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寧夏導遊詞 >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通用25篇)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通用25篇)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1

那裏是最接近陽光的地方,空氣因而透明;那裏是最接近神明的地方,心靈因而寧靜;那裏是最後的世外桃源,憧憬因而嚮往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通用25篇)

昌都地區位於西藏自治區東部、瀾滄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區的東大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昌都地處三河一江地區(昂曲、扎曲、色曲、瀾滄江),藏語意為“水匯合口處”。

昌都是雪域高原的另一個世界,是鎖在橫斷山脈深處的一片淨土,孕育着神祕、孕育着恢弘、預支育着古老而獨特的高原文明。這裏湛藍的天空、蒼茫的草原、神山聖湖、亙古雪峯,無一不向世人昭示着永恆的魅力。而那獨特多姿的康巴風情、博大精深的藏傳佛教,也對人們充滿了無盡的誘惑。

昌都地處著名的橫斷山脈,這裏山高谷深,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以及它們的60多條支流像條條玉帶般盤繞其中。俯瞰昌都,萬峯突起,氣勢磅礴,座座山脈猶如巨龍昂首。遙望遠方,羣山崢嶸,江河縱橫,牛羊成羣,真讓人彷彿置身於雄偉壯麗的畫卷之中。

昌都地區高山峽谷相間排列,特有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大面積的森林,林海茫茫,一望無垠,樹種多達1500餘種,珍稀樹種繁多。

廣闊的森林和草原為眾多野生動物提供了理想的棲息之地。在昌都,野生

動物多達400多種,約佔西藏的80%。珍稀動物有滇金絲猴、金錢豹、藏羚、白脣鹿、黑頸鶴、猞猁、盤羊、馬熊、錦雞等。在許多地方,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呈現出一派最美麗的自然畫卷。

昌都地形複雜,許多地方從谷底到山頂相差20xx多米。因此自然景色帶有明顯的垂直分佈規律。山下是地毯似的草場,山腰是莽莽的森林,再上是五顏六色的杜鵑花叢,而山頂則是終年不化、重巒起伏的雪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昌都地區的典型氣候特徵。

昌都不但風光秀美,人文景觀也獨具魅力。作為康巴文化的腹地,昌都人文景觀豐富獨特,多彩多姿,極具神祕色彩。茶馬古道的沿線囊括了西藏原始宗教到藏傳佛教各個教派的寺廟。

昌都在藏語裏是水岔口的意思,扎曲、昂曲兩條河流在這裏交匯,成為瀾滄江的源頭。美麗的昌都鎮就坐落在這山與水之間。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2

滾鐘口山巒起伏,巖石峻峭,林木葱蘢,巍峨秀麗。在西夏時,就是“西夏古名勝地”。當時,李元昊曾於山溝北部建造了一處規模宏大的避暑宮苑。現在在這片參差錯落的20多處建築遺址上,散落的磚、瓦、器物殘片遺物,還俯拾即是。明清時,這裏也大興土木,建造廟宇、樓閣,修建了賀蘭廟、老君堂、大悲閣、鬥母宮、小洞天、關帝廟、興隆寺、晚翠閣、觀音廟等14處廟庵台閣,這些建築依山臨險,隨勢自然,錯落有致。山內的三座山峯之上,還建有三座造型優美、小巧別緻的白色喇嘛式塔。始建於清朝光緒十八年(1892年)的賀蘭廟,廟宇坐落在半山之上,分為上中下三層台院,三座殿宇連成一體。主殿泥塑彩像,兩側繪有滾鐘口全景圖和賀蘭廟全景圖,殿宇雕樑畫棟,蔚為壯觀。據史料載:明清時期,每年六月,城鎮村堡的善男信女多進香山寺,輪騎絡繹不絕,名曰“朝山”,亦藉以遊覽滌暑。景區南側山旁的“清真寺”,有阿拉伯也門的馬克倫丁·本·歐斯曼長老“拱北”墓,他曾在16世紀末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在銀川等地傳教30多年。每逢回族的傳統節日,遠近穆斯林紛紛前來念經朝拜,以示紀念。

小滾歷代修葺建設,成為一處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春夏之際,小滾鐘口內滿谷高杉,一片葱綠。來到景區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棵蒼勁葱蘢的古槐和勃勃生機的長青松柏。進入景區,漫步于山道上,只見滿山遍谷的洋槐、翠柏、白楊綠陰遮蓋溝坡,鬱鬱葱葱。溝間坡地的山果樹上掛滿了晶瑩欲滴的紅山果和紅酸棗。山澗裏一縷清泉涓涓流淌。山中綠樹、紅花爭相輝映,絢麗多彩。

在景區北部一條寬窄變異、蜿蜒曲折的深溝內,多有寺廟遺址,故稱“大寺溝”。溝內樹木蒼翠,泉水清澈,怪石林立,“獅吼”、“卧虎”、“頑猴”、“仙人指路”、“青羊跳澗”等奇石,神態各異,令人歎為觀止。順溝向西而下,有巨石立於溝間,上刻“西爽亭”三個大字,這裏山勢開闊,泉水叮咚,綠草如茵,是最舒坦幽靜的休息之地。

南望羣山,有三峯峭立,形似筆架,人們稱它為“筆架山”。山下有人採佳石為硯,因而又稱曰“硯石筆架山”。若拾級而上,登臨山顛“望海亭”,可憑高四覽,向西遠眺,但見峯巒起伏,勢若奔浪;極目東望,又見千里平疇,像風平浪靜的海洋,天地相間處,雲煙浩渺渾然融為一體。在這裏還可觀賞到“日出筆架”、“月光別鍾鈴”、“石嶂穿白雲”等自然景觀。如逢朝暉夕映時,又可觀賞到“賀蘭佛光”之景,堪與“峨眉寶光”爭妍。六月暑日,在景區西邊溝盡頭的青羊溜山巔上,藍天晴空,白雪蓋頂,這就是古寧夏八景之首的“賀蘭晴雪”。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3

滾鐘口山巒起伏,巖石峻峭,林木葱蘢,巍峨秀麗。在西夏時,就是“西夏古名勝地”。當時,李元昊曾於山溝北部建造了一處規模宏大的避暑宮苑。現在在這片參差錯落的20多處建築遺址上,散落的磚、瓦、器物殘片遺物,還俯拾即是。明清時,這裏也大興土木,建造廟宇、樓閣,修建了賀蘭廟、老君堂、大悲閣、鬥母宮、小洞天、關帝廟、興隆寺、晚翠閣、觀音廟等14處廟庵台閣,這些建築依山臨險,隨勢自然,錯落有致。山內的三座山峯之上,還建有三座造型優美、小巧別緻的白色喇嘛式塔。始建於清朝光緒十八年(1892年)的賀蘭廟,廟宇坐落在半山之上,分為上中下三層台院,三座殿宇連成一體。主殿泥塑彩像,兩側繪有滾鐘口全景圖和賀蘭廟全景圖,殿宇雕樑畫棟,蔚為壯觀。據史料載:明清時期,每年六月,城鎮村堡的善男信女多進香山寺,輪騎絡繹不絕,名曰“朝山”,亦藉以遊覽滌暑。景區南側山旁的“清真寺”,有阿拉伯也門的馬克倫丁·本·歐斯曼長老“拱北”墓,他曾在16世紀末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在銀川等地傳教30多年。每逢回族的傳統節日,遠近穆斯林紛紛前來念經朝拜,以示紀念。

小滾歷代修葺建設,成為一處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春夏之際,小滾鐘口內滿谷高杉,一片葱綠。來到景區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棵蒼勁葱蘢的古槐和勃勃生機的長青松柏。進入景區,漫步于山道上,只見滿山遍谷的洋槐、翠柏、白楊綠陰遮蓋溝坡,鬱鬱葱葱。溝間坡地的山果樹上掛滿了晶瑩欲滴的紅山果和紅酸棗。山澗裏一縷清泉涓涓流淌。山中綠樹、紅花爭相輝映,絢麗多彩。

在景區北部一條寬窄變異、蜿蜒曲折的深溝內,多有寺廟遺址,故稱“大寺溝”。溝內樹木蒼翠,泉水清澈,怪石林立,“獅吼”、“卧虎”、“頑猴”、“仙人指路”、“青羊跳澗”等奇石,神態各異,令人歎為觀止。順溝向西而下,有巨石立於溝間,上刻“西爽亭”三個大字,這裏山勢開闊,泉水叮咚,綠草如茵,是最舒坦幽靜的休息之地。

南望羣山,有三峯峭立,形似筆架,人們稱它為“筆架山”。山下有人採佳石為硯,因而又稱曰“硯石筆架山”。若拾級而上,登臨山顛“望海亭”,可憑高四覽,向西遠眺,但見峯巒起伏,勢若奔浪;極目東望,又見千里平疇,像風平浪靜的海洋,天地相間處,雲煙浩渺渾然融為一體。在這裏還可觀賞到“日出筆架”、“月光別鍾鈴”、“石嶂穿白雲”等自然景觀。如逢朝暉夕映時,又可觀賞到“賀蘭佛光”之景,堪與“峨眉寶光”爭妍。六月暑日,在景區西邊溝盡頭的青羊溜山巔上,藍天晴空,白雪蓋頂,這就是古寧夏八景之首的“賀蘭晴雪”。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4

滾鐘口,古為賀蘭山勝境之一,是西夏王陵風景名勝區的一個重要景區,其擁有的花崗巖風蝕地貌景羣。這裏還有伊斯蘭教、佛教、道教三教合一的建築,反映了當地宗教派別和睦相處的氛圍。被聯合國人居環境發展促進會等組織聯合評為“中國最具民族特色旅遊目的地”。滾鐘口的歷史典故、傳説和大型建築遺址之謎更讓滾鐘口添加了一份神祕的色彩。被聯合國人居環境發展促進會等組織聯合評為“中國最具民族特色旅遊目的地”。

據史料載:明清時期,每年六月,城鎮村堡的善男信女多進香山寺,輪騎絡繹不絕,名曰“朝山”,亦藉以遊覽滌暑。景區南側山旁的“清真寺”,有阿拉伯也門的馬克倫丁·本·歐斯曼長老“拱北”墓,他曾在16世紀末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在銀川等地傳教30多年。每逢回族的傳統節日,遠近穆斯林紛紛前來念經朝拜,以示紀念。

如逢朝暉夕映時,又可觀賞到“賀蘭佛光”之景,堪與“峨眉寶光”爭妍。六月暑日,在景區西邊溝盡頭的青羊溜山巔上,藍天晴空,白雪蓋頂,這就是古寧夏八景之首的“賀蘭晴雪”。在景區北部一條寬窄變異、蜿蜒曲折的深溝內,多有寺廟遺址,故稱“大寺溝”。溝內樹木蒼翠,泉水清澈,怪石林立,“獅吼”、“卧虎”、“頑猴”、“仙人指路”、“青羊跳澗”等奇石,神態各異,令人歎為觀止。順溝向西而下,有巨石立於溝間,上刻“西爽亭”三個大字,這裏山勢開闊,泉水叮咚,綠草如茵,是最舒坦幽靜的休息之地。

