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實施方案 >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十二篇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十二篇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 篇1

中國書法是世界上最獨特的“東方藝術”,她的獨特個性、豐富內涵和育人價值是其他藝術(包括美術)所不能比擬,書法教育具有育德、啟智、審美、健體等作用,在提高學生思想素質、智能素質、審美素質以及強化人格力量等方面具有其它學科無法替代的優勢。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地發展為基本特徵的教育。書法教育目標與素質教育目標在面向全體、全面發展、培養個性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在網絡時代,鍵盤將逐漸代替筆的現實正在向我國的傳統文化挑戰,書法作為交際工具的的實用價值漸漸淡化、退化,只廣泛存在於學校這樣的教育基地,僅作為一門藝術而獨立存在。繼承發揚普及書法教育,就是喚起全體國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繼承優秀民族文化的責任感。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十二篇

一、書法教育校本課程提出的背景:

1、書法教育現狀分析:

寫字課歸屬語文學科,受到語文教學內容的擠壓和衝擊,其性質總是徘徊在語文和美術學科之間,始終不能成為具有獨立地位的、完整、系統的教學科目確立在課堂上。而作為每個公民最重要的接收普及教育的場所——學校,其書法教學遠遠不如社會培訓力量。 據調查,學生書寫水平低下,表現在:執筆姿勢錯誤、書面字跡潦草、構字間架鬆散,無章法技巧。針對這一現狀,近年來的語文測試卷第一大題都設計為“工整書寫字詞”的“送分題”,以強調書寫的重要。將書法教學系統化、完整化和普及化,這使得學校的書法教育充滿了迫切感和必要性。

2、書法教育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面向 21 世紀振興教育行動計劃》、教育部《關於在中國小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緊急通知》和教育部基教司編的《寫字教育指導綱要》……20__年5月,中國書畫等級考試工作會議在杭州召開……從這些文件、通知精神及國家政策的推衍過程看,書法教育屬於國民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對寫字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到中國書畫等級考試的啟動,書法教育越來越具有規範性和實踐性。加強寫字教學,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是所有老師的共同任務。培養全體學生的寫字習慣,基本的寫字技能,應成為教師教學水平、學校辦學水平評價的一個方面。

3、實施書法教育的必要性。

實施素質教育,其最終目的是提高每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促使其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寫字水平也正是衡量一個人綜合素質高低的一個重要方面。加強寫字教學有利於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素質和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寫字教師通過講述我國悠久、燦爛的書法文化史,會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此即以字育德;讀貼是分析觀察的過程,臨帖是思維運行的過程,其都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寫字也是實踐的過程,在大腦的指揮下,指、腕、肘協調運動,可以促進大腦的血液循環。活動關節,使學生精神集中,極有益於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如果能讓學生欣賞一件好的書作或整潔美觀的作業,又能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表現美的能力。劉炳森先生也説道:“從長遠看,(寫字教學)對於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於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及智力的開發與發展,提高他們的全面素質是大有益處的。”

二、根據實際,制定校本課程開發目標:

1、調查分析,確定課題:

本着以上指導思想,立足於我校實際,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得出:

教師資源——我校有一支熱衷於書法藝術的教師隊伍。

學生資源——我校有一批喜歡書法的學生。多年來,一直堅持練習書法,並近三年一直擁有一批熱心參與各級書法大賽的學生。

擁有家長社會的支持——廣大家長和學生非常支持我校開設書法必修課。我們決定開發書法教育校本課程。

2、書法教育校本課程的性質和理念:

“書法教育”校本課程是以開發、普及、提高技藝和書法鑑賞力為主題,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重點,以全面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為核心的學校課程。該課程以“書法教育”為特色,實踐活動為手段,臨摹訓練為方法,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情節、創新精神和人文素養。實施以“校本課程——書法教學為載體,打造書香特色校園”的策略,倡導“一筆一劃寫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墨韻飄香助成長”的理念,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繼而宏揚書法藝術,提高審美情趣,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3、書法教育課程目標:

(1)、《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指出:“要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進行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教育”。通過學習書法,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瞭解書法不僅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而且還是“世界公認的最高藝術”(沈尹默語),充分認識書法的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學習和繼承書法藝術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掌握書寫的基本方法,達到鋼筆書寫“規範、端正、清楚”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學會“生動”,會寫毛筆字,培養學生書寫漢字的能力,鞏固語文教學。

(3)、通過書法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養審美能力;養成認真細心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質;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評述力等;書法練習講究姿勢,使人身體各種器官都得到了相應的鍛鍊,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總之做到“書藝育德,潛移默化;書藝育智,健全人格;書藝育健,全面發展;書藝激情,張揚個性”。

(4)、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書法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

三、書法教育課程的設計:

1、課程以自主開發的硬筆和毛筆書法教學為主。以三至六年級為主要實施對象,每週安排每班一課時的硬筆書法課程,以課外興趣小組的形式開設毛筆書法課程。將教學內容分為書法技巧、書法知識和實踐活動三大塊。

2、教材特點:

(1)、前期,我們採用《楷書入門》為校本教材,逐步過渡到自主編寫教材,儘量做到由易到難,循序推進,不追求急功近利,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積極性。充分遵循規律,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聯繫學生的實際,給予正確恰當地引導,對學生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給予鼓勵。

(2)、提供範例觸類旁通、設計新穎省時高效。國中生因課業負擔重、時間緊,學習書法不能像國小一樣從一筆一劃寫起,編寫教材抓住“字的間架結構” 作為練字關鍵,對入選教材的範字進行了精選,做到歸類貼切、要訣提示強化記憶。通過對範字的練習指導,達到對同類字的觸類旁通,使學生對練習的同一類字有較強的記憶痕跡,便於學生自學鞏固,起到無師自通之目的,達到事半功倍的練習效應。

(3)、描仿入體發展個性。

①、鋼筆教材自楷書入手,採用楷書手寫體,在完成一定量的基礎訓練後,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點,由教師作參謀,指導學生練習某一書體,以達到發展學生不同個性之目的。

②、毛筆教材以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專用教材《顏真卿多寶塔》為範本,使課程規範有效。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繫上下文並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4、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的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裏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

體會濃濃的親情。

教學難點

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1、人人都有姥姥,她們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奇你的姥姥給你什麼樣的感覺呢?她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麼?你和她的感情怎麼樣?

2、有個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紙。為了表達他對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寫了一篇文章,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姥姥的剪紙》。

3、亮標。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瞭解課文大意。

2、指讀課文,及時正音:擇、豬、爽為翹舌音,屯為前鼻音,爽為後鼻音。並糾正字形:豈上下結構,下面為己,不出頭。刁下面為提,不是撇。

3、再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全文共13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四部分。

1-3自然段,講述了姥姥剪紙的技藝高超,深入人心。

4-6自然段,講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難下,盡展技藝。

7-12自然段,講述了姥姥用剪紙表達了與我的濃濃深情。

13-自然段,講述了姥姥用剪紙表達對遠方的我的掛念,姥姥的剪紙是我永遠的回憶。

三、學習第一部分

1、指讀第一節,左鄰右舍都貼着姥姥的剪紙,説明了什麼?大家為什麼都喜歡姥姥的剪紙呢?

