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通用21篇)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通用21篇)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這個聞名中外的杭州西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陳,大家可以叫我陳導,今天,我會帶大家遊覽三個景點,柳浪聞鶯,長橋公園和花港觀魚。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通用21篇)

現在,我們的大巴車行駛在南山路上,第一站是柳浪聞鶯。為什麼要叫它柳浪聞鶯呢?等到了景點,大家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你瞧,這裏是柳浪聞鶯,岸兩邊種滿了楊柳,一陣風吹過,那些楊柳像一位位舞蹈家翩翩起舞,非常美麗。你們聽,“嘰嘰喳喳”的聲音,是小鳥歡樂的樂曲,它們就像柳姑娘的樂師,為楊柳伴奏。如果你想放鬆一下,只要在這湖岸邊走一走,一定會陶醉其中。

現在讓我們繼續往南走,來到的是長橋公園。它雖名為長橋,實際上它的橋並不長。長橋公園裏的小橋流水分外幽靜。如果你想遠離城市的喧鬧,聽着鳥兒的叫聲,聞着桂花的香味,十分愜意。現在讓我們休息一下,大家可以拍拍照片,但是千萬不可以掉隊哦!

我們現在離開了長橋,繼續向前進,來到了著名的花港觀魚。現在正是金秋時節,也是菊花開放的時候,走進公園,大家可以盡情觀賞,可是千萬不要踩壞了花草。花港觀魚不光只有花兒美,魚兒更美,還可以去那邊買一些魚飼料喂喂這些可愛的魚。現在大家自由活動,下午三點準時在大門口集合,請大家注意安全!

很高興大家都能準時回到這裏集合,我們今天的遊覽已經結束,西湖的美景多得數不過去,歡迎你們再來遊玩。最後,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見!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 篇2

故宮是我國最大、最完整的皇宮,在世界上堪稱最為壯麗的古代建築羣,己有近600年的歷史。

故宮是我國明、清兩代24個皇帝的皇宮,故宮的建築佈局分為外朝和內廷。外朝是皇帝舉行大典和召見大臣的主要場所。其中建築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三大殿,文華殿和武英殿分立兩側。內廷是皇上處理日常政務和後宮嬪妃及幼年的皇子居住、遊玩、奉神的地方。

故宮共有9000多間宮殿,雕樑畫棟,殿宇輝煌,極盡華麗威嚴。故宮是我國古代建築大師和能工巧匠非凡技術和豐富相象力的結晶。如:太和殿中有72根支柱,其中6根支柱是鍍金的,上有金龍盤繞。透過欄杆往大殿裏瞧,你們會瞧見大殿裏金碧輝煌。寶座是鍍金的,扶手是鍍銀的,4個香爐是用香木做的,真是富麗堂皇。太和殿後是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休息的地方。最讓你們驚歎的是保和殿後的一塊石雕。石雕長16.57米,寬3.07米,厚1.7米,有200多噸重。上面雕着波濤洶湧的大海,騰雲駕霧的飛龍。故宮真不愧為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呀!

現在我給大家兩個小時的自由參觀時間。請大家面對我們祖先留下的這些文物時,要格外珍惜,小心,不要損壞,大家可以用照相機照下自己喜歡的部分。還有,除了照片,你什麼也別帶走,除了身影,你什麼也別留下。

我們該回去了,希望大家喜歡北京,有機會再來北京參觀其它20處文化遺產。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 篇3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請大家多多關照,大家都可以叫我林哥。俗話説得好:不登長城非好漢。今兒就讓我們做一回好漢。”

大家看!遠看長城,它像一條神龍在崇山峻嶺間蜿蜒盤旋,化為我們今天的萬里長城,守護着這片好江山。它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一共有一萬三千多裏。城牆外沿有兩米多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城牆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壘。打戰的時候,城台之間可以互相響應。我們要是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就會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不要瞧不起這些數不清的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

萬里長城還有一個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一條神龍來到這裏,被這片美景所吸引了,就在這住下了。又過了許多年,神龍死了,它的身體化為一股金煙,鑽進了地下。過了幾天,海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海浪,巨大的海浪正要把這些山脈弄成平地的時候,突然,埋葬神龍的地方出現了一股金煙,這股金煙又凝結成神龍,神龍向巨浪飛去。漸漸地,巨浪消失了,神龍也消失了,當地人民為了報達神龍,就建立了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好了!我也不多説了,準備好了嗎?讓我們真正做一回好漢,咱們走。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大家好,很高興能成為你們的導遊,我姓戴,你們可以叫我戴導,今天我們遊覽的地方——麗江古城。

大家跟我來。這裏就是麗江古城。麗江古城具有自然與人文雙重魅力被人們稱為忘卻時光之地,又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城牆的古城。麗江古城地處雲貴高原,海拔2400餘米,全城面積達3.8平方公里。我們現在來到了虎跳峽。

這有一個傳説。怒江、瀾滄江、金沙江是三姐妹,大姐怒江愛發怒,二姐瀾滄江愛着急,三妹金沙江嫻靜。父母要把三姐妹嫁往西方,金沙江暗約兩個姐姐往南逃去。來到麗江石鼓鎮,兩個姐姐執意繼續南遊,金沙江卻立志去太陽升起的東方,就告別姐姐,轉身向東去,於是形成了“長江第一灣”。父母派玉龍、哈巴兄弟追逃的三姐妹。兩兄弟來到麗江白沙,面對面坐着擋住去東方的路。兩人跑累了,約定輪流守候,誰放走姐妹就按家法問斬。輪到哈巴守候的時候,玉龍睡着了。金沙江見狀,就放輕腳步,唱起優美的催眠歌。她一連唱了十八支,哈巴聽着也睡着了。金沙江乘機從他們的腳掌間溜了過去。玉龍醒來,見金沙江早跑到東方去了,而哈巴還在酣睡,只好按家法砍下哈巴的頭,轉過背痛哭。兩兄弟從此化成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哈巴的頭變成一塊巨石落在江中,形成虎跳峽,而金沙江唱的十八支歌變成了虎跳峽的十八灘。

麗江古城到處有美麗的景象,説也説不盡。剩下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拍照,注意安全。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壇。

天壇是明朝永樂皇帝建成的祭天聖殿,主建築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天壇有外壇牆和內壇牆,北圓南方,寓意天圓地方。乾隆年間,將大祀殿改為現在祈年殿,將屋頂改為藍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築羣。

這一祭天聖地,在1860年遭遇了英法聯軍的洗劫,1900年又遭到了八國聯軍的蹂躪,新中國成立以後,這裏成了着名的旅遊景點,還有很多健身的人們。

現在就讓我們沿着當年皇帝登壇的線路開始遊覽。

現在我們是沿着天壇建築的中軸線在向南行進,將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壇。圜丘壇有兩道圍護牆,外方內圓,符合天圓地方的説法。每道牆都有四組門,門的大小都不一樣,這是因為中門是皇帝專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從左側的進入;而其他的官員只能從右邊最小的門通過。來到圜丘壇下,我們馬上就要開始登壇了,不過要請您留心數一數,每一層壇面有多少台階。到了最高層,大家都會發現,壇上所有的階數,都是九或九的倍數。這些難道都是巧合麼?當然不是,因為古人認為九的極陽數。所以工匠們變用這個數字來賦予圜丘壇的“崇高”之意。

謝謝你們來北京天壇,歡迎下次再來啦!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 篇6

歡迎大家來到長春長影世紀城!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_,大家可以叫我小_。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在長春市東側,有一座集世界上最先進的各種特效電影於一體的影視主題公園 ,為世界獨有、令人稱奇的電影主題公園———長影 世紀城。它位於吉林省長春市 美麗的淨月潭畔,長影世紀城是中國第一家世界級電影主題娛樂園 ,是長影改革、二次創業 的標誌性工程。在上個世紀末,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電影業遇到了來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等多方面的嚴峻挑戰,被譽為新中國電影搖籃的著名的長影製片廠,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和發展的困境。

在中央有關部門的指導和關懷下,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長影積極穩妥地推進了體制改革、機制創新 ,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相一致、與電影創作生產自身規律相符合的現代企業制度 。在取得改革成功的基礎上,長影集團 借鑑國際電影產業的成功經驗,依據自身深厚的電影文化底藴,把現代電影工業與旅遊業結合起來,延伸電影產業鏈 ,打造出中國第一家世界級電影主題娛樂園,開創了中國大電影時代 的新模式。

長影世紀城薈萃好萊塢、精選迪斯尼,站在兩個世界 主題公園巨人的肩膀上,成為中國人自己的 “ 東方好萊塢 ” 。 長影世紀城獲“20_年度吉林省最受歡迎省外旅遊景區”稱號。

長影世紀城作為電影主題娛樂園,圍繞着電影主題開發了一系列娛樂項目 。

特效電影是長影世紀城最具特色的旅遊娛樂產品。在長影世紀城園區內,設有 3D 巨幕, 4D特效,激光懸浮、動感球幕、正交多幕等五個特效影院 。把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特效電影彙集於一個園區內,好萊塢、迪斯尼都沒有做到。因此,長影世紀城又被人們譽為 “ 世界特效電影之都 ” 。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 篇7

大約四十分鐘的路程終於到達目的地,哇,好多的人啊!車子剛剛停下,小妹和我便迫不及待的跑到售票口,大聲喊:“爸爸媽媽,快點買票來啊,我好想進去玩水。”

進入驗票口,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像屏風似的山巒,高高的直入雲端,山腳下一條清澈的河流蜿蜒的從遠處流下來,河流兩邊長着好多粗大的梨樹,我猜或許是因為這些古老的梨樹才叫梨木台的吧。我們邊走邊欣賞着路邊的一草一木。步入景區裏很是涼快,陣陣的涼風吹拂着花草樹木,它們好像在歡快的跳舞“歡迎你們的到來”。

