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武漢景點導遊詞(精選12篇)

武漢景點導遊詞(精選12篇)

武漢景點導遊詞 篇1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能在這風和日麗的陽春三月陪同您一起暢遊江南名樓——黃鶴樓。我將竭盡所能為您提供全面周到的導遊服務,祝大家玩的開心。

武漢景點導遊詞(精選12篇)

黃鶴樓被中國曆代詩人吟詩誦贊,一直享有天下絕景的美譽,與湖南的岳陽樓,江西的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且以其歷史之悠久,樓姿之雄偉而居三樓之首,享有“天下絕景”的美譽。

大家都知道,大自然中的鶴有很多種類,有白鶴,灰鶴,丹頂鶴,黑頸鶴等等,但是沒有黃鶴,那麼,武漢的老百姓為什麼給自己家鄉的標誌性建築起名叫黃鶴樓呢?這個美麗的名稱來自一段美麗的神化傳説。

很久以前,有一個姓辛的人在黃鵠山頭賣酒度日。一天,有位衣衫襤褸的老道蹣跚而來,向他討酒喝,辛氏的生意雖本小利微,但為人忠實善良,樂善好施。他見老道非常可憐,就慷慨答應。酒足飯飽後,老道非常感激辛氏。後來,老道每日必來,辛氏就有求必應。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有一天,老道又來到酒店,辛氏一見,急忙準備酒菜招待老道,老道急忙攔住,説今天我不喝酒,我是來向你告別的。又説每日飲酒,無以為謝,但我會畫畫,我給你的酒店畫一幅畫作紀念。説完,老道拾起地上的橘子皮,在牆上畫了起來,不一會兒就畫好了一隻鶴,由於橘子皮的顏色是黃色,所以這隻鶴也是黃色的。

畫完後,老道對辛氏説:只要你拍手相招,黃鶴便會下來,為酒客跳舞助興。辛氏一聽,非常高興,他立即去看老道畫好的鶴,覺得栩栩如生,非常漂亮。他轉身要向老道表示謝意,感謝老道給他的酒店畫了那麼好的一幅畫,可是老道已不知去向。第二天,酒店來了客人,他想起老道的話,拍手一試,果然那隻黃鶴一躍而下,引頸高歌鳴,翩翩起舞,舞畢又跳回牆上,客人十分高興。消息傳開後,吸引了武漢三鎮的老百姓和遠近的遊人,都來店中看黃鶴起舞。從此酒店生意興隆,辛氏因此發了財。十年後的一天,老道又出現在酒店,辛氏一見,十分高興,拉着老道説,你一去十年,我多方打聽你的下落,不知去向。今天你回來了,請你再也不要離開。

等辛氏講完,老道對辛氏説:不知十年來你所掙的錢,還清了我的酒債了沒有?辛氏急忙説:非常感謝,在你留下的黃鶴的幫助下,我現在非常富有。老道一聽,哈哈大笑,並取下身上所帶的鐵笛,對着牆上的黃鶴吹起一首奇妙的曲調,黃鶴聞聲而起,隨着笛聲唱歌跳舞。一曲吹完,只見老道跨上黃鶴,黃鶴載着老道飛走了,此後老道再也沒有回來過。武漢三鎮的老百姓十分想念這隻給他們帶來幸福吉祥的仙鶴,紛紛建議辛氏在酒店旁建一座樓閣,供奉老道和黃鶴,以資紀念。同時也為雲遊四方的老道和黃鶴指引方向,希望他們早點回來。辛氏接受大家的建議,將多年積攢的錢拿出來在酒店旁蓋起了一座高樓,他有感於黃鶴幫他致富,於是取名為黃鶴樓。千百年來,這個故事廣為傳頌,成為黃鶴樓因仙得名最有影響的傳説。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即公元220_年,至今約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其間屢毀屢建,不絕於世。這是因為黃鶴樓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名勝建築,它反映了一個時代的興衰。自從清同治十年,即公元1884年黃鶴樓被毀後,人們一直企盼着黃鶴樓重現江城,但一直未能如願,直到改革開放後,黃鶴樓才得以重建,這充分反映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今天我們參觀的黃鶴樓是以清代黃鶴樓為藍本,於1981年動工修建,1984年建成的,離最後一座黃鶴樓被毀的時間整整有一百年。

黃鶴樓所在的蛇山,是由東西排列而首尾相連的七座山組成,自西而東為黃鵠山,殷家山,黃龍山,高觀山,大觀山,棋盤山,西山,全長二千餘米,因其形同伏蛇,故名蛇山。黃鶴樓建在黃鵠山頂,在古漢語中,“鵠”、“鶴”二字通用,故又稱黃鶴山,黃鶴山上的樓閣,當然就叫黃鶴樓。但是人們更願意接受因仙得名的傳説。

為了使大家更好地觀賞黃鶴樓我用五個字來概括黃鶴樓的特點:高、奇、險、美、妙。高就高在山高樓更高,上刺青天與雲霞比翼;奇就奇在神仙跨鶴,神話流傳;險就險在臨江而立,下臨無地;美就美在登樓遠眺,武漢風光盡收眼底;妙就在妙文人墨客,軼事流傳。

好,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黃鶴樓公園。黃鶴樓公園是由主樓、配亭、軒廊、牌坊、古肆商業街等組成。主樓淨高51.4米,共五層,外形類方正,四望如一。每邊長35米,72根大柱拔地而起,60個翹角飛檐凌空,博採歷樓之長,匯北雄南秀之風。金黃色的琉璃屋面古樸富麗,紅葫蘆形寶頂入夜閃閃發光,各層均具有濃厚的詩情畫意。下面我們就一起進主樓看一看吧。

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黃鶴樓的一樓大廳。大廳寬22米,長14米,您看這些古香古色的大柱,周長有兩米,它們直通頂層可以説是整棟樓的擎天柱。迎面的這副“白雲黃鶴圖”,高9米,寬6米,畫面上黃鶴樓居中聳立,上方一仙者騎者黃鶴,吹者鐵笛似離似歸,下面人們載歌載舞,整副畫面洋溢着浪漫神奇的氣氛。畫兩側柱子上還掛者清末重臣張之洞的一副名聯:

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 大江東去波濤洗盡古今愁

大廳名聯後是一巨幅雕屏,上繪歷史上黃鶴樓的造型,技藝高超,又古色古香,堪稱藝術精品。

好,請大家隨我繼續向上參觀。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並非二樓,而是一樓與二樓的夾層,俗稱跑馬廊。這樣的跑馬廊每二層之間都有,大家可以算一下,黃鶴樓本有五層,再加上每兩層之間的跑馬廊,內部一共就有九層,因此,黃鶴樓又有了外五內九的建築結構。這裏陳列着一些歷史的名人字畫,大家可以欣賞一下。

大家看,二樓中陳列着唐宋元明清和現代六座黃鶴樓模型。他們各自代表了其處各自時代的建築風格。您瞧,這座唐朝的黃鶴樓,一樓和城相連,外看只有兩層,整體結構比較簡潔粗獷,給人一種古樸雄渾的感覺。再看一下宋代的樓,由樓、台、軒、廊四部分構成,每層翹首重檐,飛達四敞,展現了宋代精緻雋逸的藝術風格。元代的形式延續了宋代的風格,明代則依然是兩層。大家再看,這裏還有一些布蓬之類的東西,您知道這是什麼用的嗎?沒錯,這就是咱們古時人們用的遮陽傘。請看這邊清朝的黃鶴樓,它分三層,第一層有12個檐,代表着一天12個時辰,第二層十二個檐,代表一年有12個月,第三層的二十四個檐則代表一年24個節氣。能將中國傳統的天文曆法文化融入其中,是它的最神奇之處了,遺憾的是在1884年的夏天也就是清光緒十年,它被雷火擊毀了。最後一座就是現在的黃鶴樓了,它以清代黃鶴樓為基本,於1984年重修,既不失黃鶴樓傳統的獨特造型,又比歷代的樓更加雄偉壯觀。

請大家扶好樓梯隨我到三樓。這裏是一副名為“文人薈粹”的陶版瓷畫。畫面人物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再現了歷代文人墨客來此吟詩作賦的情景。您看,中間那位黃袍加身的正是唐代大詩人崔顥。相傳有一年,崔顥慕名來到黃鶴樓,他遊覽後即興賦了一首詩:

故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首詩意境美妙,是描寫黃鶴樓的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詩。可是由於唐代著名詩人很多,崔顥名氣又不大,因此,詩雖好,但無人賞識。又一年,詩仙李白來到黃鶴樓,當地老百姓見詩仙來此,十分高興,紛紛要求李白為黃鶴樓寫一首詩。李白遊覽後覺得黃鶴樓傳説奇特,風景優美,於是詩興大發,答應寫詩。人們準備好文房四寶,李白飽蘸濃墨,凝神屏氣,提筆欲寫,可就在這時,他一抬頭,看到了牆上崔顥的詩,他當場就愣住,搖搖頭,擱筆不寫。圍觀的人們不知何故,紛紛詢問為什麼,只見李白歎了口氣,吟出一首打油詩:

一拳打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吟完,擱筆而去。由於李白的推崇,崔顥的詩名聲大振,黃鶴樓也隨着崔顥的詩名傳四方。

四樓是黃鶴樓的文化活動場所,陳列了當代書畫名家遊覽本樓的即興之作,這裏還專門備下了文房四寶,若是哪位遊客有興趣,不妨在此一顯身手。

現在我們來到了黃鶴樓五樓的觀景台。“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在這裏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這幅名為“江天浩瀚”的組畫,它面積達90平方米,在全樓壁畫中是最大的。它由10幅彩畫組成,正面牆上的三幅是組畫的中心,第一幅由上而下記載了遠古的長江文化演替發展的過程。第二幅是在石綠底色上用金線描出的水浪佔據了全部畫面,使人似乎站到了長江的一個橫斷面上,感受着急流東去的波濤。第三幅反映的是三國以後黃鶴樓產生和興廢的過程。其它七幅,畫在額枋上,分別是:長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峽風光,廬山奇景,太湖風光,江流入海和滄海橫流。

現在再讓我們到西邊觀賞武漢三鎮的美景吧。眼前是滾滾東去的長江和使天塹變通途的長江大橋,還有對面龜山上高聳入雲的電視塔,富麗堂皇的晴川飯店,如彩虹跨江的晴川橋……黃鶴樓像一位老者,穩坐於蛇山之巔見證了武漢滄桑的歷史和日新月異的今天,更以期待的目光展望着繁榮昌盛的未來。

好了,黃鶴樓之行就快開要結束了,希望我的講解能夠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不足之處還請您多多包涵。歡迎您下次來到江城,還來這裏坐坐。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順風!

