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廣播稿 >

中秋節廣播稿700字(精選11篇)

中秋節廣播稿700字(精選11篇)

中秋節廣播稿700字 篇1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中秋節食月餅這一習俗的形成則是在明代。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託球舞等。

中秋節廣播稿700字(精選11篇)

中秋節的傳説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後來,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説,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就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粧枱的百寶匣裏,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着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着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天上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着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圓月被視為團圓的象徵,許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千古詩篇,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李白的《靜夜思》: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最後,少先隊大隊部祝全體老師,全體同學中秋節快樂!閤家團圓!幸福安康!

中秋節廣播稿700字 篇2

大家上午好! 紅領巾廣播站又與您相約在週三上午。我是。昨天我們介紹了端午節,今天我們再介紹一下中秋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羣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説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本期紅領巾廣播到此結束,再見!

中秋節廣播稿700字 篇3

開始:“心聲”廣播站現在開始廣播,歡迎老師、同學們收聽。

中秋月圓,北中情緣。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北臧村中學的全體師生,匯聚在美麗的校園,沐浴着暖暖的陽光,沉浸在濃濃的情意之中。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景色迷人的中秋夜晚,自然牽動着我們的血肉親情。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樣詩情畫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樣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樣如水似鏡。中秋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團圓節,每到這一天,許多遠離家鄉的遊子,紛紛趕回家中,與父母親友歡聚一堂、把酒言歡。

我們從四面八方來到北中,從陌生到相識,從相識到相知,又從相知到相親。感情的昇華,使我們對學校,對我們的老師,對我們的同學更是難捨難分。一聲聲“老師好”“同學好”温暖着每個人的心房。就讓我們這種抒不盡、道不完的情懷融進濃濃的月光裏、祝福中、歌聲中!親愛的老師,同學們,衷心祝願你們中秋快樂,萬事如意!

下面就把這首阿牛演唱的歌曲《北京的月亮》送給所有的老師和同學們。

結束:本次播音到此結束,老師、同學們再見!

中秋節廣播稿700字 篇4

尊敬的顧客:

您好!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中秋佳節,人們歡度之餘總忘不了要賞月。中秋之月象徵着團圓,人們總在這個時候將各種心願寄託與月亮,表達思念、牽掛和祝願之情。可是茫茫人海芸芸眾生,我們所熱愛着的親人、友人及戀人,要長久相聚畢竟不是平常的事,正因有了牽腸掛肚,人們對中秋月滋生出的情愫總是別樣地濃。可以説古往今來,世人的喜怒哀樂都不曾走出月亮的背景,多少詩詞歌賦,皆因了月亮的永恆而千古流傳。

關於月亮的傳説,最早可能是從嫦娥奔月開始的吧,總之自從有了這美麗的神話後,月亮便有了生命,有了靈性,也便有了濃濃的詩意色彩,千百年來為文人墨客們所傾情,以至於傳下多少與月有關的絕詞妙章。

寫中秋月最著名的詞恐怕得首推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中秋》,詞中寫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我欲剩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首詞是蘇東坡思念其弟蘇子由,於中秋之夜獨自飲酒大醉之後而作的,當時的作者正是仕途上極度不得意。蘇東坡曾因“烏台詩案”牽扯出政治風波,被宰相王安石一貶再貶,數年遠離故土,飄零異鄉,歷經蒼桑,一直憂鬱到老。蘇軾一生豪放不羈,其詩詞也多如其本人性格,但這首詞卻寫透了人間的離愁別恨。該詞中的“高處不勝寒”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以及“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成為千古吟唱的名句。説來巧合,與蘇東坡同妙的是,唐朝詩聖杜甫。

多少世紀以來,人們對月亮都有一種特別的情結,每個人或許因時間地點及遭遇心境的不同,對月亮亦悲亦喜,亦怨亦歎。總之,今天的月亮,是有了生命和靈性的,就因月亮能容納世人的一切情感,或讓人高詠淺吟,如痴如醉,或讓人悲然凝眸,如泣如訴。

又到中秋佳節,“明月年年有,今夕月更圓!”願所有重情的人們,永遠珍惜和呵護心中的月亮,讓彼此間感受一份牽掛,一份思量!但願所有衷情於月亮、守候於月亮的人都平安,幸福。

中秋節廣播稿700字 篇5

開始:“心聲”廣播站現在開始廣播,歡迎老師、同學們收聽。

中秋月圓,北中情緣。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北臧村中學的全體師生,匯聚在美麗的校園,沐浴着暖暖的陽光,沉浸在濃濃的情意之中。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景色迷人的中秋夜晚,自然牽動着我們的血肉親情。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樣詩情畫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樣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樣如水似鏡。中秋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團圓節,每到這一天,許多遠離家鄉的遊子,紛紛趕回家中,與父母親友歡聚一堂、把酒言歡。

我們從四面八方來到北中,從陌生到相優秀員工簡歷範文:識,從相識到相知,又從相知到相親。感情的昇華,使我們對學校,對我們的老師,對我們的同學更是難捨難分。一聲聲“老師好”“同學好”温暖着每個人的心房。就讓我們這種抒不盡、道不完的情懷融進濃濃的月光裏、祝福中、歌聲中!親愛的老師,同學們,衷心祝願你們中秋快樂,萬事如意!

