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古城導遊詞(通用20篇)

古城導遊詞(通用20篇)

古城導遊詞 篇1

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是茶馬古道上最著名的城鎮之一,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古城內木樓青瓦,古街石巷,小橋流水,站在古城東大街上,舉頭即可遙望玉龍雪山。《一米陽光》、《木府風雲》等影視劇都在此取過景。

古城導遊詞(通用20篇)

亮點概述

麗江古城依山而建,街巷依水流而設,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當年也是茶馬古道的交易市場所在。從四方街延伸出光義街、七一街、五一街和新華街四條主幹道,四條路又衍生出縱橫交錯的街巷,構成了今天以四方街為中心的麗江古城。當年被徐霞客盛讚“宮室之麗,擬於王者”的木土司王府——木府,就位於七一街關門口附近,來到古城,一定不可錯過這座瑰麗的王宮。如果你對音樂和歷史有興趣,那麼號稱“音樂活化石”的納西古樂表演,你必然不能錯過,70多歲的主持人宣科先生那中英文結合的講解,讓你忍俊不禁的同時也對納西古樂留下了深刻印象。

經典體驗

來到古城,你可以臨河漫步,跟着水流逛古城: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無數條水渠,形成主街傍河、小巷臨渠的局面,使得古城清淨而充滿生機;你也可以走街入院,感受納西民族建築的內涵:古城建築為古樸的納西院落,白牆青瓦木檐,構造粗獷簡樸,而庭院佈置和房屋細部裝飾豐富而細膩,納西人民喜歡在院中種植花木,形成人與自然的美好和諧;你更可以穿着拖鞋,坐在四方街上,與曬太陽的納西老太聊聊天,感受當地人的生活節奏;而夜幕降臨,喧鬧的酒吧街是你感受麗江夜生活的不二之選。

購物餐飲

麗江是當年茶馬古道上的重要交易之處,現如今也延續着一貫的繁榮。古城裏遍佈經營各地特產的店鋪,你可以隨意挑選你喜歡的一切:民族飾品、茶葉、銀器、銅器、東巴紙、披肩等。逛累了,也無須擔心,古城裏有眾多餐館,無論是本地風味,還是西餐披薩,一切都能讓你大飽口福。

這些年來,隨着旅遊開發,麗江背上了“過度商業化”、“民風不再淳樸”等指責,但這不妨礙一撥又一撥的遊人拖着行李箱湧入這座雪山守護着的小城。來到麗江,只要你靜下心來,安靜的待一段時間,你就能感受到她的寧靜和包容。

古城導遊詞 篇2

麗江古城位於中國西南部雲南省的麗江市,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與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大研古城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光滑潔淨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結構的房屋、無處不在的小橋流水。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濃烈人文氣息的小城,明亮的陽光下,總會有步履緩慢的上了年紀的納西老人悠閒地踱步,他們身着藏滿歷史的靛藍色衣服,頭戴紅軍時期的八角帽,對眼前身後獵奇的目光視而不見、不屑一顧。

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鋪的大多都是紅色角礫巖,雨季不會泥濘、旱季也不會飛灰,石上花紋圖案自然雅緻,與整個古城環境相得益彰。位於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麗江古城的中心,位於古城與新城交界處的大水車是麗江古城的標誌,古城大水車旁有一塊大屏幕,每日播放的歌曲即是古城最受歡迎最有特色的歌曲,其中《納西淨地》是較為出名的歌曲之一。

文化遺產

1、古街

街道依山勢而建,順水流而設,以紅色角礫巖(五花石)鋪就,雨季不泥濘、旱季不飛灰,石上花紋圖案自然雅緻,質感細膩,與整個城市環境相得益彰。四方街是麗江古街的代表,位於古城的核心位置,不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區的集貿和商業中心。四方街是一個大約4000平方米的梯形小廣場,五花石鋪地,街道兩旁的店鋪鱗次櫛比。其西側的制高點是科貢坊,為風格獨特的三層門樓。西有西河,東為中河。西河上設有活動閘門,可利用西河與中河的高差沖洗街面。從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光義街、七一街、五一街,新華街,又從四大主街岔出眾多街巷,如蛛網交錯,四通八達,從而形成以四方街為中心、沿街逐層外延的縝密而又開放的格局。

2、古橋

在麗江古城區內的玉河水系上,飛架有354座橋樑,其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形式有廊橋(風雨橋)、石拱橋、石板橋、木板橋等。較著名的有鎖翠橋、大石橋、萬千橋、南門橋、馬鞍橋、仁壽橋,均建於明清時期。

大石橋為古城眾橋之首,位於四方街東向100米,由明代木氏土司所建,因從橋下中河水可看到玉龍雪山倒影,又名映雪橋。該橋系雙孔石拱橋,拱圈用板巖石支砌,橋長10餘米,橋寬近4米,橋面用傳統的五花石鋪砌,坡度平緩,便於兩岸往來。

3、木府

木府原系麗江世襲土司木氏衙署,“略備於元,盛於明”。歷經戰亂動盪,1998年春重建,並在府內設立了古城博物院。

修復重建的木府佔地46畝,坐西向東,沿中軸線依地勢建有忠義坊、義門、前議事廳、萬卷樓、護法殿、光碧樓、玉音樓、三清殿、配殿、閣樓、戲台、過街樓、家院、走廊、宮驛等15幢,大大小小計162間。衙內掛有幾代皇帝欽賜的十一塊匾額,上書“忠義”、“誠心報國”、“輯寧邊境”等。有人評價:“木府是凝固的麗江古樂,是當代的創世史詩。”

4、福國寺五鳳樓

五鳳樓(原名法雲間),位於黑龍潭公園北端,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20xx年),1983年被公佈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樓高20米,為層甍三重擔結構,基呈亞字形,樓台三疊,屋擔八角,三層共24個飛檐,就象五隻綵鳳展翅來儀,故名五鳳樓。全樓共有32棵柱子落地,其中四棵中柱各高12米,柱上部分用鬥架手法建成,樓尖貼金實頂。天花板上繪有太極圖、飛天神王、龍鳳呈祥等圖案,線條流暢,色彩絢麗,具有漢、藏、納西等民族的建築藝術風格,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稀世珍寶和典型範例。

5、白沙民居建築羣

白沙民居建築羣位於大研古城北8公里處,曾是宋元時期麗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築羣分佈在一條南北走向的主軸上,中心有一個梯形廣場,四條巷道從廣場通向四方。民居鋪面沿街設立,一股清泉由北面引入廣場,然後融入民居羣落,極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築羣形成和發展為後來麗江大研古城的佈局奠定了基礎。

6、束河民居建築羣

束河民居建築羣在麗江古城西北4公里處,是麗江古城周邊的一個小集市。束河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錯落有致。街頭有一潭泉水,稱為“九鼎龍潭”,又稱“龍泉”。青龍河從束河村中央穿過,建於明代的青龍橋橫跨其上。青龍橋高4米、寬4.5米、長23米,是麗江境內最大的石拱橋。橋束側建有長32米、寬27米的四方廣場,形制與麗江古城四方街相似,同樣可以引水洗街。

景觀引導

一、登高攬勝,你可看古城形勢。古城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西有獅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背西北而向東南,避開了雪山寒氣,接引東南暖風,藏風聚氣,佔盡地利之便。

二、臨河就水,你可觀古城水情。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無數條水渠。使之主街傍河、小巷臨渠,使古城清淨而充滿生機。

三、走街入院,你可欣賞古城建築。古城建築全為古樸的院落民居,房屋構造簡造、粗獷,而庭院佈置和房屋細部裝飾豐富而細膩,居民喜植四時花木,形成人與自然的美好和諧。

四、入市過橋,你可一覽古城佈局。古城佈局自由靈活,不拘一格,民居、集市、道路、水系組織聚散合理,配置得當,再加上石、石橋、木橋、花鳥蟲魚、琴棋書畫、民風民俗,生髮出無窮意趣,使古城獨具魅力。

