新學年的'時候,第~~個教師節正踏着輕盈的步伐緩緩向我們走來。在這個即將來臨的令人敬慕的節日裏,我先向每位老師致以最誠摯的節日問候!祝願你們身體健康,閤家幸福!

教師,多麼神聖的字眼。這個名字所賦予的實在太多太多……每個人的成長和成才,都離不開老師的培養;社會的每一點進步和更新,無不飽含着老師的辛勞和奉獻。從入學的第一天開始,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每一份成功,無不浸透了老師們的心血與汗水,無不來源於老師們的栽培與辛苦。是老師的手在引導,是老師的目光在鼓勵,是老師的聲音在指正,是老師的心在呼喚,是老師的人格在感召。

同學們,請趕快行動起來吧,用自己的話語送上發自內心的祝願。即使是一份小小的問候,也能讓老師覺得欣慰。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會懂得去關心他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會擁有幸福。相信同學們多姿多彩的想法,會為這個特殊的節日增添更加絢麗的色彩,賦予更豐富的內涵!

老師們,同學們,乘着九月的翅膀,我們走進了新的學年,老師們又開始了新的耕耘,今朝灑下愛心與汗水,明日迎來桃李滿天下。同學們也加入了新的學習旅程,讓我們攜起手來,老師熱愛學生,學生尊敬老師,讓濃濃的師生情永駐我們的心間,讓我們的校園瀰漫真情的祝福。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guoqi/jr74y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