我們正被美麗的景色吸引着,爸爸説:“聽水流的聲音,前面一定是有大瀑布,我們快點走”。小妹和我跑在最前面。哇,好大的瀑布啊,好清澈的水,能看見水潭裏白淨的石頭。趕緊挽起褲腳下水。呀,好涼好舒服,一下子趕走了身上的汗珠。“注意安全,千萬不要去水深的地方玩”媽媽大聲的説着,可在我聽來,完全被瀑布聲淹沒了。我和小妹嬉笑着,歡快的玩着潑水。這裏的水都是甜絲絲的,清請澈澈的。我們在這裏玩了好久才又向景區深處走去。

那是什麼?難道一座大山被神斧從中間劈開了?一座高入雲端的大山中間出來一條通向天空的階梯——天道。一台一台的台階直上直下的,陡峭的很,我猜這就是通向天空的道路。因為小妹走的累了,我們在這裏一直玩到傍晚才戀戀不捨的返回。

好開心的一天,美麗的梨木台,有時間我還會來看你。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 篇8

伴侶們,各人好!接待旅行遊覽驪山風光區。此刻,我們從驪山的東大門(史稱昭陽門)入園,起首各人看到的是驪山勝蹟圖,先相識一下驪山的輪廓。驪山是國度AAAA級旅遊區,國度地質公園,國度級叢林公園,海拔1302米,對象長25公里,南北寬13.7公里,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從地質角度來講,驪山是燕山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帶的一個孤獨的地壘式斷塊山,經行為時期呈整體上升,形成北高南低的斷塊。

在陝西境內,驪山險要不及西嶽,綿亙不如太白,徒峭不如龍門,但卻以“秀”而有名於世,因此又名繡嶺,本日人們風俗上把驪山分為東,西繡嶺,西繡嶺上首要漫衍有狼煙台、永生殿遺址、晚照亭、老母殿、老君殿、兵諫亭、三元洞等景點,東繡嶺首要漫衍有上善湖,七夕橋,上德苑,達摩洞,舉火樓、石甕寺、石甕瀑布、雞上架、遇仙橋、秤砣石等景點。勝蹟圖下面的這些浮雕造型示意的別離是女媧補天、永生殿盟誓、遇仙橋、秦始皇戲神女、張騫出使西域等驪山傳説。相識了驪山或許環境後,請各人拾級而上,我們邊走邊聊,去細心體味這座汗青文假名山奇異的韻味。

“驪山雲樹鬱蒼蒼,歷盡周秦與漢唐。一脈温湯流日夜,幾抔荒冢掩皇王。”這是聞名學者、墨客郭沫若老師對驪山名勝及其汗青職位適當而精確的歸納綜合。

起首來到兵諫園。兵諫園是為眷念西安事務65週年,弘揚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的愛國主義精力而建。園內展出有與西安事務有關的飛機、火炮、汽車、裝甲車等武器。西安事務浮雕再現了西安事務的汗青進程,是迄今獨一全面反應西安事務史實的浮雕,於__年12月12日——西安事務68週年時對外開放,成為我們回首汗青的活躍課本。(兵諫園及西安事務浮雕簡介附後)

下面,我們將要旅行的是記實“西安事務”這段非凡汗青的重要景點——兵諫亭.1936年這裏產生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務”,在一陣槍聲中,臉色惶恐的蔣介石從華清池後門經這條路向後山逃跑,50歲的蔣介石在匆忙的飛躍中不警惕掉進了一個石縫裏,扭傷了腳,於是他只能順勢藏在石縫中,聽其自然了。雖然蔣委員長沒有我們本日這麼清閒,各人可以想想看,嚴冬臘月,近50歲的蔣介石,身披寢衣,腳踩拖鞋,惶恐失措是多麼的狼狽。這個石縫本日如故齊備地生涯着,而且加修了防護鐵鏈,以確保旅客安詳,這塊有斑紋的大石頭,就是“虎斑石”,關於這塊石頭尚有一個風趣的傳説。

面前這座石亭就是聞名的兵諫亭了。九一八事務後,蔣介石攜老婆宋美玲來陝,以遊山玩水為名,部署大侷限的剿共勾當,時代,張、楊兩將軍在洛陽、西安、臨潼等地數次勸諫蔣“聯共抗日”均遭到拒絕,1936年12月12日破曉4時許,張、楊帶兵對華清池形成包抄之勢,酣睡中的蔣突聞槍響,倉惶在兩名侍衞攙扶下從華清池五間廳後窗逃跑,藏於半山腰虎斑石東側石峽洞內,其後被搜山隊伍發明,扶掖下山,送往西安,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務”,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促進了國共第二次相助,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基了堅硬的政治基本。

這座高4米,寬2.5米的石亭,建於1946年3月,由胡宗南提倡,黃埔軍校七分校全體士官捐獻而成,名曰“正氣亭”,是臨潼最早的鋼筋水泥構築物,同時,王耀武、陳誠、衞立煌等人在巖上題有“費力卓絕”等詞,後被銑刷,解放後該亭改名為“捉蔣亭”,1986年12月在眷念“西安事務”50週年前夕,順應統戰事變必要,再次易名為“兵諫亭”,並用藍田美玉製成匾額懸於其上。

下一個景點是晚照亭,各人都知道“驪山晚照”是“關中八景”之一,這座重檐鑽尖頂方亭就是取“驪山晚照”之意,建於1981年,從這裏可鳥瞰華清池、東花圃、臨潼全景和渭水。據記實,每當雨過天晴,雲開霧散,驪山似一匹青色的駿馬,青葱欲滴,清楚可見,在斜陽的映照下似披上了一層迷人的桔赤色,更顯得流光溢彩,嬌媚感人,有緣人才得一見。關於驪山晚照有二首詩最為聞名,一首是明代墨客劉儲秀所寫,“由來驪山多奇峯,一望嵐光翠且重。復此夕陽相映處,紅雲朵朵照芙蓉。”另一首是清代名人朱集義所寫,“幽王遺沒舊荒台,翠柏蒼松繡作堆,入暮晴霞紅一片,疑是狼煙自西來。”此刻,我們只能從這些詩文的意境中去體味驪山晚照的光輝。各人可以隨意留覽一下,藉此機遇,我向列位先容一下臨潼的汗青。

臨潼位於關中平原中部,西距古都西安30公里,面積890平方公里,生齒65萬。元代早年渭河南北分兩縣,南為驪戎(這也是驪山的由來),北宋時因驪戎東臨臨河,西臨潼河,兩水環抱入渭河,故改為臨潼縣,(1997年6月30日撤縣設區)。臨潼自古是一個風水寶地,人傑地靈,祖先為我們留下了無盡的寶藏,今朝臨潼的文物區首要有三大部門,一是以姜寨遺址為代表的始前文化區,二是以戎馬俑為代表的秦文化區,三是以華清池為代表的唐文化區,以是內地人無不孤高地説,在臨潼每一腳踩下去都是秦磚漢瓦,本日的臨潼人也在為把臨潼成長成一個旅遊名城而全力。此刻我們看到的是並蒂皂角樹,是由楊貴妃與唐玄宗在永生殿前親手種下的,是他們悽美戀愛的永恆見證,“七月七日永生殿,夜半無人密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被傳為千古韻事。

坐落在驪山第二峯的老母殿是為了眷念傳説中中華民族首創人女媧而建的,相傳女媧“摶黃土做人”,締造了人類,又在驪山煉石補天,豐功偉績,後裔人尊她為“驪山老母”,她身後,人們將其葬於驪山之陽(今藍田縣境內)又在驪山上修女媧祠眷念.據載,女媧本為驪山四面一名精巧的氏族首領,每當夏曆六月十三日,四方羣眾攜牀單幹糧,夜宿驪山,祭奠老母,這個風尚沿續至今,稱為“票據會”,並逐漸成為一種四面住民的歡悦節,廟會時代,寺前廟後,人頭攢動,好不熱鬧。這裏也是驪山又一個最佳觀景點,從這兒遠眺,重山疊障,蒼翠欲滴,不覺使人神清氣爽。

各人面前的這座大殿等於老君殿了。老君殿始建於唐代。唐高宗李治因老君姓李,且為玄門始祖,以為和其同宗,越發敬之,被認作先人,上了封號,相傳唐玄宗遊幸華清宮時,兩次在此夢到老君來臨閣內,因此稱為“降聖閣”又稱“朝元閣”,殿內原供奉着白玉老君像,是唐代西域聞名雕像家元迦兒的精品,玉像造型精緻,刀法簡潔,模樣外形傳神,充實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無限伶俐和富厚想象力,後經“安史之亂”,華清宮被焚,這精細的石雕藝術品的正身和蓮花座均被燒裂,雙手被道人盜走,厥後,刻木手嵌於腕下,現玉像生涯在陝西省博物館。

明聖宮位於老母殿南側,始建於1992年,是兩岸聞名愛國人士顏武雄等工錢酬勞映登仙祖保佑之恩,捐資建築的一座大型玄門觀。明聖宮佔地面積60餘畝,共有殿堂衡宇300餘家。明聖宮是我國當代少有的大型純木古構築羣,是西北侷限最大的玄門宮觀。

鳥語林坐落在西繡嶺,佔地面積50餘畝,網內空間100多萬立方米,充實操作原有峽谷地帶,使澗、溪、瀑、潭、池奇妙地串成一體,天然流通,碧水長流,樹木葱鬱,鶯啼燕語,給人以迴歸天然,世外桃源之感。園內存養有上百種近十萬只珍禽異鳥,有朱䴉、鴕鳥、白鷺、榮華鳥、代勝、大雁、七彩小鳥、美國落地王鴿等。

此刻各人看到的是:

我們公司在__年建築的一個儲水量為兩千立方米的人工湖,叫做上善湖,它既是一個景觀湖,又擔保園區內的衞生用水以及園內樹木的綠化澆灌。這個名字來歷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意思就是説,最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樣潤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老子用水性來形容德性高貴的人,他以為做人要做有利於世人的事而不與之相爭,等於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聞名頭腦.在這裏湖與老君殿遙相呼應,美滿無缺,置身於此,你的心靈也會受到洗禮。

“無窮風物在險峯”,沿着這條氣魄雄偉的台階路,我們還可以沿途瀏覽到驪山東繡嶺奇麗的天然風物。此刻我們已登上驪山最岑嶺狼煙台了,在這一段路途中有一個奇異的徵象,這裏的樹幹都是扭曲的,我們叫它擰擰柏。關於這尚有一個瑰麗的傳説.