古城導遊詞 篇3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鳳凰古城做客。現在大家所在的地方,是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先生稱讚為中國兩座最美麗的小城之一的湖南鳳凰古城。這裏與風景名勝區湘西猛洞河、貴州梵淨山毗鄰,是湖南懷化、吉首和貴州銅仨三地間的必經之地,是著名作家沈從文的故鄉。鳳凰風景秀麗,名勝古蹟很多,歷來是人們遊覽的勝地,自古就有東嶺迎輝、南華疊翠、龍潭魚火、山寺晨鐘、奇峯挺秀、溪橋夜月、蘭徑樵歌和梵閣回濤等八大景。城內,古代城樓、明清古院和石板小街現在仍是風采依然;城外,南華山圄家森林公園、唐代修建的至今仍保存完好的黃絲橋古城,地下藝術宮殿奇樑洞和神奇的風動巖、壯觀的尖多朵瀑布、神祕的高達不峽、三門洞將軍巖以及如畫的電糧山、鳳凰山、象鼻山、天星山、臘樂山都在向您招手, 《邊城》、 《湘女蕭蕭》、 《湘西剿匪記》、 《烏龍山剿匪記》、 《血鼓》、 《粟裕大將》等十多部影視劇也曾在這裏拍攝。

風凰不但風景秀美,而且人傑地靈。浙江處州鎮'總兵鄭國鴻、貴州提督田興恕等民族英雄和中華民圄第一任內閣'崽理熊希齡、著名作家沈從文和著名畫家黃永玉都是鳳凰人。

古城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大家好!

歡迎大家到運河古城台兒莊參觀遊覽。台兒莊位於山東省最南部,古時候屬於蘭陵舊疆,現在是棗莊市的一個縣級行政區,與江蘇省接壤,為山東省的南大門。

現在,我利用大家乘車去台兒莊的時間,簡要地介紹一下台兒莊的基本情況。

首先介紹台兒莊名字的由來。我們今天提到“莊”這個字的時候,常常與“村”合用,稱為“村莊”,與城鎮相對。其實,在古代,村與莊,是兩個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點,後來成為最基礎的行政單位;莊,是朝廷、貴族所擁有的土地,在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軍人或僱民。台兒莊,應該是荀子任蘭陵令的時候楚國的屯田,後來在此形成居民區。關於台兒莊名字的由來,傳説很多,比較可信的是,台兒莊土地肥沃,但是地勢低窪,汛期成為洪水走廊。人們在這裏築台而居,於是被稱作“台莊”。唐代準提閣內的碑文上,出現“台家莊”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間所立的泰山廟碑文中,出現“台家莊集”,證明那時候已經不是普通的村莊而是頗具規模的集市。大運河開通之後,南方客商語速比當地居民快,使“台莊”的發音出現兒化。明代崇禎十二年所立的防務碑上,已使用“台兒莊”的稱謂。清代吳敬梓的小説《儒林外史》裏,也使用台兒莊這個名稱。今天,我們能夠肯定的是,台兒莊由田莊到運河重鎮的過程,是伴隨者運河的開通與興盛的。

按照行政級別和麪積,台兒莊趕不上河北石家莊,可是,她卻贏得了“天下第一莊”的聲譽。

這不是台兒莊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莊”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別六下江南,都要路過台兒莊。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對台兒莊的繁榮與興盛,發出“天下第一莊”的讚譽。而明清兩代和20世紀的沉重事實,又為這塊土地賦予了文化的斑斕和歷史的厚重。

今天,台兒莊仍然是“天下第一莊”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國漕運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驚中外的台兒莊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處二戰遺蹟,四是市區兩級政府對台兒莊的搶救性重建,使她呈現出無可替代的文化、軍事和政治標誌符號。

我們先説台兒莊與京杭大運河的關係。

萬里長城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畫下雄渾的一撇,京杭大運河畫下了遒勁的一捺,成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文化遺產。長城為防禦遊牧民族的侵襲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徵意義,而沒有了實際功能。而京杭大運河,這個溝通中國南北的偉大工程,至今仍然發揮着交通運輸和優化生態的功能。

説起運河文化,我們必須梳理一下運河的歷史。據考古學家考證,早在27XX年前的春秋時期,在台兒莊區張山子鎮境內的逼陽國,就有了人工開挖的運河。24XX年前,吳王夫差開鑿了從今天的揚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溝。隋煬帝開挖的運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經洛陽通達浙江的餘杭。經過幾百年的不斷疏通,到公元13世紀,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運河工程。明朝初年,永樂皇帝出於把國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慮,在元代運河的基礎上,疏通、擴建了京杭運河,打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為明政府的政治、經濟、軍事命脈。那時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區一帶,是十幾個互不相連的小型湖泊。途經這裏的京杭運河,自濟寧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線路,自徐州至淮安,運河借走黃河水道。因為黃河為季節河,旱季斷水、汛期黃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為了保證這條國家命脈的暢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有人認為治運必先治黃,有人認為治黃不如避黃。於是,在“借黃就運”和“避黃行運”的問題上爭執了幾十年。萬曆年間,“避黃”派勝利,在萬曆三十二年,開通了時稱泇運河的台兒莊運河。這段運河的開通,避開了黃河水患,使運河通航天數增加80多天,每年經過台兒莊運河的船隻7000多艘,運輸物資400萬擔。同時,還間接地促進了微山湖的形成,成為補充運河水源的水櫃。

台兒莊地勢較微山湖一帶低窪,其海拔高度低於微山湖的湖底。為了防止汛期儲存的湖水通過運河一泄而下,治河官員想出了多建船閘的辦法。在這段運河開通之初的明朝萬曆年間,從微山湖口的韓莊至台兒莊,建起了八座節制閘。從南方載貨北上的船隻,經過船閘需要一定的時間,大量的官船和商船要在台兒莊等待,這個特殊的漕運樞紐於是滯留了大量流動人口,使得台兒莊迅速繁榮。明末至整個清代,台兒莊始終保持着“商賈迤邐、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繁榮景象。

台兒莊是一個移民城鎮,這裏的居民基本上不是土着,沒有排外的“地頭蛇”欺負外鄉人。所以,南來北往的富商大賈,都願意藉助台兒莊的商機創造財富,置辦家業,長久定居,進而捐助善款,修橋鋪路,建廟辦學,成為台兒莊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撐。到清代的康熙年間,台兒莊的常駐人口已經達到五萬人,流動人口達到七八萬人。由於在此經商和定居的來自四面八方,他們在營建自己的商鋪和住宅時,帶來了各地的建築風格,使得台兒莊城裏集中了京派、晉派、陝派、魯南、江浙、徽派、閩南、嶺南、歐式、中東等不同建築;容納了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媽祖等民間宗教在內的中外各大宗教,據文獻記載,大戰前的台兒莊,大小廟宇多達72座;由於台兒莊富有商機,吸引了官員、軍人、儒生、商賈、僧道、醫藥、農夫、匠人、武俠、梨園、術士、雜耍、藝妓、掮客等三教九流在這裏駐紮、佈道、淘金和發展,成為不同文化的匯聚融合之地。

以上是台兒莊的文化標誌符號。

關於軍事符號,我想大家馬上就能想起發生在70多年前的台兒莊大戰。詩人桑恆昌曾在一首詩裏寫到:“也許,台兒莊沒有看到全世界;//但是,全世界都看到了台兒莊。”1938年的台兒莊人,受交通和通訊條件的限制,不可能看到全世界,可是,震驚中外的台兒莊大戰,確確實實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上,台兒莊大戰不是規模最大的戰役,卻有着其他戰役所不能比擬的經典意義:它是戰爭以來,中國軍隊在抗擊外侮的正面戰場上打的第一次勝仗,也是明治維新以來日本軍隊在正面戰場上的第一次敗仗,同時,還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全面爆發前夕,維護和平的力量第一次給軍國主義重創的戰役,它給法西斯的最終滅亡敲響了喪鐘,給了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力量極大鼓舞。震驚中外的台兒莊大捷,在“亡國論”甚囂塵上的時刻,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打出了中華民族的國威,也給了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力量建立了必勝的信心,徹底破除了軍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在中華民族面臨絕望的危急關頭,台兒莊成為中華民族不屈之地,維護世界和平之地。這一軍事標誌符號,體現了戰爭與和平的永恆主題。

