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天津導遊詞 >

天津美麗風光導遊詞(精選5篇)

天津美麗風光導遊詞(精選5篇)

天津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天津_____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天津旅遊觀光。我是導遊員陳奕婷,

天津美麗風光導遊詞(精選5篇)

我旁邊的這一位是我們的司機門師傅。今天就由我們來為大家服務。如果大家在旅途中遇到什麼問題請您儘管提出來。我們會竭誠為您服務。最後在這裏望大家能夠在天津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今天我們要遊覽的地方是天津五大道風情區。首先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五大道的概況。五大道是指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區成都道以南,馬場道以北,西康路以東,馬場道與南京路以西的長方形區域。總長度為17公里,總佔地面積為1.28平方公里。內涵23條道路。歷史上曾經由海河淤泥墊地而形成。19世紀初,這裏曾是英國租界。

説起小洋樓,上海、青島、廈門都有很多,但是比較起來,天津卻是現存最多,保存最為完好,也是最為出名的。在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這裏居住的人不同尋常。據不完全統計,在上個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在這裏就曾居住過兩任民國總統,分別是徐世昌,曹錕。七任國務總理或代理國務總理以及各省的督軍,實業家,買辦。

今天我們主要遊覽的景點有天津外國語學院,粵唯鮮酒樓,和平賓館,慶王府,民院體育館,以及其他名人舊居。好了,接下來,就讓我們共同來體味五大道獨特的風味建築。

現在我們大家所看到的就是寫有五大道三個字的大時鐘。它是五大道的標誌之一。那我們今天就以它為起點,首先遊覽的就是馬場道。下面請大家隨我參觀。

馬場道是五大道中最長的一條路,他全長是3216米。因通往英租界的跑馬場而得名。下面請大家跟我繼續參觀。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天津外國語學院。它的前身是北疆博物院。北疆博物院是近代所設立的第一家自然博物館,它的創辦者是法國學者離桑,中文名字叫桑志華。大家請看,它的建築為典型的法式建築,主要體現的是它的大屋頂,它的大屋頂主要體現的是法國曼賽爾的建築特色。

眼前的這座小洋樓,它始建於1920_年,是有英國的皮毛商人達文士修建。這棟小洋樓是五大道上為數不多的西班牙式建築。

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睦南道。睦南道全長是1968米。走進睦南道,我們首先看到的是著名愛國將領高樹勛的舊居。這棟小洋樓風格別具,是一座典型的英式建築。英式建築最主要的特點是大坡度,尖屋頂,並開有天窗。

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睦南道金林村四號,當時居住的是清朝末年最後一個總管太監小德張。接下來就請大家跟我進去參觀。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金林村四號小德張的居所。民國二年,小德張攜大量私款及他的家人來到天津。他先是在重慶道的55號置地建房,後來把這棟房產讓給了清慶王載振,於是小德張又在天津的其他地方購置了很多房產。而這棟小洋樓是小德張在家境逐漸衰落的時候所居住的地方,直到1957年,小德張在這裏病逝。好了,接下來請大家繼續跟我參觀。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位於河北路183號的粵唯鮮海鮮酒樓,這棟樓始建於1936年到1937年間,由於它外圍疙瘩點點,所以天津人把它稱之為疙瘩樓。這棟樓是由著名的意大利設計師保羅鮑乃弟設計的。當時設計出來之後是一座公寓式的大樓。而在這棟大樓的305號房間曾經居住的是著名的京劇表演大師馬連良。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位於睦南道20號的孫殿英舊居。孫殿英當時盜掘清東陵的慈禧墓,把慈禧墓盜掘一空,所盜寶物足足裝了五隻大皮箱子。而且都是由孫殿英親自加封的。該樓始建於1930年,是以其二姨太的名義所購置的房產。整棟建築為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築。巴洛克式建築的點睛之筆就是迎面的幾根絞繩式立柱。接下來請大家隨我進去參觀。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理道。大理道全長1745米,兩側房屋大多是單體的英式小洋樓。它的私密性和隱蔽性非常的強。接下來就請大家跟我繼續參觀。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理道上的和平賓館。它又被稱之為潤園。1951年的時候,毛爺爺來到天津視察工作,就曾在這裏居住。為了紀念他,取名為潤園。因為毛爺爺,字潤之。這棟樓始建於1931年,是由安徽壽州著名的實業家孫振芳先生出巨資修建的。整棟樓的建築風格為西班牙式建築。這也是整個五大道上為數不多的西班牙式建築。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民院體育場。它是由海河的淤泥墊地而形成的。整體的佔地面積為41200平方米。當市民園體育場外圍的圍牆以及羅馬柱全部都是鐵質的。但在1943年的時候日本人侵佔天津,便把原來的鐵質羅馬柱及圍牆全部盜走,用來製造軍火,後來改為磚砌的圍牆以及羅馬柱。1954年民園體育場足球場地鋪設了草坪,並搭起了24米高的木質燈架,成為全國第一個燈光草坪足球場。它也曾經是天津泰達足球隊的主場。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是整修一新的民院體育場。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位於重慶道55號的慶王府。它始建於1920_年,是由清朝末年最後一個總管太監小德張所督建的。1920_年清王朝慶親王第四代傳人愛新覺羅·載振來到天津,相中了小德張所督建的這套宅院,於是載振用當時他在天津北馬路的十一所平方與他交換,所以説此處房產是載振置換到手的。1920_年,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把溥儀趕出了紫禁城。載振也隨之來到天津,就一直居住在這座王府當中。搬進來的載振在這裏吃喝享樂,吸食鴉片,過起了悠哉悠哉的寓公生活,直到1947年,71歲的四世親王在這裏病故。慶王府的建築為典型的中西合璧式,首先看到的是它的門樓為典型的西式門樓。它的寓意是海納百川。接下來請大家隨我進去參觀。一進大門口,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組高大的石台階,它的台階數為17級半,這其中是有含義的。因為在古代,9是陽數,99是極陽數,只有皇帝才有權利使用。而當時的小德張想把它修成十八級,但又怕皇帝怪罪於他,於是他命人把第一層削去了一層,變成了17節半。而這一點又充分的表現了小德張當時的一種心態,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皇帝,只有他是最大的。現在請大家隨我到側面看一下主樓的主體建築。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它的主樓,為典型的中式建築。現在請大家跟我參觀一下它的後花園。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慶王府的後花園。這座花園是小德張按照北方園林的建築造型而修建的。它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這裏有涼亭,假山,水池,小橋等。在整座花園當中,最令人叫絕的是這七棵黃金樹。據説這是北美的一種樹種,到了深秋季節它會結出像長豆角一樣的果實,而且表面是呈金黃色的。這樣一根根的倒掛在樹上,像金條一樣,由此而得名。_期間,慶王府是遭到破壞最少的一座風貌建築。其中的原因就是從解放後至今,這裏一直是天津外事辦公室。現在這裏已經成為天津對外友好往來的一個重要場所