狼煙台是古代戰時轉達戰報,調兵的辦法,相傳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褒姒,可遺憾的是褒姒自進宮以來從未開言一笑,於是周幽王便採用了奸臣虢石父的策略,無端點燃烽火,引得四方諸侯前來救駕,當眾諸侯汗出如漿趕來時,見到的卻是狼煙台上的酒綠燈紅,歌舞昇平,於是憤然拜別,這時,褒姒望見眾臣的狼狽樣,果然“撲嗤”一聲笑了,為此周幽王大大嘉獎了虢石父。

公元前775年,犬戎入侵西周,當週幽王再次點燃狼煙時,卻無人來救,西周至此殞命了,從而留下了一個“狼煙戲諸侯,一笑失全國”的典故。面前這座狼煙台,是1985年在狼煙台遺址上用精製的仿古磚修築起來的,高約13米,底座10米見方,頂端有一個觀景方亭,遊人可沿內壁樓梯迴旋而上,假若有樂趣,各人可登台頂而四望,臨潼景區可一清二楚,你天然會有一番好意境。趁便彙報列位,這狼煙台還真的啟用過,時刻是1990年西安臨潼第一屆石榴節,並且用的是真的狼糞點燃,是從動物園中網絡的。但卻不是用來報警,而是供旅客們舉辦觀覽,在笑聲中記住這千年古訓。

從狼煙台向南望去,那座球形屋頂就是天文台,中國科學院陝西天文台,以時刻頻率的研究和處事為首要偏向,是我國國度授時中心,包袱着我國尺度時刻的發生保持和發播使命。這裏與狼煙台相望近在咫尺,但卻完全把我們帶入了另一個嶄新的當代科技的場地,這裏有天文常識廳、放映廳、調查室等展視廳室,在放映廳裏,您可以暢遊300萬光年前的河外星系,試探宇宙的機密,最值得孤高的即是我們平常聽到的廣播上傳出的“此刻是北京時刻X點整”就是從這裏發出的,它的授時偏差僅為0.1微秒。

“俗話説上山輕易下山難”,此刻,假若有人已經精疲力盡了,那麼我們提議各人可以從老母殿處坐索道下山,沿途明確驪山全貌。假如您還遊幸未盡,那請隨我從東繡嶺下山,這一起我們可以在達摩洞小憩,在七夕橋邊諦聽牛郎與織女的暗暗話,可以在龐大的象棋殘局間閒庭信步,可以在上德苑休閒廣場上舒展疲勞的腰肢,你也可以在東繡嶺間的小徑中體驗人在畫中游的詩情畫意。

顛末晚照亭向西,我們來到三元洞。三元洞北臨華清池,是從西門爬山的第一站,是一處天然景觀。這裏有幾孔清淨幽雅的窯洞,洞內奉祀着玄門所尊的“天官、地官、水官(玉皇大帝、土地爺、大禹)”三元,其怪異之處是窯內有5個茶杯口粗細的自然透風圓洞,深不知底,晝夜生風,春夏風向外吹,秋寒風向裏吹,故稱三元洞。至此,我們驪山的遊覽竣事了,接待各人再來驪山,再會!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 篇9

歡迎大家來到素有“文獻名邦”之稱的大理旅遊。

大 理

大理是滇西高原上的一座美麗的城市,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豎務院批准的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並且豎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大理古稱葉榆,因五代時白蠻首領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國而得名。唐宋時,大理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大理的名勝有蒼山、洱海、古城及蝴蝶泉,我們今天要遊覽的是崇聖寺三塔,它已成為大理旅遊的標誌。

崇聖寺概況

崇聖寺位於大理古城北1.5公里處,東臨洱海,西靠蒼山應樂峯。

崇聖寺建成的時間為南詔國後期,為南詔國第十代王勸豐佑時(824—859年)所建。建成之後即為南詔國和大理國時期佛教活動的中心,到大理國時成為著名的皇家寺院。故崇聖寺有“佛都”之譽。

崇聖寺又名三塔寺,也就是我國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滇遊日記》中所寫的三塔寺和現代武俠小説大師金庸在《天龍八部》中所提到的天龍寺。崇聖寺壯觀的廟宇建築在清咸豐同治年間燒燬,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來。

崇聖寺中的“聖”指的售音,大理地區觀音崇拜極盛,一年一度的三月街也稱觀音街。《續雲南通志》記載:“崇聖寺前有三塔,寺內有觀音像,高二丈四尺,唐蒙時董善明鑄。”

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_年被評為全國AAAA級旅遊區。

崇聖寺到了,請隨我下車。

塔的基本知識

進入大門,我們就能清楚地看到位於台階之上的三塔。前方正中較大的稱千尋塔,兩側位置靠後的塔規模較小一些。

塔起源於印度,最早用於藏佛的舍利,形狀為一個半圓形墳冢。傳人中國後,與中國傳統建築相結合,演化出豐富的形式,有樓閣式、密檐式、覆缽式、金剛寶座式等。我們現在看到的三塔均為密檐式。

大理地區盛行建塔,除三塔外,還有一塔、蛇骨塔等。

千尋塔

千尋塔全名為“法界通靈明道乘塔”,建於唐代南詔勸豐佑時期,據説是唐代恭韜、徽義兩位工匠用了48年時間設計建造的。

千尋塔矗立在兩層高大的台基上,塔高69.13米,共有16層,是我國少有的層數較多的偶數層塔。

塔的結構為密檐式空心磚塔,塔心中空,古時有井字形樓梯供人攀登。

自下而上由塔基、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塔身每層正面中央開券龕,龕內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兩邊龕為窗洞。兩層窗洞的方向交替錯開,以利於塔內的採光和通風,同時交錯開窗有利於塔的堅固性。

塔檐越往上間距越小,自第三、四層起逐漸向內收束,最後收束於塔頂。使得塔身的外形輪廓不是僵硬的直線向上,而是呈上下向內收,中部微凸的曲線,其形制與西安小雁塔略同。

以前塔頂四角各有一隻銅鑄的金翅鳥,傳説用以鎮壓洱海中的龍妖水怪。

照 壁

塔正中朝東一面有一照壁,照壁上有“永鎮山川”四個楷書大字,每個字高1.7米。為明代黔國公沐世階所書。

題這四個字的原因有兩種説法,一種認為大理地區水患多,“永鎮山川”意在鎮服水患,塔頂的大鵬金翅鳥也是鎮龍之物;另一種説法是大理被納入明朝的版圖後,鎮守雲南的黔國公(沐英之孫沐世階)題下“永鎮山川”意在誓死鎮守雲南山川。。

小 塔

南北兩座小塔與千尋塔在平面佈局上呈一等腰三角形,距千尋塔的距離均為70米,兩小塔相距97.5米。

它們的建築年代晚於千尋塔,大約在大理國時期,相當於中原的五代時期(公元12世紀左右)。

兩座小塔均為十層八角形密檐磚塔,高42.19米,每層分別雕券龕、佛像、蓮花等,塔身外塗抹一層白色泥皮,塔頂有傘形銅鈴和三隻銅葫蘆。 l

特 點

對於三塔,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三大特點:

①千尋塔為16層,小塔為lO層,均為偶數層塔,與中原盛行的奇數層塔截然不同;

②千尋塔的外形輪廓是上下向內收縮,中部凸出,呈現出柔和的曲線美;

③據説建造三塔時採取了“堆土建塔,挖土現塔”的建築方式。

三塔建成1000多年以來,經歷了長期的風雨剝蝕和多次地震的考驗,塔基依然穩固,塔身也未見明顯傾斜(據載,明正德己亥年,即公元1520_年5月6日大地震,城內房屋倒塌99%,而三塔巋然不動,僅震落千尋塔塔頂寶剎,可見三塔具有很高的建築技術水平)

路中這塊石頭是有名的蛙鳴石,用石頭撞擊它會發出青蛙的鳴叫聲。

文物陳列館

繞過三塔,路的兩旁這兩個陳列館是崇聖寺三塔文物陳列館,裏面陳列着在維修三塔的過程中發掘出土的南詔、大理國時期的各種文物680餘件。其中包括了《金剛般若經》圖卷、《大陀羅尼經》、純金觀音像、金質釋迦牟尼坐像等以及大量珍珠、瑪瑙、水晶、珊瑚、繪畫等珍貴文物,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是研究南詔、大理國曆史的實物資料。

正面這座樓就是南詔建極大鐘的鐘樓,右邊有一個三塔聚影池,在這裏可以欣賞到“六塔”。

鍾 樓

南詔建極大鐘鐘樓,原名為勝概樓,始建於南詔建極十二年(公元871年),為重檐木構建築,毀於清咸豐同治年間,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樓重建於1997年,高19.97米。

原來的大鐘稱為“建極大鐘”,鑄於南詔建極十二年(公元871年),徐霞客曾在《滇遊日記》中這樣寫道:“鍾極大,徑可丈餘,而厚及尺,其聲聞可八十里。”當時大理著名的十六景中有一景就是“鍾震佛都”。寺內的巨鍾與大殿同時毀於清咸豐至同治年間,現在重鑄的建極大鐘,是由北京古鐘博物館據史料設計,由南京晨光機器廠鑄造。鍾高3.86米,直徑2.138米,重16.295噸。目前為中國第四大鐘,雲南第一大鐘。

鍾外壁鑄有精美的圖案:上層為六幅波羅蜜圖案,分別為妙法波羅蜜、勝葉波羅蜜、慈音波羅蜜、金剛波羅蜜、智寶波羅蜜和大輪波羅蜜;下層為六幅天王像,分別是:多聞天王、天主帝釋天王、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大梵天天王和廣目天王。

