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廣播稿 >

校園勵志廣播稿3篇

校園勵志廣播稿3篇

本文目錄校園勵志廣播稿校園勵志廣播稿校園勵志的廣播稿

園勵志廣播稿一

校園勵志廣播稿3篇

堅守夢想,活出希望

偶然的,在一個角落裏找到自己昔日寫的一本小詩集,很虔誠的翻閲着那曾經的美麗,詩句雖略顯幼稚卻不失真摯,雖拘謹也不乏浪漫。品讀着自己曾經的心靈小語,突然間有些不敢面對自己了。

多少年來,不再有夢想,不再有希翼,不再向往不再追求,早就習慣了安於現狀,甚至還可以對自己的頹廢理直氣壯!這還是我嗎?我曾經的理想呢?我曾經的追求呢?那些年少時的狂妄,那些曾經的豪言壯語,都跑哪兒去了呢?我豁然明白,那個年少時的夢想早已被自己丟棄在某個角落裏,就如同這本小小的詩集一樣。我甚至會編一些幼稚的謊言來欺騙自己,以便給自己的自甘頹廢尋找藉口!這十多年來,我輸給了自己!

在少年時代,我就有一個當詩人的夢想,所以對汪國真是情有獨鍾,光他的詩我就抄了好幾大本,每每讀着那些優美的詩句,就會幻想有一天自己的文也可以像他的那樣,被人喜愛。然而,當遠離了學校,當繁重的農活疲憊了身心,我再也沒有閒情逸致去品讀那些喜愛的詩句了。直到後來結了婚,有了孩子,也就順理成章的做起了家庭主婦,過着循規蹈矩的平凡的日子。那個絕美的夢,便在鍋碗瓢勺的撞擊聲中破碎了,曾經的憧憬,曾經的豪情,也就被自己深深地埋葬了。

這麼多年都在碌碌無為中頹廢,在熙熙攘攘中迷失,有時候也會想,如果當初我可以堅持,如果有人可以一直給我鼓勵,或許我的人生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可如今的我終於明白,任何外在的干擾都不應該成為自己怨天尤人的理由,生活中的磨難更不應該成為我追逐夢想的絆腳石。

從此,我一定要改變自己的人生態度,挑戰自我的自甘平庸,把苦難當成動力。我應該從現在奮起,把自己的心交給希望,而不是過去。正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也許這正是命運對我的考驗,我為什麼不可以把生活中的經歷也看成是我人生的一種財富?記得朋友曾對我説過:“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沒錯,如果沒有曾經的經歷,也不會有我今天的生活感悟,這樣來看,我是不是也應該感謝這種磨難?慶幸這種經歷呢?

人,總是會在矛盾中掙扎,在痛苦中抉擇,有笑有淚,有取有舍,這就是人生,這就是命運。不管事態怎麼改變,其實主宰命運的一直是我們自己,不管是心有所向,還是迫不得已,那都是你自己的抉擇,怨不得任何人。這個世上本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如果自己不想着超越,沒人幫得了你。

因此,我不管自己能不能成功,結果已不再重要,我更注重那一路走過的路程,我會在其中領略每一次進步的喜悦,體會每一個超越的欣慰,即便是其中不乏艱難與失望,能在坎坷中完善,在困難中成熟,苦也不失是一種快樂。

人就是這樣,無論什麼時候,你的心裏得有個念想兒,你得為自己的夢想去奔,即便是到頭來真的只是個夢想,至少你美麗了整個追逐的過程。所以我不會放棄我的夢,哪怕是再多的苦難,我一樣渴望體會,樂意承受! 90後,柔弱的一代?

我們算是90後,有人説我們是柔弱的一代。是嗎?面對失敗,面對困難,有時我們是哭泣過,但我們並不是脆弱、柔弱!

我們愛表現,敢説敢做,敢愛敢恨,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我們直率。有些感性化的東西,甚至是非主流的,使叔叔輩、爺爺輩的人們看不慣,但那都是我們表面的現象。

面對困難,我們也會堅強!我們不會象西楚霸王那樣,放棄逃生、東山再起的機會,感歎着“無顏再見江東父老”,而自絕於烏江岸邊,因為那是愚蠢、軟弱的體現。人生中,我們要面對許多的失敗和挫折,有的甚至是重大的,正確的態度就是要勇敢面對,再實踐,再奮鬥,也許,最黑暗的時光離黎明也越近。也許我們更懂得超脱,“大不了從頭再來”。

有時,特大災難面前更是可以考驗我們90後是如何表現的。汶川大地震中,讓我們來看看“90後”是如何面對的吧!