百年曆史看天津,天津的縮影在和平,和平的精華全部集中在五大道這個地區,我相信明天的五大道將會以更新的姿態來迎接更多遊人的參觀。轉眼之間我們今天的旅途就要結束了,在此我要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幫助,對大家深深的道一聲謝謝。如果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妥也希望您能夠見諒,在此留下您寶貴的意見以便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能夠有所改進。如果有緣,我期待能夠和您再次相會在天津。最後我在這裏祝願大家萬事順意,一路平安。

天津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2

東麗湖位於市郊東麗區,距市中心24公里,距港口30公里,距京津塘高速公路出口10公里,距濱海國際機場12.5公里,距國際高爾夫球俱樂部7.5公里。市級公路均可通往東麗湖。東麗湖温泉旅遊度假區佔地面積22.01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4.01平方公里,水面面積8公里。湖岸周長12公里,湖水容量2200萬立方米,是杭州西湖的1.5倍。湖中盛產銀魚,梭魚等多種水產,每年有10萬多隻野禽在湖邊繁衍生息。這裏地熱資源豐富,是中國北方地熱帶源頭,有許多地熱井出口,水温高達97度。

盤山主峯掛月峯海拔864米,峯頂聳立着一座八角三層的塔,就是遼代統和年間建造,天五尺”,“一覽眾山小”等題記,回首望天明代重修的定光佛舍利塔。從掛月峯下俯瞰,修葺一新的雲罩寺於綠樹環抱之中尤為奪目,頗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雲罩寺曾受到過乾隆的“特批”,破格用了“皇家專色”,將屋頂等修成金黃色,這是許多寺廟所不敢企盼的。從魏武帝曹操開始,陸續有唐太宗、遼太宗、遼聖宗、清康熙等多位皇帝到盤山“巡遊聖境,禮佛參禪”。但與盤山關係最為密切的當數乾隆,他不但發出了“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的讚歎,而且言行一致,28次上山。其對盤山的特別眷顧,的確超過旁人。

現在我們也將做為皇帝來休驗一下度假村的意境吧.

魅力天津風光導遊詞5

各位遊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天津_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天津旅遊觀光。我是導遊員陳奕婷,我旁邊的這一位是我們的司機門師傅。今天就由我們來為大家服務。如果大家在旅途中遇到什麼問題請您儘管提出來。我們會竭誠為您服務。最後在這裏望大家能夠在天津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今天我們要遊覽的地方是天津五大道風情區。首先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五大道的概況。五大道是指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區成都道以南,馬場道以北,西康路以東,馬場道與南京路以西的長方形區域。總長度為17公里,總佔地面積為1。28平方公里。內涵23條道路。歷史上曾經由海河淤泥墊地而形成。19世紀初,這裏曾是英國租界。

説起小洋樓,上海、青島、廈門都有很多,但是比較起來,天津卻是現存最多,保存最為完好,也是最為出名的。在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這裏居住的人不同尋常。據不完全統計,在上個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在這裏就曾居住過兩任民國總統,分別是徐世昌,曹錕。七任國務總理或代理國務總理以及各省的督軍,實業家,買辦。

今天我們主要遊覽的景點有天津外國語學院,粵唯鮮酒樓,和平賓館,慶王府,民院體育館,以及其他名人舊居。好了,接下來,就讓我們共同來體味五大道獨特的風味建築。

現在我們大家所看到的就是寫有五大道三個字的大時鐘。它是五大道的標誌之一。那我們今天就以它為起點,首先遊覽的就是馬場道。下面請大家隨我參觀。

馬場道是五大道中最長的一條路,他全長是3216米。因通往英租界的跑馬場而得名。下面請大家跟我繼續參觀。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天津外國語學院。它的前身是北疆博物院。北疆博物院是近代所設立的第一家自然博物館,它的創辦者是法國學者離桑,中文名字叫桑志華。大家請看,它的建築為典型的法式建築,主要體現的是它的大屋頂,它的大屋頂主要體現的是法國曼賽爾的建築特色。

眼前的這座小洋樓,它始建於1905年,是有英國的皮毛商人達文士修建。這棟小洋樓是五大道上為數不多的西班牙式建築。

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睦南道。睦南道全長是1968米。走進睦南道,我們首先看到的是著名愛國將領高樹勛的舊居。這棟小洋樓風格別具,是一座典型的英式建築。英式建築最主要的特點是大坡度,尖屋頂,並開有天窗。

