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讀書筆記 >

新教育讀書筆記4篇大綱

新教育讀書筆記4篇大綱

本文目錄2017新教育讀書筆記幼兒教師讀書筆記《新教育之夢》新教育讀書筆記《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

在《新教育精神》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闡述了新教育的精神,它包括四個方面:第一、追尋理想的執着精神,也可以稱之為“理想主義”;第二、深入現場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稱之為“田野意識”;第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稱之為“合作精神”;第四、悲天憫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稱之為“公益情懷”。這四個方面是新教育實驗目前所追求的質樸精神。

新教育讀書筆記4篇大綱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別從這四個方面詳細的介紹了這四種精神,並用大量的事實證明這些精神存在的必要性。在讀了這篇文章後,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種精神即 “深入現場的田野精神”。文中提到:當下有三種人即官人、學人、農人。(官人,就是做官的人。學人,學者,做研究的人。農人,在田間耕作的人。)朱教授説,新教育如果只有官人和學人,永遠不能成功,新教育需要農人,需要把兩條腿深深扎到泥巴里的人,需要每天深入課堂與孩子們進行心與心的交流的人。我覺得這個非常重要。現在有些特級教師總喜歡到處講學、開講座,但很少有靜下心來讀書思考,缺少與學生交流的實際經驗,缺少的就是這種田野精神。有一句話説的好:你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寫得精彩。老師寫隨筆、寫論文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感受,他不像作家寫文章,需要華麗的詞藻,誇張的語氣。他還指出:真正教育史上最後寫下來的,大部分都是行動家,或者説,他們都是學問家加行動家。所以,新教育必須要有強烈的田野意識,關起門來做研究,高談闊論來做研究,最後是做不出名堂的。

所以,作為新教育人,我們一定要沉下心來,用寧靜的心認真地思考每天的教育生活,要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這種田野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新教育之夢》2017新教育讀書筆記(2) | 返回目錄

對於朱永新,曾在網站上看到過某位老師的文章中所提到過,隱約瞭解到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教育家,而對於他的文章則從未看過。上次學校特為我們訂了他的《新教育之夢》,帶着對他的好奇,我認真地看了這本書,真可謂收益頗多、感慨頗多。

對於有關教育類的書,我看的不多,應該説是很少,因為這類書通常是很抽象、純理論的,看起來很乏味,讓人想睡覺。但這本書則大不相同,書中所寫的純粹是朱老師根據教育現狀而談到的他所理想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外加理想的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及父母,非常實際、實在。下面就來談談自己看完書後的一些感受。

關於德育,朱老師定位其是整個教育的靈魂,我非常贊同。書中講到,我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説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環,縱然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否則,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愈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所以我在不久前就提出‘人格長城’來,要我們大家‘建築人格長城’。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自覺地創造真善美之人格。”

我們幼兒園的德育基本上是通過晨間談話、教學活動形式來進行的。晨間談話時,我們經常通過一些故事來感染孩子,表面上效果不錯,但實質上則不然。在學校,我們經常教育孩子要如何孝敬長輩,幼兒都會説,但實際生活中呢?現在的家長都非常的寵愛自己的孩子,上學放學都要接送,父母工作很忙所以這接送工作大都落在年邁的爺爺奶奶身上。每天放學,孩子們要拿好自己的衣物,換好鞋子回家,我經常看見一些爺爺奶奶在吃力地為孩子換鞋子,而坐在椅子上的孩子還在東搖西擺。小班的孩子我們還可以理解,但有些中、大班的孩子也是如此,甚至,我還看到過一個孩子出手打奶奶。可見我們的德育效果如何,至少在孝敬教育這一塊是失敗的。

