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應急預案 >

學校公共衞生應急管理方案(精選3篇)

學校公共衞生應急管理方案(精選3篇)

學校公共衞生應急管理方案 篇1

衞生監督協管是今年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新增的一項服務項目。做好衞生監督協管工作,可以充分發揮基層公共衞生服務職能,深化公共衞生服務內涵;可以依託基層公共衞生服務網絡,構建覆蓋城鄉的一體化衞生監督體系;可以依法維護廣大羣眾的食品安全、飲用水衞生安全、職業安全、醫療和血液安全,保障人民羣眾身體健康。根據市衞生局、市財政局《市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標準(20xx年修訂)》和《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規範(20xx版)》,制定本工作實施方案。

學校公共衞生應急管理方案(精選3篇)

一、項目目標

(一)總目標

衞生監督協管制度完善、工作規範、資料齊全,衞生監督協管信息報告率達到95%以上,建立職責明確、行為規範、執法有力、保障到位、覆蓋城鄉的衞生監督體系,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公共衞生職能得到充分發揮。

(二)分年度目標

20xx年衞生監督協管5項主要工作內容全面開展,信息報告率達到80%以上,信息報告填寫準確規範。

二、項目任務

1、設立“衞生監督協管科”具體負責衞生監督協管工作。按照服務人口1/萬的標準配備兼職衞生監督協管員,每個社區服務中心(鄉鎮衞生院)至少配備2名兼職協管員。

2、制定本轄區衞生監督協管服務有關工作制度,明確責任分工。

3、掌握轄區範圍內食品安全、存在職業危害因素企業、集中式供水單位、學校、診所、公共場所等衞生監督協管工作基本情況。

4、在轄區內開展衞生監督協管巡查工作,指導幫助相對人規範執業行為。及時完成上級部門下達的衞生監督協管專項工作。

5、及時收集、上報食品安全、生活飲用水、非法行醫和非法採供血、學校、公共場所等相關工作信息,建立規範的台帳資料。

6、協助開展食品安全綜合協調及生活飲用水、公共場所、學校、醫療市場的衞生評估監測、監督檢查等工作。

7、協助開展相對人的衞生知識培訓;指導學校設立衞生宣傳欄、開展學生健康教育。

8、做好職業病防治的衞生諮詢、宣傳工作。

三、項目組織實施

(一)組織領導

1、市衞生監督所負責制定全市衞生監督協管工作方案、工作制度,佈置工作任務,開展培訓指導和考核評估。

2、各轄市、區衞生行政部門應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和管理規定,為基層醫療衞生機構開展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

3、各轄市、區衞生監督機構負責在鄉鎮、社區設派出機構或派出人員;定期開展工作業務指導;建立通暢的工作信息交流通道;舉辦業務知識培訓;開展督查、考核評估。

4、各鄉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是衞生監督協管的主要責任單位,單位主要責任人是衞生監督協管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根據項目任務要求全面做好衞生監督協管工作。

(二)績效考核

1、衞生監督協管績效考核工作由各轄市、區衞生行政部門牽頭,各轄市衞生監督所具體負責。考核標準為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單位衞生監督協管督查考核表(附表2)。各地要將相關考核結果作為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衞生協管工作完成情況的依據,作為衞生監督協管員獎懲和核定績效工作的依據,與年度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補助資金撥付掛鈎,與單位主要領導年度考核掛鈎。

2、市衞生監督所會同各級衞生監督所每年開展不少於2次督導考核,對轄區所有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實行全部考核,對轄市採取隨機抽查部分基層醫療衞生機構。根據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督導得分情況,結合當地衞生監督協管整體工作推進情況,對各地衞生監督協管工作情況給出總體評價和考核得分,考核結果將作為對各轄市、區衞生監督年度工作評價的重要依據,並報市衞生局備案。

3、轄市(區)衞生監督所對所屬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督導考核次數每季度不少於1次。每次督導記錄要形成書面材料,並及時向當地衞生行政部門和市衞生監督所彙報督導情況。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地要從維護人民羣眾身體健康的角度,加強基本公共衞生網底建設角度,加強衞生監督協管工作,將衞生監督協管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專人負責,落實工作責任。

(二)明確任務、狠抓落實。監督協管員主要職責是衞生監督檢查,無行政處罰權,其檢查記錄可以作為案件來源。各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要落實協管人員、工作場所、辦公用品等必備的工作條件,並開展轄區本底資料調查,建立協管檔案、開展日常巡查、及時報告信息並向居民宣傳協管服務等工作。