2、自由讀課文2-3小節,思考上述問題。

3、交流

A.技藝高超普普通通翻來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簡單,居然要什麼有什麼無所不能,從正面表現了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鄰居的讚歎,下蛋、打鳴則從側面反應了姥姥剪紙的逼真。(指導朗讀,讀出剪紙的逼真、人們的讚歎)

B.姥姥廣結善緣,有求必應。任誰開口都行可見姥姥人緣極廣;撩起、擦擦手可見姥姥乾脆利落,説剪就剪;説吧,派啥用場?往哪兒貼?可見姥姥的爽朗,剪紙有針對性,會剪的東西多,各有用處。接着幹活可見姥姥的勤勞。

3、指導朗讀。

4、小結:

作者的姥姥就是這樣普通的老人,因為她有着所有普通婦女的美德勤勞善良。但是説她普通卻不又普通,她身懷剪紙絕技,廣結善緣。她是一位多麼了不起的女性啊!

第二課時

一、亮標

1、今天我們接着學習《姥姥的剪紙》,這節課要達到以下目標:

a、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兩小節。

b、能聯繫上下文理解刁難、挑剔、耍賴、調皮蛋的意思。

c、聯繫上下文並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d、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的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裏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二、學習課文4-6小節

1、課文中説,姥姥的剪紙技藝深入人心,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着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你們想見識一下精美的窗花嗎?好,現在老師就滿足大家的願望,欣賞一些精美的剪紙作品。

電腦展示。看了這些剪紙作品,你有什麼話要説?

2、是呀,姥姥心靈手巧,剪紙技藝高超。從課文第四小節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一下。

3、自讀交流

A.一天,我用雙手死死得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着剪窗花。豈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鵲登梅便完成了。

死死地捂住、摸着剪説明剪窗花難度之大,工夫不大説明姥姥動作熟練,完成速度快。由此可見她技藝高超。

B.嗬,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

形象生動説明姥姥的剪紙惟妙惟肖,無可挑剔是説我沒有辦法找到毛病,説明我打心眼裏佩服姥姥的剪紙技術。

展示喜鵲登梅的剪紙,這就是姥姥剪的喜鵲登梅,我們來欣賞一下。梅枝、喜鵲形象怎麼樣?它們的大小和位置安排如何?看到這裏,我們對姥姥不由產生了一種什麼感情?

指導朗讀,讀出姥姥的技術高超,以及我的敬佩之情。(誰能把作者此時的心情讀出來)

4、我服了,可是還找藉口,我怎麼説的,姥姥又是怎麼説的?請一位同學朗讀一下。

5、出示我服了,可還耍賴:姥姥,你從我手指縫裏偷着往外看了!你差點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頭點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從這段對話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評價,讀得真好,聽了她們的朗讀,慈愛的姥姥與頑皮的作者形象已經浮現在我們眼前了。

6、姥姥説,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巧的意思是?技巧,巧妙的辦法。從第六節中的`那句話可以看出姥姥姥姥掌握了剪紙的技巧,手很靈巧?

7、理解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兩根延長的手指。

説姥姥的手就是眼睛是因為姥姥的手有家數,有分寸,有把握,也就是姥姥説的有準頭;説剪刀好使,就像姥姥延長的手指是因為姥姥的手非常靈巧,把剪刀運用得靈活自如。

8、熟的意思是?熟悉;姥姥對什麼最熟悉不過?為什麼她會對喜鵲登枝最熟悉不過?她是怎麼剪的呢?

數九寒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這些詞語看出姥姥剪得多,剪得時間長。常言道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長年累月地剪,使得姥姥對喜鵲登枝非常熟悉,所以產生了一些靈巧的方法,剪得熟練。

9、對於熟能生巧的道理,你有這樣的體驗嗎?(打毛衣、包餃子)

10、姥姥剪紙技藝高超,除了經常練習,熟能生巧,還有什麼原因呢?

我看慣也記牢了姥姥剪紙時身心入境的神態,那剪刀行在紙上的刷刷聲,悦耳之極。

理解:身指身體,心指精神,入境是指進入某種狀態或境界。

姥姥剪紙是什麼神態呢?請同學們看書中插圖,姥姥剪紙時眼睛緊盯着手中的剪刀和彩紙,眼神專注,對手中的活兒是一絲不苟,整個的身體和精都沉浸到了非常快樂的剪紙活動中了。這就是身心入境的神態。

11、姥姥的專注令我着迷,那剪刀行在紙上的刷刷聲,悦耳之極。

理解悦耳之極,悦耳意思是動聽到了極點。姥姥剪紙的刷刷聲,為什麼會如同音樂般美妙動聽到了極點?手法嫻熟,如同行雲流水,富有節奏、韻律。

這句話通過我的感受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姥姥的剪紙技藝高超。誰來讀一讀這一句,表現出作者當時的感受?

三、學習7-12小節

1、觀察姥姥剪紙簡直成了一種享受。密雲多雨的夏天,姥姥怕我溜到河裏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拴怎麼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什麼?(吸引)姥姥的剪紙竟然有這麼大的魅力,可以牢牢的吸引住我,抵擋得住游泳的誘惑!可見姥姥的剪紙技藝多高啊!

2、屋檐下,姥姥剪了幾幅圖樣給我,分別是什麼內容呢?它們都表達了姥姥怎樣的感情?請同學們默讀課文7-11小節,思考一下。

3、討論交流

牛馱着兔子;牛和兔子一起啃食青草疼愛

4、作者的頑皮可愛愉悦着姥姥,姥姥慈祥疼愛感染着作者,屋檐下洋溢濃濃的親情。老師請幾位同學們來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現出這樣其樂融融的場景。

5、指名分角色朗讀,評價。

6、開始,姥姥是用剪紙來拴住我的心,從那時候起,我總是纏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姥姥的剪紙技藝多麼高超啊!這些兔子和老牛形象各異引讀

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無論形象怎麼改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引讀我擺弄着各式各樣的窗花從此段話中你體會出作者飽含了什麼感情呢?(讚美、依戀)

7.我們能讀出作者對姥姥的感情嗎?指讀,齊讀。評價。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推進學校剪紙特色建設,進一步激發全體師生對剪紙藝術的興趣和愛好,培養全體師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藝術修養,豐富學校的校園文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全體師生的自我展現,自我鍛鍊提供一個廣闊的平台,特舉辦此次“剪紙能手”活動。

二、組織領導:

組長:汪海峯

副組長:陳學貴

評委安排:

三、負責指導:

陳學貴及班主任

四、參賽對象:

全體師生

五、參賽要求:

1、作品內容:反映思想健康積極向上,如體現祖國風貌、學習生活、人文風情、和諧家園、美麗校園、歷史人物、動物圖案也可以是精美的團花等。

2、學生作品:以班級為單位,班主任指導,每班準備10幅剪紙精美作品參賽。9月25日前交教導處。(所需材料請提前到教務處領取。)(教師作品和學生作品一起上交)。

3、每幅作品上交時請用素描紙或A3紙張貼好,並用標貼註明作者班級、姓名、題目,指導教師,貼在素描紙的右下角;

4、每幅作品尺寸:A4或A3紙張大小;

六、評獎細則

1.主題鮮明,立意生動,富有創意。(25分)

2.構圖飽滿、平面佈局大方整潔(25分)

3.作品清晰自然,技術把握準確,剪口光滑整潔不毛糙。(50分)

七、獎勵辦法:

1.按高、中、低三段分別評選出一、二、三等獎。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二名,三等獎三名,優秀班集體獎一個。所有獲獎者將分別授予獎狀。

2.學生獲獎將計入班級考核中,給予加分。

3.相關比賽結果將在學校集體晨會中給予表揚,並頒發獎狀。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 篇4

