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山東導遊詞 >

介紹山東魯迅公園的導遊詞範文(通用5篇)

介紹山東魯迅公園的導遊詞範文(通用5篇)

介紹山東魯迅公園的導遊詞範文 篇1

如果你去過青島的魯迅公園,你一定會認為那裏是綠樹的海洋,鳥兒的天堂。

介紹山東魯迅公園的導遊詞範文(通用5篇)

走進魯迅公園,綠樹成蔭,鮮花怒放,碧海藍天襯托着古香古色的水族館,這就像一幅活靈活現的自然畫卷。如果你健步走過那些不可計數的用麪包石鋪成的小路,一定要仔細地聽聽鳥兒的鳴唱,就如一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一般美妙!負責高音階的蟬在不知疲倦地唱着夏日狂想曲。

假若你繼續往前走,一定要到靠近海邊的乳白色的小亭子裏去走一走。兩手扶着大理石的欄杆,腳下就是一片蔚藍的海水:巨大的巖石從海底躍然而起,海浪猛烈地敲打着巖石,泛起層層漣漪,叮咚作響。看着美麗的大海,呼吸着清新甜潤的空氣,你一定也陶醉其中了吧?

現在,就快到魯迅公園的盡頭——第一海水浴場了。在這裏,你可以親密地和大海接觸,盡情享受海水給人們帶來的樂趣。還有金黃色的如海綿般鬆軟的沙灘,如果你有興致的話,游完泳,來一個沙浴也不錯哦!

鳥兒的鳴唱、海浪的叮咚、人們歡快的笑聲,彷彿使你真的置身於美麗的天堂,流連忘返。

介紹山東魯迅公園的導遊詞範文 篇2

魯迅公園是青島市內一處免費開放的臨海公園,海邊有大片的紅褐色礁石,景色很特別,常有不少新人在此拍攝婚紗照。沿着海邊步道慢慢走、聽聽海浪拍壁之聲,或是走上巖石高處的亭子遠眺大海,很是愜意。

從海軍博物館往東走兩分鐘即可看到寫有“魯迅公園”大字的石牌坊。魯迅公園不大,但環境優美,進門是一片青松林,有不少被海風吹成得彎曲的松樹,樹叢中矗立着魯迅先生的雕像。這裏從1920xx年時起便是海濱公園,後為紀念魯迅先生而更名。如今園內遊客也很多,常有遊客攀到巖石上拍照,也有孩子下到灘上撿拾貝殼和小蟹,野趣十足。

公園的東部緊鄰青島海底世界,再往東走是第一海水浴場,而公園的西面則是小青島公園。如果有半天時間,可從小青島開始沿着海邊往東步行,經過魯迅公園、第一海水浴場,一直走到八大關和第二海水浴場,沿途風光很美。

介紹山東魯迅公園的導遊詞範文 篇3

魯迅公園原名海濱公園,位於青島市區小魚山南麓、匯泉灣畔,為青島最具特色的臨海公園。1920xx年我國著名園藝家葛敬應先生借其抱岸環海的自然環境,依勢造型,闢建而成。1950年,為紀念魯迅先生而易名。

魯迅公園沿狹長基巖海岸東西伸展,全長連綿2公里,佔地面積約4公頃,公園內紅礁、碧水、青松、幽徑、亭榭逶迤多姿,景色煞是迷人,是一處兼有園林美和自然美的風景區。

魯迅公園大門為玻璃瓦頂的石牌坊,氣勢軒昂。前眉刻有"魯迅公園"四個金字,是集魯迅先生手跡。背眉是"蓬壺勝攬"四字,為當代碑帖鑑賞家鄭世芬1932年手書,"蓬"指的是蓬萊,"壺"指的是"方壺",意為魯迅公園的景色與海中仙山相彷彿。公園內嶙峋礁石巋然,亭榭別緻,園路分主次,主路連接景區,次路連接景點,層次分明,又渾然一體。沿園中曲徑漫行,體會出"山窮路盡疑斷崖,臨岸回折又一景"之情趣。坐在礁石之上,觀舒捲浪花於眼前起伏迭宕,遠處的海面風帆點點,鷗鳥競翔,令人極盡暢遊之樂。

