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活動方案 >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設計(通用6篇)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設計(通用6篇)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設計 篇1

活動目標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設計(通用6篇)

1、在遊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4的組成。

2、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並學會記錄。

3、懂得交換兩個部分數的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知道一個整體數分解成兩個部分數後,一邊增多,另一邊減少的互補關係。

4、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觀察,邏輯思維,推理能力。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4根蘿蔔圖片、一張記錄卡、小兔胸飾4個、寫有數字的樹葉若干、兩棵光禿禿的大樹背景(3號樹和4號樹)。

活動過程:

1、表演《合攏分開》。

2、遊戲:“我們都是好朋友”。初步探索4的組成。今天,我們班來了幾位神祕的客人,你們猜猜是誰?(4個戴小兔胸飾的小朋友出場),我們數一數有幾隻小兔?(4只)4只小兔在一起做“我們都是好朋友”的遊戲,圍成圓圈,手拉手走,念兒歌:123,321,我們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4可以分成幾和幾?4可以分成1和3……

3、幼兒操作:“分蘿蔔”,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4的多種分法,並學會記錄。

小兔説:“我們今天不玩了,我們回家去把拔的蘿蔔分一分,”請全班的小朋友幫小兔分一分,把4根蘿蔔分給兔媽媽和兔寶寶,兔媽媽和兔寶寶都要有蘿蔔,可以怎樣分?分一次就將分的結果記錄下來,寫在記錄卡上,看誰分得又快又準?

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4、鞏固遊戲:“拼貼五彩樹”。

小兔説:“在冬季裏我們收穫了蘿蔔,可是冬季裏許多大樹的樹葉紛紛揚揚的從樹上飄落下來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很不好看,我們班的小朋友不但聰明,還很樂於幫助別人,對不對?我們來為大樹貼上美麗的樹葉,讓它變成‘五彩樹’好嗎”?

請幼兒將帶有數字的樹葉粘貼到3,4號樹上,樹葉上的兩個數字合起來是幾,就粘貼在幾號樹上。

5、今天我們學了4的組成,我們舉起蘿蔔用《合攏分開》這首歌把4的組成唱出來好嗎?

附歌詞:合攏分開,合攏分開,學4的組成分解,4的組成,4的分解,就像合攏分開,4可以分成1和3呀,分成3和1,還可以分成2和2呀,它們合起來都是4。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2的分解和組合,認識分合符號"∧""∨"初步理解部分數與整體數的關係,發現數的多種分解方法。

2、激發幼兒學習數的組成的興趣。

重點分析:

初步學習2的分解和組合,理解分解組成的含義。

難點分析:

理解部分數與整體數的關係,發現數的多種分解方法。

活動準備:

蘋果兩個、果盤兩個、雪花片、小木棒、小積木等小型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講解演示,學習2的分解和組合。

1、講解示範:把兩個蘋果分到二個果盤裏,提問:2可以分成幾和幾?再把兩個果盤中的蘋果放到一起,提問:1和1和起來是幾?用數字表示算式並講解算式:2-整體數、∧-分解號、∨-合成號、11-部分數。老師在黑板上記錄分合式:

2   1 1

∧   ∨

1 1  2

讀作: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來是2。

2、自身體驗:幼兒自由結合2人一組,按老師的口令進行分合練習,如老師説:2可以分成1和1,兩人迅速分開,老師説:1和1合起來是2,兩人便迅速拉手站在一起。

3、請幼兒自由嘗試:充分利用積木、操作雪花片、小木棒,等進行組成分解組成練習,教師巡迴指導,鼓勵他們發現數的組成方式。

4、用"拍手對歌"進行鞏固。

拍手對教師:小朋友,我問你,2可以分成幾和幾?

幼兒:某老師,我告訴你,2可以分成1和1。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按所出物品列算式,進一步理解加號、等號的含義。

2、體驗共同遊戲的愉悦。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具:實物卡、看圖列算式卡

2、學具:看圖列算式卡、數字卡、實物卡、記錄卡、看圖分類計數等

活動過程:

一、複習6以內數的組成

1、碰球遊戲

師:我們來玩一玩碰碰球的遊戲,我和你合起來是5,嘿嘿,我的2球碰幾?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師:我和你合起來是6,嘿嘿,我的4球碰幾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實物卡,複習6的組成,引出6的加法

師:看,這張圖片上有幾隻小貓啊?

幼:6只

師:上一次啊我們幫這些小貓分過類了,現在我們來動動腦筋,怎麼樣用算式表示

(請3—4位幼兒)

二、引出新遊戲

出示看圖列算式卡,請幼兒操作

三、分組操作

(1)看圖列算式(實物卡、數字卡)

(2)6的組成卡

(3)看圖分類計數或用算式記錄

(4)看實物用算式記錄

(5)算式接龍

四、總結評價

集體驗證部分幼兒的操作卡。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設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掂一掂、試一試、比一比等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物體的重量。

2.在探索過程中,能正確判斷並用語言表達物體的輕重。

3.體驗採用多種方式比較物體輕重的樂趣與成功感。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懂得用掂一掂、試一試、比一比等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物體的重量。

活動準備:

皮球、鐵球天平、大棉花球、小磁鐵、積木、卡片;幼兒用書第5頁《比輕重》。

活動過程:

1、猜一猜,誰輕誰重。

教師出示幾組物品,讓幼兒猜猜物品的輕重並用卡片記錄猜測的結果。

(裝有大小不同的積木,大小相同的皮球2個、鐵球一個、一個大棉花球、小磁鐵、2個完全相同的杯子和一定量的水)

2、掂一掂,誰輕誰重。

師:掂一掂大小一樣的皮球和鐵球,你感覺有什麼不同?