活動名稱:廈門大學嘉庚學院以樂剪紙展覽活動

主辦單位: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圖書館

承辦單位:廈門大學嘉庚學院讀者協會

一、活動前言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而剪紙作為民間藝術的精粹更是為中華文明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有義務瞭解剪紙藝術,有責任將其傳承下去。

二、活動背景

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學校提供給學生的發揮空間也越來越多樣化,特色教育、學生組織、社團活動、興趣小組等學校在盡己所能的為學生做好服務,從而提高學生的鑑賞力、審美力和表現力。為響應學院的號召,讀者協會將在五月舉辦一場以樂現代剪紙藝術展覽,以豐富同學們的業餘生活。

三、活動目的及意義

1、以弘揚剪紙藝術,傳承、發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藝術為宗旨,讓中國傳統民間藝術走入校園。

2、培養當代大學生對剪紙的興趣和愛好,同時給剪紙愛好者提供一個鑑賞交流平台。

3、展示中華剪紙藝術,吸引更多的人去學習、瞭解紙藝的魅力,消除同學們對剪紙藝術的片面理解。

四、活動主題

以樂現代剪紙藝術作品展

五、活動內容

1、活動時間:

布展時間:XX年5月18日

展覽時間:XX年5月19至25日

撤展時間:XX年5月25日

2、活動地點: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圖書館

3、活動對象: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全體師生

六、活動流程

1、前期準備(5月)

時間

內容

備註

負責人

10日

策劃書

策劃書1份,須交由指導老師審查

宣傳部

10日

海報4張

海報4張,南中北各一張,圖書館門前張貼一張

宣傳部

11日

贊助

外聯部

聯繫支持方,展覽作品的清點

作品數量、運輸方式、確定支持方本人當天是否能到場

外聯部

活動紀念品

內務部

17日

物資準備(海報、剪紙作品、展板、桌子、透明膠帶、剪刀)

宣傳部負責海報、膠帶、剪刀,內務部負責展板(包括位置擺放)和桌子

宣傳部

內務部

17日

宣傳

含海報、微博、QQ羣、人人網、LED顯示屏、電子屏幕

各部門一起

18日

召開動員大會

詳述本次活動主題、各成員任務分配、活動流程

會長

2、活動當天流程

內容

備註

主負責部門

展覽現場佈置

可要求別部門協助

編輯部

現場拍照、撰寫新聞稿、微博跟進

可要求別部門協助

宣傳部

維持現場秩序

可要求別部門協助

內務部

在展覽進行時,由工作人員負責對剪紙作品的維護和看管,如發現意外問題,及時上報。部員在值班期間應按時到達活動現場進行交接。

3、後期工作

1)展出結束後,由協會幹事將展板、展桌、海報無誤收回,放到指定位置保管,確保每件物資都送回原處;由負責部門(外聯部)清點展覽作品並聯系支持方回收作品。

2)由各部門整理本部門活動時負責的項目,並將整合後的材料交於宣傳部統一整理,微博還需繼續跟進。活動新聞稿(附照片)需及時提交(時效性為活動結束後2天之內)。

3)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協會交流意見,以求改進。

4)做好活動所有支付清單。

注:無論是哪一環節,各部門都須有人在現場,並隨時等候調配。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 篇5

一、學情分析

因為學生對剪紙較有興趣,能帶好學習材料、學習認真。本社團將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信心,提高剪紙水平。

二、現狀分析

剪紙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民間藝術,是廣受大眾所喜愛的藝術形式,也是國小藝術、美術課程重要的組成部分。由於它製作材料、工具極其普通,製作方法方便簡單,集審美與實用於一身,深受孩子們的歡迎。本年級的教學是讓學生了解民間剪紙藝術美,發揚我國民族,民間優秀的藝術傳統,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師在教學中應運用典型作品啟發學生髮現知識點,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與創造力,將民間剪紙藝術發揚光大。剪紙藝術歷史悠久,它向產生髮展同古代的風俗有直接關係,人們用它作為迎春、喜慶的裝飾品,還廣適應用到刺繡、印染、陶瓷等工藝中。具有單純、簡潔、明快、樸實、富裝飾性的特點。一般來説北方剪紙粗獷樸拙,南方剪紙精巧秀麗。剪紙題材廣泛,表現勞動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審美情趣。其形式有陽紋、陰紋、點色、套色、分色、襯色等。剪紙使用簡化、誇張和添加的造型裝飾了法,着意藝術情趣和意境的表現。構成形式呈均衡或對稱式。剪紙經起稿、剪刻和貼裱完成。剪刻時按先細後粗、先密後疏、先內後外、先上後下、先在後右的順序進行。在剪刻時陽紋要“剪剪相連”陰紋“剪剪相斷”注意剪刻刀味。

三、活動目標

喚起學生對民間剪紙藝術的熱愛;使學生認識民間剪紙藝術,學會運用剪紙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紙作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理解和掌握剪紙的造型裝飾手法,培養學生創造性地設計剪紙作品能力。

1.增強學生對民間剪紙藝術的熱愛,培養學生對剪紙活動的興趣。

2.引導學生嘗試學會對摺技能的同時,學習剪單獨紋樣及對邊折剪、對稱連續折剪和剪單獨作品。

3.引導學生初步學會看剪紙示意圖,初步嘗試畫簡單的圖樣。

四、活動內容

1.學習剪單獨紋樣及對邊折剪。重點為能創造性剪多種紋樣裝飾作品。

2.學習剪對邊折剪和對稱連續折剪。重點為保持作品的連續性及能創新剪紙的式樣。

3.學習剪單獨作品(花卉、動物系列)。重點為注意動物的形象性及能在作品上剪各種圖案裝飾作品。

五、活動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重點掌握剪紙的造型裝飾手法,培養學生創造性地設計剪紙作品能力。

教學難點:是創作和正確把握紋樣好連接與完整性。

1.剪紙的藝術特點:單純、明快、簡樸、樸實、富裝飾性。

2.剪紙的題材:花鳥蟲魚、人物、自然景觀、吉祥圖案、傳説、神話。

3.製作方法:剪、刻。

4.表現形式:陰刻、陽刻、點色、套色、分色、襯色。

5.造型手法:簡化、誇張、添加。

6.紋樣的構成形式:對稱、均衡。重點:提高剪紙的技巧,學會剪單獨紋樣及對邊折剪、對稱連續折剪及單獨作品。

六、具體措施

1.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寫好每一節課輔導記錄,組織並上好每一節課。

2.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和差異進行教育輔導。

3.加強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的發展。

4.組織豐富多彩的剪紙活動,提高學生對剪紙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營造良好的校園藝術活動和學習的氛圍。

七、上課時間:

每週四下午課外活動

八、上課地點:

美術剪紙活動室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 篇6

為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家長自身素質和家庭教育水平,“結親子共成長”工程,我校成立家長學校。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充分認識這些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

1、必要性:

(1)我校學生來自五個村莊,不少家長在外打工,代理家長或隔代家長所佔比例大。

(2)有些學生離家較遠,在家時間短,家長與子女溝通機會相對減少。

(3)一些家長缺乏科學的育人方法,教育孩子的方法簡單粗暴,有時甚至不知所措。為此,辦好家長學校,促進家庭、學校、社會和諧發展勢在必行,也是我校“育人之上、和諧發展”全新辦學理念的內在要求。

2、必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一項偉大而系統的工程,是教育人的起點和基點,是教育的基礎細胞,是學校社會教育無法取代的'。家長學校是學校協助、指導家庭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説“社會教育是從家庭教育開始的。家庭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壯才能枝繁葉茂,開花結果。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之上的。”

