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四川導遊詞 >

關於成都文殊院導遊詞(精選18篇)

關於成都文殊院導遊詞(精選18篇)

關於成都文殊院導遊詞 篇1

遊客朋友們,接下來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寬窄巷子了。從酒店出發,沿總府路、蜀都大道,途經天府廣場、人民公園,最後抵達成都寬窄巷子,行程約20分鐘。現在我們已經過了天府廣場,正行駛在蜀都大道上,蜀都大道是貫穿成都市區東西部的一條交通大動脈。

關於成都文殊院導遊詞(精選18篇)

現在我想問一下,在大家眼裏,成都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呢?沒錯,安逸(川話)。李白有詩云:“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户千門入畫圖”;在詩聖杜甫眼裏,“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詩人陸游又以“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的詩句,真切道出當年成都的優美環境與休閒生活。近年來,成都又先後榮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上個月,國內首個休閒城市排名公佈,成都因其“幸福度高、人情味濃、包容性強、好逸不惡勞,既享受生活,更創造生活”而獲得“__中國最佳休閒城市”稱號。

美國時代週刊曾經這樣評價成都:china’s china——最中國。那我們今天要去的寬窄巷子堪稱是最成都。

寬窄巷子可以説是最能體現成都人對於休閒生活的理解和表達的地方。寬窄巷子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有規模的清朝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並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它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條平行的巷子組成。寬窄巷子是成都這個古老又年輕的城市往昔的縮影。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準噶爾部進兵騷擾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亂。1721年,康熙皇帝應川人之情,派旗兵駐防成都。當時的四川總督年羹堯下令在秦代少城遺址上修建“滿城”,給旗兵居住。清制規定森嚴,滿蒙官兵一律不得擅自離開少城接觸商務買賣,他們只靠每年少城公園,也就是今天的人民公園春秋兩季的比武大會,論成績優異領取皇糧過日子。然而風雨飄零,如今的少城只剩下了寬窄兩條巷子。那時,寬巷子住的是文武官員,窄巷子住的是士兵,等級森嚴。其後,寬窄巷子的人員結構也就這樣延續下來了,寬巷子多為達官顯貴,窄巷子聚居的則是平民。但其實從街道的結構和規模來説,寬巷子與窄巷子並無太大差異,只是顯貴們住的地方當然“寬”,平民住的地方自然就“窄”。所以民間便有了“寬巷子不寬,窄巷子不窄”的説法。

寬巷子與窄巷子的建築風格説是川西民居,卻又留有北方四合院建築的痕跡。

關於成都文殊院導遊詞 篇2

文殊院位於成都市城北文殊院街,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圓塔院,宋時改稱信相寺。據《成都縣誌》記載,明朝末年,信相寺毀於兵火,唯有10尊鐵鑄護戒神像和兩株千年古杉,歷劫尚存。清朝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慈篤禪師來到荒蕪的古寺,在兩杉之間結茅為廬,苦行修持。傳説慈篤禪師圓寂火化時,紅色火光在空中凝結成文殊菩薩像,久久不散。人們認為慈篤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從此改信相寺為文殊院。康熙三十六年至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697—1706年),官紳軍民捐資重修寺廟。嘉慶、道光年間,文殊院方丈本圓法師又採辦了82根石柱,改建、擴建了主要殿堂,形成了現今的規模。

文殊院坐北朝南,殿宇五重,進山門往裏走依次是天王殿、三大土殿、大雄寶殿、説法堂、藏經樓。東西兩廂是鐘鼓相對,齋堂與客堂對稱排列。各殿堂之間有長廊密柱相連結。全院共有房舍190餘間,建築面積2萬餘平方米。房舍為木石結構,柱礎石琢磨精細;柱上斗拱雕飾玲瓏;各殿堂的鏤空花窗式樣繁多,圖案精美,是研究我國古建築雕飾藝術難得的實物樣本。藏經樓收藏有各種佛經上萬冊,其中有康熙皇帝御賜的《藥師》、《金剛經》等,十分珍貴。

五重大殿連同前後照壁,分佈在長200米的中軸線上,各殿堂樓閣古樸宏敞,飛檐翹角,是典型的清代建築。殿堂之間,主次分明,錯落有致,疏密得體,大小相當,院中有園,園中有院,院中有景,環境極是清靜幽雅。

文殊院文物薈萃,寶物眾多。寺內供奉大小300餘尊佛像,有鋼鐵鑄造,有脱紗、木雕,有石刻、泥塑,十分豐富。從年代而論,有出土的樑代石刻,有唐宋年間鐵鑄戒神,更有清代青銅鑄像,還有緬甸玉佛,這些塑像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為我們研究古代雕塑、鑄造等工藝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寺內還珍藏明清以來書畫珍品,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1702年御賜文殊院的“空林”墨跡,以及康熙臨宋代書法家米芾的《海月》條幅。此外,還有印度貝葉經、唐代玄奘法師頭骨、唐代日本鎏金經簡、千佛袈裟、發繡觀音、挑紗文殊和舌血含寶等佛教文物。

成都,是一座有着兩千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在這個城市裏有很多名勝古蹟,文殊院就是其中的一處。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爸爸媽媽帶我去過,可是因為我太小已經沒有印象,但是星期六爸爸媽媽又一次帶我去了,因為那天是妹妹的生日,所以爸爸媽媽才帶我去。

關於成都文殊院導遊詞 篇3

我們接着往前走,現在我們來到的是窄巷子21號“點醉”酒吧,它的主人是四個80後。“花漸半開,酒至微醺,情之初動”,是他們對這個院子的詮釋也是對人生的一種理解吧。“過猶不及”是中國古人對享受人生樂趣的提示:不過度縱容,不小氣節制,有一點醉便恰到好處,萬種風情。於是四個年輕人把他們的態度帶進了窄巷子21號院並用了自己的表達方式:中式骨架,後現代的面孔,填充以豔麗的酒紅色。這裏有1000多種紅酒,其中600多種來自法國。點醉真像是一杯年輕的紅酒,帶着葡萄適度的芬芳,和一種清爽的甘甜。就像不要單純的以年份判斷紅酒一樣,也不要以年代分層判斷格調。點醉是窄巷子第一個開起來的酒吧,這也是成都第一個提出24小時營業的酒吧,它提供了一種成熟、輕鬆而遊刃有餘的時尚態度。遊客朋友們如果有興致稍後也可以來這裏體味一下點醉的滋味。

