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讀書筆記 >

讀書筆記900字(精選20篇)

讀書筆記900字(精選20篇)

讀書筆記900字 篇1

敦煌,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上下5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壯觀異常。她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她的名字讓中國人不得不抬頭挺胸去訴説。是啊,中國的歷史都書寫在敦煌莫高窟中,又怎能不讓人嘖嘖讚歎呢?

讀書筆記900字(精選20篇)

可她這顆明珠也關聯了一個令人厭惡的名字——王圓籙,他甚至淪落到做了一個不得不以化緣為生的道士。20世紀初,洞窟裏那些精美壁畫和中座雕塑那婀娜動人的體態都因為他的無知蒙上了一層不可磨滅的陰影,洞中成了一片淨白,與此同時被淨白的更是唐宋歷史的結晶!

雖然莫高窟部分文物被如此踐踏,但在那之後,莫高窟享有極高的地位。

20世紀40年代,中國成立了莫高窟學術研究和保護機構;60年代對石窟進行了全面加固;80年代開始,莫高窟進入了現代科學保護時期......由此可見,中國是以怎樣的速度向前發展着。現在進入莫高窟,看到的不是滿地塵土,而是保存完整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

兩萬多尊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更是精妙絕倫,內容豐富多彩。藏經洞面積不大,曾藏有我國古代各種經卷,文書,帛畫,刺繡,銅像等六萬多件。

回首過去,的確有一些不堪入目的往事,但那都已經過去了。擁有今天的精彩才能創造出更絢爛的光芒。當日本學者聽完中國敦煌學的報告會後,用沉重的語氣説明:“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説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聽到這句話後,那些學者們應該感到無比的欣慰吧!的確,世人見證了中國的成功。

從“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帶着第一名宇航員楊利偉飛上太空到“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帶着翟志剛等三名宇航員上天也只過了五年。現在,我國正在籌備火星探測器的發射,可見中國飛黃騰達之迅速。

北京時間XX年7月13日22時08分,一個令中國振奮的消息——申奧成功瞬時間傳遍了整個中國。中國沸騰了,一片歡呼雀躍的景象。在之後的七年裏,中國羣眾體育工作加快了步伐,不斷加強,蓬勃開展。在XX年我國舉辦的奧運會上,中國以51枚金牌,21枚銀牌,28枚銅牌,共100枚獎牌的成績位列獎牌榜第一,這是一個多麼令人激動的消息!

1932年,我國的奧運第一人劉長春還未挺進決賽;1960年,台北選手楊傳廣奪取十項全能銀牌,他是中國第一位獲得獎牌的運動員;1968年,紀政獲100米欄銅牌,她是中國第一位獲奧運獎牌的女運動員;1984年,許海峯在男子手槍慢射中獲得金牌,這一洗了百餘年來“東亞病夫”的恥辱......

想起中國的奧運史,再看看今日中國的成功,足以見得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中國人不是別人口中的“東亞病夫”,而是一條龍,一條蓬勃發展着的巨龍!

中國還在不斷向前發展,在奧運路上,在藝術路上,在經濟路上,在科技路上,中國將會越來越強悍!

讀書筆記900字 篇2

我想,在我們已知的宇宙裏,沒有任何事物之間是沒有距離的。不同事物間唯一的區別是,這段距離我們該用什麼樣的計量單位去度量?一納米或是一光年?

前些天的麗水,白天晴朗無霾,夜晚星空璀璨。我抬看尋找夜空中最明亮的星。對於此時此刻的我,它是如此晶瑩剔透地懸於天際;可對於這顆星,也許它早就在億萬年前就已怦然隕滅了。這億萬年的兩兩相望,就是唾手可得又遙不可及距離。這些天,同樣讓我感慨的,是這一樣一段距離——一個年過六旬的老人,用他顫顫巍巍的雙腳,度量了87天,627英里的距離。這段距離,度量了一段遺失了20年的親情、愛情和友情,也度量了一個普通女人,彌留之際,不普通的逝去。度量了人心,也度量了生命。

上網購買《一個人的朝聖》這本小説時,我並未在意。它不過是我為湊滿書單滿減優惠的一個臨時添頭。因為這些年的圖書市場上,有太多打着“朝聖”旗號的劣質“雞湯”了。今天是這個大師,明天是那位大姐,後天則搖身國外,變作了某某“上師”。我從來都不覺得,一個靈魂最神聖的部分是外界授予的。它來自於內心的覺醒、來自於痛苦的磨礪,更來自於生命的覺悟。結果,沒想到,《一個人的朝聖》用近乎清新而細緻的情節,貼切地吻合着我對“神聖”的理解。

故事圍繞着一個叫作哈羅德的退休老人講起,講到他已分牀多年的老伴、名存實亡的婚姻,講到他曾千般愛憐的兒子、貌合神離的親情,講到他已分別多年的同事、隨風消散的友誼。講到一封信、講到樸素單純的信念、講到臨時起意的遠行、講到喧囂嘈雜的媒體……男主人公哈羅德得知一位老同事癌症彌留後,以一份質樸的信念踏上了從英格蘭西南角向英格蘭東北角的徒步遠行。他告訴自己,只要自己用雙腳堅持走完這段路,那位久未謀面的老同事、老朋友,就一定會康復起來。

一路上,除了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老人也一次次與腦海中塵封已久的記憶相遇。每一段記憶都是一個離別已久的故人,每一次重逢都讓人動容不已。慢慢地,這一個又一個相遇彼此相綴,讓這段貫穿英格蘭對角線的距離不再是一個關於陡步傷痛、放棄堅持、甚至宗教信仰的俗套故事。

我想,故事告訴我的,正是距離。那些此時此刻看時親密無間的距離,極有可能被生命的變故、被偶爾的爭吵,甚至就被平靜的時間所撕裂。就像我看到的那顆明亮的星星,儘管在我們彼此相望的時刻我們光芒匯聚脈脈含情,但那光芒匯聚的焦點卻已可能是它億萬年前的一刻光華而已。

可是……對,可是——

所有被疏遠的距離,都不是不能夠丈量的。

生命並不害怕距離,甚至距離是生命體現它本質所需要的一部分。那些被疏遠的感情,其實有彼此相望的身影;那些被拉開的夢想,其實有彼此相惜的眷戀;那些被撕扯的回憶,其實有彼此重逢的期待。萬有引力不是告訴我們,這主觀或客觀上,看似分離彼此的一段段距離,不正牽着深深的吸引嗎?