下面就把這首阿牛演唱的歌曲《北京的月亮》送給所有的老師和同學們。

結束:本次播音到此結束,老師、同學們再見!

中秋節廣播稿700字 篇6

(音樂)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9月14日,是個什麼節日嗎?(中秋節)對呀,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馬上要到了。今天,我們一年級組的小朋友,就來給大家講講中秋節的故事。

徐崢城:大家好!我是一(2)班的徐崢城。

厲禕昀:大家好!我是一(2)班的厲禕昀。今天的就由我們倆來為大家講中秋節的故事。

徐崢城:那就先介紹一下中秋節的由來吧。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厲禕昀:這時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為“團圓節”。

(音樂)

徐崢城:接着是不是應該講講中秋節的習俗啦?

厲禕昀:是的。在我國的古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徐崢城:我還知道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説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厲禕昀:其實中秋節的習俗有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在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還是賞月和吃月餅。

(音樂)

徐崢城:那你知道與月亮有關的古詩嗎?

厲禕昀:那當然!你聽着: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徐崢城:哦,那是大詩人李白的寫的《靜夜思》。我也有一首李商隱的《嫦娥詩》: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音樂)

厲禕昀:在這中秋佳節到來的日子裏,我們代表所有一年級的小朋友,祝所有的老師們、大哥哥大姐姐們

合:中秋節快樂!

徐崢城:我們的故事講完了,今天的廣播到此結束。

中秋節廣播稿700字 篇7

(音樂)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9月14日,是個什麼節日嗎?(中秋節)對呀,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馬上要到了。今天,我們一年級組的小朋友,就來給大家講講中秋節的故事。

徐崢城:大家好!我是一(2)班的徐崢城。

厲禕昀:大家好!我是一(2)班的厲禕昀。今天的就由我們倆來為大家講中秋節的故事。

徐崢城:那就先介紹一下中秋節的由來吧。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厲禕昀:這時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為“團圓節”。

(音樂)

徐崢城:接着是不是應該講講中秋節的習俗啦?

厲禕昀:是的。在我國的古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徐崢城:我還知道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説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厲禕昀:其實中秋節的習俗有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在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還是賞月和吃月餅。

(音樂)

徐崢城:那你知道與月亮有關的古詩嗎?

厲禕昀:那當然!你聽着: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徐崢城:哦,那是大詩人李白的寫的《靜夜思》。我也有一首李商隱的《嫦娥詩》: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音樂)

厲禕昀:在這中秋佳節到來的日子裏,我們代表所有一年級的小朋友,祝所有的老師們、大哥哥大姐姐們

合:中秋節快樂!

徐崢城:我們的故事講完了,今天的廣播到此結束。

中秋節廣播稿700字 篇8

甲:留住一絲清風,播撒希望的明天。

乙:付出一份真誠,打造愛的世界。

甲:綻放最美的笑容,讓經典永遠與我們同行。

乙:在這金秋的腳步越來越近的時候,在這收穫的季節《佳作欣賞》欄目又和大家見面了!

甲:我是芷欣老師。

乙:我是小畢。

甲:小畢,老師考考你,你知道中秋節是哪一天嗎?

乙: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甲:對,今年的9月12日就是農曆的八月十五,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中秋節,可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呢!

乙:老師,這個節日為什麼叫中秋節呢?

甲:是這樣的。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作中秋節。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中秋節又叫“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在今天的“佳作欣賞”裏,我們來欣賞一首和中秋有關的千古流傳的詞作。

乙:老師,我知道是您説的哪一篇!要説和中秋有關的千古流傳的詞作那一定就是宋代大文豪蘇軾寫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對吧?

甲:你真聰明,的確是這一首。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乙:這首詞真美,請同學們一起和我讀一讀吧!

甲:這詞作於蘇軾41歲那年的中秋節,當時蘇軾與他的弟蘇轍已經六七年不見了。心中很是想念。這首詞正是表現這種兄弟之間的手足相念之情。

這首詞的意思是:明月什麼時候出現的?(我)端着酒杯問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宮闕里,現在是什麼年代了。我想乘着風回到天上,只怕玉石砌成的美麗月宮,在高空中經受不住寒冷。在浮想聯翩中,對月起舞,清影隨人,彷彿乘雲御風,置身天上,哪裏象在人間!