現在我們接着逛下去吧。

這裏是窄巷子30號瓦爾登,它是當年傳教士居住的院落,保留得相當完整。當然這種緣分也來自主人黎氏兄弟的用心。當年遠在美國的哈佛博士,一得知寬窄巷子的改造,便專程飛回成都。高大爽朗的格局,更有北方建築的明快感,歐洲風情更是增加了恰當的優雅。黎氏兄弟不用加入太多的複雜元素,保留着這種素樸大氣的西洋風範。便成就了當年梭羅所描述的《瓦爾登湖》的氣質。試想入夜落座於後院的樹下,四合院的温暖情緒,夾雜着現代的浪漫,想必會讓大家對已經熟悉的寬窄巷子多了一份新的感受吧。

好了,寬巷子窄巷子我們逛得差不多了,現在我帶大家去看看提得不多的井巷子。

井巷子在清朝滿城時叫如意衚衕,後來因為巷北有明德坊,所以又稱明德衚衕。辛亥革命後改為井巷子,並沿用至今。關於井巷子的名,也是有來歷的,顧名思義這條巷子因井得名,井在哪呢?走到那的時候我再告訴你。

井巷子主要就是成都的新生活區域酒吧區,這裏是成都的夜晚最熱鬧的地方,是華燈初上的成都風華,是笑靨如花的芙蓉女子,井巷子,是老成都的“新生活”。

井巷子其實只有半條,它的兩側一側是成都的新生活酒吧區,一側是成都400米的文化牆。這是全國唯一以磚為載體的博物牆,成都歷史濃縮於此。成都在重建寬窄巷子時,徵集到四萬塊不同年代的磚,在井巷子路南側,沿街用這些磚壘砌磚牆,磚牆中鑲嵌噴繪照片,噴繪照片中又有浮雕,築成一道展示老成都歷史、文化、民俗長卷的文化牆。

大家在文化牆上可以看到,昔日老成都的生活景象。老成都人們坐在院子裏三五成羣,泡一杯蓋碗茶,享受着柔和的陽光,翻翻報紙,擺擺龍門陣,偶爾端起茶碗紮上一口,説天到地。巷子裏,等着三輪車叫賣的小販,一車的蔬菜,雨天裏賣菜人穿着雨衣穿梭於寧靜的小巷,叫賣聲清脆爽朗。幾個老人家中屋檐下,下着象棋,逗弄着籠子裏的畫眉鳥。街坊在巷子裏走過的背影......

關於成都文殊院導遊詞 篇4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是寬巷子20號院,據説很多人一旦來到這裏就拔不開腳,現在我們進去看看吧。主人老段是一個做設計的行家,例如一品天下等景觀設計都是他的手筆。傳統文化既是他的心頭所好,也是玩得最精彩的看家絕活。

寬巷子20號這個兩進院落,是按照民國風格重建,保留着民國年間雕工細膩的木質門頭。象徵大吉大利的獅子滾繡球,寓意得福的佛手,這些精美的傳統文化符號,換作別人最多隻能原汁原味的存留。而天趣滿漢樓讓人最驚喜的是,在絲毫沒有對原建築做改動的前提下,僅從細節和擺件下筆,便濃墨重彩的凸現出傳統文化的深厚魅力。天井院落裏,龍脈池對應着鴻運泉,文房四寶對應着清澈的古箏琴聲;古畫青花,孔雀錦鯉,老段的天趣滿漢樓像是一幅華麗細膩的蜀錦。在寬窄巷子的熱鬧喧譁裏,保留着深宅大院、大户人家的古老情調。

現在大家隨意地在院子裏轉轉吧。

這裏呢是寬巷子25號,門頭為傳統黑色木板門,門前的兩側有八影壁,盡顯大宅風範。舊門頭下的紅砂上馬石靜靜的矗立在這裏,向人們展現着旗人的生活,歲月的滄桑。現在我們走進院裏看看,院內的前檐和正房建築都有着精美的木雕裝飾,大家看東側院裏的兩層建築,人們稱之為小姐樓,據説是始建此院時,主人為未出嫁的女兒所修的閨閣。

逛完了寬巷子,接下來我們要去窄巷子看看了。穿過南北向的通道,我們就到窄巷子了,窄巷子在清朝的名叫太平胡同。清兵的進駐給了戰亂中的成都人希望,衚衕的命名也代表着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希望,窄巷子又叫太平胡同,名“太平”自然是希望沒有戰爭,成都的老百姓能夠平安祥和的過日子。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窄巷子1號院,它的門頭是西洋的四柱三山式,門洞頂處以卷草紋線條處理,建築優美。走進院子裏我們看,門廳有傳統的四扇六抹格扇,大家看隔扇的上部,鑲嵌冰裂紋門楣。相傳呢,這個院子曾經在清末進行了改建,當時的主人是一個富商,在改建的時候按風水大師的指點,門牆修築時跟舊牆磚混合使用,取求新由舊生、推陳出新之義。所以這個院子保留的舊門牆是不同年代的紅、黑、灰三種顏色的牆磚所砌成的。如今這個院子為根據這一傳説命名為三塊磚會所。

三塊磚會所是它的男主人給妻子的一份禮物,因此男主人是不惜工本,耗費心力,幾乎所有的擺件和地窖裏的紅酒都是他的藏品。

我們看到會所的前庭,東西廂房,上房堂屋,構成了六個包間,工整嚴密,格局大氣舒展。中央的院落e形和l形的綠竹馬槽,光影動靜把空間切割得靈動開闊。三塊磚最讓人驚豔的就是室內裝飾了,用張揚摩登的現代語言表達着傳統文化的魅力。主人把現代和傳統的融合做得天衣無縫,水到渠成。貴重的紅豆砂太師椅和色彩明快的沙發,文門神和象徵華蓋的陽傘,prada霸氣十足的長沙發和傳統意味的屏風椅,統統組合得如此和諧巧妙。

關於成都文殊院導遊詞 篇5

巷子兩邊大大小小的院落,三面環牆,臨街只留一道門臉兒,雕花的窗户,氣派的門樓,講究的門飾,雖已有些破落,卻依然在訴説着老巷子裏的滄桑歷史。寬窄巷子是最能再現老成都人生活場景的地方。街坊鄰居習慣了端把竹椅坐在巷口擺龍門陣,茶餘飯後就在牆下襬上一桌麻將,品着茶坐在樹下的石凳上看巷子裏的人來車往。或者一家人在院子裏喝着稀飯,用温婉而幽默的成都話聊着家常。