(三)溝通協調、上下聯動。在衞生監督協管工作開展過程中,各地應加強信息溝通,協調配合,特別是在調查摸底和督查指導階段,應上下聯動、協調左右、密切配合,切實將衞生監督協管工作做到本底清晰、資料全面、保障到位。

學校公共衞生應急管理方案 篇2

一、依據與目的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為有效預防、積極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特制訂我單位突發公共衞生應急處置方案。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

成立由總經理任組長,主管安全的副總經理任副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處置小組。負責本單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人員救治、事件上報及配合處理等工作。

三、報告內容及要求

(一)報告時限: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發生後在第一時間逐級彙報至處置小組,由組長向衞生行政部門報告。應當在2小時之內以電話或書面形式向所在地的衞生行政部門報告。

(二)報告內容: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發生單位名稱、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供餐單位信息、先期處置情況(含病患人員救治情況)、事故報告單位、報告時間、聯繫人及聯繫方式。

四、處置內容

(一)先期處置:

1.積極救治病人,留存病人生物樣本及相關樣本。

2.保護現場:保留剩餘食品、可疑食物、保存病人的嘔吐物和便樣等樣品。

3.瞭解和統計發病情況。

(二)現場處置

1.配合調查:要求供餐單位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到達現場;積極配合監管部門的監督、調查部門開展事件原因調查;如實提供相關調查信息。

2.媒體溝通:發佈信息、媒體應對、輿論引導等。

3.落實相關監管措施:按監督部門的意見和決定採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4.隨時報告事件進展情況

(三)後期處置

1.應急供餐:解決停止供餐時的臨時用餐,做好臨時供餐的檢查和保障食品安全措施的落實。

明確應急情況下應急供餐單位,要有書面合同或協議等,選擇的應急供餐單位應有承擔與應急供餐人數相適應的能力。

2.應急供水:妥善解決停止供水後的臨時供水問題。

3.經驗總結:開展事故調查、分析、總結,加強培訓,杜絕此類事故的再次發生。

五、應急培訓:

將應急培訓納入本單位的整體工作中,磨合運行機制,及時發現問題,不斷完善應急處置方案。

學校公共衞生應急管理方案 篇3

傳染病疫情信息報告是我國傳染病監測的一項重要內容,及時準確報告傳染病疫情是每個直報單位及責任人的職責和義務。為切實加強我縣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報告管理工作,提高報告質量,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範(20xx年版)》《全國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工作技術指南(20xx年版)》《國家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範(試行20xx版)》,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進一步加強我縣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報告質量管理控制,從重點區域、重點人羣、重點疾病和重點措施四個重點環節出發,切實做好我縣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防控、報告和處置工作,杜絕誤診、誤判、誤報、漏報、瞞報、遲報等現象發生,提高我縣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報告質量。

二、組織領導

遵循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逐級建立健全組織管理體系,明確法定職責。成立以縣衞健局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疾控股股長、縣疾控中心、衞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及各醫療衞生機構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XX縣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報告質量控制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我縣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報告質量控制工作,各部門、各單位的組織協調,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監測、報告質量控制和監督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專家技術組,專家技術組負責我縣傳染病暴發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診斷、風險評估工作。(各組成員名單見附件)

縣疾控中心、縣衞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及其他各醫療衞生機構、要相應成立以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報告質量控制工作領導小組,確保各項工作順利實施。

三、工作職責

(一)縣衞生健康局負責建立健全全縣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報告風險評估與質量控制工作制度和工作機制,組織協調開展傳染病暴發疫情、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應急處置和風險評估以及督導檢查工作,向外發佈有關信息和宣傳通報工作。

(二)縣疾控中心負責收集、核實轄區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疫情信息和其他信息資料;每日對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上報的疫情進行巡察及審核,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接受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和疫情的報告、諮詢,蒐集各種來源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和疫情信息,負責全縣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報告相關信息的監測、報告、管理及分析工作,報告質量控制的技術指導、業務培訓和工作督導。

(三)衞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負責全縣傳染病疫情報告、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報告質量監督工作。

(四)各醫療衞生機構是傳染病報告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報告的主體,要有專人負責疫情報告工作,採集各自轄區的報告信息,並嚴格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管理條例》規定做好本院和本轄區內傳染病疫情和突發事件公共衞生報告和報告質量控制工作,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突發公共衞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瞞報、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瞞報、緩報、謊報。