武漢景點導遊詞 篇2

武漢有武昌、漢陽、漢口三鎮,其發展的歷史、規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

武昌之名始於東漢末三國初,孫權為了與劉備奪荊州,於公元220_年把都城從建業(今南京)遷至鄂縣,並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與今鄂州市互換的。從考古發掘來看,武昌在新石器時代的水果湖放鷹台和南湖老人橋、洪山區花山鄉的許家墩和棋子墩等處,就是古人棲居之地。

舊時的武昌手工業發達,以造船、冶金、鑄造錢幣為主,武昌的陶瓷名叫影青瓷。另外,,在武昌最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黃鶴樓的屢次興廢,從三國時代至今已歷十餘次,每次重建都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反映出各個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和特點。

漢陽一名的來歷與漢水密切相關,古語“水北為陽,山南為陽”,古時漢陽在漢水之北,龜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稱陽,故名漢陽。

公元620_年,即隋朝大業二年,改漢津縣為漢陽縣,漢陽名稱自此開始。唐代將縣治移至漢陽市區後,才迅速發展起來。

漢陽,特別是鸚鵡洲一帶,歷來是長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唐宋元明各朝代,商業手工業很是繁華。同時,漢陽還是遊覽勝地,位於漢陽的歸元寺是武漢市佛教叢林保護得最好的一處,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昌和漢陽築城起始於同一時期,約有1820_年曆史。

歷史上,漢口,漢陽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同步發展的。直至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漢水改道(漢水在歷史上改道不下8次)從龜山北麓入江以後,漢口才獨立發展,僅有500多年的歷史。漢陽、漢口很早就築有城牆,分別被當作過縣治之所在。

漢口後來迅速成為一座新興商埠,名聲和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武昌和漢陽,,明末清初,漢口已與河南朱仙鎮、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並列為全國四大名鎮,海外譽為“東方芝加哥”。漢口的港口貿易運輸業頗為發達,成為我國內河最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吳琪詩)狀其景,“居民填溢商賈輻樓,為楚中第一繁盛處”。頗能反映其繁盛。清乾隆年間,漢口更盛於世,僅“鹽務一事,亦足甲於天下”。

清朝末年,湖廣總督張之洞於1920_年在漢口修築張公堤。這條堤對逐年降低後湖一帶的水位,使荒湖野洲形成陸地,對起初狹小的漢口擴建面積提供了方便條件,有着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1920_年初,武漢國民政府將武昌與漢口(轄漢陽縣)兩市合併作為首都,並定名為武漢。今天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合而成的“武漢市”,其歷史只有74年。

武漢景點導遊詞 篇3

武當山位於湖北丹江口市境內。面臨碧波盪漾的丹江口水庫,背依蒼莽千里的神農架林區,連綿400多公里。這裏風景秀麗,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春天繁花似錦,夏季高山聳翠,秋天金桂飄香,冬季白雪皚皚。不管我們什麼時候來,都能欣賞它美的一面。有一句俗話説“天下名山佛佔盡”,而在武當山卻是道教一統天下。傳説武當山金頂原來被無量佛佔着,後來真武大帝修仙得道,出外雲遊到此,看到這裏羣峯林立,主峯天柱峯高聳入雲,周圍七十二峯俯首相向,形成了“七十二峯朝大頂”的奇觀。真武大帝相中了這塊寶地,便到天柱峯找無量佛商量借地,並提出只借八步即可。無量佛見他所要不多就答應了,沒想到真武大帝法力無邊,他從天柱峯頂走了八步,一步100裏,八步竟佔走了整個武當,從而贏得了永久居住權,武當山也因此成為道家的場地。

武當道觀從唐貞觀年間開始修建,到明永樂年間達到高峯。這裏的建築充分利用自然,採用皇家的建築方式統一佈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優秀傳統,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之列,成為全世界的瑰寶。明成祖朱棣大力推崇武當道教,調集軍民工匠30餘萬在此大興土木,按照道教中“玄天上帝”真武修煉的故事,用十餘年的時間建起了三十三個大型建築羣落。建築線自古均州城至天柱峯頂,連綿四十華里,面積一百六十萬平方米,宮觀庵堂兩萬餘間。他在這裏祀奉北方神真武大帝,以佑護他這個北方起兵奪位的皇帝。據説真武大帝高大的身材,圓圓的臉龐,批發赤足的形象就是按永樂皇帝的模樣塑造出來的。所以民間流傳有“真武神,永樂相”的説法。皇家的大力推崇是武當山名聲大震,成為我國的道教名山,吸引着各地的遊人香客到處觀光朝拜。

另外,這裏不僅是道教的香火勝地,還是武當拳的故鄉。中國武林歷來有“北宗少林,南尊武當”的説法,許多人都是未識武當山而先知武當拳。武當拳的創始人相傳是名帶著名道士張三丰,這點我想喜歡武俠的朋友可能通過小説了解了一些。據説他在這裏修煉的時候看到鶴與蛇爭鬥的情景,受到啟發,領悟出了太極十三式,他也因此被尊為武當派的開山祖師。

説了怎麼多,我看大家都有些迫不及待了,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武當山腳下,請各位帶好隨身物品下車,開始我們的朝聖之旅。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綠琉璃瓦大殿就是紫霄宮。因為這塊地方周圍的岡巒天然形成了一把二龍戲珠的'寶椅,永樂皇帝封它為“紫霄福地”。殿內石雕須彌座上的神龕中供奉的是真武神老年、中年、青年時的塑像和文武仙人的坐象。他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是我國明代的藝術珍品。我右手邊放着的這根幾丈長的杉木傳説是從遠方突然飛來的,因此叫做飛來杉。據説在杉木的一端輕輕敲擊,另一端就可以聽到清脆的響聲,因此又叫“響靈杉”。至於它為什麼要飛來這裏,我想可能也是為這裏的美景盛名所吸引吧。

武當山有36巖,現在我們來到的是被認為三十六巖中最美的南巖。武當山的自然景觀與精美的建築是融為一體的,在這裏可以得到充分的體現。這座雄居於懸崖上的石殿建於元朝,懸崖旁邊有一個雕龍石樑。石樑懸空深出2.9米,寬只有30釐米。上雕盤龍,龍頭頂端雕有一個香爐,這便是著名的“龍頭香”。過去有些香客冒着生命危險去燒龍頭香,以示虔誠,可見他們對道教的信仰之深。安全起見,我們大家想許願祈禱的話可以到別的地方,心誠則靈嘛。

經過一翻努力,我們終於登上了主峯天柱峯。天柱峯海拔有1612米,素稱“一柱擎天”。站在這裏,可以清楚的看到“七十二峯朝大頂”的壯觀景象。而天柱峯之巔的這座金壁輝煌的殿堂就是金殿了。金殿是我國最大的鋼鑄金鎏大殿,修建於永樂十四年。整個金殿沒用一根釘子,全是鑄好各個部件後運上山搭建而成,卯和的非常嚴密,看起來好象是渾然一體的。大家看,這邊的長明燈相傳是從來不滅的,那麼山頂空曠多風,為什麼它不會被風吹滅呢?據説是因為有了藻井上的這顆“避風仙珠”的緣故。相傳這顆仙珠能鎮住山風,使風不能吹進殿內,從而保證了神燈的長明。其實神燈長明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殿門的各個鑄件都非常嚴密精確,可以改變風吹來的方向,由此可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技藝的高抄。金殿從修建到如今已經歷了500多年的風吹雨打,仍然輝煌如初,不能不説是我國古代建築和鑄造工藝的一件稀世珍寶。

好了,接下來的時間就留給大家自己安排,您可以細細的品味這裏絕妙的建築和美麗的風光。我們四點鐘的時候再見。

美好的時光總是讓人覺得短暫,我們的武當山之旅就到此結束了。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什麼做的不好的地方還請大家多批評指正。希望以後能有緣和大家再次相逢。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再見。

武漢景點導遊詞 篇4

遊客朋友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大別山遊覽觀光。經過長途的跋涉,大家一路辛苦了。我叫__,是你們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X導。這位是司機趙師傅,他開車多年,有着豐富的經驗,乘坐他的車,請大家放心。如果你們有什麼需要或要求請儘管提出,我會竭盡所能的為你們服務。願我的服務能夠讓你們渡過一段愉快美好的旅程。

説到大別山,我想大家的第一個反映就是這是一片紅色的土壤,是革命根據地。無數革命先輩們在這裏留下了戰鬥的足跡。其實,大別山還是一個旅遊、避暑、度假的勝地。這裏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已經被開發為“大別山生態旅遊區”。在這裏不僅可以讓你飽賞奇峯、險嶺、怪石、雲海之神奇,還可以讓你盡情領略天堂秀水的風韻。