不過,今天大家要看到的寬窄巷子已不是那有些破落的老巷子了。__年,成都市寬窄巷子歷史文化片區主體改造工程確立,該區域在保護老成都原真建築的基礎上,形成以旅遊、休閒為主、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濃郁巴蜀文化氛圍的複合型文化商業街,打造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廳”內涵的“天府少城”。__年6月為期三年的寬窄巷子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修葺一新的寬窄巷子由45個清末民初風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藝術與文化底藴的花園洋樓、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築羣落組成。重新梳理後的寬窄巷子,不僅保留了原有的院落文化,也使整個街區肌理更加清晰,同時為現代寬窄巷子梳理出更清晰的氣質:閒在寬巷子,品在窄巷子,泡在井巷子。

朋友們,前面大概還有3分鐘就將抵達成都寬窄巷子了。等到了寬窄巷子,你就會發現成都的“休閒”真的是名不虛傳。

好了,請大家收拾好隨身物品,跟着我一起去品位寬窄巷子的休閒氣息吧。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已經抵達寬窄巷子了,接下來我會為大家細細地講解寬窄巷子裏的一些特色建築,請大家跟好我。

總體來説,寬窄巷子的修護過程中,街巷形態進行了空間上的梳理調整,精心保留了原有的街道肌理尺度。只是小心翼翼地做了適度的“減法”,拆除片區內與歷史風貌不符的現代建築。

我們知道寬窄巷子一共只有45座建築,所以説可以進駐寬窄巷子的商家都是非常幸運的。

現在呢,我們是在寬巷子。寬巷子在清朝宣統年間的名叫興仁衚衕。據説這裏所駐的是鑲紅旗的清軍,寬巷子中一位懂蒙語的滿族人介紹,衚衕是蒙語的音譯,關於衚衕的起源,有一種説法是指蒙古人在草原上紮起的蒙古包之間的通道。而到了民國年間,在中國一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風氣下,清朝的叫法“興仁衚衕”改名為“寬巷子”。

關於成都文殊院導遊詞 篇6

文殊院坐落在成都的北門,當廟暮地出現在我的眼前時,我不禁詫異了,因為比我想象的還要壯觀。廟門前有塊方匾,上面寫着三個有力的大字“文殊院”,放眼望去,只見它古樸端莊,歷史悠久,是我們四川的佛教中心。我走進文殊院更是驚呆了,只見雄偉的大殿前香火繚繞,鐘聲陣陣,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身穿袈裟的和尚端坐在大殿裏唸佛誦經,綠樹成蔭的參天大樹遮掩者殿堂,遊人、居士、和尚若隱若現,使文殊院又增加了幾分神祕色彩,特別是寺裏面的一幅幅對聯,一段段經文,雖然我不瞭解它們的意思,但我卻感受到深邃的文化內涵,每一座大殿每一尊佛像,乃至每一幅對聯,都有一個優美的傳説故事。

在這裏我的心靈得到了淨化,我的思想得到了昇華。我明白了一些道理,菩薩雖然不是救世主,更不是靠唸佛誦經來改變世界,但是,我們卻從佛義上來明確了做人的道理,善待他人,善待一切事物,熱心助人,對生活抱着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我們就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更會有一個和諧的社會。小朋友們,熱愛生活吧!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愛。

關於成都文殊院導遊詞 篇7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成都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__。

文殊院坐落於天府之國成都市中心,佔地90餘畝,四川著名佛寺,全國佛教重點活動場所,中國佛教禪宗四大修持場所之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圓塔院,宋時改稱“信相寺”。後毀於兵災。傳説清代有人夜見紅光出現,官府派人探視,見紅光中有文殊菩薩像,便於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資重建廟宇,稱文殊院。

1988年新建一座千佛和平塔(鐵塔)初建於隋朝,原名信相寺,迄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明朝末年,該寺毀於戰火,康熙年間,慈篤禪是由在廢墟中結茅打坐,誦經修持,於禪定中出現紅光,化出文殊菩薩形象,謂其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因此改名為文殊院[1]。

文殊院位於成都市西北角,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圓塔院,宋時改稱“信相寺”。後毀於兵災。傳説清代有人夜見紅光出現,官府派人探視,見紅光中有文殊菩薩像,便於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資重建廟宇,稱文殊院。

康熙帝御筆“空林”二字,欽賜“敕賜空林”御印一方。康熙帝墨跡至今仍存院內。 丈殊院坐北朝南,建築面積11600平方米。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殿、説法堂、藏經樓莊嚴肅穆,古樸宏敞,為典型的清代建築。兩旁配以禪、觀、客、齋、戒和唸佛堂、職事房,形成一個封閉的四合院。兩相對峙的三檐式鐘鼓樓,鐘樓裏懸有4500多公斤的銅鑄大鐘一口。觀音大士像為青銅鑄造,可稱雕塑精品。護法神韋馱像,為清道光九年(1829年)第七代方丈本圓用青銅翻砂而成,工藝精細,童顏神態,體現了“童子相貌,將軍威儀”的風度。還有一尊列為“空林八觀之一”的緬甸玉佛,是院僧性鱗和尚於民國11年(1922年)歷盡艱辛,步行募化到緬甸請回的。

另外,院內還有大小300餘尊佛像,無論是石刻、銅鐵鑄造,還是木雕泥塑,均具有文物藝術價值。文殊院還珍藏有許多珍貴文物和佛經、文獻上萬冊,如院僧先宗等3人於每日清晨刺舌取血書寫的“舌血經書”;明神宗的田妃繡的千佛袈裟;清楊遇春長女以自己頭髮繡制的水月觀音。

院內所藏唐僧玄奘頂骨尤為珍貴;1942年在南京發現3塊唐僧頂骨,現1塊留存南京,1塊送西安,因成都是唐僧的受戒地,1塊就送成都。

關於成都文殊院導遊詞 篇8

親愛的遊客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叫__,你們可以叫我小x。此時,我的心情非常高興希望我們這次遊玩黃山文殊院文殊院愉快。