滾鐘口山美、樹美、水美。正如明代詩人王遜的詩所贊:

賀蘭西望矗長空,天界華夷勢更雄。

巖際雲開青益顯,峯頭寒重白難融。

清光絢玉沖虛白,秀色拖嵐映夕紅。

勝概朔方真第一,徘徊把酒興無窮。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5

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位於祖國西北部的黃河中上游地區,地處北緯35°14’~39°23’、東經104°17’~107°39’之間。東鄰陝西省,西部與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與甘肅省相連,總面積6.64萬平方公里。地形南北狹長,地勢南高北低,自北向南為賀蘭山地、寧夏平原、六盤山地。寧夏南北相距456公里,東西相距約250公里。寧夏地處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地帶,從地貌類型看,南部以流水侵蝕的黃土地貌為主,中部和北部以乾旱剝蝕、風蝕地貌為主。境內有較為高峻的山地和廣泛分佈的丘陵,也有由於地層斷陷又經黃河沖積而成的沖積平原,還有台地和沙丘。地表形態複雜多樣。據20xx年初統計資料顯示,寧夏地形中丘陵佔38%,平原佔26.8%,山地佔15.8%,台地佔17.6%,沙漠佔1.8%。平均海拔為1090-20xx米。賀蘭山是寧夏平原的天然屏障,主峯敖包圪墶海拔3556米。黃河從中北部穿越12個市縣,境內流程397公里。

寧夏地處內陸,屬温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跨東部季風區和西北乾旱區,西南靠近青藏高寒區,大致處在我國三大自然區的交匯、過渡地帶。年平均氣温為5℃~9℃,晝夜温差大。年降水量一般為200~600毫米。全年日照達3000小時,無霜期170天左右,是中國日照和太陽輻射最充足的地區之一。

寧夏是中華遠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寧夏靈武水洞溝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活動遺址和出土文物表明,早在3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裏繁衍生息。

春秋戰國時期,境內就開始修築聞名世界的長城。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派兵在寧夏屯墾,開始了引黃河水灌溉的歷史,到漢代(前206~220),這裏農耕經濟已相當繁榮。唐代天寶十四載(755)爆發了“安史之亂”,太子李亨進入寧夏,在靈武登基稱帝,史稱唐肅宗。當時,寧夏已成為中國東西交通貿易的重要通道之一。北宋寶元元年(1038),党項族首領李元昊以寧夏為中心建立了大夏國,史稱西夏,定都興慶府(今銀川市)。蒙古滅西夏後,於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設寧夏府路,始有“寧夏”地名。明設寧夏衞。清設寧夏府。民國初年,寧夏府改為朔方道,1920xx年成立寧夏省。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4年撤銷寧夏省。1958年10月25日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礦產資源豐富,農業、能源和旅遊優勢突出。全區有耕地128.8萬公頃。其中水澆地33.3萬多公頃。有待開發的宜農荒地66萬餘公頃,其中可開發水產養殖的荒灘13.3萬公頃、荒水面積5.6萬公頃,有草場300萬公頃。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50多種,人均自然資源潛在價值為全國平均價值的163.5%,居全國第五位。尤其是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炭、石膏、石油、天然氣等。石膏藴藏量居全國第一。全區近三分之一的土地下藴藏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探明儲量300多億噸,居全國第五位。僅靈武煤田探明儲量就達270多億噸,相當於中國東北地區探明儲量的總和。全國十大煤種,寧夏就有9種。世界著名的優質無煙煤太西煤,年出口量達100萬噸。地跨寧夏的陝甘寧盆地天然氣田,已探明儲量20xx多億立方米,是世界特級大氣田。

自治區下轄銀川、石嘴山、吳忠、固原、中衞5個地級市,興慶、金鳳、西夏、大武口、惠農、原州6個市轄區,靈武、青銅峽2個縣級市,永寧、賀蘭、平羅、同心、鹽池、中寧、海原、涇源、西吉、隆德、彭陽11個縣和紅寺堡開發區(縣級移民開發區),首府銀川市。

寧夏有回、漢等35個民族,20xx年末總人口603.73萬人,其中漢族377.42萬人、回族206.49萬人。寧夏是我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回族羣眾信仰伊斯蘭教。

中國回族形成於元代。關於回族的來源可以上溯到公元七世紀中葉,那時就有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到中國經商和留居。元代大批中亞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來到中國,由於通婚和社會經濟關係,與漢、維吾爾、蒙古等族在長期相處的過程中形成回回民族。早在宋代,就有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在寧夏經商定居。元代大批中亞阿拉伯的穆斯林與蒙古人一起,遷今寧夏屯墾戍邊。元末明初回族逐漸形成,寧夏回族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發展的時期。

回族人居寧夏,最早可追溯到唐末。到北宋、西夏時期,東來的穆斯林多從玉門、酒泉經西夏屬地至中原。到元代,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亞人被徵調或遷徙,以半軍事、半屯牧的形式生存。明初,大批迴回人以“歸附土達”身份被安插到靈州(今靈武市一帶)及固原各州縣,加之不斷遷徙來寧夏開發、屯墾的回回人,形成了許多回族聚居點。到了清乾隆年間,“寧夏至平涼千里,盡系回莊”,寧夏回族人口劇增。至同治年間(1862-1874年),西北迴民反清起義遭到殘酷鎮壓,義軍及眷屬被遷趕到偏僻地區,其中部分回民移居靈州、化平(今寧夏涇源縣)、隆德、海原等縣。

作為寧夏主體民族的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在寧夏回族聚居地區,建有不同建築形式和不同規模的清真寺3000多座,有阿訇約4000名。回族穆斯林羣眾一般信奉五項“功課”即:念、禮、齋、課、朝。回族的傳統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又稱宰牲節)和聖紀節三大節日。自治區和各市、縣建有各級宗教社會團體即伊斯蘭教協會,管理自己的宗教生活。自治區在銀川市開辦了寧夏伊斯蘭經學院,在同心縣開辦了同心阿拉伯語專修學校,幫助穆斯林羣眾培養了大批有宗教學識的人才。除伊斯蘭教外,寧夏還有羣眾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自治區人民政府對各種宗教一視同仁,羣眾正常的宗教活動受到保護,各種宗教人士在寧夏長期和睦相處。

寧夏回族在衣着、飲食、起居衞生、婚嫁、喪葬等方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回族男性都喜歡戴白色的小圓帽,穿黑色的馬甲。回族婦女還喜歡戴蓋頭,戴金銀耳環、戒指、手鐲等。回族特別講究衞生,室內外清潔整齊,灶具潔淨。平時洗手、洗臉多用湯瓶,沐浴用吊罐。

回族喜歡吃牛、羊、駱駝等反芻類的偶蹄目食草動物肉,也吃雞、鴨、鵝、魚肉,禁食豬肉,不食動物血液和自死的禽畜。虔誠的教徒食用的禽畜,必須由阿訇代宰。回族一般不吸煙,不喝酒,男女老少都愛喝泡有冰糖、茶葉、枸杞、核桃仁、芝麻、桂圓、紅棗、果脯等營養佐料的“八寶”蓋碗茶。喜慶節日,回族多製作油香、饊子、油果等油炸食品。有尊貴客人時,會以豐盛的“全羊席”和各種回族小吃熱情接待。婚姻方面,實行一夫一妻制。回族婚禮很隆重,且有許多宗教和民族的特點。如舉行婚禮時,要請阿訇念“尼卡哈”,即用阿拉伯經文進行證婚和祝賀。回族喪葬簡易,實行土葬、薄葬。葬禮包括清潔埋體、白布裹屍、阿訇主持舉行宗教祈禱儀式、入葬四道程序。

清真寺,又稱禮拜寺。阿拉伯語為“麥斯吉德”,意即叩頭的地方。既是伊斯蘭教信徒聚眾禮拜的場所,某些地方又兼有文化教育中心、社會活動中心的功用。寧夏清真寺的創建從元代開始,經明、清兩代,清真寺的數量和規模得到了相當的發展。拱北,是伊斯蘭教某地域傑出人物的陵園。道堂,是伊斯蘭教某分支宗教領導人禮拜、誦經、講學和居住的地方。寧夏伊斯蘭建築集中反映了伊斯蘭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過程,並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個性。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6

各位貴賓、大家好、

大家不遠千里來到我們美麗的塞上江南、不知道大家對我們寧夏真正的瞭解多少呢?不瞭解沒關係、這裏就有我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黃河中上游、簡稱‘寧’、東臨陝西、北接內蒙、南於甘肅相連、土地面積6.64萬平方公里、是我國唯一的省級回族自治區、成立於1958年10月25日、被稱為是‘穆斯林之鄉’、人口600多萬、回族人口占全區人口的1/3、多民族在這裏團結友愛、安居樂業、這裏早在3萬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古老的黃河文明、神祕的西夏曆史、美麗的塞上明珠、雄渾的大漠風光、在西部大開發後慢慢的被世人所瞭解、走向世界、

‘天下黃河富寧夏’ 黃河全長5464公里、流經寧夏397公里、黃河從甘肅黑山峽進入寧夏境內、水流平緩、水面寬廣、為寧夏創造了富饒的黃河河套灌區、寧夏引黃灌溉的歷史已有20xx多年、歷代皇帝都比較關心水利工程、秦、漢就有秦渠、漢渠、唐徠渠、漢延渠等渠道、由於黃水中帶有大量的泥沙和微量元素、加上寧夏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寧夏的農副產品也是獨佔鰲頭、更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我國的山脈基本都是東西走向的、而在我們寧夏就有兩座南北走向的山脈、這就是有名的賀蘭山和六盤山、賀蘭山位於寧夏和內蒙的交界處、東西長50-250公里、南北長456公里、賀蘭在蒙語裏是‘駿馬’的意思、寧夏的氣候早晚温差大就要歸功於賀蘭山、因為賀蘭山阻擋了西伯利亞寒流的侵襲、也阻擋了騰格裏沙漠的東移、成為了銀川平原的天然屏障、更是寧夏的大氧吧、賀蘭山內有綠色植被1.9萬公頃、稀有動物和國家保護動物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寧夏五寶之一的賀蘭石就是產自賀蘭山上、在寧夏的南部的另一座名山就是紅軍長征最後翻越的一座山脈、六盤山、因盤山古道要經六盤才能到達山頂、故名六盤山、偉大的領袖毛爺爺在這裏還留下了千古的詞篇、《清平樂、六盤山》被稱為是南部的‘油盆’現為國家旅遊扶貧試驗區、六盤山現在正在開發建設當中、但其秀美的景色還是讓人着迷、這兩座寶山就像倆個英勇的戰士、為寧夏看守者南北的大門、

