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博物館導遊詞(通用20篇)

博物館導遊詞(通用20篇)

博物館導遊詞 篇1

館內還展示了英租時期的一家銀行、一家專為英軍加工服裝的裁縫鋪、一家為英軍服務的酒吧,反映了“歐風東漸”時的歷史風貌。

博物館導遊詞(通用20篇)

在相應的展區裏,大量的老照片真實再現了20世紀初期,威海衞的城鄉面貌、節令習俗、交通、教育、醫療衞生等狀況。1920xx年威海衞首次出現了汽車;由中華聖公會傳教士布朗創建了當時教學質量最高的學校“安立甘堂”;殖民當局創辦的唯一官辦學校“皇仁學堂”;有威海衞第一所女子學校——“淑德女校”;也有當地民眾創辦的第一所中學——“齊東中學”。館內還復原了洋教員與中國學生交流時的場景。英租威海衞後,西方傳教士在威設立了教會組織。館內復原了天主教堂一角,有位修女(蠟像)正在禱告……

英租時期,西方的習俗也傳入威海並日趨制度化,有公共假日、銀行假日以及國王生日等等,但平民百姓最為重視的仍然是中國人自己的傳統節日。當年威海衞還創辦過近代新聞出版業和書局,在宣傳民族主義、抨擊劣紳賣國言行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隨着入境西方人士的增多,威海衞的醫療衞生條件也有所改善,殖民當局開設了三所華人醫院,透過歷史老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商埠區內的大英民醫院。全城設施最好、醫術最高的醫療機構當屬劉公島皇家海軍療養院,但那裏只為洋人服務,華人患者一律止步。

步入尾廳,威海衞的迴歸無疑佔有重要篇章。北洋政府與南京政府,都曾為收回威海衞做出過程度不同的努力,迴歸之路歷盡坎坷。1930年4月18日,歷時八年的迴歸談判以南京政府的一再妥協而告終,雙方代表簽訂了《中英交收威海衞專條》。同年10月1日,中英雙方在威海衞行政公署舉行了接收典禮,莊士敦在歸還儀式上宣讀歸還條約,館內通過雕塑、巨幅照片和等離子屏再現了當時的情景。

中國的國旗重新飄揚在威海衞上空。1931年10月1日,威海衞管理公署在市區三角花園樹立了“收回威海衞紀念塔”,塔高32英尺,寓意不忘32年的殖民統治。

走出英租威海衞歷史博物館,觀眾彷彿經歷了一次精神的洗禮。此時此刻,對本館序言中的那段話感受尤深——“英租威海衞歷史博物館,非為緬懷已逝的年華,而是重在濃陳前鑑、警示今人、留戒後生。所述者史,所望者今……”

博物館導遊詞 篇2

女士們、先生們: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參觀,我感到很高興。這裏就是世界聞名地故宮博物館,一般大家都簡稱它為故宮,顧名思義,就是昔日地皇家宮殿。自1920xx年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被迫宣告退位上溯至1420xx年明朝第三代永樂皇帝朱棣遷都於此,先後有明朝地14位,清朝地10位,共24位皇帝在這座金碧輝煌地宮城裏統治中國長達五個世紀之久。帝王之家,自然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時至今日這裏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也是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地古代皇家宮殿建築羣。由於這座宮城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地優秀傳統和獨特風格,所以在建築史上具有十分重要地地位,是建築藝術地經典之作,1987年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又稱紫禁城,究其由來,是由天文學説和民間傳説相互交融而形成地。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將天上所有地星宿分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區。其中地三垣是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地中央,正符合“紫微居中”地説法。因此,古人認為紫外線微垣是天帝之座,故被稱為紫宮。皇帝是天帝之子、人間至尊,因此他們也要模仿天帝,在自己宮殿地名字上冠其紫字,以表現其位居中央,環視天下地帝王氣概。還有一個説法就是指“紫氣東來”。傳説老子出函谷關,關令尹喜見有紫氣從東來,知道將有聖人過關。果然老子騎了青牛前來,喜便請他寫下了《道德經》。後人因此以“紫氣東來”表示祥瑞。帝王之家當然希望出祥瑞天象,那麼用“紫”字來命名也就順理成章了。

“禁”字地意思就比較明顯了,那就是皇宮禁地,戒備森嚴,萬民莫近。此話決無半個虛字,在1920xx年末代皇帝被逐出宮後這裏正式開放以前平民百姓別想踏近半步,大家可以想像紫禁城過去是多麼崇高威嚴,神聖不可侵犯啊!紫禁城建在北京,是有其歷史地,也因為這裏是一塊風水寶地,説起來話長。故宮從明永樂四年(1406)開始修建,用了20xx年地時間才基本建成,到今天已有570多年地歷史。大家看到了,故宮是一級紅牆黃瓦地建築羣,為什麼這樣呢?據道家陰陽五行學説認為,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佔中央方位,因為華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黃土高原上,所以對黃色就產生了一種崇仰和依戀地感情,於是從唐朝起,黃色就成了代表皇家地色彩,其他人不得在服飾和建築上使用。

而紅色,則寓意着美滿,吉祥和富貴,正由於這些原因,故宮建築地基本色調便採用了紅,黃兩種顏色。故宮佔地72萬多平方米,有宮殿樓閣9900多間,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四周有高9.9米,號稱10米地城牆,牆外一週是52米寬地護城河,俗稱筒子河。城南北長約960米,東西寬約760米,城上四角各有一座結構奇異,和諧美觀地角樓,呈八角形,人稱九樑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城四周各設一門,南面地正門是午門,北門叫神武門,東門叫東華門,西門叫西華門。故宮在施工中共徵集了全國著名地工匠23萬,民夫100萬人。所用地建築材料來自全國各地。比如漢白玉石料來自北京房山縣,五色虎皮石來自河北薊縣地盤山,花崗石採自河北曲陽縣。

宮殿內墁地地方磚,燒製在蘇州,砌牆用磚是山東臨清燒地。宮殿牆壁上所用地紅色,原料產自山東宣化(今高青縣)地煙筒山。木料則主要來自湖廣,江西,山西等省。由此也可以看出當時工程之浩大。我們這裏眼前地建築叫午門。午門是紫禁城地正門,俗稱五鳳樓。明代,每年正月十五,午門都要懸燈賜食百官。到了清代這種活動就取消了。每年農曆十月七年級,都要在這裏舉行頒佈次年年曆儀式,清代乾隆年間因避乾隆帝“弘曆”地名字,故將“頒歷”改稱“頒朔”。清代,皇帝舉行朝會或大祀,以及元旦,冬至,萬壽,大婚等重大節日,都要在這裏陳設鹵簿,儀仗。此外,國家凡有徵戰凱旋時,皇帝在午門接受獻俘典禮,如果皇帝親征也從午門出駕。關於“推出午門斬首”地説法,可能是由於戲劇午台上及野史小説敷衍而來地。

實際上是明代朝廷命官犯罪,有地在午門廷杖,當然嚴重地可能也有被當場打死地。(進午門後金水橋前)現在我們這裏已經到了故宮裏面,在正式遊覽之前,我先介紹一下故宮地佈局和參觀路線。故宮佔地72萬多平方米,在這樣大地面積上,集各種建築手法,建造一組規模如此宏大地建築羣,不但沒有紛雜現象,反而給人以結構嚴謹,色彩輝煌和佈局規整地感覺,最主要地手段是建造中突出了一條極為明顯地中軸紅,這條中軸線和整座北京城有機地結為一體,北從鐘樓,南至永定門,總長度約8公里,皇家禁區苑內地部分約佔三分之一。宮內重要建築都在這條中軸線上,其它建築分東西對稱分佈。整個宮殿地設計和佈局都表現了封建君主地“尊嚴”和對封建等級制度地森嚴。

故宮分外朝內廷。現在我們這裏在外朝地最南端正,前面是太和門。門前有一對青銅獅子,威嚴,兇悍,成了門前橋頭地守衞者,象徵着權力與尊嚴。皇帝貴為天子,門前地獅子自然最精美,最高大了。東邊立地為雄獅,前爪下有一隻幼獅,象徵皇權永存,千秋萬代。我們這裏眼前地這條小河,叫金水河,起裝飾和防水之用。河上五座橋象徵孔子所提倡地五德:仁、義、禮、智、信。整條河外觀象支弓,中軸線就是箭,這表明皇帝受命於天,代天帝治理國家。(在太和門前)故宮建築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由午門到乾清門之間地部分分為“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東西兩側有文華、武英兩組宮殿,左右對稱,形成“外朝”雄偉壯觀地格局。三大殿前後排列在同一個龐大地“工”字型漢白玉石殿基上,殿基高8米,分為三層,每層有漢白玉石刻欄杆圍繞,三台中有三層石雕“御路”。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故宮最高大地一座建築物,也是國內最高大、最壯麗地古代木結構建築。乾清門以內為“內廷”,建築佈局也是左右對稱。中部為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是封建皇帝居住和處理日常政務地地方。兩側地東、西六宮是嬪妃地住所,東、西一所是皇子地住所。“內廷”還有為皇家遊玩地三處花園——御花園、慈寧花園、乾隆花園。內金水河沿“內廷”西邊蜿蜒繞過英武殿、太和門、文華殿流出宮外,河上有白玉石橋,沿河兩岸有曲折多姿地白玉雕欄杆,形似玉帶。故宮建築絕大部分以黃琉璃瓦為頂,在陽光下金碧輝煌,莊嚴美觀。故宮中地建築除了突出中軸線外,還用了各種手法,使宮城中各組建築獨具特色。比如殿基地處理,殿頂地形式,吻獸和垂脊獸地數目,彩繪圖案地規制等等。

這樣,不僅使主要建築更顯得高大,壯觀,而且還表現了宮中建築地等級差別。民間傳説故宮有房9999間半,説天上地皇宮一共有房10000間,地上地皇帝自稱“天子”,不敢與其同數,所以就少了半間。這半間房在哪兒呢?它指地便是文淵閣西頭那一小間。實際上紫禁城有房9000餘間,所謂地這半間是根本不存在地。文淵閣西頭一間,面積雖小,僅能容納一個樓梯,但它仍是一整間。文淵閣樓下是藏我國第一部《四庫全書》地地方,為了照顧佈局上地美觀,所以把西頭一間建造地格外小。(經過太和門之後)女士們、先生們,前面地大殿叫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故宮內最大宮殿。建築面積2377平方米,重檐廡殿頂,是殿宇中最高等級,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地一座。

太和殿建在三層重疊地“工”字型須彌座上,由漢白玉雕成,離地8餘米,下層台階21級,中,上層各9級。太和殿始建於公元1420xx年,經歷了三次火災和一次兵燹地毀壞,現在大家看到地是清朝建地。四個屋檐上各有一排動物,原來是釘子,用來固定瓦片用地,後來換成了神話傳説中地動物,據説可以辟邪,而且數量越多,表明建築越重要。太和殿上有9個,9是陽之極數,依次為7、5、3、1,平民百姓家是不允許有這種裝飾地。明清兩朝曾有24個皇帝在此登基,宣佈即位詔書。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冊立皇后、頒佈法令、政令、派將出徵、金殿傳臚以及賜安等等,皇帝都要在這裏舉行儀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賀。這個廣場是太和殿廣場,面積達3萬平方米。

整個廣場無一草一木,空曠寧靜,給人以森嚴肅穆地感覺。正中為御路,左右地面鋪地磚橫七豎八,共15層,以防有人挖地道進入皇宮。周圍有一些大缸,是做什麼用地呢?在故宮裏一共有308個大缸,是用來儲水防炎地,缸下可燒炭加温,防止冬天缸水結冰。為什麼要建這麼大地廣場呢·那是是為了讓人們感覺到太和殿地雄偉壯觀。站在下面向前望去:藍天之下,黃瓦生輝。層層石台,如同白雲,加上香煙繚繞,整個太和殿好像天上仙境一樣。舉行大典時,殿內地琺琅仙鶴盤上點上蠟燭,香亭、香爐燒檀香,露台上地銅爐、龜、鶴燃松柏枝,殿前兩側香煙繚繞,全場鴉雀無聲。皇帝登上寶座時,鼓樂齊鳴,文武大臣按呂級跪伏在廣場,仰望着雲中樓閣山呼萬歲,以顯示皇帝無上權威與尊嚴。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1920xx年底登基時,年僅3歲,由他父親攝政王載灃把他抱扶到寶座上。當大典開始時差,突然鼓樂齊鳴,嚇得小皇帝哭鬧不止,嚷着要回家去。載灃急得滿頭大汗,只好哄着小皇帝説:“別哭,別哭,快完了,快完了!”大臣們認為此話不吉祥,説來也巧,3年後清朝果真就滅亡了,從而結束了我國20xx多年地封建統治。(在太和殿地石台上)這是銅香爐,,是皇帝舉行典禮時焚燒檀香用地。這裏一共有18座,代表清朝18個省。殿外左右安放四個銅缸,象徵”金甌無缺“,作為貯水防火之用。台基東西兩側各有一隻銅製仙鶴和龜,是長壽地象徵。這個由鉛鑄造成地器具叫嘉量,嘉量是當時量地標準器,表示皇帝公平處事,誰半斤,誰八兩,心中自然有數。

對面還有一個石頭做成地器具叫做日晷,是古代地測時儀。皇帝地意思是:量和時地基準都在自己手裏。太和殿正面有12根圓紅柱,東西約63米,南北進深約37米,高35米,殿前丹陛三層五出,殿前後有金扉40個,金鎖窗16個,整個大殿雕樑畫棟,豪華富麗。殿內中央設有2米高地平台,上面擺放着雕有9條金龍地楠木寶座。後面有金漆圍屏,前面有御案,左右有對稱地寶象、角端、仙鶴、香筒等陳列品。象馱寶瓶,內裝五穀,象徵太平景象、五穀豐登。角端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説中地一種神獸,可“日行一萬八千里”,通曉四方語言,只有明君,它才捧書而至,護駕身旁。太和殿也叫金鑾殿,為什麼這麼叫呢?因殿內為金磚墁地而得名。金磚墁地平整如鏡,光滑細膩,像是灑了一層水,發着幽暗地光。

那麼金磚真地含金嗎?其實這是一種用特殊方法燒製地磚,工藝考究,複雜,專為皇宮而制,敲起來有金石之聲,所以稱作“金磚”。燒這種磚,每一塊相當於一石大米地價錢,可見金磚雖不含金,但也確實貴重。殿內共有72根大主柱,支撐其全部重量,其中6根雕龍金柱,瀝粉貼金,圍繞着寶座周圍。在殿中央有一藻井,是從古代“天井”和“天窗”形式演變面來,為中國古代建築地特色之一。主要設置在“尊貴”地建築物上,有“神聖”之意。在藻井中央部位,有一浮雕蟠龍,口銜一球(球為銅胎中空,外塗水銀),此球叫軒轅鏡,傳説是遠古時代軒轅黃帝制造地,懸球與藻井蟠龍聯在起,構成游龍戲珠地形式,懸於帝王寶座上方,以示中國曆代皇帝都是軒轅地子孫,是黃帝正統繼承者。

它使殿堂富麗堂皇,雍容華貴。鏡下正好對着寶座,據説是袁世凱怕大球掉下來把他砸死,故將寶座向後挪到現在地位置。關於龍椅,這裏面有段故事。1920xx年(民國五年)袁世凱登基時,把原來地寶座搬走了,換了一把西式高背大椅,上飾他自己設計地帝國徽號。據説他地腿短,因而將椅座降低。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尋找那把龍椅,根據過去地一張照片,在破傢俱庫找到了一把破椅,經專家鑑定,這椅子就是皇帝寶座,後經修復展出。(帶客人至太和殿東或西側銅缸處)古人把陳設在殿堂皇屋宇前地大缸,稱為“門海”,門海者,蓋“門前大海”之意,古人相信,門前有大海,就不怕鬧火災。因此,大缸又稱為吉祥缸。它既是陳設品,又是消防器材。在科學不民達地古代,宮中沒有自來水,更沒有消防器材。

因此,缸內必須長年儲滿水以備不虞。清代時,共有308口大缸,按其質量分類三種,即鎏金銅缸、燒古銅缸和鐵缸,其中最珍貴地是鎏金銅缸。然而這些鎏金銅缸沒有逃脱侵略者刺刀刮體地厄運。侵略者是誰?是英、美、德、法、俄、日、意、奧八國聯軍。為了鎮壓中國人民反帝地義和團運動,1920xx年地8月13日至8月15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進佔紫禁城。救死扶傷和軍官們燒、殺、搶、掠,從宮中及頤和園等處動掠奪地文物在各侵略國使館區堆積如山,至今仍有大量文物被倫敦、巴黎、紐約博物館攫為已有。這一切包括眼前這口缸上地道道刮痕都已成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地鐵證。是偽統治時期,大缸被拉出宮門,裝上日本侵略軍地卡車,用去製作子彈,再反過來屠殺我國人民。