生命是需要一些距離的。而有一天當我安靜地躺在歲月盡頭回望時,唯一讓我不致感到生命虛度的就是,我有沒有用雙腳、用身心、用感情、用信念,走近她,親身丈量過她的距離。

讀書筆記900字 篇3

《道士塔》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歷史悲劇,一個沉重的文化史實。它所揭示的問題讓人心痛,讓人揪心,讓人不禁為那個時代,也為我們的民族,發出一聲聲無能為力的歎息。

全篇圍繞敦煌莫高窟展開,説的是在20世紀初,莫高窟由一位無知的道士掌管,因為無知,他自作聰明地將窟中的珍貴壁畫粉刷,甚至挖鑿,代之以靈官塑像;因為無知,他將窟中無價的國寶嚮慕名而來的西方學者換回歷歷可數的銀元;因為無知,祖國的瑰寶受到糟踐,不幸流失,給我們後人留下了無限的遺憾。

國寶外流,我們發自內心地遺憾、痛恨、憤慨。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讓我們在今天,在這個覺醒了的民族當中,開始做一些事對遺失的文化進行補救。於是,在遺憾、痛恨、憤慨之餘,我們直截了當地想抓住罪魁禍首。那麼,元兇是誰?是犯下了強盜行徑的西方學者?是目光短淺、愚昧無知的王道士?還是舊中國,那個沒落在閉關鎖國中的“天朝”?或許真如古人所説的“慌不擇路,飢不擇食”,自身的落後讓我們已無心理睬一下被擱在西北荒涼之中的文物們,只好讓強大的勢力來替我們保管?想想舊中國所揹負的“東亞病夫”的恥辱,想想“落後就要捱打”這鐵一般的真理,我的心在滴血,我的民族自尊心在哭泣,我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它令我感到那樣恐慌與不安。彷彿有一枝利箭從歷史深處射來,刺痛了我的心。

這就是歷史悲劇,發生在祖先們的身上,但它帶來的痛苦卻可以綿延幾個世紀。然而時光即逝,往事不再,亦無法緝拿真兇,將其正法。我們所能做的,惟有無奈,無奈地歷數罪惡,無奈地遺憾惋惜,無奈地遙望歷史,無奈地幽幽痛惜,無奈地歎出一口氣,讓它定格在那一個個恥辱之日、罪惡之日的上空,化作晴空中的陰霾,眼睜睜看着愚鈍的王道士在畢恭畢敬地帶路,看着洋人們在莫高窟洞開的一剎那驚詫瞪大的雙眼,看着一箱箱文獻、一尊尊泥塑、一車車詩卷、一幅幅壁畫被運走。這樣的奇恥大辱,哪個國人還能坐視不理?一個當代中國青年這樣寫道:“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要麼你我各乘一匹戰馬/決勝負於城下。”激盪人心的語言,道出了每位中國人的心聲。但,現實與理想總是在作無謂的對峙與較勁,從而無法統一。看看,現在中國人在幹些什麼?有一些人繼續淪為洋人的奴隸;有一些人忘掉了恥辱,忘掉了歷史;有一些人在倫敦、東京等地的博物館買下中國文物的膠捲,回國後對着相片作空頭研究;還有一些人在吶喊中吼出憤怒,卻永遠只是吶喊,無法付諸實踐。

一切皆因他而起,那愚氓———王道士。時至今日,不少人認識了這個名字:王圓籙。我在想,如果讓他知道了國寶的價值,讓他知道了他所作所為的嚴重性,他會怎麼做?依然賺取蠅頭小利?又或者,轉做了更大的買賣?還是改邪歸正,捍衞國寶?無從得知———我的想象力有限。但這次的閲讀卻讓我真實地接觸了歷史的陰暗面,那是一段可怕的、災難的歲月,但願它不再發生。

讀書筆記900字 篇4

讀完了貝克特的作品《等待戈多》,突然覺得人生好像就像一場漫無目的的等待,我們到底在等待着什麼?感覺很茫然······

劇中的情景在腦海中不斷重複,兩個衣衫襤褸的流浪漢坐在樹下苦苦等待,雖然等待是令人煩躁和苦惱的,但他們依然執着的等待着,守着那份希望,今天等不到就等到明天,直到等到戈多為止。同時,小男孩帶來的消息,也堅定了他們等待的信心,因為他們堅信明天還有希望會等來戈多。我不明白兩個流浪漢為什麼要一直等待戈多,而且只要一直等待就真的會等到嗎?我有很多的不解和疑問,覺得那隻不過是他們自我安慰的方式,現實往往是令人難以接受的,戈多隻不過是一個象徵,也許根本就不存在,然而他們還是在等待着,等待着那若有若無、似曾相識而又不見其面的希望。

有人説,等待也是一種幸福,我認為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能去等待,至少説明還存在着希望,如果連等待的機會都沒有了,那是連僅僅一點點的希望都沒有了。所以,等待也會給我們帶來美好的希望,無論結果怎樣,至少我們曾經幸福過,幸福真的很美好。

還記得小時候,我在學校等待父母來接我的情景,看着同學們一張張天真的臉龐,一雙雙期盼的眼睛,也許那時的我不懂得這就是等待,只是在見到他們的那一刻,幸福的奔跑到他們的懷抱,這就是等待的甜蜜。漸漸的我長大了,明白了原來父母也一樣是在等待,他們等待我回家的心情也是幸福的,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生活現象,自然中滲透着等待的幸福。這不禁讓我想到兩個流浪漢等待戈多的情景,雖然他們不知道結果會怎樣,但是他們依然堅定的去等待着不願放棄。我不知道他們等待的意義是什麼,也許他們也不明白自己等待的意義,他們把生命寄託在等待中,他們活着的唯一意義就是等待戈多,也許只有等待才是他們的希望所在吧!