大別山共有天堂寨大別雄風自然風光遊覽區、青台關古關名剎遊覽區、薄刀峯避暑休閒遊覽區、九資河大別山田園風光遊覽區、天堂湖水上樂團等五個景區,公園總面積300平方公里,公園常年降雨量1350mm,平均氣温16.4c。現有野生植物1487種,動物634種。一九九六年五月林業部組織專家組對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旅遊資源進行了綜合考察和評審,一致認為具有極大的開發價值,並正式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今天我們主要遊覽天堂寨景區。

天堂寨是大別山主峯,號稱中原第一峯。公園內最神奇的景觀便是山!景區以山雄、壑幽、水秀而著稱。行於天堂山中,層巒疊障,仿若溶入萬山懷抱之中。或見孤峯獨秀,拔地而起,直刺蒼穹;或見雙峯對峙,壁立千仞,一爭高下;或見羣峯林立;遮天蔽日,氣勢磅礴。攀緣而上,遙見羣山爭雄競秀,千姿百態。有的如同猛虎長嘯,有的神似雄獅怒吼,有的仿似靜坐彌勒,有的如佛卧天堂,有的好像巨型筆架。形態逼真,令人歎為觀止。天堂睡佛、哲人觀海(徐公崖)、大別神龜被人們譽為"天堂三絕",更是尉為奇觀。天堂寨溝壑縱橫,曲折幽長,競顯深奧之形。澗中泉石錯落,鳥語喃喃。溪畔林木掩映,翠竹藏幽,盡顯自然本色。天堂水色秀麗,碧波流長。這裏的水以清澈透明、甘甜滋潤而稱著。景區內溪流蜿蜒曲折,縈迴于山谷之中,常呈幽邃、深奧之形,時而流水穿山破巖,揮灑自如,似銀河傾瀉,如玉練常舞,噴珠濺玉,吞吐瓊漿,造就了美妙絕倫的瀑布景觀。時而澗流瀟然舒緩,時而迂迴輾轉,碧綠澄清,波光粼粼。谷中流水,大堰如鏡,小潭似珠。堰潭相連,鏡珠相嵌,清純透明,幽雅絕俗。

這兒就是神仙谷,它美景如畫,充滿了神奇色彩。神仙谷傳説是太上老君所鍾愛的和活動頻繁的地方。大家看,塊巨石,巨石上天然生成一平台,叫做天台。巨石下有一深洞,洞前有一水池,水池上有一兩級相連的瀑布,相傳池中有一對鯉魚被太上老君的仙氣所感染,遊入不遠處的雙龍潭,聽老君誦經傳道。雙龍潭實為天堂九井中最大的兩口“井”,且兩井相連,兩潭之間有一巨大平台即“誦經台”。此即太上老君誦經佈道之道台。每當老君潛心佈道時,兩鯉魚也潛心聆聽,日久皆羽化成龍,修成正果,所以後人稱此二井為“雙龍潭”。

大家眼前的這個洞,相傳是太上老君的起居飲食的地方,所以人們為它取名叫仙人洞。仙人洞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洞內有10平方米左右的空處,靠洞底還有太上老君下榻的石牀,這是太上老君的仙人灶,在不遠處還有太上老君下棋的“仙奕洞”,在仙人洞旁邊還有“雙龍出谷”。神仙谷河水至此被一巨石一分為二,從其兩側潺潺流下,似兩條銀龍歡快地奔出山谷而去。

大家現在所看到的就是被人們譽為"天堂三絕"之一的哲人峯。大家請細看,這個峭壁高約100米,酷似一碩大頭顱,闊額濃眉,高高隆起的鼻樑,肉質豐厚的嘴脣,凝思北望,彷彿在思索着一個重大的哲學命題。這裏的建築,統一為明清式。大多都是依山就勢掩映佈局。相當具有山寨特色。山路崎嶇,請大家小心腳下,注意安全。這裏看似不起眼,其實呀它具有相當有利的軍事條件。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了哲人峯的峯頂了,在這兒,環視天下,則可見十萬大山擁拜於下。向北可望中原,南眺荊楚山水盡收眼底。凌晨觀日出好似置身於九天之外,傍晚看日落則如在仙宮信步。每當雨過天晴,早晨登峯觀雲海更是氣象萬千,茫茫雲海,層層煙流,青黛色的羣山,像白浪淘天的大海中的漁舟,時隱時現,又似條條蒼龍翱翔起舞,吞雲吐霧。景色壯觀,令人歎為觀止。可惜呀,我們時間有限,不能一同欣賞這種美景,如果下次你有機會再來大別山,一定不要錯過這景色哦!

這邊就是摘星峯,故名思意,我們已經快到天邊了。它兩面都是萬丈深淵,只有一條石徑攀援而上,其險境程度令人處目驚心。山脊上長滿了千年古鬆,松樹的根皆攀崖而生,向人們展示其巨大的生命力。摘星峯頂上的幾塊巨石,獨立於峯頂之上,彷彿天外飛來之物。

如果站在摘星峯上向東北方向遠眺,還有一險景會躍入你的眼簾。一支山脈至此戛然中斷而成萬丈懸崖,與其他處不同的是,此處每逢春夏之時,便有無數石燕結伴飛來,棲身於懸崖壁縫之間,飛翔于山野叢林之上,人稱石燕崖。

時間已經不早了,請大家和我一道下山吧。下山的時候還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短暫的大別山之旅就要結束了,感謝大家給予我的配合與幫助。如果你們對我的工作有什麼意見或建議,請告訴我,以利於我日後改進,為你們提供更好的服務。希望這次的遊覽能給你們留下一個美好難忘的回憶。祝大家一路平安,萬事如意。在此我再一次向大家表示感謝。再見。

武漢景點導遊詞 篇5

東湖位於武漢市武昌區東部,是全國首批命名的44個名勝風景區之一,同時也是首批獲國家4A級景區其一。它於1982年11月被國務院審定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面積8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33平方公里,其岸線曲折,港汊交錯,碧波萬頃,漁舟盪漾,青山環繞,是我國最大的城中湖。

東湖的湖面遼闊,煙波浩渺,素有99灣之稱。東湖有大小山巒34個,連綿起伏,高低錯落。東湖的山,山青如黛,東湖的水,水碧如藍。33平方公里的東湖碧波在它的東、西、北三面緊緊環繞,使它猶如一座美麗的半島。在這裏登高峯而望清漣,踏白浪以覽羣山,能體會到各種山水之妙。充足的雨量與光照使這裏各種觀賞樹種達250多種,共200餘萬株,在武漢有“綠色寶庫”之譽,同時這裏也是花的海洋,陽春三月花開時節,漫山遍野花開如織,千姿百態,令人目接不暇。

站在拉昂錯湖畔,一股奇怪的感覺在胸中升起;偌大的湖區見不到一人一畜,空曠得象是站在了宇宙邊緣。聖鬼兩湖不但相隔不遠而且兩湖有水路相通。也許因為造化,聖湖和鬼湖的水質完全不同:聖湖的水清冽甘爽,鬼湖的水苦澀難嚥。這兩極的對立讓我們不禁會想到本尊與佛母相擁的大象徵——宇宙乃至一個蟲子的精神是和諧統一。就像你現在看到的,聖湖和鬼湖同樣在一陣柔風中輕輕起伏,沒有炫耀沒有悲慼,只有千古的廝守。

瘦西湖(Slender WestLake)原名保障湖,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城西北郊,總面積20_畝,水上面積700畝,遊覽區面積100公頃。下面是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江蘇揚州瘦西湖導遊詞全文,希望大家喜歡!

經過30多年的建設,現在東湖四周已有亭、台、樓、閣和各種建築設施70多處,可謂是亭台樓館金碧交輝,園林花囿爭芳竟豔。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被,濃郁的荊楚風情和別緻的園中園是東湖風景區的四大特點。東湖依自然環境分為:聽濤、白馬、落雁、珞紅、吹笛和磨山六個景區。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磨山景區,民間有“十里長湖,八里磨山”之説,那麼磨山三面環水,六峯逶迤,相傳三國時期劉備曾在此搭台祭天,乞神保佑,至今,在磨山之上仍有劉備祭天台遺址。磨山原名磨兒山,是沿湖羣山中的主要山脈,山上松林蒼翠,曲徑幽深,奇石崢嶸,古洞幽邃。磨山站峯以東頭的山峯最為秀麗,此峯形圓如磨,因以名山。磨山風景區主要分為植物專類園和楚文化遊覽區,植物專類園在磨山以南,包括梅園、櫻園、盆景園等13個專類園,以園林觀賞為主,體現了江南藝術的特色。楚文化遊覽區位於磨山以北,湖北是中國古代楚國的中心地區,武漢則處在其中心腹地,在此開闢楚文化遊覽區,旨在弘揚中國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展現絢麗多彩的楚文化。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楚文化的門户——楚城門,它是參照當時楚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第一大都會紀南城城門設計的。楚國是最早修築長城並設立城門的諸侯國之一。楚國稱長城為“方城”,根據楚人喜臨水居高的特點,楚城門選擇在依山傍水的要津上,其設計古拙,氣勢恢弘。整個城門由水門、陸門,城牆,望樓、箭樓和烽火台組成。城上的雙闕望樓透出了城門特有的靈秀,由出土文物虎座鳥架骨演變而來的雙鳳脊飾傲居望樓頂端,展示了楚人崇火尚鳳的習俗。該城全長105米,高為11米,一端沿陡壁蜿蜒上山與高處的烽火台相連,另一端直插水中與水師城門相交,具有楚地山鄉澤國的特色。

