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寧夏導遊詞 >

5篇介紹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5篇介紹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滾鐘口,古為賀蘭山勝境之一,是西夏王陵風景名勝區的一個重要景區,其擁有的花崗巖風蝕地貌景羣。這裏還有伊斯蘭教、佛教、道教三教合一的建築,反映了當地宗教派別和睦相處的氛圍。被聯合國人居環境發展促進會等組織聯合評為“中國最具民族特色旅遊目的地”。滾鐘口的歷史典故、傳説和大型建築遺址之謎更讓滾鐘口添加了一份神祕的色彩。被聯合國人居環境發展促進會等組織聯合評為“中國最具民族特色旅遊目的地”。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5篇介紹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歡迎借鑑參考。

5篇介紹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

5篇介紹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一)

滾鐘口,俗稱“小口子”,西距銀川市區約四十公里。此山口三面環山,山口面東敞開,形似大鐘。在景區中央有一座小山,又像是鍾內懸掛着的鐘錘,人稱“鍾鈴山”,“滾鐘口”由此得名。

滾鐘口山巒起伏,巖石峻峭,林木葱蘢,巍峨秀麗。在西夏時,就是“西夏古名勝地”。當時,李元昊曾於山溝北部建造了一處規模宏大的避暑宮苑。現在在這片參差錯落的20多處建築遺址上,散落的磚、瓦、器物殘片遺物,還俯拾即是。明清時,這裏也大興土木,建造廟宇、樓閣,修建了賀蘭廟、老君堂、大悲閣、鬥母宮、小洞天、關帝廟、興隆寺、晚翠閣、觀音廟等14處廟庵台閣,這些建築依山臨險,隨勢自然,錯落有致。山內的三座山峯之上,還建有三座造型優美、小巧別緻的白色喇嘛式塔。始建於清朝光緒十八年(1892年)的賀蘭廟,廟宇坐落在半山之上,分為上中下三層台院,三座殿宇連成一體。主殿泥塑彩像,兩側繪有滾鐘口全景圖和賀蘭廟全景圖,殿宇雕樑畫棟,蔚為壯觀。據史料載:明清時期,每年六月,城鎮村堡的善男信女多進香山寺,輪騎絡繹不絕,名曰“朝山”,亦藉以遊覽滌暑。景區南側山旁的“清真寺”,有阿拉伯也門的馬克倫丁·本·歐斯曼長老“拱北”墓,他曾在16世紀末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在銀川等地傳教30多年。每逢回族的傳統節日,遠近穆斯林紛紛前來念經朝拜,以示紀念。

小滾鐘口經過歷代修葺建設,成為一處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春夏之際,小滾鐘口內滿谷高杉,一片葱綠。來到景區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棵蒼勁葱蘢的古槐和勃勃生機的長青松柏。進入景區,漫步于山道上,只見滿山遍谷的洋槐、翠柏、白楊綠陰遮蓋溝坡,鬱鬱葱葱。溝間坡地的山果樹上掛滿了晶瑩欲滴的紅山果和紅酸棗。山澗裏一縷清泉涓涓流淌。山中綠樹、紅花爭相輝映,絢麗多彩。

南望羣山,有三峯峭立,形似筆架,人們稱它為“筆架山”。山下有人採佳石為硯,因而又稱曰“硯石筆架山”。若拾級而上,登臨山顛“望海亭”,可憑高四覽,向西遠眺,但見峯巒起伏,勢若奔浪;極目東望,又見千里平疇,像風平浪靜的海洋,天地相間處,雲煙浩渺渾然融為一體。在這裏還可觀賞到“日出筆架”、“月光別鍾鈴”、“石嶂穿白雲”等自然景觀。如逢朝暉夕映時,又可觀賞到“賀蘭佛光”之景,堪與“峨眉寶光”爭妍。六月暑日,在景區西邊溝盡頭的青羊溜山巔上,藍天晴空,白雪蓋頂,這就是古寧夏八景之首的“賀蘭晴雪”。