‘穆斯林之鄉’寧夏、由於回族人口密集、居住習慣、‘大分散、小聚居’回族人口占寧夏全區人口的1/3、佔全國人口的2/5、燦爛的回族文化和風俗人情就是最吸引人的招牌、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出現在寧夏的每個角落、身穿回族服飾的穆斯林人情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金燦可口的油香捧到眼前、讓人為之心動、而獨特的生活習俗定會讓你流連忘返、位於賀蘭山腳下的西夏王陵卻又在訴説着曾經的興衰榮辱、早在1038到1220xx年、党項族的可汗李元昊就在現在的銀川建立了大夏政權、由於位於黃河以西、又在我國的西北、被稱為西夏、西夏在歷史的舞台上存在了189年之久、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西夏曆史、就算有的史書中有記載、也是幾筆帶過而已、《24史》中又唯獨缺少西夏史、而西夏文字又被史學家稱為‘絕學’、全世界認識西夏文字的人沒有幾個、這個曾經在歷史上輝煌一時的西夏、因為發生了什麼變動、就這樣悄然退出了世人們的視線、就讓我們去到西夏王陵、共同解密、謎一樣的國家、

由於寧夏地處西北、被三個沙漠所包圍、所以寧夏的風沙也是珍貴的旅遊資源、位於石嘴山市的首批5A級生態旅遊景區沙湖卻有別樣的塞上風光、沙湖、顧名思義、有沙有湖、金沙懷抱翠湖、翠湖圍繞金沙、倆種風格迥異的景色相互融合、加上江書記的題字、沙湖名聲大震、吸引着中外遊客到此觀光遊覽、併為寧夏創造可觀經濟效益、沙山、翠湖、飛鳥、游魚、蘆葦、每個景色看去都是自成一景、卻又逃脱不了遊人每每的讚歎、而以治沙成果令世人折服的5A級全球五百家環保單位沙坡頭也在這片熱土上撒下她的妖嬈和柔情、沙坡頭位於騰格裏沙漠邊緣、‘麥草方格沙障’阻擋了4.3萬平方公里騰格裏沙漠的腳步、使中國第一條沙漠鐵路在這裏穿過、隨着沙坡頭的開發建設、這裏又被譽為‘全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去看那一望無際的沙海、騎着沙漠之舟、聽着駝鈴叮噹、展望黃河那性感的曲線、此時的心情、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會、一片沙有湖相伴、一片沙與河相依、也許、這樣的塞上江南、就是夢中追尋過多次的地方!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7

各位貴賓、大家好、

大家不遠千里來到我們美麗的塞上江南、不知道大家對我們寧夏真正的瞭解多少呢?不瞭解沒關係、這裏就有我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黃河中上游、簡稱‘寧’、東臨陝西、北接內蒙、南於甘肅相連、土地面積6.64萬平方公里、是我國唯一的省級回族自治區、成立於1958年10月25日、被稱為是‘穆斯林之鄉’、人口600多萬、回族人口占全區人口的1/3、多民族在這裏團結友愛、安居樂業、這裏早在3萬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古老的黃河文明、神祕的西夏曆史、美麗的塞上明珠、雄渾的大漠風光、在西部大開發後慢慢的被世人所瞭解、走向世界、

‘天下黃河富寧夏’ 黃河全長5464公里、流經寧夏397公里、黃河從甘肅黑山峽進入寧夏境內、水流平緩、水面寬廣、為寧夏創造了富饒的黃河河套灌區、寧夏引黃灌溉的歷史已有20xx多年、歷代皇帝都比較關心水利工程、秦、漢就有秦渠、漢渠、唐徠渠、漢延渠等渠道、由於黃水中帶有大量的泥沙和微量元素、加上寧夏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寧夏的農副產品也是獨佔鰲頭、更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我國的山脈基本都是東西走向的、而在我們寧夏就有兩座南北走向的山脈、這就是有名的賀蘭山和六盤山、賀蘭山位於寧夏和內蒙的交界處、東西長50-250公里、南北長456公里、賀蘭在蒙語裏是‘駿馬’的意思、寧夏的氣候早晚温差大就要歸功於賀蘭山、因為賀蘭山阻擋了西伯利亞寒流的侵襲、也阻擋了騰格裏沙漠的東移、成為了銀川平原的天然屏障、更是寧夏的大氧吧、賀蘭山內有綠色植被1.9萬公頃、稀有動物和國家保護動物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寧夏五寶之一的賀蘭石就是產自賀蘭山上、在寧夏的南部的另一座名山就是紅軍長征最後翻越的一座山脈、六盤山、因盤山古道要經六盤才能到達山頂、故名六盤山、偉大的領袖毛爺爺在這裏還留下了千古的詞篇、《清平樂、六盤山》被稱為是南部的‘油盆’現為國家旅遊扶貧試驗區、六盤山現在正在開發建設當中、但其秀美的景色還是讓人着迷、這兩座寶山就像倆個英勇的戰士、為寧夏看守者南北的大門、

‘穆斯林之鄉’寧夏、由於回族人口密集、居住習慣、‘大分散、小聚居’回族人口占寧夏全區人口的1/3、佔全國人口的2/5、燦爛的回族文化和風俗人情就是最吸引人的招牌、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出現在寧夏的每個角落、身穿回族服飾的穆斯林人情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金燦可口的油香捧到眼前、讓人為之心動、而獨特的生活習俗定會讓你流連忘返、位於賀蘭山腳下的西夏王陵卻又在訴説着曾經的興衰榮辱、早在1038到1220xx年、党項族的可汗李元昊就在現在的銀川建立了大夏政權、由於位於黃河以西、又在我國的西北、被稱為西夏、西夏在歷史的舞台上存在了189年之久、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西夏曆史、就算有的史書中有記載、也是幾筆帶過而已、《24史》中又唯獨缺少西夏史、而西夏文字又被史學家稱為‘絕學’、全世界認識西夏文字的人沒有幾個、這個曾經在歷史上輝煌一時的西夏、因為發生了什麼變動、就這樣悄然退出了世人們的視線、就讓我們去到西夏王陵、共同解密、謎一樣的國家、

由於寧夏地處西北、被三個沙漠所包圍、所以寧夏的風沙也是珍貴的旅遊資源、位於石嘴山市的首批5A級生態旅遊景區沙湖卻有別樣的塞上風光、沙湖、顧名思義、有沙有湖、金沙懷抱翠湖、翠湖圍繞金沙、倆種風格迥異的景色相互融合、加上江書記的題字、沙湖名聲大震、吸引着中外遊客到此觀光遊覽、併為寧夏創造可觀經濟效益、沙山、翠湖、飛鳥、游魚、蘆葦、每個景色看去都是自成一景、卻又逃脱不了遊人每每的讚歎、而以治沙成果令世人折服的5A級全球五百家環保單位沙坡頭也在這片熱土上撒下她的妖嬈和柔情、沙坡頭位於騰格裏沙漠邊緣、‘麥草方格沙障’阻擋了4.3萬平方公里騰格裏沙漠的腳步、使中國第一條沙漠鐵路在這裏穿過、隨着沙坡頭的開發建設、這裏又被譽為‘全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去看那一望無際的沙海、騎着沙漠之舟、聽着駝鈴叮噹、展望黃河那性感的曲線、此時的心情、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會、一片沙有湖相伴、一片沙與河相依、也許、這樣的塞上江南、就是夢中追尋過多次的地方!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8

公元1041年,李元昊領兵進攻渭州(今甘肅平涼市),和宋軍主力在張家堡相遇。李元昊瞭解宋軍將領任福求勝心切,設下了引蛇出洞之計:先派小股部隊出擊,遇任福大軍略作抵抗便丟棄戰馬、駱駝和輜重佯作敗逃,誘敵追趕。任福不知是計,率兵全力追擊到六盤山下的好水川。好水川,在今寧夏隆德縣城北15裏處,兩邊山谷環抱,只有一條小路可以通行,正是兵家設伏之處。這時元昊領10萬精兵埋伏在好水川口,並令人將數百隻鴿子分裝在一些泥盒中,擺在道路兩旁。宋軍進入好水川口後,發現路上擺着不少封閉的泥盒子,用手一拍,裏面發出奇怪的響動聲,感到十分疑惑,隨即好奇地將盒子打開,帶哨的鴿子受驚騰起,直飛谷頂,盤旋在宋軍的上空。嚴陣以待的夏軍見鴿子飛起,伏兵四起,根據鴿子在天上盤旋的位置從四面將宋軍團團包圍,前後夾擊。宋軍經過三天三夜的急行軍早已是人困馬乏,突遭襲擊更是不知所措,在以逸待勞、準備充分的西夏鐵騎面前毫無還手之力。戰鬥從早晨進行到傍晚,宋軍寡不敵眾,死傷慘重,任福等15名大將和士兵1萬餘人陣亡,受傷、潰散的更是不計其數。戰敗的消息傳到宋朝廷後,宋仁宗和滿朝文武大臣都驚恐萬狀,面面相覷,沒有一個人能想出對付西夏的辦法。韓琦、范仲淹都由於好水川之敗而被貶官降職,范仲淹也就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絕句。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9

那裏是最接近陽光的地方,空氣因而透明;那裏是最接近神明的地方,心靈因而寧靜;那裏是最後的世外桃源,憧憬因而嚮往

昌都地區位於西藏自治區東部、瀾滄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區的東大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昌都地處三河一江地區(昂曲、扎曲、色曲、瀾滄江),藏語意為“水匯合口處”。

昌都是雪域高原的另一個世界,是鎖在橫斷山脈深處的一片淨土,孕育着神祕、孕育着恢弘、預支育着古老而獨特的高原文明。這裏湛藍的天空、蒼茫的草原、神山聖湖、亙古雪峯,無一不向世人昭示着永恆的魅力。而那獨特多姿的康巴風情、博大精深的藏傳佛教,也對人們充滿了無盡的誘惑。

昌都地處著名的橫斷山脈,這裏山高谷深,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以及它們的60多條支流像條條玉帶般盤繞其中。俯瞰昌都,萬峯突起,氣勢磅礴,座座山脈猶如巨龍昂首。遙望遠方,羣山崢嶸,江河縱橫,牛羊成羣,真讓人彷彿置身於雄偉壯麗的畫卷之中。

昌都地區高山峽谷相間排列,特有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大面積的森林,林海茫茫,一望無垠,樹種多達1500餘種,珍稀樹種繁多。

廣闊的森林和草原為眾多野生動物提供了理想的棲息之地。在昌都,野生

動物多達400多種,約佔西藏的80%。珍稀動物有滇金絲猴、金錢豹、藏羚、白脣鹿、黑頸鶴、猞猁、盤羊、馬熊、錦雞等。在許多地方,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呈現出一派最美麗的自然畫卷。

昌都地形複雜,許多地方從谷底到山頂相差20xx多米。因此自然景色帶有明顯的垂直分佈規律。山下是地毯似的草場,山腰是莽莽的森林,再上是五顏六色的杜鵑花叢,而山頂則是終年不化、重巒起伏的雪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昌都地區的典型氣候特徵。

昌都不但風光秀美,人文景觀也獨具魅力。作為康巴文化的腹地,昌都人文景觀豐富獨特,多彩多姿,極具神祕色彩。茶馬古道的沿線囊括了西藏原始宗教到藏傳佛教各個教派的寺廟。