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睦南道金林村四號,當時居住的是清朝末年最後一個總管太監小德張。接下來就請大家跟我進去參觀。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金林村四號小德張的居所。民國二年,小德張攜大量私款及他的家人來到天津。他先是在重慶道的55號置地建房,後來把這棟房產讓給了清慶王載振,於是小德張又在天津的其他地方購置了很多房產。而這棟小洋樓是小德張在家境逐漸衰落的時候所居住的地方,直到1957年,小德張在這裏病逝。好了,接下來請大家繼續跟我參觀。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位於河北路183號的粵唯鮮海鮮酒樓,這棟樓始建於1936年到1937年間,由於它外圍疙瘩點點,所以天津人把它稱之為疙瘩樓。這棟樓是由著名的意大利設計師保羅鮑乃弟設計的。當時設計出來之後是一座公寓式的大樓。而在這棟大樓的305號房間曾經居住的是著名的京劇表演大師馬連良。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位於睦南道20號的孫殿英舊居。孫殿英當時盜掘清東陵的慈禧墓,把慈禧墓盜掘一空,所盜寶物足足裝了五隻大皮箱子。而且都是由孫殿英親自加封的。該樓始建於1930年,是以其二姨太的名義所購置的房產。整棟建築為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築。巴洛克式建築的點睛之筆就是迎面的幾根絞繩式立柱。接下來請大家隨我進去參觀。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理道。大理道全長1745米,兩側房屋大多是單體的英式小洋樓。它的私密性和隱蔽性非常的強。接下來就請大家跟我繼續參觀。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理道上的和平賓館。它又被稱之為潤園。這棟樓始建於1931年,是由安徽壽州著名的實業家孫振芳先生出巨資修建的。整棟樓的建築風格為西班牙式建築。這也是整個五大道上為數不多的西班牙式建築。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民院體育場。它是由海河的淤泥墊地而形成的。整體的佔地面積為41200平方米。當市民園體育場外圍的圍牆以及羅馬柱全部都是鐵質的。但在1943年的時候日本人侵佔天津,便把原來的鐵質羅馬柱及圍牆全部盜走,後來改為磚砌的圍牆以及羅馬柱。1954年民園體育場足球場地鋪設了草坪,並搭起了24米高的木質燈架,成為全國第一個燈光草坪足球場。它也曾經是天津泰達足球隊的主場。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是整修一新的民院體育場。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位於重慶道55號的慶王府。它始建於1922年,是由清朝末年最後一個總管太監小德張所督建的。1923年清王朝慶親王第四代傳人愛新覺羅·載振來到天津,相中了小德張所督建的這套宅院,於是載振用當時他在天津北馬路的十一所平方與他交換,所以説此處房產是載振置換到手的。1924年,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把溥儀趕出了紫禁城。載振也隨之來到天津,就一直居住在這座王府當中。搬進來的載振在這裏吃喝享樂,過起了悠哉悠哉的寓公生活,直到1947年,71歲的四世親王在這裏病故。慶王府的建築為典型的中西合璧式,首先看到的是它的門樓為典型的西式門樓。它的寓意是海納百川。

接下來請大家隨我進去參觀。一進大門口,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組高大的石台階,它的台階數為17級半,這其中是有含義的。因為在古代,9是陽數,99是極陽數,只有皇帝才有權利使用。而當時的小德張想把它修成十八級,但又怕皇帝怪罪於他,於是他命人把第一層削去了一層,變成了17節半。而這一點又充分的表現了小德張當時的一種心態,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皇帝,只有他是最大的。現在請大家隨我到側面看一下主樓的主體建築。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它的主樓,為典型的中式建築。

現在請大家跟我參觀一下它的後花園。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慶王府的後花園。這座花園是小德張按照北方園林的建築造型而修建的。它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這裏有涼亭,假山,水池,小橋等。在整座花園當中,最令人叫絕的是這七棵黃金樹。據説這是北美的一種樹種,到了深秋季節它會結出像長豆角一樣的果實,而且表面是呈金黃色的。這樣一根根的倒掛在樹上,像金條一樣,由此而得名。_期間,慶王府是遭到破壞最少的一座風貌建築。其中的原因就是從解放後至今,這裏一直是天津外事辦公室。現在這裏已經成為天津對外友好往來的一個重要場所。

百年曆史看天津,天津的縮影在和平,和平的精華全部集中在五大道這個地區,我相信明天的五大道將會以更新的姿態來迎接更多遊人的參觀。轉眼之間我們今天的旅途就要結束了,在此我要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幫助,對大家深深的道一聲謝謝。

如果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妥也希望您能夠見諒,在此留下您寶貴的意見以便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能夠有所改進。如果有緣,我期待能夠和您再次相會在天津。最後我在這裏祝願大家萬事順意,一路平安。

天津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3

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是楊柳青博物館。

它原系清末八大家之一石元仕的住宅。石家祖籍山東東阿縣,明代時起便以漕運糧食為業,盈利漸豐。乾隆五十年,從石衷開始落户楊柳青,其子石萬程頗善經營,家資日豐。清嘉慶四年,乾隆寵臣和坤獲罪賜死,有一侍女攜珠寶出逃,被石萬程停泊在通州的糧船收留,由此,石家財富驟增,到石萬程之子石獻廷時期,石家一改累代單傳而人丁興旺,家大業大。石獻廷就把石家財產分給四個兒子,各立堂門,長門福善堂,二門正廉堂,三門天錫堂,四門尊美堂。其中以四門尊美堂治家有方,財丁興旺,不斷擴建為津西第一家,世人俗稱石家大院。石元仕於民國八年去世,他的夫人攜全家遷居天津市內,從此石家便逐漸衰落,石家大院被嚴重破壞。自1987年,西青區人民政府相繼投資560元逐漸修復,1991年石家大院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命名為天津楊柳青博物館。

好了,現在我們到石家大院了。請大家下車時隨身帶好自己的物品,不要放在車上。下午5:00在車上集合,記住我們的遊覽車為白色客車,車號為津__X。

大家從這邊進入,這裏以前是石家的內帳房,現在作為名人照片展室。我們進去看一下,整個大院拍攝了將近四十多部電影,電視劇。象《刀劍笑》,劉德華主演的;《日出》,徐帆主演的;《煙雨紅顏》,劉德凱導演,周迅,張信哲主演的。許多名人也來過石家大院,像著名的節目主持人敬一丹,崔永元。此外,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石揮就是石家的第六代世孫,他自導自演了電影《我這一輩子》。

現在我們去看一下聞名中外的楊柳青年畫陳列。先看第一展室,在這邊陳列的是清代康熙-乾隆時期的代表作品,這個時期的年畫以表現人民生活及歷史故事題材為主,人物突出,注重人物神情刻畫。看這幅《福善吉慶》是一幅有情節的仕女娃娃寓意畫,它的寓意是採用漢字的諧音表示吉祥,用蝙蝠的“蝠”代幸福的“福”,用扇子的“扇”代善良的“善”,用刀槍劍戟的“戟”代吉祥的“吉”,用罄竹難書的“罄”代慶祝的“慶”。大家可以看一下另外幾幅畫《仕女遊春》《金玉滿堂》《盜仙草》《十不閒》。在這邊陳列的年畫是清嘉慶-道光期間的代表作品,畫面人物較多,背景比較複雜。《四藝雅劇》在用色上採用蘭,黑,灰等少數顏色,收到清雅素淡的效果,這種敷彩方法叫“散蘭”。展室中間是用泥人形式表現的製作年畫的五大工序:“勾描,刻板,套印,彩繪,裝裱”。現在我們去第二展室去看燈箱畫,石元仕的哥哥石元俊在光緒四年組織崇文書院,設在文昌閣,文昌閣建成後,決定做一套壁燈二十四盞,每盞從勸善經書中摘一句格言,按該句語意構思繪圖,畫於燈箱上。現在該館展出的就是其中八盞。