在景區北部一條寬窄變異、蜿蜒曲折的深溝內,多有寺廟遺址,故稱“大寺溝”。溝內樹木蒼翠,泉水清澈,怪石林立,“獅吼”、“卧虎”、“頑猴”、“仙人指路”、“青羊跳澗”等奇石,神態各異,令人歎為觀止。順溝向西而下,有巨石立於溝間,上刻“西爽亭”三個大字,這裏山勢開闊,泉水叮咚,綠草如茵,是最舒坦幽靜的休息之地。

5篇介紹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二)

那裏是最接近陽光的地方,空氣因而透明;那裏是最接近神明的地方,心靈因而寧靜;那裏是最後的世外桃源,憧憬因而嚮往

昌都地區位於西藏自治區東部、瀾滄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區的東大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昌都地處三河一江地區(昂曲、扎曲、色曲、瀾滄江),藏語意為“水匯合口處”。

昌都是雪域高原的另一個世界,是鎖在橫斷山脈深處的一片淨土,孕育着神祕、孕育着恢弘、預支育着古老而獨特的高原文明。這裏湛藍的天空、蒼茫的草原、神山聖湖、亙古雪峯,無一不向世人昭示着永恆的魅力。而那獨特多姿的康巴風情、博大精深的藏傳佛教,也對人們充滿了無盡的誘惑。

昌都地處著名的橫斷山脈,這裏山高谷深,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以及它們的60多條支流像條條玉帶般盤繞其中。俯瞰昌都,萬峯突起,氣勢磅礴,座座山脈猶如巨龍昂首。遙望遠方,羣山崢嶸,江河縱橫,牛羊成羣,真讓人彷彿置身於雄偉壯麗的畫卷之中。

昌都地區高山峽谷相間排列,特有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大面積的森林,林海茫茫,一望無垠,樹種多達1500餘種,珍稀樹種繁多。

廣闊的森林和草原為眾多野生動物提供了理想的棲息之地。在昌都,野生

動物多達400多種,約佔西藏的80%。珍稀動物有滇金絲猴、金錢豹、藏羚、白脣鹿、黑頸鶴、猞猁、盤羊、馬熊、錦雞等。在許多地方,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呈現出一派最美麗的自然畫卷。

昌都地形複雜,許多地方從谷底到山頂相差20xx多米。因此自然景色帶有明顯的垂直分佈規律。山下是地毯似的草場,山腰是莽莽的森林,再上是五顏六色的杜鵑花叢,而山頂則是終年不化、重巒起伏的雪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昌都地區的典型氣候特徵。

昌都不但風光秀美,人文景觀也獨具魅力。作為康巴文化的腹地,昌都人文景觀豐富獨特,多彩多姿,極具神祕色彩。茶馬古道的沿線囊括了西藏原始宗教到藏傳佛教各個教派的寺廟。

昌都在藏語裏是水岔口的意思,扎曲、昂曲兩條河流在這裏交匯,成為瀾滄江的源頭。美麗的昌都鎮就坐落在這山與水之間。

5篇介紹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三)

滾鐘口山巒起伏,巖石峻峭,林木葱蘢,巍峨秀麗。在西夏時,就是“西夏古名勝地”。當時,李元昊曾於山溝北部建造了一處規模宏大的避暑宮苑。現在在這片參差錯落的20多處建築遺址上,散落的磚、瓦、器物殘片遺物,還俯拾即是。明清時,這裏也大興土木,建造廟宇、樓閣,修建了賀蘭廟、老君堂、大悲閣、鬥母宮、小洞天、關帝廟、興隆寺、晚翠閣、觀音廟等14處廟庵台閣,這些建築依山臨險,隨勢自然,錯落有致。山內的三座山峯之上,還建有三座造型優美、小巧別緻的白色喇嘛式塔。始建於清朝光緒十八年(1892年)的賀蘭廟,廟宇坐落在半山之上,分為上中下三層台院,三座殿宇連成一體。主殿泥塑彩像,兩側繪有滾鐘口全景圖和賀蘭廟全景圖,殿宇雕樑畫棟,蔚為壯觀。據史料載:明清時期,每年六月,城鎮村堡的善男信女多進香山寺,輪騎絡繹不絕,名曰“朝山”,亦藉以遊覽滌暑。景區南側山旁的“清真寺”,有阿拉伯也門的馬克倫丁·本·歐斯曼長老“拱北”墓,他曾在16世紀末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在銀川等地傳教30多年。每逢回族的傳統節日,遠近穆斯林紛紛前來念經朝拜,以示紀念。