人生也如同一場等待,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豐富多彩的,我們不能預見明天會怎樣,但我們依然都抱有幸福的希望。等待就像幸福的花開,我們一天天期盼它成長,等到花開爛漫時,那一定是最美麗繽紛的時刻。我們每個人都在等待,就像流浪漢等待戈多一樣沒有答案。也許每個人都經歷過等待,有的等待是甜蜜的; 有的等待是痛苦的;有的等待是漫長的;有的等待是短暫的;有的等待是幸福的,而有的等待只是一種等待。

《等待戈多》讀完了,然而我還是沒有弄清楚戈多到底時誰,這個人真的存在嗎?雖然他沒有出現,但他卻像一根線一樣牽引着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也許這就是荒誕意義的所在吧!而流浪漢的苦苦等待,只是更加升華了文章的悲劇意義,現實世界的醜惡、混亂和可怕,使他們的希望難以實現,他們的處境是悲哀的,只能等待,因為生活本身就是荒誕的。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我覺得他們與其這樣毫無結果的去等待戈多,為什麼不去主動尋找"戈多"呢?也許人們對自己的命運和自己所生存的世界是不可知的,認為只有選擇等待才是必然的,但是,如果一直這樣盲目的被動等待下去,真的可以等到幸福或者一直幸福下去嗎?至少我覺得不會,我認為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而不是去等待命運的宣判,或許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幸福,但至少我們是快樂的,在快樂中去等待,無論結果怎樣,但至少過程是值得讓人回味的。

"等待戈多"是幸福的,同時又是荒誕的,兩個流浪漢的堅持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他們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是不可行的。生活雖比較喜歡捉弄人,但你不被它的磕碰打擊,又如何增強生命的堅韌和生活的意義呢?所以,我們要勇往直前的向目標奮鬥,不能坐以待斃,麻木不仁。

讀書筆記900字 篇5

中國的家長在給了孩子足夠的自由後,覺得那是自己的“授權”或“施予”,他們並不覺得那是孩子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他們的心態啊。也就是説,他們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他們的兒女不是他們的兒女,而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他們的“別人”!――題記

讀了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振聾發聵的徹悟,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描寫,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 “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麼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也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們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台那樣貼心的母親,把你們嚴肅的愛變得温情一些,把你們古板的關懷變得更加親切一點,給我們一點柔美的微笑,給我們一點應有的尊重,那樣,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學生一定會變得比現在燦爛很多,很多!

讀書筆記900字 篇6

“他年輕力壯,他建功立業,一上戰場便勇往直前。見了敵人揮刀就砍,個個血撒頭顱在他的腳下。他在敵軍裏橫衝直撞,所到之處敵軍個個向他投降。”

這是文章的開頭,讀到這兒也許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一場血與猩的戰鬥,但其實讀完全文才感觸到了真正的心酸。

全文講述了一位十四歲的少年,迷上了網遊,在遊戲裏他是將軍,所向披靡,任何敵人都逃不過他鋒利的刺刀,少年為此極大滿足。“金錢”、“榮譽”……。而事實上,大量的錢財正從他的口袋裏流水般的消失。讀到這,我深深地為這無知的少年而感到心痛,無聊的殘殺,正一點一點地吞噬着他的良知,況且連這虛擬的世界也有起伏跌宕。

他戰敗了,敗得一無所有,並且損兵折將自己也身負重傷,他要支援,可是沒有人理睬他,等來的只有網吧的老闆,於是,身無分文的他命令母親前來送錢。本來陽光的少年竟變得如此落魄,我深感惋惜,希望這少年能放棄這無知的一切改過自新,而事實卻讓我心酸。他的母親無奈地看着他滿是血絲的眼睛,含着淚答應了他的要求。母親在我眼裏是那樣的無助,眼看着自己的兒子就此毀了一生,而她卻不忍心拒絕因為兒子以生命威脅。我開始為這少年的言行感到憤怒!母親的苦楚他一無所知。

少年拿錢繼續着罪惡的遊戲,他率領兵馬再去攻城,敵軍又一次被他包圍,他命令敵軍向他投降,而敵軍卻嘲笑他:一個手下敗將卻如此猖狂!他的最後一道心理防線就此崩潰……。

文章的結局是那樣悲涼,我真想告訴他少年,敵軍不會向你投降,唯獨你的母親。在母親心中,你不是將軍,是王!是她永遠的王!她永遠會向你俯首稱臣、惟命是從,滿足你的一切要求???哪怕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

讀書筆記900字 篇7

第一次見到餘秋雨的《道士塔》是在他的散文集《晨雨初聽》讀到的,這本書的封面印着藍藍的天空和海洋,沙灘上放着兩張潔白的椅子。看起來是那麼的美好,那麼的讓人舒心。可是當翻到《道士塔》這篇文章時,先前舒坦的心情早已沒了影兒,只有一股怒火在心中燃燒。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20世紀敦煌莫高窟不幸由以為無知的道士當家,他自作聰明將一幅幅珍貴的壁畫變為一道慘白,他將一座座精美的塑像化為天師、靈官、菩薩,他將一箱箱無價的國寶換為歷歷可數的銀元。給後人們留下了無限的遺憾

這位道士的名字叫王圓籙,他只是一個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的湖北麻城農民。他的無知讓他對洞窟裏的壁畫有些不滿,他找來幫手用石灰淹沒了唐代的衣冠,宋代的笑容。因算了算石灰的價錢,他認為沒有必要全部刷完,於是他放下了刷把。如果當時有免費的石灰恐怕這個愚昧的道士會將他的“宅院”刷得一塵不染吧!看來我們是否應該感謝他呢?感謝他的手下留情,為我們留下了一些珍品!粉刷了之後,他又想弄幾個雕塑。他看到中座雕像的體態過於婀娜,與幾面的白壁似乎有些不相符。這時他終於想起了自己的身份:道士。那自己何不在這裏立上幾個天師、靈官菩薩?他和他的幫手用鐵錘將那婀娜的身姿,柔美的淺笑砸成了碎片,化為了泥巴。他又請來了鄰村的泥匠如小孩子般堆起了雪人,忙活了半天總算能立住了,最後做出來還像模像樣

由於這位道士——王圓籙,他的無知、愚蠢、自私。使用少數的銀元換得大量的敦煌文物流失海外,而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只得一次次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我們憤怒嗎?不我們該憤怒嗎?也許正如文章中寫到的“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蠢,最大的傾泄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他不是承受不起,而是不配。他那樣的無知,根本不知自己犯下了怎樣的“罪行”,就算再怎麼傾泄,他的眼裏定還是不解。如果“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那麼誰才是這個巨大民族悲劇的主要謀劃者呢?是外國冒險家?還是當時的官員。他們滔滔的奏摺中沒有一句提起敦煌的事由,當外國冒險家甘願傾家蕩產,偷運一兩件文物回去的時候。生活奢侈的中國官員卻因運費太多,不願保護這些文物。當外國冒險家甘願葬身沙漠,不顧一切地朝敦煌奔去的時候,中國官員的會客廳裏瀰漫着茶香!被掠奪後的敦煌文獻少,在押送回京的途中只用茅草卷着,每到一個地方便又被抽出幾卷行途中又丟失幾卷,到達京城後只剩下零零散散的幾卷同破舊的茅草。敦煌文化如此燦爛,藏經洞中的文獻有如此之多,但中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卻沒有幾卷。這些祖宗留下的遺產在本國沒有受到珍視,而在其它國家的眼裏卻是如此珍貴。與其把他們存放在這樣一個社會環境中被破壞,還不如把它放在外國的博物館永遠的收藏。在這種如此令人氣憤的情形下這何嘗不是一劑救濟敦煌文化靈丹妙藥?