有一個叫薛梟的男孩,已經和同班的一個女同學在廢墟中被埋七十多個小時,當救援人員開始搶救時,他先是選擇讓救援人員搶救女同學,女同學被順利救出後,他也被人從廢墟里救出,出來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要喝可樂”,真將大家給逗樂了,於是他被稱為“可樂男孩”。面對災難、飢餓、死亡,男孩選擇了禮讓、“快樂”。

九歲的小林浩,在災難面前他選擇了超出常人預料的堅強和冷靜。在廢墟里用歌聲鼓舞着自己和他人,這種歌聲竟是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因為他們相信,自己不會被拋棄,身後有着強大的祖國;自己不能放棄,眼前有太多的援助之手已經伸來!

9歲的林浩可以,僅僅9歲的孩子,在記者採訪時一直臉帶微笑,那種笑容是一種天真的笑,那種笑容是一種堅強的笑,那種笑是樂觀的笑,那種笑是一種超乎尋常的無人能及的笑!這種笑令人欽佩,這種笑令人感動!

不僅僅如此,更想不到的是地震發生後,與同學一起被震埋於教室廢墟中,9歲小林浩臨危不亂,自救後先是把一名埋在一起已昏迷的同學救出背出廢墟,交給外面的校長,然後又毅然重返廢墟,再次救抱(背)出另一名被廢墟掩埋的同學,第2次救人過程中小林浩手臂負傷。

9歲小林浩是災區某國小學生,僅僅是個孩子,僅僅是個最普通的孩子,可是他的行為體現的是非凡的,他的精神是偉大的!

由中央電視台舉辦的6.1特別節目"我們在一起"中,小林浩也應邀到了現場,從始至終,這個孩子都是滿臉的笑容,當主持人問及現在最大的願望是什麼時,小林浩依然笑着説:"我希望我的頭髮儘快長出來!"原來就是在第2次救同學的時候他的頭被蹭破了一小塊皮!

一個如此樂觀的孩子,一個如此堅強的孩子,一個不一樣的微笑,一種不一樣的歌聲震撼了每個中國人!正是這種歌聲讓救援人員下定決心:一定救出所有的孩子!

不一樣的歌聲,不一樣的微笑,帶給了我們太多的震撼,留給了我們太多感動,讓我們無比欽佩!曾有人質疑80、90後的種種,但是小林浩不也是90後的嗎?説90後不能面對困難,説90後軟弱等,不我們90後也能做到堅強,小林浩是我們90後的傑出代表。

活躍在奧運場上的志願者,很多也是我們90後,他們熱情的嚮導,燦爛而陽光的笑容使無數外國人翹起大姆指。至於現在的90後“痴迷周杰倫”、“火星文”……,被人們稱之為非主流一系列,那也許是我們誤樂的一部分,是我們成長中的一個小浪花,未來,我們一樣會我們的的長輩們一樣,挑起責任的重擔,一樣會把世界建設得更美好!

柔弱是我們的現象,堅強才是我們的本質。

園勵志廣播稿

我相信一顆寬闊的心,勇敢的心,敢於先行的心配得上這世界的最遼闊和最雄壯。 尼采説“打從半高處看,這世界最美好”,而我以為,會當凌絕頂才對得起莊嚴生命給予的責任和發展時代給予的重重期待。“會當凌絕頂”不是為了走在誰人之上,而是將世界納入胸襟,不是期待那“一覽眾山小”的獨尊,而是思考並瞭解“以天下為己任”的意義。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我不願意滿足於打從半高處看世界的安逸舒適。採一朵小花、玩味一隻小蟲的小小得意,那不是我所期待的激昂生命,有悖於我最理想的忠誠。

意氣風發的年紀,有人留戀於眼中的美好,止步於半高處的安逸生活,有人背起行囊又一次出發,艱難跋涉於寂寞的小路,堅定地離開熱鬧的山腰。於是前者選擇了遊刃有餘地“處世”,後者選擇了其心所善的“濟世”,“處世”和“濟世”之間,人生從這裏拉開了屏障。

