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孟府導遊詞

孟府導遊詞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周朝諸侯國鄒國(今山東省鄒城)人。孟廟,是歷代祭祀戰國時思想家孟子之所。孟府,是孟子嫡系後裔居住的宅邸。下面是應屆畢業生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孟府的導遊詞,歡迎借鑑!

孟府導遊詞

孟府導遊詞

孟府又稱為“亞聖府”。是孟子嫡系後裔世代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始建於北宋末期,距今已有880 餘年歷史。孟府佔地約 2 萬平方米,前後七進院落,保存樓、堂、閣、室 200 餘間。

一進院

孟府大門正中懸掛着“亞聖府”鎦金豎匾。進入大門,便是孟府的第一進院落。東西廂房,是當年孟府內差役、守衞人員居住和看守的地方。第二道大門上方“禮門義路”橫匾,出自於《孟子?萬章下》“夫義,路也;禮,門也,唯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在這裏,孟子用了一個比喻的説法,把“禮、義”比喻為“門和路”,認為要成為君子,必須要依據仁德,遵循義理來做事。

二門內的牆壁間鑲嵌着“為懇恩照例優免以杜攀擾事碑”,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 年)所立。碑文中記述了明王朝欽賜的廟户、禮生、佃户、灑掃、差役等,並有不得滋事、攀擾等事。據史書記載:自宋代始,宋、元、明、清歷代均賜孟氏田產、廟户,至明景泰年間朝廷詔賜孟廟祭田已達 56 頃之多。

二進院

儀門

又稱“垂花門”,建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 年)。在封建社會,只有列土封侯的邦君才有資格建造這種形式的門,此門平時不啟,每逢孟府喜慶大典、皇帝幸臨、宣讀聖旨或舉行重大祭祀儀式時,才在禮炮聲中開啟。

日晷

大堂東側的日晷,是我國發明最早的計

時器之一。它由晷盤和晷針組成,在晷盤上 刻有十二個時辰,當太陽照射在晷針上,晷 針的影子隨着太陽的升落而移動,落在不同的刻度,就表示不同的時辰。同時,晷盤的擺放也是很有講究的,它要根據各地的經度和緯度的不同,做不同的傾斜度,這件日晷是垂直安放的,所以計時並不準確。在它的西面相對而立的石器是嘉量。嘉量是封建社會的一種標準量器,全器從大到小依次為:斛、鬥、升、合、龠,含有統一度量衡的意義,象徵着國家統一和強盛。嘉量和日晷都是效仿皇宮格式來擺放的,是一種權力的象徵。

大堂

大堂,是孟府的主體建築,是孟子嫡系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開讀詔旨,接待政府官員,申飭族規家法,以及節日、壽辰舉行重要儀式的地方。堂前檐下正中懸掛着清雍正皇帝手書欽賜孟子第六十五代孫孟衍泰“七篇貽矩”堂匾。“七篇”指《孟子》一書,是由《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七個篇章組成。雍正皇帝的用意是告誡孟家後代要用孟子的《七篇》作為言行的準則和行動的規矩。門兩側的抱柱對聯,上聯為:“繼往開來私淑千年承燕翼”,下聯為:“居仁由義淵源百代仰先烈”。意思是説孟子繼往開來繼承孔子學説使之傳世千餘年,孟子的仁義思想淵源百代使後人敬仰先賢先烈的功績。書寫者是著名書法家、中國書協副主席王學仲先生。

大堂正中木製暖閣內設公案,背景繪製暗八仙等圖案,暖閣兩側陳列着各種執事。明景泰二年(1451 年),孟子第五十六代孫孟希文被加封為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其主要職責是管理孟府內部事物,主持孟子祭祀,編撰孟家家志《三遷志》等,享受正七品待遇。到了民國二十四年(1935 年),國民政府撤銷了“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這一封號,改封孟子七十三代孫孟慶棠為“亞聖奉祀官”,管理孟子祭祀活動及孟府內部事務。至此,“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的封號共沿襲了 18 代,長達 486 年。

大堂兩側東西各有一間亭子,名“鼓樂樓”。每逢孟府有重大喜慶活動時,在此擊鼓奏樂。東側有一處獨立的院落為五代祠,是祭祀孟氏五代之內的宗族家祠。

內 宅

穿過大堂,進入內宅。內宅門在封建時代是一道禁門,一般人不得擅自入內。內宅門的外檐木坊上有三幅精美的透雕圖案。從東面看第一幅是“鶴鹿同壽”,寓意夫妻團圓和睦,白頭到老;第二幅為“鯉魚跳龍門”寓意加官晉爵,望子成龍;第三幅為“麒麟送子”,寓意為世世代代,香火不斷,後繼有人。

進入內宅門,便是孟府內宅。是孟家的嫡裔世代居住的地方。院內有一株古老的木香,又名荼糜,每年四、五月間開花,花為白色,香味濃郁,又稱“十里香”,唐詩中有“開過荼糜花事了”的名句。

世恩堂

院落的正廳名“世恩堂”,意為世代享受皇恩。中堂的《蟠桃大會》,是民國年間孟氏的一位族長孟繼彬送給孟繁驥三十大壽的賀禮,兩側的對聯是孟繁驥的父親孟慶棠到南京受封“亞聖奉祀官”時,書法家傅安送給他的:“淑慎其身令德壽豈,朝宗於海出言有章”,語出《詩經》,意思是説:良好的道德修養使他能夠長壽,知識淵博出口成章,讚美了孟慶棠的學識和人品。