鐘樓的後面是雨銅觀音殿。

雨銅觀音殿

雨銅觀音殿為五開問單檐歇山頂木構建築,毀於期間,於1999年重建。殿高29.99米,佔地面積8 100平方米。

殿內正中供奉着站立的雨銅觀音像。原像鑄於南詔中興二年,即唐昭宗光化二年(公元899年),後被毀,1999年重鑄。像高8.6米,蓮花座高1.8米,下面的須彌座高2.2米。觀音像及蓮花座均為銅鑄貼金,共耗費銅11噸。、

相傳當年在鑄造這座觀音像的過程中,鑄到一半銅便用完了,這時天上下了一場雨,奇妙的是,落下的不是水珠而是銅珠,人們收集起這些銅珠便鑄完了觀音像,所以取名雨銅觀音。

左邊分別供奉着梵僧觀音和負石觀音;右邊分別供奉着水月觀音和阿嵯耶觀音。他們都是阿嵯耶觀音的不同化身。

二樓四周牆壁陳列着的是《南詔國史圖傳》和《大理國描工張勝温畫梵像卷》的複製圖。

三樓現為觀音文化展。

各位朋友,三塔景區的遊程就要結束了,祝大家旅途愉快!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 篇10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從此溪水一年四季芳香撲鼻,美麗的傳説寄託了人們對昭君的追慕,其實香溪的源頭的林間,野花奇草多才是溪水飄香的真正原因。每逢三月香溪河畔桃花盛開的時候,河水中可看到一種淡紅色的魚,這種魚身分四瓣,形似桃化,人稱“桃化魚”。河水清清,倒影岸邊桃花,水中魚羣追戲,是花是魚確實難以分辨。 清代詩人寫下:“花開溪魚現,魚戲花影亂;花下捕魚人,莫作桃花看的詩句來描繪這種情景。

與靜靜流淌的香溪不同,你看香溪的水是疊瀑式的,那湍急的水時而如撒腿狂奔的野馬,時而如快速移動的銀蛇。 在巖石的撞擊中發出巨大的聲音響徹山谷。這充滿動感的河水其實還是天然的礦泉水。 水中含有14種礦物元素,飲之甘甜,沁人心肺,這水還具有提神健身、滋潤肌膚的功能。水面上空氣中還漂浮着較豐富的負離子,經常吸收,會使我們血液裏的氧氮含量增加,對增強功能和加快新陳代謝會起到很大的作用。這水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冬暖夏涼,冬天水面上冒着熱氣,夏天卻涼爽宜人,它的年平均 温度 大約在4°C左右。難怪唐代時的“茶聖”陸羽,在嘗過用香溪源頭的水煮的茶之後,頓覺滿口清香,心曠神怡,於是稱香溪源為“天下第十四泉”。

有這樣一首打油詩:“昭君何以美,屈原何以偉,探得香溪源,自知其中味”。正是這溪水孕育了絕代佳人王昭君和偉大詩人屈原,那麼就請大家帶着這個美好的遐想去體會一下其中的味道吧!

大家向前看,那裏有一潭碧水,那便是香溪河的源頭,相傳那兒便是當年神農老祖宗的洗藥池。 他當年在 神農架搭架採藥,每天將所採的藥草運到這裏來清洗後漫漫咀嚼,品味,並將結果記錄下來。 他就是在這裏完成了我國曆史上第一部醫藥書典《神農百草經》。上面記載了3650種藥草的性能、用途和400種疾病的特徵和療法。 神農百草的精華,神農精神的靈魂也由此盡融於水中,因而有了貌若天仙的王昭君和赤膽忠心的屈原。也許在他們靈魂的深處還保留着神農精神的遺傳基因吧。以前這裏也叫跳架溝,為什麼叫跳架溝呢?那是因為這裏落差較大,從上到下形成了一個瀑布羣,給人一種跳躍的感覺,再加上這裏峽谷較深,從山這邊到山那邊搭個架子也不是件難事,因此叫跳架溝。著名的詩人徐遲也曾在源頭留下“香溪源”三個蒼勁大字,並留下“大三峽不如小三峽,小三峽不如 神農架 ”的動人詩句,香溪源的美名便流傳開了。

名山名泉出好茗,香溪源頭所在地也正是著名的茶葉之鄉,這裏的茶葉分佈在林深綠重、朝日暮雨、海拔1000m—1200m之間的山谷中。由於空氣新鮮濕潤,日照較少,散射和漫射較多,又無寒冬酷暑, 氣候温和宜人,且盡得高山之雲霧、香溪之淨水、萬木之芳香,這得天獨厚、無與倫比的自然生態環境優勢造就了優質的神農有機茶,據《神農百草經》載:“神農採藥,為民療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 篇11

朋友們,提起猴子,相信每個人都會覺得他們聰明可愛,那麼你們想不想去和他們做一次親密的接觸呢?哎,我們這天要去的景區就是海南著名的經典之一,南灣猴島。南灣猴島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熱帶島嶼型獼猴自然保護區,位於海南省陵水縣南約十公里處的南灣半島。面積有1000多公頃,島上山頭綿延,四季花果飄香,是獼猴生息繁衍的理想之地。南灣的獼猴學名叫做恆河猴,屬於靈長類。猴子已經從最初的28羣擴展到了20_多隻,可謂是猴子的王國。在那裏呢,猴子是主人,遊者是客人,而經營管理者是僕人。

好了,此刻我們將乘着跨海索道進入南灣猴島。這條索道長達2138米,是中國最長的跨海觀光索道,將神祕的南灣猴島,迷人的熱帶海灣,濃郁的漁港風光串成一線。

我們此刻位於獼猴雕塑廣場,大家能夠看到,一隻猴子坐在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上捧着人的頭顱在思考。它的含義是,人類要學會遵守自然法則,學會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否則人類不但會毀滅自然,還會毀滅人類自身。

此刻我們位於花果山獼猴遊覽區裏。大家看,熱情好客的猴子儀仗隊正在列隊迎賓,在猴子隊長的帶領下高舉旗幟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們,是不是很搞笑呢!這邊是猴子們的水上樂園浴聖池,猴子們在那裏潛水嬉戲,或是高台跳水向遊客們展示他們天性善水的特點和潛力。這邊呢是獼猴拍照區,那裏的獼猴十分有靈性,只要你給他們餵食就能夠或得跟她們拍照的機會哦。十分搞笑,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那裏是猴子雜技表演區,充滿樂趣的猴子雜技表演也是猴島的一個亮麗招牌,在馴化師的帶領下,猴兒們表演着各種各樣高難度的動作。為了給遊客們帶來更多的歡樂,主人們和僕人們合力給大家準備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人後共戲情景舞台劇,毛毛的一家人。看過之後,保證您開懷大笑,煩惱全消。

好了各位朋友,南灣猴島的旅行就要結束啦,在離開厚道之前請您帶上您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完美願望,帶上您的好情緒也帶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樂趣,帶上您完美的回憶跟我踏上下一段旅程吧!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 篇12

廣西梧州市石表山位於廣西東部的梧州市藤縣境內,總面積約15.8平方公里,處在珠三角經濟圈和北部灣經濟圈的交匯點,距梧州市僅88公里,交通便利,旅遊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包括原生態水域景觀、沙灘景觀、丹霞地貌景觀、歷史人文景觀、田園村落景觀等,是丹山、碧水、沙灘、翠竹、村落組合完美的地方,是按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規劃為集休閒、度假、攬勝於一體的天人合一山水詩畫景區,具有較高的觀賞遊憩價值。

景區坐落的象棋鎮道家村是歷史名村,隋唐以來,歷朝均在此設立驛站,現村中尚存多處文物古蹟,隋時護城河、唐時通濟橋、清時福隆莊等仍保存良好。

景區內的思羅河漂流屬於原生態休閒漂,全程約7公里,丹山、碧水、金灘、翠竹把思羅河點繪成了一條如詩如夢的立體畫廊,那裏空氣明淨,環境清幽,河水清澈,翠竹葱鬱,是天然的大氧吧,坐在竹排上悠然而漂,還可領略當地原汁原味的水上風情,是不可多得的放鬆身心,親近自然的好去處。

石表山景區內道家沙灘公園堪稱中國內河第一灘,濱臨於素有“古代南方水上絲綢之路”美譽的北流河。沙灘的沙子中含有豐富礦物質,利用這些天沙子進行沙療,有十分明顯的理療效果,園內還設有沙地拓展營地、沙地露營、沙地娛樂、沙地美食、水上樂園等項目,在園內可踏沙戲水,是理想的觀光、娛樂、休閒、療養場所。

景區內的石表山寨屬典型的丹霞地貌,集“雅、幽、奇、險、神”於一體,山上植被豐富,城牆式的丹崖絕壁及險峻幽深的額狀巖廊隨處可見,站在山上還可領略山下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的田園風光。因山勢險要,石表山還是天然的軍事要塞,在秦漢時期便有人在山上築寨而居,至今山上仍留存有古人構築的古寨門、古石牆、古城堡、古石井等遺蹟。石表山寨是丹霞地貌、生態知識、歷史文化修學旅遊的絕好去處。

明澈的河水、潔淨的沙灘、深幽的峽谷、青葱的竹林、神祕的山寨、鬼斧神工的丹霞景觀、古樸天成的村落,融合了自然的鐘秀、文化的氣韻和歷史的滄桑,使得整個景區獨具特色,魅力無窮。

景區資源實體體量巨大,疏密度優良,元素組合度高,互補性強,可以滿足遊客多樣化的旅遊需求,據考證,景區內有四級旅遊資源4處,三級旅遊資源37處,二級旅遊資源58處,一級資源16處,旅遊資源基本類型多達43種,達到了Ⅰ級標準。20_年以來,石表山景區被評為廣西農業旅遊示範點、梧州市十大好玩景點之首。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 篇13

各位朋友、各位來賓:

歡迎大家乘船遊覽美麗的灕江。

灕江屬於珠江水系,發源地在桂林北面興安縣境內的貓兒山。貓兒山是史稱五嶺之一的越城嶺主峯,海拔2238米,號稱中南最高峯,灕江由貓兒山下的涓涓細流彙集而成興安縣境內至今還保留着秦始皇時期修建的“靈渠”,它是中國第一條人工運河,史稱“興安靈渠”,它把灕江的水和湘江的水連接起來。湘江在湖南境內,屬於長江水系。大自然賦予了它特定的方式。大家都知道,“世上無水不東流”是因為地球西部地形高,東部地形低所造成的,但惟有湘江的水是由南向北而去,灕江的水由北向南而下,所謂“湘漓分流”、“相離而去”,灕江故此得名,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另外灕江的“漓”字,在字典裏面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大概也是灕江名稱最佳的含義。灕江在中國的歷史上曾經起過重大作用,靈渠開鑿之後,它溝通了嶺南與中原的聯繫,對秦王朝統一中國的大業,以及對桂林乃至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都有深刻的影響。

竹江景區

(羣龍戲水)

在前面右側臨水的山壁,有幾根懸垂倒掛的鐘乳石柱,它們形態嵯峨,形神兼備,彷彿像幾條飲江的巨龍,它們的身子,隱藏在山壁內,只有龍頭向着水面。第當春夏水漲,龍頭便會吐出雨露。傳説這幾條龍是天帝派它們到灕江邊來採集桂花香精的。很久以前這些山坡上長滿了桂花,那沖天的香氣直貫天宮,引得嫦娥也想偷偷下凡,天帝為之震怒,於是派來了這幾條神龍,要把這桂花的香氣全部吸盡帶回了天宮。誰知道神龍到了這時原形被這裏的景色迷住了,它們不僅沒有帶走人間的桂花,反而引來了天庭的雨露,它們把雨露傾注在崖壁下的潭裏,從此這個潭就叫沉香潭。沉香潭的水灌溉了灕江兩崖的四方土地,在這片土地上的桂花樹枝葉長得更加繁茂了,灕江八月兩岸到處都是桂花香,怪不得人們都把這片地方叫桂林呢!

草坪景區

(鑼鼓鴛鴦灘)

彎彎曲曲的灕江,有一個灣就有一個灘,有人數了一下,從桂林到陽朔,83公里的水程,共360.5個灘。灘頭灘尾水比較淺,灕江從灘頭上流過,發出淙淙的響聲,這響聲彷彿是天宮中的仙樂,聽了叫人飄飄欲仙。其實這哪裏是仙樂,這是灕江的音樂,請大家看,左岸邊有兩塊大石頭,一個像圓鼓,一個像金鑼,當地的村民們都叫它們鑼鼓石。右岸邊兩座拔秀的小山柱,彷彿是一對鑼錘和鼓棍,大家仔細聽,彷彿還有一對鴛鴦在唱歌呢。

楊堤景區

(八仙遊江)

右前方,山到了這裏突兀而起,雲到了這裏虛無縹緲,給人以幻境的感覺。這一帶山巒疊嶂,氣勢雄偉,前面一組8個山頭,很像我國古代神話傳説中的8個仙人,靠近江邊頭光光的是鐵枴李,旁邊的是曹國舅,下面戴帽子的是河仙姑,接下來的是張果老、韓湘子、呂洞賓、藍采和、鍾漢離,正好8個。據説有一天,8位仙人各顯神通,飄洋過海,結伴而行,他們來到了灕江邊上,看到了美麗的灕江風光,這裏碧水青峯,田園似錦,於是他們決定留下來,這個景點取名叫“八仙遊江”。

興坪景區

(溯江鯉魚)

前邊有一個山峯又長又大,橫亙在灕江邊,整個山形很像鯉魚,魚頭朝右,魚尾朝左,魚嘴跟右邊的這座山峯相連,在高高的魚背上有一組小山峯構成了魚鰭,真是一條活靈活現的大鯉魚,那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條鯉魚,誰也沒有辦法稱它的重量。那鰭魚又像一隻小哈巴狗,也就是我們通常説的獅子狗,它的頭部、眼睛、四肢都很清楚,真是可愛極了。

桂林山水有四大特點:山青、水秀、洞奇、石美,那麼灕江除此之外還有瀑布、流泉、險灘、竹林四絕。有人説:灕江不僅僅有這睦,而且還有怪、迷、奇、絕四大特點,那就是古榕之怪,畫山之奇,冠巖之迷,半邊渡之絕。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陽塑景區

(“帶”字石刻)

碧蓮峯上碑文石刻很多,特別是山腰石壁上刻有清代光緒年間一個草書“帶”子更是令碧蓮生逃。其字形結構意味深長,人稱一字詩,竟包含了“一帶山河,少年努力”八個字的韻味和筆意。從欣賞這個“帶”字,最後我們應該總結灕江的精神就是一個“妙”字,灕江風景的自然美,妙不可言。

各位朋友,今天的灕江遊即將結束,歡迎您及您的朋友下次再來遊覽灕江。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 篇14

各位遊客,您們好!歡迎各位親蒞國防園參觀遊覽。

南京國防園始建於一九九二年八月,總佔地300畝。現在大家看到門樓上五個鍍金大字是__在建園前專門為公園題寫的園名。

國防園的所在地,遠在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修建的金陵邑城堡;其後,東吳孫權鑑於石頭山地勢險要,為扼守建康門户,於公元220_年在金陵邑舊址上築石頭城,建烽火台;東晉義熙年間,又建造入漢樓,成為建康軍事重鎮;唐末再修石頭城,到明朝,朱元璋又擴建了中外聞名的南京城牆,對石頭城進行了加固和修復。現在山的西面腳下有一公里多的城牆,是歷史的原物。城牆上有塊巨石,因大自然的風化,酷似猙獰恐怖的鬼臉,所以這段石城遺址又名鬼臉城,是著名的石城風景區重要組成部分,已被列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七五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_同志專程陪同朝鮮首相金日成前來參觀。

昔日的軍事重地,召集已成為南京市著名的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場所。她由國防教育館、軍兵種館、英模館、國防科技館、重兵器場、模擬演練場和軍體娛樂園等組成。國防教育館名有原軍委副主席劉華清題寫;軍兵種館名由國防部長遲浩田題寫;張愛萍、江渭清、杜平、向守志等領導也分別為國防園題了詞。

右側大草坪上的雙擁模範城紀念碑,是南京市1993、1994、1997三年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後,收集了_同志的手跡專門鑄成的。石塑的兩手緊握,象徵軍民攜手並進;她像一個嘴巴,象徵軍民脣齒相依。

現在,我們看到的展覽館二樓,正是新近對外開放的神舟號飛船展示廳,廳內展出我國發射回收成功的神舟號載入飛船模型,它按照原物尺寸的三分之一,由國家航天工業總公司特為南京製作,這是全國首次公開展出的神舟號仿真模型,是尋常人不易看得見的。這個模型與神舟號飛船原物一模一樣,這次可以請大家親眼目睹並仔細參觀拍照留念。這個展覽館內還同時展出了大量的長征火箭和宇宙飛船的大量實物照片及文字資料。這種參觀機會也是不多的。

在展覽館的後面一座館,正是大家最感興趣,也是最有刺激的新近開放的太空遨遊館。它通過國家航天部特製的大型動感平台和寬銀幕電影,運用高科技的聲、光、電、3D動畫和仿真模擬等手段,使觀眾隨着座椅左右、上下、前後搖擺振動,加上配合默契的銀幕視覺技術,您就彷彿逼真地乘在太空飛船裏,進行緊張而又舒暢、驚險而又飄渺的太空遨遊,使您產生身臨其境,前所未有的感覺。遨遊太空、其樂無窮。各位遊客請不要失去這個難得的機會,不妨去親自體驗一下。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 篇15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遊客朋友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美麗的長江三峽遊覽觀光!我們今天將要遊覽的是西陵峽口風景區。

西陵峽口風景區位於燈影峽與三峽大壩之間,橫跨西陵峽兩岸,交通便捷,從宜昌市或三峽大壩出發,陸路經宜蓮公路,水路經長江黃金水道均可到達,同時,乘輪渡過江,還可到達南岸的石牌和三峽極頂風景區。西陵畫廊由“永遠的西陵峽”峽谷風光、江南三把刀、江北的仙人橋和地質公園、西陵峽沿江棧道組成。它以峽谷風光、地質公園為特色,是開展地質科考、書畫觀摩、觀光攬勝、徒步遊三峽等旅遊活動的絕佳之地,主要景觀有震旦紀、寒武紀世界標準地質剖面、世界華人三峽石刻、仙人橋、天柱山、三把刀等。

西陵畫廊是整個三峽中最為神奇壯麗的峽谷,因而北宋領袖歐陽修留下了“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千古絕唱,陳毅元帥也寫有“三峽天下壯,請君乘船遊,西陵甲三峽,忘返興猶稠”的豪邁詩篇。三峽大壩竣工後,從三峽大壩到葛洲壩之間長38公里的西陵峽段將是唯一不被淹沒的峽谷,將保持原汁原味的峽谷風光,是永恆的三峽風光,是尋夢三峽的樂園。西陵畫廊北岸蓮沱一帶的寒武紀、震旦紀地質剖面,是20世紀20_年代地質學家李四光發現並命名的,是全國三大典型地質剖面之一,揭示着地球遠古的奧祕。