二、成立家長機構,

1、成立家長學校校務委員會。校長張美芳任組長,李順中任副組長、各年級班主任、學生家長代表任委員,專門負責家長學校工作。

2、打造一流師資。由學校領導掛帥,班主任、骨幹教師、優秀學生家長代表全程參與、聘請校外家教專家講學指導、師資隊伍力求多元化,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3、成立年級家長委員會。根據我校管理特點,成立年級家長委員會,委員會由家長成員代表組成,專門負責家長意見收集、整理、反饋,並監督家長學校工作,實現家校交流、溝同、互動。

三、加強家長學校課程的教學與研究

家長課程的教學內容仍主要從《牽手兩代親子課程》相應年級段的教材中選取。本學期兩次開課,教師要結合專家講課光盤選學相應年級的有關專題,在根據實際情況,穿插校本教材的同時,確保學完相應年級教材中的主要內容。在每次開課前切實組織好本校的家長課程教研活動,統一本次開課所講的內容、重點、難點、教學方法和家長作業等。

四、建立健全各項制度,規範常規管理

1、制定學期家長課程實施方案、計劃,並做到時間、內容、輔導教師、保障措施“四落實”。

2、制度建設。學校制定家長課程教學常規制度,對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設置及批閲等教學主要環節提出具體規定和要求,採取有力措施保證常規的實施。

3、及時總結,按時上報。每次授課後,教師都要寫出體會總結,學校有哦總結報告,並及時上報鄉鎮街道教管辦。

4、充分準備,認真備課。要做到“二有三熱”。“二有”及堂堂有備課,有家長沙龍活動方案;“三熱”既熟悉教材、熟悉光盤內容、熟悉學生及家長。

5、上課。嚴格按上報計劃中的時間上課,課堂教學結構合理,方法靈活多樣,教學內容是和家長要求,課堂氣氛活躍,家長學習積極性和參與程度較高。

6、作業設置及批改、每節課認真設置針對性、時效性和選則性強的作業,作業完成率高;所有作業均有批語和建議,批語要着重鼓勵,建議要中肯,有利於家長接受並提高教育素質,建立作業批閲記錄。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 篇7

為進一步貫徹實施《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積極開發適合本地區、本校實際的校本課程,引領學生快樂學習、健康而又全面的發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 當前學校執行國家課程計劃、開發利用校本資源狀況

近年來,我校依據安徽省教育廳教基[20xx]044號《關於調整安徽省義務教育實驗課程安排表的通知》精神,開齊課程,開足課時,編排課程表,並在地方與學校課程中安排了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導讀、書法、班隊活動、信息技術、數學實踐活動五門課,每週各一節。此外,還在每天的第一節安排了30分鐘的晨讀課,用於詩詞等韻文的誦讀和英語聽説活動;在上午的第二節與第三節課的課間,安排了大課間活動,內容為做操、跳繩和踢鍵。在學校機動周安排了詩韻文化展演、體育運動會、走進社區等主題教育與專題實踐活動。

二、規範執行課程計劃條件分析

學校現有教學班xx個,學生700餘人,專任教師40人,除科學、信息技術、音樂、美術等學科專業教師相對缺少外,基本上能保證國家課程的開齊和開足。xx個教學班均配有班班通設備,校園網實現了教師、學生及學生家長人人通。學校設有多媒體、音樂、美術、科學實驗、圖書閲覽等多功能教室以及塑膠籃球場、塑膠跑道等運動設施。除運動場相對不足外,其他辦學條件基本能滿足規範執行課程計劃的需要。

三、學校20xx—20xx年進一步規範執行課程計劃開發校本資源設想

學校20xx—20xx年進一步規範執行課程計劃的思路是:以國家課程改革的'精神為理論指導,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從思想上和理論上保證國家課程計劃的實施。依據《課程標準》編制學校課程計劃,明確課程實施工作目標,落實課程執行工作措施,並通過標準課程的實施,努力改進課堂教學的方法,積極創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的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在保證國家課程實施質量的基礎上,努力開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逐步形成國家、地方、校三級課程管理的機制。在國家、地方、校三級課程的實施中,探索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探索評價與考試製度,建立適應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並積極為教師搭建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校本課程開發設想: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詩的國度,千百年來,詩歌灌溉了我們偉大的民族和輝煌的歷史。為此,學校在《赤足鄉野—農村國小語文開放式課堂的詩意追尋》市級課題的研究中,開展了中華詩詞進課堂、師生同讀經典、童詩童謠編創、詩歌教學研討等詩教活動,形成了低年級童謠、中年級童詩和高年級古詩詞三個層次的詩教課程。20xx年,學校在這一課題結題的基礎上,提煉出了“詩韻”校園文化為學校的辦學特色,併成功申報了省級課題《農村國小詩韻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與實踐》。詩韻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是:以詩韻校園文化建設,統領學校管理,構建校本課程,從而豐潤學校的文化內涵,塑造學校的文化精神。詩韻校園文化建設,着眼學生的身心發展,讓學生每天都浸潤在詩韻芬芳的校園生活中,成為有“詩心”的人,從而為明天的幸福人生奠定豐實的基礎。詩韻校園文化建設,着眼教師的專業成長,引領教師在充滿激情,充滿自信和關愛校園氛圍裏,提升文化品位,享受教育樂趣,成為具有詩人氣韻的教師。

該課題20xx年4月開題,經過兩年來的研究與實踐,已初步形成了以詩韻為特色的校本課程的總體構想。

課程主題是:讓生命追尋詩意的棲居。

課程內容包括四個方面,即:

1、體育類課程——夯實生命根基;2、藝術類課程——潤染生命底色;3、智育類課程——豐盈生命內涵;4、詩教類課程——暢享生命圓融。

其中,詩教類課程為必修課程,從一至六年級形成童謠、童詩、中華經典詩文三個系列,每週兩讀一課。其他三類課程為選修課程,每週安排兩個課時供學生選修。體育類有乒乓球、籃球、跳繩、踢鍵,藝術類有書法、國畫、樂器、舞蹈,智育類有三棋、科技。

四、20xx—20xx學年規範執行課程計劃推進安排

20xx年8月——9月,成立規範執行課程計劃開發校本課程領導小組,制定執行課程計劃開發校本課程方案;建立課程實施活動小組,具體研究標準課的實施措施;編制學校課程的課時計劃,開齊國家課程,開足課時。

20xx年10月——11月,進一步完善詩教類課程的教材編制,全面開展詩教類課程的教學及教學研究活動;籌備選修類課程的師資、場地、教具、教材,逐步實施教學。

20xx年xx月——20xx年1月,完善選修類課程的教材編制,全面實施選修類課程教學;開展詩教類課程成果展示活動。

20xx年3月——20xx年4月,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基礎教學課程改革綱要》和《課程標準》,深刻領會課程改革的意義和任務,掌握課程改革的新理念;開展校本課程的教學研究活動。

20xx年5月——20xx年6月,開展校本課程的展示活動;進行校本課程實施的總結和反思,編制下一年度課程實施方案。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 篇8

一、指導思想

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是現代教育的三大支柱。當今學生的教育僅靠學校單方面的力量都是難以完成的,需要社會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注重家校合作在教育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是我們綏德二小一貫遵循的辦學宗旨,在家校合作方面積累了的豐富經驗。

本學期開發的《家長講堂》是我校全新打造的一檔品牌課程,目的為了拓寬教育資源,開闊學生眼界,為學生認識社會、走進社會,感受人間的真善美,深化素質教育,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特組織家長們走進課堂,走上講台,發揮自身潛質和優勢,向學生分享自己的成功與精彩。

