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活動方案 >

2023年醫學博士畢業總結(通用5篇)

2023年醫學博士畢業總結(通用5篇)

2023年醫學博士畢業總結 篇1

簡單總結這一年在做三件事,

2023年醫學博士畢業總結(通用5篇)

1 成立了生物公司,做腦科學方面的研發。

2 註冊了ReadMind蕊蔓公司,做精神心理方面的服務。

3 和奧博資本董事總經理王健老師合著一本幫助和啟發創業者的實用書籍

然後我想講講這一年遇到的事,最主要的目的是我們想吸引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加入,一起做一些有趣有意義的事。

20__年12月9日,我在紐約的實驗室裏,萌生了創業的念頭。

20__年初,也是在紐約的街頭,一位老師給我一記直擊靈魂的審問,你的夢想到底是什麼?

我説我想做一個作家,也想多做一些精神心理科普,40歲以後,想有個做腦科學的科技公司。

那是我第一次和自己以外的人説自己的夢想,那時候我還在讀博士,離畢業還有一年半,工作離我很遠。可我沒想到走上夢想之路會那麼快,以至於我都沒有時間準備好。

20__年4月中,我從紐約回國。20__年5月26日,我通過了博士學位答辯。

20__年夏天,我拿到了同濟大學最高獎,並作為醫學院畢業生代表發言。漫長的求學生涯結束了。

從20__年12月開始將近一年的時間,我在找投資和找項目中不斷碰壁,最終20__年11月22日,投資進來,生物公司成立,我是CEO,找了學長的夫人做會計。

在夏天畢業到11月公司成立的這幾個月裏,我想既然公司還沒有啟動,就把另一個做精神心理服務的夢想行動起來。我招募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基本上是同學,我們給自己取名ReadMind,想為大眾心理健康出一份力。

ReadMind因為大家都是兼職,所以我一直沒有註冊公司,覺得時機還沒到。直到一次路演,央視《創業英雄匯》居然選上我去參加錄製。我當時以為他們弄錯了,但是選都選上了,又不能打退堂鼓。於是,我在一週內迅速註冊了公司,20__年4月1日成立,叫蕊蔓,諧音ReadMind,像心靈的木樁上長出一朵小花,枝蔓纏繞,花蕊芬芳。

錄製後,我還真的問了總製片人閆瓊老師,當時選上我是不是弄錯了?她説沒有,初創的項目我們也需要,我們都很看好你。

後來,我不斷參加路演,拿到了同濟大學夢想助力基金1.5萬,拿到了第五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同濟大學金獎,拿到了WEME路演第一名獎勵5萬種子基金……得到了鮮花和掌聲的同時,我也不禁反省,我們的項目推進太慢了,以至於到現在也就是個初步得不能再初步的雛形。

説來慚愧,我把120%的時間都花在了生物公司上,公司從零到有,再到步入正軌,有無數瑣碎的事,也有無數需要謹慎再謹慎的坑,對於我這樣毫無工作經驗的創業者,再小的事都要從頭學起,我實在抽身乏術。

我一直是拿着一種可有可無的心態在做ReadMind,得益於個人綜合展示能力比較強,這也是我們至今產品的名聲小,獎項拿了很多的原因。

畢業無縫創業,要交的學費會很多,跌的跟頭會很重,我都明白,也從來沒有害怕過這一點。相反,我至今都很感謝自己,能有勇氣在畢業的時候做出這樣的決定。

活到那麼大,這是我唯一一次感受到,我愛我自己。

創業這件事,人脈積累很快,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樣,認知提高很多,新鮮又刺激,可是在28歲的年紀,發現自己在商業領域只是個嬰兒,這種感覺並不好受。

前幾天和一波大佬吃飯,其中一位D總問另一位Z總,你覺得她會不會成功?

Z總説,如果按現在的情況,不會。

D總説,好的,映波你記住這句話,今後你在IPO的時候要記得曾經有個Z總説過你不可能成功。

D總跟我説,我可以給你一筆錢讓你先摸索起來,這個完全沒有問題,但是我更想逼你上絕路,只有那個時候,你才能真正的思考清楚你應該怎麼做。

我,已經過了因為別人的評價而激發鬥志的年齡了。

失敗不可怕,我很樂意成為一名連續創業者。

但是我很討厭自己沒有在這件事上拼盡全力,我不服我自己。

隨着生物公司逐步邁上正軌,且很快會有大佬加入管理團隊,我想我是時候在心態上逼自己一把了。

最近,我和奧博資本的董事總經理王健老師在合著一本關於創業者與資深投資人對話的書,希望真真切切地解決初創者的一些困惑,陪伴創業者走一段鮮有人走過的路。這本書沒有浮於表面的東西,直面真實血淋淋的商界,我們希望能夠深刻剖析創業這件事,讓創業者能夠少走哪怕一點點彎路。