幼:鐵球重,皮球輕。

比較大棉花球與小磁鐵,幼兒比較後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輕,小磁鐵重。

師:掂一掂,大棉花球和小磁鐵,又是怎樣的感覺?

3、比一比,誰輕誰重。

(1)幼兒自由探索和操作,比較不同物體的輕重並用卡片記錄比較的結果。

(2)與同伴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教師小結:

判斷物體的輕重,是可以用掂一掂、試一試、比一比等自然測量方法的。

4、生活中的運用。

為幼兒提供兩個完全一樣的水杯,調動幼兒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1)先比較、判斷兩個水杯的重量。

師:請幼兒拿出兩個完全一樣的杯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覺怎麼樣?

幼:一樣重。

(2)分享交流

5、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到户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較輕重,到兒童樂園玩蹺蹺板,比較自己與同伴之間的輕重。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探索8的組成,知道8有七種分法。

2.初步瞭解“部分數互換,總數不變”的規律。

3.體驗數學的奇妙有趣,喜歡數學活動。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探索8的組成,知道8有七種分法

難點是初步瞭解“部分數互換,總數不變”的規律。

活動準備:

小路背景圖一張、活動教具小樹8棵、1至7的數字卡若干張、教師用大記錄紙3份、幼兒每人一份拼板學具、每人8個小釘、記錄紙、鉛筆。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以“碰球”的遊戲複習7的組成。

“今天我們來玩一個“碰球”的遊戲,我要找一個和我的數字合起來是7的數字做朋友。”(兒歌: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幼兒答:嘿嘿,你的1球碰6球!)

二、幼兒操作:探索8的組成。

“森林樂園裏新修了一條馬路,小動物們準備在路的左右兩邊種上小樹,這樣馬路看起來就會更漂亮一些。那請你看一看小動物們可以怎麼種呢?把你的種法用分解式記錄到紙上吧。”

1.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記錄結果,教師在白板上呈現。

將幼兒記錄結果按有序排列與無序排列呈現,引導幼兒觀察兩張記錄結果,比較哪張更容易記住,為什麼?

“請你們看一看並來説一説你發現了什麼。”(一邊的數慢慢變大,另一邊的數慢慢變小。)

小結:數字8一共有七種分法。

三、再次探索8的組成,引導幼兒學用互換規律找出8的幾種對應的組成。

1.出示活動教具:請小朋友一起來數數小動物們一共要種的樹?(8棵)。

2.教師示範演示教具,其他幼兒根據操作在紙上查找分解式,並説説每個數字代表的意思。

“8棵小樹,種在馬路的左邊1棵,種在馬路的右邊7棵,8棵樹可以分成1棵和7棵。1棵樹和7棵樹合起來是8棵樹。8棵樹可以用數字8來表示,1棵樹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7棵樹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

3.教師在黑板上寫出8的分解式,並帶幼兒説説: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來是8。

“看到這個分解式,小朋友還會想到哪一個分解式”

引導幼兒説8還可以分成7和1。

“小朋友看,8可以分成1和7,也可以分成7和1,它們數字沒變,還是1和7,只是數與數的位置交換了一下,合起來的總數也沒有變,都是8。”

4.以此類推,找出8的另外兩組對應分法。

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6和2;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5和3……

小結: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通過自己動手找出了8的七種分法,還運用互換規律快速的找出8的3組對應組成。小朋友只要記住這些規律,以後學習數的組成就會更加簡便、快速。

四、結尾

出示車票:1—7數卡若干,老師現在給小朋友發車票,請你去找和自己手中數字合起來是8的車票的小朋友牽好,只有找對的才能上車哦!

“現在我們就坐上觀光遊覽車,在剛種好小樹的馬路上看看美麗的森林樂園吧!(檢查一遍組合正確與否),出發!”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設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初步理解不等式的含義。

2、根據“>”、“<”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兒歌和身體感知,讓幼兒記住這兩個符號開口的方向。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幼兒操作單。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看看那兒有什麼?

二、認識“>”。

1、感知數量的多和少(演示課件)

師:這兒的景色真美呀,都有些什麼呢?(樹,山,河等)

師:瞧!美麗的景色把誰給吸引來啦?(蟬)

師:飛來了幾隻蟬?(3只)

師: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字3)

師:看,又有誰飛來了?(邊説邊放課件)(蜻蜓)幾隻蜻蜓,(1只)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字1)

師:3只蟬和一隻蜻蜓哪個多,哪個少?(3只蟬多,1只蜻蜓少)

2、認讀“>”,初步感知不等式

(1)認讀“>”

師:3只比一隻多,所以3比1多也比1大,我們可以在3和1之間放上一個符號,這樣大家一眼就可以知道了。我們學過“=”,看看這兒能放嗎?(不能)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一個新朋友就能幫助我們,它的名字叫大於號“>”(邊説邊放課件),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大於號(跟讀)。把它放數字的中間怎麼讀呢?先聽老師讀一遍:3大於1(3>1),一起讀。

(2)動作感知“>”

你們看,大於號長什麼樣子的?你能用你的身體動作來學學它的樣子嗎?(引導幼兒運用肢體動作)

(3)書空“>”

小朋友們模仿“>”的樣子可真像,那“>”應該怎麼寫呢?我們先來看看它的大口向前還是向後呢?大嘴巴向前大於號(教師邊説邊帶領幼兒集體書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huodong/0pw9g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