在中華民族對日抗戰史上,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勝利的大型會戰很多,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今天,回顧戰史,目前在海峽兩岸得到認同的將領,首選台兒莊大戰的指揮者。這樣,台兒莊又成為國共兩黨聯繫互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政治標誌符號。

繁榮興盛了300多年的台兒莊,到1855年也就是清朝咸豐五年,黃河在河南銅瓦廂決口,改道從山東入海,淤塞了山東境內的運河航道,京杭不能貫通,台兒莊的繁榮受到影響。1938年春天,中日軍隊在台兒莊持續了半個月的血戰,使這個稱得上中外建築歷史博物館的台兒莊,無土不沃血,無牆不飲彈。堅固的城牆、威嚴的衙門、寬敞的會館、莊重的廟宇、華麗的商鋪、樸素的民宅,被夷為一片廢墟。戰後,國民政府登報承諾,要重建台兒莊。可是,因為戰事緊張,加上後來的內戰,國民政府的承諾一直沒能兑現。台兒莊的居民,在斷垣殘壁上重建的商鋪和民居,已經無法重現台兒莊往日的輝煌。

XX年隆冬的一天,新任棗莊市人民政府市長、海歸雙博士陳偉,帶領政府部門和各區市的負責人,從滕州市的紅荷濕地上船,沿運進行考察,研究討論資源枯竭城市的發展戰略。汽船航行了11個小時,天色擦黑才到達考察的終點台兒莊。這時,台兒莊區的一位負責同志告訴陳市長,在台兒莊舊城區,還保留着一段明清時期的古運河。這段運河,因為廢棄不用,在月河街一線留下了十多處古運碼頭。具有歷史視野和戰略眼光的陳市長,不顧一天的勞累,當即決定到現場進行考察。當他聽説上海的綠房子公司計劃投資六億元,把這一帶開發為商品房時,陳市長立即下令叫停。之後,陳市長利用節假日,先後40多次到台兒莊明查暗訪,發掘古城遺蹟。經過專家論證,市政府作出了重建台兒莊古城的決定。這樣,我們在四百年前興建、一百年前衰落、七十年前被戰爭摧毀的基地上,復活了台兒莊古城。

可以説,台兒莊古城是搶出來的,挖出來的,創出來的:所謂搶,指的是搶救性保存與重建,如果不是陳市長當機立斷,所有的歷史遺蹟都在商品房開發過程中徹底破壞,失去了恢復的可能;所謂挖,指的是挖掘古城的文化基因,與整個民族的文化精神相銜接,進行基因修復與再造;所謂創,就是在重建中,不拘泥於戰前的原貌,而是在不違背歷史真實的前提下,創造出康乾盛世時期的台兒莊古城風采。決策者、設計者和建設者,本着存古、復古、生古的原則,使重建後的台兒莊古城,承載了大戰文化、運河文化和魯南地域文化,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氣、神。

台兒莊是運河文化古城,是民族楊威之地,是南北水運交通樞紐,這裏,國家級的景點有,國務院第一個批准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濕地公園、國家級紅色旅遊景區、國家級愛國教育基地、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等等。

今天我們到台兒莊參觀遊覽的景點有:台兒莊大戰紀念館、李宗仁史料館、賀敬之文學觀、重建後的台兒莊古城a區。

到達現場之後,各景點的導遊會給大家作具體的介紹。

我的介紹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古城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大家好!

歡迎大家到運河古城台兒莊參觀遊覽。台兒莊位於山東省最南部,古時候屬於蘭陵舊疆,現在是棗莊市的一個縣級行政區,與江蘇省接壤,為山東省的南大門。

現在,我利用大家乘車去台兒莊的時間,簡要地介紹一下台兒莊的基本情況。

首先介紹台兒莊名字的由來。我們今天提到“莊”這個字的時候,常常與“村”合用,稱為“村莊”,與城鎮相對。其實,在古代,村與莊,是兩個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點,後來成為最基礎的行政單位;莊,是朝廷、貴族所擁有的土地,在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軍人或僱民。台兒莊,應該是荀子任蘭陵令的時候楚國的屯田,後來在此形成居民區。關於台兒莊名字的由來,傳説很多,比較可信的是,台兒莊土地肥沃,但是地勢低窪,汛期成為洪水走廊。人們在這裏築台而居,於是被稱作“台莊”。唐代準提閣內的碑文上,出現“台家莊”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間所立的泰山廟碑文中,出現“台家莊集”,證明那時候已經不是普通的村莊而是頗具規模的集市。大運河開通之後,南方客商語速比當地居民快,使“台莊”的發音出現兒化。明代崇禎十二年所立的防務碑上,已使用“台兒莊”的稱謂。清代吳敬梓的小説《儒林外史》裏,也使用台兒莊這個名稱。今天,我們能夠肯定的是,台兒莊由田莊到運河重鎮的過程,是伴隨者運河的開通與興盛的。

按照行政級別和麪積,台兒莊趕不上河北石家莊,可是,她卻贏得了“天下第一莊”的聲譽。

這不是台兒莊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莊”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別六下江南,都要路過台兒莊。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對台兒莊的繁榮與興盛,發出“天下第一莊”的讚譽。而明清兩代和20世紀的沉重事實,又為這塊土地賦予了文化的斑斕和歷史的厚重。

今天,台兒莊仍然是“天下第一莊”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國漕運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驚中外的台兒莊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處二戰遺蹟,四是市區兩級政府對台兒莊的搶救性重建,使她呈現出無可替代的文化、軍事和 標誌符號。

我們先説台兒莊與京杭大運河的關係。

長城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畫下雄渾的一撇,京杭大運河畫下了遒勁的一捺,成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文化遺產。長城為防禦遊牧民族的侵襲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徵意義,而沒有了實際功能。而京杭大運河,這個溝通中國南北的偉大工程,至今仍然發揮着交通運輸和優化生態的功能。

説起運河文化,我們必須梳理一下運河的歷史。據考古學家考證,早在2720xx年前的春秋時期,在台兒莊區張山子鎮境內的逼陽國,就有了人工開挖的運河。2420xx年前,吳王夫差開鑿了從今天的揚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溝。隋煬帝開挖的運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經洛陽通達浙江的餘杭。經過幾百年的不斷疏通,到公元13世紀,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運河工程。明朝初年,永樂皇帝出於把國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慮,在元代運河的基礎上,疏通、擴建了京杭運河,打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為明政府的 、經濟、軍事命脈。那時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區一帶,是十幾個互不相連的小型湖泊。途經這裏的京杭運河,自濟寧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線路,自徐州至淮安,運河借走黃河水道。因為黃河為季節河,旱季斷水、汛期黃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為了保證這條國家命脈的暢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有人認為治運必先治黃,有人認為治黃不如避黃。於是,在“借黃就運”和“避黃行運”的問題上爭執了幾十年。萬曆年間,“避黃”派勝利,在萬曆三十二年,開通了時稱泇運河的台兒莊運河。這段運河的開通,避開了黃河水患,使運河通航天數增加80多天,每年經過台兒莊運河的船隻7000多艘,運輸物資400萬擔。同時,還間接地促進了微山湖的形成,成為補充運河水源的水櫃。

古城導遊詞 篇6

平遙古城內古建築保存很多,像文廟大成殿、清虛觀、市樓、城隆廟、武廟戲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時代風貌。漫步街頭,還會看到各種古色古香的院門、院埔、秸雕細刻的古建築裝飾,甚至還能看到門前的接馬石樁、下馬石等,一派古城風貌。平遏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名人輩出。是敢於不顧“滿門抄斬”的恐嚇、秉筆直書的若名晉代史學家孫盛、以“映雪讀書”流傳千古的孫康等古代名人,當代已故中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侯外廬、已故語言研究所副所長侯秸一、已歇中國文學研究會會長王瑤、着名畫家李苟、着名歌唱家郎蘭英等都出生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適古城不愧為歷史文化名城。