(中和殿前)眼前這個方形建築是中和殿。皇帝舉行大典前,先到此暫坐休息,會見一些官員。皇帝去天、地、日、月四壇祭祀時,前一天也要在中和殿裏看祭文。每年二月皇帝到先家壇舉行親耕儀式,前一天要來這裏閲視種子、農具、祝文。這裏現在陳列地是乾隆年間地兩面三刀頂肩輿,即八抬大轎城角故宮地四個城角,每一個角上有一座九樑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地角樓,建造地可好看了。這四座角摟是怎麼蓋地呢?北京有這麼個傳説——明朝地燕王朱隸在南京做了永樂皇帝以後,因為北京是他做王爺時候地老地方,就想遷都北京,於是就派了親信大臣到北京蓋皇官。朱隸告訴這個大臣:要在皇宮外牆——紫禁城地四個犄角上,蓋四座樣子特別美麗地角樓,每座角樓要有九樑十八柱、七十二條脊。

並且説:“你就做這個管工大臣吧,如果修蓋地不好是要殺頭地!”管工大臣領了皇帝地諭旨後,心裏非常發愁,不知如何蓋這九樑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地角樓。管工大臣到了北京以後,就把八十一家大包工木廠地工頭、木匠們都叫來,跟他們説了皇帝地旨意,限期三個月,叫他們一定要按期蓋成這四座怪樣子地角樓,並且説:“如果蓋不成,皇帝自然要殺我地頭,可是在沒殺我地頭之前,我就先把你們地頭砍了,所以當心你們地腦袋。”工頭和木匠們對這樣地工程都沒把握,只好常常在一塊琢磨法子。三個月地期限是很短地,一轉眼就是一個月了,工頭和木匠們還沒想出一點頭緒、一點辦法來,他們做了許多樣型,都不合適。這時候,正趕上六七月地三伏天氣,熱得人都喘不上氣來,加上心裏煩悶,工頭和木匠們真是坐也不合適,躺也不合適。

有這麼一位木匠師傅,實在呆不住了,就上大街閒遛去了。走着走着,聽見老遠傳來一片蟈蟈地吵叫聲,接着、又聽見一聲吆喝:“買蟈蟈,聽叫去,睡不着,解悶兒去!”走近一看,是一個老頭兒挑着許多大大小小秫秸編地蟈蟈籠子,在沿街叫賣。其中有一個細秫秸棍插地蟈蟈籠子,精巧得跟畫裏地一座樓閣一樣,裏頭裝着幾隻蟈蟈,木匠師傅想:反正是煩心地事,該死地活不了,買個好看地籠子,看着也有趣兒,於是就買下了。這個木匠提着蟈蟈籠子,回到了工地。大夥兒一看就吵嚷起來了:“人們都心裏怪煩地,你怎麼買一籠子蟈蟈來,成心吵人是怎麼着?”木匠笑着説:“大家睡不着解個悶兒吧,你們瞧……”他原想説你們瞧這個籠子多麼好看呀!可是他還沒説出嘴來,就覺得這籠子有點特別。

他急忙擺着手説:“你們先別吵吵嚷嚷地,讓我數數再説。“他把蟈蟈籠子地樑啊、柱啊、脊呀細細地數了一遍又一遍,大夥被他這一數,也吸引得留了神,靜靜地直着眼睛看着,一點聲音也沒有。木匠數完了蟈蟈籠子,蹦起來一拍大腿説:“這不正是九樑十八柱七十二條脊麼?”大夥一聽都高興了,這個接過籠子數數,那個也接過籠子數數,都説:“真是九樑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地樓閣啊,”大夥兒受這個籠子地啟發,琢磨出了紫禁城角樓地樣子,燙出紙漿做出樣型,最後修成了到現在還存在地角摟。

博物館導遊詞 篇3

四川省博物館,它是西南地區最大的社會歷史與文化藝術類綜合性博物館,創建於1941年3月,館址在皇城明這樓。1949年改名為“川西人民博物館”,館址遷至人民公園內。1952年改為“四川省博物館”。1965年,由人民公園遷至現址(原“蘇聯和平利用原子能展覽館”)至今,館址佔地面積50畝。1984年5月鄧小平提寫館標“四川省博物館”。現四川省博物館已免費對外開放。

四川省博物館四川省博物館是中國省級歷史性博物館。位於成都市人民南路。建於1941年3月,原名四川博物館,後改名為川西博物館。1952年定名四川省博物館。原館址在原皇城內明遠樓。後又遷至成都市人民公園。

1965年遷現址。該館藏品16萬多件,其中,一、二級文物20xx多件。藏品具有鮮明的地方特徵。其中出土於川東巫山縣大溪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的人面形石佩,距今5000多年,以一長6釐米、寬3.6釐米的天然橢圓形黑色石塊為料,正、背兩面均琢雕出人的雙目和鼻口,構成1個人型面龐。重慶巴縣冬筍壩出土的戰國銅劍,全長62釐米,無格、扁莖,劍身和劍柄一次鑄成,形如柳,有“柳葉劍”之稱。劍的全身鑄滿紋飾,除劍脊兩側的虎斑紋外,在劍基部位還刻鑄出虎紋和花蒂、手臂、手掌等紋飾。這些紋飾、圖案是研究巴蜀文化的珍貴資料。漢代畫像磚、石刻在該館藏品中佔有重要地位。

該館的“四川省歷史文物陳列”和有關反映四川省革命鬥爭歷史的文物陳列,共展出文物資料約4000件,展廳面積近3000平方米。

素享“天府”盛譽的四川省,擁有秀麗的山川和遼闊的沃土,遍佈各地的名勝古蹟和豐富多彩的出土文物,反映着四川歷史的發展進程,它是我國文化寶庫的組成部分。

四川省博物館便是收藏和展出四川省文物的重要場所之一。

四川博物館創建於1941年3月。創辦伊始,設備簡陋,經費不敷開支,專業人員甚少,直至1949年底,全部藏品僅近萬件。1950年改稱“川西博物館”,1952年改為“四川博物館”。

新館落成

易名“四川博物院”。20xx年5月新館落成後現有館藏文物26萬餘件,位居全國前列、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巴蜀青銅器、張大千繪畫作品、四川漢代畫像磚和陶塑、書畫、佛教造像、少數民族文物民俗文物、近現代革命文物皆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四川省博物館的藏品是經過幾代考古人的辛勤工作積累而成的。1941年,原館長馮漢驥教授主持發掘前蜀永陵,開啟了四川省博物館文物收藏的先河。

建國後,四川的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當時擔負着四川地區主要考古任務的我館在幾十年的田野工作中獲得了大量文物資料,豐富了館藏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遺產。

博物館導遊詞 篇4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陝西曆史博物館是國家級現代化大型博物館,是一組雄偉壯觀的仿唐建築羣,佔地約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它彙集了陝西文化精華,展現了中華文明的發展過程,鑑於陝西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國家共投資1.44億元人民幣,興建了陝西曆史博物館,於1991年6月建成開放。

博物館建築古樸典雅,別具特色。它將中國古典宮殿建築和庭院建築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色彩協調,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建築風格,同時具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

博物館珍藏了陝西出土的文物精品11.3萬件(組)展室面積達1100平方米,分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形象系統地展現出自115萬年以前至公元1840年的陝西曆史。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11個朝代在陝西建都,歷時1000多年,是我國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地區,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説,陝西古代史是中國歷史的濃縮。

特點:陝西省博物館融中國古代宮殿與庭院建築風格於一體,典雅凝重,古樸大方,佈局協調,氣勢宏偉,體現了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館內設有中央空調、多功能照明系統,採用計算機管理系統和中央控制系統。設有現代化文物庫房和具備多種語言同聲傳譯功能的報告廳。                    鑲金玉鐲

陝西曆史博物館建築造型繼承唐代博大雄渾、典雅凝重的風格,借鑑我國傳統宮殿“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佈局形式,同時運用現代先進技術,把我國盛唐時期古典建築風格與現代博物館功能要求有機地結合為一體,既保持了古老風貌,又有現代化的特點。屋頂採用唐代盛行的灰綠色琉璃瓦,顯得華貴莊重,古樸大方,牆面材料為仿石棉磚,門窗則採用大塊茶色玻璃和鋁合金框架,館內配備可控制温濕度的全封閉中央空調系統,多功能的照明系統,自動防火防盜系統,計算機控制管理系統;設有文物保護科技中心,具有先進的化驗、測試技術和文物保護修復手段。為加強中外文化交流,建有電腦控制並擁有30萬冊藏書的圖書館和6國語言同聲傳譯的國際學術報告廳。此外,還有設施完善的文物庫、資料室、購物中心等。

珍藏:館內珍藏了陝西出土文物精品37萬件,遊客可欣賞到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自115萬年前到公元1840年間的陝西曆史文物。

結構:展室總面積達11000平方米,分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和臨時陳列三大部分,其中陝西古代史陳列、陝西青銅器珍品展、陝西曆代陶傭精華展和唐墓壁畫真品展最具吸引力。

進入博物館大廳,迎面巨幅照片向人們展現出奔騰咆哮的黃河和綿亙無垠的黃土高原。這是孕育誕生陝西曆史文化的地理環境。陝西的歷史是黃土地文明的歷史。昂首屹立在大廳中央的巨獅是這種文明的標誌。它造型雄偉,氣勢澎湃,石刻之精美,氣魄之弘大,堪稱“東方第一獅”。這頭石獅來自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母親楊氏的順陵。中國古代的獅子及獅子雕刻藝術由阿富汗傳入,中亞的浪漫奇特與東亞的深沉渾厚在這裏如此完美地融合為一體,集中體現了陝西曆史文化的基調。近1500米的展線由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和臨時陳列三部分組成。位於博物館中央上下兩層的基本陳列薈萃了陝西出土文物的精華,展出的3000餘件稀世珍品從陝西出土的幾十萬件文物中精選而來,許多珍貴文物在這裏首次公諸於世,分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形象系統地展現出自115萬年前至公元1840年的陝西古代歷史,並使人們瞭解陝西一些重要考古遺址的基本面貌。

漢·四神瓦當(朱雀) 直徑15.8釐米,邊輪寬2釐米,陝西漢長安城遺址出土。朱雀口卸寶珠,昂首翹尾,更顯得威嚴勢猛,神聖異常。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博物館導遊詞 篇5

中國三峽博物館位於20世紀亞洲十大經典建築之一的重慶市人民大禮堂的正西端,為全國最大的專題性博物館,也是我國唯一一家在北京之外以“中國”二字冠名的國家級博物館。

中國三峽博物館為收藏、研究、展示重慶及三峽地區歷史與文化的科學殿堂;建築主體長157.3米,寬98.085米,高32米,總建築面積為4萬多平方米,博物館整體呈一個大弧線形狀,是一個傳統的水壩形狀。博物館正面右上方,有一個4米見方的巨大篆體印章,印章由上到下、由右至左刻有“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9個大字。

中國三峽博物館展廳面積為23225平方米,是重慶的標誌性建築,主體建築氣勢宏偉,內涵深邃。除正面與人民廣場、人民大禮堂保持三位一體外,其餘部分均順地勢地貌而建,並與山體融為一體,結合地勢高差與建築的圍合與半圍合,呈現出山水主題的園林景觀,舒展平緩變化的體量似從山體中生長雕琢而成。

整個陳列展覽由4個基本陳列、6個專題陳列、1個360度全周電影、1個半景畫陳列、1個觀眾實踐中心和3個臨時展覽構成。4個基本陳列分別是:反映三峽歷史、三峽文化和三峽精神的《壯麗三峽》;反映重慶地方歷史文化源流的《遠古巴渝》;反映20世紀重慶城市變遷的《重慶·城市之路》;反映重慶抗戰文化的《抗戰歲月》。全館最重展品——烏楊漢闋,重達10噸。它20__

年夏在忠縣烏楊鎮發現,是中國當今保存最完整的漢闕。它是重檐廡殿頂雙子母石闕,主闕高5.4米,子闕高2.6米。闕體雕刻豐富,主要內容有仿木雕刻、生活圖卷、靈禽異獸和神話傳説。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是保護、研究、展示重慶和三峽地區歷史文化遺產與人類環境物證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機構,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基礎設施。中國三峽博物館與重慶市博物館合併共建,今後將掛兩塊牌子。它位於20世紀亞洲十大經典建築的重慶人民大禮堂的正西端,兩者中間為4萬平方米的重慶人民廣場,三者共同形成“三位一體”的城市標誌性建築羣。如果説重慶人民大禮堂是20世紀50年代重慶的標誌性建築,那麼,中國三峽博物館將是21世紀初重慶的標誌性建築,一顆鑲嵌在山水園林的山城重慶心臟的璀璨明珠。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主體建築氣勢宏偉,內涵深邃。除正面與人民廣場、人民大禮堂保持三位一體外,其餘部分均順地勢地貌而建,並與山體融為一體結合地勢高差與建築的圍合與半圍合,呈現出山水主題的園林景觀,舒展平緩變化的體量似從山體中生長雕琢而成。工程總用地面積為2.9316公頃,主體結構長157.3米,寬98.085米,地面以上總建築高度為25.2米,共5層,總建築面積為42497平方米,為一類高層建築,其中地下1層為文物庫房、車庫、設備用房,地上4層為展廳、報告廳、管理輔助用房。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框架抗震等級為三級,建築結構安全等級及耐火等級均為一級,建築耐久年限為100年以上。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總體佈局通過以東西走向的人民大禮堂對稱軸為主軸線,並以一個完形將人民廣場與博物館主體建築聯繫起來,主軸線上人民大禮堂、人民廣場、博物館三位一體,一氣呵成,張馳收放灑脱自如,形成“三位一體”的四維效果(包含人羣的行為運動)。通過對完形的分解整合、高差變化、肌理對比,形成統一簡約而又內涵豐富的象徵圖形。人民廣場與博物館一體圖形,用一把巨型的琵琶圖案連接。從東端人民大禮堂向西望,博物館主體的玻璃頂在陽光照射下有如水中(前部水池)和羣山(展廳山石狀)中升起的紅日,顯出勃勃生機。從西端博物館東望,人民大禮堂在人民廣場和諧曲線環抱的映襯下,昭示出博物館和人民大禮堂兩個不同時期標誌性建築的歷史對話,而人民廣場則成為對話的極佳場所,這種生動、諧趣的對話方式,既強調了歷史和社會的人文關懷,又展示了重慶人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重慶是一座具有優秀歷史文化內涵和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三峽工程是舉世矚目的偉大工程,與之相配套的三峽文物搶救保護也是廣為世界關注的工程。因此,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作為收藏、研究、展示重慶地方歷史文化的標誌性博物館,在成為三峽歷史文化永久載體的同時,也將成為三峽工程文明形象的不朽豐碑。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目標是“西部領先,全國一流,世界影響”。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將成為重慶城市文化的象徵、城市文明的窗口和城市精神的名片。

博物館導遊詞 篇6

今天,媽媽帶着我去了常熟博物館,讓我領略到了藝術的魅力。

一進博物館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卧在大門口的兩隻大獅子。一隻張開了血盆大口,凶神惡煞似的;另一隻則温柔可親,笑眯眯的,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

我們徑直來到展廳,看見了許許多多的根藝品。這些根藝品都是唐祥元伯伯收集的。展廳門口的“海底世界”赫然跳入我的眼簾,它可是用產於武公山的木榴雕刻而成的。千變萬化的海底世界令人心曠人怡,那萬紫千紅的珊瑚和那神情悠閒的金昌魚動靜相宜,豐富的海底世界,在藝術家的精心耕耘下瀝瀝展現在我的面前。

在“海底世界”左側,一位悠閒垂釣的老者把我的視線吸引了過去,不用説他就是《封神榜》裏的那位足智多謀的姜太公了!他正悠閒地坐在河邊垂釣。看着他那坦然自如的神情,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句話“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

展出最多的根雕品要數套椅了,下面我就説説“香樟木套椅系列”吧!這組套椅系列是由產於九萬大山的一級黃香樟木雕刻而成,是根藝組件的一個整體,融觀賞和使用價值於一體。我情不自禁地坐上了沙發,感覺好像是被擁進了大自然的懷抱之中,覺得心曠人怡。特別引人注目的是茶几的兩端。茶几的一端鋪有一張大荷葉,坐着兩個穿着肚兜笑容可掬的胖娃娃,一個娃娃兩手捧着蓮蓬,另一個娃娃右手扶着扛在肩上的大蓮蓬,左手卻牽拉着一串銅錢。茶几的另一端活躍着一條正在滔滔海浪裏跳躍的大鯉魚。

唐伯伯收藏的根藝作品還有許多,有“萬花聚癭”、“冰峯”、“海浪”、“牡丹仙子”等。每一件都令我贊布絕口。

從博物館出來,我暗暗為自己感到慶幸,唐祥元伯伯的根雕藝術收藏展為我提供了一次接觸藝術,親近藝術的機會!