在榕湖的湖心島上, 原建於40年代, 1979年兩次重建, 現為一組設計新穎的仿古臨水亭廊, 由大小兩亭及連廊組成。大亭8角、重檐、凌駕水中;小亭4角, 單檐尖頂, 坐落岸上, 以直角形(L)曲廊與大亭相連, 總面積120平方米。湖岸有九曲橋銜湖心島, 掩映於湖光翠柳之間, 與亭廊構成整體,顯出平穩中求變化, 臨水而有飛動感。

據野史記載,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曾在平山堂赴宴,席間以古人飛紅為題,行令賦詩。到了某鹽商時,因才思枯竭,無以為對,竟然説出柳絮飛來片片紅之句。金農為之解圍,説逝人確有該詩,併為之補全,詩説:廿四橋邊廿四風,憑鬧猶憶舊江東。夕陽返照桃花塢,柳絮飛來片片紅。眾人明知是金農即席杜撰,但不得不佩服金農的才思敏捷。

朋友們,大東海距三亞市中心3公里,位於榆林港和鹿回頭嶺之間,是三亞市的著名海灣之一。月牙形的海灣長約2公里。陽光、海水、沙灘、綠樹構成美麗而典型的熱帶風光。冬季水温18-22℃,是進行海水浴、陽光浴的理想之地。在傳説中,大東海是三亞落筆峯落筆洞黑龍戲水的地方。相傳黑龍看中了大東海晴空麗日,碧波萬頃,風平浪靜,央求南海龍王將大東海借給他戲水解悶。南海龍王同意了。誰知黑龍一來便帶來台風,弄得大東海浪高流急,影響人們打魚和生活。南海龍王看着太不像話,採取了限制措施,只准黑龍偶爾來大東海活動筋骨。

一堵城牆並不能阻隔一切,楚人深知開放融合是一個民族永葆生機的基礎。楚人有自己的文化傳統,但從來不固步自封,從來不拒絕外來文化的合理因子。革故鼎新是楚民族精神的又一方面,楚人師夷夏之長的目的在於創新,楚人敢於打破陳規,向自認為不合理的事物挑戰。“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本是楚人的一種性格,最後上升為以蔑視既存,敢於創新為主要內容的民族精神。

與環洲以一座白橋相連的是櫻洲,又名連萼洲,是四面環水的洲中洲。櫻洲以遍植櫻花而得名。春天,這裏是賞櫻勝地。繁花似錦,人稱“櫻洲花海”。

現在我們進入地宮,慈禧的地宮由五券二門組成,金券正中漢白玉棺牀上安放着慈禧太后的棺槨,棺槨分兩層,裏為棺、外為槨,均由名貴的金絲楠木製成。

我們現在所在的地點便是楚文化交流以及商品交換的場所——楚市。首先最吸引我們眼球的就是這“楚市”二字了。我們現

在看到的這個楚字很像是由兩個樹木的木字中間加一個足字組成的,似在表明從森林中走出來的意思,的確,楚人立國之初,偏僻狹小,但他們並不滿足偏安一隅,終於通過“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辛歷程而成為泱泱大國。楚國之所以能成為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其根本原因也在於其開拓進取的精神。楚人不以處蠻地而自卑,敢於在逐鹿中原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展露自己的鋒芒。

來到楚市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一派楚地風貌,街市錯落,黃牆黑瓦,紅漆門柱,青石小道。在這200多米長的街市上,採用吊腳樓式的建築,店鋪林立,遊人如織,據説所居住的吊腳樓就是沿襲了這一傳統,具有鮮明的楚文化風格。楚文化的物質方面主要表現為漆器、木器、絲織刺繡及工藝品、老子和莊子的哲學、屈原的詩歌、莊子的散文、美術和樂舞等內容。在這裏,我們可以買到各種具有楚地.特色的旅遊商品,大家儘可自由選購。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美麗西湖之行的導遊:方子方(寫自己的名字哦!)。讓我們隨着船徐徐開動,開始遊覽美麗的西湖吧!

逛完了楚市我們便可以看到前面的楚才園了,楚才園是以楚文化典故為題材建造的大型雕塑羣,共有圓雕12組,大型浮雕2組。該園以雕塑藝術和磅礴氣勢而獨具風格,每一組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反映了楚國820_年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歷史進程,具有很深的文化。

現在我們看到的物品叫做鳳標,其鳳體淨高7.2米,共用黃銅15.8噸,兩鳳站在百獸之王老虎的背上,威猛而華美.楚先民以鳳為圖騰和吉祥物,他們把鷹、鶴、燕、孔雀等鳥類的美好特徵集合起來,創造了他們理想中的仙鳥——鳳。因此,鳳被譽為真、至善、至美的象徵。楚人尊鳳是由其遠祖拜日、尊鳳的原始信仰衍化而來的,迄今已逾七千多年有文物可考的歷史。而這做鳳標則很好地展示了楚人崇拜太陽、崇尚火種、鍾愛鳳的楚文化真諦。

在榕湖北路西段。清嘉慶道光間, 少司空李宗瀚建為別墅。張維屏《窪遊日記》稱, 大門臨湖, 內有小橋流水, 過橋有屋, 屋後有軒, 軒前有園,整座建築用竹籬圍合。李宗瀚住湖東“拓園”, 今人民禮堂東北側, 湖西莊由其侄李春回掌管。李春回工書精刻, 後破落, 別墅荒蕪。1954年以來,這裏建起擁有十幾幢風格各異的庭院建築, 成為桂林市第一個接待國家元首級的外事賓館榕湖飯店。

我們現在看到的便是楚文化遊覽區的標誌性建築——楚天台了。楚天台是按楚國章華台“層台累榭”的形制而建,345級台階設3個休息平台,寓意“三休乃至”。楚天台“層階巨殿”,高台聳立,依山傍水,高36米,建築面積2260平方米,是一個外五內六的建築。其基座利用山形,建台兩層弧形坡道,似兩道彩虹給遊人以“登雲而上”的升騰感。楚天台內有荊楚文物、工藝品、楚國名人蠟相展、編鐘樂舞演出。在這裏,我們可以一邊歇歇腳,一邊盡情欣賞、體味楚文化浪漫、瑰麗、詭異的風韻。

武漢景點導遊詞 篇6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____旅行社的導遊員__X,在這裏我對大家參加我社的旅遊團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裏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下面請大家和我一起去遊覽神農頂和神農壇兩大景區。

神農架地處長江和漢水間的川鄂交界地帶,1970年建立行政區劃,面積約為3253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蓋率達67%,區內居住有漢、土家、回等民族,人口約7.9萬。

另外神農架還有個十分氣派的稱號——華中屋脊,這是因為神農架中的最高峯——神農頂海拔高達3105.4米,為華中第一高峯,故而有此稱號。

神農架最初只是指一座山峯,即今天的大小神農架,到現在則指整個神農架林區。

神農架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開始有原始人類在此活動,相傳炎帝神農氏曾率眾在此搭架採藥,教人們耕種,故將這裏稱做神農架。神農架也是巴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20世紀80年代,在神農架發現了一部民間唱本《黑暗傳》,以解釋宇宙和人類社會的起源、敍説中國古代歷史為主要內容,其特徵近似神話史詩,受到學術界的重視,也填補了華中地區沒有發現過長篇神話史詩的空白。

大家都知道神農架是一片原始森林,其中有種類繁多的鳥獸蟲魚,很多瀕臨滅絕,在別的地方見不到的物種在神農架卻可以見到,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神農架憑藉其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環境的優越性,在第

三、第四紀冰川時期充當了生物界的避難所,至今尚較好的保存着原始森林的特有風貌,其中有金絲猴、金錢豹、華南虎等極為珍稀的動物。因此,神農架於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接納為成員。

神農架也是一座規模很大的天然藥材庫,有中草藥兩千多種,包括麝香、熊膽、金釵等名貴藥物和頭頂一顆珠、文王一支筆、江邊一碗水等珍惜草藥。其中有60多種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現在神農架憑藉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及旅遊資源,在作為觀光度假旅遊區的基礎上,還開展了森林浴行和自行車、攀巖、漂流、淡水垂釣等頗受旅遊者喜愛的旅遊活動。

好,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的旅遊車呢已經進入了神農壇景區,請大家稍作準備,我們馬上就要下車去遊覽。

現在我們所在的神農壇風景區位於神農架旅遊區的南部,是神農架旅遊的南大門。雖然面積很小,只有0.7平方公里,但整個景區層次分明,自然風光十分優美。

神農架是神農壇風景區的核心部分,是專供炎黃子孫在此緬懷先祖,祭祀神靈的場所,祭壇內神農塑像高達21米,高大雄偉,莊嚴肅穆,它以大地為身軀,立於羣山之中,向上望去,炎帝雙目微啟,似在洞察世間萬物。頭上兩隻牛角是根據傳説中的“牛首人身”設計的,中間的草坪和兩邊的台階也是根據過去皇宮的格局所佈置,中間為天子所走,左右則是大臣的通道。因為9在古時候被人們認為是最大的數字,故兩邊的台階全是9的倍數。台階下即是祭壇,置有九鼎八簋、香爐、編鐘、大鼓等器物。每一位炎黃子孫都可以在此祭拜先祖。

炎帝神農氏首創牛耕,採藥救民,光照千秋,不僅因遍嘗百草,搭架採藥而使神農架得此名稱,更為子孫後代繁榮昌盛、繼續發展與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離開神農壇,我們現在就要去神農架的至高點——神農頂風景區。神農頂風景區位於神農架的西部,我們今天主要是要去遊覽風景埡和板壁巖。請各位遊客朋友往車窗左邊看(講解時伴有手勢,因面對遊客,故出右手指自己身體右方),這就是被稱作“華中屋脊的華中第一高峯神農頂,海拔達3105.4米。