教學活動中,我們通過一個個小故事,引導孩子要愛祖國、愛護公物、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等等,有時候講的時候連我自己都感到可笑。正像朱老師所説,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文化和道德相脱節的現象。比如我在網上也會經常看到一些消息,如某地區的一公交車上,扒手偷東西,一女學生及時指出,卻遭到扒手的斥罵甚至毆打,而車上其他人卻如同沒看見一樣,更可氣的是那被偷的人非但沒有感謝那位女生,而是轉過頭來對那位女生説“其實我身上沒帶錢包,哪怕偷。”看到這樣的事例,誰還會去學那位女生呢?再比如,在某所成人高校中,有位女學員的男朋友在大白天衝進教室當着在場所有學員的面將其女友砍死,而在場的學員包括任課教師居然沒有人出來阻止,直到人被砍死、兇手離去,才有人報警。還有某地區幾位公安人員在大街上勇鬥歹徒,結果有一位公安人員大腿動脈被割斷躺在大街上奄奄一息,儘管行人很多,但誰也沒有伸出援助之手,結果那位公安人員終因失血過多而英勇獻身。這樣的事雖然不多,但要列舉出來也不少,可見我們現在的人的道德處於何種水平。在如何進行德育方面,我覺得僅僅靠學校是不夠的,還需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做好生活中的榜樣。

關於教育方面,我還只是一個新手,因此,在此,我也不多説什麼了,以上只是我的一點點想法。總之,朱老師所提出的這些,我覺得正是我們教育所應達到的目標,正是我們一代代老師所為之奮鬥而想實現的理想,我將以此為奮鬥方向,並朝着這個理想而努力工作。只要我們朝着這個理想而不懈地努力,相信這個新教育之夢一定會實現。

新教育讀書筆記2017新教育讀書筆記(3) | 返回目錄

我們老師現在都面對着學生考試和升學的壓力,面對着越來越關注分數的家長和社會,在工作中,是重能力與素質的培養,還是片面追求高分數,我似乎不知道該如何取捨,這樣的現象甚至讓我一度迷茫,舉棋不定。怎樣才能實現高分高能,素質與分數兩不誤呢?讀了朱永新的《新教育》後,我既看到了美好的前景,又找到了堅強的後盾和奮鬥的方向。我們只需要改變一下我們的行走方式,每天朝着目標不斷地前進,就可以過一種幸福完美的教育生活,享受工作帶給我的快樂。

朱永新的《新教育》不是一本枯燥的教育理論,他用詩一樣的語言給我們講述一個個生動的案例,用觸動心靈的哲理箴言給我們引領方向、指點迷津。新教育的四大改變(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改變學校的發展模式、改變教育的科研模式)、六大行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築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和每月一事都讓我深深地震撼,朱永新的新教育竟能把教育問題分析得如此透徹,方方面面考慮得如此完善。

除了這些指導性的實施模式外,《新教育》中很多語句也同樣精闢、凝練,每讀一遍,都會在我的意識裏產生共鳴,例如:教育就是對平庸的挑戰,對成功的跨越,永遠服務於今天,為明天做準備;一名教師如果沒有遠大的理想,就不會有超越性、創造性地成功;既然我們當了老師,與其痛苦承受,不如開心擁抱,與其平平庸庸地活,不如紮紮實實地幹;新教育的理念是讓教師、學生、學校、一起成長,讓孩子享受學習的快樂;一個人要獲得成功有兩個重要的前提:一是追求成功,一是相信自己能夠成功;學校教育就是要做好服務;不以犧牲學生的身心健康為代價去換取分數,不以不講科學地敬業去貽誤學生,不以唯一的標準去衡量學生;教師應該在教育的過程中找到樂趣,心裏湧起一種愛的熱潮,只有持之以恆地把這場愛的接力賽堅持到底的人,成功的大門才會敞開,他的教育才能走進孩子們的心靈;要無限相信教師和學生的潛力;教育就是一種喚醒和激勵,當一個教師停止了撞擊,就意味着他對工作失去了熱情,對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只要我們學會欣賞,學會發現,就會有無數個學生找回自信,尋回他們的夢想。如果我們的老師都能學會欣賞,我們的教育就會改變模樣,學生們的心田就會充滿陽光……諸如此類的教育箴言數不勝數,如果我們一線的教師能將這些牢記在心,並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認真實施,相信我們能喚起更多學生的學習熱情。

朱永新的新教育對家庭教育也提出了很多地指導與期待,我對照家庭教育的八大理念(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沒有父母的成長就沒有孩子的成長;品德重於學問,狀態大於方法;把童年還給孩子;無限地相信孩子的發展潛力;讓孩子有一樣屬於自己的東西;讓讀書成為孩子的生活方式;讓日記伴隨孩子成長),找出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忽略的方面,希望實施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更進一步感受到朱永新教育理念的系統化和完善性。

總的來説,《新教育》是一本開卷有益的好書,通過讀這本書也很好印證了營造書香校園的重要性。願我們都能從這本書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精華,應用於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中,讓我們的工作更得心應手,更有快樂感;讓我們的生活更幸福完美,充滿希望!