昌都在藏語裏是水岔口的意思,扎曲、昂曲兩條河流在這裏交匯,成為瀾滄江的源頭。美麗的昌都鎮就坐落在這山與水之間。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10

在滾鐘口的青羊溜山上有一個人工砌築的多層高台,被人們稱之為“公主台”,民間流傳説這裏是安葬一位西夏公主的玉香福地。

傳説西夏第七代皇帝襄宗安全有一位美貌絕倫的公主,被視為掌上明珠,疼愛有加。公元1220_年,蒙古大軍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第三次大舉進攻西夏。成吉思汗派使臣入城招降,並提出了苛刻的條件,其中有一條就是要納公主為妃。

兵臨城下、國難當頭,西夏被迫與蒙古定下盟約:年年納貢,聯蒙抗金,公主也不得不遠嫁蒙古。臨行前,襄宗安全在青羊溜山頂平台之上建成一座送親台,以使公主可以最後一覽故鄉全景。後因十分思念女兒,安全常常在此眺望遠方,並將送親台改為公主台。公主隨成吉思汗返回草原後,贏得大汗的歡心,為西夏國贏得幾年的和平。然而好景不長,西夏第九代皇帝獻宗德旺趁成吉思汗率軍西征,聯合漠北許多未被蒙古大軍征服的部族共同反抗蒙古,這使成吉思汗大為惱怒,決定滅亡西夏。

公元1220_年,成吉思汗率領蒙古最驍勇善戰的進攻西夏,公主堅持隨徵。

蒙古大軍擊敗西夏。此時,成吉思汗已身患重病、卧牀不起,為防夏主生變,病中立下遺囑:死後暫祕不發喪,待夏主獻城投降時,將他與中興府內所有兵民統統殺掉。公主隱居在了滾鐘口,並儘自己所能幫助僅存的一些党項人逃避蒙古的搜捕。後來公主徹底看破紅塵,步入佛門,削髮為尼,以青燈古佛為伴,潛心修持佛法。圓寂後,公主的弟子們就在“公主台”修建了一座精巧的石台佛塔,稱之為“公主墳”。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11

滾鐘口,俗稱“小口子”,西距銀川市區約四十公里。此山口三面環山,山口面東敞開,形似大鐘。在景區中央有一座小山,又像是鍾內懸掛着的鐘錘,人稱“鍾鈴山”,“滾鐘口”由此得名。

滾鐘口山巒起伏,巖石峻峭,林木葱蘢,巍峨秀麗。在西夏時,就是“西夏古名勝地”。當時,李元昊曾於山溝北部建造了一處規模宏大的避暑宮苑。現在在這片參差錯落的20多處建築遺址上,散落的磚、瓦、器物殘片遺物,還俯拾即是。明清時,這裏也大興土木,建造廟宇、樓閣,修建了賀蘭廟、老君堂、大悲閣、鬥母宮、小洞天、關帝廟、興隆寺、晚翠閣、觀音廟等14處廟庵台閣,這些建築依山臨險,隨勢自然,錯落有致。山內的三座山峯之上,還建有三座造型優美、小巧別緻的白色喇嘛式塔。始建於清朝光緒十八年(1892年)的賀蘭廟,廟宇坐落在半山之上,分為上中下三層台院,三座殿宇連成一體。主殿泥塑彩像,兩側繪有滾鐘口全景圖和賀蘭廟全景圖,殿宇雕樑畫棟,蔚為壯觀。據史料載:明清時期,每年六月,城鎮村堡的善男信女多進香山寺,輪騎絡繹不絕,名曰“朝山”,亦藉以遊覽滌暑。景區南側山旁的“清真寺”,有阿拉伯也門的馬克倫丁·本·歐斯曼長老“拱北”墓,他曾在16世紀末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在銀川等地傳教30多年。每逢回族的傳統節日,遠近穆斯林紛紛前來念經朝拜,以示紀念。

小滾鐘口經過歷代修葺建設,成為一處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春夏之際,小滾鐘口內滿谷高杉,一片葱綠。來到景區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棵蒼勁葱蘢的古槐和勃勃生機的長青松柏。進入景區,漫步于山道上,只見滿山遍谷的洋槐、翠柏、白楊綠陰遮蓋溝坡,鬱鬱葱葱。溝間坡地的山果樹上掛滿了晶瑩欲滴的紅山果和紅酸棗。山澗裏一縷清泉涓涓流淌。山中綠樹、紅花爭相輝映,絢麗多彩。

南望羣山,有三峯峭立,形似筆架,人們稱它為“筆架山”。山下有人採佳石為硯,因而又稱曰“硯石筆架山”。若拾級而上,登臨山顛“望海亭”,可憑高四覽,向西遠眺,但見峯巒起伏,勢若奔浪;極目東望,又見千里平疇,像風平浪靜的海洋,天地相間處,雲煙浩渺渾然融為一體。在這裏還可觀賞到“日出筆架”、“月光別鍾鈴”、“石嶂穿白雲”等自然景觀。如逢朝暉夕映時,又可觀賞到“賀蘭佛光”之景,堪與“峨眉寶光”爭妍。六月暑日,在景區西邊溝盡頭的青羊溜山巔上,藍天晴空,白雪蓋頂,這就是古寧夏八景之首的“賀蘭晴雪”。

在景區北部一條寬窄變異、蜿蜒曲折的深溝內,多有寺廟遺址,故稱“大寺溝”。溝內樹木蒼翠,泉水清澈,怪石林立,“獅吼”、“卧虎”、“頑猴”、“仙人指路”、“青羊跳澗”等奇石,神態各異,令人歎為觀止。順溝向西而下,有巨石立於溝間,上刻“西爽亭”三個大字,這裏山勢開闊,泉水叮咚,綠草如茵,是最舒坦幽靜的休息之地。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12

滾鐘口位於銀川市西北方向35公里的賀蘭山東麓,歷史上曾是李元昊的行宮和民國期間寧夏軍閥馬鴻逵的避暑山莊,現為賀蘭山著名的風景遊覽區。滾鐘口風景秀麗,林木葱籠,共有70多種常綠樹和落葉林,尤以初春時節景色最美,山花爭豔,泉水淙淙,山腰綠蔭葱葱,山巔白雪皚皚...

這就是名聞遐邇的“賀蘭晴雪”。景區內古禹王台、興隆寺、晚翠閣等清代所建的寺廟,佈局巧妙,錯落有致。賀蘭山前有筆架峯,峯上有望海亭,站在亭中遠眺,銀川市的平原景色一覽無餘。滾鐘口山巒起伏,巖石峻峭,林木葱蘢,巍峨秀麗。在西夏時,就是“西夏古名勝地”。當時,李元昊曾於山溝北部建造了一處規模宏大的避暑宮苑。現在在這片參差錯落的20多處建築遺址上,散落的磚、瓦、器物殘片遺物,還俯拾即是。明清時,這裏也大興土木,建造廟宇、樓閣,修建了賀蘭廟、老君堂、大悲閣、鬥母宮、小洞天、關帝廟、興隆寺、晚翠閣、觀音廟等14處廟庵台閣,這些建築依山臨險,隨勢自然,錯落有致。

山內的三座山峯之上,還建有三座造型優美、小巧別緻的白色喇嘛式塔。滾鐘口經過歷代修茸建設,已成為一處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春夏之際,景區內滿谷高杉,一片葱綠。溝間坡地的山果樹上掛滿了晶瑩欲滴的紅山果和紅酸棗。山澗裏一縷清泉涓涓流淌。“筆架山”、“望海亭”、“獅吼”、“卧虎”、“仙人指路”等奇石神態各異,令人歎為觀止。山中綠樹、紅花爭相輝映,綠草如茵,絢麗多彩,是最舒坦幽靜的休息之地。門票:20元交通:從銀川汽車站乘坐往賀蘭山東麓方向的班車。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13

滾鐘口,俗稱小口子”,西距銀川市區約四十公里。此山口三面環山,山口面東敞開,形似大鐘。在景區中央有一座小山,又像是鍾內懸掛着的鐘錘,人稱鍾鈴山”,滾鐘口”由此得名。

滾鐘口山巒起伏,巖石峻峭,林木葱蘢,巍峨秀麗。在西夏時,就是西夏古名勝地”。當時,李元昊曾於山溝北部建造了一處規模宏大的避暑宮苑。現在在這片參差錯落的20多處建築遺址上,散落的磚、瓦、器物殘片遺物,還俯拾即是。明清時,這裏也大興土木,建造廟宇、樓閣,修建了賀蘭廟、老君堂、大悲閣、鬥母宮、小洞天、關帝廟、興隆寺、晚翠閣、觀音廟等14處廟庵台閣,這些建築依山臨險,隨勢自然,錯落有致。山內的三座山峯之上,還建有三座造型優美、小巧別緻的白色喇嘛式塔。始建於清朝光緒十八年(1892年)的賀蘭廟,廟宇坐落在半山之上,分為上中下三層台院,三座殿宇連成一體。主殿泥塑彩像,兩側繪有滾鐘口全景圖和賀蘭廟全景圖,殿宇雕樑畫棟,蔚為壯觀。據史料載:明清時期,每年六月,城鎮村堡的善男信女多進香山寺,輪騎絡繹不絕,名曰朝山”,亦藉以遊覽滌暑。景區南側山旁的清真寺”,有阿拉伯也門的馬克倫丁·本·歐斯曼長老拱北”墓,他曾在16世紀末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在銀川等地傳教30多年。每逢回族的傳統節日,遠近穆斯林紛紛前來念經朝拜,以示紀念。

小滾鐘口經過歷代修葺建設,成為一處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春夏之際,小滾鐘口內滿谷高杉,一片葱綠。來到景區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棵蒼勁葱蘢的古槐和勃勃生機的長青松柏。進入景區,漫步于山道上,只見滿山遍谷的洋槐、翠柏、白楊綠陰遮蓋溝坡,鬱鬱葱葱。溝間坡地的山果樹上掛滿了晶瑩欲滴的紅山果和紅酸棗。山澗裏一縷清泉涓涓流淌。山中綠樹、紅花爭相輝映,絢麗多彩。

南望羣山,有三峯峭立,形似筆架,人們稱它為筆架山”。山下有人採佳石為硯,因而又稱曰硯石筆架山”。若拾級而上,登臨山顛望海亭”,可憑高四覽,向西遠眺,但見峯巒起伏,勢若奔浪;極目東望,又見千里平疇,像風平浪靜的海洋,天地相間處,雲煙浩渺渾然融為一體。在這裏還可觀賞到日出筆架”、月光別鍾鈴”、石嶂穿白雲”等自然景觀。如逢朝暉夕映時,又可觀賞到賀蘭佛光”之景,堪與峨眉寶光”爭妍。六月暑日,在景區西邊溝盡頭的青羊溜山巔上,藍天晴空,白雪蓋頂,這就是古寧夏八景之首的賀蘭晴雪”。

