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讀後感 >

《説文解字》讀後感

《説文解字》讀後感

因為多年教低段語文學科,所以更多的時間要去研究怎樣教孩子識字,前段時間我去書店我專門購買了《説文解字》一書,細細品讀起來。

《説文解字》讀後感

《説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分析字形、考究字源的文字學專著,是我國語文學史上的一部輝煌鉅著,也是世界第一部大字典。

據説在1926年,只有郭沫若一人能看懂甲骨文,因為他讀了《説文解字》。曾在書中看到這樣一句話“如果説秦始皇用武力統一了中國,那麼許慎則用一部書統一了中國的文字,規範了漢字的形、音、義,也規範了一種文化的框架。”作為國小的語文老師更應該去研讀。

據統計,漢字共有約十萬個,可謂浩如煙海。要想對其進行全面的解析,既無可能。所以《線裝經典》編委會編寫的這本《説文解字》一書以獨特的視角,選取了約三百個有代表性的漢字,分三章進行了詳細而深入的分析:第一章為“最讓人驚訝的漢字”,解析了一百多個典型的本義和今義全然不同的漢字;第二章為“最‘漢’的漢字,通過對每個字的解析,系統闡釋陰陽五行、八卦、干支、十二生肖以及五常這些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體系的概念;第三章中解析的是“生”、“老”、| “病” 、“死”等最具代表性與人生關係最為密切的漢字。每個字的解析有分四個版塊:

第一個版塊中主要闡述該字的字音和基本義。

第二個版塊為“漢字溯源”從原始字形入手,對漢字進行尋根探源。此版塊讓我知道很多漢字的字源,並知道我們的祖先在創造漢字這一偉大業績中所表現出來的驚人智慧,認識中華文明古國五千多年來的燦爛文化;懂得字源,有助於我們探索每個字的演變過程,認識中國古代的社會結構、工農生產、軍事交通、宗教信仰、文化藝術等歷史面貌。

第三個版塊為“字形演變” 。此版塊讓我知道“甲骨文”又稱“契文”、“龜甲文”或“龜甲獸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由於甲骨文主要是用尖刀刻寫在龜甲獸骨文上的,而龜甲獸骨文非常堅硬,所以筆畫以直折為主,很少圓轉,寫法上沒有定型,大小不一,隨意性大,但線條細而均勻。迄今共發現了約15萬片甲骨文,其單字有4500多個,已經成功識讀的約有1500個,其中主體符號約有300個。漢字就是根據這些符號排列組合的,所以甲骨文是我們認識漢字的形、音、義的重要途徑。

“金文”是鑄刻在青銅上的文字,所以又叫“鐘鼎文”,起源於商末,盛行於西周,一直沿用至漢代。與甲骨文相比,金文筆道肥粗,彎筆多,團塊多。

“小篆” 是中國第一次有系統的將文字的書體標準化。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廢除六國文字中各種和秦國文字不同的形體,並將秦國固有的篆文形體進行省略刪改,同時吸收民間文字中一些簡體、俗字體,加以規範,就成一種新的字體—小篆。

“隸書” 隸書的出現是中國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國的 書法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奠定了楷書的基礎。隸書去繁就簡,字形變圓為方,筆劃 改曲為直。改"連筆"為"斷筆",從線條向筆劃,更便於書寫。風格也趨多樣化,極具藝術欣賞的價值。

第四版塊是“字義轉化”。 此版塊讓我明白了很多漢字字形的本義以及引申義。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更多的瞭解了漢字的構字規律,瞭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傳統,在對每個字的解讀過程中,我知道了用傳統文化來分析漢字的構造,理解漢字的形、音、義,為以後進行的低年級識字教學打下了基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duhou/gjrqw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