這一年,我聽到過不少投資人説,他們不喜歡投資女性。

有説女性感性、不夠殺伐果斷的,有説女性結婚生子會完全變樣,有説女性很難在男性為主導的商界廝殺出一條血路的。

如果早幾年,我聽到這些話一定會跳起來。現在,我覺得他們説的都對。

可就是因為我們是我們,我們成不了你們,這才讓有些事情交到女性手裏,可能會有不一樣的走向。

我無比無比感恩在這一年中,一直不遺餘力教我的前輩,還有願意跟我們這種小破公司合作、幫助我們的人。

這是一個少有正反饋的一年,極其艱辛,但我何其幸運,這一年學到的東西比之前27年都多很多。

回到正題,

我們ReadMind蕊蔓想做一個專業的精神心理互助平台及女性心理成長平台。

可能我們在做的事情幼稚可笑,或許這是一場情懷和理性的博弈。

但事情是由人做出來的,我們渴望有濃厚興趣、有共同理想,能付出足夠充裕時間精力的小夥伴加入。

我們是一個充滿思維碰撞的團隊,歡迎和我們一起做這件有意義、有趣的事。

如有意願,請在後台或者評論區聯繫我。兼職全職皆可。

在此深深感謝。

2023年醫學博士畢業總結 篇2

畢業答辯,恐怕是每一個碩士,博士都逃不掉的鬼門關。本文一點點心得,供同道們參考。

答辯心得:

1,製作並熟悉幻燈,準備講稿。熟悉,並可以對照幻燈熟練的講出內容,儘量沒有磕磕絆絆,同時確認幻燈中沒有錯別字,幻燈的每一個文字都可以讓觀眾與評審在台下看清(推薦黑體或宋體加粗)。

2,根據論文和答辯幻燈,準備評審有可能提問的內容,如果評審或者學會發表中又或者其他老師教授事先問過問題,記得準備。

3,如果可能的話,提前到場熟悉幻燈,確認場地中的電腦可以毫無疑問的播放自己的幻燈片。

4,答辯過程中有沒聽清的問題(尤其針對留學生,語言不是十分過關的情況下),讓評審再問一遍,或者加以解釋,會有利於自己的回答。

5,不會回答的問題,可以回答因為研究時間和環境的原因,我們沒有做相關研究。有機會會再將來補上相關研究。

6,答辯之前演練的時候,千萬注意時間過長或過短都不好。講稿的時間,語速,語氣都要在台下提前演練好。

正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諸君多多努力。

2023年醫學博士畢業總結 篇3

各位老師、同學:

上午好,我是第九人民醫院20__級博士研究生袁勇翔,我的導師是嚴肅而又活潑的張志願教授。當我第一次聽説要作為畢業生代表發言的時候,我是非常開心的,但也很緊張,我問老師:“該説些什麼呢?”老師説:“就談談你的青春和夢想吧。”

可能大家看到我的形象之後心裏會有一個疑問——你的青春不是早就隨着你的秀髮離你遠去了麼?但對着團員證發誓——我和在座的同學們就跟郭德綱和林志穎一樣還是同齡人。所以我還有青春,我也有夢。

這個夢是這樣的:清晨,當東半球第一縷陽光射進我的卧室,窗簾徐徐拉開,露出窗外一望無際的海景,你聽,海鷗在叫,浪花在笑。我輕輕下牀,不想吵醒身邊的嬌妻。換上筆挺的西裝,對着鏡子説,你又瘦了。到地下車庫,隨便挑了一輛敞篷超跑,沿着海灣公路,一路向北,駛向第九人民醫院的寶鋼分院。海水鹹鹹的味道,陽光暖暖的感覺,我不由得閉上了雙眼……突然duang的一聲,我醒來了。

抬頭看見值班護士,一臉怒氣地説:“睡得真死,我都敲好半天了,9牀不舒服,趕緊去看看!”我連忙起身道:“不好意思啊,我立馬就去。”桌上電腦還亮着,屏幕上並排兩個文檔——畢業論文和個人簡歷。關掉文檔後滿桌面都是圖標。這邊是某某基金標書、一改、二改、最終版、最終版一改、最終版二改,回收站。那邊是photoshop綠色版 、graphpad 試用版、spss 版等等。合上電腦,整整身上的白大褂,我向9牀走去......