在景區北部一條寬窄變異、蜿蜒曲折的深溝內,多有寺廟遺址,故稱大寺溝”。溝內樹木蒼翠,泉水清澈,怪石林立,獅吼”、卧虎”、頑猴”、仙人指路”、青羊跳澗”等奇石,神態各異,令人歎為觀止。順溝向西而下,有巨石立於溝間,上刻西爽亭”三個大字,這裏山勢開闊,泉水叮咚,綠草如茵,是最舒坦幽靜的休息之地。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14

各位貴賓、大家好、

大家不遠千里來到我們美麗的塞上江南、不知道大家對我們寧夏真正的瞭解多少呢?不瞭解沒關係、這裏就有我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黃河中上游、簡稱‘寧’、東臨陝西、北接內蒙、南於甘肅相連、土地面積6.64萬平方公里、是我國唯一的省級回族自治區、成立於1958年10月25日、被稱為是‘穆斯林之鄉’、人口600多萬、回族人口占全區人口的1/3、多民族在這裏團結友愛、安居樂業、這裏早在3萬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古老的黃河文明、神祕的西夏曆史、美麗的塞上明珠、雄渾的大漠風光、在西部大開發後慢慢的被世人所瞭解、走向世界、

‘天下黃河富寧夏’ 黃河全長5464公里、流經寧夏397公里、黃河從甘肅黑山峽進入寧夏境內、水流平緩、水面寬廣、為寧夏創造了富饒的黃河河套灌區、寧夏引黃灌溉的歷史已有20xx多年、歷代皇帝都比較關心水利工程、秦、漢就有秦渠、漢渠、唐徠渠、漢延渠等渠道、由於黃水中帶有大量的泥沙和微量元素、加上寧夏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寧夏的農副產品也是獨佔鰲頭、更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我國的山脈基本都是東西走向的、而在我們寧夏就有兩座南北走向的山脈、這就是有名的賀蘭山和六盤山、賀蘭山位於寧夏和內蒙的交界處、東西長50-250公里、南北長456公里、賀蘭在蒙語裏是‘駿馬’的意思、寧夏的氣候早晚温差大就要歸功於賀蘭山、因為賀蘭山阻擋了西伯利亞寒流的侵襲、也阻擋了騰格裏沙漠的東移、成為了銀川平原的天然屏障、更是寧夏的大氧吧、賀蘭山內有綠色植被1.9萬公頃、稀有動物和國家保護動物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寧夏五寶之一的賀蘭石就是產自賀蘭山上、在寧夏的南部的另一座名山就是紅軍長征最後翻越的一座山脈、六盤山、因盤山古道要經六盤才能到達山頂、故名六盤山、偉大的領袖毛爺爺在這裏還留下了千古的詞篇、《清平樂、六盤山》被稱為是南部的‘油盆’現為國家旅遊扶貧試驗區、六盤山現在正在開發建設當中、但其秀美的景色還是讓人着迷、這兩座寶山就像倆個英勇的戰士、為寧夏看守者南北的大門、

‘穆斯林之鄉’寧夏、由於回族人口密集、居住習慣、‘大分散、小聚居’回族人口占寧夏全區人口的1/3、佔全國人口的2/5、燦爛的回族文化和風俗人情就是最吸引人的招牌、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出現在寧夏的每個角落、身穿回族服飾的穆斯林人情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金燦可口的油香捧到眼前、讓人為之心動、而獨特的生活習俗定會讓你流連忘返、位於賀蘭山腳下的西夏王陵卻又在訴説着曾經的興衰榮辱、早在1038到1220xx年、党項族的可汗李元昊就在現在的銀川建立了大夏政權、由於位於黃河以西、又在我國的西北、被稱為西夏、西夏在歷史的舞台上存在了189年之久、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西夏曆史、就算有的史書中有記載、也是幾筆帶過而已、《24史》中又唯獨缺少西夏史、而西夏文字又被史學家稱為‘絕學’、全世界認識西夏文字的人沒有幾個、這個曾經在歷史上輝煌一時的西夏、因為發生了什麼變動、就這樣悄然退出了世人們的視線、就讓我們去到西夏王陵、共同解密、謎一樣的國家、

由於寧夏地處西北、被三個沙漠所包圍、所以寧夏的風沙也是珍貴的旅遊資源、位於石嘴山市的首批5A級生態旅遊景區沙湖卻有別樣的塞上風光、沙湖、顧名思義、有沙有湖、金沙懷抱翠湖、翠湖圍繞金沙、倆種風格迥異的景色相互融合、加上江書記的題字、沙湖名聲大震、吸引着中外遊客到此觀光遊覽、併為寧夏創造可觀經濟效益、沙山、翠湖、飛鳥、游魚、蘆葦、每個景色看去都是自成一景、卻又逃脱不了遊人每每的讚歎、而以治沙成果令世人折服的5A級全球五百家環保單位沙坡頭也在這片熱土上撒下她的妖嬈和柔情、沙坡頭位於騰格裏沙漠邊緣、‘麥草方格沙障’阻擋了4.3萬平方公里騰格裏沙漠的腳步、使中國第一條沙漠鐵路在這裏穿過、隨着沙坡頭的開發建設、這裏又被譽為‘全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去看那一望無際的沙海、騎着沙漠之舟、聽着駝鈴叮噹、展望黃河那性感的曲線、此時的心情、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會、一片沙有湖相伴、一片沙與河相依、也許、這樣的塞上江南、就是夢中追尋過多次的地方!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15

古城中衞城北建在接連城牆的高台上的雄偉古建築——高廟,格外引人注目。高廟,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稱“新廟”。

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20xx年)秋,因地震坍塌重建,後經道光二年、咸豐三年、光緒八年續建,改稱“玉皇閣”。民國初年增建後,改稱“高廟”,建築面積達2510平方米,是一處造型完整、氣魄壯美的古建築羣。

高廟坐北朝南。前院為保安寺,進入山門,耀眼的單檐歇山頂大雄寶殿正面屹立;兩側廂房、地藏宮、三霄宮和3座配殿各具特色。保安寺後就是高廟主體建築。沿24級青磚鋪砌的台階而上,高廟磚雕牌坊聳立眼前。牌坊立的一幅對聯十分有趣。上聯是:儒釋道之度我度他皆從這裏;下聯是:天地人之自造自化盡在此間;橫批是:無上法橋。過南天門,達中樓。

中樓靈巧別緻,六角三重檐四面坡頂分三層疊合。途中兩側有東西天池和磚砌天池,分別有飛橋同南天門相連,渾然一體。中樓上層塑的太白金星像,肅穆尊嚴;中層塑的觀音像,寧靜慈善;下層繪的二十八宿,各展風采。最後,是分上中下三層而設的五嶽玉皇、聖母寶殿。下層正面是五嶽廟,東有三宮殿,西有祖師殿;中層正中塑有玉皇像,後樓為大成殿,祀孔子;上層正面為瑤池宮,東西兩側為三教宮。三殿底層東西兩側的文武樓別是一番景色:文樓塑文昌,身騎四不象怪獸;武樓塑關公,騎赤兔追風馬。文武樓下層的龍王宮,塑四海龍王,神態各異,功力超羣,令人敬慕。磚牌坊下面的地獄宮,繪滿了各種怪像,或青面紅發,或鋸齒獠牙,或面目猙獰,或神態從容……整個繪畫想象豐富,結構嚴謹,色彩鮮豔,筆法細膩,顯示了民間藝人不同凡響的高超技藝。

十分可惜,高廟1700多個彩塑造像和大量彩畫在動盪年代,遭到了破壞,如今,雖補塑了不少彩像,但遠不及矣!

高廟的主要建築都位於一條中軸線上。層層相因,逐步增高;輔助建築位於兩側,均衡對稱。在僅

20xx餘平方米的高台上,建築了近百間九脊歇山、四角攢尖、十字歇山、將軍盔頂等各種類型、不同風格的殿宇。整個建築羣重樓疊閣,亭廊相連,飛檐相啄,迴環曲折,緊湊而富於變化,真是寧夏古建築中的傑作。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16

滾鐘口山巒起伏,巖石峻峭,林木葱蘢,巍峨秀麗。在西夏時,就是“西夏古名勝地”。當時,李元昊曾於山溝北部建造了一處規模宏大的避暑宮苑。現在在這片參差錯落的20多處建築遺址上,散落的磚、瓦、器物殘片遺物,還俯拾即是。明清時,這裏也大興土木,建造廟宇、樓閣,修建了賀蘭廟、老君堂、大悲閣、鬥母宮、小洞天、關帝廟、興隆寺、晚翠閣、觀音廟等14處廟庵台閣,這些建築依山臨險,隨勢自然,錯落有致。山內的三座山峯之上,還建有三座造型優美、小巧別緻的白色喇嘛式塔。始建於清朝光緒十八年(1892年)的賀蘭廟,廟宇坐落在半山之上,分為上中下三層台院,三座殿宇連成一體。主殿泥塑彩像,兩側繪有滾鐘口全景圖和賀蘭廟全景圖,殿宇雕樑畫棟,蔚為壯觀。據史料載:明清時期,每年六月,城鎮村堡的善男信女多進香山寺,輪騎絡繹不絕,名曰“朝山”,亦藉以遊覽滌暑。景區南側山旁的“清真寺”,有阿拉伯也門的馬克倫丁·本·歐斯曼長老“拱北”墓,他曾在16世紀末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在銀川等地傳教30多年。每逢回族的傳統節日,遠近穆斯林紛紛前來念經朝拜,以示紀念。

小滾歷代修葺建設,成為一處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春夏之際,小滾鐘口內滿谷高杉,一片葱綠。來到景區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棵蒼勁葱蘢的古槐和勃勃生機的長青松柏。進入景區,漫步于山道上,只見滿山遍谷的洋槐、翠柏、白楊綠陰遮蓋溝坡,鬱鬱葱葱。溝間坡地的山果樹上掛滿了晶瑩欲滴的紅山果和紅酸棗。山澗裏一縷清泉涓涓流淌。山中綠樹、紅花爭相輝映,絢麗多彩。

在景區北部一條寬窄變異、蜿蜒曲折的深溝內,多有寺廟遺址,故稱“大寺溝”。溝內樹木蒼翠,泉水清澈,怪石林立,“獅吼”、“卧虎”、“頑猴”、“仙人指路”、“青羊跳澗”等奇石,神態各異,令人歎為觀止。順溝向西而下,有巨石立於溝間,上刻“西爽亭”三個大字,這裏山勢開闊,泉水叮咚,綠草如茵,是最舒坦幽靜的休息之地。

南望羣山,有三峯峭立,形似筆架,人們稱它為“筆架山”。山下有人採佳石為硯,因而又稱曰“硯石筆架山”。若拾級而上,登臨山顛“望海亭”,可憑高四覽,向西遠眺,但見峯巒起伏,勢若奔浪;極目東望,又見千里平疇,像風平浪靜的海洋,天地相間處,雲煙浩渺渾然融為一體。在這裏還可觀賞到“日出筆架”、“月光別鍾鈴”、“石嶂穿白雲”等自然景觀。如逢朝暉夕映時,又可觀賞到“賀蘭佛光”之景,堪與“峨眉寶光”爭妍。六月暑日,在景區西邊溝盡頭的青羊溜山巔上,藍天晴空,白雪蓋頂,這就是古寧夏八景之首的“賀蘭晴雪”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17