四、工作內容及要求

(一)傳染病疫情個案報告質量控制

1、加強業務培訓,嚴格診斷標準,提高報告意識。

各醫療衞生機構要加強傳染病疫情報告及診療技術培訓,不斷提高醫務人員傳染病診療技術水平和報告意識。一是全面掌握診斷標準和診斷流程,提升診斷能力,特別是要做到早期識別傳染病;二是熟悉各種傳染病診療技術指南,並適時根據傳染病診療技術指南的更新及時培訓,熟練掌握傳染病疑似、臨牀、確診病例的診斷標準;三是提高報告意識,實行首診醫生報告責任制,建立並落實獎懲及責任追究機制,做到傳染病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

2、強化責任,防止漏報。

一是優化程序,完善流程。

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在醫院信息管理系統中實行傳染病疫情報告卡電子化,在醫務人員作出傳染病診斷時即可填寫報告卡,並由疫情報告管理人員適時審核進行網絡報告。不能建立該模式的醫療衞生機構則應根據實際,優化傳染病報告的程序和環節,完善紙質卡片的填寫,提高報告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二是各醫療衞生機構進一步完善並落實傳染病診斷、登記、報告、培訓、質量管理和自查等制度。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人員應加強單位內部自查,及早發現影響傳染病及時報告的因素,提出整改措施並督促落實,對在自查中發現的漏報病例,應當立即按照《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範(20xx年版)》規定予以補報。

3、加強報告數據審核,提高報告質量

(1)醫療衞生機構傳染病報告管理人員須對收到的紙質傳染病報告卡或電子病歷、電子健康檔案系統中抽取的電子傳染病報告卡的信息進行錯項、漏項、邏輯錯誤等檢查,對有疑問的報告卡必須及時向填卡人核實。

(2)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疫情管理人員每日對轄區內報告的傳染病信息進行審核,對有疑問的報告信息及時反饋報告單位或向報告人核實,對誤報、重報信息應及時刪除,對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類管理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的報告信息,應立即調查核實,於2小時內通過網絡完成報告信息省、市、縣三級確認審核。對於其他乙、丙類傳染病報告卡,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核對無誤後,於24小時內通過網絡完成確認審核。

4、提高實驗室診斷水平

實驗室檢查是確診傳染病最重要的方法,在傳染病的早期篩查中也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提高實驗室的診斷水平將極大提高傳染病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度。一是加強硬件建設,醫療衞生機構應根據自身的業務需要,加大實驗室硬件設施的投入,確保實驗室傳染病檢測項目開展。各級醫療衞生機構應具備常見傳染病的實驗室診斷能力,綜合醫院和縣疾控中心至少應具備常見傳染病的實驗室診斷能力。二是加強實驗室檢測技術人員的業務培訓,通過外派進修、上級以上專業機構培訓及單位內部學習方式提高實驗室檢測技術人員的診斷水平。三是加強實驗室結果的信息反饋,對醫療衞生機構實驗室傳染病檢測結果陽性的病例要及時將結果反饋給經治醫生,並由經治醫生結合臨牀給出診斷。四是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和質量控制,確保實驗室儀器設備檢驗效度和正常運轉。

5、科學開展流行病學個案調查。

流行病學個案調查目的在於查明傳染病發病的原因及其可能傳播的因素,主要通過詢問和現場觀察二種方式獲得,調查的內容包括核實疾病診斷,追溯病例的傳染來源和傳播途徑,查明密切接觸者,確定疫點、疫區或疫源地範圍,進行疫情處理等幾個方面。

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各鄉鎮(街道、管理區)醫療衞生機構對重點傳染病(鼠疫、霍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脊髓灰質炎、人感染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狂犬病、流行性乙腦、登革熱、炭疽、流行性出血熱、肺結核、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白喉、新生兒破傷風、布魯氏菌病、鈎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等)散發疫情要進行個案調查,對學校、幼兒園等重點單位和重點人羣中發生的傳染病病例都要進行個案調查,並書寫調查報告。

做好傳染病流行病學個案調查需要一支專業的流行病學調查隊伍。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各鄉鎮(街道、管理區)醫療衞生機構應加強流行病學專業技術人員業務培訓,確保個案調查及時、高效、規範。