這就是我,一個外科小醫生的日常生活。學醫的這十年裏,無數個不斷仰卧起坐的值班夜,無數個跑數據改論文做PPT的不眠夜,有時候我也會忍不住問自己究竟為啥要學醫呢?國家説要輪轉,丈母孃説要買房,老婆説要買包,主任説這個課題好好搞一搞,十年青春換來的這一身白袍實在不易穿。

眼瞅着一個個兒時的玩伴都已經“大金鍊子小金錶,一天三頓小燒烤”的時候,我仍舊是一個大齡、微胖、禿頂、沒什麼錢的住院醫生。但是交班以後走出醫院,陽光暖暖的,我的心也是暖暖的,因為在緊急處理後,9牀的病人笑着對我説:“醫生,謝謝你。”

青春和夢想,忽然明白我被選作畢業生代表來發言的原因了,我最美好的青春以及烏黑的長髮都留在了十年求學的路上,而正當我要邁入人生新階段的時候又適逢我國深化醫療體制改革初見成效,我所面對的一切激動、不安抑或是迷茫、困惑,都是我們這些同齡人的共同經歷,也會是未來醫學生們需要適應的新常態。

十年青春換一身白袍,這其實從來不是一個公平的等式,無論等式的這邊有多少艱苦、汗水、挫折、失敗、質疑、攻訐,只要一句輕快地“醫生,謝謝你”就能讓天平傾斜,就能讓自己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收穫感動。

幾年前,我們懷揣夢想走進交大醫學院這神聖的殿堂,而今天,我們整理好行囊,準備踏上新的征程。在座的各位或將主攻臨牀,或將投身科研,或將另闢出路,無論何去何從,都不要忘了醫學院是我們夢想啟航的地方,不要忘了老師們用言傳身教告訴我們的白大褂的純潔與高貴,不要忘了曾經收到過的病人真誠的那句“醫生,謝謝你”!

前方的路註定充滿挑戰,而在身後給予我們支持的,是母校熱切的目光。沒有拋棄人的夢想,只有拋棄夢想的人,青春還有,夢想恰好,願從這裏出發,我們都不會忘記是為了什麼前行!祝各位前程似錦,謝謝大家。

2023年醫學博士畢業總結 篇4

醫脈通:微信總説沒時間,這回可算通上電話了,説話方便嗎?

陸凱: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最近確實挺忙的,科研剛做完,這個月才轉到臨牀,好多東西要學習。我現在正在吃飯,一會兒醫院有個講座,我想去聽……

醫脈通:當醫生的哪有不忙的,沒關係,你邊吃邊説吧。上臨牀是自己要求還是導師要求的?跟科研相比,你覺得哪個相對更輕鬆一些?

陸凱:我們學校分的不是那麼細,不是説臨牀型的就得上臨牀,科研型的就在實驗室待着。科研工作完成了就可以上臨牀。不管是做科研還是做臨牀,剛開始壓力都挺大的,後來越來越熟悉,越來越有感覺,可能會稍微輕鬆一點,但是我覺得臨牀風險比較大。

醫脈通:風險大,是不是也包括因為很久不接觸臨牀導致“手生”易出錯?

陸凱:中國的醫療制度就是這樣,很多研究生培養出來都直接上臨牀,以前這種現象更嚴重。國家現在好像已經意識到這方面的問題,所以慢慢開始招收大量的臨牀型研究生。而且現在還有規培,我畢業以後還得經過兩到三年的規範化培訓,去不同的科室繼續學習,拿到規培的合格證才能正式工作。

現在每天回宿舍都比較晚,回去也會繼續看書。這段時間雖然很忙碌,但我感覺收穫很大,面對的全都是新的東西,每天都在學,感覺挺好的。碰到自己不熟悉、理解不了的問題,還是會有點慌,但師兄師姐會及時過來幫忙處理,所以也還好。

醫脈通:跟病人相處的怎麼樣?

陸凱:還行吧。現在的醫療環境不好,但我碰到的大部分病人都還是很配合。偶爾碰到一兩個難纏的,他們不信任你,你每説一句話,他都質問你,這種感覺就很不好了。

醫脈通:之前就有心理準備的吧?