走過了神農頂,現在我們就到達了風景埡,風景埡原名巴東埡,號稱“神農第一絕”,海拔2800米,風景埡下的板橋河谷深萬丈,滿底琅岈,風姿各異,四周巖壁如切似削。遍佈冷杉如裘(qiu)似衾(qin),更加上氣象瞬變,神韻競奇,將這風景埡的風光齊聚一體。

從風景埡出發,大約二十分鐘的車程,我們就到達了板壁巖,這裏因為有野人出沒和奇妙的石林而倍受遊人注目。

那麼現在我們就下車去板壁巖的石林和樹叢中走走,運氣好的話説不定還能看到野人呢。板壁巖上下箭竹漫山遍野,密不透風,這一帶是野人經常出沒的地方,箭竹林中曾多次發現野人的蹤跡,毛髮、腳印以及野人用箭竹做成的窩。野人的毛髮無論是從表面還是細胞結構,均優於高等靈長動物。野人的腳印長約25釐米,步幅約2.7米,可以想象野人的身材是很高大的。最令人驚歎的還要算是野人的窩,窩是用20根箭竹扭曲而成,人躺在上面,視野開闊,舒適如同座椅,經驗證,這絕非獵人所做,更非猿類、熊類所為,它的製造和使用者當然是那種介於人和高等靈長類之間的奇特動物了。

好了,遊覽完板壁巖以後,我們現在就要返回飯店了,這一路上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相信遊覽了一天的時間大家都會有些疲憊,那麼大家就可以在這個時間裏稍作休息。

武漢景點導遊詞 篇7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__X旅行社的導遊員__X,在這裏我對大家光臨武漢市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裏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那麼,按照行程,我們今天的遊覽項目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提起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我想各位一定不會陌生,其歷史意義與國際影響早已為海內外所共識。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黨人在武昌成功的舉行了反對清政府的武裝起義,因這一年為舊曆辛亥年,史稱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時期一系列武裝鬥爭失敗後首次取得勝利的偉大事件。它掀起了全國性的革命高潮,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拉開了二十世紀中國歷史鉅變的序幕,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進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好了,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的前方,大家看,這座紅色磚木兩層的建築就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因整個建築為紅色,所以我們武漢人便習慣稱它為紅樓。

家會發現紀念館的整個建築和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不同,它採用的是西式建築風格,這是為什麼呢?這還要從修建此樓的歷史背景説起。

最初的紅樓,是清朝政府為玩弄立憲騙局而設立的湖北省諮議局舊址。在民族資產階級的強烈要求下,當時清政府的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迫於外界壓力,也為了應付革命,做出了立憲的姿態。於是在1906年,清政府宣佈預備立憲,宣稱在北京設立諮政院,各省設諮議局,作為中央和地方諮詢、議事的機構。湖北諮議局於1908年籌建,1910年建成。建築風格於西方國家議院的風格基本一致。紅樓上,“武昌起義軍政府”和“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兩塊匾額是有宋慶齡所題寫的。

下面,就請大家隨我到裏面去看一看吧。

19世紀,是世界近代工業文明迅速發展的時期,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沒落時期,西方列強用炮彈和鴉片打破了清朝政府的大門,中國由一個統一的、閉關自守的封建國家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隨着一個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和帝國主義列強的瓜分,一批批為爭取民族獨立和社會進步的仁人志士前赴後繼,不懈的努力着,整個神州大地即將迎來一場革命的暴風驟雨。

那麼辛亥革命又是如何在武漢打響第一槍的呢?關於這一點呢,還是先讓我們來看看當時武漢的情況:從經濟基礎看,武漢在當時是最繁榮、最具新思想和經濟實力的地區之一;從政治角度看,當時湖北的革命分子當中大部分很早就參加了各種革命團體,接觸革命思想,並有付諸行動的勇氣和意志。

那麼就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個展廳中的“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蹟展覽”,讓我們一起翻閲歷史的長卷,去了解辛亥革命武昌起義這段歷史吧。

整個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導火線是保路運動,1911年5月,清政府借實行鐵路國有為名,將已歸民辦的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有,並以路權為抵押,賣給英、法、德、美四國,激起了川、鄂、粵、湘四省民眾的反對。6月17日,革命黨人成立四川保路同志會,聯名請願卻遭到鎮壓。9月2日,清政府急調督辦川粵漢鐵路的大臣端方,率領湖北新軍的一部分入川鎮壓,使清軍力量西移,造成湖北統治力量的空虛,在同盟會的影響下,文學社和共進會決定利用這一有利的時機,聯合發動武裝起義。

原定時間是10月6日發動,後因南湖炮隊事件,清軍加強了戒備,加之計劃尚未完妥,於是決定延期發動起義。10月9日下午,孫武等在漢口俄租界寶善裏試製炸彈,不慎引起爆炸,孫武負傷,漢口總機關被暴露。軍警隨之在漢口三鎮進行大搜查,晚上1:00,清軍得到密報,立即派兵將機關重重包圍,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等三十餘人相繼被捕。10月10日凌晨,彭、劉、楊三人被殺,武昌城門緊閉,清軍繼續進行全城搜捕,形勢十分危急。革命黨人決定破釜沉舟,於當夜發動起義。

晚上八時許,革命黨人熊秉坤開槍打死一名巡哨排長,城內各營聽見槍聲紛紛響應,迅速佔領蛇山等制高點,兵分三路進攻湖廣總督府和第八鎮司令部。戰鬥打得很艱苦,直到11日凌晨,革命軍才佔領武昌全城,凝聚着無數革命黨人鮮血的九角十八星旗終於在黃鶴樓上迎風飄揚。

當晚,漢陽、漢口相繼被革命黨人佔領,至此整個武漢市都被革命黨人所控制。

1911年10月11日,部分革命黨人和起義官兵聚集於諮議局大樓,革命黨人認為,只有武昌起義是不行的,必須馬上通電全國,呼籲響應。他們希望有一位名望更大的人能代表他們通電全國,號召力和影響力就會更大,於是,原清軍第二十一混成協統領黎元洪被推為鄂軍都督,並組成湖北軍政府。這裏便是當時的都督府,即湖北軍政府。

大家可以看到,這裏收藏了很多珍貴的辛亥革命文物,我身邊的這個便是十八星旗,是1911年武昌起義時革命軍的軍旗。全稱鐵血十八星旗(也稱九星旗)。圖案寓意着鐵血精神,表示九州大地民眾覺醒,聯合關內18個行省的炎黃子孫,堅決用武力推翻清朝統治。十八星旗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這一偉大事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成為推翻清朝統治的戰鬥旗幟。

好了各位朋友,關於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呢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留下一點印象,不詳盡的地方也請大家多多海涵

武漢景點導遊詞 篇8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左手邊就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東湖,東湖風景區位於武漢市武昌區東部,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之一,東湖的面積有西湖面積的六倍之大,湖岸蜿蜒曲折,素有99灣之稱。解放之後,朱德總司令遊覽東湖的時候曾説過“東湖暫讓西湖好,將來更比西湖強”的詩句,這也説明我們的東湖有着巨大的潛力。

從五十年代開始東湖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依其自然環境,東湖被分為聽濤,落雁,白馬,磨山,吹笛,珞洪六個景區,但現在對外開放的就只有聽濤和磨山兩大景區。我們今天遊覽的就是磨山景區。

進入磨山景區的大門,我們可以看到一面非常有楚文化特色的大鼓,叫做虎坐鳥架鼓,是戰國時期出國的重要樂器種類,以兩隻卧虎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隻長腿昂首的鳴鳳,一面大鼓用紅繩懸於鳳冠之上。在楚文化中,我們隨處可見這種形象的鼓,多為漆器製品。

關於虎坐鳥架鼓的來歷有一段歷史淵源,在春秋戰國時期,楚人和位於現在四川一代的巴人連年征戰,巴人崇尚老虎,而楚人崇尚鳳,各自以虎和鳳作為自己部落的圖騰,楚人雖然不能每次戰爭都打能贏巴人,但是他們在思想上,精神上,都覺得楚國是最強的,所以他們製作了這種虎坐鳥架鼓,寓意着楚人可以把巴人踩在腳下,巴人要以楚人馬首是瞻。也是因為有這樣的民族榮譽感,楚國才能所向無敵,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磨山景區可以説是一個大型的楚文化主題公園,大家遠遠的可以看到前面的楚城門,楚城是參照當時楚國的第一大都會紀南城所設計,建造的。

城門有三個門洞,一大兩小,大家一定都聽説過晏子使楚的故事,當年晏子代表齊國出使楚國,楚人欺負晏嬰身材矮小,讓他從城門的小門入,晏子説:“如果我是出使狗國,那麼我就從狗門入,現在我出使楚國,不應該從此門入。”楚人沒辦法,不能承認自己是狗國,只好敞開大門,迎接晏嬰。從這個小故事裏我們也可以看出,當時楚國確實有多個門洞。

城門上是用甲骨文寫的“楚城”二字,我們可以看到楚城門很有特色的地方是兩邊的望樓比中間的望樓要高,由此可以方便的監控周圍的環境,以防敵情。另外一個特別的地方是楚城門除了陸門以外,還設有水門。根據楚人臨水居高城的特點,楚城外一般都有天然的護城河,而且楚地處於南方,河流湖泊眾多,不僅城外有寬闊的護城河,城內也是流水密佈。通過水門,那些乘船而來的商賈和使節就可以直接開船進城。我們這裏的楚城門就沿襲了當年的風格,向東湖裏延伸出了一個水門。大家可以看右手邊,那是我們的楚長城,大家都知道秦長城,很少知道楚國也有長城的,因為楚國的長城沒有那麼宏偉,但是建造的年代要比秦國早很多,也是作為防禦之用。

