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讀書筆記 >

牛虻讀書筆記2篇

牛虻讀書筆記2篇

本文目錄牛虻讀書筆記《牛虻》讀書筆記

終於看完了《牛虻》。這次我是全身心地投入,從頭到尾一不漏看完的。

牛虻讀書筆記2篇

我不能想出有任何其他的結局來取代這一看似註定的悲劇。深沉的,有如宿命一般。雖是肉體的毀滅,卻是靈魂的永生。我不能記起看過哪部小説有如此震驚、痛苦、惶惑而又釋然!結尾我讀了幾遍。初讀後是極其悲哀的,卻似乎是哀歎命運對人的無情捉弄。真是讓人難以置信,卻是現實,是黑暗的現實。因而,它的悲劇是無法挽回的。雖讓人扼腕,卻也是最好的結局。讀後把全書聯繫起來深思之後,我深深地被震撼,震撼於一個人的堅強。這更像是一曲偉大英雄的讚歌,一個身體被錘子擊得支離破碎,而精神上卻比別人堅強的人,難道不值得讚美嗎?

“無論我活着,還是我死去,我都是一隻快樂的牛虻。”他,算是經歷了世上所有的災難,拖着殘損的軀體,卻始終快活。因為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他活下去的目標。他不是一個懦弱的人,他把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深深埋在心中,把他的愛與怨恨一併埋葬,直至末日降臨。他對主教深沉的永遠無法化解的愛與恨困擾了他一生,也成了他悲劇的根源。神父是他一生最敬重最信賴的人,他曾經奉為神明,直至最終忍不住向神父告別時,他還是滿懷希望。可是神父辜負了他的愛,“殺死”了他。在他心中,這一切也是情有可原的,是預料中的事,他如同飛蛾赴火般“成功”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這一悲劇中,另一個人,卻不禁引起我的尊敬與伶憫,那便是蒙泰尼裏教士。他生平也許只做過一件錯事,但他卻虔誠地用他的一生來懺悔。他是眾矢之的的“敵人”,卻因慈愛善良而不失為一個聖人。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我想造成他一生悲苦的也許是年輕時犯下的那樁“罪”。這樁罪所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了!他同牛虻兩個人一生的幸福和最後的毀滅,同類的故事在教會世界中並非少見。如《十日談》中所述,一個教士如不犯七宗罪中的任一條,反倒是不可思議的了。也許,正因為他是個如此善良的人 ,便註定他要負“債”一生。他與亞瑟母親都是善良而虔誠的人,這便也造成了亞瑟天性憫人,嫉惡如仇,堅持正義不動搖的性格。他最終的選擇是合情合理的。如果換上我,我也必定做出同樣的選擇,不得不把自己最心愛的人送上斷頭台,最終導致自己的精神崩潰。當他領悟到現實真相後,他悔恨不已,在他瘋狂地砸下聖像之後,他選擇了死亡。這也是他最好的歸宿。於是,他也如牛虻一樣獲得瞭解脱。他最終跟隨心愛的兒子去了。餘下的人們,我想他們都將繼承他的遺願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要革命少不了流血,能讓“聖子的鮮血”喚醒那些沉睡的民眾,這便是那些仁人志士肝腦塗地而在所惜的原由。

瓊瑪也是個極讓我尊敬的人。她的沉着冷靜,她的堅定不移和深明大義,都無愧於牛虻對她的執着的愛。然而,她也承受着多年的悔恨。她永生也忘不了那個從童年時代就一直印在腦海中的名。逝者已矣,生者可追!我相信瓊瑪會更加執着地頑強地戰鬥下去。前進吧!為了自由。

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 兩者皆可拋

《牛虻》一書也使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為死亡所纏繞的肉體和靈魂是何其痛苦,我們有什麼理由為身邊那一點點輕如塵埃的小事而埋怨、哀歎!沒有什麼事能使我們放棄對信仰的追求與生之希望,沒有什麼溝壑是不能逾越的!只要你找到了前進的方向,你為什麼還要停滯不前呢?我的太陽到底在哪裏呢?難道世俗便是真理、便是希望嗎?第一個走出這一步的人固然是艱難的,但是,再困難也得朝前走,即使沒有志同道合的人,甚至有人嘲諷與阻撓,也要堅定地走下去!有什麼讓你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呢?