往前走,我們去看一下婚俗展室。右邊就是古代結婚用的花轎,花轎有兩層,內層叫做轎芯子。左邊是用泥人捏製的結婚場面,周圍是一些婚俗用品陳列。鳳冠,一般人家是從轎房租來的,“聯升齋”就是當時租賃結婚用品的一個字號,相當於現在租賃婚紗的地方。帽筒,薰香爐,梳頭匣,鏡子,食品罐都是陪嫁之物。

這裏原來是女花廳,現在作為磚雕展室對外開放。這些磚雕都是取自楊柳青鎮民宅建築,從中可以看到千年古鎮的建築風貌。第一展室展出山尖類磚雕,第二展室展出門樓磚雕,第三展室展出影壁類磚雕。這幅叫“福壽三多”,仙桃表健康長壽,石榴表多子,佛手可握財,多壽,多子,多財故為“福壽三多”。第四展室的這幅磚雕叫“輩輩封候”,老猴背小猴上樹偷桃,觸到了蜂窩,蜜蜂蟄在猴背上,取其諧音背背蜂猴。

下面我們看一下商俗展室。這裏展現的是清末民七年級條街,再現了當年楊柳青鎮的繁華景象,可謂中國北方大商埠的縮影。大家注意看一下,店鋪兩邊的對聯都很有意思,理髮店門口是“頭等事業,頂上功夫”。炸糕店是“餅名五福,糕賜重陽”。當鋪是“青鋪飛去復飛來,白銀贈人還贈我”。我們一會去佛堂。

在佛堂正中供奉的就是觀士音菩薩,屋裏上方供有關公像,下方福,祿,壽三星像。佛堂為典型的抬樑式框架結構,四樑八柱。這種民宅結構非常堅固,也就是人們常説的牆倒房不塌。

石家大院共有三道垂花門,因其垂柱根據荷花的三個花期雕刻成三種不同形態的圖案,分別取名為:“含苞待放”“花蕊吐絮”“籽滿蓬蓮”。

我們先去看第一道垂花門,“含苞待放”,它是三座垂花門中最講究的一座。它的中間有兩塊抱鼓石,抱鼓石外側是象首,即“吉祥”,裏側是鶴鹿回春。當年僅石料就需白銀五百兩,兩位石匠精雕細刻一年之久才完工。垂花門木格上有四季花圖案,象徵走過此門,四季平安,讓我們一起走過此門去看戲樓。

石家大院有三絕:牌坊,戲樓,文昌閣。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三絕之一的戲樓。戲樓頂子外面是一層鐵皮,上面有銅鉚釘鉚成的一個大壽字。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餘舒巖,孫菊仙,龔雲甫都在此唱過堂會。整個戲樓的特點是冬暖,夏涼,音質好。戲樓的牆壁是磨磚對縫建成,嚴密無縫隙,設有穿牆煙道,由花廳外地爐口入炭200斤燃燒一晝夜,冬日雖寒風凜冽,樓內卻温暖如春。到了夏天,戲樓內地爐空氣流通,方磚青石堅硬清涼,東西兩側開有側門使空氣形成對流,空間又高,窗户設計的陽光不直射卻分外透亮,使人感到十分涼爽。戲樓建築用磚均是三座馬蹄窯指定專人特殊燒製。經專用工具打磨以後幹擺疊砌,用元宵面打了糨糊白灰膏粘合,牆成一體,加上北高南低迴聲不撞,北面隔扇門能放音,攏音效果極佳,偌大戲樓不用擴音器,不僅在角落聽得清楚,即使在院內也聽得明白無誤。因此,石府戲樓堪稱“民間一絕”。

天津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大家好:

萬仙山景區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河南省輝縣市沙窯鄉境內,距新鄉市70多公里,面積達64平方公里,最高山峯海拔1672米,至峯頂可遠眺黃河,是國內著名的休閒旅遊勝地、避暑基地、影視基地、寫生基地和拓展培訓基地。萬仙山景區距新鄉市70多公里,距鄭州150公里,面積達64平方公里,最高山峯海拔1672米,至峯頂可遠眺黃河,一覽逶迤羣山。萬仙山景區由中華影視村——郭亮、清幽山鄉——南坪、人間仙境——羅姐寨三個分景區組成。主要景點有:紅巖絕壁大峽谷、影視村、絕壁長廊、天池、蓮花盆、白龍洞、喊泉、日月星石、黑龍潭瀑布、五峯山林海、黃龍洞、磨劍峯、羅姐寨、孫臏泉、七朗峯等200餘處。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夏季平均氣温比山外低5度左右,是理想的避暑勝地,世外桃源。

萬仙山景區是南太行風光的典型代表,太行之魂的集中體現,景區內既有雄壯而蒼茫的紅崖絕壁,又有妙曼而又秀雅的山鄉風韻,集雄、險、奇、秀、幽為一體,各類景點有200餘處,主要有紅巖絕壁大峽谷、影視村、絕壁長廊、天池、蓮花盆、白龍洞、喊泉、日月星石、黑龍潭瀑布、五峯林農場、磨劍峯、丹分溝等。絕壁長廊長1200多米,完全由人工開鑿,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優美的自然風光,古樸的風俗民情,吸引了眾多的藝術名家、影視巨臂、中外遊客、美院學生。著名導演謝晉稱郭亮為“太行明珠”,著名作家張仃稱萬仙山為“華夏奇觀”。先後有《清涼寺鐘聲》、《走出地平線》、《倒黴大叔的婚事》、《舉起手來》等40多部影視劇在此拍攝,郭亮村被譽為“中華第一影視村”,著名影星濮存昕,郭達,倪萍,潘長江等藝術家都曾蒞臨景區。中央美院、廣州美院等100多所藝術院校和30多個攝影家協-會把萬仙山定為寫生基地、採風基地。

萬仙山風景區誠邀國內外各界朋友光臨!

