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廣播稿 >

中秋節的廣播稿

中秋節的廣播稿

合: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今天的升旗儀式由63中隊主持。

中秋節的廣播稿

甲:第一項出旗。

乙:第二項升國旗、奏國歌。

甲:我是

乙:我是

合:今天我們的活動的主題是《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甲:在九月的晨曦中悄然甦醒,秋意已經佈滿了牀邊。涼爽的秋風、金黃的落葉,我們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乙: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

請**同學介紹這一傳統節日。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被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甲: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

乙: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甲: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

請**同學介紹古人過中秋節的傳統: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間也有中秋祭月的習慣。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都是流傳至今的佳話。各地至今尚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皓月當空時,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

乙: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個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

請*同學説説月餅這一美食的故事。

中秋節美食首推月餅,其起源説法多種。一説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或説是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温)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x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天夜裏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x子”(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在後來很長曆史時期,甚至在上世紀末,許多月餅上還貼有一方小紙片!只可惜,近年所產月餅已不見小紙片蹤影,月餅所含代代相傳的“文化密碼”蕩然無存。另有一説為,明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下元朝殘餘勢力盤踞的元大都北京,捷報傳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傳諭中秋節普天同慶,並將當初反元大起義時傳遞信息的月餅賞賜臣民。月餅從此成為中秋節“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標籤: 廣播稿 中秋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guobo/drkmw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