仙人橋是西陵峽風光的最佳觀景點,其附近的峽谷段是三峽最窄處,兩岸峽谷壁立千刃、幽深谷底驚濤拍岸,是體味三峽雄奇風光的極佳地段。仙人橋原名天生橋,位於江北岸懸崖上,它三面絕壁,一面臨江,在兩山之間,凌空飛架,險峻奇特之至,傳説是天上的仙女與凡間樵哥一同昇天時,仙女裙帶化成的彩橋。“仙人橋上白雲封,仙人橋下水洶洶,行舟過此停橈問,不見仙人空碧峯”,宋代詩人田鈞當年途徑橋下,因山水兇險和不見仙女倩影而深為遺憾。而今,這裏開發成為旅遊區,一個雕刻精美的仙女塑像鶴立於昇天台上,似在飄然昇天,栩栩如生。站立橋上,上下百里西陵畫廊盡收眼底,但見雲卷細浪,霧散輕紗,偌大長江,飄忽如帶,千輪萬舟,形如柳葉,真有白居易“路穿天地險,人續古今愁”的感受;放眼四周,美景如畫,東有石門天險,西有三把刀名峯,北有“山勢嵯峨半插天”的天柱山,南有明麗生輝的明月峽,令人目不暇接,心馳神往。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 篇16

遊客朋友們,下面我向大家介紹雄峙長白山山巔,組成長白山宏大壯麗的雄姿,護佑着恢弘壯闊的長白山天池的21座奇峯。

由21座奇峯組成的巍峨的長白山主峯,任您從東南西北不同方向、上下左右不同角度、遠遠近近不同距離去觀賞,她的威嚴,她的偉岸,她的橫空出世,都給人以攝魂震魄之感。遠觀長白山,無論是藍天白雲,還是烏雲密佈,她都是以磅礴的氣勢,橫亙天地之間,以無可爭議的王氣和霸氣統領東北亞的山川大地。

遠觀長白山,永遠的白色,間以青灰,每峯之間,無大差別。但是,當我們走近它們,環視這21座奇峯,會發現,就形制而言,每座山峯都有它自己的奇處。

奇形,奇景,奇異的傳説,構成了21座奇峯的斑斕色彩。

當年劉建封命名16峯,之後又命名落筆峯、不老峯、砥柱山。上世紀80年代又命名天文峯、織女峯,使環抱天池奇峯數量達到了21個。其中3為中朝兩國界峯,3個峯今在朝鮮境內。

冠冕峯(中朝兩國界峯) 位於天池正南,距卧虎峯500餘米,海拔2525.8米。重巒疊障,氣象端然,望之有冠冕形,故名。與龍門峯、天豁峯遙遙相對,南北隔池相望。

此峯由白色浮石構成,四季皆白,雪石難分。朝天池內側有雪山勝景多處,四時積雪不化。奇峯懸白雪,銀光閃閃;天池映雪峯,波光盪漾。又稱玉雪峯。傳説山下有冰穴數處,每見穴中炊煙如縷,名為仙人煉丹處。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 篇17

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在這春暖花開的時候和你在向海相遇,相知,相識,我感到很高興!今天這向海之旅就有我為大家做嚮導。那麼我就長話短説,下面為大家介紹向海......

向海地處松遼平原邊緣,科爾沁草原東部,吉林省通榆縣西北部,是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保護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十分關注的“自然保留地”。

向海自然保護區的地貌以沙化和鹽漬化的平原為主,區內多固定沙丘,沼澤濕地和湖泊分佈其間:沙丘上千奇百怪的蒙古黃榆,是世界罕見的生態景觀;一望無際、神祕莫測的蒲草葦蕩,是向海的獨特景觀;三萬多公頃濕地草原,是向海核心中的核心,被世界環保組織定為A級濕地,是中國六大濕地之首。

向海水草豐美,是鳥類的樂園。據專家近幾年觀察,已發現293種。其中,猛禽有金雕、白尾海雕、禿鷲、隼、鶚等20餘種。還有天鵝、大鴇、灰雁、白額雁和世界瀕危物種一類保護鳥類白鸛等。向海的鶴最為有名。全世界有鶴類14種,向海佔有6種。它們是丹頂鶴、白鶴、灰鶴、白頭鶴、衰羽鶴、白枕鶴。由於向海鶴的種類多,種羣大,有“鶴鄉”之美譽。

此外,向海還有狍子、黃羊、蒙古兔、狼等37種獸類;青魚、草魚、鯉魚、鰲花等19種魚類和林蛙、白條飾蛇等14種兩棲爬行動物。

那麼向海的歷史沿革是, 向海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81年,是經吉林省人民政府以吉政函第27號文批准建立的,為白城專署直屬林業事業單位,後委託通榆縣人民政府代管。1986年7月,國務院第75號文批准向海為"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為省林業主管部門和縣政府雙重領導。1983年至1992年,原國家林業部和吉林省林業廳投資在保護區進行了一期工程建設,總投資160萬元。在林業主管部門和省、市、縣各級領導及國內外自然機構的關心和支持下,向海自然保護區的全體員工,努力拼搏,取得了一定成績。1992年加入"世界濕地公約組織",被列入《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中"國際重要濕名錄",同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WF)評審為"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1991年第五屆意大利桑迪歐國際生物保護節上,反映向海保護區的專題片《家在向海》奪得了評委會主席特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代表資格獎,吉林電視台導演程捷被評為特別女性獎。1992年,李鵬帶着唯一的一部專題片《家在向海》參加在巴西召開的世界環保大會,把向海介紹給了世界。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 篇18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景點是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和“阿詩瑪故鄉”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石林,它位於昆明東南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

石林風景區距昆明市區89千米,乘車需要近2個小時。

各位朋友,在中國旅遊,人們有這樣的説法:到了北京登牆頭,到了西安看墳頭,到了桂林觀山頭,到了上海數人頭,到了蘇州看丫頭,到了昆明……,大家猜猜看該看什麼“頭”呢?對了,有朋友説了:石頭!前面所提的牆頭、墳頭所指不用説了,而這石頭指的就是我們今天即將遊覽的石林。不少遊客説:不到石林等於沒到昆明。由此可見石林在雲南旅遊中的地位。另外我還要告訴大家的是我們雲南省的旅遊標誌就與石林有關,那是什麼標誌呢,這個迷底我們到了石林後自然就能解開。正因如此,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凡來昆明者必到石林一飽眼福。

現在我們的車子已駛離市區,腳下這條路就是通向石林的安石公路,它於1991年元旦正式通車,是雲南省的第一條高等級公路,全長120千米,往東到石林,向西到安寧,連安楚、楚大公路,接滇緬公路,屬國道320、324線。有朋友會問,雲南有高速公路嗎?有。雲南省己實現以昆明為中心200千米範圍內主要幹線公路的高等級化,並建成昆明至高明、昆明至玉溪、楚雄至大理等高速公路。隨着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我們的公路建設將會有更大的發展。

現在車子正行駛在昆明市官渡區的轄區內。官渡區是昆明市所屬的五區之一,是各郊縣區中鄉鎮企業較發達的一個區。各位請看前方,那裏是官渡區所轄的一個彝族鄉——阿拉鄉。彝族的一個支系,頭戴雞冠帽的撒梅人就世居於此。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有花卉之鄉、水果之鄉、蔬菜之鄉美譽的呈貢縣境內了。説到“呈貢”朋友們可能會感到陌生,但提到斗南大家一定不陌生了。也許您家中的花瓶中就曾插過呈貢斗南的鮮切花呢。現在呈貢縣斗南鎮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鮮切花生產基地和交易中心之一,這裏的鮮花行銷全國,遠銷海外。這裏傳統名花有康乃馨、玫瑰、滿天星等。現又引種了百合、鶴望蘭(又稱天堂鳥)、非洲菊、紅掌等等名貴花齊。我還要告訴大家的是在斗南花卉買賣不論支而論斤,各位回家前別忘了買幾斤鮮花帶回去。除花卉外,呈貢的果蔬也非常有名。而水果中又以寶珠梨最負盛名,傳説呈貢之名就是因寶珠梨而得來的。相傳在宋代大理國時期,大理賓川雞足山高僧寶珠和尚到都闡城(今昆明)講經,隨身帶來幾株大理雪梨樹苗,並將苗與呈貢的優質梨種嫁接,不想結出的果實個大、味甘、肉嫩、水多。由於梨樹苗是由寶珠和尚帶來的,所以當地人稱之為寶珠梨。據説在元代此梨是專供樑王食用的,還曾經作為貢品上貢朝廷。皇上吃後讚不絕口,要求年年進貢,並下令把原千户所改名為“呈貢”。元朝皇上是否真吃上寶珠梨史籍中無據可查,但我要建議大家,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品嚐一下我們的寶珠梨。俗話不是説嗎:“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

呈貢的名字真是因梨而來的嗎?其實“呈貢”一詞源於彝語“柴谷”,意為:盛產稻穀的海灣壩子。有朋友問“海灣?哪來的海?”別急,各位請往您的正前方極遠處眺望,一線水光若隱若現,那就是被稱為“高原明珠”的滇池。有人説那應該是“湖”灣,怎麼會是“海”灣呢P這個問題等一會我們見到另一個湖的時候我再給大家解答。

各位是否注意到車窗外果樹下土壤的顏色。

對,紅色。我們的旅遊車正行駛在紅土高原上。這土為何呈紅色?雲南地處低緯度地區,優越的氣候條件和茂盛的植被及特殊的地貌條件給雲南高原上的土壤提供了豐富的有機質。由於雲南大部分地區地處亞熱帶、熱帶,熱量豐富、降水豐沛。豐沛的降水不斷沖洗着富含鋁、鐵等金屬離子的成土母質,使其中易溶礦物大量分解、流失,濕熱的氣候加速了土壤中鐵的氧化,活動性較差的鐵鋁氧化物殘留了下來,把土壤染成紅色。我國南方特別是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的大部分土壤皆為紅色。那麼我國北、中、西、東的土壤主要呈什麼顏色呢?我告訴大家:我國東部呈青色;西北呈白色;東北呈黑色;中部的黃土高原,為黃色。這與中國道教中東青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的顏色相符。中為黃色,黃土高原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五種顏色又與中國五行中金、木、水、火、土相對應,因此就有“五色土”之説。好了,關於土壤我們就説到這。若各位感興我們還可以再討論。

各位請看您的左前方,這裏是昆明鄉村高爾夫球場。昆明優越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宜全天候體育運動,這個鄉村高爾夫球場總面積1000餘畝,設施齊全,球場內湖f白環繞、水塘密佈、河流湍急,大片的鮮花四季盛開,是高爾夫運動的天堂。