古城導遊詞 篇7

荊州古城,是位於湖北省荊州市的一座名勝古蹟,有東南西北4個老城門門以及一個新南門,城內有玄妙觀、關帝廟及鐵女寺等。荊州古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曾是楚國的官船碼頭和渚宮,後成為江陵縣治所,出現了最初城廓。作為楚文化的發源中心之一,荊州古城的周圍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屬於國寶級文物的有西漢古屍、戰國絲綢、越王勾踐劍等。荊州古城歷史悠久,不僅有劉禹錫、李白、張九齡等人寫詩稱讚,更有荊江麻鴨、雪裏藏鳳、魚糕的特產令人念念不忘。

荊州位於湖北省中南部,人們時常説的俗語“大意失荊州”,出典就在這裏。荊州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曆史文化名城,保存着眾多的名勝古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荊州古城,該城保存完整,有東南西北4個老城門門以及一個新南門。城內有玄妙觀、關帝廟及鐵女寺等。在荊州,有許多古蹟都是跟三國故事有關的。城北5公里處的紀南城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都城,保存得也較好。荊州市位於東經111°150—114°050,北緯29°260—31°370。地處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全市,全長483公里。荊州東連武漢、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荊門、襄樊。總面積1.41萬平方公里,其中平原湖區佔78.7%,丘陵低山區佔21.1%。全市轄荊州、沙市2區和江陵、公安、監利3縣,代管鬆滋、石首、洪湖3市,下設119個鄉鎮,18個街道辦事處,共有3398個村(居)委會,24835個村民小組。

荊州市政府高度重視荊州城牆文物保護和環境整治工作,共籌集資金1.3億元,用於荊州城牆保護範圍內約30萬平方米違章建築的拆除、內外環道的建設、護城河的疏竣和污水治理及周邊環境整治。從20xx年開始,就一直着手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20xx年,通過湖北省政府正式向國家文物局遞交“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xx年1月,國家文物局同意將荊州城牆與西安、南京、興城共四個明清城牆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古城導遊詞 篇8

鳳凰于飛,翽翽其羽,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鳳凰不僅僅是翱翔於天空的吉祥神鳥。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更是人們渴望美好的聖潔期盼!

“ 為了您,這座古城已經等了千年! ”為了千年等一回,我們將要去鳳凰,尋找那活了千年的生命,和死去千年的標本。鳳凰地處湘西這個邊陲小鎮。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兵城,也是一個商城。走進鳳凰,每一扇窗户上都有一扇顧盼流芳的眼睛,每一塊石板上都有情侶的倩影。每一條小河邊都有苗家姑娘洗衣棒錘在石板上帶着節奏的混響,還有那婉轉悠揚的歌聲。

説到鳳凰,我不能不説苗族。苗族可以説是中國遷徙最頻繁的民族,無數次的遷徙留下了一部悲壯而又苦難的歷史。雖然是第一個發明水稻種植技術的民族,但是聰明的苗族人也沒能改變戰敗遷徙的命運。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歷史,用智慧和堅韌傳承了文明。逐鹿之戰估計大家都聽説過,這就是講的皇帝無數次被苗族打敗以後聯絡了炎帝反敗為勝,打敗苗族,逼着我們的領袖蚩尤帶着我們遷徙到這大山深處,萬山叢中。為了生存,我們採集野果野草,像蒿草粑粑,到現在還是我們餐桌上的食物。為了順應自然,在這潮濕的大山深處繁衍生息。我們吃生薑驅寒,所以薑糖成了我們的喜糖。為了戰勝自然,我們彰顯力量,在每一年的錐牛節上,男人殺死最厲害的公牛。女人們敲下牛角做成梳子別在自己的頭上。向世人炫耀男人的戰利品。為了填飽肚子,我們嚐遍野果,把銀子做成了餐具。來甄別哪些東西有毒。

大家知道我們苗族人的身份證最早是用什麼材質做的嗎?你們看過血色湘西嗎?我告訴你們:不是紙做的,更不是塑料做的。而是銀子做的。自古以來,苗族人就是最驍勇善戰的民族,雖然跟朝廷的戰爭無休無止。但是每一次面對國家尊嚴和民族大義的時候,苗族人都衝鋒陷陣、血染疆場。遠的不説,湘軍中最能打硬仗的就是竿子軍,竿子就是指湘西的土家族和苗族人。所以鳳凰以前稱為鎮竿鎮。再就是日本人佔領長沙、常德的時候,又是湘西的竿子軍用槍炮和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鋼鐵長城,保衞了家園,捍衞了湘西這塊彈丸之地。每一次戰爭的勝利都是鮮血染紅的戰場。湘西人對於故土,有着一般人無法理解的眷戀。就如沈從文的碑文:一個戰士要不戰死沙場,要不回到故鄉。客死他鄉的英雄們無法屍體還鄉,無法魂歸故里。有的甚至都認不出模樣。他們甚至是帶不回隻言片語的遺言。活着回來的人無法面對老人期盼的眼睛,無法面對妻子望眼欲穿的守望,更無法給孩子們一個合理的解釋。他們只能摘下那隻象徵着他們身份的耳環。一包包的耳環就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啊。親人們接過自己家的耳環,供奉在祖宗的牌位上。告訴他們的後人,他們的祖宗不是孬種。

大家知道我們為什麼要戴吉祥鼓嗎?難道僅僅就是吉祥如意嗎?不,任何東西的存在一定有它的原因。最早苗族人為了生存,為了驅逐野獸發明了鼓。好不容易在這蠻夷之地生存下來。戰爭卻不期而至。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的遷徙。從黃河流域到洞庭湖之濱,再到這邊陲之地。無數次的顛沛流離,無數次的人走家隨。鼓聲成了戰爭的號角,當鼓聲響起的時候,即使有再多的不捨。我們也不能停止遷徙的腳步。鼓聲也意味着一個人都不能拉下。於是苗族人習慣了把所有的東西都鑄成銀器戴在自己的身上,隨時準備遷徙。

大家知道我們的阿哥為什麼要給阿妹送魚紋的鐲子嗎?這不僅僅是檢驗女人的身體是否健康,是否能順利傳宗接代,更是一份家族的重託,一個民族的承諾。他是要告訴自己心愛的女人。總有一天,我會帶着你,帶着我們的孩子打回黃河流域,回到那有魚有米的地方去的。

直到今天,當我們再一次面對商場昂貴的飲水機、洗衣機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銷售員只是告訴我們,那是因為它們都是帶銀離子殺毒的。直到這個時候,我們才知道老祖宗的智慧。今天科技的進步讓我可以精準的測量出銀子的成分和功能,知道它可以殺死650多種細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隨着改革的春風,那些老祖宗用了一輩子的餐具被我們擱置一旁。那些巧奪天工的加工技術被機器的複製替代。曾經被苗族人追捧的拉絲首飾也一度無人問津。知道什麼是拉絲技術嗎?拉絲顧名思義就是把銀子拉成絲,拉得很細很細,甚至是細過了頭髮絲。這麼説吧,一克銀子能拉到一米左右。然後做成精美的首飾。知道為什麼有拉絲嗎?苗族人用銀子彰顯個性,粧點美麗。而貧窮的苗族人如何用有限的銀子做出更大更張揚的飾品,廉價的勞動力和智慧的工匠創造了拉絲技術,滿足了苗族人對銀飾的喜好。今天,我們再一次欣賞到拉絲,看到拉絲工藝這真是我們的幸運,也是苗族人的榮幸。為什麼這麼説呢?文化的傳承不僅僅是民族的追捧,更要政府的支持,還要與市場接軌,跟利益掛鈎。否則就成了市場經濟的炮灰。就如山西的那些百年木屋,甚至是很多具有厚重歷史文明的地標古建築都由於政府維修基金的不到位而一座座破壞、拆除、坍塌。苗族的銀器鍛造技術也曾經被機器替代。20__年,鳳凰對外開放以後。很多人看到了商機,政府也大力支持,招商引資。挖掘出苗族的文化瑰寶:比如銀器鍛造技術、蠟染技術、苗繡等等。其中銀子的鍛造技術列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此,鳳凰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那些具有精湛技術的工匠們再一次重出江湖。有的甚至是冠上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名號。無數的銀器店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良莠不齊、魚龍混雜。

古城導遊詞 篇9

好了,各位遊客,現在是自由活動時間,可以拍照,拍照時注意身體不要探到城牆外,注意安全,不要在城牆上刻字。謝謝大家的配合。

古城導遊詞 篇10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遊覽麗江古城。我姓蔣,大家可以叫我蔣導,請大家多多關照!好了!現在將由我帶領大家遊覽麗江古城,請跟我來!