介紹山東魯迅公園的導遊詞範文 篇4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嶗山太清宮。來到青島,必遊嶗山。嶗山有“山海奇觀”之稱,也有“神仙窟宅,靈異府第”之説。

嶗山的主峯名為“巨峯”,又稱“嶗頂”,海拔1132.7米,是我國大陸漫長海岸線上唯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峯,因而嶗山又被稱為“近海名山”。

國務院於1987年批准公佈嶗山風景名勝區為首批國家中重點風景名勝區。在20xx年,嶗山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嶗山東南瀕臨黃海,西部與青島市區毗鄰,北與即墨相連,總面積446平方公里。

嶗山,古代又稱牢山、勞山、二勞山、輔唐山、鰲山,史書各有解釋,説法不一。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所要遊覽的是太清宮,它位於嶗山南部,景區以著名殿宇太清宮命名,是國家4A級旅遊區。 嶗山太清宮是嶗山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一處道觀,建於西漢建元元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的歷史。

太清宮的創始人是江西的張廉夫,他因做官不順,故棄官修道,在此修建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廟”。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擴建廟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宋朝時期,道士劉若拙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劉若拙武藝高強,宋太祖聽説他修道高深,於建隆元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宮中,劉若拙堅決要求回嶗山,宋太祖就敕封他為“華蓋真人”。

由此給他鉅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宮,重修太清宮。太清宮是劉若拙的別院。從此,太清宮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規模,太清宮主要由“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140多所建築,,佔地近3萬平方米。

大家現在所看到的是太清宮牌坊,高8米,寬16米。牌坊陽面“嶗山太清宮”5個字為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閔智亭所題;陰面“閬苑聖德”的意思是指具備高尚品行的仙人居住之處。

太清宮的正門也稱山門。走進山門,首先看到的是兩側的鐘樓和鼓樓,目的是為了警示眾道士勤修苦練,不可虛度光陰。

往前走,路兩邊的兩座雄偉的建築是新建成的元辰閣和元君閣。元辰閣正中供奉的鬥姆元君,為北斗眾星之母,

道教稱她為“圓明道母天尊”又稱“紫光夫人”。兩邊供奉的是六十元辰又稱六十甲子或六十太歲。元君閣供奉碧霞元君又稱“泰山玉女”,俗稱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的左右是送子娘娘、眼光娘娘、催生娘娘、天花娘娘四位輔神。元君閣兩邊供奉的是道教有名的八仙,道路中間的這棵樹叫虎皮松,因其樹皮斑駁如虎皮而得名。

太清宮的第二個正門——儀門。門口兩側各有一石鼓名“抱鼓”,俗稱“門當”,門口上方的木板稱“户對”。 三官殿的正門兩邊,有兩顆古老高大的銀杏樹,是宋太祖為道士劉若拙敕建道場,修建太清宮時栽種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樹齡。銀杏樹最大的特點就是有性別之分,這兩顆銀杏樹都是雄性。

進入三官殿,首先看到的是兩棵耐冬樹,耐冬又叫山茶,花期從每年的12月一直延續到第二年的5月,長達半年,因其花開時正值隆冬季節,但卻能迎風怒放,所以被稱為“耐冬”。耐冬和月季是青島市的市花,右邊的耐冬開的是單瓣紅花,左邊的耐冬,開的花是重瓣白色的,樹齡也有400多年了。

三官殿主要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帝,也就是我們三位祖先堯舜禹。相傳堯敬天愛民,上應天象,風調雨順,被人尊為“天官”。舜在位時,民風高尚,地不生災,被尊為“地官”。大禹繼承父業,三過家門而不入,治理了水患,理所當然被尊為“水官”。三官接到信息就能為病人賜福、赦罪、解厄。