關於這個楚城門,當年設計建造的時候專家們為其材料的選擇大傷腦筋,本想以青灰色的石磚作為材料,可是那樣的風格接近於唐代的城牆,宮殿建築,年代就比較近了。用一般的轉頭又無法體現楚國的特色。後來專家們將目光放在武漢沿江碼頭台階所用的紅砂石上,楚人剛好崇尚紅色,而且這些砂石資源豐富,售價便宜,就用此來建造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楚城門。

這兩個巨大的銅鳳叫做楚鳳標,高8.7米。鳳是楚國人的圖騰,被視為至真,至善,至美的象徵。楚國人非常崇尚鳳凰,所以在很多楚墓中出土的器物上都是鳳的圖案。我們可以看到這裏的銅鳳同我們在門口看到的虎坐鳥架鼓一樣,也是腳踏老虎。這裏的把鳳的尾部特意做成上揚的形象,就像熊熊烈火,這也表現了楚人崇火尚鳳的習俗。鳳標修建最妙的地方在於鳳尾形成的拱門,恰好將巍然屹立於磨山主峯的楚天台罩住,成為烘托楚天台的一個銅光環,這樣一來鳳標和楚天台就形成了“借景”效應。

登上345級台階就可以登上楚天台,楚天台的名字取自_同志的一句“極目楚天舒”,而在楚國最頂級的建築被稱為台。楚天台是參照楚靈王時的行宮---章華台的遺址修建的。這裏有一個小故事,據説靈王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癖好,就是喜歡細腰,他自己是細腰不説,還對細腰的大臣非常喜愛,許多人為了得到靈王的厚愛都節食束腰,以致後來許多人都餓死了,所以在民間又有“靈王好細腰,國人多餓死”的説法,章華台也因此被稱為細腰宮。據説有一次楚王宴請賓客,在章華台大擺宴席,哪知客人爬上章華台就休息了三次,所以章華台又名“三休台”,而現在我們登上楚天台的台階上也設有三個休息平台。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就是磨山最主要的景點之一-----楚才園,它向我們展示了楚國800多年曆史長河中的著名典故。楚才園的門口懸掛着四口楚式編鐘,是按照曾侯乙編鐘所設計的,編鐘上刻有四個甲骨文,從右向左讀出就是“惟楚有才”。這裏要説到一個歷史典故:當年蔡國的聲子出使晉國,途中遇到了受到誣陷而逃亡鄭國的楚國大夫伍舉,為了幫助伍舉回到楚國,聲子回到蔡國後就急忙來到楚國並見到了楚國令尹(宰相)子木。子木問聲子:“晉國的大夫和楚國的大夫,哪個更加賢明?"聲子説:“楚國的大夫更賢明,就算晉國很有多的人才都不如楚國,可是,雖楚有才,晉實用之,楚國的人才大都流失到晉國了,晉王非常重視楚國的人才。”聲子還向子木列舉了很多楚國人才到晉國為官的例子。子木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報告給了楚王,楚王隨即召回了流失到晉國的人才們,並且迎回了伍舉。後來“雖楚有才”被傳誦成了“惟楚有才”,這裏的“惟”並不是“唯獨”的“唯”,並不是説只有楚國有人才,而是個語氣詞,意思是“啊!原來楚國有人才”。

進入楚才園的第一座雕像叫做次非斬蛟,展現的是楚國一位勇士在湍急的河流中奮力搏鬥的場景。勇士雙眼圓睜,手持寶劍與兇惡的揚子鱷搏鬥,整個場面充滿了原始的張力,在這裏主要是想向遊人展示楚國地處在河流湖泊眾多的南方,建城之初人們生活環境惡劣,水獸橫行,但是楚國人民不畏艱險,頑強的生活了下來,而且也表現出活躍在社會最底層的英雄形象。

這個頭像是楚國的祖先鬻熊,他是商紂王時期楚民族非常有作為的一位酋長,他帶領當時的楚民族離開了荒淫無道的商紂王,投奔民心所向的周王朝。使得後來的周天子分封他的曾孫熊繹為楚國的第一任國君。鬻熊的後代以他的名字分為鬻氏和熊氏,從此改變了楚國的國君由民主選舉的禪讓制改為熊氏子孫世襲制。

這邊這幅巨大的浮雕名叫熊繹守燎,上面有一個人頭像,雙眉緊鎖,下面是一堆熊熊燃燒的大火很多人在火堆旁邊載歌載舞。這個頭像就是熊繹,他是鬻熊的曾孫,在周王朝建立的時候被封予“子男”的爵位,這是當時周天子分封各諸侯最低的爵位。有一次周天子在會稽山舉行諸侯大會,雖然熊繹也參加了,但是隻能忙於一些會場的具體事物,做後勤工作,守着火堆,不能參與政事。這件事被楚國人認為是奇恥大辱,與後來楚國迅速崛起,楚成王代表周天子主持盟會,楚莊王敢向周王室詢問鼎之輕重,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個雕塑名叫卞和抱璞,是發生在楚國非常有名的一個故事。相傳在楚山腳下有一個叫卞和的人,在山腳下發現了一塊璞石,他知道里面藏有一塊無價寶玉,出於對國家的熱愛,他把璞玉獻給了當時的楚國國君楚厲王,楚厲王見了便叫一位宮廷玉匠來辨識。誰知玉匠手藝雖然高超,卻從未見過粗糙的璞石,於是就説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楚厲王大怒,砍斷了卞和的左腿。楚厲王死後,楚武王登位,卞和又抱着那塊璞玉去覲見,誰知楚武王還是寵幸當年的玉匠,結果卞和又被看去了右腿。不久後楚武王去世,楚文王繼位,被砍下雙足的卞和已經80歲了,回顧往事不勝傷感,於是抱着璞石在山下嚎啕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睛都哭出了血。消息傳到楚文王耳中,便召見了他,並問他:“楚國有那麼多因為欺君之罪被砍掉雙足的人,為什麼你要哭的如此傷心?”卞和義正言辭的回答:“我哪裏是悲傷失去雙足,我悲傷的是明明是塊寶玉卻偏偏説它是石頭,明明我忠心為國,卻説我欺君,楚王不分真假,不辨忠奸,這才是我最傷心的。”楚王聽了深受感動,這次他不再讓玉匠用肉眼辨別,而是命人將璞石劈開,結果果然是舉世罕見的無價之寶,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和氏璧的來歷。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一長排浮雕描述了銅礦開採,絲織刺繡,漆器漆畫和舞蹈音樂;向我們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同時告訴我們楚文化的源遠流長。我們沿着這一長排浮雕可以看到很多楚國當時的名人逸事,包括許行講學,甘德觀星,高山流水遇知音,楚囚南冠,優孟衣冠,楚寶倚相,隔河對射,伍參主戰等等。

走了一圈,我們馬上就要走出楚才園了,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尊大型雕塑的名字叫做“莊王出征”,中間這位雄偉高大,身穿戰甲的人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一鳴驚人”這個成語的來歷就跟楚莊王有關。在楚莊王剛繼位的時候,三年不理朝政,整天歌舞享樂,有位大臣叫做伍舉,他不知道莊王到底是不是明君,於是故意試探他:“臣聽説山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不鳴,不知道是為什麼,大王您知道是什麼原因麼?”他滿以為莊王答不上來。誰知莊王毫不思索的説:“此鳥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伍舉一聽大喜,為君王感到高興,因為他知道莊王不是昏君。事實證明莊王果然很有能力,他通過三年時間摸清誰是正直的,為國家着想的大臣,哪些是昏庸,奸佞的臣子,之後更是帶領着楚國進入鼎盛時期。

我們今天的講解就到這裏,剩下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一個小時後我們在門口集合。

武漢景點導遊詞 篇9

武漢是位於長江、漢水交匯之處的一顆璀璨明珠,是湖北省省會和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我國6大中心城市之一。其地理位置為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地形屬於殘丘性河湖沖積平原,形狀酷似一隻翩翩起舞的彩蝶。全市東西最大橫距為134公里,南北最大縱距為155公里,面積8467平方公里,1996年底人口716萬,其中城區面積3963.5平方公里,人口486萬。市以下設9個城區、2個郊區、2個縣。城區有江岸區、江漢區、?口區、漢陽區、武昌區、洪山區。青山區、蔡甸區、江夏區,郊區胡東西湖區、漢南區,市屬縣為黃陂縣和新洲縣。武漢屬亞熱帶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熱冬寒。每年7月氣温最高,日均温28.8℃;1月氣温最低,日均温3.7℃。每年3~6月和9~11月,是旅遊的最佳時期。

武漢也稱為"江城"。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詩中寫道:"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從此"江城"成為武漢的代稱。

武漢襟江帶河,交通便利,又譽為"九省通衢"之地。在幅員遼闊的祖國版圖上,武漢位於東半部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中心,南北東西方向的廣州、北京、上海、重慶、西安等特大城市,均距武漢約1200公里。這種居中的地理位置,加上黃金水道長江與南北鐵路大動脈京廣線在這裏交叉成"十"字結構,再加上不斷完善的公路網和航空港建設,使武漢成為了我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綜合立體交通樞紐。在全國國土開發和建設佈局的基本框架中,武漢處於沿江主軸線和京廣二級軸線的結合部位,具有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維繫四方的作用。

