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讀後感 >

《經濟解釋》讀後感

《經濟解釋》讀後感

~-7-6 字數:3316前幾天,經朋友推薦拜讀了張五常先生的《經濟解釋》,讀完之後頓覺收益非淺,竟發現原來經濟學的文章還可以這樣寫,這的確是本很有意思的書。在讀《經濟解釋》之前,我只知道張五常先生是一位天賦極高的華裔經濟學家,他在產權理論方面造詣很深,除此以外我對張五常先生可謂是一無所知。有幸拜讀完《經濟解釋》後,卻發現張先生竟把經濟學的文章用散文的體裁寫出來,而且寫得是如此生動有趣,一下讓原本枯燥無味的經濟理論變得栩栩如生起來,這確是讓我的精神為之一振,讓我深深地敬佩起張先生淵博的學識和敏鋭的洞察力。在《經濟解釋》幽默詼諧且充滿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氣通讀了兩遍,仍覺意猶未盡,便十分想將其推薦給更多的朋友,正謂之“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但又不免猶豫,因為《經濟解釋》這本書就如同張五常先生本人一樣充滿了爭議。正如張先生自己在文中寫到的一樣,“《經濟解釋》這本書不是課本,選修經濟的學生可以讀,也應該讀,但因為我往往不依常規,學生考試時用上我的答案,不免凶多吉少。”也許,張先生在這裏是高估了他的讀者,認為他的讀者應該已掌握了傳統的經濟理論,現在已不需要他像經濟學課堂上的老夫子一樣重複羅嗦地灌輸所謂的經典理論,而他所要做的就是要從一個全新角度去闡釋最為簡單的經濟學道理。《經濟解釋》這本書確實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學課本,而對它的準確定義按我個人的理解,它應該是本經濟學的散文集。既然是經濟學的散文集,那麼它應兼有散文的基本特徵與經濟學的靈魂主線,即所謂的“形散而神不散”。“形散”只是“散”在其形式上,而“神不散”是不散在其經濟學的脈絡上,是不散經濟學的靈魂思想上,即我們所謂的“理性經濟人”假定、稀缺、競爭、效用(在《經濟解釋》中張先生使用了“功用”這一翻譯)以及需求定律和交易理論等。實際上張先生也正是按着這樣的經濟學脈絡來為他的讀者講授他所理解的經濟學。當然我不敢苟同他所有的觀點,也許這也正合乎張先生的處事原則,因為在他的《經濟解釋》之中也同樣充滿了對權威觀點的懷疑。這正如他在“經濟解釋之三”中所明確指出那樣,“世上沒有不可替代的理論”。然而,我對張先生的學識之淵博,行文之流暢,觀點之新穎也確實是十分欽佩地。因而,我認為《經濟解釋》的確是值得一讀的好書!科學的方法論———雖然《經濟解釋》是本經濟學的散文集,但張先生開篇仍不忘按傳統的模式那樣,首先介紹“方法論”,所以張先生把《經濟解釋》的第一章便定為了“科學的方法”。“科學的方法”這一章在《經濟解釋》的全書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這一章中張先生則更像一位哲學家,現在他正努力向他的讀者傳授着他的經濟哲學。而這種經濟哲學正體現了張先生科學的精神,這種科學的精神與態度則正是我們在學習和研究經濟學問題時所必不可少的。在“科學的方法”這一章一開始,張先生就給我們介紹了兩種極端理論,一為特殊理論;一為套套邏輯。所謂特殊理論,即是特殊到只能解釋一個現象的理論,這種理論是不具一般解釋力。所謂套套邏輯,是指一些言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是錯的,例如説“四足動物有四隻腳”便是一個套套邏輯。這兩種理論實際是無用的,我們應儘量避免走入這兩種極端。但有時對特殊理論而言總要比完全沒有理論好。正如el所説,“沒有任何理論在手,什麼辯論也勝不了”。而對套套邏輯而言,我們有時對其加以一定的約束條件,它還是可以對我們大為有用的。張先生在這所舉的例子是貨幣理論,他認為“幣量理論被高手搞得千變萬化,異彩紛呈,但歸根究底,還是源於一個套套邏輯的概念。”張先生是十分強調理論的解釋作用的,他甚至認為“解釋力重於斟酌對錯”,但他並不認為這種具有解釋力作用的理論將是一成不變的。恰恰相反,張先生更認同“可能被事實推翻的重要性”,因為,他認為不可能被事實推翻的理論是沒有解釋能力的,這樣的理論是不可以被事實驗證。由此可見,張先生確是一個對待學問是十分嚴謹且極具科學精神的人,但《經濟解釋》中的解釋之五——“套套邏輯外的不錯理論”中的一些內容卻又無法讓我們認同這一點。在文中,張先生在對馬克思的評價時帶有極強的個人偏見,意識形態方面的作用竟一時讓張先生放棄了他一貫所堅持的科學嚴謹的態度。例如張先生認為“最有名的模糊不清的理論,是馬克思的《資本論》,”因為“馬克思的理論從來沒有人試用事實加以驗證。”張先生在此的論證是毫無邏輯可言的,我們怎能説一個暫未被事實證實理論就是模糊不清的和毫無意義的呢?倘若我們用張先生自己的觀點來反駁他則可説,事實推翻了他的理論,因為事實卻是任何理論從它的誕生到它得到事實的驗證是有一個時間過程的,誰能準確的説出這個過程是一天,是一年,還是一百年,更或是一千年呢?而張先生現在只不過等了一百多年,他就不願再等下去了。其實在當根本的意識形態不同時,即使《資本論》是剛才發表的張先生同樣也是會這麼説的。另外當張先生談到剩餘價值時,他這樣説道,“「剩餘價值」究竟是什麼?一些學者説是租值,一些説是利息,一些説是利潤,另有一些説是完全沒有這樣的一回事,”“説來説去都不清楚。”真沒想到,像張先生這樣的大師竟也會像一個小孩一樣為了一塊糖果就同大人們撒起嬌來了。他幼稚得竟然忘了一個最根本的道理,那就是,在冬天我們穿棉襖,在夏天我們穿汗衫,可無論我們穿什麼都不會改變我們是同一個人的本質。不過,如果我們避開張先生的個人偏見,“科學的方法”這一章對指導我們的學習和研究是十分有益的。正如張先生在文中指出的一樣,“本書是為中國人而寫的,我認為,科學方法論對中國人比對其他好些民族更為重要。”因為中國人始終是一個感性重於理性的民族,他們似乎更容易成為藝術家而不是科學家,就連張先生自己在談論馬克思時也不免感情用事。現在看來也許只有當感性與理性兼有才是一個民族成熟的表現,而科學的精神對我們這樣一個更注重感性的民族而言又是何等的重要啊。經濟學的靈魂———如果要談西方的經濟學,那我們不得不從“自私説起”。當然,現代西方經濟學已開始了對人們“無私行為”和“利他行為”的研究,這是後話