雖敦煌文化在中國,但中國被歷史劃出的傷口仍未癒合。

讀書筆記900字 篇8

輕輕合上《聊齋志異》的最後一頁,望着手中的書,我愛不釋手。

這本書的書名很有特色,其中“聊齋”是他書屋的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是指奇異的故事。連起來解釋,顧名思義,在聊齋這個書屋記述的奇異故事。

這本書的作者是蒲松齡,他是清代文學家,小説家,字留仙,號柳泉。《聊齋志異》是一部具有獨特思想風貌和藝術風貌的文言文短篇小説集。書中有六個最典型,最經典的故事《小倩》、《陸判》、《畫皮》、《小翠》、《阿寶》、《小謝與秋容》,各有不同的特色與風格。

郭沫若評價説:“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評價説:“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初讀聊齋,本以為是寫了人鬼之間的故事,實則不然,它是通過些鬼、狐一類的故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腐敗,這些神狐鬼寐的故事,有的揭露封建官府的黑暗,有的批判科舉制度的弊病,有的表現青年男女衝破封建禮教、爭取婚姻自由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以懲惡揚善為主,表達了人民的願望。

其中,我最喜歡《紅玉》一篇,馮相如在狐女紅玉的幫助下,同林村美麗的姑娘衞氏結婚了,不料罷官在家的宋御使依仗權勢,打傷相如打死相如的父親,強走了衞氏女。馮相如到處伸冤,可無人為他申冤。後來一位俠士,為他殺死了仇人,夫妻團聚,重整家業。這篇小説,不僅是暴露社會的黑暗,而且着重表現了人們同惡勢力的抗爭,使惡人受到懲治,善良的受害者受到救助。作家對“人俠”虯髯客,“狐俠”紅玉不不記個人得失助人為樂的品德十分讚頌,而且對豪紳和贓官,則表示了極大的憤怒。

讀書筆記900字 篇9

▲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勞動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教師要時常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鬆。

——蘇霍姆林斯基

▲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陶行知

▲教育的藝術就是懂得如何引導。

——愛彌爾

▲我們教書,是要引起學生的讀書興趣,做教員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講給學生聽,最好是學生自己去研究,教員不講也可以,等到學生是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課時,才去幫他。

——蔡元培

▲有經驗的教師在備課的時候,總是周密的考慮,他所講授的知識將在學生的頭腦得到怎樣的理解,並根據這一點來挑選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

▲一點寬恕可能會讓別人感激一生,一點愛心可能會讓別人温暖一生,一句祝福和鼓勵的話語可能會讓別人幸福一生。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鬥。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

……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真誠之中,他就學會讓頭腦平靜的生活。

▲心靈的大門不容易叩開,可是一旦叩開了,走入學生心靈世界去,就會發現那是一個廣闊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難題就會在那裏找到答案。

——魏書生

▲學生超越教師是教育的幸事;然而如果教師太容易超越,我看則是教育的悲哀。為了培養出最優秀的學生,我必須使我自己成為最優秀的教師。

再忙也要留出思考的時間,一小時的思考勝過一週的忙碌。知識只是奠定教師課堂教學的底氣,而思考卻給教師帶來靈氣,一切有底氣和靈氣的教師在課堂上才會有大氣,才會表現出教育機智。

教師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一個沒有思想的教師也就沒有了教書育人的靈魂,孩子正常的精神成長也無法在他手中完成,更不可能培養出文化的巨人。

——河南安陽市語文教師常作印

▲陶行知先生講:“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學生虛心請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環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麼,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導他。”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於他人的生活環境,我們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傾聽的本質為理解,教育成為一種指向理解的談話和傾聽過程,傾聽可以通過以下一些途徑:1.教師信箱;2.師生交流週記;

3.個別會談。

——《傾聽,傾聽,再傾聽》

批評學生的“五一”藝術

問一問 學生犯了錯誤先要問一問原因,以免錯怪學生。學生與老師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學生的自尊心是極其敏感的,如果老師不分青紅皂白就批評學生,很可能會錯怪學生,所以批評前一定要問清原委。

緩一緩 學生的缺點錯誤,有時的確讓人十分生氣,班主任如果在氣頭上,難免會有一場暴風驟雨,這種批評對學生身心是一種摧殘,此時,最好緩一緩,先讓自己心平氣和下來,再選擇適當的方式批評教育學生。

引一引 有經驗的班主任,學生犯了錯誤後,不是一味的指責,而是像慈祥而又有經驗的顧問一樣,站在學生的立場,啟發引導。這樣,學生在班主任的啟發下,自己改正錯誤,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就會提高。

選一選 學生犯了錯誤,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批評,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邀請學生到校園散步,或午飯時坐在一起談天,在融洽的氣氛中學生情緒放鬆,容易接受教師的批評。如果不分時間、地點的嘮叨或訓斥,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

激一激 根據學生要求上進,好勝心強的特點,有時可以用激將法激勵學生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

讀書筆記900字 篇10

這個暑假,我的爸爸給我買了幾本《查理九世》的書,有《所羅門王的魔戒》,《青銅棺的葬禮》和《黑霧侏羅紀》,裏面最使我有有感觸的是《黑霧侏羅紀》,這本書感染感染我的並不僅僅是DODO冒險隊冒險時的刺激,還有關於人類科學家的陰謀和殘忍,這本書裏的主角有兩隻傷齒龍——蘇格拉底和愷撒,DODO冒險隊——婷婷,多多,扶幽,虎鯊和查理,還有船王亞瑟。書裏説了一場人類的陰謀,導致蘇格拉底和愷撒“死去”了。