賜書樓

穿過內宅院,便到了孟府的第四進院落——賜書樓。賜書樓古樸典雅,經古建築專家祁英濤同志鑑定,為明代建築,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是孟氏後裔存放皇帝欽賜墨寶、書籍和家族檔案的地方。現今舉辦的《孟子世家檔案》展覽,翔實地展現了孟氏後裔的家族史,並展出了保存完好的族譜、聖旨、祭器等文物真品。同時,展覽中還以座標軸的形式,標出了鄒城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不僅有孔子、孟子、匡衡、王叔和等大賢巨擘,還有歷史上發生在鄒城的重大事件。這些內容與中華文明史緊密相連,展現了鄒魯文明獨特的文化魅力。

上書院

孟府的第五進院落為上房院,是孟氏五代之內近支居住的地方。穿過上房院,面前的這座兩層樓即是延祿樓,當年是孟氏嫡裔女兒們居住的地方。延祿樓重修後更名為孟府養生堂,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孔孟養生文化,一部《孟府養生經》貫穿於整個展覽。它把孔孟的修身養性之道探微發引,借鑑了道家“崇尚自然,清靜無為,天人合一”的養生理念,汲取了祖國中醫學養生精粹,堪稱一個養生錦囊。《孟府養生經》以修品德、調陰陽、和氣血、保精神為框架,從修心、氣養、形養、食養、藥養四時調攝等方面入手,運用大家喜聞樂見的三字經格式,對孟府的養生之道作了較為全面的總結,以期達到“承接傳統、頤養生命”的目的。

西路佈局

孟府的西路佈局主要建築有後學、習儒館、感恩堂、西跨院、見山堂。

後學

後學,是孟氏嫡裔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的子弟讀書上學的地方。孟氏對子弟的教育一直都非常重視,最早是集中到曲阜受教,歷史上有孔、孟、顏三氏學和孔孟顏曾四氏學的記載。後世各氏單獨辦學,孟氏家學名為“三遷書院”。大約創辦於六十九代孫孟繼琅之時,七十代孫孟廣均死後漸廢。前學,選擇近支學行兼優的入塾就讀,目前正在整修。

孟府習儒館、感恩堂、養生堂以及“諸子百家”等展覽,是“修學遊”產品的重要載體。鄒城“修學遊”產品,是以“孟子故里讀孟子,謀事做人平天下”為理念,通過“修學在鄒城、吃住聖人家”讓廣大遊客充分領略儒家文化中的謀事之道、做人之道和為政之道。

習儒館

孟府習儒館,是針對中小學生學習國學創建的一處教學基地,它仿效古代私塾學堂的樣式佈置了講儒堂,聘請專家學者開壇講學,學生們通過誦讀經典、講故事、表演小型戲劇等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他們學儒習禮、做少年君子的情懷。山東大學龐樸教授、四川大學鍾肇鵬教授、台灣大學傅佩榮先生、美國哈佛大學杜維明先生等都在此開壇設講。對此,各大媒體都做了隆重報道,產生了極好的社會反響。基於習儒館在傳承弘揚儒家文化方面所起的積極作用,山東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相繼把它列為“教學科研基地”。

感恩堂

孟府感恩堂,是以“感恩父母、擁抱未來”為主題的大型展覽,學生們看展覽、聽講解、在小舞台發表感恩宣言,許多父母和孩子在此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後花園

孟府後花園,20 世紀 50 年代既已荒廢,現在改建成了和修學遊相配套的食宿基地,可 以容納 160 餘人同時食宿,擁有 100平方米的大型教室四處,生活配套設施完善,是一處經濟、實用的旅遊接待基地。

國小樓

孟氏國小樓,創建於民國三十二年(1943 年),是孟繁驥先生繼任亞聖奉祀官後重新創立,最初基本上仍是私塾性質,後陸續擴充到四五十人,便在此基礎上改為孟氏子弟國小,當時授課內容,四書只讀《孟子》,新課程有國語、算術、常識,均採用當時國小課本。作為學校一直延續到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

國小樓西側,是世恩堂的西跨院,為孟家次子居住的地方。

見山堂

大堂旁邊的建築為“見山堂”,是當時孟氏後裔接待和宴請賓客的地方。門外有一塊玲瓏的太湖石,稱“見山石”,取意於“開門見山”之意,意為朋友之間要襟懷坦蕩、坦誠相見。在太湖石上面刻有清代金石學家阮元手書的一首詩《謁孟廟》。

此詩為阮元在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督山東學政時來鄒祭祀孟子考察四山摩崖時,在孟府所作。碑文共 8 行,共 75 字,上有啟首章一方,文後有印章兩方,又隨山石起伏之勢而刻,字體秀逸典雅,結體嚴謹,詩文凝練概括,詩意深邃,音韻得當,此刻石無論從詩文還是從書法藝術上看,都是難得的珍品。

側面是孔子第六十九代孫孔繼涑的一首手書詩文,意思是:蘇東坡任杭州令時和他的一位朋友參廖子在和一首“昏”字詩,蘇東坡的書童思聰在一旁隨口吟出了“千點亂山橫紫翠,一鈎新月掛黃昏”的詩句,蘇東坡聽了大為讚賞。這個故事選自清代袁枚的《隨園詩話》中的一則《坡仙軼事》。孔繼涑為清代書法家,因其遭受不白之冤,十八年未下玉虹樓,他將廣泛收集來的古今名家的書法作品,刻意鑑別臨摹,而後精工鐫刻於石。其書法博採眾家之長,融會貫通,自成一體。

千年孟府,灰瓦白牆,花木葱蘢,處處瀰漫的書香和滿架的薔薇,一定會讓您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景區信息

地址:鄒城市亞聖路1498 號電話:(0537)5252098

交通:G3 京台高速—鄒城出口下—342省道向西行駛—至 104 國道南行約 1 公里—唐王湖處西行約 100 米即到景區

標籤: 導遊詞 孟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w4yye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