萬仙山的由來

多少年來,據傳寶蓮燈的故事就發生在萬仙山。農家子劉彥昌進京趕考途中,到三聖母廟內避雨,被三聖母看中,婚配生子。三聖母的哥哥二郎神知道後,惱羞成怒,説她有辱門風,以違反天條定罪,將三聖母壓在華山之下,三聖母的兒子沉香,被元始天尊抱走,教他習武學藝,沉香長大後,帶着斧頭劈山救母。二郎神知道後,力阻沉香,惡戰數日,二郎神的劍、沉香的斧,砍削出聳立的紅巖絕壁。二郎神戰不過沉香,求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將助陣。天兵天將為沉香救母之心所感動,不願幫二郎神作戰,留下個替身迴天上去了,這些替身似人似仙,蹲立各異,千姿百態。萬仙山裏的華山、磨劍峯、聖母洞都內涵一個個傳説故事。

1992年,國家建設部旅遊資源調查組的專家到郭亮、南坪考察,時任沙窯鄉鄉長的劉興國和南坪村黨支部書記崔電亮給專家講了神話傳説,專家們聽了就給郭亮、南坪周圍的山峯定名為萬仙山。從此,沙窯風景區就成了萬仙山風景區。

清幽山鄉——南坪

萬峯競秀 俏裝列陣作儀仗

千瀑飛流 同音歡奏迎賓曲

這裏是南坪停車場,南面是五峯山,西南是龍潭溝,西面的懸崖絕壁屬於山西省地界,西北面是通天河谷,北面是將軍峯,峯頂上的山嶺是翠屏山,山那面是郭亮景區。

將軍峯

將軍峯是一座孤立的石峯,高89米,遊離絕壁28米,似身披盔甲的武士。據傳,玉皇大帝召集萬仙聚會,命令一天將在此值更守護。散會後忘了撤更,這一天將就永久的站立在這裏,化成了一座巖峯,成為萬仙山的守護神。將軍峯左右兩側壁立如削,高120餘米。1996年,全國第四屆攀巖比賽就在將軍峯西側的巖壁上舉行,是萬仙山第一次舉辦這樣的體育盛會,從那一年開始,每年都有許多攀巖愛好者來這裏練習。攀巖活動是一項很好的體育鍛煉活動,誰如果有興趣攀巖,可以試一試,但一定要帶上保險繩。將軍峯也是美術學生繪畫寫生的最佳景點之一,來南坪寫生的學生都給將軍峯作過素描和速寫。

到南坪景區不能不看日月星石,這是一塊淡紅色的沉積巖,石面長2.28米,最寬處1.28米,最厚處1.07米。1995年,村民宋運林鑿石蓋房,在河邊破開一塊大石頭,見石板面上清晰地顯着太陽、月亮、星星的圖像,他立即收起鐵錘鋼鑽,把村裏人叫來觀看,老支書崔電亮同志説這塊石頭是一塊奇石,一定要保存好。石英巖屬於沉積巖,石頭內有這種逼真的圖案實屬罕見。村裏人給這塊石頭定名為日月星石。日月星石上的太陽呈圓形,乳白色,直徑33公分,圓心中有一個淡粉色的圓圈,直徑4公分;月亮呈月牙形,直徑16公分,月牙中間有一個直徑11公分的白色圖案,太陽挨着石頭的邊沿,似初升的紅日,右上方19公分處是彎彎的月牙,石面上的56個星星是56粒晶體狀的石英石子,均勻地鑲嵌在沉積巖裏,圖案逼真清晰。

1996年春,河北省《邯鄲市報》副主編喬建勛為日月星寫詩,贊曰: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三寶精華聚南坪。1999年,一位客商願出10萬元買走這塊石頭,村裏人説,日月星石是萬仙山的鎮山之寶,千金不賣,真是黃金有價石無價。

從日月星石向南走就是龍潭溝,溝底是黑龍潭瀑布,落差30多米,水量隨季節的變化明顯,歷經歲月,瀑布在石板上衝擊出一潭,名黑龍潭。黑龍潭瀑布雖然落差不太高,但它具有太行瀑布的鮮明特點,瀑布的壑口有2米多深,上寬下窄,呈梯形,瀑布中間那一片紅色的巖石光華亮麗,光潔度可與最好的花崗巖石材媲美。黑龍潭有多深呢?至今也沒人能探到底。1998年夏天,南坪村請濟南軍區某部潛水員了來探水深,也沒有測定其深度。不過黑龍潭周圍空氣清新,含有極高的負離子;黑龍潭的水含有各種礦物質,用水洗浴,可使皮膚光滑細嫩。距黑龍潭百米處是白龍潭,沿着之字形的石梯走進了有紅河谷之稱的丹分溝,清澈的山泉在殷紅的巖石上流淌,男人説是一條血水河,女人説是一條胭脂河。這條河不知用了多少萬年的時間在紅巖絕壁之間衝涮出來一個石缸似的深潭,泉水如一束白絹穿潭而過。在這流淌的小溪裏,有一隻腳印清晰地印烙在赤紅的巖石上。據説,太上老君從這裏取水時留下的腳印,跺一跺這個腳印,可以健身祛邪。

從丹分溝逆水而上是丹分村,葱鬱的松林環抱着這個秀美的小山村。傳説,太上老君曾在此分發仙丹而得名。

華夏影視村——郭亮

影視村是郭亮的美譽。只有幾十户人家的郭亮村,依地勢座落在一個山坳裏,房子不分行,不成排,錯落有致,參差不齊。青石壘牆,白灰粘縫,藍瓦蓋頂,木門木窗。村後是翠巒疊嶂的蓮花山,村前是溝壑起伏的皇碑尖嶺。從1975年以來,海內外影視界看好郭亮的自然風景,40多部影視劇的攝製組住在這裏拍攝外景。影壇巨臂謝晉,為拍《清涼寺鐘聲》三上郭亮,在村裏常住百天之久。於本正、郭凱敏、沈好放、馮小寧……等導演曾在郭亮食宿多日,留下墨寶;著名演員楊在葆、許還山、趙麗蓉、濮存昕、趙炎、郭達、潘長江等曾在這裏拍攝過影視劇,原國家女子乒乓球隊教練員張燮林曾在這裏留言。亞洲車王盧寧軍曾率車隊穿越絕壁長廊,在郭亮村前的河牀上擊水輾石飛車表演。郭亮村拍影視劇的趣聞軼事很多,村裏人個個能説幾段,全村的成年人都有多次當羣眾演員的經歷,只要導演説明演什麼戲,他們就會自行化粧,自帶道具,很快入戲,在攝影機前不拘謹,不怯場,有表演天賦的還能過一把癮。村民申合山在《戰爭角落》裏的表演被拍成劇照,已卸任的老書記宋保羣在《缸九醒酒》電視劇中,作了個簽約演員,名字上了演員表。