黃山文殊院文殊院是我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也是全國唯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兩項世界級桂冠的景區。黃山文殊院文殊院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文殊院文殊院市境內,全山面積約1200平方千米,其實154平方千米為黃山文殊院文殊院風景區。黃山文殊院文殊院,古稱“黟山”。

相傳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完成中原統一大業、開創中華文明之後,曾在這裏採藥煉丹,沐浴湯泉,得道成仙。李隆基下詔書,將黟山改名為黃山文殊院文殊院,一直沿用至今。神奇秀麗的黃山文殊院文殊院勝景,是地球內外引力長期持續作用的結果。在漫長的地質發展過程中,黃山文殊院文殊院歷經滄桑,逐漸演變成危巖峭壁、怪石林立的奇特地貌。

黃山文殊院文殊院市一座著名的花崗巖名山,它具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等。奇鬆、怪石、雲海、温泉,歷來被譽為黃山文殊院文殊院四絕。近年來,有人將冬雪譽為第五絕。

各位遊客,你知道黃山文殊院文殊院鬆的生命力為什麼如此頑強,能紮根巖石呢?原來啊,松樹的根系能不斷分泌出一種酸性物質,它可以溶解巖石,從巖石中吸收養分,再加上平時腐爛後的花草、樹葉,都給它提供了養料。所以,黃山文殊院文殊院鬆的生命力極其旺盛,能紮根巖石。

俗話説,不到始信峯,不見黃山文殊院文殊院鬆。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龍爪鬆、黑虎鬆、探海松等名鬆。黃山文殊院文殊院無山不峯,這裏千峯競秀,峯峯稱奇,各有特色。歷史上先後命名的有三xx大峯、三十六小峯。有高聳的蓮花峯、平曠的光明頂、險峻的天都峯等。黃山文殊院文殊院無峯不石,名氣大的就有121處。

站在北海的獅子峯上,你可以看到二仙下棋,丞相觀棋,仙人揹簍,還有夢筆生花,猴子觀海等。這些怪石,有的似人,有的像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目前,黃山文殊院文殊院開發的景點多達400餘處,可分為温泉、雲谷寺、北海、玉屏樓、鬆谷庵、釣橋庵六大景區。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到了玉屏樓景區。

玉屏樓景區是黃山文殊院文殊院最絢麗的景區。當年陳毅元帥對黃山文殊院文殊院風景曾作出精闢的概括:“前山雄偉,後山秀麗。”玉屏景區則充分體現了黃山文殊院文殊院前山雄偉的地貌景觀特徵。其精華為三峯:天都峯、玉屏樓、蓮花峯,沿途有鰲魚洞、一線天、百步雲梯、蓬萊三島等奇妙景觀。過了百步雲梯,便可以開始攀登海波1864米的黃山文殊院文殊院第一高峯——蓮花峯。從蓮花峯到峯頂約1.5千米,這段路叫蓮花梗。沿途有許多青松與黃山文殊院文殊院杜鵑,還有飛龍鬆、倒掛鬆等名鬆。穿過前面四個洞之後就到達峯頂,這絕頂是一個直徑約5米的圓台,人們又叫它“石船”;圓台四周有石柱鐵欄,中央有個凹處,裏面有積水,人們叫它“香沙井”。置身峯頂,萬峯拜其下,頗有頂天立地、一覽眾山小之感。過了蒲團鬆,便到了玉屏樓,這裏被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譽為“黃山文殊院文殊院絕頂處”,古時建有文殊院,是黃山文殊院文殊院一座著名寺院,後多次遭受火災,現在在舊址上建了玉屏樓賓館。民間有“不到文殊院,不見黃山文殊院文殊院面”之説。樓後玉屏峯崖壁上刻有眾多摩崖石刻,由偉人手跡“江山如此多嬌”、“風景如畫”、“一覽眾山小”等。峯頂形成一尊卧佛,惟妙惟肖。在玉屏樓左邊,有一顆奇特的松樹,它一側松枝伸出,好像在迎接五湖四海的賓朋,這就是壽逾千年、被稱為國寶的迎客鬆。這裏還有陪客鬆、送客鬆相伴,極合乎中國的禮儀規範。站在玉屏樓前,左望天都,右看蓮花,秀峯相擁,松石鬥巧,真是一個絕妙的境界。天都峯右邊有一座山峯叫耕雲峯,峯頂有一塊巨石像一隻大松鼠,構成“松鼠跳天都”奇景。從玉屏樓往下走,沒走幾步便到了文殊洞。再順着螺旋梯向下走,就到了蓬萊三島。一線天是一道峽谷,又深又窄,長約50米,兩側壁高25米,最寬處僅2.2米,最窄處不足0.5米,一個人還要側身才能通過。再往前就是有名的鯽魚背了。鯽魚背是登天都峯的一段最險峭的是矼,長約20米,寬1至2米,最窄處不到1米,兩邊萬丈深淵。若在茫茫的雲海中走在上面,真像踩在一條露出水面的鯽魚背上,跟着它在水中游動呢。峯頂有“登峯造極”石刻。登天都峯確實很險,但是來到黃山文殊院文殊院不登天都峯又怎能領略到“無限風光在險峯”呢?

關於成都文殊院導遊詞 篇9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導。今天我就帶大家去欣賞聞名中外的黃山文殊院風景名勝區。請大家跟我來。

黃山文殊院是我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世界上第一個獲得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以及世界地質公園三項最高榮譽的旅遊勝地。黃山文殊院佈局錯落有致,天然巧成,並以天都峯、蓮花峯、光明頂三大主峯為中心向三週鋪展,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成峯巒峭壁。黃山文殊院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氣候特點是雲霧多、濕度大、降水多。黃山文殊院集中國各大名山的美景於一身,尤其以奇鬆、怪石、雲海、温泉"四絕"著稱。現已將冬雪作為第五絕。由於時間有限,今天我就先給大家介紹黃山文殊院的怪石。

黃山文殊院的怪石有許多,但最有名的還是"獅子搶球".你看!在黃山文殊院一座陡峭的山峯上,有兩隻威風凜凜的獅子在搶球。它們中間有一塊滾圓滾圓的巖石,就像一個石球。一隻獅子撲向了球,還有一隻獅子顯得十分兇猛。它們就這樣張牙舞爪地爭搶着這個石球。到了現在還在爭鬥呢!