大西洋船王亞瑟帶着他的好朋友DODO冒險隊來到了他專屬的私人海灘,亞瑟帶着小夥伴們一起去海底游泳,卻被一種不知名的怪魚咬傷了,他們趕緊帶着亞瑟回岸,亞瑟的管家説要親自下水一趟,而多多很愧疚是自己害了亞瑟要跟着下海,為了不丟棄多多,冒險隊的成員一起下了海,可是當他們經過亞瑟的私人管家的同意後,有一艘比較堅固的小潛艇下了水,結果誤打誤撞進入了一個恐龍世界。在裏面要多這個恐龍,又要小心一個恐龍,真是所謂“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可以成功。”結果他們的不小心讓他們結實到了一位可以聽懂人話的傷齒龍——蘇格拉底,正在他們準備找出口的時候,被一羣翼龍抓到了火山口,火山口上站着一直傷齒龍,它不是蘇格拉底,而是愷撒,它命令天空中的翼龍扔到火山裏,結果發現,火山下面竟然是一個人類的實驗室,他們發現蘇格拉底和愷撒原來是兄弟,在它們媽媽留下的遺書裏有……

DODO冒險隊還發現了這是一場人類的陰謀,原來人類科學家利用恐龍蛋裏的基因發明出了恐龍,經研究失敗,他們要毀掉這個恐龍島,結果愷撒和蘇格拉底救了DODO冒險隊隊員,自己卻……在一次展覽中,婷婷發現了蘇格拉底的骨頭和羽毛,傷心地哭了起來,下面還有一行符號,查理用翻譯器小聲的翻譯着:“婷婷,多多,扶幽,虎鯊和小狗,我想念你們”。

讀到這來,我也哭了,覺得這種分離太悽慘了。

讀書筆記900字 篇11

《簡〃愛》的主人公生存在一個寄人籬下的生活,從小就承受着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還有傭人們的為虎作倀……她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卻始終堅持維護獨立人格,追求個性自由、主張人生平等的堅強女性。也許正是因為這一切,煉就了簡〃愛無限的信心和堅強不屈的性格,一種可戰勝的內在人格力量,促使她堅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種光明的、聖潔的、美好的生活。

過了一段日子,姨媽因為嫌棄簡〃愛太吵,就把她送到勞渥德學校。在學校,飢餓、疾病、精神的多種折磨,沒有使她放棄希望,她終於學有所成,成功應聘到桑菲爾德莊園做家庭教師。

在桑菲爾德莊主——羅切斯特的面前,她從不因為自己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反而認為他們是平等的。也正因為她的正直、高尚、純潔,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社會的污染,使得羅切斯特為之震撼,並把她看作是一個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談的人,並深深地愛上她。

當得知羅切斯特還有一個瘋了的合法妻子時,她拒絕了他的愛。她的愛情觀不摻雜念,她不做金錢的奴隸,不做別人的附庸,她永遠是是獨立的個體。她雖然説要遵守法律和道德的約束,但是從內心更深處來講,簡〃愛意識到自己受了欺騙,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戲弄。儘管她深愛着羅切斯特,但道德、法律及她的內心的自尊自愛促使她作出了一個非常理性的決定。在愛情力量的包圍之下,在富裕的生活的誘惑之下,她依然要堅持自己個人的尊嚴,這是簡〃愛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簡〃愛的一生是不斷抗爭的一生,從蓋茨海德莊園到勞渥德學校,從勞渥德學校到桑菲爾德莊園,又從桑菲爾德莊園到荒原莊,她一直都在為自己的自由和幸福抗爭着。

無論在當時的英國,還是如今的現實社會,簡〃愛這種追求個人獨立與幸福的不懈努力的精神值得那些迷失在金錢與權勢的迷宮裏的人們反思。

簡〃愛憑着自己的精神力量和對美好動人的愛情的憧憬和嚮往,才有着前進的勇力和力量。

讀書筆記900字 篇12

在80年之前,有一個叫川端康成的人講了一個故事,一個關於伊豆舞女的,有着淡淡的哀愁的故事。

故事的情節本身很簡單:少年初戀。如果要再多説一點兒,便是:在一個山色空濛的季節,一個就讀於大學預科的少年,在一次嫻靜的旅途中,邂逅了一名美麗的舞女。寫到這兒,就知道這是件極雅緻的事情,湯島是個相當古樸的小島,有山,有水,有樹,大凡散心所需的一切景物那裏都有,於一名學生,是一個並不奢侈的勝地;於藝人,也是個賣藝的好去處。

故事就是從湯島開始的,少年對在旅途中初次見面的舞女一見傾心,我幾乎要説這是一個初戀故事了。説“幾乎”是因為:故事中的兩人並無世俗之人想象的卿卿我我,花前月下,乃至山盟海誓。他們只是通過幾次回眸,幾滴清淚來詮釋這若有似無的情愫,於是眼波流轉之間,上演了一出青澀而憂鬱的如煙似霧的少年情懷。

日本是個小島國,因此日本人從骨子裏充斥着淡淡的絕望的味道,東山魁夷如此,村上春樹亦然,川端康成自然也不例外。他用濃郁的日本情調將這牽掛人心的初戀渲染得極具東方美感,那種日本人特有的哀愁、頹廢,也讓整篇文章充斥着《北國之春》的曲調。

日本的樂曲常有反覆音,彷彿無時無刻不預示着終結,估計舞女們彈唱的曲子也是如此。全文沒有一句熾熱的言語,這才適合涉世未深的孩子的作為。年僅十四歲的舞女在每一個低頭、淺笑、行禮、羞怯間,流露着難以言喻的美好,甚至可以讓人想象出她在飄落的八重櫻花瓣中輕舞的丰姿。

伊豆不同於東京,東京的繁華它沒有;伊豆不同於奈良,奈良的睿智它沒有;伊豆更不同於京都,,京都的古風古韻它也沒有,它所擁有的,大概只是那淡季的憂鬱與純真的自然吧?而這份憂鬱與自然又恰恰適合這朦朧的初戀,因此這段故事只有發生在伊豆這種地方才讓人覺得合情合理。

最終,這個在一個合情合理的地點,恰恰時宜的季節發生的初戀故事還是有了一個恰如其分的平淡結尾:“我”終於還是回去了,在與舞女相識的整段日子裏,兩人始終沒有捅破這層薄紙,不説也好,正如有句古話叫:“知君情深意也厚,憶人全在不言中。”

讀書筆記900字 篇13

《茶花女》這本書我好久以前曾粗略地讀過,當時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觸。而當我再次拿起這本書耐心品讀,卻發現它是多麼好的一個作品。讀過後彷彿自己的心靈也下過一場雨,那些雜亂的世俗的東西被盪滌過後,顯得無比清新和純淨。

可憐的瑪格麗特!你既然選擇了茶花作你最鍾愛的花,卻為何不能像它一樣堅強、自愛地活呢?那些窮奢極侈,骨子裏卻空無一物的人戲稱你“茶花女”,是因為你貧寒的出身,還是因為他們自以為有資格將你看作一個卑賤的人?如果是前者,難道你不該活得像朵驚豔不俗的茶花,讓他們自慚形穢嗎?如果是後者,難道你不該跳出這種寄人籬下,供人尋歡作樂的不堪生活,重新尋找自己的幸福天地嗎?