郭亮村還是輝縣抗日政府所在地,太行分區司令員皮定鈞和輝縣第一任縣委書記王雲清曾在這裏住過多日,電影《李向陽》生活原型,傳奇英雄郭興曾在這裏學習培訓、接受任務,那些老房子仍然完整的保存着。

絕壁長廊

遊至郭亮,必穿郭亮洞。這是一條橫穿絕壁的長廊通道,1972年3月9日開工,1977年5月1日通車,長1250米,寬6米,高4米。投工3萬個,清理石渣2.4萬立方,消耗鋼釺12噸,鐵錘20_個。郭亮村投資8萬元,20_年又投資40萬元進行擴修。郭亮洞開工之初,村內挑選了13名硬漢組成施工隊,號稱十三壯士,腰繫大繩,凌空作業,鋼釺鑿赤巖、鐵錘破石壁。13壯士掄錘打釺放炮,炸出的石渣由全村的男女老幼清理,沒有用任何機械,上至70歲的老人,下至8歲的娃娃,人人上工地,大石塊用力搬、挪、抬、翻、推到崖下,小石塊裝進筐、簍、籃子裏,倒到崖下。肩頭磨成繭,十指磨出血。

郭亮洞是南太行第一個橫穿絕壁的隧道,號稱太行隧道之父。郭亮絕壁與太行山斷層一樣,屬砂質沉積巖,硬度達到8.3級,一支鋼釺只能打10公分深,就得淬火,打10公分的炮眼,12鎊重的鐵錘要打4000次,開鑿郭亮洞打了多少個炮眼,掄了多少次鐵錘,是無法統計的天文數字。1977年5月1日,郭亮人用5年時間打通了隧道,汽車穿越太行腹,天塹從此變通途。

十三壯士出郭亮,掄錘執釺鑿太行

打通天嶄破石壁,橫斷千仞穿一廊

這裏是郭亮停車場,南面這條小路通往另山和大峽谷觀景台,沿着這條路可經過山西崑山村,到達南坪的五峯山,北面是蓮花山,有台階通往蓮花盆,郭亮村的多數景點在村西北的裏溝,喊泉、老潭、白龍洞、紅龍洞等一線相連。長約3600餘米的洞溝,兩廂山崖對峙,溝底亂石填塞,山崖絕壁上灌木、青藤纏繞,野花常開,幽香陣陣,之所以喚作洞溝,是因溝兩邊窯龕、巖穴、石窟成排相連,一個接一個,深的不見底,淺的可容身,洞洞相連,洞洞相套。最奇怪的是每個石洞外,都豎立着一根石柱,大洞大柱,小洞小柱。大洞口高闊數丈,小洞口不過尺餘,大石柱高30餘米,小石柱高不足5米

懸羊擂鼓

據説,東漢末年,連年災荒,朝政腐敗,民不聊生。太行山區的農民郭亮,帶領鄉間饑民,揭竿而起,周圍農民紛紛響應,跟隨郭亮與官兵作對,很快形成一支農民隊伍。當時的封建王朝慌了手足,屢次派兵前來鎮壓,但因山高路險,地理不熟,結果都失敗了。後來,就採取封官許願的辦法,加以利誘。郭亮手下有一將領,名叫周軍,投降了官府,被封為平西大將,率領官兵數萬人,前來捉拿郭亮。後來,因眾寡懸殊太大,又有叛將帶領,打了幾仗後,郭亮只好率領部隊登上西山絕壁。周軍步步緊逼,把住各個路口,想把郭亮困死在山上。

兩軍對峙數日,郭亮所帶糧草眼看就完了,周軍兵馬仍在山下把守。危急之中,郭亮心生一計,將戰鼓放置樹下,把一隻山羊懸掛在樹杈上,羊蹄能觸擊鼓面,被吊懸的山羊四蹄亂蹬,鼓聲“咚咚”日夜不停。在鼓聲中,郭亮率部沿小道進入山西。周軍聽着鼓聲,以為郭亮在壯士氣,更加放心死守。過了兩天,鼓聲漸息。周軍派人上山打探,見崖邊吊掛着一隻死羊和一面鼓。周軍方知中計,急氣攻心,長歎一聲,倒地而亡。

從此,懸崖上的小山村就取郭亮為名,周軍死後被部下埋到山腳下的一塊荒地,就是現在的周軍場。懸羊擂鼓的故事流傳於今。

位於郭亮村下邊,是一棵千年古樹,因主杆內朽,胸圍4.2米粗的樹幹朽爛內空,1978年一場大風把枯柳攔腰折斷,人們以為漢柳會枯死,誰知次年春天,半截樹樁上又長出新芽,樹幹一邊長出枝梢。20_年5月,大風又把新長的半邊樹幹扭彎,樹梢觸地,嫩芽又生,可見古柳生命的頑強。據傳,西漢末年,王莽纂政,帶兵追殺劉秀,劉秀沿太行山而逃,來到此地飢渴難忍,追兵逼近,緊急中落鞍下馬,讓戰馬北逃引誘追兵,劉秀爬上這一棵柳樹上藏身採柳絮充飢,躲過劫難。劉秀當上皇帝后,感謝這棵柳樹的功德,敕封為奉公柳,百姓稱為漢柳。

這裏是鴛鴦石停車場,北面是花花山,西面是裏溝,可通往山西省的蓮花嶺,喊泉、老潭等景點就在這條溝裏,南面是翠屏山,山那面是山西省的崑山村和河南的南坪村。

鴛鴦石

位於紅石河的南邊,這是兩塊石灰巖,山體坍塌時滾落到這兒,西側的一塊長5.24米,高2.72米,寬2.89米,東側的一塊長5.55米,高2.55米,寬3.21米,石上長滿苔蘚,石縫中生長着20多種野草,兩塊石頭互為支點,擠在一塊。相傳,昔時一對妙齡男女,兩小無猜,結為伉儷。有一山寇,覬女貌美,欲霸為妾。夫婦逃至潭邊,窘無去路,爬到石上,相抱墜潭殉情。後人見這兩塊石頭相偎相依,恰似鴛鴦繾綣,便取名為鴛鴦石。