朋友們,現在我們正漫步古城。麗江古城位於中國西南部雲南省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始建於宋末元初。古城地處雲貴高原,海拔二千四百餘米,全城面積達三點八平方公里,自古就是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

大家看,在我們周圍是鱗次梯比的納西風格的民居。輕輕的溪流穿街過巷,一座座小橋如彩虹橫跨小溪,一排排垂柳在清風中搖曳。

還有更好的呢!大家跟我往前走!看看兩旁,古城中店鋪林立,各式商品應有盡有,尤其是那個式的光亮銅器,一直都受廣大遊客所喜愛。好了,下面請大家慢慢欣賞吧,可千萬別掉隊呀!

朋友們,麗江古城自古就是重要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四方街、麗江木府是麗江歷史的見證。説到木府,據傳説,麗江世襲土司為木姓,木子若加上框,即成“困”,木府便因忌諱而不設牆。中國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麗江遊記中寫到:“宮室之麗,擬於王者。”“民房羣落,瓦屋櫛比”是當年麗江古城之繁盛景觀的寫照。

各位遊客朋友,今天的麗江古城一日遊就快要結束了,大家玩得開心嗎?希望下次還能為大家做導遊。

古城導遊詞 篇11

各位來賓朋友: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___旅行社,衷心的歡迎諸位來到麗江觀光旅遊。我姓和,和氣的和,大家叫我小和就可以了;駕車的司機姓木,樹木的木。在雲南,凡是姓和、姓木的,絕大部分是麗江納西族。今天,我非常高興能為各位導遊,我將盡我所能把麗江最美好的景觀介紹給各位。

作為東道主,現在我想用麗江納西族獨有的方式為大家接風。我們的方式很簡單,就是由我為大家唱納西迎賓曲。

遠方來的朋友啊,納西家裏來到了,坐一坐。山也歡,水也笑,納西人家多歡喜。祝願大家心情舒暢

我和木師傅衷心祝願大家在麗江度過一段舒心、愉快的美好時光。我們這個旅行團在麗江的逗留時間是四天三晚,第一、三晚住__賓館,第二晚下榻瀘沽湖摩梭山莊。在此期間,我要帶大家去參觀麗江古城、玉龍雪山、長江第一灣、虎跳峽、瀘沽湖等幾個主要的景區。在麗江,各位來賓有什麼事情要辦,有需要我和木師傅幫忙之處,請不要客氣,儘管提出來,我們一定盡力去辦。

我們降落的麗江機場,坐落在與大理州鶴慶縣交界的麗江縣七河鄉境內,海拔2200米,1995年建成通航。麗江機場可起降波音737大型客機,現已開通麗江至昆明、北京、廣州、上海、成都、香港、西雙版納等多條航線,每年客流量超過了50萬人次。麗江機場現已經成為雲南省僅次於昆明的第二大航空港。

從機場到麗江城有26公里,乘車時間大約需要30分鐘,我將利用這段時間給大家介紹一下沿途的風光和麗江的概況。

現在我們的車正行駛在大(理)麗(江)公路上,前面這座緩坡叫關坡,在古代這裏是出入麗江古城的重要關隘,如今也是麗江的南大門。這裏距昆明550公里,坐上空調大巴南下大理需要3小時,到昆明需要6-8小時,早上還在四方街吃麗江粑粑,下午就可以到昆明去吃過橋米線了!

首先需要説明一點的是,麗江既是一個縣又一個地區的名稱。麗江地區現在管轄4個縣,其中華坪縣是煤炭基地,永勝縣是魚米之鄉,寧蒗彝族自治縣和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是重點旅遊開發區。全區面積20600平方公里,總人口112萬,除漢族外,人口較多的還來納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普米族等10個少數民族,人口64萬,約佔全區總人口的57%。麗江少數民族的語言、習俗、民居、服飾、節日、歌舞豐富多彩,獨具特色。

現在,我們的車過了關坡丫口,地勢一下子變得平坦起來了,一個寬寬的山間盆地展現在眼前,這就是雲南特有民族納西族的主要聚居地。我們稱為麗江壩子,它是滇西北最大的高原盆地,面積近200平方公里,海拔2400米左右。麗江縣城大研鎮就坐落在壩子的中央。人們通常説的麗江古城,就是這個大研鎮的中心,這在1997年12月4日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成為一座世界文化名城。

説到這裏,大家可能會問了:為什麼這裏叫麗江呢?

麗江一名,始於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設置行政區麗江路。《元史地理志》説:路因江名。就是説,麗江地名的由來最早起源於金沙江的別稱麗水。大家知道,金沙江就是長江上游,因產金沙得名。但為什麼金沙江又稱麗水、麗江呢?史書上的主要説法是金沙江源於青藏高原犁牛石,而稱犁水,即犁田的犁,山水的水。昆明大觀樓長聯作者孫髯翁就在《金沙江》詩中寫道:劈開蕃域斧無痕,流出犁牛向麗奔。蕃域即今藏族先民吐蕃居住區。後因犁、麗聲音相近而異寫為麗水、麗江。

從地圖上看,麗江的西、北、東三面都有金沙江環繞,就像拉丁字母W,形成三大轉折奇觀。由此看來,元世祖忽必烈用此突出的自然實體取名麗江,是很恰當的。麗江就是美麗的金沙江,當地納西語又叫依古堆,意為大江轉彎的地方。説到這裏就引出了麗江古城的大環境玉壁金川。玉壁指的就是玉龍雪山,它位於這個壩子的北端,像是古城的一堵銀色照壁,把古城映襯得光彩奪目。金川指的就是金沙江,它三面環繞麗江地區615公里,堪稱全球最美麗的江段。

麗江縣城雖然地處雲南西北高原,終年看見雪山,然而沒有嚴寒,沒有酷暑,不要暖氣,不要空調。這裏年均氣温攝氏12.6度,最冷的1月平均氣温約為攝氏6度,最熱月的平均氣温約為攝氏18度,年温差僅有12度左右。同時,麗江出現絕對低温和絕對高温的次數比較少,持續時間也不會太長,所以四季的界限不很明顯。究其原因,主要是低緯度的地理位置,麗江位於北緯27度左右,冬夏兩季日射角度變化小,地面温度比較均勻;而每年夏秋,又受海洋季風暖濕氣流影響,陰雨天多,地面氣温不易升高;加之縱橫交錯的高山成為阻擋北方寒流的天然屏障,所以這晨形成乾暖温和的獨特氣候。

同時,麗江工業不多,自然很少受到污染,空氣清新潔淨,到處青山碧水,四季莊稼生長,尤其冬春季節,天空分外湛藍,陽光充足明媚,令人賞心悦目。當然,正是由於麗江的四季不很明顯,立體變化,遇雨成冬,而且晝夜之間的温差比較大,所以外地客人到麗江後應適當注意增減衣服,以免引起感冒。

各位朋友,麗江雖然地處偏僻,卻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五萬年前,已有舊石器晚期智人麗江人在此生息。從新石器、青銅器的發現進一步證實了麗江是雲南古人類的搖籃之一。麗江地區開發較早,公元前109年西漢即設遂久縣管轄,元初設置雲南37路之一的麗江路,麗江一名從此開始。元代至清初的470年間,麗江是納西族木氏土司統治區域中心。

如今的麗江縣,是中國唯一的納西族自治縣,也是麗江地區最大的一個縣,面積7648平方公里,人口約36萬,其中納西族佔55%。納西族源於中國古代南遷的氐羌族羣,居住在以麗江為中心的滇川藏交界處,總人口約有30萬,而麗江縣有20萬,佔全國納西族總人口的67%。納西族人口不多,分佈不廣,然而卻以古老而豐富的民族文化著稱,有人説它是小民族創造大文化。