滾鐘口,俗稱“小口子”,西距銀川市區約四十公里。此山口三面環山,山口面東敞開,形似大鐘。在景區中央有一座小山,又像是鍾內懸掛着的鐘錘,人稱“鍾鈴山”,“滾鐘口”由此得名。

滾鐘口山巒起伏,巖石峻峭,林木葱蘢,巍峨秀麗。在西夏時,就是“西夏古名勝地”。當時,李元昊曾於山溝北部建造了一處規模宏大的避暑宮苑。現在在這片參差錯落的20多處建築遺址上,散落的磚、瓦、器物殘片遺物,還俯拾即是。明清時,這裏也大興土木,建造廟宇、樓閣,修建了賀蘭廟、老君堂、大悲閣、鬥母宮、小洞天、關帝廟、興隆寺、晚翠閣、觀音廟等14處廟庵台閣,這些建築依山臨險,隨勢自然,錯落有致。山內的三座山峯之上,還建有三座造型優美、小巧別緻的白色喇嘛式塔。始建於清朝光緒十八年(1892年)的賀蘭廟,廟宇坐落在半山之上,分為上中下三層台院,三座殿宇連成一體。主殿泥塑彩像,兩側繪有滾鐘口全景圖和賀蘭廟全景圖,殿宇雕樑畫棟,蔚為壯觀。據史料載:明清時期,每年六月,城鎮村堡的善男信女多進香山寺,輪騎絡繹不絕,名曰“朝山”,亦藉以遊覽滌暑。景區南側山旁的“清真寺”,有阿拉伯也門的馬克倫丁·本·歐斯曼長老“拱北”墓,他曾在16世紀末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在銀川等地傳教30多年。每逢回族的傳統節日,遠近穆斯林紛紛前來念經朝拜,以示紀念。

小滾鐘口經過歷代修葺建設,成為一處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春夏之際,小滾鐘口內滿谷高杉,一片葱綠。來到景區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棵蒼勁葱蘢的古槐和勃勃生機的長青松柏。進入景區,漫步于山道上,只見滿山遍谷的洋槐、翠柏、白楊綠陰遮蓋溝坡,鬱鬱葱葱。溝間坡地的山果樹上掛滿了晶瑩欲滴的紅山果和紅酸棗。山澗裏一縷清泉涓涓流淌。山中綠樹、紅花爭相輝映,絢麗多彩。

南望羣山,有三峯峭立,形似筆架,人們稱它為“筆架山”。山下有人採佳石為硯,因而又稱曰“硯石筆架山”。若拾級而上,登臨山顛“望海亭”,可憑高四覽,向西遠眺,但見峯巒起伏,勢若奔浪;極目東望,又見千里平疇,像風平浪靜的海洋,天地相間處,雲煙浩渺渾然融為一體。在這裏還可觀賞到“日出筆架”、“月光別鍾鈴”、“石嶂穿白雲”等自然景觀。如逢朝暉夕映時,又可觀賞到“賀蘭佛光”之景,堪與“峨眉寶光”爭妍。六月暑日,在景區西邊溝盡頭的青羊溜山巔上,藍天晴空,白雪蓋頂,這就是古寧夏八景之首的“賀蘭晴雪”。

在景區北部一條寬窄變異、蜿蜒曲折的深溝內,多有寺廟遺址,故稱“大寺溝”。溝內樹木蒼翠,泉水清澈,怪石林立,“獅吼”、“卧虎”、“頑猴”、“仙人指路”、“青羊跳澗”等奇石,神態各異,令人歎為觀止。順溝向西而下,有巨石立於溝間,上刻“西爽亭”三個大字,這裏山勢開闊,泉水叮咚,綠草如茵,是最舒坦幽靜的休息之地。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18

滾鐘口山巒起伏,巖石峻峭,林木葱蘢,巍峨秀麗。在西夏時,就是“西夏古名勝地”。當時,李元昊曾於山溝北部建造了一處規模宏大的避暑宮苑。現在在這片參差錯落的20多處建築遺址上,散落的磚、瓦、器物殘片遺物,還俯拾即是。明清時,這裏也大興土木,建造廟宇、樓閣,修建了賀蘭廟、老君堂、大悲閣、鬥母宮、小洞天、關帝廟、興隆寺、晚翠閣、觀音廟等14處廟庵台閣,這些建築依山臨險,隨勢自然,錯落有致。山內的三座山峯之上,還建有三座造型優美、小巧別緻的白色喇嘛式塔。始建於清朝光緒十八年(1892年)的賀蘭廟,廟宇坐落在半山之上,分為上中下三層台院,三座殿宇連成一體。主殿泥塑彩像,兩側繪有滾鐘口全景圖和賀蘭廟全景圖,殿宇雕樑畫棟,蔚為壯觀。據史料載:明清時期,每年六月,城鎮村堡的善男信女多進香山寺,輪騎絡繹不絕,名曰“朝山”,亦藉以遊覽滌暑。景區南側山旁的“清真寺”,有阿拉伯也門的馬克倫丁·本·歐斯曼長老“拱北”墓,他曾在16世紀末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在銀川等地傳教30多年。每逢回族的傳統節日,遠近穆斯林紛紛前來念經朝拜,以示紀念。

小滾歷代修葺建設,成為一處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春夏之際,小滾鐘口內滿谷高杉,一片葱綠。來到景區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棵蒼勁葱蘢的古槐和勃勃生機的長青松柏。進入景區,漫步于山道上,只見滿山遍谷的洋槐、翠柏、白楊綠陰遮蓋溝坡,鬱鬱葱葱。溝間坡地的山果樹上掛滿了晶瑩欲滴的紅山果和紅酸棗。山澗裏一縷清泉涓涓流淌。山中綠樹、紅花爭相輝映,絢麗多彩。

在景區北部一條寬窄變異、蜿蜒曲折的深溝內,多有寺廟遺址,故稱“大寺溝”。溝內樹木蒼翠,泉水清澈,怪石林立,“獅吼”、“卧虎”、“頑猴”、“仙人指路”、“青羊跳澗”等奇石,神態各異,令人歎為觀止。順溝向西而下,有巨石立於溝間,上刻“西爽亭”三個大字,這裏山勢開闊,泉水叮咚,綠草如茵,是最舒坦幽靜的休息之地。

南望羣山,有三峯峭立,形似筆架,人們稱它為“筆架山”。山下有人採佳石為硯,因而又稱曰“硯石筆架山”。若拾級而上,登臨山顛“望海亭”,可憑高四覽,向西遠眺,但見峯巒起伏,勢若奔浪;極目東望,又見千里平疇,像風平浪靜的海洋,天地相間處,雲煙浩渺渾然融為一體。在這裏還可觀賞到“日出筆架”、“月光別鍾鈴”、“石嶂穿白雲”等自然景觀。如逢朝暉夕映時,又可觀賞到“賀蘭佛光”之景,堪與“峨眉寶光”爭妍。六月暑日,在景區西邊溝盡頭的青羊溜山巔上,藍天晴空,白雪蓋頂,這就是古寧夏八景之首的“賀蘭晴雪”。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19

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位於祖國西北部的黃河中上游地區,地處北緯35°14’~39°23’、東經104°17’~107°39’之間。東鄰陝西省,西部與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與甘肅省相連,總面積6.64萬平方公里。地形南北狹長,地勢南高北低,自北向南為賀蘭山地、寧夏平原、六盤山地。寧夏南北相距456公里,東西相距約250公里。寧夏地處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地帶,從地貌類型看,南部以流水侵蝕的黃土地貌為主,中部和北部以乾旱剝蝕、風蝕地貌為主。境內有較為高峻的山地和廣泛分佈的丘陵,也有由於地層斷陷又經黃河沖積而成的沖積平原,還有台地和沙丘。地表形態複雜多樣。據20xx年初統計資料顯示,寧夏地形中丘陵佔38%,平原佔26.8%,山地佔15.8%,台地佔17.6%,沙漠佔1.8%。平均海拔為1090-20xx米。賀蘭山是寧夏平原的天然屏障,主峯敖包圪墶海拔3556米。黃河從中北部穿越12個市縣,境內流程397公里。

寧夏地處內陸,屬温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跨東部季風區和西北乾旱區,西南靠近青藏高寒區,大致處在我國三大自然區的交匯、過渡地帶。年平均氣温為5℃~9℃,晝夜温差大。年降水量一般為200~600毫米。全年日照達3000小時,無霜期170天左右,是中國日照和太陽輻射最充足的地區之一。

寧夏是中華遠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寧夏靈武水洞溝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活動遺址和出土文物表明,早在3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裏繁衍生息。

春秋戰國時期,境內就開始修築聞名世界的長城。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派兵在寧夏屯墾,開始了引黃河水灌溉的歷史,到漢代(前206~220),這裏農耕經濟已相當繁榮。唐代天寶十四載(755)爆發了“安史之亂”,太子李亨進入寧夏,在靈武登基稱帝,史稱唐肅宗。當時,寧夏已成為中國東西交通貿易的重要通道之一。北宋寶元元年(1038),党項族首領李元昊以寧夏為中心建立了大夏國,史稱西夏,定都興慶府(今銀川市)。蒙古滅西夏後,於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設寧夏府路,始有“寧夏”地名。明設寧夏衞。清設寧夏府。民國初年,寧夏府改為朔方道,1920xx年成立寧夏省。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4年撤銷寧夏省。1958年10月25日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礦產資源豐富,農業、能源和旅遊優勢突出。全區有耕地128.8萬公頃。其中水澆地33.3萬多公頃。有待開發的宜農荒地66萬餘公頃,其中可開發水產養殖的荒灘13.3萬公頃、荒水面積5.6萬公頃,有草場300萬公頃。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50多種,人均自然資源潛在價值為全國平均價值的163.5%,居全國第五位。尤其是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炭、石膏、石油、天然氣等。石膏藴藏量居全國第一。全區近三分之一的土地下藴藏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探明儲量300多億噸,居全國第五位。僅靈武煤田探明儲量就達270多億噸,相當於中國東北地區探明儲量的總和。全國十大煤種,寧夏就有9種。世界著名的優質無煙煤太西煤,年出口量達100萬噸。地跨寧夏的陝甘寧盆地天然氣田,已探明儲量20xx多億立方米,是世界特級大氣田。

自治區下轄銀川、石嘴山、吳忠、固原、中衞5個地級市,興慶、金鳳、西夏、大武口、惠農、原州6個市轄區,靈武、青銅峽2個縣級市,永寧、賀蘭、平羅、同心、鹽池、中寧、海原、涇源、西吉、隆德、彭陽11個縣和紅寺堡開發區(縣級移民開發區),首府銀川市。

寧夏有回、漢等35個民族,20xx年末總人口603.73萬人,其中漢族377.42萬人、回族206.49萬人。寧夏是我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回族羣眾信仰伊斯蘭教。