小滾歷代修葺建設,成為一處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春夏之際,小滾鐘口內滿谷高杉,一片葱綠。來到景區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棵蒼勁葱蘢的古槐和勃勃生機的長青松柏。進入景區,漫步于山道上,只見滿山遍谷的洋槐、翠柏、白楊綠陰遮蓋溝坡,鬱鬱葱葱。溝間坡地的山果樹上掛滿了晶瑩欲滴的紅山果和紅酸棗。山澗裏一縷清泉涓涓流淌。山中綠樹、紅花爭相輝映,絢麗多彩。

在景區北部一條寬窄變異、蜿蜒曲折的深溝內,多有寺廟遺址,故稱“大寺溝”。溝內樹木蒼翠,泉水清澈,怪石林立,“獅吼”、“卧虎”、“頑猴”、“仙人指路”、“青羊跳澗”等奇石,神態各異,令人歎為觀止。順溝向西而下,有巨石立於溝間,上刻“西爽亭”三個大字,這裏山勢開闊,泉水叮咚,綠草如茵,是最舒坦幽靜的休息之地。

南望羣山,有三峯峭立,形似筆架,人們稱它為“筆架山”。山下有人採佳石為硯,因而又稱曰“硯石筆架山”。若拾級而上,登臨山顛“望海亭”,可憑高四覽,向西遠眺,但見峯巒起伏,勢若奔浪;極目東望,又見千里平疇,像風平浪靜的海洋,天地相間處,雲煙浩渺渾然融為一體。在這裏還可觀賞到“日出筆架”、“月光別鍾鈴”、“石嶂穿白雲”等自然景觀。如逢朝暉夕映時,又可觀賞到“賀蘭佛光”之景,堪與“峨眉寶光”爭妍。六月暑日,在景區西邊溝盡頭的青羊溜山巔上,藍天晴空,白雪蓋頂,這就是古寧夏八景之首的“賀蘭晴雪”

5篇介紹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四)

滾鐘口,在銀川市西北35公里處的賀蘭山東麓,古為賀蘭山勝境之一,現是寧夏最著名的避暑、遊覽勝地。滾鐘口,俗稱“小口子”。此山口三面環山,山口面東敞開,形似大鐘。在景區中央有一座小山,又像是鍾內懸掛着的鐘錘,人稱“鍾鈴山”,“滾鐘口”由此得名。