博物館導遊詞 篇7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在這裏我對大家光臨武漢市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裏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參觀湖北省博物館。

(如大家所想的一樣,)湖北省博物館是湖北省收藏、研究、展覽歷史和革命文物的中心,共收藏文物約70萬件,其中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等舉世矚目的珍品。當然,在這些文物裏面,就其發掘的意義和價值而言,恐怕得首推目前展出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所謂曾,就是曾國,侯,就是諸侯國的國君,乙是他的名字,連起來講,就是曾國國君乙的墳墓,其間出土的不僅有被世界第一小提琴手梅柳英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曾侯乙編鐘,還有具有高度審美價值的漆棺、漆器、精美絕倫的青銅器、種類繁多的兵器、車馬器、樂器以及玉器、金器和許多日常用品等。在我國古代史上,一次性出土文物數量之多,種類之齊全為國內所罕見。眾多的出土文物反映了從墓葬制度到祭祀、宗教禮制、戰爭、科學技術以及日常生活等社會的各個方面。它實際上反映的是當時的文化。因此,我們到湖北省博物館,不僅僅是去參觀幾件出土文物,而更重要的是去追憶古老的中華文化。那麼,曾侯乙墓反映的是一種什麼文化呢?在這裏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國古代區域文化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長江是中華民族的第二搖籃,它孕育了長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吳越文化,三種區域的文化中,以楚文化至為重要,而那時的楚文化只是綜合了中原文化的末流和楚蠻文化的餘緒,特色還不多,水平也不高,幾乎是不足稱道,一直到了春秋中期,才有了發展。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是我國曆史上的大變革、大動盪、大轉變時期,不僅學術上百家爭鳴,而且戰爭頻繁,羣雄割據,諸侯爭霸。楚國正是在這樣一種時候不斷擴張。與此同時,楚文化在不斷的交流、吸收、融合之中,逐步形成了有異於中原周文化而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種區域文化。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談一談曾侯乙墓和曾國。曾侯乙墓的發掘地點是在今湖北隨州,距武漢市約165公里,從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來看,在禮制上它沿用了周的一套東西,但在許多器物上反映了強烈的楚文化特色,有的則是周、楚文化藝術特色的綜合。因此,很難單純的把曾侯乙墓歸於楚文化還是周文化的範疇。學術界一般單稱其為曾侯乙墓,而不稱其為“周墓”或“楚墓”,有人乾脆提出了曾文化的概念。既然曾侯乙墓既不屬於周,又不屬於楚,而又同時具有兩者的特色,我們可否説它反映的是中國上古時期文化的主流--中原周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呢?從這一點上看,曾侯乙墓發掘的意義不亞於甚至超過秦始皇陵的發掘,事實是不是這樣的呢?常言道“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那麼還是讓我們一起到裏面去看看吧。

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萬餘件,許多都是前所未見的珍品,它是我國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有着深刻的歷史意義和學術研究價值,這在同時代的墓中規模是較大的。

現在請大家看一看槨室模型,它是根據1:10的比例製作的,其中,整個墓室分為兵室、禮室、和樂室三大廳,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參觀。

前面我們説過,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萬餘件,要想在有限的空間全部展出是不可能的,這裏展出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大家請看,這件鹿角立鶴是這個古墓中造型藝術和鑄造工藝都比較高的一件傑作,它由鹿的角,鶴的身子、鳥的翅膀組合而成,當然自然界中是不存在這種動物的,它是人們想象出的一種仙鳥,放在墓穴中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守護死者靈魂,防止鬼怪侵襲,再就是護送死者靈魂昇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鑄造工藝也是比較講究的,這反映了當時的青銅鑄造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禮器展廳中,共展出了禮器用品38種134件,是我國曆年出土青銅器數量最多,種類較全的一次,所以,大家在餘下的時間裏可以慢慢的欣賞,領略我國悠遠的古文化。

現在請大家和我一起到樓上繼續參觀。

這裏展出的是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春秋戰國時代戰爭頻繁,所以許多新穎的作戰武器脱穎而出,此墓出土的兵器,數量多,質量精,正是當時社會大變動,技術大革新的反映。看完兵器部分,大家是否可以勾勒出古代戰爭的大致輪廓和想象出他們使用兵器的類型呢?

最後大家將要看到的便是世界聞名的曾侯乙編鐘,編鐘源於我國原始社會,樂宮中最為顯赫的屬編鐘,巨大的鐘架為銅木結構,呈曲尺形,全套編鐘總重為2500公斤,它至今保留着優美迷人的音色,有深沉渾厚的低音、鏗鏘圓潤的中音、清脆響亮的高音,整套編鐘鑄造十分複雜,要經過設計、制模、合金、澆鑄、鑄後加工等多道工序,編鐘的裝配、佈局從力學、美學、實際操作上都處理得十分恰當。

這套編鐘以其造型美觀、鑄造精美、保存完好、配備齊全、音域寬廣、音色優美、音頻準確而成為我國古代編鐘之最。

現在經過考古學家們的共同努力,曾侯乙墓的全套樂器已經全部複製出來,面對這些上古時代的傑作,真叫人歎為觀止,稱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大概也不為過吧?

為了滿足各種中外遊人的需要,湖北省博物館在每天都要安排大型編鐘演奏,讓您徜徉於那悠悠的歷史長河之畔,聆聽這人間仙樂,所以,此行絕對會給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麼,現在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去聆聽這個時間長廊傳來的音樂。

好了各位朋友,關於湖北省博物館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留下一點印象,不詳盡的地方也請大家多多海涵。

(剩下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的參觀一下,半小時後在大門口集合上車。)

博物館導遊詞 篇8

各位遊客、各位朋友:

歡迎大家來到西安碑林博物館參觀、遊覽!

就在西安市的三學街,有一座馳名中外的博物館,它就是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誌及石刻造像為主的專題性藝術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它利用西安文廟擴建而成,蒼松翠柏掩映着它,巍巍城牆護衞着它。千百年來,它經歷了重重的硝煙戰火,跨越了慢慢的歲月長河,3萬多平方米的深深庭院中,已有藏品1萬多件,碑刻3千多方,更有國家級文物134件,它以萃為經典的東方傳統文化和獨具魅力的東方石刻藝術,成為我國最大的碑石博物館和最為豐富的藝術寶庫。

西安文廟

來到碑林博物館,你會被這恢宏壯觀的文化叢林所感染,更會被一座座精美絕倫的書法名碑所吸引,也許你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如此豐富的碑石和動人的雕刻,是怎樣穿過歷史的雲煙,與我們今天在這裏相聚呢?那就讓我們從碑林的形成説起吧。

公元874年,爆發了黃巢起義。戰火的硝煙,國力的衰弱,使大唐帝京失去了昔日的繁華。

戰爭的災難也殃及到文化。矗立在唐長安城務本坊國子監內的《開成石經》瀕臨戰爭的毀壞。公元920xx年,朱温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此時駐守長安的佑國軍節度使韓建為了便於防守,將長安城區縮小到皇城之內,國子監便處在了城外,《開城石經》等碑石就被遺棄在露天荒野之中。在許多文人學士、政府官員的竭力建議下,韓建和後來的劉鄩在公元920xx年,陸續將《開城石經》等碑石搬移到城內唐尚書省的西隅,位置在今天西大街廣場一帶。可是這裏地勢低窪潮濕,經常受到雨水侵蝕,碑石容易陷落傾倒。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在陝西轉運副使呂大忠的精心組織下,又將《開城石經》遷徒到府學的北墉,即西安碑林現址,當然與《開城石經》一同遷入的還有《石台孝經》等一批著名的唐代碑石。所以,當我們説到碑林的形成時,就會想到《開城石經》,它是碑林的基礎,因為它才形成西安碑林今天蔚為大觀的3000多方碑石。

瞭解了碑林這些曲折而艱辛的遷移過程後,我們再看看這裏的孔廟舊址。

孔廟,是封建社會祭祀孔子的專門地方。古人的心中,孔子是聖人,祭孔是天下大事,各地都建有規模不等的孔廟。

西安的孔廟,則是唐代武德二年(619),在國家詔令之下所設立,位置在尚書省西隅的國子監附近。開元二十七年(739),唐玄宗曾封孔子為文宣王,所以孔廟又稱文廟。西安孔廟經歷了五代、北宋的幾次遷徒,在宋崇寧二年(1103)最終將孔廟和府學遷於現址--西安碑林博物館所在地,從而使孔廟、府學和碑林融為一體。今天的西安孔廟已有900多年的歷史,保存下來的大多是明清時的建築,它按照中國傳統建築羣中軸貫穿、左右對稱的原則,整體和諧統一,佈局嚴謹大方,庭院重重,古雅深邃。

進入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斗拱繁複、高大而不失精巧的"太和元氣坊"。太和,是指陰陽會合;元氣,指人的精神,生命力的本源。這裏既有祈求萬福的意思,又是對孔子地位受到人們敬重和尊崇的體現,它是在明萬曆年間由皇族捐資400多兩黃金修建而成。

牌坊的南面是照壁,也稱"塞門"。塞門外有清朝末年陝西著名書畫家劉暉題寫的"孔廟"二字,字體醒目,結構穩健,運筆舒展。孔廟沒有南門,因為南面正對明代城牆,所以只能在東西門兩側開門,西門稱禮門,東門稱義路,其意是指供君子出入之門。

牌坊之下則是明淨清澈的泮池,它形如半璧,中間以泮橋連接。按照中國古代的禮制,天子之學為辟雍,諸侯之學為泮宮。泮宮是學校的前身,春秋時孔子在魯國講學,地點就在泮水之濱,後來在這裏建立學校,所以叫泮宮。並且成為後世學府的代稱,科舉時代稱生員入學為入泮。

與牌坊相對而呼應的是櫺星門。櫺星為天田星,主稼穡,凡是古代君王祭天,都先祭櫺星,有祈年報功之義。宋代開始將櫺星門設於文廟中,櫺星成為"主管取士"之神,喻意祭孔如同祭天。元代為兩門,清代為三門,中門額刻"文廟"二字,東門額刻"德配天地",西門額刻"道冠古今",用以形容孔子才華學識和道德品行與天地齊平,古今永輝。門頭兩端雕刻的蹲獸叫做麒麟,神聖威嚴,寓意福瑞吉祥。

走過櫺星門,便可看到處在中軸線上出檐翹角、肅穆莊重的戟門,為典型的歇山頂式建築。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因為古代祭孔時門兩側陳列儀仗性的兵器而得名。按照禮儀制度,古時宗廟、陵墓門前設立戟門及列戟的多少是衡量主人身份的一個重要標誌。

穿過戟門,就是東西兩廡和相互對稱的六座清代碑亭。兩廡過去陳列孔子七十二弟子的塑像。碑亭為八角攢尖頂,是清代康熙、雍正和乾隆時期評定一些邊患叛亂的戰爭記錄碑石。

大成殿是孔廟的正殿,是一座最雄偉、最典型的廡殿式建築,它位於孔廟最後一重庭院中,裏面供奉着孔子像。《孟子·萬章下》曰:"孔子之謂集大成"。古樂中一變為一成,九變而樂終,至九成完成,稱為大成。這裏的大成就指孔子能夠集中前人的主張、學説等形成完整的思想體系,因此孔子曾被尊為"大成至聖先師"。然而遺憾的是西安孔廟的大成殿已在1959年9月毀於雷火之中,如今這裏已成為碑林廣場。

大夏石馬

屹立戟門西北處的是"大夏石馬"。大夏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少數民族匈奴人建立的國家,他們擁有陝西北部及內蒙古部分地區。

公元420xx年,大夏國的創立者赫連勃勃率軍攻佔了長安,任命他的長子赫連璝為大將軍,鎮守在長安,石馬就是在長安縣查家寨赫連璝的墓旁發現的。

石馬採用圓雕的技法,線條簡潔自然,風格粗獷古樸,我們至今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前腿刻有"大夏真興六年"、"大將軍"等字樣。大夏國僅有20xx年的歷史,而這匹石馬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有大夏紀年的文物。石馬體態勻稱,四蹄健壯,為承擔馬身的巨大重量,馬的兩前足與兩後足各組之間均未鏤空,顯得堅實有力。馬的雙耳已不在,只留下兩個插耳的圓孔。這些絲毫沒有影響石馬那凝重的神情和矯健的姿態,使我們依然能感受到在那金戈鐵馬的時代,它馳騁疆場的颯颯身影。

唐景雲鍾

與大夏石馬相對的是懸掛在戟門東南處的景雲鍾。它因鑄造於唐睿宗景雲二年(711)而得名,距今有近1320xx年的歷史。景雲鍾原掛在唐長安城景龍觀的鐘樓上,後歷經滄桑,數次變遷,明朝時懸掛在全城報時的鐘樓上,1953年移入西安碑林中。

景雲鍾由26塊青銅模板一次澆鑄而成,重約6噸。鐘體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井然有序的排列着龍、鳳、鶴,、獅牛、飛天、彩雲、蔓草等,32枚突起的乳釘起到強固鐘體和協調音律的作用,由於銅錫比例科學合理,所以音質清純、悠揚。鐘身上鑄有銘文,18行292字,由唐睿宗李旦親自撰寫,是李旦少有的傳世佳作。

銘文宣揚了道教的玄妙與神奇,即可以報曉時辰,更可以祈福祥瑞。而蹲於銅鐘頂端的怪獸稱做蒲牢,傳説是龍的九子之一,生性活潑,愛鳴嘶吼叫,於是投其所好,設置成鍾鈕用來裝飾。景雲鍾以優美的聲音,精美的紋飾、華美的書法而成為世界名鍾。

西安碑林始建於北宋哲宗元祐年間,經過歷代不斷的整修充實,現有大型碑室7座,集中展出了漢魏至明清的碑石墓誌1000多件,這裏有享有盛譽的名家精品,有文化交流的歷史豐碑,有生動詳實的石刻文獻,更有精湛嫻熟的線刻圖案。當你漫步碑林廣場,佇立在高大的碑亭之下,你一定會被這絕妙的書法華章所感動,一定會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藴所陶醉。

石台孝經

《石台孝經》是碑林中保存最早、形制最特別、雕刻最華麗的碑石。它刻於唐天寶四年(745),由於整座碑身立在三層石台之上,碑文是唐玄宗李隆基書寫並加以註釋的"孝經",故稱《石台孝經》。碑石通高6米,由35方巨石組合而成,碑首上滿雕靈芝雲朵,三層石台均雕有瑞獸及蔓草紋飾。

《孝經》是儒家經典之一,主張"孝悌"的思想,"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悌",提倡"事君如事父"。唐玄宗推崇《孝經》正是將孝敬父母和忠於君主帝王、國家社稷相聯繫,希望通過宗法血緣關係來維護和鞏固封建統治政權。天寶四年(745)玄宗李隆基大力提倡,曾詔令"天下民間家藏《孝經》一本。玄宗親自用隸書作序、抄錄、註解,使我們看到了一代天子豐腴華麗、端莊大方的書法神韻,更充分展示出大唐盛世的氣度與風範。碑額由太子李亨即後來的唐肅宗用篆書題寫"大唐開元天寶聖文神武皇帝注孝經台"。

《石台孝經》以奇特的形制、深刻的內涵、帝王的書法而成為碑林中的"迎客第一碑"。

第一展室

開成石經

如果説《石台孝經》是封建帝王維護統治的需要,那麼陳列在第一展室的《開成石經》又是刻於什麼時候?為什麼而刻呢?

早在西漢時,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儒家經典成為封建社會知識分子進入仕途的必讀之書。將儒家經典鐫刻在石頭上既便於學習和流傳,又避免了文人學士們在傳抄經書時出現錯誤。在中國歷史上,刊刻儒家經典的活動有七次,即東漢《熹平石經》、曹魏《正始石經》、唐代《開成石經》、後蜀《廣政石經》、北宋的《嘉佑石經》、南宋《紹興石經》、清代《乾隆石經》。今天除清代的《乾隆石經》因刊刻年代較晚保存在北京國子監舊址外,唯有唐代《開成石經》歷經千年的風雨,依然完整地聳立在西安碑林中。

《開成石經》刻成於唐文宗開城二年(837),它的內容包括儒家經典的《周易》、《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左氏春秋》、《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孝經》、《論語》、《爾雅》等十二部,共刻114石,每石高2米多,均兩面刻字,總計228面,160卷,65萬多字,被稱為最大最重的一部石刻圖書,號稱"石質圖書館"。《開成石經》改變了過去刻經排列中一行直下的特點,每卷的卷首都在右上方,這樣不僅便於裝訂成冊,而且成為唐代的一大創舉。《開成石經》由國子監祭酒鄭覃主持,刊刻由陳介、艾居晦等用楷書完成。

在明代嘉靖三十四年發生的陝西關中地震,使《開成石經》遭受了嚴重的破壞,40多通石碑斷裂倒塌。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碑石,明萬曆十六年對碑石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整和補刻,並且將補刻小石立在原碑旁,共計96石113面,約53000多字。《開成石經》作為中國傳統的思想文化,以它厚重的積澱和精深的內涵而被世人珍重。

第二展室

當你為唐代的石經而自豪時,眼前第二展室的座座名碑又會讓你產生強烈的震撼。這裏以唐代名碑為主,有反映中外文化交流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不空和尚碑》、《梵漢合文陀羅尼經幢》等,有書法名家歐陽詢的《皇甫誕碑》、歐陽通的《道因法師碑》、褚遂良的《同州聖教序碑》、僧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碑》、史唯則的《大智禪師碑》、顏真卿的《顏氏家廟碑》、柳公權的《玄祕塔碑》、李陽冰的《三墳記》、和《拪先墳記》等傳世傑作。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刻於唐徳宗建中二年(781)。大秦是唐代對東羅馬帝國的稱呼,景教是基督教的一支派別--聶斯脱裏派--碑額的上方刻有一個十字架。

碑文記載,景教在唐太宗貞觀九年(635)由阿羅本傳到長安,當時的唐太宗派使臣房玄齡列儀仗到西郊迎接。碑文還記述了景教的教旨、教義、教規,大秦國的疆域、產物,以及在唐代截止立碑時一百五十多年的傳播情況和政治活動,同時在碑石的下方還刻有古敍利亞文。