藥神石

站在鴛鴦石停車場向北山頂遙望,可看到嶺坡上有一尊石頭,豎在草木之中,這塊石頭高21米,長16米,寬11米,山頭上長滿花草藤蔓。當地人稱此石為藥神石。據説,當初神農爺走遍名山大川,嘗草識藥,路經此處,見山上奇花異草甚多,一一辯之,均可入藥,便扶起一塊石頭,作為標識,以便後人採藥。

喊泉

位於郭亮村西500米處,在窯龕狀的懸崖峭壁中間,距地面18米處,一股泉水從石縫中流出來,成噴淋狀落地。

相傳,七仙女來此遊玩,欲淋沐洗浴,龍王得知,急忙拔下幾根髯須粘在石壁中間,形成天然噴淋,水量受聲音影響,喊聲大水量就大,喊聲小水量就小,由此得名喊泉。泉下有一塊石紋淺紅的石頭,被稱為仙女浴台。在滴水成冰的三九天,喊泉冰掛倒豎,橫排10餘米,一根根、一條條長的近8米,短的約3米。根紮在石壁間,浴台石上結成一個大冰坨,站在上面可觸摸到冰掛。喊泉的冰到五一節才全部融化。

仙女浴台臨風站,喊卻龍王擲鬚髯。

一束銀絲掛半壁,天然噴淋聲控關。

老潭

從喊泉往西走,翻過一道小山頂,可看到一池碧水,這就是老潭,又稱紅龍潭。老潭正上方是80多米高的懸崖,每到汛期山洪挾裹泥沙石塊從崖上跌落下來,巨大的衝擊力,在平坦的巖層上衝刷出一個圓形水潭,潭邊石塊均勻排列,似能工巧匠壘砌,外側一個出水壑口,在水潭東側的一個斜坡上,長着一片20多平方米的碧綠青苔,淙淙泉水從青潭下的石縫間潛流下來,注入水潭,老潭是汛期的瀑布鑿出,潭水卻是山崖下流淌的清泉。在老潭的東邊可以用手觸摸水鏽石,感受一下是怎麼由膠狀鈣化成石。據傳,這個潭是紅龍洗浴的地方,紅龍來這兒洗澡後,就邀請天上的歌舞樂仙來這兒聚會,來的多了,沒地方坐,山神爺選石塊擺成樂池讓歌舞樂仙都能坐下來,又被稱為仙樂池。

翠谷綠水成老潭,天砌秀石圍半圓。

細聽韶韻何處有,無影樂工濯清泉。

天津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5

貴陽東門的文昌閣,是我國千百年來實行科舉制度的產物,它建於十六世紀末(公元1596年、明萬曆20_年),迄今已有400餘年的歷史。

文昌閣造型獨特,其結構為三層三檐九角不等角攢尖頂。底層為四方,二、三層為九方。頂角的劃分是將四周等分後,再將正面(西面)一條弧三等分,其餘三條二等分。據考證,這種造型的閣樓為目前國內僅存。近日,文昌閣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人為什麼要修建文昌閣並供奉文昌為神?文昌是什麼樣的神?它與科舉文化有什麼關係?

文昌神的由來

古代,科學不發達,人們不免產生宿命論和迷信思想,認為自己的前途和命運都由神在操縱。我國是多神教的國家,讀書人供奉的神就是文昌。

早在秦漢時期,我國天文學家就發現天空中的北斗七星,以之作為夜間辨別方向的標誌。七顆星中有四顆(第一至第四顆)排列成長方形,古人稱之為斗魁,第五至第七顆排列成一條線,稱之為斗柄(半杓),總稱北斗七星或文曲星。

漢代,實行開科取士,設博學鴻詞科、經濟特科等,選拔有學問的人,授予官職。有的人被選中,有的人沒選中,於是,就有人把讀書人的命運與北斗星聯繫起來,説什麼七顆星中的第一顆叫“奎”,“奎主文章”(《孝經·授神契》)。西漢司馬遷著《史記·天官書》説:“斗魁戴匡(筐)六星,曰文昌官(即七顆星中除一顆奎星外,其餘六顆合稱文昌宮)。六顆星分別主宰人間的功名祿位,並各有名稱:“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

唐宋時,讀書人為了追求功名,大都供奉組成文昌宮的六顆星。元代仁宗延佑3年(公元1320_年),詔封文昌宮六顆星為文昌帝君,於是開始有人立廟祀之,並把它塑成帝王之像。

貴州地處西南,元代尚未正式建省,亦未在貴州舉行鄉試(舉人考試),故貴州境內立廟供祀文昌帝君者極少,僅有烏撒衞(轄今威寧、赫章縣地)有文昌廟一座,建於公元1324-1320_年間,是省內最早的一座文昌廟。

明代永樂20_年(1420_年),貴州正式建省後,由於科舉制度的推行,考生增多,信奉文昌者眾,於是,貴州各地相繼出現供奉文昌的神廟,有稱文昌祠、文昌宮、文昌閣的。

貴陽最早出現的文昌祠。在貴州宣慰司文廟左,建於明洪武初。

明嘉靖20_年(1535年),朝廷批准貴州在本省舉行鄉試後(在此之前,貴州生員須到湖廣、雲南參加鄉試),貴州省內相繼出現不少文昌廟。到了萬曆20_年(1596年)貴陽新修一座文昌閣,屹立於東門月城上,閣為三層,規模最大,為全省之冠,並以其結構奇特著名全國(以上見明萬曆貴州巡撫郭子章著《黔記》及萬曆《貴州通志》)。

我國閣樓的傳統模式,一般都是四角、六角、八角。而貴陽文昌閣卻是九角。除閣的頂層表現為九角外,還有各層樑柱中處處表現九或九的倍數,如樑為81根,柱為54根,樓楞木二、三層各9根。