納西族最為著名的文化特色是三個活化石。所謂三個活化石,即是文字活化石納西象形文字、音樂活化石納西古樂、人類社會活化石摩梭人母系大家庭。創造於唐代的納西東巴文,被稱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至今仍在麗江流行的兩套大型古典樂曲《白沙細樂》,被中外音樂界被為國寶瀘沽湖畔摩梭人,至至今仍保持着母系大家庭和不娶不嫁的阿夏走婚形態,為世所罕見。

説話間我們已經來到麗江古城南郊的環城路上。大家請看,右前方有一座蒼翠的山崗,形似獅子滾繡球而得名獅子山。秀麗的獅子山天然地把麗江古城和新城分隔開來,但又將它們聯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山頂高樓,名叫萬古樓。登樓北望雪山,歷歷在目,南觀古城,盡收眼底。

路的左邊,這座高大的建築叫黑白水大酒店,主樓高17層,客房128間,是由雲南黑白水電力集團投資控股的四星級酒店。前面是一個丁字路口,我們右轉進入民主路,路口左右各有一座酒店:右邊的森龍大酒店,是由麗江森龍集團投資興建的三星級酒店;左邊是雲杉飯店,也是麗江地區規模最大、設施最為完備的客運汽車站。

我們乘坐的汽車正在環繞獅子山西北側行駛,途中我們還經過了麗江體育場、神農大酒店、郵電大樓、百信商場、百貨大樓等單位。這裏是一個三叉路口,右轉不遠就可以進入麗江古城,我們左轉進入新大街,這是麗江新城的第一條街道,也是目前商場最集中、最熱鬧的街道之一。前面一個丁字路口,左轉可以進入福慧路,麗江地區和自治縣兩級府署就在這條路上。

各位來賓,我們下榻的賓館到了。請大家帶好隨身物品準備下車。請大家到大堂後稍事休息,我和領隊立刻給大家辦理入住手續,進房間後首先請檢查一下房間的物品是否齊備,大家可以洗洗臉,喝點水,休息一下。請記住,中午12點在一樓餐廳用餐。因為我們中午飯後就直接到麗江古城遊覽,請帶好下午參觀遊覽的必需品。

古城導遊詞 篇12

各位遊客,參觀完玉泉公園後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將要遊覽的景點是號稱“東方威尼斯”的麗江古城。也是麗江最著名的景點-麗江古城。我們順着從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泉水來到被稱作為“高原姑蘇”的麗江古城。在此各位嘉賓就會想,小X怎能口出狂言,敢把這高原小城稱得如此誇張,其實一點都沒有被小X誇大,麗江古城就是因為有玉泉水貫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東河三條支流,再分成無數股支流。城內亦有多處龍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這種有利的條件,街道自由佈局,不求網絡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鎮,穿牆過屋,“家家流水,户户垂楊”的詩意是這座古城的真實寫照,這裏雖是雲貴高原小鎮,卻頗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山川流水環抱中的麗江縣城,相傳因形似一方大硯而得名“大研鎮”。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組成,大研古城是它們的集中代表,所以人們常常把它叫作大研古城或大研鎮。而且大研古城位於麗江盆地的中心,古城的西南角聳立着酷似書天巨筆的文筆鋒,麗江盆地則象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硯台,古時“研”和“硯”相通,所以古城叫大研。説話間我們便到了古城,城口最引人注意的應該是一雙水車吧,有人説它是子母水車,也有人説它是情人水車。過去古城裏就有水車,今天在一些偏遠之地也在使用。

古城形成於南宋後期,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三萬人,1986年成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除了同蘇州古城一樣具有“小橋流水人家”的特色外,還在古城選址、街道和房屋佈局、納西民居等方面別具一格。

麗江的世界文化遺產由白沙古鎮、束河古鎮和大研古鎮三部分組成,但對於各位嘉賓來説,吸引力最大的是大研古鎮,古城的入口很多,大家隨着小X從右邊的入口進入,看見了顯眼的水車後,緊接着右邊是寫有主席題詞的照壁,古城裏有三房一照壁的民居,那照壁就象各位嘉賓看到得着一塊。再往右是水龍柱,龍是管水的,古城裏的土木建築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這個水龍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災的願望

古城導遊詞 篇13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白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首府大理市,是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全州國土面積2.9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28萬,有13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佔50%,白族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大理歷史悠久,山河壯麗。唐宋時期先後建立的“南詔國”、“大理國”等地方政權延續520xx年,一度是雲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全州可供觀光旅遊景點達130多處。蒼山洱海珠聯璧合、相互輝映;劍川石寶山唐代石窟被譽為“西南敦煌”;佛教聖地雞足山與中國四大佛教名山齊名;巍寶山系南詔發祥地,有規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觀宇建築羣;洱海源頭的茈碧湖、温泉聞名中外。加之獨特的旅遊條件,海外媒介將大理譽為 “東方日內瓦”。

古城導遊詞 篇14

Dali elm leaves for short, is also called the purple city, its history can be traced back to began years, NaZhaoWang GeLuoFeng built my sheep baa city (now the city near the west tower), for its new capital. Ancient city was built in Ming hongwu fifteen years (AD 1382), around 12, the walls of two zhangs five feet, thick two zhangs. North and south, east and west of a door, in both towers, four corners and turrets. Liberation, the walls are broken down. In 1982, rebuilt south side door, door head "Dali" two characters is a concentration of guo moruo calligraphy. By the gates into the city, south Beijing changfu promotes a pass-through northward, became a bustling streets, shops along the street on a par, selling ethnic handicrafts and jewelry, jade, such as marble, tie-dye, etc. Some old curtilage, the streets are also are still to be found, pond in the garden flowers and trees, birdsong, and outdoor streams flowing water channel. "Three Wells, a door a few potted flower" scene still.

The ancient city of east-west nation road, known as the "foreigner street". Here one by on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restaurants, cafes, tea houses and gift shops, trademark, advertising, multi-purpose writing, leaving the country attracts blond "laowai", linger here, looking for ancient east, gradually into a unique scenery.

The ancient city of history can be traced back to began years, NaZhaoWang GeLuoFeng built my sheep baa city (now near the city of the west tower), for its new capital. Ancient city was built in Ming hongwu fifteen years (AD 1382), around 12.

On February 8, 1982, the state council announced Dali is one of China's first batch of 24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The gate of the ancient city of Dali in yunnan province, the first batch of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emperor sai-jo flat yunnan tablet", it stands on the march street street field.

In 1 km northwest of ancient city, is listed as the national first batch of key units to be protec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Dali three towers, and, at the southwest corner of the ancient city a holy temple tower, is relatively and added a layer of bright colors for the ancient city.

Dali city roads are still maintained the chessboard type grid structure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known as the nine street 18 lane. The north-south confrontation of the two towers have been restored.

Foreigners' street in the city from south to north, across a street, deep deep and remote street lane, from west to east, across the city to the polished tile roof, the wall of the cobble stones, according to the ancient city of of primitive simplicity, chic and elegant.

Seen from the features of Dali, the literature building, south gate house, five China building, beicheng gate house, where towering magnificent, the ancient city has an attractive artistically. Streets, bai nationality ancient sweet patina.

An aerial view of Dali ancient city first floor - literature. In Dali ancient north gate 1 km literature building, known as the ancient city of the first door, is the landmark of the ancient city of Dali. Founded in the qing emperor kangxi years. Building the frontal hanging yunnan prefect partial figure Yu Kangxi forty years (AD 1701) the title of "literature of nations" plaque, therefore the literature. Literature building into a Dali passage across the south road on both sides LiuShuCheng shadow, stroke yiyi, quite a picturesque, is the government guideline dignitaries portal. Literature building is two layers of jehiel mountain type civil structure of dysprosium floor, with typical bai architectural features, it stands in the masonry structure above the door, magnificent.

Foreigners' street - nation road. The ancient city of east-west nation road, known as the "foreigner street". Here one by on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restaurants, cafes, tea houses and gift shops, trademark, advertising, multi-purpose, leaving the country writing blond "laowai", linger here naked, looking for ancient east, gradually into a unique scenery.