(二)傳染病暴發疫情報告質量控制

1、加強疫情監測,提高疫情早期發現能力

一是要加強個案病例的監測,各醫療衞生機構在傳染病病例的接診過程中,應保持高度敏感性,做到科學診斷,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及早發現和報告聚集性病例。

二是各級醫療衞生機構要加強診斷和報告的準確性,避免傳導不良信息。如在報告感染性腹瀉聚集性病例時,在沒有明確的流行病學史和診斷時,不宜以“食物中毒”診斷和報告,應以“感染性腹瀉聚集性病例”報告。三是各醫療衞生機構疫情報告管理人員在進行傳染病疫情報告的同時,對病例個案進行分析,儘早發現可能存在的聚集性疫情,如發生在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等人羣密集的傳染病疫情。四是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日常的網絡巡查中,要以周、月、季、年度為期對轄區內傳染病疫情進行數據分析,評估研判當前疫情發生的可能趨勢,要特別關注到一週內一個縣域內,乙、丙類傳染病發病水平超過前5年同期平均發病水平1倍以上以及符合《國家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範(試行)》(衞辦應急發〔20xx〕288號)中規定的情形。五是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傳染病信息系統的預警信息及時按規定儘快核實、處置。

2、落實風險評估,完善報告程序

根據《國家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範(試行20xx版)》的要求,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傳染病暴發疫情的信息報告後,應立即核實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並在2小時內完成網絡直報,同時報告縣衞健局。如果達到規範報告要求的應提請衞健局組織開展風險評估,以確定該暴發疫情的等級,並由縣疾控中心在突發公共衞生信息管理系統中進行報告或訂正。

3.及時開展傳染病聚集性病例調查核實。

接獲傳染病聚集性病例發生後,所屬地鄉鎮(街道、管理區)醫療衞生機構和縣疾控中心應立即核實和收集基本信息,開展實驗室檢測,一旦達到應按照傳染病暴發調查的步驟立即赴現場開展調查,根據事件發生、發展、控制過程,分別完成初次報告、進程報告、結案報告,並在突發公共衞生信息系統中完成錄入或訂正。事件報告時限應在初步核實後2小時以內,初次報告附件上傳的時限應在初步核實後8-12小時以內。一般和較大級別事件的進程報告要求每週至少進行一次,即2次進程報告時間間隔不到超過7天。重大及以上級別事件要求每日進行1次報告。

周內上傳,即結案報告與最後一次進程報告的時間間隔不得超過14天。

4、認真組織傳染病暴發疫情報告及處置培訓和應急演練。

縣衞健局每年組織開展轄區內傳染病暴發疫情報告及處置的應急培訓,需涵蓋流行病、消毒處置、衞生檢驗、臨牀等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並進行一場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模擬應急演練,以此鍛鍊專業技術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各醫療衞生機構每年應根據縣衞健局的要求開展傳染病暴發疫情報告及處置的業務培訓,有條件的醫療衞生機構可以在專業技術機構的指導下自行組織開展模擬應急演練。

五、工作指標

1、目前傳染病網絡直報信息報告質量綜合評價指標為機構信息網絡正常運行率、及時報告率、及時審核率、居民身份證填報完整率、重卡率、綜合指數。

機構信息網絡正常運行率=網絡正常運行機構數/機構總數×100%;

及時報告率=及時報告卡片數/報告卡片總數×100%;

及時審核率=及時審核卡片數/審核卡片總數×100%;

重卡率=重卡數/現住址為本地區的卡片總數×100%;

居民身份證填報完整率=居民身份證號碼填寫完整的卡片數/報告卡片總數×100%;

綜合指數(%)=機構正常運行率×0.2+及時報告率×0.2+及時審核率×0.2+(100-重卡率)×0.2+居民身份證填報完整率×0.2。

重點傳染病個案調查完成率=重點傳染病病例規範調查數/重點傳染病病例報告總數×100%;

2、傳染病暴發疫情信息報告質量綜合評價指標主要為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率。

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率=及時報告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相關信息數/報告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相關信息數×100%。

六、檢查與督導

縣衞健局制定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考核方案,每年對各醫療衞生機構的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組織開展2次以上考核和4次以上督導檢查,對發現的問題予以通報並責令限期改正。

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每年對各醫療衞生機構開展4次及以上常規和專項技術指導,至少保證轄區所有直報醫療衞生機構1次全覆蓋。

各醫療衞生機構應將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工作納入工作考核範圍,實行獎懲制度,定期進行自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yingji/4jgj0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