《新教育之夢》讀書筆記2017新教育讀書筆記(4) | 返回目錄

對於朱永新,曾在網站上看到過某位老師的文章中所提到過,隱約瞭解到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教育家,而對於他的文章則從未看過。上次學校特為我們訂了他的《新教育之夢》,帶着對他的好奇,我認真地看了這本書,真可謂收益頗多、感慨頗多。

對於有關教育類的書,我看的不多,應該説是很少,因為這類書通常是很抽象、純理論的,看起來很乏味,讓人想睡覺。但這本書則大不相同,書中所寫的純粹是朱老師根據教育現狀而談到的他所理想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外加理想的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及父母,非常實際、實在。下面就來談談自己看完書後的一些感受。

關於德育,朱老師定位其是整個教育的靈魂,我非常贊同。書中講到,我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説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環,縱然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否則,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愈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所以我在不久前就提出‘人格長城’來,要我們大家‘建築人格長城’。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自覺地創造真善美之人格。”

我們幼兒園的德育基本上是通過晨間談話、教學活動形式來進行的。晨間談話時,我們經常通過一些故事來感染孩子,表面上效果不錯,但實質上則不然。在學校,我們經常教育孩子要如何孝敬長輩,幼兒都會説,但實際生活中呢?現在的家長都非常的寵愛自己的孩子,上學放學都要接送,父母工作很忙所以這接送工作大都落在年邁的爺爺奶奶身上。每天放學,孩子們要拿好自己的衣物,換好鞋子回家,我經常看見一些爺爺奶奶在吃力地為孩子換鞋子,而坐在椅子上的孩子還在東搖西擺。小班的孩子我們還可以理解,但有些中、大班的孩子也是如此,甚至,我還看到過一個孩子出手打奶奶。可見我們的德育效果如何,至少在孝敬教育這一塊是失敗的。

教學活動中,我們通過一個個小故事,引導孩子要愛祖國、愛護公物、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等等,有時候講的時候連我自己都感到可笑。正像朱老師所説,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文化和道德相脱節的現象。比如我在網上也會經常看到一些消息,如某地區的一公交車上,扒手偷東西,一女學生及時指出,卻遭到扒手的斥罵甚至毆打,而車上其他人卻如同沒看見一樣,更可氣的是那被偷的人非但沒有感謝那位女生,而是轉過頭來對那位女生説“其實我身上沒帶錢包,哪怕偷。”看到這樣的事例,誰還會去學那位女生呢?再比如,在某所成人高校中,有位女學員的男朋友在大白天衝進教室當着在場所有學員的面將其女友砍死,而在場的學員包括任課教師居然沒有人出來阻止,直到人被砍死、兇手離去,才有人報警。還有某地區幾位公安人員在大街上勇鬥歹徒,結果有一位公安人員大腿動脈被割斷躺在大街上奄奄一息,儘管行人很多,但誰也沒有伸出援助之手,結果那位公安人員終因失血過多而英勇獻身。這樣的事雖然不多,但要列舉出來也不少,可見我們現在的人的道德處於何種水平。在如何進行德育方面,我覺得僅僅靠學校是不夠的,還需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做好生活中的榜樣。

關於教育方面,我還只是一個新手,因此,在此,我也不多説什麼了,以上只是我的一點點想法。總之,朱老師所提出的這些,我覺得正是我們教育所應達到的目標,正是我們一代代老師所為之奮鬥而想實現的理想,我將以此為奮鬥方向,並朝着這個理想而努力工作。只要我們朝着這個理想而不懈地努力,相信這個新教育之夢一定會實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biji/qkezr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