《牛虻》讀書筆記牛虻讀書筆記(2) | 返回目錄

.3.23午後《牛虻》讀書筆記

從舊書堆裏搜索到《牛虻》。記得在國中時代似乎讀過,讀卻是走馬觀花,今天再看到此書,耐心讀讀,很有教益。牛虻身上很多哲理在,最起碼堅強地生活,幽默地生活是我所追求的。以下是有關牛虻的文。保存至此。

“無論我活着,還是我死去,我都是一隻快樂的牛虻。”他,算是經歷了世上所有的災難,拖着殘損的軀體,卻始終快活。因為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他活下去的目標。他不是一個懦弱的人,他把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深深埋在心中,把他的愛與怨恨一併埋葬,直至末日降臨。他對主教深沉的永遠無法化解的愛與恨困擾了他一生,也成了他悲劇的根源。神父是他一生最敬重最信賴的人,他曾經奉為神明,直至最終忍不住向神父告別時,他還是滿懷希望。可是神父辜負了他的愛,“殺死”了他。在他心中,這一切也是情有可原的,是預料中的事,他如同飛蛾赴火般“成功”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牛虻》1897年在英國出版,在本國文學界一直默默無聞。但半個世紀後被譯成中文時,深受中國廣大青年的喜愛,先後發行一百多萬冊。造成這種比較文學中罕見的事例的原因之一,是當時中國青年所持的文學觀念和思想傾向,他們樂於閲讀革命志士傳奇式的故事,學習並且仿效那些臨危不懼、寧死不屈、為人民而戰鬥的英雄形象。六月裏一個炎熱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開着,大學生亞瑟•伯頓正在比薩神學院的圖書館裏翻查一大疊講道稿。院長蒙泰尼裏神父關愛地注視着他。亞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個英國富商伯頓家中,名義上他是伯頓與後妻所生,但實則是後妻與蒙泰尼裏的私生子。亞瑟從小在家裏受異母兄嫂的歧視,又看到母親受他們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卻始終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亞瑟崇敬蒙太尼裏神甫的淵博學識,把他當作良師慈父,以一片赤誠之心回報蒙太尼裏對自己的關懷。

當時的意大利正遭到奧地利的侵略,青年意大利黨爭取民族獨立的思想吸引着熱血青年。亞瑟決定獻身於這項事業。蒙泰尼裏發現了亞瑟的活動後十分不安,想方設法加以勸阻;但亞瑟覺得作一個虔誠的教徒和一個為意大利獨立而奮鬥的人是不矛盾的。在一次祕密集會上,亞瑟遇見了少年時的女友瓊瑪,悄悄地愛上了她。

蒙泰尼裏調到羅馬當了主教,警方的密探卡爾狄成了新的神父。在他的誘騙下,亞瑟在懺悔中透露了他們的行動和戰友們的名,以致他連同戰友一起被捕入獄。他們的被捕,瓊瑪本是不相信亞瑟出賣了革命黨人的,但亞瑟卻在出獄時精神崩潰般的説出了是自己出賣的。並且沒有發現瓊瑪一直在自己的身邊。瓊瑪在憤怒之下打了他的耳光。亞瑟痛恨自己的幼稚無知,對神甫竟然會出賣自己而感到震驚,同時得知蒙泰尼裏神父原來是他的生身父親,他最崇仰尊敬的人居然欺騙了他。這一連串的打擊使他陷入極度痛苦之中,幾乎要發狂。他想過要自殺,但為了一個該死的教士不值。他一鐵錘打碎了曾經心愛的耶穌蒙雕像,對於現在的他來説,他們都只是昨日曾崇拜的偶像,泥塑的雕像!然後他偽裝了自殺的現場,隻身流亡到南美洲。

在南美洲,亞瑟度過了人間地獄般的13年。流浪生活磨鍊了亞瑟,回到意大利時,他已經是一個堅強、冷酷、老練的“牛虻”了。他受命於瑪志尼黨揭露教會的騙局。他用辛辣的筆一針見血地指出,以紅衣主教蒙太尼裏為首的自由派實際上乃是教廷的忠實走狗。牛虻贏得了大家的喜愛。此時,他又遇見了瓊瑪,但瓊瑪已認不出他了。

牛虻和他的戰友們積極準備着起義。在一次偷運軍火的行動中被敵人突然包圍,牛虻掩護其他人突圍,自己卻因為蒙泰尼裏的突然出現而垂下了手中的槍,不幸被捕。

牛虻的戰友們設法營救他,但牛虻因曾經的舊傷發作,暈倒在越獄途中。敵人決定迅速將他處死。前來探望的蒙泰尼裏企圖以父子之情和放棄主教的條件勸他歸降;牛虻則動情地訴説了他的悲慘經歷,企圖打動蒙泰尼裏—那個自己一直深愛的人。要他在上帝(宗教)與兒子(革命)之間作出抉擇。但他們誰都不能放棄自己的信仰。蒙泰尼裏在牛虻的死刑判決書上籤了,自己也痛苦地因心臟動脈瘤致死。