阿爾芒的一句話讓我感動:“因為我已經長大成人,不再唯命是從了。”這是他在反駁父親,為爭取和瑪格麗特長相廝守所説的一句我自認為是最經典的一句。的確,這也是我們常常違反父母命令的藉口,也常常因有此藉口而洋洋得意,而對於我們對那些繁雜瑣事的違抗,阿爾芒為愛情的爭取更為偉大,犧牲也更多。

就如我們不聽父母的勸告,執意要在讓百忙之中的我補習英語,結果最多也就是一聲冷冷的拒絕,而阿爾芒則不然,若他執意選擇和瑪格麗特在一起,他便會讓家族蒙羞,讓她妹妹嫁不了人……而瑪格麗特似乎也懂得這些,她不捨的離去,為了阿爾芒的前途

如今我不禁想讚歎瑪格麗特戈蒂埃。可能她仍有放蕩的一面,可能她這樣犧牲並不值得,但我們又怎能否認她?她的勇氣、善良、愛心、美貌、智慧,有那一樣不另我們心折?“茶花女”這三個字在人們心中不該是放蕩下賤的標誌,反而可能還留有聖潔光輝,因為茶花女她有一顆純潔高尚寬容的心、一顆善良的心。

這段愛情自始至終就沒有一個堅實的經濟基礎,似乎註定了他們的悲劇。但我認為這並不是主要原因,因為瑪格麗特最後已經放棄那每年十多萬法郎的生活,而跟隨阿爾芒去過那田園的平民的生活。而此時,經濟已不再是問題了。還是阿爾芒不果斷地去強迫她,離開巴黎,去另外一個環境去忘記過去。而實際上,他有很多機會可以這樣做。

不知為什麼,我總有一股同情這種人的情懷。今晚上,當我正在為阿爾芒氣憤的時候,有個同學説:換了你也會這樣做,因為她是妓女。我立刻反駁他,我決定這並不是原因,如果他們是真心相愛的。

我深深為茶花女而傷心悲哀,我恨不能立刻飛到她們的時代去保護她們,希望她們能過的好。

讀書筆記900字 篇14

初讀《朝花夕拾》不覺得這像一本名着,反而覺得像是一個朋友在與你閒聊家常,原來這才是這本書的獨特之處。

我正在讀“無常”這一篇章時,也正好是全書的一半,這“無常”與之前“五猖會”上的塘報、高照、高蹺、抬閣、馬頭等,一定是魯迅愛看的,不然怎麼會寫得這樣細呢!從此看來魯迅小時一定也很貪玩,不過這裏主要還是反映了魯迅思想中戀鄉的一面。

再往前看《二十四孝圖》還真讓人摸不着頭腦,只是覺得這篇文章一定還有深層含意,看來我還得慢慢的滲透一下,才能得出結論。

説起《狗、貓、鼠》和《阿長與〈山海經〉》可是我在這半本書最感興趣的文章了。

一開始,看這本書的第一篇文章就像是在聽故事一樣。文中的魯迅可是把他仇貓的原因一五一十的説了一遍,説實在的我也挺討厭貓的,也是因為它吃了不該吃的東西��我最愛的紅燒魚。不過,如果當時的我把這件事記錄了下來的話,就能和魯迅先生媲美一下了,題目就叫做《我貓老鼠》。

雖然我平時不太喜歡老鼠,但看了這篇文章,突然覺得其實有隻“隱鼠”也不錯啊!可當我看到阿長踩死“隱鼠”的那一段時,感覺真有點氣憤,同時也為魯迅失去“隱鼠”而感到惋惜。更感覺阿長真壞,不僅踩死了可愛的“隱鼠”,還把罪禍強加在了貓的身上,使魯迅錯怪了貓。

從看了《阿長與》開始,如今我已不記恨她了。在《阿長與》中的她,雖然多嘴,禮節多,但是她爽直、淳樸、又能幫魯迅買《山海經》,人品也是不錯的。

《朝花夕拾》的內容簡短但不缺乏經典,看來我想讀透這前半本書,還得好好體會、體會!

讀書筆記900字 篇15

原本對《水滸傳》是一點興趣也沒有的。

畢竟我是個女生,自然是喜歡脂香粉氣、柔和詩意的《紅樓夢》多一些,認為成天打打殺殺的《水滸傳》很沒勁。

可是,當我翻開扉頁時,深沉的文字間縈繞的古老質樸之氣已將我徹底征服。一個個粗壯的鐵血漢子,他們重情重義,直率坦誠,不拘小節。如果説《紅樓夢》是縈繞在耳邊的一支琴曲,婉轉悠長,餘音裊裊,那麼《水滸傳》就是迴盪在腦海裏的鼓聲,大氣磅礴,震人心魄。

並非不愛紅樓,只是被梁山好漢的激情所感染,也想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擯棄胭脂華服,到烽火瀰漫的戰場上去廝殺一番。

除了熱血澎湃,《水滸傳》細膩的筆觸也讓我印象深刻。古白話是有些生僻難懂的,然而卻更有味道,將人物形象勾勒得充實豐滿。一百零八位好漢,多數性格鮮明,即使有個別性格類似的英雄,作者也會將他們的不同之處表現出來,讓人過目不忘。像魯智深和李逵,兩人雖都是直爽魯莽的好漢,但魯智深粗中有細,仗義疏財,李逵直來直往,率真耿直,甚至濫殺無辜。