Dali ancient nanzhao "world first" - five degrees. 5 China building is ancient NaZhaoWang state guesthouse, also called to a building. Since nanzhao, five China building burned down many times, and rebuilt many times, the smaller is built. Five floor area, has formed a certain scale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market, operating varieties include calligraphy, Chinese painting class, character of landscape painting of flowers and birds, etc., and leather trade such as painting, oil painting is very active.

Dali Christian churches. Dali Christian church is located in Dali changfu promotes heping road intersections, was founded in 1904 in June, called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 In 1956, changed its name to "Dali Christian unity". In 1980, changed its name to "Dali Christian church". Again in 20xx changed its name to "Dali Christ church". In 20xx is listed as the municipal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Church timberwork, four left the main structure of soil water tile roof, maintained the style of the western church, but also has strong bai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s, is a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hurch.

古城導遊詞 篇15

徽州古城景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歙縣的核心,是徽州府治所在地,古城五峯拱秀,六水迴瀾,山光水色,楚楚動人。景區內古民居羣佈局典雅,古橋、古塔、古街、古巷、古壩、古牌坊交織着古樸的風采,猶如一座氣勢恢宏的歷史博物館。徽州古城景區轄六個景點:東方凱旋門——許國石坊,徽商花園——新安碑園·太白樓,江南第一街——斗山街,徽商之源—漁梁古埠,徽州大觀園——徽園,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陶行知紀念館。

太白樓位於太平古橋西側,為黃山至千島湖途中必經之地。該樓為雙層樓閣,挑樑飛檐,為典型徽派建築,樓內陳列有歷代碑刻,古墨跡拓片,古今名人楹聯佳名。相傳,唐天寶年間,詩人李白尋訪歙縣隱士許宣平,結果在練江之畔失之交臂,後人為紀念此事,便在李白飲酒的地方建起了這座太白樓。遊客登樓可以飽覽城西山光水色、古橋塔影。

新安碑園緊鄰太白樓,此景區將碑園與園林溶為一體,整個建築依山就勢,多式花牆、漏窗、洞門相互通透,碑廊曲折起伏蜿蜒二百多米。高處立亭,窪處蓄池,竹影婆娑,為徽州私家花園的風格,其園築於披雲峯上,有峯有樓有水,雖然咫尺之地,卻是博大胸懷,饒有山野情趣。

古城導遊詞 篇16

大家好!

歡迎各位來到號稱“世界遺產”的麗江古城。

遊客們,現在我們來到麗江古城。也許遊客們會問我,城門在什麼地方。其實,麗江古城是沒有城門的,這是因為納西族的頭領(在麗江古城裏面住着的人大部分都是納西族的,所以頭領的本人也是納西族的。)姓“木”,如果加上城門和城牆的意思就是“困”字了,所以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沒有建築城門和城牆。

遊客們,我們現在來到了麗江古城中最有名的街道:四方街。這條四方街如蛛網般交錯的,東南西北各有一條出路,這樣説明這條四方街很繁華。地面是由五彩石鋪成的,所以非常堅固,如果你用腳踏上去,就會發出非常清脆的聲音。四方街上的客棧(酒店)都是沒有相同的,如果你在客棧(酒店)上轉幾圈,你絕對會知道這些客棧的不同之處。

遊客們,麗江古城還有一個特別習俗,那就是放河燈。放河燈是一種古老的習俗,據説每天晚上黑龍潭的龍王會順着河水巡遊古城,放一盞河燈不僅能保護古城的平安,更能使自己和家人得到龍王的保護,而在今後日子裏吉祥如意、心想事成。聽了這一個傳説趕快放一盞河燈許一個心願吧。

遊客們,麗江古城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説也説不盡,希望你們會喜歡這些景色。歡迎下次再來。

古城導遊詞 篇17

今天早晨,我們坐車前往了雲水謠景區觀賞土樓。

很快,車子開到了有着“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海滄大橋上,這座大橋耗資了28億才建出來。在這座橋的左邊就是素有“音樂之島”之稱的鼓浪嶼;右邊就是一個廈門唯一的造船廠和一個私人碼頭。藍藍的海水白白的天,水天一色、波光粼粼,很是美麗。

在經過了三個小時的車程後,我們的大巴車終於來到了雲水謠景區。兩邊的樹高聳挺拔,個個站得筆直,青翠欲滴的綠葉和五顏六色的紅花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山水圖。

走了一會兒,我們來到了第一個景點——懷遠樓。這座樓不僅是四層的高樓,而且這座樓也不怕水淹,它曾經被洪水淹沒過三天三夜也沒有壞。因為它的地基是鵝卵石,還墊了兩米,有着這種防水的鵝卵石地基,房子就沒有壞掉。

接着,我們又走到了雲水謠拍攝基地,許多電視劇和電影都是在這裏拍的。這裏有八棵粗壯的榕樹,這些樹一棵比一棵大,一棵比一棵粗:巨木參天、鬱鬱葱葱、綠樹成蔭。

最後,我們來到了最後的景點——和貴樓。這種樓很奇怪,因為它是建在沼澤地裏的,你可能會問:“把房子建在沼澤地上不是會沉下去嗎?為什麼不會沉下去呢?”因為道士説這房子是風水寶地,所以就把房子建在了這裏,剛開始建的時候也是會沉下去的,但是後來房主用了許多木頭當地基就不再沉下去了。這房子外面看起來是一層樓,其實裏面卻有五層樓。這棟樓高14.5米,佔地3000餘平方米,是一棟很大的樓,有許多旅客會去裏面的“進士堂”沾福氣。

參觀完和貴樓後,我們踏上了回賓館的旅程。啊!這裏真好玩!

古城導遊詞 篇18

諸位遊客,大家好。

我國曆史文化名城平遙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聳的磚牆就是我國現存較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通過決議,將我國雲南省麗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蘇省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現在大家可以觀賞一下古城的遠景和比較完整的外觀。

據載:西周時期周宣工為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曾派兵北伐薩猶,並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遠縣城東北約7公里的京陵襯,京陵二字作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這可以説是平遙建城的開端,也是現在乎迢城的前身。從那時起,至今已有2820xx年左右歷史了。

現在這座平送城始建於何時,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大約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時,為避名諱,將原來的平陶縣改為乎迢縣.並把縣治從別處遷到這裏。建城時間應該是這以後的事。在濕長的歷史歲月中.這裏曾有過她的繁華,也曾多次道受戰火的破壞。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城牆,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來的土城牆加高加厚加磚擴建而成的,明清以來雖曾數次維修,但風格未變。

。F遙城內古建築保存很多,像文廟大成殿、清虛觀、市樓、城隆廟、武廟戲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時代風貌。漫步街頭,還會看到各種古色古香的院門、院埔、秸雕細刻的古建築裝飾,甚至還能看到門前的接馬石樁、下馬石等,一派古城風貌。

平遏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名人輩出。是敢於不顧“滿門抄斬”的恐嚇、秉筆直書的若名晉代史學家孫盛、以“映雪讀書”流傳千古的孫康等古代名人,當代已故中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侯外廬、已故語言研究所副所長侯秸一、已歇中國文學研究會會長王瑤、著名畫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郎蘭英等都出生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適古城不愧為歷史文化名城。

(過急濟橋)

我們現在正行駛在惠濟橋上,惠濟橋是一座九拱石橋,修建於清代康熙年間,同治年間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親筆為它寫道碑記。這座橋規模不等大.歷史也不算很長,但造型優美.橋面平坦,沒有像一般石橋那樣高高隆起,便於車馬行走。而且更有一個奇處,就是這座橋下還有一座橋。下面的橋不見文字記載,人們原來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場暴雨造成特大洪災,滾滾洪水帶走了不少淤積多年的河沙。水退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原來惠濟橋疊架在舊橋的橋面上,形成橋上橋的奇觀。利用舊橋做新橋的牢固基礎,既節省財力、人力,又省時間,多聰明的構思叼!這在造橋史上也是一個奇蹟。

平迢古城到了.請大家隨我上城牆參觀。

(過急濟橋)