有人説,在一座高高的山峯上,遠遠望去,有一塊石頭,像一條天狗一樣。每當月亮升起,它就痴痴地望着月亮,似乎在期待着什麼。你沒有猜錯,這就是有名的"天狗望月".許多怪石都有一個傳説,"天狗望月"也不例外。傳説天上有一隻狗,它的主人就是二郎神。有一次二郎神帶着它到黃山文殊院上去遊玩,一路風景迷人,當他們爬到山頂,更是被黃山文殊院上雲海的壯麗景觀所驚呆。這時,突然天空一道佛光出現,二郎神這才想起,他要趕到月宮上去參加嫦娥的一個生日晚會,就獨自急急忙忙飛到月球上去,把自己的天狗都忘記了。於是,天狗每到晚上就一直看着月亮,很想念它的主人,希望它的主人早日回來與它共賞黃山文殊院美景。但是,它花心的主人心裏只有仙女嫦娥,早把它忘記了!日久,狗就變成了"天狗望月"風景石頭!

好了,我的介紹就到這裏。下面請大家自由活動一小時,自己欣賞黃山文殊院的其他美景。注意不要亂扔垃圾、在奇石上亂刻畫等。祝大家度過美好的一小時!

關於成都文殊院導遊詞 篇10

遊客朋友們,接下來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寬窄巷子了。從酒店出發,沿總府路、蜀都大道,途經天府廣場、人民公園,最後抵達成都寬窄巷子,行程約20分鐘。現在我們已經過了天府廣場,正行駛在蜀都大道上,蜀都大道是貫穿成都市區東西部的一條交通大動脈。

現在我想問一下,在大家眼裏,成都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呢?沒錯,安逸(川話)。李白有詩云:“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户千門入畫圖”;在詩聖杜甫眼裏,“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詩人陸游又以“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的詩句,真切道出當年成都的優美環境與休閒生活。近年來,成都又先後榮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上個月,國內首個休閒城市排名公佈,成都因其“幸福度高、人情味濃、包容性強、好逸不惡勞,既享受生活,更創造生活”而獲得“__中國最佳休閒城市”稱號。

美國時代週刊曾經這樣評價成都:china’s china——最中國。那我們今天要去的寬窄巷子堪稱是最成都。

寬窄巷子可以説是最能體現成都人對於休閒生活的理解和表達的地方。寬窄巷子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有規模的清朝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並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它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條平行的巷子組成。寬窄巷子是成都這個古老又年輕的城市往昔的縮影。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準噶爾部進兵騷擾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亂。1721年,康熙皇帝應川人之情,派旗兵駐防成都。當時的四川總督年羹堯下令在秦代少城遺址上修建“滿城”,給旗兵居住。清制規定森嚴,滿蒙官兵一律不得擅自離開少城接觸商務買賣,他們只靠每年少城公園,也就是今天的人民公園春秋兩季的比武大會,論成績優異領取皇糧過日子。然而風雨飄零,如今的少城只剩下了寬窄兩條巷子。那時,寬巷子住的是文武官員,窄巷子住的是士兵,等級森嚴。其後,寬窄巷子的人員結構也就這樣延續下來了,寬巷子多為達官顯貴,窄巷子聚居的則是平民。但其實從街道的結構和規模來説,寬巷子與窄巷子並無太大差異,只是顯貴們住的地方當然“寬”,平民住的地方自然就“窄”。所以民間便有了“寬巷子不寬,窄巷子不窄”的説法。

關於成都文殊院導遊詞 篇11

巷子兩邊大大小小的院落,三面環牆,臨街只留一道門臉兒,雕花的窗户,氣派的門樓,講究的門飾,雖已有些破落,卻依然在訴説着老巷子裏的滄桑歷史。寬窄巷子是最能再現老成都人生活場景的地方。街坊鄰居習慣了端把竹椅坐在巷口擺龍門陣,茶餘飯後就在牆下襬上一桌麻將,品着茶坐在樹下的石凳上看巷子裏的人來車往。或者一家人在院子裏喝着稀飯,用温婉而幽默的成都話聊着家常。

不過,今天大家要看到的寬窄巷子已不是那有些破落的老巷子了。__年,成都市寬窄巷子歷史文化片區主體改造工程確立,該區域在保護老成都原真建築的基礎上,形成以旅遊、休閒為主、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濃郁巴蜀文化氛圍的複合型文化商業街,打造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廳”內涵的“天府少城”。__年6月為期三年的寬窄巷子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修葺一新的寬窄巷子由45個清末民初風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藝術與文化底藴的花園洋樓、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築羣落組成。重新梳理後的寬窄巷子,不僅保留了原有的院落文化,也使整個街區肌理更加清晰,同時為現代寬窄巷子梳理出更清晰的氣質:閒在寬巷子,品在窄巷子,泡在井巷子。

朋友們,前面大概還有3分鐘就將抵達成都寬窄巷子了。等到了寬窄巷子,你就會發現成都的“休閒”真的是名不虛傳。

好了,請大家收拾好隨身物品,跟着我一起去品位寬窄巷子的休閒氣息吧。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已經抵達寬窄巷子了,接下來我會為大家細細地講解寬窄巷子裏的一些特色建築,請大家跟好我。

關於成都文殊院導遊詞 篇12

總體來説,寬窄巷子的修護過程中,街巷形態進行了空間上的梳理調整,精心保留了原有的街道肌理尺度。只是小心翼翼地做了適度的“減法”,拆除片區內與歷史風貌不符的現代建築。

我們知道寬窄巷子一共只有45座建築,所以説可以進駐寬窄巷子的商家都是非常幸運的。

現在呢,我們是在寬巷子。寬巷子在清朝宣統年間的名叫興仁衚衕。據説這裏所駐的是鑲紅旗的清軍,寬巷子中一位懂蒙語的滿族人介紹,衚衕是蒙語的音譯,關於衚衕的起源,有一種説法是指蒙古人在草原上紮起的蒙古包之間的通道。而到了民國年間,在中國一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風氣下,清朝的叫法“興仁衚衕”改名為“寬巷子”。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是寬巷子20號院,據説很多人一旦來到這裏就拔不開腳,現在我們進去看看吧。主人老段是一個做設計的行家,例如一品天下等景觀設計都是他的手筆。傳統文化既是他的心頭所好,也是玩得最精彩的看家絕活。