同時加強了家校合作關係,又提高了家長育子水平。堅持持續化地開展《家長講堂》,更見證家校合作所藴含的巨大潛力,同時也收穫了學生全方面健康成長。

二、具體內容

為了彌補學校教育教學資源的不足,拓寬孩子的視野,增長孩子的見識,更好地為學生成長提供優質高效的'教育資源,學校誠邀熱心教育事業的家長朋友們走進課堂,發揮自身職業優勢資源,為孩子們講述社會大百科,形成別具特色的家長講堂新局面,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現將家長講堂所開設的授課類別安排如下:

1、百科知識類:

結合自身專業特點,給學生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如:傳染病的預防、醫藥衞生知識、健康知識、理財知識、航空航天知識、交通安全知識、法律知識、心理健康知識、室內裝飾知識、自我保護小常識、美容美髮知識、文明禮儀知識等等。

2、興趣特長類:

結合自身或親朋好友的興趣愛好以及特長等方面,向學生介紹相關方面的知識。如:集郵、攝影、書法、繪畫、武術、象棋、圍棋、樂器演奏、演講等等。

3、實踐技能類:

結合日常生活中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引導全體同學共同參與感知,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可將愛心廚房搬進課堂,教孩子們做營養健康美食,鼓勵低碳環保,杜絕垃圾食品。如:烹飪、剪紙、種花、種菜、養草、養魚等等。

4、職業特點類:

根據自身的職業特點和真實感受向學生説職業功能、講職業故事、頌職業道德、分享職業的快樂,讓課堂成為生活的大講堂,以便於學生在課堂上認識社會,懂得服務社會,回報社會。此外,家長可以通過協調,讓學生走進社區、企業、公益單位親身去實踐體驗,開闊視野。

三、活動安排

1、開課時間:每月以校組織一次,具體安排在週五下午班隊活動中,教導處開學一週,進行詳細安排。

2、領導小組成員:延、劉、吳x、王x,領導小組在開課前,組織啟動儀式,邀請各講課家長參與。

3、家長進課堂之前,班主任老師要與家長提前做好溝通協調工作,要明確講座或活動的具體內容和安排,做好相應的準備指導工作。

4、家長進課堂開講之前,各班要打掃好教室衞生,課桌物品擺放整齊,規範,黑板上設計好活動的主題,為家長營造一個温馨和諧的班級氛圍。

5、面向全體學生做好文明禮儀知識培訓活動,保證家長授課紀律,回答問題積極踴躍,學生以飽滿激情和良好的精神風貌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

6、班主任老師要做好家長講壇活動的記錄,有文字資料、照片資料、視頻影像資料等等。

7、活動結束後,班主任老師一定要做好總結點評,提煉昇華,使全體學生形成共識,達成“家長講壇”的質量和育人效果的雙豐收。

8、學校每一次開課前,領導小組成員周密安排,做好接待工作。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 篇9

校本課程開發的內容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關鍵,它直接體現着校本課程開發的理念和目的。依據各個學校不同的教育哲學與資源條件,校本課程開發的內容表現出多樣性和差異性。同時,由於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動態過程,它的內容相應地表現出開放性和拓展性。根據課程的發展功能將其分為基礎性課程、豐富性課程和發展性課程三類。

1、基礎性課程

基礎性課程是指授給學生可再生長的基本知識和可再發展的基本技能的課程。它和國家課程的範圍大體一致。包括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英語、政治、生物、歷史、地理、體育、音樂、美術等。基礎性課程由學科知識課程和學科學習策略課程構成。

其中學科知識課程開發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對課程內容的更新,採取的方式常是改編、新編或拓編。其次是對課程結構的革新,它包括:學科知識分層建構,學科知識橫向整合。學習策略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學習,它使學科知識具有知識的可再生長性和技能的可再發展性,從而完整地體現出基礎性課程的特點。

學習策略課程分為通用學習策略課程和學科學習策略課程。通用學習策略課程包括選擇性注意策略、記憶學習策略、組織學習策略、精加工學習策略、元認知學習策略等

這種策略適合任何課程和形式的學習,不與特定知識領域相聯繫。學科學習策略指與特定學科緊密結合,適應專門知識學習的策略。如應用題解題策略、朗讀策略、英語學習策略、化學實驗策略等。學科學習策略直接與學科聯繫,並具有"生成性"特點,因此應成為學校基礎性課程中開發的重要內容。

2、豐富性課程

豐富性課程是指豐富學生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生活質量的課程。它包括健身、博知、怡情、勵志、廣行五類。健身課程主要是教給學生強身健體的方式,如武術、乒乓、排球、籃球、足球、體操等,同時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和保健觀念。這類課程的開發一方面要重視活動方式多樣化,另一方面提倡活動參與大眾化。

博知課程主要是豐富學生知識,開闊學生視野的課程。如詩詞鑑賞、名作欣賞、名勝古蹟遊、網頁信息瀏覽等。博知課程核心目的是要教給學生獲取廣泛知識的方法。如查閲圖書、信息卡集成、圖書館閲讀、電視或新聞品評等。怡情課程是指愉悦性情,豐富情感體驗的課程。

一種是藝術怡情。可通過音樂欣賞、美術欣賞、書法欣賞、舞蹈表演等課程來實現;

一種是休閒怡情,如攝影、垂釣、插花、集郵、拼盤、盆景花卉等課程。該類課程可教給學生有意義的休閒和怡養性情的'方式,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

勵志課程是激發學生生活熱情,增強學生意志力的課程。如成功人士案例分析、挫折調適、堅持訓練等磨礪性教育課程。當前,很多學校仍偏重智力,忽視意志力培養,致使多數學生心理脆弱、意志力差、社會適應困難。

因此,開發勵志課程已迫在眉睫。"廣行"課程就是指廣泛適應社會生活和工作的操作性強的課程,即它以培養學生具體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為目的。如電子製作、網頁製作、無線電維修、新聞採訪、英語會話、實驗操作等課程。豐富性課程可單獨開設,亦可交叉進行,這要依據不同情況而定。

3、發展性課程

指拓展學生能力,激發學生創造力的課程。它在基礎性課程上提高了要求,增加了難度,以培養研究性、創造性人才為目的,相對於豐富性課程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它更重視學科的前沿性、學術性和學習的探究性。

這類課程包括兩方面內容:

一是指加深學科知識的深度,重視學科的學術性、前沿性,旨在拓寬學生學科知識和能力的課程,如學科知識競賽輔導等課程

二是指着重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創新意識、科學精神、創造能力類的課程,如科技發明、學術小論文、創造技能培養、思維訓練等,這類課程以探究性學習和開放式學習為主。此類課程在基礎教育中雖不佔很大比例,但對學生一生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 篇10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我校要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國家課程實施計劃,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特色及西安豐鎮豐富的資源優勢,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理念

校本課程開發體現“促進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通過感知、感悟和體驗受到本土文化的薰陶,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強調體驗性活動等社會實踐,克服課程脱離社會生活的弊端,密切學生與本地經濟發展和社會變化的聯繫,使學生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增強建設家鄉的責任感;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索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根據校本課程的意義和本鎮、本校實際,制定本校校本課程的開發主要目標如下:

1)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瞭解家鄉的鄉土文化,吸收鄉土文化的營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

3)能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4)初步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交流,發展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

5)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之下,按學習單元分別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具體目標,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特點