我們現在正行駛在惠濟橋上,惠濟橋是一座九拱石橋,修建於清代康熙年間,同治年間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親筆為它寫道碑記。這座橋規模不等大.歷史也不算很長,但造型優美.橋面平坦,沒有像一般石橋那樣高高隆起,便於車馬行走。而且更有一個奇處,就是這座橋下還有一座橋。下面的橋不見文字記載,人們原來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場暴雨造成特大洪災,滾滾洪水帶走了不少淤積多年的河沙。水退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原來惠濟橋疊架在舊橋的橋面上,形成橋上橋的奇觀。利用舊橋做新橋的牢固基礎,既節省財力、人力,又省時間,多聰明的構思叼!這在造橋史上也是一個奇蹟。

平迢古城到了.請大家隨我上城牆參觀。

(帶遊客進“下東門”)

這裏就是乎迢方城的“下東門”。大家看這高達12米的城牆多雄偉、多壯觀。在城外,本來還有護城河.城門處架有吊橋.在古代戰亂的日子裏.這的確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防線。

我們進來朗這個地方是下東門甕城,它是為保衞城門而設立的。城門是城牆上的薄弱環節,有了甕城.就大大增強了城池的防衞手段。這裏地方根小,四周為高牆圍護,即便敵人攻入甕城也只能進來少數人,而且立即陷入包圍之中,成為甕中之鼈。有的甕城門並不是開在城門對面,而是拐個彎開在旁邊.更可防止衝入的敵兵一較作氣衝到城門下.通過拐彎來消解敵兵鋭氣。這些設計思想都是古人在長期實戰經驗中總結出來的。

大家看.甕城裏還有一個建造講究而小巧的院落.這是幹什麼的呢?原來這是一座小關帝廟。關帝是武聖人.把關廟修進甕城裏,卻是平迢人的獨特創造。請大家隨我進城,上城牆參觀。

現在我們已經在城上了,這裏本來還有城樓.在戰爭中毀掉了。這座建在城牆上的台,傳説就是尹吉甫的點將台。尹吉甫是周宣王的大將,在歷史上遊藩有名,《律經衝的《較高》、《冠R2等幾首詩就是他作的、前面提到的那有名的對北方遊牧民族0l猶的北伐,就是由他指揮的。為了鞏固北伐的成果,他還在這裏修建了京陵城。尹吉甫遺蹟這裏還有多處。在京陵村附近還有一處村茁叫尹村,傳説是尹吉甫當年駐兵酌地方。在上東門外有尹吉甫募,募前一通明代石碑上大書“周卿士ZJ吉甫神道”八字。上東門裏還有一座紀念尹吉甫的小廟。

請大家隨我觀賞一下古城的建構。

(帶遊客向南浸步.邊走邊説,約走2—3個墩台即可停下)

我們看城牆上兩邊各有一道短堵,叫女兒牆,為什麼叫女兒牆呢?宋代官府編寫的《營造法式》上有個書面解釋:“言其卑小。比之於城,若女子與丈夫也。”意思是説城牆高大厚實,保偉丈夫;女牆單薄短小,像弱女子。民間有的地方卻流傳着這樣的故事:早先城上並沒有女兒牆,有一次一個老人被拉來做工,和他相依為命的小孫女也天天隨他來到城上.坐在旁邊觀看。一天,一位累極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競走到城牆邊上,小女孩伯他掉下城去,用力向裏推他,不料用力過大,民工雖得救了,小女孩卻摔死了。為了紀念她,工匠們在城上修起了矮牆,並把它叫做女兒牆。這實在是個感人的故事,但確實説明了女兒牆的保護性功能。我們看:兩邊的女兒場並不一樣,向外的女兒牆上還修築了垛口,垛口還留着供臆望和射擊使用的小孔.這當然是為了實戰的需要。

大家都注意到了,城牆每閒一段,就有一個向外突出的部分,這叫做墩台.墩台是幹什麼的呢7它是保衞城牆的。我們知道.古代攻守城他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彎機,上面既可射下去,下面也可射上來,因此守城的士兵輕易不敢探出身去。這樣,城牆腳下反麗成丁防禦的死角。有了墩台.就可以彌補這個不足、從三面組成一個強大的立體射擊網,城防力量大大加強。在每個塌台上,還修有一座敵樓,上面有孔,也是為觀察和射擊用的。

幹遙古城除了具備這些共性持點外,還有自己獨特的地方。

乎遙俯視似龜形,歷來有龜城之稱.據説是取神龜壽水長存之意。全城六座城門,南門似頭,城門和甕城外門都向南.任龜首自由伸縮,北門似尾,甕城外門拆而東向,好儡龜尾東甩:東西各二門似龜腳.三座甕城外門拐向南開,好像神龜正續緩伸腿屈肢向前爬行,只有咱們剛才進來的下東門甕城外門不向南拐而向東開,傳説是伯神龜爬向別處,所以用一根無形的繩索把左後腳牢車地拴在城東Lo公里的麓台塔上,把這條腿都拉宜了。在南門外左右各有一口井,人們説那就是神龜的一對明亮的眼睛。在市中心,也就是龜心的位置,還修有一座市樓,就是我們看到的那座高踞眾屋之上的樓,在市樓樓頂兩坡上,還用黃、藍兩色琉璃瓦拼出雙喜字相壽字,它充分體現了古城獨特的文化氛圍,表達了乎迢人民良好的願望,這可以説是龜城城建構思的畫龍點暗之作了。

乎迢城內文物眾多,西南方向那一片覆蓋琉璃的建築,就是城因廟、財神廟建築羣,近處觀看,可以見到它館角高桃、羣昂飛動、油漆彩繪的壯麗景色。在它附近很顯眼的那座現代大樓是平適中學教學樓。文廟大成殿就在校園內,從這裏看不清蔑。為保護原來的風貌,古城中一般是不準建樓的,幹迢人卻為學校破例修了一座教學樓,足見對教育的重視。平迢中學也不負眾望,一直以優異的成績保持着這所省級重點中學在省內的領先地位。

古城導遊詞 篇19

好了,現在大家跟我進古城看看。

麗江古城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濃烈人文氣息的小城。

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鋪的大多都是紅色角礫巖,雨季不會泥濘、旱季也不會飛灰,石上花紋圖案自然雅緻。看,光滑潔淨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結構的房屋、無處不在的小橋流水。

古城導遊詞 篇20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是這次帶領大家遊覽平遙古城的導遊——李靜誠,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接下來的時間我將會為大家介紹古老的平遙古城。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了平遙古城,平遙古城是我國4A級景區,始建於公元前820xx年——公元前782年,公元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它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大家看到的這座高大雄偉的城牆有6163米長,12米高,重建於1370年,垛子處高約2米,頂寬約3——5米。請大家跟隨我一起去古城裏面仔細看一看吧!

平遙古城的交通脈絡由四條大街,八條小街,七十二個蜿蜒的巷子組成。這四條大街中的南大街是平遙古城交通脈絡的中軸線,從東西大街的銜接處開始,到大南門結束,以古市樓貫穿南北,在街道兩旁,琳琅滿目的飾品和可口的食物都擺在店鋪的櫃枱中,是平遙古城最繁華的商業街,被譽為中國的“華爾街”。西大街從下西門開始,到東和南大街的交匯處,與東大街呈一條貫通的主街。西大街是中國著名的第一家票號——日升昌的誕生街,所以西大街又被譽為“大清金融第一街”。八小街和七十二巷的名稱各有來頭,有的得名於附近的建築或醒目的標誌,有的源於祠廟,還有的已經不知道名字了。

平遙古城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説,鳥瞰古城,它形似龜狀,城門六處,門外兩眼水井似龜眼,北門為龜尾,是全城的最低處,東西一共四座甕城,雙雙相對,上西門、下西門、上東門都是向南開,只有下東門是向東開,據説人們是為了不讓烏龜爬行才把它的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所以平遙古城又叫龜城。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解到這裏,大家可以自行參觀古城,參觀過程中,請大家不要亂扔垃圾,不要亂刻亂畫,文明遊覽。謝謝大家!

標籤: 導遊詞 古城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xnd94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