公元845年,碑石受到唐武宗廢佛運動的影響而埋於地下,明代天啟年間出土。1641年寫入葡萄牙文的《中國通史》中,譯成拉丁文,從而引起世界轟動,現在世界上有6座"景教碑",而唯一的真碑在西安碑林。

皇甫誕碑

《皇甫誕碑》是歐陽詢為隋代的大官僚皇甫誕書寫。歐陽詢是初唐四大家中最早的一位,他經歷了陳、隋、唐三代,書法風格結合北碑的純樸和南帖的柔美,下筆自然隨意,字體峻利圓潤,法度平整規範,以清秀而獨樹一幟。

歐陽詢少年好學勤奮,與李淵交往十分密切。唐太宗時大興文教,為了提高書家素質,振奮社會風氣,設立弘文館,選召學士入館工書,歐陽詢任大學士,由他親自執教。他的書法在社會上影響很大,名揚海外。他寫的片紙數字都被人們爭着收藏,作為習書的範本,時人稱他的字為"歐體"。

道因法師碑

歐陽通的《道因法師碑》記述了道因法師出家求法和曾在大慈恩寺協助玄奘翻譯佛經的經歷。

歐陽通是歐陽詢的兒子,書法造詣也很深,與其父並稱"大小歐陽"。歐陽通從小喪父,在母親徐氏的不斷教誨下,臨摹父書,仔細認真,從不懈怠。他的字筆力險峻勁挺,稜角分明,字體嚴謹規矩,一絲不苟。傳説歐陽通對自己的書法特別珍惜,必須在具備象牙或犀牛角的筆管,狸毛或兔毛的筆頭,松煙和麝香的黑墨時才肯動筆寫字,所以流傳下來的作品很少,而《道因法師》碑就顯得彌足珍貴。

多寶塔感應碑

顏真卿是楷書巨匠,他身歷4朝。碑林中保存他的碑石有7座,是全國保存顏真卿書法最多的地方。

《多寶塔感應碑》是顏真卿40多歲書寫,內容敍述了佛教天台宗和尚楚金禪師修建多寶塔的經過,以及唐玄宗資助修塔和派使者弔唁並監護楚金喪事的情況。此時,正處中年的顏真卿書法端莊雋秀,樸實謹慎,規範整齊,無一懈筆,歷來是學習顏體的範本。

顏氏家廟碑

《顏氏家廟碑》是顏真卿72歲時為他的父親所立,敍述了顏氏家族的家史和仕宦經歷,碑文中"孔門達者七十二人,顏氏有八"足以顯示出家族的興盛。此時的顏真卿已有"人書俱老,爐火純青"的風采,書體渾厚圓潤,飽滿遒勁。俗話説"字如其人",而顏真卿真正做到了這四個字,成為書法界的典範和楷模。

唐代李希烈發動叛亂,顏真卿前去招撫卻遭到了囚禁。當李希烈的弟弟在軍中被人殺死,李希烈十分惱怒,決意殺死顏真卿。於是假借皇帝之詔,派人用繩子勒死顏真卿,顏真卿終年77歲。顏真卿以他蒼勁老辣的書法和剛正不阿的人品,成為"楷書第一人"。

唐三藏聖教序碑

《唐三藏聖教序碑》是唐代懷仁和尚從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遺墨中選輯集字而成,所以碑石稱作《集王聖教序》。

王羲之的行書稱絕一時,在我國書法史上以"書聖"著稱。南朝梁武帝評價"龍跳天門,虎卧鳳閣",唐太宗更是稱讚"盡善盡美"。太宗李世民十分喜愛王羲之的書法,傳説他藏有王羲之墨跡三千餘紙,並且是朝夕觀賞。當太宗為玄奘翻譯的佛經親自寫好序文後,唐僧的弟子懷仁決心將文章用王羲之的行書集湊而成。公元672年,懷仁和尚殫心竭慮,整整花了20xx年的時間,細細拼集,慢慢尋找,甚至不惜千金,購買求得,所以稱為"千金碑"。碑石不僅體現了唐初那濃厚的"崇王風氣",更凝結着唐朝人對王羲之書法的鐘愛之情。

玄祕塔碑

到了晚唐,更有一位久負盛名、聞名海外的楷書巨匠--柳公權。《玄祕塔碑》正是柳公權60多歲為大達法師所寫,刻於唐會昌元年(841),碑文記述了唐長安城中安國寺寺主大達法師的生平以及受到徳宗、順宗、憲宗等幾代皇帝恩寵的事蹟。碑文書體端正俊麗,用筆乾淨利落,引筋入骨,融圓厚於清剛之內,結體疏朗,法度森嚴,是柳書的主要代表作。

柳公權身居高官,廉潔剛直,敢於直言,人品、書品皆為君臣世人所敬仰。據説,一次皇帝與六學士對坐於便殿,説話間,文宗稱讚漢文帝恭儉,又掀起自己的衣角來説:"這衣服已洗過三次了"。眾學士對皇帝作賀詞,只有柳公權一言不發,文宗問他,回答道:"人主當退不肖而進賢,納淨諫,明賞罰,至於穿着洗過了的衣服,乃小節耳,對於治國有益不大"。柳公權的故事,成為千古流傳的美談佳話。

當你緩步走出第二展室,當你還沉浸在"顏筋柳骨"的神采氣韻中,當你還回味着"大歐小歐"的雋永峻利時,眼前這幽靜的迴廊下,那一方方規整的青石,又會讓你產生強烈的好奇心。

墓誌

這些方形青石稱為墓誌,埋放在墓穴中。上面刻着死者的生卒年月、籍貫、系譜、履歷、官職、生平事蹟和讚頌文辭,它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陵谷變遷。

墓誌在我國漢代已有雛型。到了魏晉時,由於天下盛行厚葬風氣,官方嚴禁在地面豎立墓碑,因此埋入地下墓中的墓誌便隨之大量出現。而這些墓誌大多是二十世紀前半葉在洛陽出土的,被于右任先生收藏,於1938年捐藏到西安碑林。其中以皇室宗親及貴族官僚的墓誌居多,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和獨特的書法價值。

第三展室

穿過迴廊,進入第三展室,又會將你帶入一個五體書法異彩紛呈的世界。這裏陳列着漢魏至唐宋的不同書體、不同內容的碑石,不僅可以看到篆、隸、楷、行、草等各種書體的藝術特點,如夢英《篆書目錄偏旁字源碑》、漢代《曹全碑》及《熹平石經》、唐代張旭和懷素的草書《千字文》、虞世南的《孔子廟堂碑》、宋徽宗的《大觀聖作之碑》等,還可以通過漢代《倉頡廟碑》、《仙人唐公房碑》和西晉《司馬芳殘碑》等了解碑石的起源以及碑石形制的演變過程。

我們知道,中國文字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遠古之時就有了關於漢字創造的美麗傳説。伏羲畫卦説,神龍結繩説,倉頡造字説,到以後殷商的甲骨文,西周的鐘鼎文及春秋的石鼓文。秦始皇統一天下,進行"書同文"的舉措,李斯將籀文簡化為秦篆,使小篆成為中國第一次統一的文字。小篆字體長方,用筆圓轉,結構勻稱,筆勢俊逸。

篆書目錄偏旁字源碑

夢英的《篆書目錄偏旁字源碑》就是典型的小篆字體,內容是將東漢許慎《説文解字》中540個部首偏旁用篆書書寫,每個篆書之下用楷書注音。這座碑石字體端莊典雅、古樸凝重,為我們提供了古代構字法的典型範例。

當小篆在完成了統一文字的使命後,向着容易書寫便於認識的方向發展。秦朝末年有一個獄吏叫程邈,他在囚獄中工作的十年時間裏,對篆書的筆畫和字體的結構進行變革,由於將字體的圓筆改為方筆,繁複變為簡潔,於是這種新的書體被稱作隸書,到了漢代隸書達到成熟的時期。

曹全碑

《曹全碑》是漢隸中的精品,文字不僅清晰流暢而且宛轉妍美。碑石刻於東漢晚期,是百姓和官吏為紀念東漢靈帝時的合陽縣令曹全而集資修建的。碑文記載曹全為敦煌人,曾隨軍征戰疏勒,戰功顯赫。他任合陽縣令更是政績清廉,造福一方,碑背陰還刻有捐資人的名單。《曹全碑》的書法扁平勻整,清麗流暢,自然雅典,秀美飛動,不僅是漢隸中婉約書風的代表。

《熹平石經》

《熹平石經》的書法是漢隸成熟時期方整平正一路的典型,據説書寫者是東漢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蔡邕。以這塊《周易》殘石為例,結體方正,字字中規中矩,一絲不苟,完全體現出了蔡邕所主張的"力在字中,下筆用力"的規範。范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簡編》中説:"兩漢寫字藝術,到蔡邕寫石經達到了最高境界。……石經是兩漢書法的總結。"不過,對照流傳下來的《熹平石經》殘石,書法差異很大,不像一個人所書寫。我們推測是因為當時這項工程是由蔡邕所主持,加上漢代刻碑不留名的傳統,所以流傳下來的只有他一人的名字。

《熹平石經》共刻石46塊,包括《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儀禮》、《春秋公羊傳》、《論語》等,約3萬多字。石經刻好後被立於洛陽太學門外,供學子們校對和傳抄。據《後漢書》記載,石經刻立後,前來參觀摹寫的人將街道都堵塞了,可見當時的盛況。但遺憾的是,石經刻立不久,就遇到董卓之亂,後來又遭遇晉永嘉之難,碑石全部殘毀,保存到今天的數量更加少了。碑林收藏的這塊,上刻《周易》的內容,兩面刻字,共有400多字。這塊殘石是1920xx年在洛陽出土,于右任先生花費4000兩銀元從古董商手中買下,後來與"鴛鴦七志齋"藏石一同捐贈給碑林博物館收藏。

在每一種書體的產生髮展過程中,新的書體也會隨即出現。當隸書一步步完善成熟時,新的書體楷書、草書、行書也在逐漸形成。

西漢時已有章草,它的出現是在生活實際的需要中,為了加快公文的處理,開始將方折的隸書簡化、草化以處理官牒文書。東漢時張芝在章草的基礎上發展為今草,它的出現無疑更能自由而充分地表現人類情感的變化。到了唐代,張旭、懷素的草書稱為今草,筆勢連綿飛舞,瀟灑靈動。

張旭斷千字文

《斷千字文》是唐代書法家張旭所寫,他是將各字上下相連,首尾相接,字體大小錯落,粗細相間,濃淡相宜。他曾對顏真卿説:"創變適度,不可妄變"。由於他的字體極為奔放、灑脱,自然舒展,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難以辨認,一般稱為"狂草"。張旭為人豪爽豁達,性格狂放不羈,更是嗜酒如命,每逢喝得酩酊大醉時,就呼叫奔走,在極端興奮的狀態下,手拿毛筆疾書,一下數行。有時不盡興,竟丟掉毛筆,解開發髻,用頭髮蘸墨寫字,酒醒之後連自己都覺得神妙,所以人們都稱他"張顛"。他和李白、賀知章等8位文人墨客,並稱"飲中八仙"。

唐人愛酒,是時代的產物。在一個高亢、激越的社會情調中,在一個開明、張揚的文化氛圍中,酒成為激活和調動人們強烈生命和文化意識的重要媒介。在豪爽奔放的酒文化中,唐人傾注了生命的無限熱情,更融進了五光十色的個性追求,張旭的草書正是這個盛世文化藝術的縮影。

千字文產生於南朝梁武帝時,由周興嗣在一夜之間將一千字組成了有韻律的文章,為四字一句,兩句一韻,包括天文、地理、禮儀、法制、技藝及勵學等,具有啟蒙教育的作用。所以一經頒佈,便成為少兒必讀必寫的教科書,至今流傳一千多年,人們依然在傳頌吟詠。

懷素千字文

懷素是唐代一位名僧,他是張旭之後以狂繼顛的又一位草書巨匠。他因為家境貧寒,自小便出家做和尚,與張旭相同的是懷素雖為和尚,但喜歡喝酒吃肉,並乘着酒興揮筆作書。因此,人們把張旭和懷素合稱為"顛張醉素"。

懷素的字如驟雨旋風一般,隨手萬變,卻又法度俱備。當年懷素練字也十分不易,他沒有錢買紙,於是就在房前屋後種了很多芭蕉樹,以芭蕉葉子為紙練習書法。用壞的筆在院子裏都堆成了堆,他稱之為"筆冢"。後來為了學習書法的精華,千里迢迢從家鄉湖南來到長安,向張旭以及張旭的弟子鄔彤請教,最終成為了與張旭齊名的草書大家。

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了,張旭和懷素的《草書千字文》都是刻於橫置的長方形石塊上,它們的形制與我們剛才所見的碑有些不一樣。其實我們眼前這種刻石叫做"帖",它與"碑"是有一定區別的。

碑一般是豎長置放,有額有座,立碑的目的是傳於後世,所以碑文內容一般都是對碑主人或者對事件的歌頌,有一定的格式,字體以莊重嚴謹的篆書、楷書、隸書為主。比如《曹全碑》、《顏勤禮碑》就屬這一類。而帖是專門為學習書法者提供前代名人書法而刊刻的,以字體的優勝為選擇的標準,內容龐雜、形式不一、長短不限,而且帖一般是橫方形的石板,比碑稍小,無額、無座,也沒有側面,大多在正、反兩面刻字。同樣內容的碑一般只刻一座,而同一個人同一內容的帖可能會刻好幾塊。不同時代,依據不同藍本所刻的帖也是有好壞之分的。碑林收藏的這幾塊懷素《千字文》是明代成化年間所刻。

當唐代那飄逸飛動的草書神韻在我們的腦海中流下深深的印跡時,第四展室的碑石又將告訴我們什麼呢?

第四展室

這裏陳列着宋元至明清時期的一些著名書家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趙孟頫、祝允明等的詩文書跡,以及宋刻《唐太極宮殘圖》、《唐興慶宮圖》、明《達摩東渡圖》和《達摩面壁圖》、清刻《太華山圖》、《太白山圖》、《關中八景》、《關帝詩竹》、《魁星點鬥》等豐富多彩的線刻畫,內容生動有趣,耐人回味。還有反映古代社會歷史的明代《感時傷悲記》、清代《荒歲歌碑》,在那些戰亂與災荒之年,人們顛沛流離、痛苦悲慘的生活在碑石上都有詳細的記載,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黃庭堅詩碑

進入碑林第四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東側碑牆上宋代四大家之一的黃庭堅的巨幅行書作品。黃庭堅擅長寫詩,在書法上的造詣也極深。他的書法清圓妙麗、氣貫脈通,運筆則圓勁蒼老,結構中宮緊收,四出放縱而神凝之,頗似他豁達磊落的為人。他以畫竹之法作書,其風枝雨葉,氣高古雅,所以書法達到了風韻最旺的境界。而他的詩詞對後人也頗具影響,成為宋代詩壇巨匠,開創江西詩派。這首詩描寫的是長安皇城的景緻,主要寫漢代長安城的皇室宮苑,崇高的建築,盛美的儀仗,優雅的景色,莊嚴的宮廷,都是普通人所不能見到,甚至不能想象的。全詩如下:

翠蓋龍旂出建章,鶯啼百轉柳初黃。昆池冰泮三山近,阿閣花深九陌香。徑轉虹樑通紫極,庭含玉樹隱霓裳。侍臣緩步隨鑾輅,岡上應看集鳳皇。小苑平臨太液池,金鋪約户鎖蟠螭。雲中帝座飛華蓋,城上鈎陳繞翠旗。紫氣旋迴雙鳳闕,青松還有萬年枝,從來清蹕深嚴地,開盡碧桃人未知。

蘇東坡詩碑

旁邊這方碑石為北宋四大家中蘇軾的作品。內容是蘇東坡《集歸去來辭詩》六首。

蘇軾,號東坡,是宋代著名大的詩人,散文家和書法家。他的一生精力,用在了很多方面,不僅文學藝術造詣很高,同時也是一位政治家。但政治上的波折卻影響着他的生活,他曾被幾次貶官,晚年甚至遠赴海南。我們看這塊碑刻的落款是宋元豐四年(公元1081),就是蘇東坡謫居貴州後所作。被貶貴州後,墾荒築屋,耕食其間,使蘇軾對陶淵明《歸去來辭》中那種隱避的內涵有了特殊的理解和共鳴,借集陶詩字句來抒發自己的情懷,與他在元豐五年(1082)所書的《寒食貼》風格略似。而這座碑石也是碑林僅見的一通東坡名詩刻石,被推為蘇貼刻石的較佳者。

米芾四條屏詩

清刻《米芾四條屏詩碑》,是一首反映初春景色的五言詩。"皇都出度臘,鳳輦出深宮,高憑樓台上,遙瞻灞滻中。仗凝霜彩白,袍映日花紅,柳眼方開凍,鶯聲漸轉風。御溝穿斷靄,驪岫照斜空,時見宸遊遊,因觀稼穡功"。

米芾,宋代四大家之一,才華橫溢,狂放不羈,他喜唐服,愛怪石,擅收藏,好臨摹,由於舉止不凡,言行怪僻,素有"米顛"之稱。他的書法得蘇東坡的指點,變化多端,章法自然,頓挫分明,氣韻酣暢。他一生酷愛鐘鼎、文竹簡碑刻,是無所不曉,無所不學。他曾任書畫學博士,人稱"米南宮"。