反面角色的刻畫也很不錯。而我認為,《水滸傳》中最大的反面角色就是宋江。

因為宋江他厚顏無恥、背信棄義、虛偽、狡詐,就是一個紅果果(赤裸裸)的卑鄙小人!為什麼這麼説?因為宋江一心想招安,想過安生日子,結果讓那麼多人給他陪葬!既然他本就不想為寇,上什麼梁山?既然他看不清朝廷腐敗、大局形勢,當什麼首領?最後竟怕李逵替他報仇,壞了“忠義”,騙李逵也喝了毒酒!這就是為了名聲、面子而不惜殺了兄弟的宋江!一介懦夫!而且每次俘獲敵方將領時,他都要“慌忙解開繩子”,怒叱手下,扶起將領,作勢要退位讓賢。人家臉皮可沒他那麼厚,自然是受寵若驚、羞愧不已,最終臨陣倒戈,助他裏應外合,取得勝利。偏偏這招他還屢試不爽,真可恨!現在想到宋江這種行為我還有些咬牙切齒,但不得不佩服作者確實把宋江刻畫得很生動,使宋江的偽善嘴臉深入我心。

話又説回來,宋江之所以如此,只因他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長期處於封建階級統治下的古人,難免如此。而在當時,能打破舊貌的,或許只有戰火。

戰火是可怕的、無情的,兵馬喧囂中,會有無數條生命失於馬蹄之下。亂世中,會有人站在巔峯,臨風而立,指點天下,而更多人只是在他腳下,鋪就通往頂端的路徑。如果可以,我寧願做一縷戰魂,只要在金戈鐵馬之下,烽火狼煙之中,找到自己就夠了。寂寞清冷的月光下,我可以燙一壺酒,唱一曲小調,在回首間,望見那離世孤傲的背影,知道自己付出的意義,便可安然策馬而去,在如血的夕陽中,奔赴自己的宿命……

當然,《水滸傳》要告訴我的,遠不止這些。

讀書筆記900字 篇16

光陰似箭,一晃眼,走進-x市一醫院,來到骨科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護士已經半年了。自畢業以來,我一直以嚴謹的態度和積極的熱情投身於學習和工作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敗的辛酸。接觸到臨牀後,發現,自己不僅要有紮實的理論,熟練的臨牀操作,良好的職業道德,還必須培養自己的耐心和愛心等等。六個月的使用期即將結束,但我對自己的要求會更加嚴格,特自我鑑定如下:

在思想上,有很強的上進心,勇於批評與自我批評,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能嚴格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的,積極參加醫院和科室組織的各項活動並能尊敬領導,團結同事。

在學習上,嚴格要求自己,憑着自己對成為一名優秀白衣天使的目標和知識的強烈追求,刻苦鑽研,勤奮好學,態度端正,目標明確,基本上掌握了一些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熟練的掌握了專科知識和各項專科護理操作,作到了理論聯繫實際。除了專業知識的學習外,還注意各方面知識的擴展,廣泛的涉獵其他學科的知識,從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質。

在工作上,我積極配合上級領導和同事,正確執行醫囑及各項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做好基礎護理,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和三查七對制度。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及時解決。在工作中能理論聯繫實際,遇到不懂的問題能及時向護士長及年資深的老師請教,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對待患者能文明禮貌的服務,做到舉止文明、態度和藹,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積極與患者溝通,及時瞭解他們的心理動態,以便讓患者接受更好的治療,並做好健康宣教。

在生活上,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充實而有條理,以嚴謹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打理好自己的每一天。為人熱情大方,誠實守信,樂於助人,擁有自己的尺度均衡的處事原則,能與同事們和睦相處,積極參加各項課外活動,從而不斷的豐富自己的工作閲歷和生活。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醫護工作中。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不斷努力地學習上進,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從而使自己的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更上一個台階,以便能更好的服務於患者。爭取做一名優秀的護理人員,以無愧於白衣天使的光榮稱號!

讀書筆記900字 篇17

讀了《心田上的百合花》一文,我感悟頗深,這淺顯的故事,平淡的語言,如百合花的香味,讓我的心在此迷醉。這個故事讓我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只有懷着一個堅定的信念,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小小的百合,生長在斷崖邊,開始和雜草一模一樣,可是他的內心有一個純潔的念頭:“我是一株百合,不是野草,只有開花,才能證明自己。”於是懷着這個堅定的信念,它努力的汲取養分,直直的挺着胸膛,最終開出了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花。在白鶴奴隸開除自己得人生之花時也承受了周圍雜草的不屑和無人欣賞的孤獨。但正是心中擁有“我要開花”的堅定信念,才使他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不管有沒有人欣賞!

百合花的故事讓我沉醉,感慨之餘,想到了我的執教生涯。

歲月如風,走過春夏秋冬,留下斷章殘句,笑看心路漫漫。身為人民教師的我,在這條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也走了悠悠二十載。作為教師,我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幸福的度過自己的一生,都能夠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教育就是讓人生變得更美好!所以教師在孩子一生的成長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我們不僅要引領學生步入知識的殿堂,更重要的是要教導他們要做一個善良、誠實、美麗的人,快樂的人!教師的是非標準、愛憎觀念及人生的價值觀,甚至老師的喜怒哀樂、走路的姿勢都會影響學生!所以我們更應該像百合花一樣,胸懷使命,堅定信念,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優秀教師,無論環境怎樣都能開出屬於自己人生價值的百合花。

教書育人的人生之路,有酸甜,有苦辣,有家長的懷疑,有學生的不解,但我都會懷着堅定的信念走下去,風雨無阻,去實現我的人生價值。淡淡的百合花,卻因為懷着堅定的信念而美麗,樸素的不能再樸素的語言,卻因為信念成為人生箴言。

每一段歲月都有一首動聽的歌,每一首動聽的歌裏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慢慢彈奏,不論時間如何變遷,我心中的百合定會開出最美麗的花朵!

讀書筆記900字 篇18

在去年暑假,我便讀了這本通熟易懂的小説,它是由美國大文馬克吐温以生活主題來寫的。故事簡單明瞭,生動形象地描寫出十九世紀年少兒童的天真活潑,不受約束,直腸直肚。他們的生活讓我更羨慕他們,也使我流連忘返,津津有味,甚至還想穿越到那個地方,感受一下那時的生活。

故事的主人公——湯姆是村子典型的野孩子,活潑又好動,頑皮又天真,經常會幹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捧腹大笑的妙趣事情兒。他常常利用自認為機智聰明的腦袋來解決問題,還有時在小孩面前裝英雄,裝大人,經常是做一些有的沒的,捉摸不透的。但他的勇猛和機智聰明,卻是不容忽視的。為伸張正義,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勇敢的站出來指證罪犯,拯救無辜的“罪犯”。但他也是調皮的,明知姑媽擔心,卻還不肯回家,在哀悼時,忽然從門外出來,給大家一個驚喜……

