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廣播稿 >

節約糧食校園廣播稿

節約糧食校園廣播稿

甲:採擷一縷陽光,編織成七彩的花環。

節約糧食校園廣播稿

乙:留住一絲清風,播撒出希望的明天。

甲:敬愛的老師們!

乙: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上午好!

甲:巴小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啦,本次的廣播由我們五(1)中隊主持。我是主持人(屠XX)

乙:我是主持人(李XX)。節目之前我來問你一個問題吧,你知道“光盤”行動嗎?

甲:嘿嘿!這個我在網上看見過,好像是一個網名叫徐霞客的人,他倡導人們不要浪費糧食,吃光盤子裏的東西,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走。後來,他的行動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乙:是的,他是(國土資源報副社長),他在微博中寫道:“‘天天光盤節’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所謂光盤,就是吃光你盤子裏的東西!”之後網友們自發發起不剩飯菜、曬出吃光後餐具的“光盤行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引起眾多媒體和網友的熱烈反響。

甲:是啊!我們中華名族以“勤儉節約”為榮,以“揮霍浪費”為恥,那你記得我們中午進食堂喊的口號嗎?

乙:那當然啦!低年級的口號是:進食堂要做到“有秩序、不説話、講衞生、不挑食。”高年級的口號是“一粥一飯當之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甲:這些都是在提醒我們吃飯時做到珍惜糧食、講究文明。食堂是我們就餐的主要場所,你有沒有注意到,本學期我們食堂門口多一樣什麼東西?

乙:這我倒沒注意,多了什麼?

甲:多了一塊由崑山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頒發的“文明食堂”銅牌,這是我們全校師生共同努力的成果,你看上面還寫着“文明用餐,以儉養德”呢!每當我們走進食堂看着這塊銅牌,高聲喊着口號時,你還能浪費盤子中的糧食嗎?不僅在我們的食堂,現在我們有了更好的條件,大家都吃上了“營養午餐”,請大家更不要浪費我們這來之不易的的食品了,也不要忘了及時處理好包裝袋和果皮,保持班內的整潔。我們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要從日常生活、日常小事做起,不要鋪張浪費。

乙: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你並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一點點也算不了什麼。然而事實是:我國人口多而耕地少。目前耕地面積正以每年30多萬畝的速度遞減;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依靠進口。

甲:據統計,從1981—1995年間,全國共減少了耕地8100萬畝,每年因此而減少糧食生產500億斤。而且現在這個減少速度仍然不斷加快,現實絕對不容樂觀!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乙:浪費是可恥的。從進校園的第一天,老師就教我們一首古詩:“鋤和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我們從小就明白,農民伯伯一年到頭在田裏幹活,流了許多汗水,才澆灌出我們離不開的糧食。他們多麼辛苦,我們怎麼能不珍惜糧食呢?

甲:如今我們的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也許有人説:“不就是點糧食嗎,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你可知道,你的這種行為正在扔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愛惜糧食的人,也會不愛惜其他的一切,到頭來只能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這樣的人,最終會被社會拋棄。

乙:我們需存有節約的意識,在校園內倡導“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安靜光榮,嘈雜可恥”的文明就餐好風氣。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挑食、不揮霍、不亂倒剩飯剩菜。一起參與“光盤行動”!拒絕浪費,從我做起,曬出自己吃光的盤子,一起向浪費説不,爭做節約達人,向舌尖上的浪費説再見!讓這一新時尚,成為我們新時代每個人應該具備的一種高品質。同時將這些好習慣帶回家中,帶動家人一起落實到行動中去。

甲: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向“光盤行動”致敬,共同創造“節約型學校”“節約型社會”。下面我來公佈本週紅領巾信箱的投稿情況:一(3)班2篇,她們是薛曉冉和戴欣然小朋友,你們的春天寫得真美,以後還要繼續努力哦!其它的是三(2)班4篇;四(1)班3篇;四(2)班3篇;四(3)班3篇;四(4)班4篇;五(1)班3篇;五(3)班2篇;五(4)班2篇;六(1)班8篇;六(3)班6篇。有很多同學一直都堅持着給我們紅領巾信箱投稿,你們要繼續堅持,相信以後你的寫作水平會大大提高,還有本次四年級整個年級段都有稿件,你們真棒!並且這次我們還收到了六年級多篇稿件。下面我們先來聽聽六(3)中隊奚文心同學給我帶來的《春的到來》

乙:最後我來選讀一篇六(1)中隊田溱同學給我們帶來的小故事《海龜》。

甲:大家聽了這兩篇文章有什麼感想嗎?文章中教了我們做人與做事的道理。世上有太多太多優秀的文章值得我們去慢慢品味,大家也在努力試着寫出更出色詞句,也許下一個“莫言”就在我們中間。今天的紅領巾廣播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收聽。敬愛的老師們。

乙:親愛的同學們。

合:我們下次再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guobo/xpx3v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