校本課程是為了指導學生獲得感性知識,促進學生動作技能、人文情懷的發展而設計的一系列針對本校實際的以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為中介的學生主體活動內容和形式。根據本土實際,我校校本課程建設力求突出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1)課程內容的鄉土性。教材植根於現實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在使用過程中,以本地的生產、生活和環境為學習研究對象。因為學生生活在進化,相關的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便於學習操作。

2)教學方法的活動性。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課程的實踐性與體驗性。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主,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專題。我們的目的並不僅僅是學習鄉土知識,而是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得到鍛鍊培養實踐能力。

3)課程本身的開放性。課程的開發實施富有活力。課程的開發吸收廣大教師、學生參與,課程由教師去實施,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師生在積極互動中,共同發展。課程在開發實施過程中需要不斷的修正完善,師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補充、調整。

四、校本課程編制的原則

在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則:

1)主體性原則: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在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中要重視教師的主動精神,沒有教師積極主動的工作,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是十分困難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校在編制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參與,根據學生的需要不斷優化校本課程。

2)開放性原則:以生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選擇具有自主權。教材本身在實施中,教師要靈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並不斷反思出現的各種問題,對教材隨時予以補充、調整。

3)量力而行原則:學校在確立校本課程開發目標時,充分考慮本校教師隊伍的整體實力、科研水平,根據現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努力使校本課程實用、可行。

4)個性化原則課題組從實際出發,挖掘、發揮地域文化優勢,並以此打造學校特色。

五、校本課程的內容

開發校本課程,需要對校本課程資源進行評估與選擇,根據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予以補充、拓展的原則,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會的特點和需要。在充分根據學校課程資源和地方資源的基礎上,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化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1)開發學校教師資源。我校有一批有志於從事校本課程研究的教師,他們有較高的積極性和潛在素質。據此,可開設聲樂、器樂、美術、舞蹈、書法等藝術類課程;朗誦、演講、寫作等文學類課程;籃球、乒乓球、象棋等體育類課程。

2)西安豐鎮校外教育資源豐富,根據本鎮實際,以家鄉地理——家鄉歷史——家鄉經濟——家鄉人物——家鄉旅遊——家鄉文化——家鄉特產為體系,介紹家鄉的地貌風情,激發起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充分利用家鄉的資源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多方面興趣愛好。

西安豐鎮是個千年古鎮,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藴,經古文化調查發掘了一大批文物古蹟和歷史史料,有520xx年以上古建築22座,古橋樑3座等,有諸葛亮後裔、劉備後裔、李頻後裔等家普和珍貴史料計10姓、12套,20xx餘萬字,有國家級旅遊風景區——西安豐“江南懸空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新葉古民居、裏葉十里荷花等景點。利用這些資源,組織學生參觀訪問,瞭解古文化,讓學生通過參觀欣賞、考察等方式,更深地瞭解家長的歷史,指導學生進行寫作,進行美的薰陶,以及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思想教育。

西安豐鎮地理環境優越,土壤肥沃。蓮子產業已成為我鎮的支柱產業,先後建成了杭州市蓮子產業化生產基地和浙江省蓮子出口創匯示範基地,裏葉白蓮獲浙江省名牌、省農博會金獎。還有西瓜、紅花菜、柑桔等農特產品也有一定的規模和特色。利用這些資源可以讓學生了解種植蓮子的方法、蓮子生長的過程、蓮子的功用等常識類課程,瞭解家長的特產。

六、校本課程開設計劃

各年級結合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結合教師個人素質、學生年齡特點等逐步實施,並在實施中完善,總結經驗。一般以班或年級為單位安排在興趣活動課進行,具體教學時間一般是每週一節課,也可以進行集中安排(如春遊、秋遊、考察等活動)。學校教導處負責課表安排,由具體課任教師組織教學。而大型的活動,則由學校統一安排,如春遊、秋遊等由少先隊大隊部負責組織。

七、校本課程的評價

1、成立校本課程評價領導小組(由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兼),教導處具體負責校本課程的檢查和評價工作。

2、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學業水平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3、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評價,評價學生對該科目學習的興趣需求、學習效果。

4、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評價體系將體現:(1)評價內容多元化;(2)評價過程動態化;(3)評價個體主動化;(4)評價方式的質性化;(5)評價行為日常化;(6)評價結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課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申報制度。

(2)鼓勵每位具備校本課程開發能力的教師自主申報開發課程,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3)根據教師所申報課程,對學生興趣、特長、需求進行調查,確定開發項目。

(4)校本課程領導工作小組指導教師制定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5)組織實施、落實實施計劃。

(6)每學期校本課程領導小組組織對校本課程實施情況進行評估,並給予適當獎勵。

(7)加強校本課程及教輔材料、學具等設施的管理。

(8)加強校本課程檔案建設,對校本課程開發中的所有資料蒐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課程研究領導小組,以利總結、改進和推廣。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 篇11

校本課程是課程改革的新生事物,是整個課程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明確提出:“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課程方案也明確規定:“賦矛學校合理而充分的課程自主權,為學校創造性實施國家課程、因地制宜地開發學校課程,為學生有效選擇課程提供保障。”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上述精神,加快規範我校本課程管理的步伐,弘揚學校文化,發展學校特色,特制定校本課程開發方案如下。

校本課程開發的總體目標

建立全新的課程理念,提升學校的辦學思想;探索校本課程的組織形式、活動內容、管理特點、考核評價、支撐條件等,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校本課程體系。在體現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培養目標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椐本校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資源狀況,設置可供學生選擇、靈活安排的課程,滿足學生自主意識、團隊精神、人際交往、合作學習等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意識,提升學生的人文科學素養。

滿足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提供適當的培訓,給予老師參與開發課程的機會,改變教師只是既定課程執行者的角色,改變教師僅僅把課程當作教科書或科目的觀念。形成一種開放、民主、科學的課程意識。轉變教師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加強學科的交叉和滲透,拓展學科知識,改善知識結構。

課程研製、實施、評價一體化的原則。校本課程開發應使課程的研製、評價一體化。在注重課程實施的同時,通過對課程實施過程和效果的評價,反思課程實施的同時,通過對課程實施過程和效果的評價,反思課程方案的合理性和實施的科學性,提高課程設計的質量。

調查、研究、實驗相結合的原則。要對學生的需求、教師現狀、社區的條件進行深入地調查,把這些調查結果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依據。同時,要把整個開發過程視為一種科學研究的過程,以提高校本課程開發的有效性和科學性。6、資源共享、整合資源的原則。校本課程開發應儘可能地利用或開發現有的校內外課程資源。

(二)開發方式

校本課程開發是以學校為基地、學校自主決定、教師及有關人員廣泛參與、家長和行政管理人員指導下合作探索、共享開發成果的一種應用性課程研究活動。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途徑:

1、以選用和改編為基本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開開發。在語文、數學、科學、社會、藝術、體育等各課程中發現最能體現地方和學校特色,能適應本地區、本校及學生不同發展需要的課程題材,發掘相應的課程資源,設計有創意的課程主題和課程單元。也可借鑑、移植其他地區校本課程的開發成果。

2、以新編和重組為基本方式,在國家課程計劃給學校留出的空間內對校本課程

進行自主開發。這種類型的開發尤其要注意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整合,在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勞動與技術教育等方面進行創造性的設計與開發。特別是開發涉及科學與生活、歷史與社會相關的課程,以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和科學精神;開發與副油箱上聯繫的相關課程,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在快樂中學習。

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是教師,還可以與教研人員、專家合作。必要時,學生、家長及社區有關人員都可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

校本課程的結構與科目

根據學校特點和實際需要,我校暫定開發以下校本課程:

科目:所有年級的語文、英語、數學、政治、歷史、地理、生物。

注:每科中的具體課程可根據形勢、教師能力和學生的需求進行調整變動。四、實施與評價

(一)、校本課程實施的設想

1、教師培訓。制定《校本課程開發指南》作為培訓教師的基本依據。它包括需要評估、校本課程開發的總體目標、校本課程開發的總體框架、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程序、校本課程開發的管理條例等。培訓內容主要集中在課程(而不是學科)的知識與技能方面。教會教師自己擬定一門課程的《課程綱要》,澄清課程綱要與教科書的區別,學會運用合作模式與連續模式來開發校本課程。

2、撰定《課程綱要》。確定開設校本課程的教師。須按一般格式撰寫所開設課程的詳盡的《課程綱要》。它包括以下內容: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或活動安排、課程實施建議以及課程評價建議。

3、擬定校本課程設置計劃。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擬定三年的校本課程設置計劃。

(二)校本課程評價的設想

1、教師課程實施過程評定及《課程綱要》的評價。《課程綱要》由課程審議委員會最終確定可試用性,實施過程中由教務處通過聽課、向學生問卷調查等形式實施考核。確定出優、良、較好、一般、差五個等級,對於評價差的課程應逐步完善。

2、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注重過程評價,可以採用書面知識、製作結果定量定性評定。也可以採用學生互評、自評、教師評、家長評等形式。

3、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評價與改進建議。每學期都向學生和老師徵求意見。校務委員會自我評價並更改。評價的結果向相關人員公佈。

校本課程開發的保障措施。

校本課程的開發應當有組織、落實人員、按程序實施。並有制度、設備與經費的保證。

成立健全的組織

學校成立課程審議委員會,由學校領導、教師代表、家長代表相關人員構成。學校課程審議委員會主要職責:審議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重大決策,形成《校本課程開發方案》,制定有關的開發與管理條例,檢查與監督《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執行情況。

2、教導處

主要職責:計劃、執行、檢查、評估全校各門課程及各教研組的課程教學工作;,組織協調各教研組與年級組的各項工作的關係,落實各項課程管理措施。

教研組與備課組

教研組與備課組根據學校的整體安排,制定好學年及學期教學進度計劃,教學研究活動計劃;對老師進行指導,確保完成學校課程和管理的各項要求;及時反映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問題及教師的教學需求;研究學生的實際情況,為課程管理提供鄰居;聯繫各學科教師之間的合作,以促進課程全力的形成。

教學輔助科室提供開課的技術支持。

(二)建立相關管理制度

確定如下制度:課程審議制度,教學管理制度,校內課程評價制度,老師教育制度,校內課程管理崗位職責及激勵制度。

(三)設備與經費到位

加強圖書館、實驗室、專用教室等設施的建設,合理配置各種教學設備,為學校課程實施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

學校設立專項基金用於課程實施與開發、教師培訓、設備配置與對外交流等方面。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 篇12

一、校本課程的釋義

"身邊的數學"校本課程屬學科型校本課程開發方案。"身邊的數學"是想通過學生生活的學校,社會,家庭三維空間中的數學學習實踐活動,使學生感悟數學,發展師生的數學終生學習能力。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我們的身邊處處有數學,二是數學解決我們身邊的許多問題。

二、開發的基本依據

1、理論依據

(1)"以活動促發展"理論

生活教育理論的代表陶行知先生曾倡導"教學做合一",他主張"要從成人的殘酷裏把兒童解放出來,解放他們的腦和手,眼和口,時間和空間","鼓勵兒童'動'和'玩'",去發現,去創造。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創立的"發生認識論"中也認為:主,客觀的相互作用的認知結構的邏輯起點是活動,兒童認識事物源於學習活動。並提出了"活動——平衡,再活動——再平衡"的認知邏輯關係。前蘇聯的一些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如列昂節夫,達維多夫把馬克思主義應用到教學領域,找到了"教學活動與人類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具有同源性,即實踐才是認識的起點"。"同時也看到了教學中的實踐與人類一般實踐的差距,即不是以改造客觀世界為目的,而是在於實現學生的有效發展"。

(2)"體驗教育"理論

山西省實驗中學張卓玉校長在談到"體驗教育"時認為:體驗是一種心智活動,真正有效的學習是一種心智活動,而不是單純的記億或理解。體驗是一切心智活動的前提與基礎:體驗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關注,欣賞,評價某一事件,人物,事實,思想。只有經過體驗,我們才能把一個陌生的,外在的,與己無關的對象變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於心智的存在。只有以體驗為前提,才能有效地進行分解離析的認識活動。"從歷史上看,凡是某一時期的教育不重視實踐活動,學生就會被過多限制在課堂上,學生的個性發展受到抑制時,人們就會呼籲讓學生更多地走出課堂,體驗生活,體驗社會,以達到完善人格的目的

(3)"實踐課程"理論

南京師範大學馬復教授在《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一瞥》文中介紹:"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育的根本目的服從於'學生的發展'這一基本目的具體到數學教學活動,其目的在於: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素材和活動機會,使他們在從事各種數學學習獲得過程中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更好的認識自然和社會,理解周圍世界,更好地適應未來生活,促進學生有條有理的思考,有效地與他人進行交流。使學生學會運用數學去描述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通過數學活動去發展他們的主動性,責任心,培養他們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於探索與創新的精神。"

2、學校辦學理念

(1)為教師創設發展的平台。

"身邊的數學"校本課程的研究為全校數學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創設了教師自身發展的平台。在新課改實施以來,如何將先進的"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轉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這是學校迫切解決的問題,數學綜合實踐課程的開發恰恰是理念改變行為的橋樑。

(2)為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

"身邊的數學"校本課程意在通過課堂內外數學實踐活動的開發,促使學生在過程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在成長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得到長足的發展。這種發展既是共性的羣體發展,也可理解為個性的異質發展。

(3)為學校贏得發展的空間

"身邊的數學"校本課程的開發使學校走在了全市課改的第一方陣,一方面推動了全市數學課程改革的進程,另一方面在校內也加速了其他學科的課改進程,從而為學校的發展贏得了空間。

3、本校學生的實際需要和特點

(1)課內學生的需求

現在的信息時代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認知環境,在認知中繼承與揚棄並存,過程與結果並重,探索與創新並駕。他們相信自己的個人建構,希望與人合作,與人交流,但又不善與人交流;他們喜歡自己嘗試,但是在困難面前又顯得不知所措,承受能力有限。他們對數學的學習只是學知識,還缺乏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他們的獨立性,思考性,創造性還匱乏。他們需要興趣的激發,問題的實踐,過程的探究,結果的開放,發展的時空。

(2)課餘學生的需求

學生的課外數學學習幾乎被各類培訓,家教取代。他們沒有多元的目標,沒有新鮮的空氣,他們的學習方式單一,學習內容精深。學生的數學課餘學習缺乏明確的目標,多樣的學習方式和豐富的學習內容。這也是"身邊的數學"需要開發的課程之一。

4、實施的現實基礎和資源條件

(1)管理網絡建全。

全校作為市課改基地,構建了校長室,教科室,教研組三級管理網絡。網絡的建全有得於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每一次活動的方案開發,過程研討,結果總結都有相應的分工,這樣的管理為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2)教師隊伍呈梯隊發展。