我想我會堅定地選擇繼續奔走,不是沒有看到半山的美麗,不識不知滿足的貪婪,不是隻知埋頭趕路不懂欣賞的愚鈍,是不止於安逸的勇敢和倔強,是對堅守已久的理想的捍衞我想一顆寬闊的心、勇敢的心、敢於先行的心可以容得下那山巔的美好與疾苦,那疾苦恐怕是百姓乃至人類的大疾苦,那美好卻也一定是這世界最能撼動心靈的最美好。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楚大夫的濟世情懷容得下這世界的美與醜、善與惡、辛酸苦難與“高處不勝寒”的寂寞孤單,品嚐了跋涉的艱辛、高處的寒氣,心之所善卻猶未改悔。立於山巔的你面對的早已不是山腰那種安逸的美景,而是從心中湧出的欣慰滿足。心是幸福的,那所見的都是美好的。你會明白,美好不是一片景色能帶來的,它在於心的體會。

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我們不是應止步於半高處安於享樂的人,我們不是為了享樂而活着的人,我們的身上應有濟世的情懷和成為先行者的勇氣,應當有“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的精神。

不要説打從半高處,世界最美好,那遼遠的天空下自有那更美好的心體驗。會當凌絕頂,一切都不一樣了。

校園勵志廣播稿校園勵志廣播稿(2) | 返回目錄

人的生活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像草一樣活着,你儘管活着,每年還在成長,但是你畢竟是一棵草,你吸收語錄陽光,但是長不大,人們可以踩過你,但是人們不會因為你的痛苦他也產生痛苦,人們不會因為你被踩了,而來憐憫你,因為人們本來就沒有看到你,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像樹一樣的成長,即使我們現在什麼都不是,但是隻要你喲樹的種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間,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自己成長起來,也許兩年三年你長不大,但是八年,十年,二十年,你一定能長成參天大樹,當你長成參天大樹以後,遙遠的地方,人們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給人一片綠色,一片陰涼,你能幫助別人,即使人們離開你以後,回頭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線上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樹,活着是美麗的風景,死了依然是棟樑之材,活着死了都有用,這就是我們每一個同學做人的標準和成長的標準。

水的精神

我有一個比喻,每一條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線,每一條河流都有自己的夢想,那就是奔向大海,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不管是衝過去還是繞過去,只要我們能過去就行,我希望大家能使自己的生命向夢想流過去,像長江黃河一樣,能流到自己夢想的盡頭,進入寬闊的海洋,使自己的事業也變得開闊,但是並不是説你想流就能流動過去的,其實這裏面要具備一種精神,這就是水的精神,我們的生命有的時候會是泥沙,儘管你也跟着水一直往前流,但是由於你個性的缺陷,面對困難的腿部或者説膽怯,你可能慢慢的就會想泥沙一樣,沉澱下去了,一旦你沉澱下去了,也許你不用再為了前進而努力了,但是你卻永遠見不到陽光了,上面的泥沙會不斷的把你壓住,最後你會暗無天日,所以我會建議大家,不管你現在的生命是怎麼樣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哪怕被污染了也能洗淨自己,像水一樣不斷的繼續自己的力量,不斷的衝破障礙,當你發現時機不到的時候,把自己的厚度積累起來,當有一天時機來臨的時候,你就能夠奔騰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要成功就要自我約束

我是在五年前學滑雪的,剛開始一上雪道就摔,後來我發現我得學會停,滑雪有兩種停法,初學滑雪的人生八停法,但是當這個雪道達到一定坡度的時候,這個八停法就不管用了,一定是要用兩個滑雪板側過來側停,我就用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專門練停,當我發現我的停已經做到非常好的時候,我就直接扛着滑雪板上了高級道,我有一個朋友,他覺得你能上我也能上,這個滑雪道一邊是山坡,一邊是懸崖峭壁,結果他的兩個腳一下就被撕開了,韌帶被徹底拉斷了,任何時候當你前面有一個巨大的誘-惑,如果你覺得自己停不下來,你千萬別去追那個東西,因為你追了那個東西停不下來最後栽跟頭的一定就是你。