中國回族形成於元代。關於回族的來源可以上溯到公元七世紀中葉,那時就有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到中國經商和留居。元代大批中亞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來到中國,由於通婚和社會經濟關係,與漢、維吾爾、蒙古等族在長期相處的過程中形成回回民族。早在宋代,就有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在寧夏經商定居。元代大批中亞阿拉伯的穆斯林與蒙古人一起,遷今寧夏屯墾戍邊。元末明初回族逐漸形成,寧夏回族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發展的時期。

回族人居寧夏,最早可追溯到唐末。到北宋、西夏時期,東來的穆斯林多從玉門、酒泉經西夏屬地至中原。到元代,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亞人被徵調或遷徙,以半軍事、半屯牧的形式生存。明初,大批迴回人以“歸附土達”身份被安插到靈州(今靈武市一帶)及固原各州縣,加之不斷遷徙來寧夏開發、屯墾的回回人,形成了許多回族聚居點。到了清乾隆年間,“寧夏至平涼千里,盡系回莊”,寧夏回族人口劇增。至同治年間(1862-1874年),西北迴民反清起義遭到殘酷鎮壓,義軍及眷屬被遷趕到偏僻地區,其中部分回民移居靈州、化平(今寧夏涇源縣)、隆德、海原等縣。

作為寧夏主體民族的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在寧夏回族聚居地區,建有不同建築形式和不同規模的清真寺3000多座,有阿訇約4000名。回族穆斯林羣眾一般信奉五項“功課”即:念、禮、齋、課、朝。回族的傳統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又稱宰牲節)和聖紀節三大節日。自治區和各市、縣建有各級宗教社會團體即伊斯蘭教協會,管理自己的宗教生活。自治區在銀川市開辦了寧夏伊斯蘭經學院,在同心縣開辦了同心阿拉伯語專修學校,幫助穆斯林羣眾培養了大批有宗教學識的人才。除伊斯蘭教外,寧夏還有羣眾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自治區人民政府對各種宗教一視同仁,羣眾正常的宗教活動受到保護,各種宗教人士在寧夏長期和睦相處。

寧夏回族在衣着、飲食、起居衞生、婚嫁、喪葬等方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回族男性都喜歡戴白色的小圓帽,穿黑色的馬甲。回族婦女還喜歡戴蓋頭,戴金銀耳環、戒指、手鐲等。回族特別講究衞生,室內外清潔整齊,灶具潔淨。平時洗手、洗臉多用湯瓶,沐浴用吊罐。

回族喜歡吃牛、羊、駱駝等反芻類的偶蹄目食草動物肉,也吃雞、鴨、鵝、魚肉,禁食豬肉,不食動物血液和自死的禽畜。虔誠的教徒食用的禽畜,必須由阿訇代宰。回族一般不吸煙,不喝酒,男女老少都愛喝泡有冰糖、茶葉、枸杞、核桃仁、芝麻、桂圓、紅棗、果脯等營養佐料的“八寶”蓋碗茶。喜慶節日,回族多製作油香、饊子、油果等油炸食品。有尊貴客人時,會以豐盛的“全羊席”和各種回族小吃熱情接待。婚姻方面,實行一夫一妻制。回族婚禮很隆重,且有許多宗教和民族的特點。如舉行婚禮時,要請阿訇念“尼卡哈”,即用阿拉伯經文進行證婚和祝賀。回族喪葬簡易,實行土葬、薄葬。葬禮包括清潔埋體、白布裹屍、阿訇主持舉行宗教祈禱儀式、入葬四道程序。

清真寺,又稱禮拜寺。阿拉伯語為“麥斯吉德”,意即叩頭的地方。既是伊斯蘭教信徒聚眾禮拜的場所,某些地方又兼有文化教育中心、社會活動中心的功用。寧夏清真寺的創建從元代開始,經明、清兩代,清真寺的數量和規模得到了相當的發展。拱北,是伊斯蘭教某地域傑出人物的陵園。道堂,是伊斯蘭教某分支宗教領導人禮拜、誦經、講學和居住的地方。寧夏伊斯蘭建築集中反映了伊斯蘭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過程,並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個性。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20

滾鐘口,俗稱小口子”,西距XX市區約四十公里。此山口三面環山,山口面東敞開,形似大鐘。在景區中央有一座小山,又像是鍾內懸掛着的鐘錘,人稱鍾鈴山”,滾鐘口”由此得名。

滾鐘口山巒起伏,巖石峻峭,林木葱蘢,巍峨秀麗。在西夏時,就是西夏古名勝地”。當時,李元昊曾於山溝北部建造了一處規模宏大的避暑宮苑。現在在這片參差錯落的20多處建築遺址上,散落的磚、瓦、器物殘片遺物,還俯拾即是。明清時,這裏也大興土木,建造廟宇、樓閣,修建了賀蘭廟、老君堂、大悲閣、鬥母宮、小洞天、關帝廟、興隆寺、晚翠閣、觀音廟等14處廟庵台閣,這些建築依山臨險,隨勢自然,錯落有致。山內的三座山峯之上,還建有三座造型優美、小巧別緻的白色喇嘛式塔。始建於清朝光緒十八年(1892年)的賀蘭廟,廟宇坐落在半山之上,分為上中下三層台院,三座殿宇連成一體。主殿泥塑彩像,兩側繪有滾鐘口全景圖和賀蘭廟全景圖,殿宇雕樑畫棟,蔚為壯觀。據史料載:明清時期,每年六月,城鎮村堡的善男信女多進香山寺,輪騎絡繹不絕,名曰朝山”,亦藉以遊覽滌暑。景區南側山旁的清真寺”,有阿拉伯也門的馬克倫丁·本·歐斯曼長老拱北”墓,他曾在16世紀末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在銀川等地傳教30多年。每逢回族的傳統節日,遠近穆斯林紛紛前來念經朝拜,以示紀念。

小滾鐘口經過歷代修葺建設,成為一處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春夏之際,小滾鐘口內滿谷高杉,一片葱綠。來到景區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棵蒼勁葱蘢的古槐和勃勃生機的長青松柏。進入景區,漫步于山道上,只見滿山遍谷的洋槐、翠柏、白楊綠陰遮蓋溝坡,鬱鬱葱葱。溝間坡地的山果樹上掛滿了晶瑩欲滴的紅山果和紅酸棗。山澗裏一縷清泉涓涓流淌。山中綠樹、紅花爭相輝映,絢麗多彩。

南望羣山,有三峯峭立,形似筆架,人們稱它為筆架山”。山下有人採佳石為硯,因而又稱曰硯石筆架山”。若拾級而上,登臨山顛望海亭”,可憑高四覽,向西遠眺,但見峯巒起伏,勢若奔浪;極目東望,又見千里平疇,像風平浪靜的海洋,天地相間處,雲煙浩渺渾然融為一體。在這裏還可觀賞到日出筆架”、月光別鍾鈴”、石嶂穿白雲”等自然景觀。如逢朝暉夕映時,又可觀賞到賀蘭佛光”之景,堪與峨眉寶光”爭妍。六月暑日,在景區西邊溝盡頭的青羊溜山巔上,藍天晴空,白雪蓋頂,這就是古寧夏八景之首的賀蘭晴雪”。

在景區北部一條寬窄變異、蜿蜒曲折的深溝內,多有寺廟遺址,故稱大寺溝”。溝內樹木蒼翠,泉水清澈,怪石林立,獅吼”、卧虎”、頑猴”、仙人指路”、青羊跳澗”等奇石,神態各異,令人歎為觀止。順溝向西而下,有巨石立於溝間,上刻西爽亭”三個大字,這裏山勢開闊,泉水叮咚,綠草如茵,是最舒坦幽靜的休息之地。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21

滾鐘口,俗稱“小口子”,西距銀川市區約四十公里。此山口三面環山,山口面東敞開,形似大鐘。在景區中央有一座小山,又像是鍾內懸掛着的鐘錘,人稱“鍾鈴山”,“滾鐘口”由此得名。

滾鐘口山巒起伏,巖石峻峭,林木葱蘢,巍峨秀麗。在西夏時,就是“西夏古名勝地”。當時,李元昊曾於山溝北部建造了一處規模宏大的避暑宮苑。現在在這片參差錯落的20多處建築遺址上,散落的磚、瓦、器物殘片遺物,還俯拾即是。明清時,這裏也大興土木,建造廟宇、樓閣,修建了賀蘭廟、老君堂、大悲閣、鬥母宮、小洞天、關帝廟、興隆寺、晚翠閣、觀音廟等14處廟庵台閣,這些建築依山臨險,隨勢自然,錯落有致。山內的三座山峯之上,還建有三座造型優美、小巧別緻的白色喇嘛式塔。始建於清朝光緒十八年(1892年)的賀蘭廟,廟宇坐落在半山之上,分為上中下三層台院,三座殿宇連成一體。主殿泥塑彩像,兩側繪有滾鐘口全景圖和賀蘭廟全景圖,殿宇雕樑畫棟,蔚為壯觀。據史料載:明清時期,每年六月,城鎮村堡的善男信女多進香山寺,輪騎絡繹不絕,名曰“朝山”,亦藉以遊覽滌暑。景區南側山旁的“清真寺”,有阿拉伯也門的馬克倫丁·本·歐斯曼長老“拱北”墓,他曾在16世紀末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在銀川等地傳教30多年。每逢回族的傳統節日,遠近穆斯林紛紛前來念經朝拜,以示紀念。

小滾鐘口經過歷代修葺建設,成為一處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春夏之際,小滾鐘口內滿谷高杉,一片葱綠。來到景區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棵蒼勁葱蘢的古槐和勃勃生機的長青松柏。進入景區,漫步于山道上,只見滿山遍谷的洋槐、翠柏、白楊綠陰遮蓋溝坡,鬱鬱葱葱。溝間坡地的山果樹上掛滿了晶瑩欲滴的紅山果和紅酸棗。山澗裏一縷清泉涓涓流淌。山中綠樹、紅花爭相輝映,絢麗多彩。

南望羣山,有三峯峭立,形似筆架,人們稱它為“筆架山”。山下有人採佳石為硯,因而又稱曰“硯石筆架山”。若拾級而上,登臨山顛“望海亭”,可憑高四覽,向西遠眺,但見峯巒起伏,勢若奔浪;極目東望,又見千里平疇,像風平浪靜的海洋,天地相間處,雲煙浩渺渾然融為一體。在這裏還可觀賞到“日出筆架”、“月光別鍾鈴”、“石嶂穿白雲”等自然景觀。如逢朝暉夕映時,又可觀賞到“賀蘭佛光”之景,堪與“峨眉寶光”爭妍。六月暑日,在景區西邊溝盡頭的青羊溜山巔上,藍天晴空,白雪蓋頂,這就是古寧夏八景之首的“賀蘭晴雪”。