轉過硃紅樓閣,月光低灑在綺窗前,照到牀上人惆悵無眠。明月不該有什麼怨恨,卻為何總在親人離別時候才圓?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但願離人能平安康健,遠隔千里共享這明媚的月色。“嬋娟”在這裏指的就是“月亮”

這首詞流傳很廣也很久,千古名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乙:這首詞寫得真美呀,請同學們再和我朗讀一下其中的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甲:這首詞還被譜了曲,成了一首流行歌曲。今天為大家安排的就是這首根據《水調歌頭》改編的通俗歌曲,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播放歌曲)

乙:同學們,你們喜歡蘇軾的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嗎?別忘了在中秋節的晚上朗誦這首詞給你的親人聽呀!今天的《佳作欣賞》到這裏就結束了,讓我們下週同一時間再見。

中秋節廣播稿700字 篇9

(音樂)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X月X日,是個什麼節日嗎?(中秋節)對呀,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馬上要到了。今天,我們一年級組的小朋友,就來給大家講講中秋節的故事。

徐崢城:大家好!我是一(2)班的徐崢城。

厲禕昀:大家好!我是一(2)班的厲禕昀。今天的就由我們倆來為大家講中秋節的故事。

徐崢城:那就先介紹一下中秋節的由來吧。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厲禕昀:這時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為“團圓節”。

(音樂)

徐崢城:接着是不是應該講講中秋節的習俗啦?

厲禕昀:是的。在我國的古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徐崢城:我還知道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説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厲禕昀:其實中秋節的習俗有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在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還是賞月和吃月餅。

(音樂)

徐崢城:那你知道與月亮有關的古詩嗎?

厲禕昀:那當然!你聽着: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徐崢城:哦,那是大詩人李白的寫的《靜夜思》。我也有一首李商隱的《嫦娥詩》: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音樂)

厲禕昀:在這中秋佳節到來的日子裏,我們代表所有一年級的小朋友,祝所有的老師們、大哥哥大姐姐們

合:中秋節快樂!

徐崢城:我們的故事講完了,今天的廣播到此結束。

中秋節廣播稿700字 篇10

(音樂)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9月14日,是個什麼節日嗎?(中秋節)對呀,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馬上要到了。今天,我們一年級組的小朋友,就來給大家講講中秋節的故事。

徐崢城:大家好!我是一(2)班的徐崢城。

厲禕昀:大家好!我是一(2)班的厲禕昀。今天的就由我們倆來為大家講中秋節的故事。

徐崢城:那就先介紹一下中秋節的由來吧。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厲禕昀:這時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為“團圓節”。

(音樂)

徐崢城:接着是不是應該講講中秋節的習俗啦?

厲禕昀:是的。在我國的古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徐崢城:我還知道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説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厲禕昀:其實中秋節的習俗有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在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還是賞月和吃月餅。

(音樂)

徐崢城:那你知道與月亮有關的古詩嗎?

厲禕昀:那當然!你聽着: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徐崢城:哦,那是大詩人李白的寫的《靜夜思》。我也有一首李商隱的《嫦娥詩》: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音樂)

厲禕昀:在這中秋佳節到來的日子裏,我們代表所有一年級的小朋友,祝所有的老師們、大哥哥大姐姐們

合:中秋節快樂!

徐崢城:我們的故事講完了,今天的廣播到此結束。

中秋節廣播稿700字 篇11

尊敬的顧客:

您好!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中秋佳節,人們歡度之餘總忘不了要賞月。中秋之月象徵着團圓,人們總在這個時候將各種心願寄託與月亮,表達思念、牽掛和祝願之情。可是茫茫人海芸芸眾生,我們所熱愛着的親人、友人及戀人,要長久相聚畢竟不是平常的事,正因有了牽腸掛肚,人們對中秋月滋生出的情愫總是別樣地濃。可以説古往今來,世人的喜怒哀樂都不曾走出月亮的背景,多少詩詞歌賦,皆因了月亮的永恆而千古流傳。

關於月亮的傳説,最早可能是從嫦娥奔月開始的吧,總之自從有了這美麗的神話後,月亮便有了生命,有了靈性,也便有了濃濃的詩意色彩,千百年來為文人墨客們所傾情,以至於傳下多少與月有關的絕詞妙章。

寫中秋月最著名的詞恐怕得首推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中秋》,詞中寫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我欲剩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首詞是蘇東坡思念其弟蘇子由,於中秋之夜獨自飲酒大醉之後而作的,當時的作者正是仕途上極度不得意。蘇東坡曾因“烏台詩案”牽扯出政治的風波,被宰相王安石一貶再貶,數年遠離故土,飄零異鄉,歷經蒼桑,一直憂鬱到老。蘇軾一生豪放不羈,其詩詞也多如其本人性格,但這首詞卻寫透了人間的離愁別恨。該詞中的“高處不勝寒”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以及“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成為千古吟唱的名句。説來巧合,與蘇東坡同妙的是,唐朝詩聖杜甫。

多少世紀以來,人們對月亮都有一種特別的情結,每個人或許因時間地點及遭遇心境的不同,對月亮亦悲亦喜,亦怨亦歎。總之,今天的月亮,是有了生命和靈性的,就因月亮能容納世人的一切情感,或讓人高詠淺吟,如痴如醉,或讓人悲然凝眸,如泣如訴。

又到中秋佳節,“明月年年有,今夕月更圓!”願所有重情的人們,永遠珍惜和呵護心中的月亮,讓彼此間感受一份牽掛,一份思量!但願所有衷情於月亮、守候於月亮的人都平安,幸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guobo/9zpmj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