武漢通常被稱為“武漢三鎮”,“三鎮”指的是武昌、漢口、漢陽這三塊被長江和漢江隔開的地方。漢口是武漢最繁華最熱鬧的商業區,也是華中地區商品集散的中心;武昌是武漢高等學府集中的文化區,是武漢現代城市文化的體現;漢陽則是市政府重點發展的開發區,凸現着武漢的未來。武漢的絕大部分景點都集中在武昌和漢陽,向中外遊客展現“江城”風情萬種的迷人風采和魅力。

武漢市旅遊部門整合全省的旅遊資源,開發了“一絕、兩特、三精”(一絕品即武當山,兩特品即楚文化、清江民俗風情,三精品即長江三峽、神農架、三國文化)特色旅遊項目,讓旅遊者在山、水、民風之間體驗楚文化的獨特風韻。

悠久的歷史文化,給這座美麗的城市留下了豐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觀。全市有名勝古蹟339外,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商朝盤龍城遺址、辛亥革命軍政府舊址和中共"八七"會議舊址3處。

武漢城區周圍有大小湖泊100多個,且沿長江兩岸對稱分佈,就像串串晶瑩的珍珠,把江城點綴得更加美麗。著名的湖泊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東湖和墨水湖、蓮花湖、月湖等。市境內還有大小山嶽70餘座。這些自然景觀和體現武漢歷史文化的文人景觀,構成了有地方特色的3大類旅遊資源,山水園林、名勝古蹟和革命紀念地。武漢現已經國務院批准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武漢景點導遊詞 篇10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____旅行社的導遊員__X,在這裏我對大家光臨武漢市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裏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參觀湖北省博物館。

(如大家所想的一樣,)湖北省博物館是湖北省收藏、研究、展覽歷史和革命文物的中心,共收藏文物約70萬件,其中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等舉世矚目的珍品。當然,在這些文物裏面,就其發掘的意義和價值而言,恐怕得首推目前展出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所謂曾,就是曾國,侯,就是諸侯國的國君,乙是他的名字,連起來講,就是曾國國君乙的墳墓,其間出土的不僅有被世界第一小提琴手梅柳英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曾侯乙編鐘,還有具有高度審美價值的漆棺、漆器、精美絕倫的青銅器、種類繁多的兵器、車馬器、樂器以及玉器、金器和許多日常用品等。在我國古代史上,一次性出土文物數量之多,種類之齊全為國內所罕見。眾多的出土文物反映了從墓葬制度到祭祀、宗教禮制、戰爭、科學技術以及日常生活等社會的各個方面。它實際上反映的是當時的文化。因此,我們到湖北省博物館,不僅僅是去參觀幾件出土文物,而更重要的是去追憶古老的中華文化。那麼,曾侯乙墓反映的是一種什麼文化呢?在這裏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國古代區域文化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長江是中華民族的第二搖籃,它孕育了長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吳越文化,三種區域的文化中,以楚文化至為重要,而那時的楚文化只是綜合了中原文化的末流和楚蠻文化的餘緒,特色還不多,水平也不高,幾乎是不足稱道,一直到了春秋中期,才有了發展。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是我國曆史上的大變革、大動盪、大轉變時期,不僅學術上百家爭鳴,而且戰爭頻繁,羣雄割據,諸侯爭霸。楚國正是在這樣一種時候不斷擴張。與此同時,楚文化在不斷的交流、吸收、融合之中,逐步形成了有異於中原周文化而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種區域文化。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談一談曾侯乙墓和曾國。曾侯乙墓的發掘地點是在今湖北隨州,距武漢市約165公里,從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來看,在禮制上它沿用了周的一套東西,但在許多器物上反映了強烈的楚文化特色,有的則是周、楚文化藝術特色的綜合。因此,很難單純的把曾侯乙墓歸於楚文化還是周文化的範疇。學術界一般單稱其為曾侯乙墓,而不稱其為“周墓”或“楚墓”,有人乾脆提出了曾文化的概念。既然曾侯乙墓既不屬於周,又不屬於楚,而又同時具有兩者的特色,我們可否説它反映的是中國上古時期文化的主流--中原周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呢?從這一點上看,曾侯乙墓發掘的意義不亞於甚至超過秦始皇陵的發掘,事實是不是這樣的呢?常言道“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那麼還是讓我們一起到裏面去看看吧。

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萬餘件,許多都是前所未見的珍品,它是我國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有着深刻的歷史意義和學術研究價值,這在同時代的墓中規模是較大的。

現在請大家看一看槨(guo)室模型,它是根據1:10的比例製作的,其中,整個墓室分為兵室、禮室、和樂室三大廳,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參觀。

前面我們説過,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萬餘件,要想在有限的空間全部展出是不可能的,這裏展出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大家請看,這件鹿角立鶴是這個古墓中造型藝術和鑄造工藝都比較高的一件傑作,它由鹿的角,鶴的身子、鳥的翅膀組合而成,當然自然界中是不存在這種動物的,它是人們想象出的一種仙鳥,放在墓穴中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守護死者靈魂,防止鬼怪侵襲,再就是護送死者靈魂昇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鑄造工藝也是比較講究的,這反映了當時的青銅鑄造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禮器展廳中,共展出了禮器用品38種134件,是我國曆年出土青銅器數量最多,種類較全的一次,所以,大家在餘下的時間裏可以慢慢的欣賞,領略我國悠遠的古文化。

現在請大家和我一起到樓上繼續參觀。

這裏展出的是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春秋戰國時代戰爭頻繁,所以許多新穎的作戰武器脱穎而出,此墓出土的兵器,數量多,質量精,正是當時社會大變動,技術大革新的反映。看完兵器部分,大家是否可以勾勒出古代戰爭的大致輪廓和想象出他們使用兵器的類型呢?

最後大家將要看到的便是世界聞名的曾侯乙編鐘,編鐘源於我國原始社會,樂宮中最為顯赫的屬編鐘,巨大的鐘架為銅木結構,呈曲尺形,全套編鐘總重為2500公斤,它至今保留着優美迷人的音色,有深沉渾厚的低音、鏗鏘圓潤的中音、清脆響亮的高音,整套編鐘鑄造十分複雜,要經過設計、制模、合金、澆鑄、鑄後加工等多道工序,編鐘的裝配、佈局從力學、美學、實際操作上都處理得十分恰當。

這套編鐘以其造型美觀、鑄造精美、保存完好、配備齊全、音域寬廣、音色優美、音頻準確而成為我國古代編鐘之最。

現在經過考古學家們的共同努力,曾侯乙墓的全套樂器已經全部複製出來,面對這些上古時代的傑作,真叫人歎為觀止,稱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大概也不為過吧?

為了滿足各種中外遊人的需要,湖北省博物館在每天都要安排大型編鐘演奏,讓您徜徉於那悠悠的歷史長河之畔,聆聽這人間仙樂,所以,此行絕對會給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麼,現在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去聆聽這個時間長廊傳來的音樂。

好了各位朋友,關於湖北省博物館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留下一點印象,不詳盡的地方也請大家多多海涵。

武漢景點導遊詞 篇11

因為大家初到武漢,對武漢這個城市一定充滿了好奇,我先就武漢的情況,來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武漢是湖北的省會,也是我省政治、文化、經濟、交通、娛樂為一體的中心城市,華中重鎮。從地圖上向下看,武漢市的形狀就像一隻自西向東翩翩飛舞的彩蝶。長江和漢水在武漢縱橫交匯了以後,把武漢分成了三部分,也就是歷史上所俗稱的“三鎮頂立”的格局。“三鎮分別是哪三鎮,三鎮名字具體是何種原因來得來”?“武漢”是長江之南的武昌與長江之北的漢陽、漢口的聯稱。“武昌”原指今鄂州。三國時吳王孫權遷都來此地,取“因武而昌”的意思,改鄂縣為武昌。而今武昌則叫“夏口”(處夏水入長江口而得名)。由於這裏地處衝要,成為軍政駐節地。南朝劉宋設郢州,治所在夏口;唐代設武昌軍節度使,治所在夏口;元代設武昌路,治所在由夏口改稱的“江夏”;明代設武昌府,治所亦在江夏。這樣,作為府城的江夏稱“上武昌”,作為縣城的今鄂州稱“下武昌”,而“上武昌”名聲更著,“武昌”之名漸為其專之。江北之城曾稱“卻月城”。明代成化年間漢水改道以前,這裏在漢水之北。遵循“水之北稱陽”的傳統,自隨代起即稱“漢陽”(漢水之陽)。漢水改道後原漢陽離析,漢水東北稱“漢口”,取義“漢水入長江之口”。簡而言之,這就是武漢三鎮名字的由來。

武漢“地當天下之中”,若以武漢為圓心,以1000公里為半徑,北京、天津、青島、上海、廈門、台北、廣州、南寧、成都、西安、太原均在圓周線左右。武漢恰置中國經濟地圖的中心。

武漢又是中國內河航運樞紐。亞洲第一大河長江,沖決巴山羣峯,接納瀟湘雲水,在三楚腹地的龜蛇逼鎖處,接納其最大支流漢江。所謂“江漢西來於此會,朝宗東去不須分”。江漢交會奠定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鼎立的自然基礎。充沛而又廣延的長江水系,使這裏“佔水道之便,擅舟楫之利”。清初思想家熊伯龍稱漢口為“九省通衢之地”。《大清一統志》説“漢鎮適當五達之行”。《漢口業談》則謂“七省要道”、“九省通衢”。後人沿用“通衢”説而不輟,因為它反映了近古至近代交通地理的實情。當代交通走勢、物資聚散情形發生變化,武漢也在新格局中再造其水、陸、空“通衢”地位。