接下來大家看到的院落是清代翰林尹琳基修建的,所以後人就將此地稱為“翰林院”。現在是太清宮的課堂。尹琳基在這個院子正廳供奉東漢時期的大經學家鄭玄,所以此院原名又叫“經禪祠”。

走出三官殿,在通往三清殿的路上可以看到許多景點,現在大家看到的這棵黃楊樹,樹高8米多,它看起來不是太粗,但已經有820xx年樹齡了。黃楊樹最大的特點是生長的非常緩慢,所以木質就特別細膩堅硬,是雕刻藝術品的上等材料,在民間有“鳥中之王稱鳳凰,木中之王是黃楊的説法”。

經過黃楊樹,可以看到一顆彎彎曲曲的榆樹,因為它是唐朝道長李哲玄親手栽植的,所以把它稱為“唐榆”,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榆樹葉上面有一層沙質,摸上去比較粗糙,所以它的學名叫“糙葉樹”,又因為它樹幹盤曲,形狀似龍頭,又被稱為“龍頭榆”。現在這棵樹高約19米,樹冠東西長25米多,南北約33米,遮陰面積達一畝多地。

在龍頭榆的對面,有一塊大石頭,上面雕刻有“逢仙橋”3個字。相傳,宋代的道長劉若拙,除夕迎神,在這裏遇到一位白鬚飄胸的老翁走上前來與他交談,正想問其姓名,老人卻不見了,只在雪地上留下了兩個腳印,於是劉若拙認為自己遇到了仙人。因為在這座橋上曾經與仙人相逢,所以就將此橋稱為“逢仙橋”。

大家過了逢仙橋上山,迎面可以看到康有為詩刻。

介紹山東魯迅公園的導遊詞範文 篇5

青島魯迅公園為匯泉景區第一景點,也是青島最富特色的臨海公園。此園位於萊陽路之南,西鄰小青島,東接第一海水浴場,北側有景色秀麗的小魚山,南側為碧波盪漾的匯泉灣。公園沿狹長基巖海岸東西伸展,長約1公里。佔地面積約四公頃。紅礁、碧浪、青松、幽徑,逶迤多姿,山光水色,淡雅清新,景色十分迷人。

魯迅公園位於匯泉灣西側,與匯泉角隔海相望,公園風景點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以海灣、 礁石叢和婀娜多姿的黑松林帶交織成海濱自然風光。園內有海豹池供觀賞。該園赭紅色礁石突兀嶙峋,形成天然丘壑,懸崖斷岸,海浪搏擊,景色蔚為壯觀。園內道路依勢而成,起伏自然,築有瀉水小橋,曲徑通幽。伴以茂密的黑松林和涼亭、水族館等建築的點綴,形成一幅瑰麗的海濱風景圖畫,成為遊人觀潮、聽濤、賞景、垂釣的理想地。“匯濱垂釣”30年代被譽為青島十景之一。

遊覽魯迅公園,沿正門的石徑而下,魯迅塑像矗立在圓形的花畦之中。石徑兩側青松成排,迎面為巖礁和大海。巖礁上部赭紅,底部灰褐,在大海的映襯下,越發顯得熠熠生輝。巖礁底部長滿堅硬的牡蠣,沙汀內散落着各種貝殼,遊人往往顧不上沿小徑漫步,卻在礁石叢中穿行,不時地拾起五光十色的彩貝,撿起海浪衝來的海藻。沿園中曲徑漫步,別有一番情趣。石砌的小徑,迴環曲折,高低起伏。一側是蓊鬱蔚然的松林,一側是嶙峋巋然的礁灘,突起處有石砌台階,折角處有西式涼亭,漫步其間,十分愜意。臨海觀潮,另是一種意境。坐在礁石之上,觀眼前浪花舒捲,起伏迭宕,大浪湧來只見“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潮湧過後,濤聲寂然,水面上留下一層晶瑩潔白的水沫,波光水色,煞是好看。遠處的海面,風帆點點,鷗鳥競翔,遊人無不為眼前的景色而陶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shandong/qrjep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