刑場上,牛虻從容不迫,自己解決掉了自己的槍決,慷慨就義。在獄中給瓊瑪的一封信裏,他寫上了他們兒時熟稔的一首小詩:

無論我活着,還是我死去,我都是一隻快樂的飛來飛去的牛虻。

至此,瓊瑪才豁然領悟:牛虻就是她曾經深愛過而又冤屈過的亞瑟。

長篇小説《牛虻》的作者艾捷爾•伏尼契(1864-1960)是英國進步的資產階級作家。出身在愛爾蘭科克市。她早年喪父,從小就養成堅強的性格。1885年要柏林音樂學院學成歸國後,她結識了一些流亡在倫敦的各國革命者,她的丈夫是一位波蘭革命活動家。這些對她的思想和創作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牛虻》是伏尼契的代表作,描寫的是19世紀意大利愛國者為祖國的統一和獨立而進行的英勇鬥爭。作品通過對牛虻一生的身世和遭遇,塑造了一個資產階級青年革命家的形象。他在黑暗、污濁、欺騙、虛偽的現實教育下,背叛了他所篤信的上帝和階級,投向革命,捲入了火熱的鬥爭,鍛鍊成了一個為統一和獨立的意大利而戰鬥的革命者。他的光輝形象,曾使很多革命青年受到巨大鼓舞。奧斯特洛夫斯基在他寫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書中就對牛虻的勇敢和非凡的毅力作過高度評價。《牛虻》在世界許多國家都擁有廣泛的讀者。

小説題名《牛虻》,是因為作者自幼尊敬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蘇格拉底曾被誣告用哲學腐蝕青年而被宗教法庭判處死刑。臨刑前他對審判官説:“真正意義的行為是不應當考慮生命危險的,我被神派到這個城市裏來,好比是馬身上的一隻牛虻,職責就是刺激它趕快前進。”這種堅持信仰,寧死不屈的崇高精神,被伏尼契移植到她的作品的主人公身上,所以給亞瑟取了“牛虻”這個外號,小説即因此而得

《牛虻》一書是作者伏尼契受到當時身邊革命者的獻身精神的激勵寫成的。它生動地反映了19世紀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對奧地利統治者、爭取國家獨立統一的鬥爭,成功地塑造了革命黨人牛虻的形象。

小説主人公亞瑟的成長是通過各種矛盾衝突來表現的。這種矛盾衝突主要包括父子關係、宗教信仰兩個方面,集中體現在亞瑟同神甫蒙泰尼裏的關係上。開始時,亞瑟並不知道蒙泰尼裏是自己的父親,而只是把他當作慈愛可親、堪予信任的神甫。當時的亞瑟受到了爭取民族解放獨立思想的影響,在跟神甫的討論中堅持認為:做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與一個為意大利獨立而奮鬥的人並不矛盾。他不知道兩者在當時的意大利是水火不相容的。神甫對這種天真的想法十分擔心,他寄希望於將來能偷偷打消會導致亞瑟反教會統治的危險思想。然而亞瑟對神甫因父子私情而產生的寬容卻作了錯誤的理解,認為宗教與革命是可以統一的,並且不恰當地把神甫看作是教會統治的代表。由於這一錯覺,當新神甫到來時,他立即遭受懲罰:他和所有的革命黨人遭到逮捕。直到他兒時的女友瓊瑪給他一記耳光,人家告訴他新神甫告密,以及蒙太尼裏就是他父親時,他那天真的幻覺才痛苦地消散。他開始認識到民族獨立與教會統治是勢不兩立的。這次挫折對亞瑟來説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同時又是火中鳳凰的新生。因此,亞瑟自殺這一情節安排有良好的藝術效果,是小説的精華所在。從此之後,亞瑟再也不是舊“亞瑟”了,他變成了“牛虻”。