陸凱:嗯。因為現在大環境就是這樣,我們也改變不了什麼,只能做好自己。

醫脈通:今天下午我們剛去阜外醫院,見了跟你們一塊比賽的王娟,不知道你還有沒有印象。她跟你情況一樣,也是科研型博三,馬上要畢業。現在每天在臨牀就跟打仗似的,好多東西都要學習。

陸凱:但是她的情況可能比我要好,因為阜外醫院畢竟是全國最好的心血管醫院,病人對他們的認可度高,對醫生的信任度就高,很容易配合,醫患矛盾就少。我們醫院,雖説在重慶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跟阜外醫院比,各方面還有待加強。作為醫生,我們在跟病人的溝通方面可能要下更多功夫,否則很容易引起一些不太好的事情。你們在這個領域做的時間長,也比較熟悉這個環境,應該能理解我們吧?

醫脈通:你們也是好幾個人共用一個小休息室嗎?

陸凱:(笑)你説的休息室可能是值班室,值班的醫生才可以休息一下,我現在還沒資格值班,所以只在辦公室坐着。我不知道這一點上,是不是跟你採訪過的其他幾個醫生所在醫院情況不一樣。

醫脈通:(笑)不一樣的地方應該你的感觸比我深,記得上一次你説你的課題都是在北京做的。

陸凱:嗯。我在北大人民醫院待了兩年,導師是胡大一教授。和我們醫院相比,北大人民醫院在有些方面確實做得更好一些。一是理念,比如心血管疾病的治療理念上,北大人民醫院很久之前就已經有冠心病人的綠色通道和後期的康復。這些在國外並不算新,但在國內還比較新。它實用性比較強,尤其在很多細節上都做得很好,當然他們肯定也是經過長期積累總結出來的。

二是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經常跟着人民醫院的一些老師出門診,我發現北京地區的患者對冠心病、高血壓等常見慢性病的認識非常到位。他們瞭解很多的背景知識,諸如怎麼去預防、怎麼去治療,甚至於他們經常來就診是為了摳一個細節上的問題。而我們這邊的患者,很多人都不知道冠心病是怎麼回事,不知道該怎麼預防高血壓。住院的時候,你反覆跟他講,很多東西他還是接受不了。因為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不一樣。北京的生活水平比這邊高,很多的檢查都做得很細,患者依從性相對高。這邊的很多人是從農村來的,每天為了生計東奔西跑。對於他們來説,吃飽飯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根本沒有精力花很多錢去改善疾病之後的生活方式。

三是政策。北京是中國的行政中心,重慶是西部地區,很多東西相對沒有那麼新。

醫脈通: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努力一把來北京的大醫院找工作?

陸凱:(笑)我還是比較希望生活和工作可以稍微平衡一點,北京那樣的一線大城市可能不太適合我。

醫脈通:也是,其實你們學校的附院也很不錯啊。

陸凱:在重慶來講,確實不錯哦,而且現在這邊的三甲醫院也都要博士,競爭還是比較激烈。雖然跟北京的大醫院比,可能在某些方面還有差距,但是總體而言發展不錯,而且這裏的患者對我們的認可度也很高。我在這裏上了這麼多年學,也有感情了。

醫脈通:留重慶是不是還有別的原因,比如家屬?(笑)

陸凱:嗯,我女朋友也是我們學校的,她本來也是心內科,後來去了營養科。如果我倆都在心內,以後肯定特別忙,沒辦法顧家。

醫脈通:(笑)算不算被迫轉專業?

陸凱:其實她對營養科還蠻感興趣的。我們選科,也不是非這個科不幹。我手比較笨,外科我做不了,所以選了內科。內科很多東西其實都是相通的,像我,大內科各個科都喜歡,當然最喜歡心內科,但是呼吸、內分泌、消化,我也很喜歡。

我喜歡醫生這個職業,我就覺得看病挺有意思的,就像當偵探一樣,不斷尋找線索、邏輯思考,診斷然後治療,這個過程本身就很有吸引力。

醫脈通:那你為什麼要去讀科研型呢?

陸凱:前幾年有一種風氣,大家都覺得科研高大上。結果走到一半,風頭一轉,臨牀型開始吃香了。説實話,我們本科的時候對研究生什麼樣都不太清楚,基本就是跟風。所以稀裏糊塗讀到現在,可能大部分人都是這樣。越走越明白科研是怎麼回事,臨牀是怎麼回事,才會去思考到底哪樣更適合自己。

醫脈通:這幾年做實驗的時候有沒有心裏癢癢的時候?就是特別想從實驗室出來,走到臨牀去。

陸凱:有,不僅是我,很多人都這樣。做實驗經常會遇到各種問題,如果老是失敗,結果一直出不來,心裏壓力會特別大。看到身邊臨牀型的研究生每天在病房裏忙活,就會想如果有一天我上臨牀多好。不過反過來,經常上臨牀的人也羨慕我們,他們天天跟人打交道,東奔西跑的也挺累,不如我們在實驗室弄點細胞、老鼠。這大概就是圍城,自己沒得到,總覺得別人的東西更好。

醫脈通:現在終於可以回到臨牀了,雖然很忙很累,但是很開心吧?