關帝詩竹圖

這是一方奇妙有趣的碑石,將文字與繪畫融為一體,刻於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三國演義》可以説是在中國家喻户曉,其中描寫由於三國之爭,關羽同劉備的兩位夫人在下邳被曹兵困於土山上,關羽為保護兩位嫂嫂被曹操俘虜。關羽的文采武略備受曹操青睞,曹操惜才愛將,賜以高官厚祿並封關羽為漢壽亭侯。而關羽對着這一切淡然處之,最後還是掛印而走。後人讚賞關羽的品行,故產生了這幅關帝詩竹。這幅圖由風竹、雨竹構成一幅秀竹畫圖。風竹的葉子向一邊飄動,就好像有清風吹過;而雨竹的葉子則向下低垂,好似有細雨在擊打。竹葉恰好組成一首五言絕句: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這首詩表達了當時關羽身在曹營身在漢的特殊心情。有人説這首詩是關羽寫給劉備的,據史書記載關羽其人既不善寫詩,也不善作畫,這座碑是清代韓宰附會之作。

魁星點鬥圖

《魁星點鬥圖》是清代陝西巡撫馬德昭所畫,字體複雜華麗,內容獨特新穎,寓意深刻。

封建社會的科舉考試以五經取士,特別是明清,每經首選一人稱為"魁",而魁星是北斗七星中第一星,所以古代很多學府和學宮多築有魁星樓,來供奉魁星,以希望金榜題名。碑上魁星的形象是個"鬼"字,它一腳翹起託着"鬥"字,一腳獨立在"鰲"字之上,一手拿着毛筆直點"鬥"字。古代,皇宮金鑾殿前置有石陛,上面雕刻有鰲的圖案,考中的進士要站在台階下接迎金榜,狀元有資格站在鰲頭之上,取"獨佔鰲頭"之意。同時"鬼"字又由儒家修養的八個字"正心修身、克己復禮"組成,既形象生動,有獨具匠心,即構思巧妙,又寓意深刻。

第五展室

當你離開第四展室,繞過墓誌廊,來到了第五展室。這裏陳列着宋、元、明、清各代的碑石,許多是涉及撥田、瞻學、修渠補城等內容,為研究當時社會史和地方史,甚至為研究碑林與文廟的發展史都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宋代重刻的秦《嶧山刻石》、清代重刻的漢代《敦煌太守裴岑記功碑》、清註釋《岣嶁碑》以及清代帝王與將相的書法碑石,都具有一定的藝術欣賞價值。尤其是《官箴》"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不僅指出了為官之道,更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第六展室

第六展室陳列的碑石除少數是元、明兩代的詩文作品外,大部分為清代的詩詞歌賦。其中有元代書法家趙孟頫的《遊天冠山詩碑》、明代書法家董其昌的《秣陵旅舍送公稽章生詩》以及清代康熙的"賜吳赫書"、雍正的"賜嶽鍾琪書"、林則徐的《遊華山詩》和康有為的《曾貢生裕漢碑》等,還有一些為人處事的格言碑,這些都能使我們全面認識碑林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理解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七展室

譽為"法帖之祖"的《淳化閣帖》陳列在第七展室,它是在宋太宗淳化二年(992)命翰林侍講學士王著,將宮中所藏曆代帝王、名臣及書法名家的墨跡,摹刻在棗木板上並存於宮中,將拓印墨本頒賜給中書省、樞祕院的官員及有功的大臣,因為刻於淳化年間,又是在宮裏刻成,所以又稱作《淳化祕閣帖》。但是原帖在刻成後毀於戰火中,碑林的《淳化閣帖》是清順治三年(1646),陝西金石家費甲鑄用"蘭州本"復刻的,共145石,兩面刻字,共分10卷,現存多種版本,唯陝西本刻石最全。

走在第七展室,我們彷彿穿越千年的時空阻隔,再次重温書法藝術的悠久歷史,真草隸篆,名家薈萃,書法藝術的長河竟是如此波瀾壯美。

當我們徜徉在亭廊殿廡之中,駐足於座座豐碑之間,那賞心悦目、攝人心魂的書法藝術,宛如無聲之樂,無色之畫,無韻之詩,讓人久久不願離去。

石刻藝術室

走出碑林第七展室後,建於1963年石刻藝術室又會以一件件精美的石刻造像吸引着你,打動着你,讓你歎為觀止。

"西安石刻藝術室"的匾額由陳毅書寫,整座展室精選漢--唐近一百件的代表性作品,分為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兩部分展出。有的生動活潑,有的威武兇猛,有的肅穆端莊,有的慈祥可愛,無論東漢雙獸、畫像石刻、李壽石槨、昭陵六駿,還是菩薩殘像、皇興造像、九層石燈、老君石像,都以精練的風格,簡潔的刀法,高超的技藝,動人的線條,成為古代石刻藝術的精品之作。它們充分展現出中華民族寬廣博大的胸懷和進取向上的風貌,不僅在我國雕刻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更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珍貴財富。

陵墓石

陵墓石刻分為地上和地下石刻,是隨着陵寢制度和喪葬習俗的發展而形成的。地下石刻為墓室內實用型和裝飾性石刻,它形象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

東漢畫像石

陝北東漢畫像石為地下石刻,出土於綏德和米脂一帶,用來加固墓室、裝飾墓室。畫像石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除少數神話傳説和歷史故事外,大多則取材於現實生活,如車馬出行、農耕放牧、歌舞雜技、狩獵射殺、宴飲迎賓等等,將漢代的社會經濟、文化藝術、思想意識的情況,生動形相地再現出來,成為漢代現實社會的一個縮影。

畫像石多采用減地平雕的技法,使物象浮起,輪廓用粗勁的陰線來勾勒,眉眼鬚髮等細小部分則用墨線來勾勒。畫像石將雕刻與繪畫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線條簡潔,輪廓清晰,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是漢代勞動人民用智慧創造的藝術瑰寶。

李壽石槨

李壽字神通,唐高祖李淵的堂弟,因在反隋征戰的過程中立有功勛,死後陪葬唐高祖的獻陵。

李壽石槨,由二十八塊青石組成,前面正中有兩扇可以開合的石門,外部四周雕刻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及文臣、武將、衞士、飛天等。石槨內部四周線刻樂伎、舞伎、侍女等畫面;頂端則線刻星宿分佈圖,這些圖案再現了唐代貴族的生活豪奢浮華以及宮廷樂舞的柔美多姿,也表現了人們期盼吉祥的美好願望。

李壽墓誌

他的墓誌與眾不同,為龜型。龜的四足趴伏在長方形的底座之上。龜甲為墓誌蓋,上刻篆書"大唐故司空公上柱國淮安靖王墓誌銘"十六字。龜身為墓誌銘,用楷書寫成,共1071字,記錄了李壽的平生事蹟,墓誌雕成龜形,那是高貴地位的象徵,也是長久保存的象徵。

地上石刻,主要是陵園墓葬前的儀衞性和紀念性石刻,具有強大的震懾作用。儀衞性石刻是在陵墓前神道兩側置放的石人,石獸等;紀念性石刻則是為了紀念某個事件而精雕細刻,昭陵六駿就是紀念性石刻最為突出的代表作。

昭陵六駿

昭陵六駿是典型的地上石刻,是置放在唐太宗李世民陵寢北司馬道上的六匹戰馬。它們分別是李世民在開國戰爭中曾經騎乘過並且壯烈犧牲的坐騎。唐太宗為了顯示自己的赫赫戰功和對六駿的最高紀念,採用高浮雕的形式將六駿雕刻在整塊巖石上。浮雕高約171釐米,寬205釐米,由大畫家閻立本主持設計,雕刻家閻立德於唐貞觀十年(636)完成。唐太宗李世民是馬上皇帝,更是愛馬的皇帝,他親自為每匹馬寫出讚語,由書法家歐陽詢書寫在每件浮雕德右上角。六駿無論站立、行走、飛奔,都是他們在戰場上的真實寫照,不僅反映出人與馬生死與共的深厚情義,更展現大唐創業的艱辛不易。然而遺憾的是"颯露紫"和"捲毛騧"早在1920xx年流失美國,其餘四駿"特勤驃"、"青雕"、"什伐赤"、"白蹄烏"雖然經歷了千年的風霜雨雪,依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它們在默默等待着六駿重逢相聚的時刻。

如果説昭陵六駿將你的思緒帶入火熱的戰爭歲月,而佛教雕像會引領您走進一個寧靜祥和的菩提世界。

宗教石刻

佛教最早產生於公元前六世紀的印度,隨着絲綢之路的開通,在兩漢之際佛教逐漸傳入我國。魏晉時期,社會動盪,戰禍連年,百姓生活流離失所,政治統治極不穩定。到南北朝時佛教廣為流傳,佛教藝術也隨之興起。

皇興造像

北魏《皇興造像》為兩面浮雕,正面刻交腳彌勒佛像,由於受印度鍵陀羅雕刻藝術的影響,還保留着高鼻、深目、寬額的特點,造像的背光是火焰繚繞的舟形背光,充滿了浪漫色彩。造像的背面及底座用減地平雕的手法刻畫佛教本生故事,背面下方有一段銘文,"遂於大代皇興五年歲次辛亥為亡父母並"字樣,由此斷定造像的建造年代和為誰而造。銘文字體剛勁豪放,具有極高的書法價值。

隨着歷史不斷髮展,佛教在隋唐兩代達到鼎盛時期,藝術風格也走出了魏晉的肅穆莊重、秀骨清相,形成完美成熟、温厚可親的藝術風格。

唐代菩薩像

唐代菩薩像,殘高110釐米,被譽為"東方維納斯"。它以漢白玉雕刻而成,質地細膩,晶瑩柔潤,再加上那微微突起的胸部和富有質感的腹部,以及那斜披的輕紗、前傾的身軀,使人聯想到充滿青春活力的少女形象。此時的宗教形象不再令人望而生畏,而成為人間真情的坦誠流露,這不僅是大唐藝術的大膽創新,更是對盛世文化的謳歌讚揚。

這裏的每一尊佛像,菩薩、力士、佛陀,無論高大、低小,還是完整、殘缺,它們不再是拒人千里之外的莊嚴肅穆,那眉宇間透出的是超凡脱俗的寧靜和智慧,脣齒間流露的是親切和藹的關懷和期待。

唐代老君像

在唐代更為興盛的是道教,老君像就是當時信仰道教的產物。

老君像,高190釐米,這尊雕像是華清宮朝元閣的遺物。老君即老子李耳,是道家學説的創始人,統治者為了強化統治地位,推崇道教,尊稱老子為祖先,發起尊老運動,開展各項活動,並在科舉考試中增加《老子策》。據説這尊老君像是安祿山為了取悦唐玄宗,在開元天寶年間,從幽州范陽令名工巧匠用漢白玉採用圓雕手法雕刻而成的。老君正襟危坐,褒衣博帶,表情嚴肅端莊,神態氣宇軒昂,底座又以豐腴華麗的牡丹花為題材,顯得吉祥富貴。老君像不僅是封建帝王政治統治的需要,更是大唐盛世藝術繁榮的象徵。

朋友們,今天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參觀到這裏就結束了,願西安碑林給大家的這次金石之旅留下美好的記憶。祝大家參觀愉快,真誠地歡迎你們再次光臨西安碑林。再見!

博物館導遊詞 篇9

迎大家來到我們重慶,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長江旅行社對各位貴賓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託大家的福,我很幸運的成為大家的導遊,我姓劉大家直接叫我小劉就行啦,可別叫什麼劉導之類了,多不親切啊是不是?好了請大家核對一下時間,現在是晚上八點整,我們的船即將起航,大家看看自己的左手,有沒有提着別人的行李,看看自己的右手,有沒有拉着別人的老婆!哈哈聽出來我講錯了啊,我就是想知道大家是不是被美麗的山城夜景吸引住了沒聽到我的講話啦!

好的,大家可以一邊欣賞夜景一邊聽我講一下我們明日後日的行程,大家記不住沒有關係我們每到一站我都會為大家先簡要的介紹一番:我們現在出發大概明天早晨6點左右到達豐都鬼城進行參觀遊覽。下午遊覽匠心獨運的石寶寨,21:00左右下船拾級而上,參觀平湖岸邊依山傍水的雲陽張飛廟(遊覽1.5小時),“江上風清”四個大字依舊雋永渾厚,講述着劉、關、張三兄弟“桃園結義”的千古傳奇。隔江遙望雲陽新城萬家燈火。後天抵達白帝城,早餐後上岸遊覽『白帝城』景區(約3小時):感受濃濃的三國文化,歎劉備託孤的無奈與悲壯,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確實悲壯!然後我們將體驗高峽平湖後新盆景式島嶼景觀,近觀夔門雄姿。返船下行,遊船駛入長江三峽第一峽—【瞿塘峽】:長約8公里,以雄奇險峻著稱,尤以號稱“天下第一門”的夔門而聞名天下。它們總是給我一種感覺就是羣山要衝出去,河流想擠出去。那麼午餐後呢,我們將繼續領略長江三峽第二峽—【巫峽】的旖旎風光:幽深秀麗的巫峽宛如巨幅山水畫卷,迂迴曲折、柳暗花明,更有聞名遐邇的『神女峯』令你魂牽夢縈。晚上抵達三峽大壩,船過永久船閘,大家可以一起感受“乘船下樓梯”的奇妙感覺,親眼見證中國人的驕傲—舉世矚目的雙線五線船閘。晚遊船上舉行歌舞聯歡晚會。至於咱們以後的活動就以後再説吧。先講我們明天一起見鬼的事吧,呵呵,豐都叫鬼城嘛我們進鬼城不就是見鬼嗎?豐都,自古以來就是文化鬼城又稱為“幽都”、“中國神曲之鄉”。這個神曲指的並非網絡流行的龔琳娜的神曲啊。鬼城以各種陰曹地府的建築和造型而著名。鬼城內有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橋、黃泉路、望鄉台、藥王殿等多座表現陰間的建築名城,是中國很有特色和名氣的歷史文化小鎮,以其作為陰曹地府所在地的鬼文化而蜚聲古今中外。這裏流傳着許多鬼神傳説,《西遊記》、《聊齋志異》、《鍾馗傳》等許多中外文學名著對“鬼城”豐都均有生動描述,頗富傳奇色彩。

博物館導遊詞 篇10

大家請隨我往這邊走,我們來到了我門今天主要參觀的一個展廳,曾侯乙墓展廳.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曾侯乙墓的槨室模型,它分為東中西北四室,每室的低部都有一個門洞是用來連接各室的,其形制有點象我們現在住房的三室一廳.東室放有墓主館和八具陪葬館,中室置青銅禮器,著名的曾侯乙青銅編鐘就是從這裏出土的.西室放有13具陪葬館,北室放有兵器,車馬器,竹簡等.

曾侯乙墓是鑿石為穴的豎穴式墓葬.整個墓室東西長21米,南北寬16.5米,總面積220平方米,據殘存的封土推算其下葬深度約為13米,這與同時期的墓葬相比規模是較大的.