勝利者的見證—筆架山

公元1041年,李元昊領兵進攻渭州(今甘肅平涼市),和宋軍主力在張家堡相遇。李元昊瞭解宋軍將領任福求勝心切,設下了引蛇出洞之計:先派小股部隊出擊,遇任福大軍略作抵抗便丟棄戰馬、駱駝和輜重佯作敗逃,誘敵追趕。任福不知是計,率兵全力追擊到六盤山下的好水川。好水川,在今寧夏隆德縣城北15裏處,兩邊山谷環抱,只有一條小路可以通行,正是兵家設伏之處。這時元昊領10萬精兵埋伏在好水川口,並令人將數百隻鴿子分裝在一些泥盒中,擺在道路兩旁。宋軍進入好水川口後,發現路上擺着不少封閉的泥盒子,用手一拍,裏面發出奇怪的響動聲,感到十分疑惑,隨即好奇地將盒子打開,帶哨的鴿子受驚騰起,直飛谷頂,盤旋在宋軍的上空。嚴陣以待的夏軍見鴿子飛起,伏兵四起,根據鴿子在天上盤旋的位置從四面將宋軍團團包圍,前後夾擊。宋軍經過三天三夜的急行軍早已是人困馬乏,突遭襲擊更是不知所措,在以逸待勞、準備充分的西夏鐵騎面前毫無還手之力。戰鬥從早晨進行到傍晚,宋軍寡不敵眾,死傷慘重,任福等15名大將和士兵1萬餘人陣亡,受傷、潰散的更是不計其數。戰敗的消息傳到宋朝廷後,宋仁宗和滿朝文武大臣都驚恐萬狀,面面相覷,沒有一個人能想出對付西夏的辦法。韓琦、范仲淹都由於好水川之敗而被貶官降職,范仲淹也就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絕句。

5篇介紹寧夏滾鐘口的導遊詞範文(五)

賀蘭山巖畫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遊牧民族的藝術畫廊 。賀蘭山在古代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党項等北方少數民族駐牧遊獵、生息繁衍的地方。他們把生產生活的場景,鑿刻在賀蘭山的巖石上,來表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再現了他們當時的審美觀、社會習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長200多公里的賀蘭山腹地,就有20多處遺存巖畫。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賀蘭口巖畫。巖畫分佈在賀蘭山全長250餘公里、從北到南的十多個山口中。在賀蘭山樹林口、黑石峁、歸德溝、賀蘭口、蘇峪口、回回溝、插旗口、西蕃口、口子門溝、雙龍山、黃羊山、苦井溝,發現巖畫羣20多處,畫面總數約在萬幅以上。

這是自遠古以來活躍在這一地區的羌戎、月氏、匈奴、鮮卑、鐵勒、突厥、党項等民族的傑作,時間大致從春秋戰國到西夏時期。賀蘭山巖畫在不同的地點有着不同的內容:石嘴山一帶以森林草原動物為主,如北山羊、巖羊、狼等形象;賀蘭山一帶多以形形色色的類人首為題材;青銅峽、中衞、中寧一帶的巖畫則以放牧及草原動物北山羊為主。在賀蘭山白芨溝等地,還發現了成片彩繪巖畫,內容以乘騎征戰人物形象及北山羊、馬等動物形象為主。彩繪巖畫的發現,為賀蘭山巖畫增添了新的內容和形式。

賀蘭口距銀川城50餘公里,位於賀蘭山中段的賀蘭縣金山鄉境內,山勢高峻,海拔1448米,俗稱“豁了口”。山口景色幽雅,奇峯疊障,潺潺泉水從溝內流出,約有千餘幅個體圖形的巖畫分佈在溝谷兩側綿延600多米的山巖石壁上。畫面藝術造型粗獷渾厚,構圖樸實,姿態自然,寫實性較強。以人首像為主的佔總數的一半以上。其次為牛、馬、驢、鹿、鳥、狼等動物圖形。

人首像畫面簡單、奇異,有的人首長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圓頂帽。表現女性的巖畫,有的戴着頭飾,有的挽着髮髻,風姿秀逸,再現了幾千年前古代婦女對美的追求。有的大耳高鼻滿臉生毛,有的口銜骨頭,有的面部有條形紋或弧形紋。還有幾幅面部五官似一個站立人形,雙臂彎曲,兩腿叉開,腰佩長刀,表現了圖騰巫覡的造型形象。

動物圖形構圖粗獷,形象生動,栩栩如生。有奔跑的鹿,有雙角突出的巖羊,有飛馳的駿馬,有搖尾巴的狗,有飛鳥的圖形和猛獸的形象,有部分人的手和太陽的畫面,還有原始宗教活動的場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ningxia/v9egw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