“牛虻”一詞源出希臘神話,天后赫拉嫉妒丈夫宙斯愛上了少女安娥,放出牛虻來日夜追逐已化為牛的安娥,使得她幾乎發瘋。後來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把自己比喻為牛虻,説自己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對當時社會的弊端實行鍼砭,即使自己為此而死也在所不惜。伏尼契以“牛虻”作為新生亞瑟的名,意味着他將是一個堅定的反教會統治的革命者。果然,當“牛虻”出現在讀者面前時,人們看到的是一個飽經憂患、意志堅強、機智勇敢的革命者的形象。牛虻對革命的無限忠誠激起讀者對他的崇敬之感。而作品結尾對牛虻慷慨就義的描寫,則是特別精彩的一筆。

牛虻:為信仰赴死如散步

他,牛虻——一個為了自己的革命信仰,甘願被命運折磨的人。他深愛過兩個人——父親蒙坦里尼和高潔的女人瓊瑪,但後來的他一生都沒有再給機會讓他們來愛他。他的內心承受了非人的煉獄般的折磨。他給我們留下的思索是:人到底該為什麼活着。

牛虻最後在遺書裏寫下的一段話,至今成為經典:我沒想到他們這麼快就重新動用審訊和處決的手段。我知道如果你們這些留下來的人團結起來,就會給他們猛烈的反擊,你們將會實現為之奮鬥的宏偉大業。至於我,對待死亡將會懷着輕鬆的心情,走進院子,就像是一個放假回家的孩童。我已經完成了我這一份工作,死刑就是我已經徹底完成了這份工作的證明。他們殺了我,因為他們害怕我,我心何求?

牛虻:終生只愛一個人

她,瓊瑪——牛虻在亞瑟時代就對她心生愛慕,只可惜由於無意中泄露了組織祕密,被視為叛徒。瓊瑪的一記耳光打碎了亞瑟的心,他的愛情也從此暗淡下來。13年後,當亞瑟化作牛虻歸來,身心俱已大變。他記恨瓊瑪對他的傷害,即使在她面前內心再次強烈地翻滾着愛情,也不承認自己就是曾經的亞瑟,這種殘酷的折磨讓瓊瑪一直生活在悔恨和內疚中。直到死前,他才給瓊瑪留下一封告別信,承認了自己的身份,那種撕心裂肺的愛情讓瓊瑪悲痛欲絕。“在你還是一個難看的小姑娘時,瓊瑪,我就愛你。那時你穿着方格花布連衣裙,繫着一塊皺巴巴的圍脖,扎着一根辮子拖在身後。我仍舊愛你”。

牛虻:也有另一場糾葛

她,綺達——一個美麗的吉普賽女郎。她在對牛虻的瘋狂愛情裏找到了生存下去的理由。但牛虻並不把她放在眼裏,她只是他在某些場合,某些需要時的陪襯。她怎麼能甘心呢?她不僅要佔有牛虻的肉體,還要爭取他的靈魂。可是,牛虻的靈魂除了屬於革命,屬於自己的信仰,還屬於暗戀的瓊瑪——他的同志和戰友。這就註定了無論做什麼,怎樣做,吉達都是和悲劇連為一體的。但綺達就是願意以這樣的方式燃燒自己,直至化為灰燼。

牛虻:殘酷“封鎖”父愛

他,蒙坦里尼——曾是他的榜樣和偶像,他曾立志長大後要成為他那樣的人。但他沒想到他曾私通自己的母親,而自己就是他的私生子。這種毀滅性的打擊讓亞瑟的信仰徹底崩潰。這一事件也直接決定了亞瑟時代的結束。他留給這位“敬愛的神父”一個投海自殺的假象,讓這位“父親”的內心多年來一直浸泡在靈魂的煎熬裏。13年之後,他們再次相遇,但父子之情已經在各自信仰的極端衝突中痙攣與壓抑。父親最後目睹了兒子的死亡,但他的靈魂又怎可能得到安息,他很快也隨兒子而去。

《牛虻》-經典段落

他們沿着湖邊走到一處僻靜的地方,坐在一段低矮的石頭牆上。緊挨着他們的旁邊長着一叢玫瑰,上面結着猩紅的果子。一兩簇遲開的乳白色花兒仍然掛在高處的一根花莖上,帶着沉重的雨滴在淒涼地擺動。在碧綠的湖面上,一隻小船在裹着露水的微風中盪漾,白色的風帆無力地抖動。小船顯得輕盈柔弱,就像是一束銀白色的蒲公英被扔到了水上。高處的薩爾佛多山上,某個牧人小屋的窗户敞開着,就像是一隻金黃色的眼睛。玫瑰花垂下頭來,在九月裏悠閒的白雲下浮想連翩。湖水拍打着岸邊的鵝卵石,發出喃喃的低語。

標籤: 讀書筆記 牛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biji/4ljew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