我校的數學課題組現共有成員24人,其中本部18人,分部6人。35歲以下年青教師20人,大專以上學歷20人,各佔總數的83.3%,其中黨員4人,佔16.7%,工作5年以內,5—10年,10年以上人數各約佔總數的1/3左右。專業發展上,區級以上骨幹教師7人,佔30.4%(其中市學科帶頭人1人,市優青2人,區學科帶頭人2人,區優青,區骨幹教師3人)。目前,隊伍呈梯狀穩步上升趨勢。

(3)課改的方向明,意識強,成效顯著。

從1999年開始,我們立足於"國小生數學實踐活動的探索與研究",在課改的進程中,我們始終做到課改教研化,教研科研化,科研課題化,課題問題化,問題常規化。把各項課改工作做細做實。

(4)專項經費保證。

市區校對我校的數學課改基地工作非常重視,每次課改基地活動,分管局長親臨現場。每學年市區校各級都有專項課改基地經費,並且專款專用。我校現已出版學生的數學文集《小荷初露》一本,第二本學生數學文集與一本教師的研究文集正在出版之中。

三、總體目標

通過"身邊的數學"實踐課程的開發研究,促使教師與編者對話,與生活對話,與時代對話,與學生對話,增強對教材,資源,課堂的理解。促使學生在課堂中聯繫生活,用數學的思維發展智力;在課外用數學的思考去發現數學,運用數學,從而發展心智,熱愛數學。促使學校加快課改的進程,以基地的龍頭作用,輻射作用力創學校課改的品牌與主力軍。

四、大致結構

以"身邊的'數學"為校本課程開發的品牌,按內容分課堂數學實踐活動開發和課餘數學實踐活動開發兩部分展開。

1、課堂數學實踐活動的開發

課堂數學實踐活動的開發又分為特色實踐課程的開發,實踐活動方式的開發,實踐活動資源的開發三方面展開。

(1)特色實踐課程的開發

在湖小的課堂內力創一些有特色的數學實踐課程,供師生在學習的同時享受學習的樂趣。例如低年級的遊戲活動中較有特色的是有關位置教學內容的跳棋遊戲,師生共同自制了跳棋的棋譜與棋子,根據棋子的方位敍説走棋,課間同學們玩得不亦樂乎。還有關於計算內容的投信,摘蘋果,飛氣球等遊戲也大受歡迎。中高年級的特色數學學習活動是小組討論活動,中高年級的教師共同討論,循序漸進制定了有關小組學習的人員分配,活動原則,活動過程呈現等規則,使小組學習的數學活動不流於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在有序而有效展開的

(2)實踐活動方式的開發

結合新課標的理論學習,我們在課堂中應該進一步研究,認識,開發以自主式,探究式,互動式,合作式等體驗型學習方式,在課堂中應該大量的引進嘗試活動,實踐活動,模擬活動等學習活動,使課堂數學教學方式呈多樣化趨勢發展。同時,我們還應研究不同的課型所對應的學生活動方式的一般規律。

在研究中我們應該倡導這樣的數學課堂:讓學生找數學,使數學生活化,成為現實中的數學(例如我校研究的統籌時間,購物,走路,乘車等問題);讓學生做數學,使數學活動化,成為動態的數學(例如統計十字路口的車輛,報紙銷量,校園綠化面積等);讓學生玩數學,使數學情趣化,成為快樂的數學(例如通過學生圍,畫,塗一系列活動認識面積和麪積單位等);讓學生問數學,使數學問題化,成為思考的數學(例如研究土豆的體積,研究蘋果裝箱的問題等)。

(3)實踐活動資源的開發

我們意識到現行的教學內容不能僅僅包括教材,教材只是信息資源,只是一種媒介,在學習活動內容中要讓這有限的資源投入到學生頭腦資源的廣闊天空中去。基於這樣的目的,我們嘗試運用現代教育理念重新審視,分析,研究,思考現行的教材合理性,進一步貫徹新課標的相關精神,對教材進行局部調整,優化組合,擴充資源,力求更易於學生的發展。實踐證明這樣更符合時代的進程,更利於學生的發展。例如:在校內課堂教學活動賽課中,出現了"校園綠化","小米尺告訴我……","年,月,日探密","組合圖形的面積","移動電話的入網選擇"等一系列富有意義的研究課。

2、課餘數學實踐活動的開發

在課堂內資源開發的同時我們也嘗試探索校內課餘學生的數學資源開發,這一研究主要從常規活動的開發和專題實踐活動的開發兩方面展開。

(1)常規活動的開發

利用校報,板報,網站等媒介,通過每日一題,每日一問,數學跑道,數學園地等活動,由學生為主,尋找身邊的數學,增強學生數學意識,使數學與生活,學校與社會,課內與課外互補互進。我們曾討論過人民幣的認識,看電影的路線,實際測量,求樹的橫截面積,步測,目測,統計等一系列問題。

(2)專題活動的開發

所謂專題活動是指在某段時間內,師生圍繞一個主題而開展的數學學習活動研究。這是由學科走向綜合的一種嘗試。我們曾成功的嘗試開展了全校性的"學會購物","身邊的數學","我們走進十運"等專題實踐活動,市區反響熱烈。

在"身邊的數學"校本開發的過程中不僅是有共性的內容,同時對於低,中,高三個年段的側重也不同。低年級應倡導"快樂數學",使學生在愉悦中學習;中年級應倡導"經驗數學",使學生在體驗中感悟數學;高年級應倡導"縱深數學",使學生在思維的深度與廣度上得到長足的發展。

五、實施説明

1、選課方法

在全校一至六年級平均每週開設一節數學實踐課,時間可定於每週四上午第四節或下午第一節(因為大部分教師任教兩個班),可每週上一節,也可兩節,三節連上,每學期保證15課時左右。學校每學年舉辦一次"身邊的數學"活動大賽。

2、課程説明

"身邊的數學"數學實踐課程分必修課程與自修課程兩類。必修課程是教師事先開發預設的內容,如教材中的數學實踐活動內容,學校開展的專題實踐活動內容等。自修課程是指各個班級開展的特色實踐活動。例如對"神六飛天","十運盛會"中數學題材的開發,也可以是對數學"四小體驗"的開發(數學小遊戲,數學小故事,數學小報,數學小論文),自修課的內容可年級統一也可不統一,可學生統一也可不統一。

3、課程目錄

(1)必修目錄:

一年級:

(上冊)有趣的搭配,豐收的果園,愉快的週末,

(下冊)我們認識的數,假日小隊,小小商店,快樂的隊日活動,

二年級:

(上冊)有趣的七巧板,量一量,算"24點",四園風光

(下冊)我們去植樹,測定方向,遊覽美麗的海濱,你能跳多遠

三年級:

(上冊)城市新貌,稱一稱,週末一天的安排,周長是多少,摸牌和下棋

(下冊)生日快樂,美麗的花邊,瞭解千米,奇妙的剪紙,我們的試驗田,運動與身體變化

四年級:

(上冊)怎樣滾得遠,瞭解我們自己,一億有多大

(下冊)美妙的"杯琴",我們去春遊(學會購物,購物中的數學問題,春遊的路線,春遊包車問題等)

五年級:

(上冊)學會購物,計算器探密,收集統計分析,實際測量

(下冊)組合圖形的設計與計算(美麗的圖案),校園的綠化,最多與最少

六年級:

(上冊)彩票中的數學,購房中的數學,股票中的數學,打折中的數學

(下冊)美麗的校園,直柱與直錐,節約用水,觀察與測量,

(2)自修目錄尚在開發之中。專題實踐活動已舉辦過全校性的"四小體驗"活動,"學會購物"系列活動,"我們走進十運"系列活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shishi/wndzk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