寬巷子20號這個兩進院落,是按照民國風格重建,保留着民國年間雕工細膩的木質門頭。象徵大吉大利的獅子滾繡球,寓意得福的佛手,這些精美的傳統文化符號,換作別人最多隻能原汁原味的存留。而天趣滿漢樓讓人最驚喜的是,在絲毫沒有對原建築做改動的前提下,僅從細節和擺件下筆,便濃墨重彩的凸現出傳統文化的深厚魅力。天井院落裏,龍脈池對應着鴻運泉,文房四寶對應着清澈的古箏琴聲;古畫青花,孔雀錦鯉,老段的天趣滿漢樓像是一幅華麗細膩的蜀錦。在寬窄巷子的熱鬧喧譁裏,保留着深宅大院、大户人家的古老情調。

關於成都文殊院導遊詞 篇13

俗話説,不到始信峯,不見黃山文殊院文殊院鬆。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龍爪鬆、黑虎鬆、探海松等名鬆。黃山文殊院文殊院無山不峯,這裏千峯競秀,峯峯稱奇,各有特色。歷史上先後命名的有三xx大峯、三十六小峯。有高聳的蓮花峯、平曠的光明頂、險峻的天都峯等。黃山文殊院文殊院無峯不石,名氣大的就有121處。

站在北海的獅子峯上,你可以看到二仙下棋,丞相觀棋,仙人揹簍,還有夢筆生花,猴子觀海等。這些怪石,有的似人,有的像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目前,黃山文殊院文殊院開發的景點多達400餘處,可分為温泉、雲谷寺、北海、玉屏樓、鬆谷庵、釣橋庵六大景區。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到了玉屏樓景區。

玉屏樓景區是黃山文殊院文殊院最絢麗的景區。當年陳毅元帥對黃山文殊院文殊院風景曾作出精闢的概括:“前山雄偉,後山秀麗。”玉屏景區則充分體現了黃山文殊院文殊院前山雄偉的地貌景觀特徵。其精華為三峯:天都峯、玉屏樓、蓮花峯,沿途有鰲魚洞、一線天、百步雲梯、蓬萊三島等奇妙景觀。過了百步雲梯,便可以開始攀登海波1864米的黃山文殊院文殊院第一高峯——蓮花峯。從蓮花峯到峯頂約1.5千米,這段路叫蓮花梗。沿途有許多青松與黃山文殊院文殊院杜鵑,還有飛龍鬆、倒掛鬆等名鬆。穿過前面四個洞之後就到達峯頂,這絕頂是一個直徑約5米的圓台,人們又叫它“石船”;圓台四周有石柱鐵欄,中央有個凹處,裏面有積水,人們叫它“香沙井”。置身峯頂,萬峯拜其下,頗有頂天立地、一覽眾山小之感。過了蒲團鬆,便到了玉屏樓,這裏被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譽為“黃山文殊院文殊院絕頂處”,古時建有文殊院,是黃山文殊院文殊院一座著名寺院,後多次遭受火災,現在在舊址上建了玉屏樓賓館。民間有“不到文殊院,不見黃山文殊院文殊院面”之説。樓後玉屏峯崖壁上刻有眾多摩崖石刻,由手跡“江山如此多嬌”、“風景如畫”、“一覽眾山小”等。峯頂形成一尊卧佛,惟妙惟肖。在玉屏樓左邊,有一顆奇特的松樹,它一側松枝伸出,好像在迎接五湖四海的賓朋,這就是壽逾千年、被稱為國寶的迎客鬆。這裏還有陪客鬆、送客鬆相伴,極合乎中國的禮儀規範。站在玉屏樓前,左望天都,右看蓮花,秀峯相擁,松石鬥巧,真是一個絕妙的境界。天都峯右邊有一座山峯叫耕雲峯,峯頂有一塊巨石像一隻大松鼠,構成“松鼠跳天都”奇景。從玉屏樓往下走,沒走幾步便到了文殊洞。再順着螺旋梯向下走,就到了蓬萊三島。一線天是一道峽谷,又深又窄,長約50米,兩側壁高25米,最寬處僅2.2米,最窄處不足0.5米,一個人還要側身才能通過。再往前就是有名的鯽魚背了。鯽魚背是登天都峯的一段最險峭的是矼,長約20米,寬1至2米,最窄處不到1米,兩邊萬丈深淵。若在茫茫的雲海中走在上面,真像踩在一條露出水面的鯽魚背上,跟着它在水中游動呢。峯頂有“登峯造極”石刻。登天都峯確實很險,但是來到黃山文殊院文殊院不登天都峯又怎能領略到“無限風光在險峯”呢?

關於成都文殊院導遊詞 篇14

親愛的遊客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叫___,你們可以叫我小x。此時,我的心情非常高興希望我們這次遊玩黃山文殊院文殊院愉快。

黃山文殊院文殊院是我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也是全國唯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兩項世界級桂冠的景區。黃山文殊院文殊院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文殊院文殊院市境內,全山面積約1200平方千米,其實154平方千米為黃山文殊院文殊院風景區。黃山文殊院文殊院,古稱“黟山”。

相傳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完成中原統一大業、開創中華文明之後,曾在這裏採藥煉丹,沐浴湯泉,得道成仙。李隆基下詔書,將黟山改名為黃山文殊院文殊院,一直沿用至今。神奇秀麗的黃山文殊院文殊院勝景,是地球內外引力長期持續作用的結果。在漫長的地質發展過程中,黃山文殊院文殊院歷經滄桑,逐漸演變成危巖峭壁、怪石林立的奇特地貌。

黃山文殊院文殊院市一座著名的花崗巖名山,它具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等。奇鬆、怪石、雲海、温泉,歷來被譽為黃山文殊院文殊院四絕。近年來,有人將冬雪譽為第五絕。

各位遊客,你知道黃山文殊院文殊院鬆的生命力為什麼如此頑強,能紮根巖石呢?原來啊,松樹的根系能不斷分泌出一種酸性物質,它可以溶解巖石,從巖石中吸收養分,再加上平時腐爛後的花草、樹葉,都給它提供了養料。所以,黃山文殊院文殊院鬆的生命力極其旺盛,能紮根巖石。

關於成都文殊院導遊詞 篇15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文殊院坐落於天府之國成都市中心,佔地90餘畝,四川著名佛寺,全國佛教重點活動場所,中國佛教禪宗四大修持場所之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圓塔院,宋時改稱"信相寺"。後毀於兵災。傳説清代有人夜見紅光出現,官府派人探視,見紅光中有文殊菩薩像,便於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資重建廟宇,稱文殊院。