陸凱:對,很充實,我現在每天都鬥志滿滿。每天都在學習新的東西,每天都在進步。這種感覺很爽,從來沒有過的感覺。偶爾遇到比較難的病例,有點心慌而已。但是還好,這邊都是三級醫生負責制,如果有不懂的,讓上級醫生看一下,然後按他的指示處理,解決了問題也能學到東西。

醫脈通:你原來本科報臨牀就是因為自己喜歡才選的是嗎?

陸凱:對。我大學聯考填志願,一共可以填七個,我全部報的是醫學。

醫脈通:是因為家裏有人當醫生?

陸凱:有這方面的影響。我姐是護士長,我表哥是醫生,他家和我家住的特別近。我從小就感覺當醫生挺好。而且説實話,我們小的時候醫患環境還不像現在這樣。他們那時候也忙,但是心裏不會覺得這麼憋屈。你用你十年所學的知識去給病人看病,人家關心的卻是你是不是要從他身上賺錢!這種心理上的落差很難讓人接受,但是如果碰到那種特別願意理解你,特別相信你的病人,感覺就非常好,尤其是你還把他治好了,那就更不一樣了。

醫脈通:今天看到新聞説一個醫院95%的投訴來自5%的醫生,可能有一小部分人他不喜歡做醫生,他不享受那種成就感,然後抱怨很多,情商又不高,不會溝通,又天天叫苦連天的。可能那樣的人真的不適合做醫生。能夠堅持下來的,都是懷抱着理想主義、有濟世情懷、有慈悲心,又很聰明的。

陸凱:如果單純從醫學這個角度講,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喜歡醫生這個職業的。因為它與人的真善美的本性相符合,就像我們始終相信老師這個職業是天底下最陽光的職業,當然現在有些人不願意做,是因為現在社會很複雜,很多不乾淨的東西進來了,但是其實本質是非常好的。

醫脈通:希望你一直都是這樣的狀態。

陸凱:我也希望一直都是這樣。我覺得可能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像磐石一樣的東西吧,這個東西如果夠堅定,外界的環境很難干擾到。偶爾會有一些情緒上的波動,但是本質不會動搖。

醫脈通:加油!

2023年醫學博士畢業總結 篇5

她祖籍浙江寧波,1982年12月,在距撫順市中心15公里的東洲區出生。20__年,她大學聯考,數學滿分,卻違背父母意願執意學醫,上了北京協和醫學院。

20__年,她去西藏旅遊,遇到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她給老人看好了病。老人很感激,用夾生的漢語問她:“西藏缺醫生,你能來嗎?”

回到北京後,她跟父母、導師商量,但遭到了一致反對。她的導師,著名肺癌專家李龍芸教授,特別希望周南能夠留在協和醫院呼吸科,認為周南提出去西藏是一時衝動,去了以後很可能會荒廢協和的八年培訓。

20__年,她在北四環看中了一套 70 平米的房子,那時房價才一萬元一平米,家裏很想幫她買下來,但她猶豫了。

20__年,27歲的她博士畢業,毅然選擇奔赴西藏,導師和親友既震驚又感動。“西藏需要醫生”,這是她入藏的理由。

周南的同班同學回憶:當時全年級120多名畢業生,90多人都留在一線城市的大醫院,30多人出國繼續深造或者到公司就職,只有周南做出了一個非常特殊的選擇。

20__年,她牽頭創立了西藏第一個風濕免疫科室,填補了多項西藏醫療領域的空白。

周南在藏區20__年,她被央視評為“最美醫生”。主辦方給周南的“頒獎辭”説:偶然的旅行,必然的決定,此生只為雪域而來;行醫問藥,甘於奉獻,開創藏區風濕新天地!

20__年,她被中央文明辦、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評為“中國好醫生”。

她就是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風濕血液科主治醫師、科副主任,80後醫生周南。

20__年8月2日,周南在四川蒼溪縣因車禍去世,美麗人生永遠定格在37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huodong/pz3jr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