這是因為我國古人認為“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清人汪中《釋三九》雲:“凡一二之不能盡者,約之以三,以見其多;三之不能盡者,則約之以九,以見其極多。”如九重天、九霄雲外、一言九鼎等,皆是以九形容極多、極高。文昌閣所以建為九角,楞木均為九的倍數,顯然含有極高、極多之義,除顯示文昌神地位最高外,也含有祝願貴州考生在科舉考試中名列最高、人數最多之義。

魁(奎)星神的來歷

明末清初,戰亂頻仍,各省舉人進京考試,途中經歷無數艱難險阻,往往連進士也考不上,爭取考上前三名一甲進士(狀元、榜眼、探花)更是難上加難。於是,有人編造説:考生試卷經主考官評出前三名,送請皇帝作最後圈點,才能定出誰是狀元、誰是榜眼、誰是探花。有的皇帝不懂文章,甚至不看內容,隨意圈點,這當中就有神在操縱皇帝的御筆,這個神就是主宰文章的奎星。於是,考生們不僅供奉文昌,還要供奉奎星。

但奎星塑成什麼形象來供奉,卻是問題。奎字的解釋,據《廣雅·釋言》載:“奎,胯也。”引申為兩足張開之義。但不可能將兩足張開塑為神像。明清之際出了一位著名學者顧炎武,他在晚年所著《日知錄·魁》中,提出解決的辦法説:“(神像)不能像奎,可改奎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字形為鬼,舉足而起其鬥。”道教中人根據他的這一説法,遂將魁星塑為一個鬼的形狀,魁字的大彎鈎,作為魁的左足向後翹起踢着一斗,鬼用左手捧卷,右手執筆作點定試卷的姿態。於是魁星塑像設計成功,各地文昌閣中都按此式樣,加塑了魁星神像。貴陽文昌閣的魁星神像是康熙31年(1692年)貴州巡撫衞既齊主持重修文昌閣時增塑的。

人才蔚起

清代建立政權之後,遵循“古開創之世,類以文教為治”的經驗,大力提倡尊奉文昌,因而對省城的文昌閣積極加以維修。僅康熙年間就大修兩次;一次是康熙8年貴州巡撫佟鳳彩主持;一次是康熙31年貴州巡撫衞既齊主持。現文昌閣仍保存有兩次《重修文昌閣碑記》。

也許是種巧合,就在上述官方大修文昌閣之後不久,康熙33年貴陽人周起渭(漁璜)考起了進士,其人才華出眾,名噪一起,曾典試浙江,擢侍讀學士(給皇帝講學),充日講起居注官。康熙42年又有貴陽曹維城考取武進士第一,成為貴州第一個武狀元。這就大大鼓舞了貴州文武生員的學習情緒,出現了一浪高過一浪的追求科舉功名的熱潮。其間曾出現一些傳為佳話的科名盛事:如嘉慶時廣順州金殿行有四子鼎壽、鼎梅、鼎銘、鼎年皆中舉,被譽為一門四舉人。麻江縣周泰等舉人,其祖父之翰舉人,父周誠舉人,一門三代舉人。同治8年貴陽人陳燦、陳田兄弟同榜舉人,後來又都考取進士。

考文狀元最不容易,但到了光緒20_年貴陽人趙以炯終於考取了一甲進士第一名,成為貴州第一個文狀元。若從明嘉靖20_年貴州開科鄉試算起,那就是經過351年,貴州才算出了一個文狀元。當時貴州籍的省內外學者、生員聞之,無不引為榮幸。在京的貴陽人曾任禮部尚書的李端棻賀以聯雲:“沐熙朝未有殊恩,聽鴻臚初唱一聲,九十人中先將姓名宣闕下;啟吾黔久鍾間氣,憶神仙流傳數語,五百年後果然文揚勝江南。”

在趙以炯考取文狀元之後僅隔20_年,即光緒20_年,貴州麻哈(今麻江)縣人夏同和又考取了文狀元,這對貴州考生是一次極大的鼓舞。但就在這時,清朝統治發生巨大變化,出現了戊戌變法高潮。光緒30年宣佈停止科舉考試。

貴州兩狀元

清代貴州一共出了兩個狀元,據清朱彭壽著《舊典備徵》載:清朝自順治3年開科起,至光緒甲辰停止科舉止,這258年間,共舉行殿試112科(次),錄取狀元人數114名(其中貴州2名),按112科計應為112名,多兩名是因順治壬辰、乙未兩科滿漢分榜,各取狀元一名,故多2名。

明清兩朝貴州產生了多少舉人進士?據民國《貴州通志·選舉志》載:

貴州自明代開科鄉試以來至清末,共有文舉人約6千名(包括明代舉人1145名),清代舉人4800餘名);共有文進士714名(包括明代進士105名,清代進士609人)。故有6000舉人,700進士的總稱。

另有武進士134名(包括明代武進士32名,清代武進士102名)。

這些舉人、進士,除一部分擔任文武官吏外,大部分從事教育工作,擔任府學教授、州學學正、縣學教諭及各級訓導、書院院長、山長,或私人開講授徒等,培養了一代又一代人才,對貴州文化、教育的奠基、開拓、發展有不可磨滅的功績。

文昌神廟的興衰

貴州舉人、進士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的同時,作為科舉制度產物的文昌閣神廟也隨之興旺起來,認為人才蔚起與文昌庇佑有關。如雍正時任貴州巡撫的張廣泗重修貴陽文昌閣後,題一聯雲:“盛世車書環斗極,遐方文物應奎垣。”

明代貴陽城區只有文昌閣兩座,鄉間無文昌閣。清代貴陽城區發展為9座,各鄉發展為25座,城鄉共計34座。數量之多,居各種神廟之冠。與民間較為流行的關帝廟和觀音寺相比較,明清兩代貴陽城鄉共有關帝廟24座、觀音寺19座,遠不如文昌閣之盛(《貴陽市志·宗教志》)。

1920_年辛亥革命勝利,清朝統治結束,千百年來的科舉制度隨之告終,文昌神也漸失去信眾。民國成立,各種神廟漸被打倒。貴陽境內的文昌神廟有的改辦學校,有的改作公房,有的變為民宅,陸續消失,貴州各縣情況也大致相同。貴陽惟東門月城上的文昌閣,民國時期常被軍隊駐紮,並一度改作監獄。解放初期曾設文昌國小於內,因此,神像等雖被拆除,房屋舊貌基本保存下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tianjin/ko0xn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