1988年新建一座千佛和平塔(鐵塔)初建於隋朝,原名信相寺,迄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明朝末年,該寺毀於戰火,康熙年間,慈篤禪是由在廢墟中結茅打坐,誦經修持,於禪定中出現紅光,化出文殊菩薩形象,謂其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因此改名為文殊院[1]。

文殊院位於成都市西北角,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圓塔院,宋時改稱"信相寺"。後毀於兵災。傳説清代有人夜見紅光出現,官府派人探視,見紅光中有文殊菩薩像,便於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資重建廟宇,稱文殊院。

康熙帝御筆"空林"二字,欽賜"敕賜空林"御印一方。康熙帝墨跡至今仍存院內。 丈殊院坐北朝南,建築面積11600 平方米。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殿、説法堂、藏經樓莊嚴肅穆,古樸宏敞,為典型的清代建築。兩旁配以禪、觀、客、齋、戒和唸佛堂、職事房,形成一個封閉的四合院。兩相對峙的三檐式鐘鼓樓,鐘樓裏懸有4500多公斤的

銅鑄大鐘一口。觀音大士像為青銅鑄造,可稱雕塑精品。護法神韋馱像,為清道光九年(1820xx年)第七代方丈本圓用青銅翻砂而成,工藝精細,童顏神態,體現了"童子相貌,將軍威儀"的風度。還有一尊列為"空林八觀之一"的緬甸玉佛,是院僧性鱗和尚於民國20xx年(1920xx年)歷盡艱辛,步行募化到緬甸請回的。

另外,院內還有大小300餘尊佛像,無論是石刻、銅鐵鑄造,還是木雕泥塑,均具有文物藝術價值。 文殊院還珍藏有許多珍貴文物和佛經、文獻上萬冊,如院僧先宗等3 人於每日清晨刺舌取血書寫的"舌血經書";明神宗的田妃繡的千佛袈裟;清楊遇春長女以自己頭髮繡制的水月觀音。

院內所藏唐僧玄奘頂骨尤為珍貴;1942年在南京發現3塊唐僧頂骨,現1塊留存南京,1塊送西安,因成都是唐僧的受戒地,1塊就送成都。

關於成都文殊院導遊詞 篇16

遊客們,大家好!歡迎來到世界遺產——黃山文殊院風景名勝區,很高興能成為大家的導遊。我姓莊,叫我小莊就可以了。

現在我們正在去黃山文殊院的路上,我就利用這段時間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黃山文殊院吧!黃山文殊院位於中國安徽省南部,南北約40公里,東西約30公里,總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徐霞客曾説過:"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文殊院歸來不看嶽。"究竟黃山文殊院有什麼奇特的景色值得徐霞客這樣高度的評價呢?呆會兒大家就身臨其境體會一下吧!

黃山文殊院以奇鬆、怪石、雲海、温泉四絕而聞名中外。景區上下"無石不鬆,無鬆不奇。"奇鬆最著名的有迎客鬆、卧龍鬆、黑虎鬆等;黃山文殊院怪石不計其數、千姿百態、妙不可言,"猴子觀海"、"松鼠跳天都"等更是石中怪傑;那如雪的白去,洶湧在千峯萬壑之間,似滔滔大海,瞬息萬變,高聳的山峯則成了時隱時現的小島,在雲海中呈現出動態的美;被稱為黃山文殊院四絕之一的温泉,又名硃砂泉,具有一定的醫療價值,鄧小平同志曾為黃山文殊院温泉親筆題寫了"天下名泉"四個字。

黃山文殊院之美,是大自然的造化,身臨其境,方知其絕。希望在家度過一個快樂的旅程。

關於成都文殊院導遊詞 篇17

文殊院座落在成都市西北角,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文殊院有悠久的歷史。相傳隋朝時,隋文帝之子蜀王楊秀的寵妃,為當時的“聖尼”信相所建,故稱信相寺。五代時一度改名妙圓塔院。宋代仍稱信相寺。據《成都縣誌》記載,明朝末年,信相寺毀於兵火。建築俱焚,唯有10尊鐵鑄護戒神像和兩株千年古杉,歷劫尚存。 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年),慈篤禪師來到荒蕪的古寺,在兩杉之間結茅為寇,苦行修持,數年之間行著四方,聲名遠揚。傳説慈篤禪師圓寂火化時,紅色火光在空中凝結成文殊菩薩像,久久不散。市民羣眾認為慈篤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從此改信相寺為文殊院。

康熙三十六年至康熙四十五年(1697?>1720xx年),官紳軍民捐資重修寺廟,嘉慶、道光年間,文殊院方丈本圓法師又採辦了82根石柱,改建、擴建了主要殿堂,形成了現今的規模。這82根石柱今天成為院中一景。

近代時,文殊院香火興盛。歷任方丈都在這裏開壇傳戒,並辦有佛學苑、傳習所,培養僧才。抗戰時期,高僧大德佛源、太虛、能海等陸續到這裏講經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多次撥款修繕寺廟。

文殊院是成都市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佛教寺廟。共有房屋200餘間,總建築面積1.16萬平方米,有僧人60多人。現在是四川省佛教協會所在地。

走近寺前,只見古色厚朴的圍牆盤繞在古剎四周,正門上嵌着“文殊院”三個大字,與圍牆上“南無阿彌陀佛”、“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世界和平、人類幸福”相映襯,使文殊院顯得十分莊嚴、肅穆。寺內中軸線上依次分佈着天王殿、觀音殿、大雄寶殿、説法堂、藏經樓等五重殿宇,兩廡配以鐘鼓樓、禪堂、觀堂、客堂、齋堂、戒堂、唸佛堂及各職事寮房,形成閉鎖式的四合結構。五重大殿連同前後照壁,分佈在長200米的中軸線上,各殿堂樓閣古樸宏敞,飛檐翹角,是典型的清代建築。殿堂之間,主次分明,錯落有致,疏密得體,大小相同,院中有園,園中有院,院中有景,環境極是清靜幽雅。又前臨文殊院街,後畔萬福橋側,素有“寺殿接通衢,禪房遠塵囂”之説。