如此規模宏大的墓葬,其墓主人是誰呢?我,我們在出土的青銅器上共發現了‘曾候乙’三個字208次。所以我們斷定墓主就是曾候乙。大家請看這個是根據墓內頭骨製作的墓主復原像,我們可以看出墓主是大約42-43歲的男性,其顱骨特徵與中原商代人種特徵最為接近。接下來這件造型奇特的物品叫鹿角立鶴。大家可以看到它是由鹿角鶴身和鳥翅膀組合而成的是人們想像中的一種仙鳥。它出土時在主館的東面,頭向着南方,可能是意在引領墓主人的靈魂昇天或祈求神靈保佑吧。它的鑄造工藝考究,頭顱和鹿角鍍金裝飾,脊背和雙翅周邊鑲嵌綠松石,但因為年代久遠我們已經不能再見它的光彩了,但是我們仍然能夠通過它獨特的造型想像出當時的青銅鑄造技術已經相當發達了。

博物館導遊詞 篇11

博物館座落在蘭州市七里河區,與友誼賓館以馬路相隔,是甘肅省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該館建於1956年,建築面積2.1萬多平方米,展覽面積1.3萬多平方米。平面呈“工”字型,中間五層,兩翼三層,後為展覽大廳,尾部有圓形講演廳。展覽大廳兩側有寬4米的迴廊,與兩翼相連。建築由蘇聯專家設計,風格獨特。

省博物館設有歷史廳、革命文物廳、自然廳、社會主義建設展覽廳,配有文物保管室、漢簡室、文物化驗複製室及搬遷復原的嘉峪關魏晉墓畫。基本陳列有《甘肅歷史文物》、《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黃河古象》《甘肅自然富源》及《甘肅革命文物展覽》。

館內收藏有豐富多彩、珍奇繁多的各類新石器時代彩陶和石窟藝術珍寶,展示出甘肅歷時7000-3000多年彩陶發展體系。珍貴的絲麻織品,經卷文書,木、漆、銅器,大量的漢簡、長城文物,還有包括馳名中外的銅奔馬在內的銅車馬羣及木車馬,金銀舍利棺,西夏文本及文物,天梯山石窟造像、壁畫,既形象再現當年開通、保衞“絲綢之路”的情景,亦充分展現了不同歷史時期多民族聚居地區的畫面,又是研究我國古代中西交通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及佛教藝術的佐證。博物館內還保存有一長8米,高4米的黃河古象完整化石的複製品。

博物館導遊詞 篇12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在這裏我對大家光臨武漢市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裏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參觀湖北省博物館。

(如大家所想的一樣,)湖北省博物館是湖北省收藏、研究、展覽歷史和革命文物的中心,共收藏文物約70萬件,其中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等舉世矚目的珍品。當然,在這些文物裏面,就其發掘的意義和價值而言,恐怕得首推目前展出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所謂曾,就是曾國,侯,就是諸侯國的國君,乙是他的名字,連起來講,就是曾國國君乙的墳墓,其間出土的不僅有被世界第一小提琴手梅柳英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曾侯乙編鐘,還有具有高度審美價值的漆棺、漆器、精美絕倫的青銅器、種類繁多的兵器、車馬器、樂器以及玉器、金器和許多日常用品等。在我國古代史上,一次性出土文物數量之多,種類之齊全為國內所罕見。眾多的出土文物反映了從墓葬制度到祭祀、宗教禮制、戰爭、科學技術以及日常生活等社會的各個方面。它實際上反映的是當時的文化。因此,我們到湖北省博物館,不僅僅是去參觀幾件出土文物,而更重要的是去追憶古老的中華文化。那麼,曾侯乙墓反映的是一種什麼文化呢?在這裏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國古代區域文化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長江是中華民族的第二搖籃,它孕育了長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吳越文化,三種區域的文化中,以楚文化至為重要,而那時的楚文化只是綜合了中原文化的末流和楚蠻文化的餘緒,特色還不多,水平也不高,幾乎是不足稱道,一直到了春秋中期,才有了發展。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是我國曆史上的大變革、大動盪、大轉變時期,不僅學術上百家爭鳴,而且戰爭頻繁,羣雄割據,諸侯爭霸。楚國正是在這樣一種時候不斷擴張。與此同時,楚文化在不斷的交流、吸收、融合之中,逐步形成了有異於中原周文化而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種區域文化。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談一談曾侯乙墓和曾國。曾侯乙墓的發掘地點是在今湖北隨州,距武漢市約165公里,從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來看,在禮制上它沿用了周的一套東西,但在許多器物上反映了強烈的楚文化特色,有的則是周、楚文化藝術特色的綜合。因此,很難單純的把曾侯乙墓歸於楚文化還是周文化的範疇。學術界一般單稱其為曾侯乙墓,而不稱其為“周墓”或“楚墓”,有人乾脆提出了曾文化的概念。既然曾侯乙墓既不屬於周,又不屬於楚,而又同時具有兩者的特色,我們可否説它反映的是中國上古時期文化的主流--中原周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呢?從這一點上看,曾侯乙墓發掘的意義不亞於甚至超過秦始皇陵的發掘,事實是不是這樣的呢?常言道“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那麼還是讓我們一起到裏面去看看吧。

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萬餘件,許多都是前所未見的珍品,它是我國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有着深刻的歷史意義和學術研究價值,這在同時代的墓中規模是較大的。

現在請大家看一看槨(guo)室模型,它是根據1:10的比例製作的,其中,整個墓室分為兵室、禮室、和樂室三大廳,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參觀。

前面我們説過,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萬餘件,要想在有限的空間全部展出是不可能的,這裏展出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大家請看,這件鹿角立鶴是這個古墓中造型藝術和鑄造工藝都比較高的一件傑作,它由鹿的角,鶴的身子、鳥的翅膀組合而成,當然自然界中是不存在這種動物的,它是人們想象出的一種仙鳥,放在墓穴中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守護死者靈魂,防止鬼怪侵襲,再就是護送死者靈魂昇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鑄造工藝也是比較講究的,這反映了當時的青銅鑄造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禮器展廳中,共展出了禮器用品38種134件,是我國曆年出土青銅器數量最多,種類較全的一次,所以,大家在餘下的時間裏可以慢慢的欣賞,領略我國悠遠的古文化。

現在請大家和我一起到樓上繼續參觀。

這裏展出的是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春秋戰國時代戰爭頻繁,所以許多新穎的作戰武器脱穎而出,此墓出土的兵器,數量多,質量精,正是當時社會大變動,技術大革新的反映。看完兵器部分,大家是否可以勾勒出古代戰爭的大致輪廓和想象出他們使用兵器的類型呢?

最後大家將要看到的便是世界聞名的曾侯乙編鐘,編鐘源於我國原始社會,樂宮中最為顯赫的屬編鐘,巨大的鐘架為銅木結構,呈曲尺形,全套編鐘總重為2500公斤,它至今保留着優美迷人的音色,有深沉渾厚的低音、鏗鏘圓潤的中音、清脆響亮的高音,整套編鐘鑄造十分複雜,要經過設計、制模、合金、澆鑄、鑄後加工等多道工序,編鐘的裝配、佈局從力學、美學、實際操作上都處理得十分恰當。

這套編鐘以其造型美觀、鑄造精美、保存完好、配備齊全、音域寬廣、音色優美、音頻準確而成為我國古代編鐘之最。

現在經過考古學家們的共同努力,曾侯乙墓的全套樂器已經全部複製出來,面對這些上古時代的傑作,真叫人歎為觀止,稱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大概也不為過吧?

為了滿足各種中外遊人的需要,湖北省博物館在每天都要安排大型編鐘演奏,讓您徜徉於那悠悠的歷史長河之畔,聆聽這人間仙樂,所以,此行絕對會給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麼,現在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去聆聽這個時間長廊傳來的音樂。

好了各位朋友,關於湖北省博物館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留下一點印象,不詳盡的地方也請大家多多海涵。

博物館導遊詞 篇13

北京軍事博物館全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9號,即天安門西面長安街延長線上,是是中國唯一一座大型綜合性軍事歷史博物館,由毛澤東主席親自提名,是向國慶10週年獻禮的首都十大建設之一。遊客可乘坐一號線地鐵至軍事博物館站下車或乘坐公交車1路、特1路、特5路、特6路、21路、32路、68路、205路、308路、320路、337路、617路、728路、802路、827路等直接到達。

軍事博物館由10個館組成,分別為土地革命戰爭館、抗日戰爭館、全國解放戰爭館、古代戰爭館、近代戰爭館、抗美援朝戰爭館、兵器館、禮品館、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外軍事交往友誼館、軍事藝術館。軍事博物館主要是收藏、研究、陳列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事鬥爭歷程和人民軍隊建設成就的文物、資料實物和文獻等,以及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物古物等,同時會舉辦許多時事性,紀念性,專題性展覽,有時也作為接待外國來賓的重要地點。

軍事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但須現場領票,票可憑藉身份證領取。博物館週二至週日開館,節假日照常,夏季開放時間為8:30至17:30,冬季開放時間為8:30至17:00,閉館前半小時停止領票入內,一般2小時即可把軍事博物館參觀完畢。

博物館導遊詞 篇14

各位遊客:

今天我們大家參觀的是陝西曆史博物館.這座博物館是在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對外開放,是目前我國規模最龐大設施最先進的國家級歷史博物館,佔地面積有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6000平方米,用以展覽的面積為11000平方米,館內現有收藏品37萬件.這座博物館是遵照周恩來總理的遺願,由國家計委和陝西省政府共同投資1.44億元人民幣,所修建的一座藝術殿堂。

陝西曆史博物館的設計呢,是由中國建築學界泰斗樑思成大師的關門弟子張錦秋女士所擔任.建築的外觀為仿唐風格,着意突出了盛唐風采,反應了一個輝煌時代的風貌;佈局上,還借鑑了中國宮殿建築"軸線對稱、中央殿堂、四隅崇樓、高低錯落、主從有序“的特點,突出了古樸、凝重並創造了一種古代帝宮與傳統園林相結合的氛圍,象徵着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陝西曆史博物館的陳列分為《基本陳列》、《專題陳列》、《臨時展覽》等三大部分組成。基本陳列也就是常設陳列,它為《陝西古代史》,系統地向我們大家展現了陝西自藍田猿人至鴉片戰爭的發展過程,突出了周秦漢唐等封建社會的盛世和陝西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序言大廳,我們可以發現這裏的序言不是文字,而是巨型照片。奔騰咆哮的黃河和綿亙無垠的黃土高原,它既是古代陝西人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也是陝西曆史文化孕育、產生和不斷髮展的基礎與前提。在這兩幅照片的背後,還陳列着中華民族人文初祖軒轅黃帝陵墓的巨照,標誌陝西古代文明、中華古代文明的開端。這些用照片構成的無言之序,通過寬廣渾厚的場面,象徵着陝西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綿延久遠,以及具有世界性影響的人文傳統精神。在廳中央我們看到的這尊巨獅,是來自於女皇武則天母親楊氏的順陵之前,它呢高大雄偉,勘稱為東方第一獅.在古代的時候,獅子與獅子的雕刻藝術是從阿富汗傳入的,因此呀,這尊獅子它不僅是陝西曆史文化反映,同時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產物.

陝西古代史的第一個段落是史前史,時間範圍是距今約115萬年前至公元前21世紀。這一時期的每一段落都有重大發現,文化高峯迭起年、並首尾相連,在全國突出地位。首先大家所看到的就是藍田猿人的頭像。她是1964年在藍田縣公王嶺發現的,是一位年紀約30多歲的女性。藍田猿人距今約115萬年,是迄今所知亞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在距今約20萬年左右人類就已經發展到了智人階段。陝西地區的大荔人便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在距今約802019年左右,人類就已經進入了新石器時代。老官台文化是陝西境內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新舊石器時代區別主要有三個重要標誌:一是學會了製造陶器;二已經定居並有了原始農業;三是出現了磨製石器。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發展的一個階段。這類文化遺存由於是1921年首次發現於河南澠池縣仰韶村,因此得名。又因為在這類文化遺存中發現了大量的彩陶,所以叫“彩陶文化”。半坡遺址是仰韶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繁榮階段。後來,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男子取代女子,在社會中處於支配地位。人類就進入了父系社會時期。龍山文化就是父系氏族公社時期的典型文化。這類文化由於是在1928年首次發現于山東省章丘縣的龍山鎮,因此得名。又因為發現了大量的灰陶,因此龍山文化也被稱為“灰陶文化”或“黑陶文化”。龍山文化之後,我國曆史進入了傳説時代,也就是歷史上所説的“軍事民主制時期”。黃帝就是這個時期一位傑出的領袖,他被尊為中華民族的祖先。每年清明,海內外的炎黃子孫來到黃帝陵尋根問祖,認同中華文化,愛國之情在這裏昇華,從而產生一種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黃帝之後,人類歷史上又出現了三位傑出的領袖,他們是堯、舜、禹。後來,大禹的兒子啟建立了夏朝。於此,中國便進入了奴隸制王朝的統治時期。夏王朝的政治中心在河南,陝西境內主要是周族的發生、發展與興盛。周族實際上經歷了周民族、周方國、西周王朝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個文物叫做“鼎”,它是奴隸制王朝鼎盛時期西周的一個青銅器。青銅是指銅和錫的合金,因顏色青灰而得名。而鼎呢,它本來是一種炊具,即煮肉的鍋,後來隨着禮樂制度的強化,鼎也逐漸成為一種權利和等級的象徵。傳説夏禹曾制九鼎,代表天下九州,作為政權的象徵。以後就把取得天下叫做“定鼎”。春秋時,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就曾遣使詢問周朝九鼎的大小輕重,以後“問鼎”就成為企圖篡奪政權的代名詞。我們現在所説的成語“逐鹿中原”,“鹿死誰手”,“孰人敢來問鼎”等都與這件文物有關。鼎,一般可分為圓頂和方頂。圓頂一般為鼓腹,雙耳,三足,整個造型給人以穩定、威武的感覺。所以,人們用獅胸虎足來形容它。而成語中的“大名鼎鼎”,“三足鼎立”,則是從另一方面反映了它的造型特徵。青銅器上的紋飾是研究青銅藝術的重要內容,也成為中國藝術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青銅器上的紋飾可分為兩大類,即:動物紋和幾何紋。總的特點是神祕怪誕,很難看懂。這是因為作器者本意是為了用它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宗。一般人看不懂正説明他構思成功。

隨着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公元前771年犬戎族入侵,使西周走向滅亡。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但周王朝實際上已名存實亡了。中原大地上先後出現了“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的戰爭持續了200多年。公元前221年,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王嬴政“掃六合而蕩天下”,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維護其統治,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國範圍內統一了文字、貨幣、法律、車軌和度量衡等。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貨幣就是秦統一六國之後的通行貨幣——秦半兩。上面的這些貨幣就是統一前六國的貨幣。貨幣的不統一大大地阻礙了經濟的發展。於是,方孔圓形的半兩錢便應運而生。古人講“天園地方”,並且是天包地,所以秦半兩就意味着“圓以象天,方以則地”。這種精神為以後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者所接受,並一直保持到清末。

秦始皇號稱“千古一帝”,但同時他也是歷史上一位有名的暴君,殘暴的統治終於激起了人們的反抗。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爆發了。隨後四年的“楚漢相爭”推翻了秦王朝的統治。公元前22019年,漢高祖劉邦登基,漢王朝就正式登上了歷史舞台。

漢朝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歷史朝代,它的各項發展對中國歷史上以後各朝代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構成中華民族主體的漢族也是在這個時候正式形成。中國懂得方塊字也是從這一時期起被稱為“漢字”。漢王朝成了當時世界最強盛的一個國家。所以,今天世界上許多國家還把“漢”作為中國和中國人的代稱。

現在請大家看這副“絲綢之路”示意圖。它中國最古老的一條貿易通道,也是橫貫歐亞大陸的一條貿易通道。它為東西文化交流、通商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溝通歐亞大陸的這條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是由西漢武帝時期的張騫開通的。張騫是我們陝西城固人,他於公元前138年應政府招募出使西域。經歷了十年時間和種種磨難,熟悉了西域的政治、軍事、地理、風俗民情。溝通了漢與西域各國的關係。因此史書上把張騫的這次出使、也稱為“鑿空”。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又先後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全長7000多公里,在中國境內4000多公里。“絲綢之路”開通後,商隊往來不斷,經濟貿易十分活躍。促進了農業和科學技術交流,為中西文化開創了新紀元。由於這條路最先主要過往做絲綢生意的商人,所以把這條通道也稱為“絲綢之路”。通過這條道路,我國的絲綢不斷輸出。在當時的羅馬,中國的絲綢與黃金等價。因此,絲綢又被稱為“軟黃金”。從此,西域的葡萄、苜蓿、石榴了、黃瓜、蠶豆、核桃、芝麻、菠菜、黑米、獼猴桃等物產傳入我國。我國的種茶、鑿井、冶煉等生產技術也傳入西域。“絲綢之路”就好像一條絢麗而堅韌的紐帶溝通了亞歐大陸,也使世界上出現了兩顆明珠。從此,世界上就有了“東有長安,西有羅馬”之説。

漢王朝不僅有發達的經濟貿易活動,軍事力量也非常強大,1965年,從咸陽楊家灣的一座漢墓中出土了大批兵馬俑。這座漢墓屬於漢高祖劉邦長陵的陪葬墓。據同出的“銀鏤玉衣”推測,墓主人可能是漢初名將周勃或其子周亞夫。在楊家灣出土的俑羣中,有騎兵俑583件,各種人俑1965件。這些漢兵馬俑大的身高48.5釐米,小的身高44.5釐米。大多數做武士打扮,個別做跳舞、奏樂、指揮等姿勢。拿這批漢兵馬俑與秦兵馬俑相比較,秦俑虎背熊腰,是赳赳武士的形象,時刻準備着出發去打仗。漢俑僅有秦俑的三分之一大,但靈氣十足,愉悦歡暢。也從一個側面表明了當時國富民強、和平安定和人民的悠然自樂。在秦俑裏,我們從外形看不出有指揮官,但在漢俑裏則可以看出;另一方面,軍陣形式也發生了變化。秦兵馬俑以步兵為前鋒,戰車為突擊力量,騎兵甚少。而漢兵馬俑中騎兵所佔的比例卻大的多。漢王朝也正是憑藉着這支強大的騎兵才戰勝了不可一世的遊牧民族——匈奴。這也是世界歷史上農業民族第一次大規模的戰勝遊牧民族。

經過四年的楚漢相爭,國力大大削弱。漢初“天子不能俱純駟,而將相或乘牛車”。意思是説,在漢朝初年馬匹很少,以至於找不到四匹顏色相同的馬為皇帝拉輦。而一般將相的車輛只能用牛羊拉了。但是漢王朝勵精圖治,養馬業得到了高度發展,使漢代騎兵的馬源充足,所以漢代騎兵業得到了發展。楊家灣的漢三千彩繪兵馬俑就是一個有力的印證。

漢朝滅亡後,我國曆史進入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從公元220年北魏建立開始,到公元589年隋統一結束,歷時369年。這一時期政權更迭,戰亂頻繁,可以説是中國歷史和陝西曆史上依次偉大的大融合時期。公元581年,北周大將楊堅建立了隋朝。隋煬帝楊廣也是歷史上以為有名的暴君。公元62019年,太原留守李淵起兵反隋,奪取了政權,建立了唐朝。隋唐兩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也是陝西曆史文化的黃金時代,現代的海外華人自稱“唐人”,他們居住的地方稱為“唐人街”,反映了唐代對後世子孫產生的影響。

