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讀後感 >

《三重門》讀後感

《三重門》讀後感

韓寒曾經在零下一度裏説過:“我無書不看,只是有一個怪癖,唯中外名著不讀。”這句話在《三重門》面前,就彷彿枋叔子先生所説的沒有民族人文精神國家,可以不攻自破,因為很明顯的,三重門受圍城的影響非常之深,圍城之於三重門,就猶如蘇聯之於建國初期的中國,如果不曾看過圍城寫出來的書卻還與圍城有着如此驚人的相似度,那就真是曹操的莫非古人與我暗合否了。

《三重門》讀後感

三重門與圍城的最大的相似之處就在於幽默和比喻,這兩本書我幾乎是同時看的,看後被嚇得一年不敢用比喻句,反觀自己以前的比喻,什麼“聲音小得像蚊子哼哼”、什麼“速度快的像一隻離弦的箭”其可笑程度高於世間的任何笑話,而我的同學們至今依然在用着“友情就像一桶陳年老酒愈久彌香”、“網絡就像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之類有趣的比喻,幼稚得令人失笑,然而神奇的是,偏偏這樣的文章就可以得到高分,並且賺得文章有文采之類的評語。

讓我們回到比喻句的主題上來,圍城的比喻自不必説,成千上萬句妙喻,每句足以都讓人噴飯滿案拍案叫絕,三重門的比喻也不差,比如宋世平在暑期長跑訓練時,“面對雨翔時一副悠閒如雲中漫步的神態,一旦背對,壓抑的表情全部釋放出來,嘴巴張得像恐嚇獵物的蛇,眼睛閉起來不忍心看見自己的痛苦。”最初看到這句話時,我把視線從書上移開想象蛇恐嚇獵物時張開嘴的樣子,並張大了嘴巴模仿,模仿之後頓覺可笑,不禁笑出聲來。當時我正在學校,同桌見我時而張大嘴巴時而捧腹大笑,不禁驚詫地看着我,疑心我是瘋了。

第二個相似之處是兩本書的主人公都是平凡平常平庸之人,是兩位作者戲謔諷刺的對象,方鴻漸不學無術、性格懦弱,林雨翔也膽小懦弱、氣量狹小,然而他們的這些缺點非但沒有讓人感到厭惡反而“對他由瞭解而同情,由同情而關切,甚至把自己和他合而為一。”就我個人來説,在我所知道的所有主角里,方鴻漸是我最喜歡的主角,林雨翔則居第二位,我喜歡的就是他們的平凡與真實,不像某些名著,把主角塑造得一本正經道貌岸然,彷彿主流媒體上共產黨人的形象。

三重門與圍城的相似還表現在其他的一些細節上,比如鴻漸和雨翔都有一個有些文化的父親,又比如兩人都有克萊登大學博士的學位或出版過的作文來維護自己的虛偽的自尊,再比如三重門最後雨翔跟susan打電話的情節,幾乎就是圍城裏鴻漸和唐小姐打電話的翻版,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三重門裏的結尾處説:“走還是不走呢?也許放開這紛紛擾擾自在一些,但不能放開——比如手攀住一塊凸石,腳下是深淵,明知爬不上去,手又痛得流血,不知道該放不該放,一張落寞的臉消融在夕陽裏。”這是很漂亮的一段話,而且也使像我這樣的高中生想到了自己學習——即使再努力也絕考不上二本,想要放棄卻沒有賊膽。這段話我反覆看了幾遍,越看越為之拍案叫絕,讚歎韓寒果然是“用全中國所有teenger裏最精彩的文筆來描寫這些人怎麼活着。”

林雨翔的最終是否出走了,很多人都想知道,但是沒有人知道,人們只知道“韓雨翔”最後確實是離開了學校,而且還被七門功課的紅燈照亮了前程,成了最著名的80後作家。

韓寒是我比較佩服的現代作家,我很羨慕他強烈的自信和敢想敢説敢做的作風,我想也許我正像司馬遷一樣,對自己所沒有的充滿嚮往,因為在現在,在還剩一百四十六天就要大學聯考的時候,我依然在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

自從高二文理分科後我們老師就常説,對文科的學生來而言,最關鍵的一科就是數學,因為所有人在政治歷史地理外語語文的差距都不大,最多也只能差個十分二十分左右,而差距最大、最重要、最能拉分的一科就是數學。不幸的是我的數學基礎奇差無比,而我們學校出的題雖然不像市南三中出的題目那樣深得讓人掉下去就爬不上來,但無奈自己身高太低,在題目裏掙扎一番後便不得不放棄希望,這樣一來我的數學成績就更像閃擊戰中的波蘭軍隊般頃刻潰不成軍,以至於我現在根本就不知道單調遞增是什麼意思,只知道我的生活非常單調,我對生活的絕望正在遞增。

我一直想不懂,為什麼能夠決定一個學生命運的,居然僅僅是一次考試,我一直想不懂,為什麼對文科學生命運起決定性作用的,居然是一個與“文”根本就掛不上邊的學科。

寫到這裏,我覺得這世界上真的有很多東西像圍城三重門以及他們的主角一樣,讓人覺得無比的滑稽和悲傷。

標籤: 讀後感 三重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duhou/k46zq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