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彙報體會 >彙報材料 >

學校工作彙報材料示例

學校工作彙報材料示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充分認識中學生黨性培養工作的重要性

學校工作彙報材料示例

要做好中學生黨性培養工作,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基礎問題,就是廣大幹部教師對這項工作的思想認識問題。黨的xx屆六中全會《決議》指出,要在全民族牢固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牢固樹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的堅定信念。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深深地感覺到,對青年學生而言,比較系統、深入地學習一些黨的基本理論,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特別是“xxxx”重要思想是十分重要的。通過理論學習,能夠使青年學生不斷提高政治理論水平,提高認識、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提高辨別好壞、分清是非的判斷鑑別能力,堅定政治信仰,樹立科學而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方法論,為今後走上社會更好地為黨工作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

新世紀新階段,學校黨建工作的環境,對象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我們從事黨建工作的同志看不到這種發展和變化,思想跟不上時代,觀念跟不上形勢,做法跟不上環境、對象的變化,還是按照老一套辦法去搞學生黨建工作,勢必落後時代,黨就有失去這一較高知識羣體的年輕人。看不到這一點就不是一個清醒的黨務工作者。黨的xx大報告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應該成為貫徹‘xxxx’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拓寬領域,強化功能,擴大黨的工作的覆蓋面,不斷提高黨的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因此,學校的黨務工作者一定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發揚與時俱進的精神,適應新時代、新階段的變化,適應學校大環境和人員結構的變化,適應中學生思想的變化,積極探索中學生黨建工作的新路子,以觀念上的更新促進工作上的創新。按照中央和市委、縣委的要求,我們從貫徹“xxxx”重要思想的高度,不斷提高對做好中學生黨性培養工作的認識,每年召開兩次專題會議,分析情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深刻地認識到,青少年時期正是確立理想和信念最重要的階段,應該始終把幫助青少年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培育優良品質放在重要地位,把學習文化知識同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把個人成才同國家前途、社會需要結合起來,把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作為自己的崇高追求,把個人的奮鬥目標融入到人民羣眾實現共同理想的歷史創造活動中去,進而充分認識到中學生黨性培養工作的重要性,有力地促進了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建立組織,完善制度,確保中學生黨性培養工作落到實處

黨的xx大報告中指出,“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這段話深刻地揭示了與時俱進的深刻內涵,是學校中學生黨建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方法。我們覺得,作為學校的黨務工作者應該以昂揚奮鬥的精神狀態,依據變化了的學校黨建工作特點,積極探索學校黨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力求有新的突破,開創學校黨建工作新局面。

做好中學生黨性培養工作,還要解決一個保證問題,即為做好這項工作提供必要的組織、制度、人員、經費等保證。我們着手成立了學生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由黨委牽頭,黨辦總負責,各基層支部一把手親自抓,層層落實責任制;制定了學生黨建工作各項規章制度,做到年初有計劃,中間有檢查,年終有評比、總結;配備了專兼職人員,組成了以各支部專職黨務人員為主,學校政教幹部、政治教師為輔的管理和教育隊伍,並撥出一定的專項經費,為做好中學生黨性培養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確保這項工作順利開展、落到實處。

三、立足課堂,拓寬渠道,確保中學生黨性培養工作收到實效

在中學生黨性培養工作中,我們的主要做法是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拓寬兩條渠道,即拓寬校內教育和校外教育渠道。二是抓好三個載體:即依託青年黨校、開通黨建網站、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教育活動;三是充實四項內容:即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基礎道德與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社會實踐活動與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一)拓寬兩條渠道,即拓寬校內教育和校外教育渠道

我們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和學校主陣地的教育功能。把黨的基礎知識、基本理念引入中學政治課,着力提高課堂的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同時,在其他各學科教學中制定課堂教學滲透黨的知識的實施計劃,把共產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的內容有機滲透到教學活動之中。在課餘開展各種健康有益、生動活潑的課外教育活動,通過時事課或定期舉行時事報告會,讓學生及時瞭解國內外大事,對學生加強國情、市情、縣情教育,培養青年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能力,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風尚。

我們還充分利用淨化、綠化、美化的校園環境,在學校中利用一旗(國旗)、兩圖(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三室(電子閲覽室、青年黨校活動室、學校榮譽室)、四設施(閉路電視、有線廣播、宣傳櫥窗、黑板報)、五上牆(黨的教育方針、《黨章》、《黨員守則》、校訓、名人名言),讓學生時時刻刻受到愛校、愛家、愛黨的教育,創設環境育人的氛圍。我們積極創造條件,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拓寬黨的基本知識教育的渠道,開展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

在認真抓好校內教育的同時,我們主動爭取社會各界和廣大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支持,把青年學生校外教育當作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形成各方面齊抓共管的良好態勢。隨着雙休日、黃金週的設立,青年學生在社區活動的時間大大增加。我們依託社區,組織和安排青年學生開展訪貧問苦、衞生清整、志願者服務隊等校外活動。積極探索學校教育與社區教育相結合的路子,主動協助社區建立健全校外教育機構,支持社區開展青少年教育活動。我們還充分利用社區提供的各種人力、物力、財力支持,組織好社會調查、社會服務、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校外教育工作。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校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還加強與工會、共青團、婦聯、關工委等羣眾團體的聯繫,共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達到了寓教育於活動之中的目的,讓青年學生進一步提高了思想認識,增強了共產主義信念。