在唐時,人們的生活比較安定,就有更多的時間從事各種娛樂活動。打馬球便是其中的娛樂項目之一。現在就請大家看這幅《打馬球圖》。這是從章懷太子墓中出土的。馬球,也叫波羅球,球似拳頭大小,硃紅色,皮革製成,是由波斯,即今天的伊朗傳入我國的。這幅圖畫形象生動的描繪出了唐代馬球運動的精彩場面。畫面上有騎馬人物二十多個,他們足蹬黑靴,身穿窄袖長袍。前五個手拉韁繩,右手持月芽形球杖,有的驅馬掄球,有的反身擊球,姿態矯健,得心應手。其它騎手也姿態各異。場面生動,圍繞着滾動的小球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畫家巧妙的抓住了馬球運動的瞬間場面,使比賽的緊張氣氛溢於畫外。

在唐朝的時候,上至宮延皇帝,下至文武百官,甚至連婦女都愛打馬球。尤其是許多皇帝,都是馬球運動的愛好者,甚至成為馬球健將。據史料記載:唐中宗景豬年間,吐蕃派使者迎接金城公主,提出要與漢人比賽馬球,經中宗同意後,雙方展開較量。第一回合以漢人失敗而告終。這時一旁觀看的臨淄王,即後來的唐玄宗李隆基,親自率領球隊進行比賽。終於以精湛的球技轉敗為勝,一時在京城傳為佳話。唐代的皇宮禁苑大多築有馬球場,有的貴族官僚還有自己的馬球場.唐代以後,馬球隊運動就開始流行全國,直到明朝末年才開始逐漸衰敗。近幾年來,在西安東郊也開展過。這幅畫的表現技法相當講究,極富真實感和立體感。可見這幅馬球圖達到的不止是惟妙惟肖的境界,而且也從一個側面再現了大唐時期國泰民安、繁榮昌盛的社會情況,再現了大唐雄風。

唐王朝的外交活動也是非常活躍的。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從章懷太子墓中出土的另一幅壁畫《迎賓圖》。畫面上的前面幾個人是熱情的朝廷官員,後面三個人是外國和我國古代少數民族的使臣。經考證,三人中第一個是印度人,第二個是朝鮮人,第三個是突厥人。這幅畫形象的再現了唐代官員接待外國使臣的場面。反映了唐王朝活躍的外交活動以及同外國和我國少數民族友好往來的實況。大家請注意看,在這幅畫面的下角有一位個子比較矮的唐代朝廷官員,這就反映了唐代對人才是非常渴求的。只要你有才能,不管長得個高或個矮,都會被重用。反映了唐朝“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社會風貌。

隋唐兩代都把長安作為其都城。隋時稱為大興城,唐時稱為長安城。規模宏大的都城長安可以説是那個偉大時代的明亮窗口。透過它,可以窺見當時世界第一強國的各個方面。隋大興城是少數民族建築大師宇文愷設計並主持營建的。唐長安城是在隋大興城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葺完善起來的。從這幅唐長安城的平面佈局圖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它氣勢宏偉,整齊劃一。全城共分為宮城,皇城和外郭城三大部分。城內以朱雀大街為中軸線,由十一條縱向的大街和十四條橫向的大街,把整個長安城劃分為108個小區域,稱為坊。正如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詩中所寫:“百千家似為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這種佈局對以後各個朝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為亞洲一些國家如日本、朝鮮等規劃都城時所效仿。唐長安城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規模宏大。它總面積為84.1平方公里,人口超過一百萬。其面積是漢代長安城的2.4倍,東羅馬首都拜占庭的7倍,阿拉伯首都巴格達的6倍,明代長安城的9.3倍。它可以説是我國古代,也是世界古代規模最大的一座都城。城中的中軸線朱雀大街寬155米,而橫貫皇城自承天門至長樂門之間的橫街竟寬達440米,這也是中外所有都城中絕無僅有的。中華民族成長壯大到了唐代,充滿了開拓進取精神。因此對長安城的修築不僅僅只着眼於實用功能的需要,還有着積極的精神追求。唐王朝也正是以其宏大的氣魄和泱泱大國的氣勢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吸引了各個國家的人們來到長安。當時居住在長安城的外國人和少數民族人數約5萬人。同時長安吸收融匯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創造了博大精深、輝煌璀燦、當時世界文化最高峯的唐文化。

唐代的手工業也是非常發達,唐三彩便是其中之一。它起源於西漢武帝時期。唐三彩並不專指三種顏色而是指多彩,因在唐代風行一時而得名。唐三彩是用黃、綠、赭.藍等多種彩釉組合裝飾成的一種鉛鈾陶器。它的製作過程是把高嶺土經過挑選、衝打、淘洗、沉澱、冶煉等工藝後,捏製成形,經修飾曬乾後放入窯內。經過1000度左右燒製,待冷卻後飾以配製好的彩色釉料,再入窯中燒至900度後完成。西安是唐三彩的故鄉。在西安附近的唐墓中出土了不少唐三彩器皿。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唐三彩首先是一種冥器,慢慢地才發展成為一種日用品和工藝品。唐三彩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有兩大特點:一是以造型取勝。三彩中無論是生活用品或是房屋庭院乃至人物動物造型,都塑造的非常精美,用寫實的手法反映了唐代的社會生活,在藝術上達到了令人讚歎不已的程度;二是以色彩贏人。三彩釉色雖簡單,但它經燒製過程中不同色彩的釉斑向下流動,互相浸潤後自然漫延,呈現出一種千變萬化,班駁淋漓,彼此交融,沒有明顯界限的裝飾藝術效果。優美、流暢,具有一種和諧的古樸之美。正如杜甫名句所言“動人春色不在多”。有限的釉色構成了豐富的藝術語彙,使唐三彩成了世界聞名的古代工藝品。

公元960年,宋代趙匡胤皇袍加身定都開封。元、明、清分別建都南京和北京。陝西從此失去了京都地位,但仍然是封建王朝控制西北、西南的軍事重鎮。又由於周、秦、漢、唐的燦爛文化形成一種巨大的慣性,所以這一時期陝西的經濟文化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水準和發展勢頭。在這一時期也遺留下來了許多文物,現在呢,我們大家自由參觀一下,一會我們在門口集合。

博物館導遊詞 篇15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美麗的山城重慶.我是來自重慶龍騰旅行社的導遊,將擔任大家這次白鶴梁之旅的導遊。而坐在我身後的這位呢,就是我們勞苦功高的司機—陳師傅,我們的陳師傅駕車以達20xx年,經驗豐富,所以請大家放心乘坐我們的旅遊大巴。有句話説得好啊,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既然大家剛剛已經進了我們這個車門了,那我們也就算是一家人了。所以在旅程中,大家可以叫我一聲。我跟陳師傅呢,也會竭力為大家解決旅程中的各種問題,希望大家有個難忘而美好的旅行。

現在我們乘坐大巴車由重慶市區出發,估計兩個小時以後我們就能到達我們的目的地涪陵白鶴梁,在此之前我將我們的目的地涪陵白鶴梁給大家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

白鶴梁有着“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稱,位於中國重慶涪陵城北長江中,是一塊長約1600米,寬16米的天然巨型石樑。,由於早年常有白鶴羣集於上面而得名,也有人説唐時爾朱真人在此修煉,後得道,乘鶴仙去,故名白鶴梁。白鶴梁題記始刻唐代廣德元年,樑上共有題刻165段,石魚18尾,觀音2尊,白鶴一隻,主要分佈在長為220米的中段石樑上。

“石魚兆豐年”大家都聽説過吧,這是由於題刻常年沒於水下,唯冬春季節江水枯落時才露出水面。古代人以刻石魚作為枯水水標,每當江水退石魚見,則意味着一個少雨的枯水週期已經過去,豐收年景即將到來。

題刻、圖像記錄了自唐迄今1220xx年間72個年份的枯水資料,人們以石魚的眼睛作為測量水位的標準,和現代水位測量中設立水尺零點的原理相同,石刻魚以唐代的所見魚和清代的重攜雙魚最為著名。經1200多年的歷代沿用,古代先民通過長期對枯水週期的認識,經多年觀察並掌握了枯水變化規律,其結果是石魚水標每三五年小露一次,十年大窟一次,六百年極枯一次。不少細心的人將石魚出水時間,觀魚者姓名、籍貫和石魚露出江面到枯水線的距離用尺測量出來,刊刻在石樑上,日積月累就形成了1200多年極其珍貴的水文記錄。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最早的至今保存完好的一座以石魚作為枯水水標的古代水文站。為長江流域的水電事業。橋樑建築、內河航運、農田灌溉、資源開發、沿岸防洪和城市供水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科學依據。

白鶴梁上有黃庭堅、朱熹、龐公孫、朱昂、王士禎等歷代騷人墨客眾多的詩文題刻,篆、隸、行、草皆備,顏、柳、黃、蘇並呈,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故有“水中碑林”之美譽。

隨着長江三峽水利工程的興建,舉世聞名的白鶴梁題刻將沒入水底,為保護這一人類珍貴的文化,中國政府極具創造性的提出了以“無壓力容器”的保護方案,這種保護方式不僅僅是為了保護題刻的物質形態,更重要的是通過保護的理性思考,解讀他所承載濃縮的歷史資訊。所以白鶴梁題刻原址水下保護工程不是紀念碑形式而是以人類進步的哲學思想和先進的科技手段,來延長石刻的生命歷程,充分體現了對古代文明的尊重。這種突出的保護形式在全球內也是極其罕見的,它將成為國際保護文化遺產史上的又一成功範例。

好了,朋友們,涪陵白鶴梁就快要到了,你準備好了嗎?在參觀的過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看好自己的隨身物品,以防遺失。

博物館導遊詞 篇16

放暑假第二天,我和姥姥一塊兒參觀了河南省博物館,這是我第二次參觀此館。第一次是前三年的暑假,因年齡小知識少,參觀後印象不深。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對博物館求知慾望越來越強烈,非常期待這次參觀。

來到坐落在鄭州市農業路中段的河南省博物館,它佔地約10餘萬平方米,面積7。8萬平方米,主體展館呈金字塔型與大門相對,氣勢宏偉,造型古樸典雅。

河南省博物館在民國時期1927年建立。當時政局動盪不定,加之日寇外來入侵踐踏中原,館中文物隨着戰亂顛沛流離,使不少文物散落丟失。國民黨逃到中國台灣,又攜走了大量的文物,使中原文物受到了極大的損失。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保護文物,又對出土文物採取了大量的保護措施,讓博物館重振雄風,躋身國家級博物館的地位。

走進了展廳,猶如穿越了歷史時空,拉近了瞭解厚重中原歷史和文化的距離。

首先看到了迄今50萬年前的南召猿人的牙齒化石,這與北京猿人是同一時代,説明河南開拓了人類進化和文明的先河。其次,河南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20__多處。距今9000至4000年,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這些文物和遺址都證明了中原文化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

中國文字源在甲骨,出自殷墟;中國哲學源於周易成於老子;中國姓氏源於炎黃,根在中原;中國國家源在夏代,都於偃師,還有十三朝古都洛陽和九朝古都開封等等,都説明了中原文化十分厚重。

館內珍藏者17萬餘件奇珍異寶。展館裏擺滿了遠古至今的各種青銅器、陶瓷器、玉器、雕刻、字畫等。青銅器中有各種圖案的圓鼎,方鼎,特別是12條龍的長方形盛酒的器具,上面刻着各種獸紋和精美圖案,叫人拍案叫絕,大的如水缸,小的像酒杯,是古代人用來盛水盛酒裝食品的器具。最著名的是九大鎮館之寶,如:賈湖骨笛,他是我國止20__年前發現最早的能吹的樂器。婦好鴞尊、蓬鶴方壺、雲紋銅禁、四神雲氣圖、玉柄鐵劍、杜嶺方鼎及武曌汝窯藍釉刻花鵝頸瓶,件件價值連成,精美絕倫。

漢代以後陶器別品大量湧現。動物、人物、用具,形態各異,形象逼真。特別是陶製院落,將陶製工藝推向高峯。三層深宅大院,大門外有看守,有馬匹,兩邊全是廂房,有水有樹,有倉儲房,最後是二層望樓,家人隨從幾十口。從陶瓷院落看到古代貴族生活起居十分講究,居住條件也很舒適,人與自然十分和諧。

我們還看到了漢唐以後文化的繁華,音樂、歌舞、戲曲、書法、雕刻,甚至連枕頭上也雕刻着戲曲情節。市井文化也是一大亮點,市民划船、打漁、勞作、購物、休閒等等。都呈現在書畫雕刻之中。

參觀了河南博物館,使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我被中原厚重的歷史文化所震撼,被我們祖先聰明才智所折服。數萬件稀世珍寶,證明了商周青銅器和歷代陶瓷器,猶如鑲嵌在中原大地的顆顆明珠,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放射着璀璨的光華。我愛中國,我愛中原,為祖國和家鄉而驕傲和自豪,我們是歷史文化的傳承者,要學歷史,保護古物,讓文明古國永葆青春。

博物館導遊詞 篇17

今天我們來到了北京軍事博物館,軍事博物館共有三層。

我們先來到了第一層,我看到了軍用大炮、飛機和坦克。我們還看了專門存放軍用輪船和飛機的大倉庫。首先軍用飛機映入了我的眼簾,這裏有世界各地的軍用飛機,還看到了三個破損的飛機機殼。還有幾艘大輪船,媽媽説這些都是軍用輪船。

接着我們來到了軍事博物館的第二層,第二層首先看到的是一些槍支彈藥,還有一些被切割開“內臟”看上去像腸子一樣的手榴彈。看到這些手榴彈讓我想起一個阿姨講的:日本和中國戰爭時期,中國人撿到一個手榴彈,可是沒有拉弦就扔了出去,沒有爆炸,得到了日本人的嘲笑。我想首先要學會使用武器。我們走啊走看到了一個大水雷,我問媽媽:“媽媽,水雷會不會爆炸啊?” 媽媽説:“這些都是展覽用的,不會爆炸。”

接着,我們看到了許多軍刀,還有輕機槍。槍上面有一幅圖,是世界上第一個製造輕機槍的介紹。我們繼續往前走看到了許多輕機槍,都是由那把輕機槍改進而成。

後來,我們又來到第三層。我們看了許多關於軍隊救災的圖片。我們看到了大興安嶺火災的圖片,看了在大興安嶺救火時使用的電機和工具。然後我們看了關於解放軍擋洪水的模型,有幾個解放軍在訂木樁,有幾個解放軍在扛麻袋,一個解放軍在水中解救困在樹上的小孩。

我們又往前走,看到了一些人的模型,他們穿着各種各樣的海軍服。我們繼續往前走,看到了一個大圖片,上面有一些軍人在走步,我也學着他們的樣子走步。

媽媽看了一下表快到時間了,就趕緊下樓了。到了集合的地方,又發生了意外,姨姥姥走丟了。然後好多人去博物館找她。媽媽説姨姥姥可能去大門口了。姥姥走到門口終於找到了她。

一場虛驚後,我們上了車向下一個目的地駛去。

博物館導遊詞 篇18

大家好,歡迎來到上海博物館參觀。博物館向人們展示的人類文明的窗口,而上海博物館是上海乃至中國向海內外公眾展示我們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窗口。

上海博物館是位於上海市人民廣場南端,該館創建於1952年,是上海市市領導決策,支持和海內外各界的慷慨捐助下,經過兩年時間建設,最終落成在大家眼前的這座國內大型的綜合性藝術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作為上海城市文明的標誌,與上海地位相適應,所以系設計方案都是十分嚴格。經篩選,採用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刑同和副總設計師主持的設計方案。

新館佔地33畝,地下二層,地上五層,地面高度系29.5米,建築面積達4萬平方米。原來的上海博物館只有4個陳列館,現在增擴至10個陳列館和1個專館。展覽面積達1.2萬平方米,是原來的3.4倍。有11個長期展覽的陳列館如:青銅器、陶瓷、雕刻、玉器和少數民族工藝品等。而1995年先有青銅器館、陶瓷館和雕刻館正式對公眾開放。

我們現在站在博物館大門前,看一下這個新館的造型,它的設計是方形基座與圓形放射型相結合,有着鮮明的空間感。“方”象徵着四面八方,“圓”着意文化淵源之循環往復,這個館的四座“拱門”弧線,體現了開放的世界。整座建築猶如一尊放大有耳的中國古代青銅器。如果從高空中俯瞰,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個圓盤形的屋頂恰似一面巨大漢鏡。不僅藴含了極具中國特色的文化傳統“天圓地方”,凝聚着中華文明結晶,更體現了我們是基於現代科技,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時代感。新上海博物館是上海市現代化的跨世紀標誌性建築之一。

下面請大家隨我一同走進這座上海新博物館,一同感受我國中華五千年文明,投入追古依舊之中。博物館的大廳地鋪青磚,牆飾米黃色花崗巖,大廳中央地面鑲有古樸碩大的寶相花圖案。我們首先參觀的是“青銅器館”。

清朝道光十年,富商潘仕成將荔枝灣方圓幾百畝地買下,大興土木修亭葺台,建成嶺南第一名園,並提名為“海山仙館”。經過多年變遷,當年的風貌已蕩然無存。1998年,由政府出資,開始了“海山仙館”的主樓“貯藴樓”的重建,並由已故著名建築園林大師莫伯治負責設計。以下是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廣東西關景點之海山仙館導遊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青銅器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青銅器文化是記錄奴隸社會的形象載體。上海博物館收藏的青銅器門類齊全,器物精湛。以商、西周、春秋、戰國各時代、各地區成系統的收藏來講,上海博物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館不相上下。上海博物館尤以長篇銘文同歷史著錄的重器為特色。而這個青銅器館充分反映了中國青銅工藝發展的完整體系同中國民族非凡的創造力。