長江、漢江穿行武漢。詩仙李白贊之日“江城”;東湖、南湖、月湖、馬滄湖等湖泊星羅棋佈,人稱“湖中城,城中湖”。淡水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首要資源,重要性只有空氣可與比擬,連石油都不能並肩。而武漢是中國富水區集結點,水域率、湖泊率居全國城市首位,人均淡水擁有量居世界各大城市前列,這為武漢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潛力。至於江河行地之雄闊,湖光山色之娟秀,更使楚風漢韻兼具壯麗與柔美,因而古今文豪吟詠此地的詩文,豪放與婉約輝映,激慨與幽懷並蓄。

具有優越地理條件的武漢,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其進程如同長江奔騰,不捨晝夜。早在8000―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早、中朝,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3500年前,商朝在今黃陂區府河北岸築城,揭開城史帷幕。經城堡時期到鎮邑時期的發展,江夏(今武昌)、漢陽自三國以降,既是兵家必爭的四戰之地,又是商賈往來、士民聚居的通都大邑;漢口在明中葉崛起,清初即躋身全國“四大鎮”、“四大聚”之列。19世紀60年代漢口開埠,清末張之洞治鄂,武漢進入近代都會時期,工商業發展規模真追上海。正由於近代文明的積澱、藴蓄,這裏成為辛亥革命首義之區。民國初年,孫中山著《建國方略》,勾勒中國現代化建設藍圖,對武漢有“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中國最重要之商業中心”、“中國本部鐵路系統之中心”、中國內地開放之“頂水點”、規劃“略如紐約、倫敦之大”的殷殷期待。20世紀50年代,這裏是全國有數的工業建設基地之一,武鋼等一批大型企業巍然屹立,使武漢進一步確立了中國內陸首屈一指的經濟強市地位。20世紀80年代以來,改革開放使武漢駛入現代化建設快車道,沌口汽車城、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中國光谷崛起,水道、鐵路、公路、航空線縱橫交織,展示了武漢作為華中主要發展極、中國中部地區開放型、多功能中心城市的宏偉前景。

武漢是文化底藴深厚的城市,優雅、豐贍的楚文化是其深廣根系。近代以來,文教科技又獲長足進展,今日的科教綜合實力,居全國各大城市第三位,擁有各類科研機構687家,專業技術人員45萬,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34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學生34萬以上。武漢東湖周邊是中國有數的智力密集區之一,通訊、生物工程、激光、微電子技術和新材料技術走在全國前列,人文社會科學實力雄厚,富有特色。

國家於20世紀80年代實施沿海沿江發展戰略,武漢1992年成為沿江對外開放城市,其江海樞紐功能突現;1999年開始實施西部發展戰略,武漢上銜橫空出世之崑崙,下聯明月生輝的碧海,其承東啟西戰略支點的地位日漸彰顯。作為正在興起的五大產業基地(鋼材及新材料基地、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生物技術及新醫藥產業基地、環保產業基地)、五大功能中心(華中科教中心、華中金融商貿中心、華中物流中心、華中旅遊目的地和集散中心、華中信息中心),武漢充滿空前的活力。而放眼未來,武漢因其區位優勢明顯、淡不資源豐富、交通發達、腹地市場廣闊、科教實力雄厚,更被海內外有識之士稱作21世紀世界最有發展前途的超級城市之一。

武漢,白雲黃鶴的故鄉,梅花迸放的江城,從幽遠的歷史走出,正邁向輝煌的未來!

武漢景點導遊詞 篇12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江城武漢,我是大家此次武漢之行的導遊員__,在接下來的幾天裏將由我帶領大家共同遊覽。首先請大家隨我一起去參觀武漢市的標誌性建築——黃鶴樓。黃鶴樓始建於公元223年的三國時期,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因為黃鶴樓位於蛇山之巔,多次因遭雷擊而毀於火災,歷史上最後一座黃鶴樓建於清朝同治年間的1868年,卻於建成短短16年之後的1884年再次毀於大火。縱觀千年歷史,從樓閣形制上看,可以説唐宋樓雄渾,元樓堂皇,明樓俊秀,而最具特點的,則是清樓。清朝黃鶴樓的滄桑變故,可用“三經火發,工屆八興”來概括:“三經火發”是指黃鶴樓在清代遭受三次使樓體受到嚴重摧毀的火災,而“工屆八興”則指清代黃鶴樓已經歷了八次修葺。通過這一代代重建修葺,可以看出黃鶴樓當時在官紳民眾心目中的地位。200餘年間修葺八次,尤其在“康乾盛世”竟興工5次,平均27年就修繕一次,這在歷代名勝古蹟修葺工程中是不多見的,據説,乾隆皇帝還親筆為黃鶴樓題寫過“江漢仙蹤”的匾額。清代最後一座黃鶴樓——同治樓,因山下房屋失火延燒,而於1884年化為灰燼。此後,雖有地方當局及各界有識之士多次奔走呼籲,以期募資重建,但由於當時清王朝已走向沒落,朝不保夕,加上內憂外患的急劇增加,使清政府再也無力重振這座千古名樓的雄風了。

現在大家所看見的黃鶴樓於1981年重建,1985年建成正式對遊客開放,它以號稱天下絕景而名貫古今,蜚聲中外,它與江西滕王閣、湖南嶽陽樓齊名,並稱為“江南三大樓閣”。在這裏呢還想給大家介紹一個有關黃鶴樓的趣聞,當年湖北、四川兩地的遊客相會在江上,攀談間,競相讚美自己的家鄉,四川客人説:“四川有座峨眉山,離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有座黃鶴樓,半截插在雲裏頭。”驚得四川客人無言以對。當然,這個故事是有些言過其實,但黃鶴樓確以壯麗的景觀,動人的傳説及濃郁的文化氣息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前來參觀。重建後的黃鶴樓共有5層,高51.4米,大大高出只有三層的清樓,黃瓦紅柱,金碧輝煌,整體樓體是由鋼筋水泥澆鑄而成的仿木結構,也正因此這座黃鶴樓的安全性是空前的,它的自然壽命將大大超過歷代古樓。

好的,現在就請大家隨我進入黃鶴樓內繼續參觀。走進了大廳,最引人注意的就要數這幅《白雲黃鶴圖》了,大家請看畫面上的這位仙者,他口吹玉笛,俯視人間,似有戀戀不捨之情,下面黃鶴樓的人羣或把酒吟詩,或載歌載舞。這幅畫向我們講述了有關黃鶴樓起源的一個傳説故事:相傳古時候,有個姓辛的人在黃鶴山頭賣酒度日,一天,有個衣衫襤褸的.老道蹣跚而來,向他討酒喝,辛氏雖本小利微,但為人忠厚善良,樂善好施,他見老道非常可憐,就慷慨應允。以後,老道每日必來,辛氏則有求必應,這樣過了一年多。有一天老道忽然來告別説:“每日飲酒無以為酬,只有黃鶴一隻可借,聊表謝意。”説罷,他拾起地上的一片桔子皮在牆上畫了一隻黃鶴,對辛氏説:“只要你拍手相招,黃鶴便會下來跳舞,為酒客助興”,辛氏拍手一試,黃鶴果然一躍而下,應聲起舞。消息傳開後,吸引了遠近的遊客來此飲酒,酒店的生意十分興隆,辛氏因此而賺了一大筆錢。十年後,老道故地重遊,對辛氏説:“十年所賺的錢,夠還我欠的酒債嗎?”辛氏忙道謝,老道取下隨身攜帶的鐵笛吹奏,牆上的黃鶴應聲而來,載着老道飛走了,也就是大家所看到的壁畫上的情景。後來辛氏用酒店賺來的錢就在這黃鶴上之巔修建了一座塔樓,並命名為黃鶴樓。

好了各位朋友,請隨我到二樓參觀,先請看這幅題為《孫權築城》的壁畫,再現了當年修建黃鶴樓時的歷史背景。赤壁之戰後,劉備借荊州,取四川,勢力大盛,卻不肯歸還荊州。東吳大將呂蒙用計殺了關羽,奪回荊州後不久,劉備親率十幾萬大軍伐吳,孫權知道戰事不可避免,便一面向魏稱臣求和,一面集中力量對付劉備。為了就近指揮這場大戰,孫權在長江邊上依黃鶴山之險築夏口城,並在城頭黃鶴磯上建樓作觀察瞭望之用,這便是最初的黃鶴樓。

下面請各位再和我一起上三樓看看。

三樓展示的是黃鶴樓的文化淵源。黃鶴樓雖然始建於三國時期,但其功效還僅限於軍事瞭望塔,其後經過魏晉南北朝的動盪,至唐代終於脱穎而出,由最初眺望守戊的軍事樓演變成為一個登臨遊樂的觀賞樓。特別在人才輩出的唐朝,一批詩壇的名字高手先後登臨黃鶴樓,陶醉於峨峨楚山,浩浩漢水的美麗畫卷,留下一篇篇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使黃鶴樓蜚聲中外。而在眾多的有關黃鶴樓的詩句當中,尤享盛譽的莫過於崔顥的那首《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以至於後來詩仙李白與他的書童來到黃鶴樓,本想題詩一首,但當他看到崔顥這首詩後,頓覺語塞,提筆寫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便擱筆離去了。從此以後,也就有了崔顥提筆,李白擱筆的美談。另外從王維,孟浩然,宋之問,白居易這些著名詩人的詩句中可以看出,那段時期鄂州地區社會環境安定,民眾生活較為富足,這也是唐代黃鶴樓由“軍事樓”向“觀賞樓”轉化的社會因素。

那麼接下來就是自由活動時間,大家可以自行上樓拍照留影,古語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黃鶴樓的頂樓也是風景最美的地方,大家可以一覽江城的美景,給大家20分鐘的時間,之後我們在1樓的大廳集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yp4l0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