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八女投江羣雕導遊詞(通用3篇)

八女投江羣雕導遊詞(通用3篇)

八女投江羣雕導遊詞 篇1

抗日戰爭時期,以冷云為首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戰士,在頑強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戰鬥中投江殉國,表現了中華民族同侵略者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在人民羣眾中廣為傳頌。她們是第2路軍第5軍婦女團指導員冷雲,班長鬍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和被服廠廠長安順福。

八女投江羣雕導遊詞(通用3篇)

冷雲,原名鄭志民,1920xx年生,黑龍江省樺川縣人。1931年入樺川縣立女子師範學校讀書。九一八事變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活動。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佳木斯等地從事祕密抗日活動。1936年,與具有愛國思想的吉乃臣(後改名周維仁)加入東北抗聯第5軍,後經組織批准倆人結為革命伴侶,共同進行抗日鬥爭。冷雲先在軍部祕書處做文化教育工作。她運用在師範學校所學的知識,編寫識字課本,給抗聯戰士們上課。還利用自己在文藝方面的特長,經常給同志們唱歌跳舞,活躍部隊的文化生活,深受大家歡迎。後調到第5軍婦女團,歷任小隊長、政治指導員。1938年夏,冷雲強忍丈夫英勇犧牲的巨大悲痛,告別剛剛出生兩個月的嬰兒,隨第5軍第1師部隊西征。在西征隊伍中,婦女團的戰士們和男戰士一樣跋山涉水,英勇作戰。7月12日參加了攻打樓山鎮的戰鬥。八九月間,西征部隊在葦河、五常境內與日偽軍連續作戰,遭受重大損失,遂決定返回牡丹江下游刁翎地區尋找軍部。

10月上旬,部隊經過長途行軍抵達牡丹江下游支流烏斯渾河西岸,日偽軍千餘人乘夜來襲。次日拂曉,師首長命令8名女同志先行渡河。當她們正要下河時,突然槍聲大作,日偽軍發起了進攻。大部隊邊打邊撤。為掩護大部隊突圍,已行至河邊準備渡河的8名女戰士,毅然放棄渡河,在冷雲率領下,分成3個戰鬥小組,一齊向日偽軍開火。正在追趕抗聯主力部隊的日偽軍突然遭到來自側後方的打擊,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向河邊壓來。抗聯主力部隊乘敵人慌亂和兵力分散之機,順利突出重圍。日偽軍一方面以密集的火力控制住山口,阻止抗聯主力部隊的回援,一方面加強兵力向冷雲等據守的河岸陣地撲來,企圖活捉她們。在背水作戰至彈盡援絕的情況下,8位女英雄誓死不屈。她們毀掉槍支,挽臂涉入波濤滾滾的烏斯渾河,高唱着《國際歌》,集體沉江,壯烈殉國。犧牲時,她們中年齡最大的冷雲23歲,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

八女投江的悲烈壯舉,令敵人震撼,日軍指揮官連聲哀歎:“連女人都不怕死,中國滅亡不了!”為弘揚八女投江的偉大精神,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舉行“八女投江紀念碑”奠基典禮。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婦聯主席的康克清為工程奠基題詞:“八女英靈,永垂不朽!”

20xx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八女投江”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八女投江羣雕導遊詞 篇2

八女投江紀念羣雕坐南朝北,佔地面積8 000平方米,高8.8米,長18米,寬6.9米,由花崗巖石雕塑而成。羣雕南側建有牡丹江烈士紀念館,陳列面積160平方米,採用單層半地下式建築。北牆兩側設門,正中在漢白玉石上鐫刻着中共牡丹江市委員會、市人民政府題撰的"八英烈女銘志"。展廳陳列有康克清1986年題詞"八女英靈永存史冊",王震1990年8月4日題詞"向抗日烈士致敬",還有周保中、李延祿等人題詩。展廳裏展出了八位女烈士的生平簡介、圖片和部份烈士遺物,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82年10月在林口烏斯渾河畔 建起了"八女投江紀念碑",上題"八女英烈光照千秋"八個大字,它揹負蒼山,河水縈繞,其志銘記述了冷雲、楊貴珍、安順福、胡秀芝、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和李風善八位巾幗的英雄業績。站在這碩大的羣雕前,無不使人思維翻滾,心潮澎湃,當年八女視死如歸,英勇戰鬥的情景又呈現在人們的面前,1938年10月下旬,東北抗聯四、五軍西征婦女團,在指導員冷雲帶領下,擔負着掩護大部隊轉移的任務,她們英勇抗擊日軍熊谷部隊的襲擊,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寧死不屈,最後毅然揹着負傷的戰友,投入林口縣境內的兇猛暴烈冰冷刺骨的烏斯渾河,為國捐軀,譜寫了一篇驚天地,泣鬼神的抗日史詩。電影《中華兒女》、《八女投江》都是根據她們的事蹟拍攝的。1984年被國家列為二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4年籌建,時任全國政協主席鄧穎超為羣雕題寫了"八女投江"四個大字。1986年9月7日舉行工程奠基儀式,1988年8月1日落成。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婦聯主席的康克清參加了奠基及落成典禮。羣雕工程總造價424萬元。其中:民政部撥款73萬元,財政部撥款50萬元,國家城雕組出資16萬元,市財政撥款35萬元,全市人民捐款250萬元。石雕羣像由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設計,四川美術學院雕刻,四川美院雕塑廠、牡市第三建築工程公司等20個單位負責底座、雕像、紀念館和廣場的施工任務。

八女投江紀念地位於林口縣刁翎鄉三家子村附近烏斯渾河西岸,為紀念東北抗日聯軍英勇犧牲的八位女同志而建。 1938年7月至9月,東北抗日聯軍四、五軍主力由依蘭向五常一帶徵戰。五軍婦女團只剩下指導員冷雲,班長鬍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查桂清、王惠民、李鳳善(朝鮮族)和四軍被眼廠廠長安順福(朝鮮族)等八位同志,其中最大的23歲,最小的僅13歲。10月上旬隊伍遭到敵人突然襲擊,冷雲等八名女同志被隔斷在河邊,同大部隊失去聯繫。她們頑強戰鬥,寧死不屈,最後子彈打光,共同跳入烏斯渾河,為祖國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建國後,人民政府在烈士投江附近山坡上,建立了紀念碑。正面是抗聯老戰士陳雷題詞;"八女英魂,光照千秋"。

八女投江羣雕導遊詞 篇3

殉難地位於刁翎鎮三家子村東北約4公里處,柞木崗子山下,烏斯渾河左岸老道口一帶。紀念碑位於河左岸大小關門咀子山西坡,公路東30米處。現在的碑1995年在原址上修建的。

殉難地標誌為“八女投江”紀念碑。碑質為花崗巖,正面刻有陳雷題詞“八女英魂光照千秋”豎寫八個大字。為紀念1938年秋,抗聯八名女戰士英勇抗擊日軍,彈盡援絕,寧死不屈,集體殉難的英雄業績於1982年修建的。碑的左面是革命烈士紀念館,陳列着烈士簡介及畫像,以及刀槍和遺物。同時還展出刁翎地區的抗日史實及抗聯將領的遺像及遺物等。

由於八女英烈事蹟傳遍國內外,影響巨大。“八女投江”殉難地已收入《中國名勝辭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kgj4y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