在眾多大人們的心裏,眼裏,頑皮的孩子就是學不好,不聽話,愛玩就是放棄學業不正經,學壞…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只是家長們的認為。孩子頑皮,不算什麼,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只要懂得剋制,有自制力,也不礙事。現在我已長大,認識到社會上許多事情,也懂得如何去適應,逐漸長大看到的事情多了,明白的也多了,童年時候的童真和單純也因為人間的險惡而逐漸消散,一點一點地消失,直到意識到時,才會在心中回憶起兒時的甜蜜回憶,才會將那一絲一毫的童真,僅有的記憶深深埋藏在心底。有時我會想,不開心時多多想想這些趣事,也會令你心曠神怡,也會沉浸在這記憶裏,也會在疲勞的臉上看到一抹淡淡的微笑,也會在掛滿淚痕的襯托下輕勾嘴角。

我的童年並不像湯姆那樣過得那麼快樂,驚險,幸福。但我也在我的童年裏留下了燦爛的笑容,也會在憂愁是回憶時無意間露出淡淡的微笑。大家都説酒越藏越久,就會越好喝,童年,像一罈陳年老酒看上去與平常的酒沒有什麼不一樣,但入口的那一瞬間,醇香一直停留在齒間,久久不散去,或許,這就是陳年老酒好喝的原因吧!

《湯姆索亞歷險記》,一本讓我感觸很深的小説,也像陳罈老酒一樣,入口醇香,久久不散……

讀書筆記900字 篇19

我很好奇。為什麼大人們不想想自己的小時候:他們也以前歷過無拘無束的童年遊戲,他們也曾顧慮過那些被長輩們一本正經地強調過的,看似荒謬但十分可愛的美麗禁忌,他們也曾在放學路上和小夥伴們走過一個個拐角,穿過一道道老巷,嘰嘰喳喳,興高采烈,他們也曾在父母不在身邊時被左鄰右舍或街坊們默默關懷,不用擔心什麼綁架、失聯等安全問題。他們比我們幸運得多。但是如今他們為什麼要把世界變成完全陌生的樣貌,為什麼任由時代的自由發展,卻偏偏剝奪了我們享受他們以前享受的純粹童年的權利。這不公平。他們忘記了美,也剝奪了美。

説到底,還是這個時代變了,不再純粹。社會上充斥着各種負面新聞,這天那裏一件食品安全,明天那兒一樁腐x醜聞。負能量真的很多,不勝枚舉,我也不敢枚舉。旁的不説,僅一個食品安全,便能衍生出諸多話題,人心惶惶,應對一桌的佳餚也沒了胃口,誰知道這些菜是怎樣來的?誰又能把每一天過得知根知底?不得不説,我們已經習慣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正因我們每一天都過得如履薄冰,險象叢生,來不及擔驚受怕。更可怕的是,人們習慣於接收負面新聞,甚至樂於聽取這些聽上去離奇、詭異、近乎變態的新聞。我們的時代,早已不再簡單,不再純粹。純粹變成了一種稀有的品質。

我不敢再多想這個時代的疾病。我從剛開始正因感覺到某種純粹的東西即將消逝的恐懼,慢慢地轉變為身處一個有些病態的時代而恐懼。但我很慶幸,能夠在還未被矇蔽前看清這個世界的缺點,同時對過去的純粹之美有所瞭解。我很慶幸我早早的讀了這本書。

我們還能繼續忽視古典之殤麼?我們還能繼續麻木地看着時代在病態的道路上策馬奔騰麼?不僅僅是詩詞中反反覆覆提到的美在消逝,先人們津津樂道的美在消逝,童年時耿耿於懷的美在消逝,更多的是純粹的生活態度在消逝,純粹的文化品格在消逝,純粹的人性在消逝。多麼可怕,多麼悲壯。我們能做什麼?我們還來得及補救麼?快快修復記憶吧,恢復自然原本純粹的樣貌,恢復生活原本純粹的樣貌,恢復人類原本純粹的樣貌。

讀書筆記900字 篇20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如果想看的話,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吧!有一隻蟬,它夏天忙着唱歌,秋天忙着跳舞,一點也不準備過冬的糧食。而勤勞的螞蟻兄弟們已經準備了許多好吃的。一轉眼,秋天過去了,大雪蓋到大地上,那隻蟬被凍得瑟瑟發抖,餓得肚子“咕咕”直叫。而螞蟻津津有味地吃着他們秋天準備地糧食。於是,蟬去問螞蟻討吃的。看着蟬狼吞虎嚥地吃着,螞蟻説:“如果你在夏天唱歌,秋天跳舞,冬天也只能餓得發抖了。”讀了這個故事,我知道了,我們不能像蟬一樣,整天吃喝玩樂,不準備糧食,到冬天向別人討吃的;要像螞蟻一樣,勤奮勞動,冬天才不會餓肚子。現在我們應該勤奮學習,長大才有一番作為,才能開創一份大事業。讓我們記住這句古詩:“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今天,我到小區的花園裏玩。因為是自己一個人玩,所以覺得特別沒意思,就去觀察螞蟻。

只見一大羣螞蟻正像軍人一樣,排着整齊的隊伍出來尋找食物。它們仔仔細細地尋找着地面上的食物。過了好一會兒,可愛的小螞蟻們終於找到了一大堆食物。於是,它們你揹我扛,準備高高興興地回洞吃一頓豐盛的大餐。但可憐的是,它們的家已經被一隻可惡的蟲子佔領了。那隻蟲子有九隻小螞蟻這麼大呢!我本以為小螞蟻們會扔下食物逃之夭夭,可萬萬沒有想到,這區區弱者並沒有束手待斃。竟然放下食物,和蟲子決一死戰。而蟲子似乎也正等着美餐送上嘴裏呢!蟲子慢慢地接近了小螞蟻們,想吃掉小螞蟻。小螞蟻們終於沉不住氣了,一起衝向蟲子。蟲子並不知道小傢伙們的厲害,竟和小螞蟻擺開了架勢。當所有的小螞蟻衝上去咬住蟲子時,蟲子這才覺得不對勁,趕緊往回跑。可他不知道,小小的螞蟻竟佈下了“天羅地網”,蟲子逃不出去,只好坐以待斃。我眼睜睜地看着蟲子在螞蟻們的撕咬下掙扎了一會兒,便沒氣了。弱小的小螞蟻們用團結戰勝了強大的蟲子。

標籤: 讀書筆記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biji/vwq8j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