生命中四分之三的幸福和快樂

有一次我在往黃河邊上走的時候,我灌了一瓶子水,大家知道黃河的水特別渾,後來我就把它放在路邊,大概有一個小時左右,我非常吃驚的發現,一瓶水的四分之三已經變成非常清澈的,而只有四分之一是沉澱下來的泥沙,假如説我們把這瓶水的清水部分比喻成我們的幸福和快樂,而把渾濁的泥沙比喻成我們的痛苦的話,你就明白了,當你搖晃一下以後,你的生命中整個充滿的是渾濁,也就是充滿痛苦和煩惱,但是當你把心靜下來後,儘管泥沙總的分量一點都沒有減少,但是它沉澱在你的心中,因為你的心比較沉靜,所以就再也不會被攪和起來,因此你生命中的四分之三就一定是幸福和快樂。

底藴的厚度決定了你未來生命的高度

現在大學生的人文學識相對來説比較少,現在的大學生讀書太急功近利了,他們只讀《窮爸爸富爸爸》,都想快速致富,有一句話叫做“底藴的厚度決定了你未來生命的高度”而這個厚度絕對不是讀《窮爸爸富爸爸》能讀厚的,你要讀盧梭的《西方哲學史》,朱光潛的《西方美學史》這樣的書,甚至背背唐詩宋詞都對提高你的生命厚度是有好處的,表面上看,讀這些書,跟你未來做的事情可能一點關係都沒有,但她奠定了你這個人的基礎,奠定了你這個人的厚度,奠定了你這個人後來發揮的餘地有多大。

校園勵志的廣播稿校園勵志廣播稿(3) | 返回目錄

“勵”是鼓舞,勸勉;“志”是關於將來要有所作為的意願和決心,是有識之士的心願。“勵志”是激發文氣,以求有所作為的意思。

勵志,首先要有志向,有高尚、遠大的理想和明確的奮鬥目標。

少年周恩來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跡: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而當時與他同班的其他同學讀書的目的是為明理、為做官、為掙錢、為吃飯,只是為了滿足個人修養和生活的需要,而周恩來不願意自己的民族再軟弱,不願意自己的同胞受欺辱,他把個人的學習與民族振興的大業聯繫起來,立下遠大志向,為祖國的興盛而學習和奮鬥,後來成為新中國的第一任總理,受到全國人民乃至世界各國人民的愛戴。可見,高尚、遠大的理想和明確的奮鬥目標對人一生的引領作用有多麼巨大!

其次,勵志一定要有實踐,要為實現志向而進行不懈的努力。

明朝的宋濂,他就是我們浦江人,家境貧寒但自幼好學,向別人借書來看;冬天硯台裏的墨汁結成了冰,手指凍僵了他也從不停止;成年以後,他揹着經書到很遠的地方去尋師求教,天氣嚴寒,路途險惡,腳上的皮膚凍裂了都不知道;到了老師那裏,耐心等待,虛心請教;生活清苦,他一天只能吃上兩頓飯,沒有鮮美的魚肉,穿着破衣爛襖,生活在一羣衣着華麗的紈絝子弟中間,卻樂在其中,一點也不羨慕別人。他一生刻苦學習,後來成為了太子的老師,明朝“開國文臣之首”。

現在,我們正處在長知識、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學習是我們目前最主要的任務,是一個在老師指導下從無知到有知再到創新的過程,也是應該伴隨我們一生的事情。我們耳熟能詳的關於勤學的名句可以説數不勝數:天才出於勤奮;業精於勤荒於嬉;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但是光記住這些名言警句還遠遠不夠,勤奮學習應該體現在我們生活和學習中的每一個環節,按時起牀,充分預習,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及時複習,獨立作業,敢於質疑,善於合作,勇於創新;摸索並掌握科學的、適合於自己的學習方法,重視每一門學科,關注社會和時代的發展,並且堅持不懈,才能給自己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創造成功的機會。

人生是一條射線,以我們的出生為起點,可以無限延伸。理想有多高遠,學習有多勤奮,堅持有多長久,這條射線就有多長,我們的人生軌跡就有多深,價值就有多大,意義就有多遠。“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我希望我們永小的每一位同學們都能做到“和諧、勤奮、求實、創新”,樹立遠大理想,堅定報國信念,勤奮學習,汲取知識,鍛鍊能力,提高素質,增長才幹,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接班人。

標籤: 廣播稿 勵志 校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guobo/o7nlm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