《經濟解釋》讀後感

,而且張先生也並不太認同。他更相信交易的作用,按張先生的説法交易是可以做到互利的,這樣更符合“自私前提”。而這裏的“自私前提”實際上是經濟學的兩個基本假定之一,即“理性的經濟人”假定。“自私”在這裏只不過是通俗的説法,也許是為了便於理解,張先生在文中一直沿用“自私”的説法,而未用“理性的經濟人”的提法。無論你同意還是不同意,張先生仍然堅持認為“自私”是人類的本質,也許哲學家們並不太認同這樣的觀點,但傳統的經濟學離開了“自私”前提的確是寸不難行的。不過我個人還是認為經濟學應該避開哲學上人類本質的討論,而使用“理性的經濟人”的假定較為合理。既然我們已經有了人類本質“自私”的假定前提(“假定”一詞是我加的,張先生並未説人類本質的“自私”是假定的),那麼我們當然會追問人類行為的外部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其實這也是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張先生在《經濟解釋》中用“缺乏”一詞來説明這個問題。(我想這個“缺乏”應當是我們傳統經濟學中所説的“稀缺”)既然市場上的物品是“缺乏”的,那麼我們想擁有它就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張先生認為這個代價的高低就應當用市場價格的高低來衡量,而應排除政治權力或其他非正常因素的影響。換句話説,個人手中的貨幣就是經濟市場上的“選票”,它的多少決定了你可以消費的商品的多少,而政治權力的介入必然會削弱這個“選票”的作用。“缺乏”引起了競爭,張先生認為“‘沒有競爭’這句話,從比較嚴格的經濟學來看,是難以成立的。”我個人也很同意這樣的觀點,沒有競爭這個社會也就沒有進步,但競爭不應當是無序的、惡性的,競爭“跟任何運動遊戲一樣,是要有遊戲規則的。”張先生認為“產權制度(systemofpropertyrights)就是競爭的遊戲規則”。在這點上,我也十分贊同界定清晰的產權制度是有利於自由競爭市場的發展的。產權理論並不應僅侷限於市場,有時它的某些觀點當被引入到政治領域後,同樣會產生某些意想不到的結果,當然這還有待於實踐。

標籤: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duhou/xon3w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