在景區北部一條寬窄變異、蜿蜒曲折的深溝內,多有寺廟遺址,故稱“大寺溝”。溝內樹木蒼翠,泉水清澈,怪石林立,“獅吼”、“卧虎”、“頑猴”、“仙人指路”、“青羊跳澗”等奇石,神態各異,令人歎為觀止。順溝向西而下,有巨石立於溝間,上刻“西爽亭”三個大字,這裏山勢開闊,泉水叮咚,綠草如茵,是最舒坦幽靜的休息之地。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22

滾鐘口山巒起伏,巖石峻峭,林木葱蘢,巍峨秀麗。在西夏時,就是“西夏古名勝地”。當時,李元昊曾於山溝北部建造了一處規模宏大的避暑宮苑。現在在這片參差錯落的20多處建築遺址上,散落的磚、瓦、器物殘片遺物,還俯拾即是。明清時,這裏也大興土木,建造廟宇、樓閣,修建了賀蘭廟、老君堂、大悲閣、鬥母宮、小洞天、關帝廟、興隆寺、晚翠閣、觀音廟等14處廟庵台閣,這些建築依山臨險,隨勢自然,錯落有致。山內的三座山峯之上,還建有三座造型優美、小巧別緻的白色喇嘛式塔。始建於清朝光緒十八年(1892年)的賀蘭廟,廟宇坐落在半山之上,分為上中下三層台院,三座殿宇連成一體。主殿泥塑彩像,兩側繪有滾鐘口全景圖和賀蘭廟全景圖,殿宇雕樑畫棟,蔚為壯觀。據史料載:明清時期,每年六月,城鎮村堡的善男信女多進香山寺,輪騎絡繹不絕,名曰“朝山”,亦藉以遊覽滌暑。景區南側山旁的“清真寺”,有阿拉伯也門的馬克倫丁·本·歐斯曼長老“拱北”墓,他曾在16世紀末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在銀川等地傳教30多年。每逢回族的傳統節日,遠近穆斯林紛紛前來念經朝拜,以示紀念。

小滾歷代修葺建設,成為一處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春夏之際,小滾鐘口內滿谷高杉,一片葱綠。來到景區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棵蒼勁葱蘢的古槐和勃勃生機的長青松柏。進入景區,漫步于山道上,只見滿山遍谷的洋槐、翠柏、白楊綠陰遮蓋溝坡,鬱鬱葱葱。溝間坡地的山果樹上掛滿了晶瑩欲滴的紅山果和紅酸棗。山澗裏一縷清泉涓涓流淌。山中綠樹、紅花爭相輝映,絢麗多彩。

在景區北部一條寬窄變異、蜿蜒曲折的深溝內,多有寺廟遺址,故稱“大寺溝”。溝內樹木蒼翠,泉水清澈,怪石林立,“獅吼”、“卧虎”、“頑猴”、“仙人指路”、“青羊跳澗”等奇石,神態各異,令人歎為觀止。順溝向西而下,有巨石立於溝間,上刻“西爽亭”三個大字,這裏山勢開闊,泉水叮咚,綠草如茵,是最舒坦幽靜的休息之地。

南望羣山,有三峯峭立,形似筆架,人們稱它為“筆架山”。山下有人採佳石為硯,因而又稱曰“硯石筆架山”。若拾級而上,登臨山顛“望海亭”,可憑高四覽,向西遠眺,但見峯巒起伏,勢若奔浪;極目東望,又見千里平疇,像風平浪靜的海洋,天地相間處,雲煙浩渺渾然融為一體。在這裏還可觀賞到“日出筆架”、“月光別鍾鈴”、“石嶂穿白雲”等自然景觀。如逢朝暉夕映時,又可觀賞到“賀蘭佛光”之景,堪與“峨眉寶光”爭妍。六月暑日,在景區西邊溝盡頭的青羊溜山巔上,藍天晴空,白雪蓋頂,這就是古寧夏八景之首的“賀蘭晴雪”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23

滾鐘口,在銀川市西北35公里處的賀蘭山東麓,古為賀蘭山勝境之一,現是寧夏最著名的避暑、遊覽勝地。滾鐘口,俗稱“小口子”。此山口三面環山,山口面東敞開,形似大鐘。在景區中央有一座小山,又像是鍾內懸掛着的鐘錘,人稱“鍾鈴山”,“滾鐘口”由此得名。

勝利者的見證—筆架山

公元1041年,李元昊領兵進攻渭州(今甘肅平涼市),和宋軍主力在張家堡相遇。李元昊瞭解宋軍將領任福求勝心切,設下了引蛇出洞之計:先派小股部隊出擊,遇任福大軍略作抵抗便丟棄戰馬、駱駝和輜重佯作敗逃,誘敵追趕。任福不知是計,率兵全力追擊到六盤山下的好水川。好水川,在今寧夏隆德縣城北15裏處,兩邊山谷環抱,只有一條小路可以通行,正是兵家設伏之處。這時元昊領10萬精兵埋伏在好水川口,並令人將數百隻鴿子分裝在一些泥盒中,擺在道路兩旁。宋軍進入好水川口後,發現路上擺着不少封閉的泥盒子,用手一拍,裏面發出奇怪的響動聲,感到十分疑惑,隨即好奇地將盒子打開,帶哨的鴿子受驚騰起,直飛谷頂,盤旋在宋軍的上空。嚴陣以待的夏軍見鴿子飛起,伏兵四起,根據鴿子在天上盤旋的位置從四面將宋軍團團包圍,前後夾擊。宋軍經過三天三夜的急行軍早已是人困馬乏,突遭襲擊更是不知所措,在以逸待勞、準備充分的西夏鐵騎面前毫無還手之力。戰鬥從早晨進行到傍晚,宋軍寡不敵眾,死傷慘重,任福等15名大將和士兵1萬餘人陣亡,受傷、潰散的更是不計其數。戰敗的消息傳到宋朝廷後,宋仁宗和滿朝文武大臣都驚恐萬狀,面面相覷,沒有一個人能想出對付西夏的辦法。韓琦、范仲淹都由於好水川之敗而被貶官降職,范仲淹也就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絕句。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24

賀蘭山巖畫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遊牧民族的藝術畫廊 。賀蘭山在古代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党項等北方少數民族駐牧遊獵、生息繁衍的地方。他們把生產生活的場景,鑿刻在賀蘭山的巖石上,來表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再現了他們當時的審美觀、社會習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長200多公里的賀蘭山腹地,就有20多處遺存巖畫。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賀蘭口巖畫。巖畫分佈在賀蘭山全長250餘公里、從北到南的十多個山口中。在賀蘭山樹林口、黑石峁、歸德溝、賀蘭口、蘇峪口、回回溝、插旗口、西蕃口、口子門溝、雙龍山、黃羊山、苦井溝,發現巖畫羣20多處,畫面總數約在萬幅以上。

這是自遠古以來活躍在這一地區的羌戎、月氏、匈奴、鮮卑、鐵勒、突厥、党項等民族的傑作,時間大致從春秋戰國到西夏時期。賀蘭山巖畫在不同的地點有着不同的內容:石嘴山一帶以森林草原動物為主,如北山羊、巖羊、狼等形象;賀蘭山一帶多以形形色色的類人首為題材;青銅峽、中衞、中寧一帶的巖畫則以放牧及草原動物北山羊為主。在賀蘭山白芨溝等地,還發現了成片彩繪巖畫,內容以乘騎征戰人物形象及北山羊、馬等動物形象為主。彩繪巖畫的發現,為賀蘭山巖畫增添了新的內容和形式。

賀蘭口距銀川城50餘公里,位於賀蘭山中段的賀蘭縣金山鄉境內,山勢高峻,海拔1448米,俗稱“豁了口”。山口景色幽雅,奇峯疊障,潺潺泉水從溝內流出,約有千餘幅個體圖形的巖畫分佈在溝谷兩側綿延600多米的山巖石壁上。畫面藝術造型粗獷渾厚,構圖樸實,姿態自然,寫實性較強。以人首像為主的佔總數的一半以上。其次為牛、馬、驢、鹿、鳥、狼等動物圖形。

人首像畫面簡單、奇異,有的人首長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圓頂帽。表現女性的巖畫,有的戴着頭飾,有的挽着髮髻,風姿秀逸,再現了幾千年前古代婦女對美的追求。有的大耳高鼻滿臉生毛,有的口銜骨頭,有的面部有條形紋或弧形紋。還有幾幅面部五官似一個站立人形,雙臂彎曲,兩腿叉開,腰佩長刀,表現了圖騰巫覡的造型形象。

動物圖形構圖粗獷,形象生動,栩栩如生。有奔跑的鹿,有雙角突出的巖羊,有飛馳的駿馬,有搖尾巴的狗,有飛鳥的圖形和猛獸的形象,有部分人的手和太陽的畫面,還有原始宗教活動的場面。

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篇25

那裏是最接近陽光的地方,空氣因而透明;那裏是最接近神明的地方,心靈因而寧靜;那裏是最後的世外桃源,憧憬因而嚮往

昌都地區位於西藏自治區東部、瀾滄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區的東大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昌都地處三河一江地區(昂曲、扎曲、色曲、瀾滄江),藏語意為“水匯合口處”。

昌都是雪域高原的另一個世界,是鎖在橫斷山脈深處的一片淨土,孕育着神祕、孕育着恢弘、預支育着古老而獨特的高原文明。這裏湛藍的天空、蒼茫的草原、神山聖湖、亙古雪峯,無一不向世人昭示着永恆的魅力。而那獨特多姿的康巴風情、博大精深的藏傳佛教,也對人們充滿了無盡的誘惑。

昌都地處著名的橫斷山脈,這裏山高谷深,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以及它們的60多條支流像條條玉帶般盤繞其中。俯瞰昌都,萬峯突起,氣勢磅礴,座座山脈猶如巨龍昂首。遙望遠方,羣山崢嶸,江河縱橫,牛羊成羣,真讓人彷彿置身於雄偉壯麗的畫卷之中。

昌都地區高山峽谷相間排列,特有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大面積的森林,林海茫茫,一望無垠,樹種多達1500餘種,珍稀樹種繁多。

廣闊的森林和草原為眾多野生動物提供了理想的棲息之地。在昌都,野生

動物多達400多種,約佔西藏的80%。珍稀動物有滇金絲猴、金錢豹、藏羚、白脣鹿、黑頸鶴、猞猁、盤羊、馬熊、錦雞等。在許多地方,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呈現出一派最美麗的自然畫卷。

昌都地形複雜,許多地方從谷底到山頂相差20xx多米。因此自然景色帶有明顯的垂直分佈規律。山下是地毯似的草場,山腰是莽莽的森林,再上是五顏六色的杜鵑花叢,而山頂則是終年不化、重巒起伏的雪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昌都地區的典型氣候特徵。

昌都不但風光秀美,人文景觀也獨具魅力。作為康巴文化的腹地,昌都人文景觀豐富獨特,多彩多姿,極具神祕色彩。茶馬古道的沿線囊括了西藏原始宗教到藏傳佛教各個教派的寺廟。

昌都在藏語裏是水岔口的意思,扎曲、昂曲兩條河流在這裏交匯,成為瀾滄江的源頭。美麗的昌都鎮就坐落在這山與水之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ningxia/zv803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