文殊院文物薈萃,寶物眾多。就拿供奉的佛像來説,寺內供奉大小300餘尊佛像,有鋼鐵鑄造,有脱紗、木雕,有石刻、泥塑,十分豐富。從年代而論,有出土的樑代石刻,有唐宋年間鐵鑄戒神,更有清代青銅鑄像,還有緬甸玉佛,這些塑像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為我們研究古代雕塑、鑄造等工藝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護法韋馱像,1820xx年本圓法師主持塑造,整個塑像均以青銅翻砂而成,韋馱威武而立,相貌端莊,盔、鎧、靴、杵的鏈鎖,浮雕花飾,都雕琢剔透,工藝精湛,是一尊難得的藝術珍品。還有一尊觀音大士像,也為1820xx年用青銅鑄造。觀音慈祥平和地坐騎在水獸身上,形象生動,纓絡衣紋、細緻流暢。所騎水獸,似獅非獅,似犬非犬,造型獨特,温順可愛。這尊造像,反映了清代較高的雕鑄水平。

另有一尊緬甸玉佛,是文殊院和尚性鱗1920xx年一路募化,歷盡艱苦,步行到緬甸請回的,也十分珍貴。

在藏經樓,收藏了各種佛經上萬冊,其中有康熙皇帝御賜的《藥師》、《金剛經》等,十分珍貴。 寺內還珍藏明清以來書畫珍品。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1720xx年御賜文殊院的“空林”墨跡,以及康熙臨宋代書法家米芾的《海月》條幅,文曰:“從皆趨世,出世者誰。人皆遺世,世誰為之。爰有大士,處此兩間。非濁非清非律非禪。惟是海月都師之式庶,復見之眾縛自脱。我夢西湖天宮化城,見兩天竺,宛如生平,雲披月滿。遺像在此,誰其贊之,惟東坡子。”果親王墨跡是清朝雍正年間,果親王贈給文殊院的墨寶。條幅上寫着“日面月面,胡來漢現。有時放行,有時把斷。世法佛法,打成一片。苦作一片會,遇貴即賤。不作一片會,麥裏有面。”另有一副於佑任所書“圄滿法界月,清涼功德池”的對聯.此外,還有印度貝葉經、唐代高僧玄奘頂骨、唐代日本鎏金經簡、千佛袈裟、發繡觀音、挑紗文殊和舌血含寶等佛教文物。印度貝葉經是1887年寺僧明寬法師從印度請回的一部佛經,十分珍貴。千佛袈裟為明代祟禎皇帝的妃子所繡,繡工細美,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仍保存完好。發繡觀音是清朝嘉慶、道光年間,陝、甘總督楊遇春之女用自己的頭髮繡成的一幅水月觀音像,衣紋、毛林全用經文組成。是一件難得的藝術品。挑紗文殊為清代女信徒吳貞女用挑紗的方法制成,遠看煙水茫茫,很象是繪畫,十分精美.

金剛經寶塔是清光緒八年(1882年),楊光坼用繩頭小楷抄寫《金剛經》,全部經文組成一座寶塔,遠看是圖,近看是經。舌血含寶是指清朝時有三位和尚用舌血書寫的《華嚴經》、《楞嚴經》和《法華經》等經書。

藏經樓還珍藏着宋代墨龍、明清時期破山、丈雪的書法、碧眼、竹禪的繪畫以及書法家何紹基、鄭板橋、張大幹、豐子愷等人的書畫作品。

文殊院以它優美的園林、莊嚴的殿堂、眾多的文物吸引了大批中外來客。文殊院的素撰佳看也聞名退還,中外來賓爭相品嚐,高朋滿座,勝友如雲。

關於成都文殊院導遊詞 篇18

今天我們將到成都久負盛名,擁有“空林八觀”之美譽的寺院文殊院遊覽。大家都知道,寺院是佛、法、僧三寶的常住處。也是佛教的傳播和沿襲之處。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之一,是因為創立者佛陀所説教法而得名...

文殊院位於成都市城北文殊院街,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圓塔院,宋時改稱信相寺。據《成都縣誌》記載,明朝末年,信相寺毀於兵火,唯有10尊鐵鑄護戒神像和兩株千年古杉,歷劫尚存。清朝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慈篤禪師來到荒蕪的古寺,在兩杉之間結茅為廬,苦行修持。傳説慈篤禪師圓寂火化時,紅色火光在空中凝結成文殊菩薩像,久久不散。人們認為慈篤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從此改信相寺為文殊院。康熙三十六年至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697—1720xx年),官紳軍民捐資重修寺廟。嘉慶、道光年間,文殊院方丈本圓法師又採辦了82根石柱,改建、擴建了主要殿堂,形成了現今的規模。

文殊院坐北朝南,殿宇五重,進山門往裏走依次是天王殿、三大土殿、大雄寶殿、説法堂、藏經樓。東西兩廂是鐘鼓相對,齋堂與客堂對稱排列。各殿堂之間有長廊密柱相連結。全院共有房舍190餘間,建築面積2萬餘平方米。房舍為木石結構,柱礎石琢磨精細;柱上斗拱雕飾玲瓏;各殿堂的鏤空花窗式樣繁多,圖案精美,是研究我國古建築雕飾藝術難得的實物樣本。藏經樓收藏有各種佛經上萬冊,其中有康熙皇帝御賜的《藥師》、《金剛經》等,十分珍貴。

五重大殿連同前後照壁,分佈在長200米的中軸線上,各殿堂樓閣古樸宏敞,飛檐翹角,是典型的清代建築。殿堂之間,主次分明,錯落有致,疏密得體,大小相當,院中有園,園中有院,院中有景,環境極是清靜幽雅。

文殊院文物薈萃,寶物眾多。寺內供奉大小300餘尊佛像,有鋼鐵鑄造,有脱紗、木雕,有石刻、泥塑,十分豐富。從年代而論,有出土的樑代石刻,有唐宋年間鐵鑄戒神,更有清代青銅鑄像,還有緬甸玉佛,這些塑像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為我們研究古代雕塑、鑄造等工藝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寺內還珍藏明清以來書畫珍品,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1720xx年御賜文殊院的“空林”墨跡,以及康熙臨宋代書法家米芾的《海月》條幅。此外,還有印度貝葉經、唐代玄奘法師頭骨、唐代日本鎏金經簡、千佛袈裟、發繡觀音、挑紗文殊和舌血含寶等佛教文物。

兩相對峙的三檐式鐘鼓樓,鐘樓裏懸有4500多公斤的銅鑄大鐘一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sichuan/we6n6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