(二)抓好三個載體:即依託青年黨校、開通黨建網站、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教育活動

對學生進行黨的基礎理論教育必須依託有效載體,才能夠順利開展工作,達到事倍功半的目的。我們以學生業餘黨校為陣地,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的教育。對青年學生的培訓有如下特點,一是固定時間,每年兩期,一般在4月和11月舉辦,每次大約十個單元,半個月。二是固內容,即一次講座(黨的基礎知識等),一次參觀(平津戰役紀念館、北京觀看升旗等),一次義務勞動(社區志願者活動),一篇總結體會(不合格者不能結業)。另外還規定,在青年黨校培訓期間,黨員特有的內容是參加一次民主生活會;積極分子特有的內容是,參加入學考試(不及格不能參加本期黨校學習)、進行黨的基本知識學習、聽入黨知識講座。在培訓中,還安排其他活動內容,如觀看影視作品(16期《感動中國》,《張思德》)、專題討論(如15期黨員在宿舍中發揮作用討論)、主題演講、知識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使黨的xx大、xx屆四中全會、市委八屆七次全會和縣委七屆七次全會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從而進一步提高了青年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增強學習實踐“xxxx”重要思想的自覺性、堅定性。

對於新時期的黨建工作,我們深刻地認識到,貫徹“xxxx”的關鍵是堅持與時俱進,核心是保持黨的先進性,本質是堅持執政為民。作為一個先進的政黨,必需跟上時代的步伐,把握科技發展的方向,推動黨的現代化建設。基於以上認識,我們建立了薊縣教育黨建網站,網站通過設置“先進性教育”、“黨員制度”、“黨員風采”、“黨建信息”、“民主論壇”、

“文明之窗”、“幹部隊伍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和“廉政建設”等欄目和板塊,做到了“個人觀點論壇發帖、熱點問題及時交流、時政新聞日日更新”,把黨史知識、時政新聞、圖片資料等內容,方便快捷地提供給青年學生上網瀏覽學習,及時向基層學校傳遞黨建信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黨建工作現代化創造了條件。

在教育實踐中我們深刻體會到,社會生活對青年學生的成長影響很大,曾經有人用“5+2=0”來形容5天的在校教育被2天的社會不良影響抵消。同樣我們看到,社會中有許多有益的教育資源。我們必須主動出擊,搶佔陣地,建立校外教育機構,整合社會教育力量,開發利用社會教育資源,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有自己的陣地,有適合學生活動,使學生從社會生活中吸到知識,得到鍛鍊。我縣盤山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我們充分利用這一教育資源優勢,經常組織青年學生到盤山烈士陵園開展謁陵掃墓、成人儀式、革命傳統教育等活動,激發青年學生不忘過去、珍惜現在、立志報國的高尚情感。

(三)充實四項內容:即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基礎道德與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社會實踐活動與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我們堅持把弘揚主旋律,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作為黨建工作的一項基本任務,擺在的突出位置。要着重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抓事實,即利用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成就進行現實生動的愛黨、愛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二是抓契機,即利用重要法定節日、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等紀念活動進行教育。三是開展“六個一百”

活動,即引導學生讀百本優秀書籍、看百部優秀影片、唱百首優秀歌曲、知百位愛國名人、記百條愛國格言、背百篇愛國詩詞,使學生從中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和教育。每學年至少要舉行一次歌詠比賽或文娛會演,舉行一次讀書演講、故事會或徵文比賽,舉行一次愛國主義詩詞朗誦會。

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同時,我們積極推進鄧小平理論、“xxxx”重要思想“三進”

(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工作,加強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進行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價值觀教育,進行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教育,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基礎道德和日常行為規範養成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基礎工程,必須堅持不懈地抓實抓好。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關於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若干具體要求》,着重從生活自理、家務勞動、生活儉樸、吃苦磨鍊和孝敬父母等最基礎的規範做起,常抓不懈,務求實效。堅持把養成教育貫穿於學生日常生活、學習、遊玩、待人接物等各個方面:貫穿於進校、離校、集會等校園活動中,貫穿於起牀、用餐、就寢等家庭活動中,貫穿於行路、購物、遊覽等社會活動中,以體現思想教育工作“近一點、實一點、細一點”

的原則,使教育工作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看得見、摸得着”

。我們以每年三月學雷鋒、學英模為契機,堅持開展“講文明、樹新風”系列活動,做到抓三月、促常年,變被動文明為主動文明,增強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樂於助人的品質和文明禮貌修養。

在抓好養成教育的同時,我們還認真貫徹執行教育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方針,花大力氣組織好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有利於拓寬視野,瞭解國情,豐富知識,增長才幹,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我們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包括社會調查、生產實習、軍事訓練、公益勞動、社區服務、科技文化活動、志願者活動、勤工儉學等多種內容。通過社會實踐活動達到了培養學生關心他人,服務社會的公民意識和優良道德品質;接近工農,聯繫羣眾的觀點;積極主動、獨立自主的參與意識;適應社會、主動學習的精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ibao/cailiao/g3ep9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