各位朋友,凡到雲南都會聽人説起“雲南十八怪”,它講述一些雲南獨特的山川風物和民俗風情。其中有兩怪是這樣説的: “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火車沒有汽車跑得快”。其實這兩怪現在早已成為歷史。但引發人們編出這兩怪的“實物”卻還在。您看前方有兩條鐵路,一寬一窄,現在我要説到的就是窄的那條鐵路。它就是著名的滇越鐵路。它是中國的第一條國際鐵路。説它“窄”,是因為它的軌距僅1米,而國際標準軌是1.435米,因此我們也稱它米軌。這條鐵路全長855千米,從昆明至越南的海防。其中雲南境內長465.2千米,北端昆明與南端河口兩地海拔高程相差25倍,史稱“滇越鐵路滇段”。這條鐵路是法國佔領越南後,為了控制雲南、掠奪我們的資源,強迫清政府同意他們修築的。鐵路於1920_年動工,1920_年通車。沿途山大塹深,峯巒疊嶂,橋隧相銜,坡陡彎急。據説當年為修築這條鐵路,每年使用民工3至6萬人,累計達30萬人,是從雲南、四川、湖北、兩廣等地招募來的。由於沿線自然條件惡劣,生活條件極差,築路華工死亡人數高達六七萬人。真是“一根枕木一條人命”。而法帝國主義者每年從這條鐵路掠奪暴利1000萬法郎以上。

雲南地處西南邊睡,交通十分不便,在貴昆鐵路通車前,米軌鐵路是雲南惟一的而且是不通國內通國外的鐵路;加之是窄軌,坡陡彎急,行速很慢,因此才出現了“十八怪”中的兩怪。

各位看到的另一條鐵路是南昆鐵路,是我國“八五”、 “_”期間的重點建設項目,是中國在艱險山區修建的又一條鐵路。它東起廣西南寧、西至雲南昆明,北接貴州紅果,幹線全長899.7千米,為國家一級幹線,並一次建成電汽化。南昆鐵路途經滇黔桂三省區的29個縣,輻射12.4萬平方千米,沿線20_多萬人民直接受益,對於開發大西南,振興三省區經濟意義重大。鐵路所經地區地質情況十分複雜,地形非常險峻,被稱為“地質博物館”、“地下迷宮”。全線共修隧道263座、橋樑461座,許多重點工程創下了中國鐵路施工史上的新紀錄。南昆鐵路的長度約為京九線的三分之一,但隧道長度卻是京九線的3倍。

只顧講鐵路了,現在各位請看窗外,又有一個湖,它是著名的滇中五大湖之一的陽宗海。陽宗海位於宜良、呈貢、澄江三縣之間,古稱明湖。它形如草鞋,兩頭寬中部略窄,南北長約12千米,東西寬3千米,面積3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2米,最深處30米,是我省第三深水湖,是一個典型的高原斷陷湖,湖東北面的湯池河為出水口,湖水匯入南盤江最後歸入南海。陽宗海1992年9月列為省級旅遊度假區。它碧波粼粼景色秀麗,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也吸引了投資者。各位請看對岸就是由新加坡投資者投資建設的高爾夫球場,現己建成並投入使用,生意紅火。

有朋友問了,這僅僅是個湖,你怎麼把它稱為海?是不是雲南地處內陸高原,沒見過大海,嚮往大海的緣故呢?其實這個問題許多人都問過我,有人還把它編入“雲南十八怪”:“湖泊叫尾帶“黑”音的便是這個意思。如滇池彝語謂之“洛朵黑”,文山的“普者黑”,其它如洱海、通海……按雲南方言音直譯,“海”字自當寫作“黑”字,但因漢字是表意文字,若將彝語直音完全譯作“黑”,則音存而義非,實不相宜。所以,古人以“海”代之,不僅音近義似,而且兩全齊美,二者可以得而兼之。

過了陽宗海,我們現已進入了昆明市的另一個郊縣——宜良。由於海拔相對較低,氣候温暖,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宜良的糧食產量很高,故有“滇中糧倉”之美譽。

現在駛過的是南盤江大橋。南盤江是珠江正源,其源頭在雲南曲靖的馬雄山。雲南不僅山·多,而且江河眾多。雲南境內河網縱橫,大小河:流共有600多條,分別屬於伊洛瓦底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元江和南盤江六大水系。六大水系在分佈上構成“帚形”分佈的奇特自然現象。特別是在北緯27。37’附近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形成三江並流的奇觀。

過了大橋,各位看到道路兩旁都是餐館。每家餐館門口都有烤爐,並有一隻只白胖的鴨子掛滿杆頭。這就是著名的宜良烤鴨。宜良烤鴨有70多年曆史,烤制工藝獨特:首先選用肥壯的鴨仔,去毛去掌,洗淨後從右翼下切口取出內臟,再以蜂蜜水均勻地抹遍鴨身,之後用6釐米長的葦杆作堵塞,插入鴨子的肛門內,防止灌湯後湯從肛門漏出。然後用小鐵鈎鈎住鴨頸,掛在通風處晾乾,再灌入調好味的上湯。用編成辮的幹松針(“雲南十八怪”稱“松樹葉子辮起來賣”)置於特製的爐內點燃,待煙火去盡,把鴨子掛於爐壁,蓋上蓋子,適時翻轉,燜燒三四十分鐘,待鴨身色澤深紅油亮時取出,拔去堵塞,撤去上湯,斬為小塊,理擺於盤中,佐以花椒鹽或特製麪醬,配上葱白、酸蘿蔔,即可食用。

現在我們馬上就要到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了。“石林縣,地圖上及資料上明明寫的是路南縣啊?”這位朋友問得好。路南由來已久,早在元朝就有路南州的設置。路南二字源於彝語,其一,“路南”彝語為“魯乃”,“魯”即石,“乃”即黑色, “魯乃”就是長滿黑石頭的地方;其二,“路南”彝語也作“路甸”,路為城,甸為平壩或寬敞之地。路南這一稱呼一直沿用到1998年。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旅遊事業的發展,石林風景區的知度在海內外越來越高,旅遊業成為該縣的支柱產業,劃順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經國務院批准,1998年12月14日將路南彝族自治縣更名為石林彝族自治縣。由於有些書籍是此前出版的,因此各位看到的仍是路南這一地名。

石林縣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並充滿生機的地方。如今它是全國50個文化先進地區之一,有“一個彝縣五鄉美譽”之稱,即“巖溶之鄉”、“歌舞之鄉”、“摔跤之鄉”、 “繪畫之鄉”、“煙草之鄉”。國家、省、市在這片土地上確立了六大基地:全國41個烤煙生產基地縣之一(是優良品種“紅花大金元”的故鄉,“紅河”牌所

用煙葉產地),全國奶山羊基地縣之一,國家“八五”萬畝蘋果商品基地縣,省商品豬生產基地,省綠肥種子基地,市煤炭生產基地。

説到石林彝族自治縣,我們還要介紹世居於此的撒尼人。撒尼人是彝族的一個支系。撒尼人自稱“尼”,意為快樂的人。在新中國成立前,彝族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稱謂。1950年彝族代表到北京,_在中南海接見他們,大家談到彝族名稱過去不統一,有的還帶有侮辱和歧視性,應該改掉。_聽後很贊同,提出將“夷”字

改為“彝”字。他認為“鼎彝”之“彝”這個字好,像宮殿裏面放東西,有“米”又有“絲”,有吃有穿,日子就富裕了;鼎彝又是古代祭把用的器具,有莊重美好之意。大家聽了,都很高興,一致表示贊成。從此,“彝”就被正式定為彝族各個支系的統一稱呼。

彝族歷史悠久,彝族祖先祟尚老虎,把黑虎作為圖騰。而石林撒尼人不僅把老虎作為圖騰,而且還有蜘蛛圖騰。

撒尼人自古就有保護蜘蛛的習慣。為什麼呢?相傳,撒尼人很早以前居住在阿着底,後來遷居到一個美麗的地方,並以族命城,稱“果饒”,即彝家之子的意思。撒尼人自稱“尼”,尼王憨厚能幹,他有一把神刀,帶着部族,抵制了多次外族的侵犯,“果饒”城牢不可破。他揮動神刀,唸咒語,入侵者的頭便紛紛落地。他還有一個神術,被人殺了頭,會重新長出新頭來。後來,尼王娶了一個外族美麗的姑娘。姑娘對他説:“我嫁了你這樣一個永遠不會死的丈夫,感到非常榮幸,就是死了,也將在九泉之下愛着你。”尼王信以為真,把自己殺不死的祕密告訴了她:“我也會死的。殺了我的頭,只要用尖刀草在脖子上刷三下,我就不能復生了。”尼王的妻子把這個祕密告訴了孃家部族首領,裏應外合殺死了尼王,並使他不能再長出頭來。入侵者還把撒尼部落攆出了果饒。不知跑了多少路,撒尼人躲進山洞,洞口很快結上了蜘蛛網。追兵趕到洞口,找不到撒尼人。有的説可能躲到洞裏了,可一看洞口結着蜘蛛網,他們肯定撒尼人不可能躲在洞中。找不到撒尼人,入侵者就走了。撒尼人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從此,他們就把蜘蛛當作保護神來崇拜。

各位在觀賞石頭時,別忘了欣賞題刻。過鮮魚頭,石林勝境到了。各位請看前方,是否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這裏就是在許多影視作品、書刊照片中出現過的石林勝境。“石林”兩個鮮紅的隸書大字,也就是我路上給大家講過的1931年龍雲視察石林所題“石林”二字。而“龍雲題”三字則是龍雲的兒子龍繩文於1985年9月22日來石林親筆書寫後刻上去的。現在請大家抓緊時間拍照留念。

現在我們來到石峯之下,各位請看:“天造奇觀”、“南天砥柱”、“大氣磅礴”、“萬笏 朝天”、“頂天立地”、“天下第一奇觀”……

這些摩崖石刻與四周奇妙的自然奇觀相輝映,攝魂奪魄,給人美與奇的感受和想象,既是石林的寫照,又啟迪人們要有“石”的風格和氣魄。

現在我們往裏走。各位請駐足,抬頭看:在兩峯之間夾有一搖搖欲墜的巨石。這裏用“千鈞一髮”來形容最貼切不過。大家過的時候一定要輕手輕腳,屏住呼吸,不然那巨石就會掉下來。好了,過了千鈞一髮,各位可以放心了。其實這塊巨石在這裏“定居”已經三百多萬年了,經歷了無數次地震的考驗,是不會掉下來的。

沿途走來,石峯如劍,直刺青天。這裏是劍狀喀斯特表現最典型的地方,遊人稱為刀山火海。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 篇19

偽滿皇宮位於長春市東北角的光復路上,佔地面積12公頃,是偽滿洲國傀儡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宮殿,他在從1932年到1945年間曾在這裏居住。偽滿皇宮的主體建築是一組黃色琉璃瓦覆頂的二層小樓,包括勤民樓、輯熙樓和同德殿,這三座小樓風格獨特,是中西式相結合的格局。偽皇宮可分為進行政治活動的外廷和日常生活是內廷兩部分,現分別闢為偽滿皇宮陳列館和偽滿帝宮陳列館。外廷(皇宮)是溥儀處理政務的場所,主要建築有勤民樓、懷遠樓、嘉樂殿,勤民樓是溥儀辦公的地方。

此外還有花園、假山、養魚池、游泳池、網球場、高爾夫球場、跑馬場以及書畫庫等其他附屬場所。內廷(帝宮)是溥儀及其家屬日常生活的區域,其中輯熙樓是溥儀和皇后婉容的居所,是日常起居之處;同德殿是“福貴人”的居所,另外還設有一些娛樂設施。如今,帝宮的一部分已闢為吉林省博物館,展出高句麗、渤海、遼、金等在東北建立的封建王朝的史料。偽滿皇宮博物院是建立在偽滿皇宮舊址上的宮廷遺址型博物館。以偽滿時期的文物、文獻、圖片資料為主要收藏對象,以日本侵佔我國東北歷史、偽滿洲國史、偽滿宮廷史為主要研究內容,以偽滿洲國皇宮舊址為載體,以陳列展覽為手段,通過舉辦《偽滿皇宮原狀陳列》、《從皇帝到公民》、《勿忘九·一八》等基本陳列和專題展覽,揭露日本武力侵佔中國東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統治的罪惡以及以溥儀為首的偽滿傀儡政權賣國求榮、效忠日本、甘當兒皇帝、奴役殘害東北人民的罪行;展示溥儀及其“後”“妃”被扭曲的宮廷生活。對廣大羣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進而達到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維護世界和平,謀求共同發展的目的。

主要收藏對象,以日本侵佔我國東北歷史、偽滿洲國史、偽滿宮廷史為主要研究內容,以偽滿洲國皇宮舊址為載體,以陳列展覽為手段,通過舉辦《偽滿皇宮原狀陳列》、《從皇帝到公民》、《勿忘九·一八》等基本陳列和專題展覽,揭露日本武力侵佔中國東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統治的罪惡以及以溥儀為首的偽滿傀儡政權賣國求榮、效忠日本、甘當兒皇帝、奴役殘害東北人民的罪行;展示溥儀及其“後”“妃”被扭曲的宮廷生活。對廣大羣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進而達到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維護世界和平,謀求共同發展的目的。偽滿皇宮博物院成立於1962年,後與吉林省博物館合屬辦公,1982年恢復建制,1984年正式對外開放接待觀眾,原館名吉林省偽皇宮陳列館,20_年劃歸長春市政府屬地管理,20_年2月18日更名為偽滿皇宮博物院。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 篇20

金沙島原名打網崗,位於樂亭縣西南渤海中,是一座由11個斷續相接的沙壩組成的弧形沙島。全長13.5公里,最寬處250米,面積3.25平方公里,好像一艘巨輪拋錨在波濤之中,又似一頭巨鯨俯在水面。傳説八仙過海時隔不韓汀子撒汛花籃,天壤化為打網崗,並引出鳳凰飛來觀潮的故事。鳳凰不落無寶之地,於是有人在落鳳坡窟寶不止踞的是至今,也沒人能把寶挖走。

金沙島海中有島,島中有湖,湖中有島,構成罕見的海上奇觀。隨着潮水的漲落,島的寬度不斷變化,使得整島形貌儀態萬千。島上滿是細細的黃沙,在陽光下遙望海島金光閃耀,猶如一條巨大金帶漂於蔚藍大海之上。

狹長的海島把近海分成內海與外海,外海黃沙燦燦,海水碧藍,是天然的海島浴場;內海內質肥美,水中魚是富集,蟹、貝遍佈淺灘,是捕魚、撈是、撿海拾貝的理想天地。每年5月、11月,大君的丹頂鶴、灰鶴來到島上,讓幸遇者激動不已;更有數不清的海鷗在海灘上自由覓食,在天空中飛翔;運氣好的專業觀鳥團,還可能得遇世界珍奇——灰咀鷗。金沙島太陽輻射強度大,有着豐富的輻射光照,非常適宜進行日光浴。日光浴有很多好處,日光中含有紫外線、紅外線和可見光,人體進行日光浴時,在三種光線的照射下,可能產生很多有益的生理作用。

金沙島海灘沙質中細粒,潔白明淨,是遊客沙浴的理想去處。揀一處光照充足的沙灘,讓太陽曬熱沙子平躺沙灘上,將兩邊的沙粒覆蓋其身,數十分鐘後,地下水汽透過沙子緩緩地傳遍全身,非常愜意。金沙島外潮灘較窄,且泳帶寬闊,波平流緩,海水無污染,是遊客進行海浴的天然浴場。金沙島海水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如氯、碘、鋅、錳等,還有氧氣、氮氣、碳酸氣等。

關於著名景點的導遊詞 篇21

各位遊客朋友們,今天我們要去的景點是巽寮灣。巽寮灣位於惠東縣城平山鎮南部,地處北迴歸線以南,南海大亞灣的東部,依山傍海,山海相嵌,海天交融。巽寮灣的山、海灘、海島巨石遍佈,海灣一帶有摩崖石刻30多處,總長20多公里的海岸線內,有八個海灣,海面隱隱約約分佈着大大小小數十個洲。巽寮灣後三角島是由三座相連的小山組成小島,島上泉水清澈,沙質柔軟,峯奇石怪。巽寮灣是粵東數百公里中海水最潔淨的海灣之一。除了一類的海水及沙灘沙質外,海灘上軟細潔白的海沙含硅量高達99%。有“天賜白沙堤”美譽。踏足沙灘,你可以在沙灘上脱下鞋子盡情地嬉戲,感受腳板與細沙的摩擦依然是個舒適休閒的海濱度假地。踏足沙灘,享受一流的陽光和空氣,領略藍天、白雲、沙灘、海浪的養生詩情畫意,盡情欣賞琳琅滿目的海底世界,度過難忘的藍色之旅。巽寮位於惠東縣的大亞灣畔,依山傍海,環境幽雅。海濱10多裏的半月形海灘,沙細潔白。1米多深的平坦淺水達200多米之寬,是良好的天然海水浴場。海上的大小洲嶼如同仙山瓊閣。巽寮各處的奇周到怪石,富有海角天涯的景色。特別是磨子石,是天作地造一座大型的石磨,兩塊重達百噸的巨石相疊而成,旁邊有各種各樣形態奇特的石羣,象滿地米、石一樣,有鬼斧神工之妙,是巽寮石景觀的典型代表。

巽寮地名古來有之,相傳與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有關,北宋年間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皇帝貶來惠陽,幾個老婆之中唯有出身歌妓的王朝雲相伴(其墓現惠州西湖),初下南方,天氣悶熱,夫婦倆每到公休日就特喜歡來到巽寮這地方度假消暑,其時巽寮名叫鴨寮,是鹹淡水交界,邊民喜來放鴨之處,此鴨字與歌妓出身的王朝雲相沖,於是乎定叫老公改名,作為一方頭頭的領導與大文人蘇東坡不敢怠慢,他發現整個大亞灣像個八卦形狀,而鴨寮這地點處在"巽"卦上(乾、兑;震、巽;坤、艮;離;坎),且巽代表風的意思,因此地常年微風佛面,海不揚波,順手一提書於巖上:巽寮。巽寮處北迴歸線以南依山依山傍海,山海相嵌,海天交融。總長16公里的海岸線內、有八個海灣,海面隱隱約約分佈着大大小小數十個洲。那潔白的沙灘,真的跟麪粉一樣細。寬在30-60米之間變化,海水清澈透明,是盛夏海濱旅遊得天獨厚的勝地.巽寮灣的山、海灘、海島巨石遍佈,海灣一帶有摩崖石刻30多處形似鳳凰,早在咸豐二年就有大書法家寫了“日暖風池”四個大字刻在鳳池小島懸崖上,其餘均是北京、廣州的學者和著名書法家,如:原全國人大常副委員長許德珩、原海軍總司令肖勁光、原全國政協啟功、黃苗子名人商承祥、邵恆秋、祖紹光、秦鄂生等二十八位同志所書。在巽寮灣後山三角洲是由三座相連的小山組成小島,島上有清澈的泉水,有柔軟清淨的沙灘,還有許多不用經過揣測就可定名的石景,如“綿羊戲海”、“龜璞飛鳥”、“駿馬探海”等多處石景官有“動物石景公園”之稱,嘉宏海公園度假村別墅區後面的哨所海、湖、江、泉、瀑、島和名山古剎等各種旅遊資源於一體,遊客沿着石階山路上到山頂,可以俯視整個巽寮海灣遠眺:海天相接,遠山淡雲,渾然一體;俯瞰:“潮水洶湧,水浸灣環”,令遊人叫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ojr6e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