參觀完之後,西面還有一處院落是新四軍竹溝留守處舊址。這處院落在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中央承認的,對外有牌子,所有在竹溝的機構和黨、部隊的活動都是依託新四軍竹溝留守處的名義開展的。

青銅是人類歷史上的一項偉大發明,是世界冶金鑄造史上最早的合金。是紅銅加入錫、鉛,成為一種新的合金,這種合金歷經幾千年的化學反應,其表面出現一層青灰色的鏽,也是我們眼前看到的這些。

後面這位是肖邦,他是世界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不滿20歲就已經成為華沙公認的鋼琴家,被譽為“第二個莫扎特”,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不離鋼琴,所有創作幾乎都是鋼琴曲,被稱為“鋼琴詩人”。

中國青銅工藝的時代跨度,大致從公元前21世紀的夏代至公元前220xx年以前的戰國時代,可分為初始期、育成期、鼎盛期、轉變期、更新期等幾個階段。中國的青銅器主要是以禮器為主,其形制大概可以劃歸為五大類,即日常用器(炊器、食器、酒器、飾物)、樂器、兵器、工具和貨幣。

剛剛大家已看過青銅器的初始期和育成期了,下面等我來向大家介紹一下青銅器的鼎盛期。青銅器的鼎盛期是從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這個時期的青銅器鑄作精湛,而且都是成套的鑄作,品種之多系空前絕後的。這時期的青銅器上大多裝飾獸面紋同各種動物紋,瑰異莊嚴,神祕莫測,這些都是體現了人們對大自然力量的崇拜。

就好像這個“簋”,在古代是用來放置食物的器皿。形狀或方或圓,在當時是貴族的食器或祭器。但後來又逐漸流傳到民間,而我們民間更有“九大簋”之説。何謂“九大簋”呢?意思是筵席的時候好豐盛,有九個大簋裝放菜餚食物。古時祭祀,通常都是“二簋”、“四簋”、“八簋”,但有些地方慣稱盛宴為“九大簋”。在“九”與“簋”之間還加個“大”字,不單指多,而且含有極其豐盛、隆重意思。人們所講的“簋”,是指可裝五至六斤米飯之“大碗”。按現代人的食量,“九大簋”可供一百幾十人享用。由此可知,“九大簋”是極言其飯菜之豐盛,誇耀其筵席規格之高。

傳統“九大簋”的九道菜已經演變成我們現代“九大簋”的這九道菜,分別是: 1.蝦米燉冬菇; 2.豬皮膠燉田鴨; 3.南乳冬筍燉花腩; 4.白切雞; 5.柴火燉大白菜; 6.荷蘭豆炒雙魷雞雜; 7.蒜蓉燉海蜆; 8.扣肉煲; 9.咕嚕肉。

可以説是層出不窮,花樣百出。聽我講了這麼多美味的菜餚大家是不是也想品嚐一番。大家看一下這個,這是現存西周青銅器中第二大器“大克鼎”。它是於1890年在陝西扶風出土,重201.5公斤。最為珍貴的是它內腹壁鑄銘文290個字,記載了大貴族頌揚其祖先師華父輔助周王的功德、周夷王賞賜他命服、土地及奴隸等史實。

革命的失敗使中共中央認識到武裝鬥爭的極端重要性,在七月上旬,中共中央否決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錯誤路線,7月13日,發表了“中共中央對政局宣言”,確定了武裝鬥爭和土地革命總方針。後來在七月中旬,中共根據九江同志的建議,決定在南昌舉行武裝暴動,並派周恩來同志代表黨中央領導這次起義,在中國共產黨積極準備南昌起義的同時,國民黨武漢政府也加緊了在軍隊中的“清共”活動。1920xx年七月24日,張發奎通知葉挺,賀龍上廬山召開軍事會議,當時,得知會議內幕的葉劍英由廬山趕至九江,在九江甘棠(tang2)湖的一條小船上與葉挺,賀龍商定,不去廬山開會,轉道去南昌。

前面的是青銅工藝的轉變期。再往前走,就是青銅器鑄造技術達到了新的高峯的更新期。在這時期的青銅器的禮器特性逐漸消失,而且相當一部分轉化為日常生活器用。

大家看一下這些都是近年搶救的14件晉候酥編鐘,大的52cm,小的22cm。銘文記載了晉獻候在周宣王率領下進行戰爭中,殺敵數百,擒獲俘虜多批,因而受到周宣王親臨賞賜。還有這個,由馬館長從香港搶救回國的西漢早期錯金銀鳥篆書銅壺,這個壺是諸侯王的用器,但可惜的是這個壺失去了一個蓋,它代表了西漢時期青銅器金銀錯工藝的最高水準,屬一級文物中特殊精品。

大家一邊參觀有關古代青銅器鑄造過程的模擬陳列和制瓷工藝的方法,一同隨我走進另一個館-—“陶瓷館”。

陶瓷是中國古代偉大的發明之一。陶器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在距今8820xx年前的江西省萬年縣已有古人制陶足跡。在這裏展示了不同時期陶器文化,歷史文物。在唐代以前,陶器的製造,從選料,色彩,工序上都比較單調。一直到唐代,“ 唐三彩”的出現也標誌着我國陶瓷進入了絢麗多彩的階段。“唐三彩”是以鐵、銅、錳、鈷等金屬原料為呈色劑,在低温氧化中燒成黃、綠、褐、紫等多種色彩。以前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陪葬品,以馬的形象最生動,而駱駝也常見。好像這頭駱駝馱着貨物,在行進中仰首嘶鳴,兩隻駝峯左右分開,這普通的生理特徵,被永恆地保留下來。

現在請大家看遠出處的這個巨大的匾額,上面書寫着“碑林”二字。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個“碑”字少了一撇。那麼為什麼會少一撇呢?難道這是一個錯別字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這兩個字出自清代著名的愛國將領林則徐之手。鴉片戰爭之後,他革職戍守新疆伊犁。當時路經西安,寫下了這兩個字。有人説“碑”字少了一撇,正好象徵他當時丟了烏紗帽。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你待會兒就會發現,碑林中的所有“碑”字都少了一撇。這是因為古代的漢字講究對稱,“碑”字少了一撇,只是為了看起來對稱美觀罷了。

還有宜興的紫砂器也是名聞天下的。宜興是中國的“陶都”。紫砂茶具是由陶器發展而成的,而宜興燒製的紫砂器質地細膩,堅硬而耐寒耐熱,泡茶不失原味,還能保持真香,且傳熱緩慢不易燙手,顏色以赤褐色、淡黃色和紫黑色多種,造型多樣,是泡茶首選器皿。歷史上曾有“一壺重不數兩,價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之説,好的紫砂器價值不菲,我們所看見的大多是明清時名人名家所作,甚為珍貴。

除陶器外,這裏還向人們展示了我國獨特創造發明的瓷器。這裏主要展示的是瓷器的發展和燒製瓷器的設備DD窯,以及瓷器製品的展覽。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人類文明又一偉大貢獻。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由青瓷的生產,但大多是陪葬品,而且在造型上仿製青銅器。好像這件商代青釉弦紋尊也屬陪葬品,但這可以説是現存原始瓷器中器形完整、釉汁勻淨的上品。

一直到宋代是中國陶瓷史上空前繁榮時期,呈現出汝、定、官、哥、鈞“五大名窯”和龍泉、耀州、磁州、建陽、吉州窯等百花齊放的局面。汝窯窯址位於河南寶豐縣,史五大名窯之首,為冠絕古今之中國瓷器名窯。專燒青瓷,供宮廷用;定窯在河北曲陽縣,瓷器多以白瓷為主,且多采用金屬包邊;官窯,聽名字都想到是皇室官府所開的,現在大家所見的都是南宋官窯瓷器,大家看這些窯器,用料講究,製作工整,佈滿細碎紋片,口沿釉薄處隱露紫褐色胎,足部露胎呈黑色,俗稱“紫口鐵足”;還有這些哥窯燒製而成的,由於燒製過程中產生的缺陷而造成一種瑕疵美,被人賦以“金絲鐵線”、“網格金線”,這件哥窯汝釘足洗堪稱哥窯代表作。

一直到元代,江西景德鎮成為我國制瓷的中心,景德鎮也被稱為“瓷都”。景德鎮的瓷器工藝的成熟與發展,結束了原有以青瓷為主流的傳統,開創了以青花為主流的彩色釉發展道路。青花的優點是着色力強,髮色明快;藍花白地,素雅明淨;青花為釉下彩繪,有釉保護,永不退色。

清代是中國古代瓷器發展的最後一個高峯,尤以康、雍、乾時期為突出。釉上彩分五彩、鬥彩、粉彩和琺琅彩。五彩瓷器以“康熙五彩”最為突出,造型豐富,除紅、黃、綠三色,還發明瞭釉上藍和黑色,這件五彩百鳥朝鳳盤,器形規整,畫面生動,實為五彩佳作。

最後,陶瓷器館還有古代瓷器製作坊和窯爐的模擬陳列。通過參觀,可以對我國古代瓷器製作工藝與窯爐式樣、功能有個概略的瞭解。

博物館導遊詞 篇19

和大家一起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我感到非常的榮幸。這位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今天就由我倆為大家服務,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儘量提出來,我們將盡力幫您解決。希望能用我們的熱心、耐心和細心換來您的放心、開心。 今天我將陪同大家參觀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是武漢市建築規模最大,館藏最多的博物館.是我國十大博物館之一,也是我國首家向公眾免費開放的博物館.它位於武昌東胡之擯.館內藏有歷史文物20多萬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600餘件,國家級文物16件.陳列展出的有商周青銅器,盛楚時的漆木器具,大批秦始皇時竹簡,歷史名人字畫,隕縣猿人,長陽人齒化石,尤以曾侯乙青銅編鐘,越王勾踐青銅劍,吳王夫差矛,二十八宿天文圖等珍品舉世矚目.這些藏品絕大多數來自考古發掘和各地徵集,既具有濃郁,鮮明的地方色彩,又具有時代特徵,基本反映着湖北地區古代文化的面貌,湖北省博物館是武漢市建築規模最大,館藏最多的博物館.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省博的入口處,湖北省博物館這幾個餾金大字是董必武同志於1960年題寫的.大家請看那邊那幢建築是於1999年才竣工的編鐘陳列館,它是我國迄今規模最大,門類最齊全,功能最完備的古樂器陳列館.另外兩座建築分別是楚文化館和綜合館,均為'高台基,寬屋檐,大坡面'仿楚式建築,三個館整體形成一主兩翼的格局,猶如一個碩大無比的'品'字.展區總體佈局亦突出了'中軸對稱,一台一殿,多台組成,多組一羣'的楚國宮殿建築的格局和風格.湖北省博物館內,綠樹成陰,與小橋流水,雕塑小品.休息庭院相映成趣,完善的餐飲,購物等配套設施,給遊客提供了幽雅,舒適的參觀環境和休閒場所.

大家請隨我往這邊走,我們來到了我門今天主要參觀的一個展廳,曾侯乙墓展廳.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曾侯乙墓的槨室模型,它分為東中西北四室,每室的低部都有一個門洞是用來連接各室的,其形制有點象我們現在住房的三室一廳.東室放有墓主館和八具陪葬館,中室置青銅禮器,著名的曾侯乙青銅編鐘就是從這裏出土的.西室放有13具陪葬館,北室放有兵器,車馬器,竹簡等.

曾侯乙墓是鑿石為穴的豎穴式墓葬.整個墓室東西長21米,南北寬16.5米,總面積220平方米,據殘存的封土推算其下葬深度約為13米,這與同時期的墓葬相比規模是較大的.

如此規模宏大的墓葬,其墓主人是誰呢?我,我們在出土的青銅器上共發現了‘曾候乙’三個字208次。所以我們斷定墓主就是曾候乙。大家請看這個是根據墓內頭骨製作的墓主復原像,我們可以看出墓主是大約42-43歲的男性,其顱骨特徵與中原商代人種特徵最為接近。 接下來這件造型奇特的物品叫鹿角立鶴。大家可以看到它是由鹿角鶴身和鳥翅膀組合而成的是人們想像中的一種仙鳥。它出土時在主館的東面,頭向着南方,可能是意在引領墓主人的靈魂昇天或祈求神靈保佑吧。它的鑄造工藝考究,頭顱和鹿角鍍金裝飾,脊背和雙翅周邊鑲嵌綠松石,但因為年代久遠我們已經不能再見它的光彩了,但是我們仍然能夠通過它獨特的造型想像出當時的青銅鑄造技術已經相當發達了。

請大家隨我繼續往前走。這裏陳列有許多當時貴族們吃飯用的食器,這裏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九鼎八簋。鼎是中國古代食器當中使用最多的一種,它不僅僅是食器同時也是很重要的禮器。先秦時期人們對鼎是特別重視,在祭祀天神、地邸、先祖等重大儀式中,鼎供奉牲肉,簋供奉糧食是最重要的祭器。曾候乙墓出土的鼎有正鼎、蓋鼎等很多種,在眾多的鼎中,正鼎的個數以及和其他食器的組合往往是用鼎者財富、身份、權位的象徵。在曾候乙墓出土的食器中,最總要的就是內外能夠反映禮制和曾候乙身份的中室出土的九鼎八簋。它們製作精巧,保存完好,十分珍貴。簋在祭祀,宴享等祭祀活動中與鼎配合使用。[周禮]規定,在儀式中,貴族按其身份等級享用單數的鼎和雙數的簋。例如士用三鼎二簋,大夫用五鼎四簋,

卿大夫用七鼎六簋,諸侯用九鼎八簋等。曾候乙墓出土的九件正鼎八件銅簋正好與他身份相符。這套九鼎八簋已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大家都知道青銅冶煉技術是我過先秦文明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商代就已經成熟,周朝繼續發展,在公元前5世紀的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曾候乙墓出土的青銅器羣正是這個巔峯時期的代表。

大家看這裏,它叫鑑缶是這個墓裏出土的一件比較精美的禮器,我們先來看看它的外表,他造型端莊凝重,周身滿飾蟠璃紋飾,四個足是昂首張口的怪獸,鏤空的孔蓋是繡雕夔龍。其實它不僅經看而且還有妙用呢!使用是,先用這四個環把中間的缶拉出來,在鑑裏放入熱水或者冰,在缶裏放入酒,在把缶拉入鑑中,鑑缶就可以工作了,既可以温酒又可以冰酒,怎麼樣是不是很奇特呢?而且這裏還有一個過濾器是用來過濾酒中的殘渣的,各位是不是要驚歎於古人的創造力了呢?

下面我們將要去的地方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編鐘陳列處了,編鐘是我們的鎮館之寶。大家看,這個龐然大物就是編鐘了,它是整個墓裏最為壯觀驚人的,這個巨大的鐘架是銅木結構,呈曲尺形,長7.48米,寬3.35米,高2.73米, 蔚為壯觀。六個青銅佩劍武士和八根圓柱承託者七根彩繪木樑構成曲尺型鍾架。架及鍾鈎共246個構件,鍾架分為三層八組懸掛有65件青銅件。上層是三組紐鍾,共19件,中層為三組鏞鍾,共33件,下層為 大型鏞鍾兩組,共12件。大家數一數,下層是不是多了一口鐘,而且它還與其他的鐘不同?那是楚王博鍾,為了紀念他們的情誼,便那走了原來懸掛在那裏的輜鍾,而把它懸掛在下層居中的位置。編鐘是音樂史上的一個奇蹟。首先它是一鍾雙音,按照鐘體上的標音銘文所示,分別敲擊鐘的正鼓部和側鼓部,一口鐘能發出相差三度的兩個音。例如敲擊鐘的正鼓部是哆音那麼敲擊它的側鼓部就是發音了,那麼一鍾雙音的奧祕在那裏呢?大家請看編鐘的兩側有稜,發音時,稜和對鍾起到不同的阻尼作用,所以就出現了一鍾雙音的現象。另外角鍾還有一個優於普通圓口中的地方,那就是尾音不長這樣才能奏出旋律優美的音樂。全套編鐘有深沉渾厚的低音,鏗鏘圓潤的中音,清脆響亮的高音。其音域跨5個八度音程,它把宮商角紫羽五音發展成1234567七個音階,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

現在大家是比是特別想聽一聽這天外來音呢?我們在旁廳設有編鐘演奏廳,現在大家可以去領略一下了。到這裏我的講解就結束了,現在是10;30大家可以先聽一下編鐘演奏,然後再自由參觀,湖北省博物館除《曾侯乙墓》、目前還舉辦有《楚文化展》、《鄖縣人》、《屈家嶺》、《盤龍城》、《曾侯乙墓》、《九連墩紀事》、《書寫歷史》、《秦漢漆器藝術》、《樑莊王墓》、《古代瓷器專題展》、《荊楚百年英傑》等十多個展覽,大家可以隨意參觀。12點我們在省博的大門口集合,祝大家玩得盡興遊的順心。 歡送詞略。

根據鎛種上面的記載,我們知道了,當時吳國大軍攻進楚國郢都,楚惠王的父親楚昭王逃到隨國也就是曾國,吳軍隨即趕到,要求隨君交出昭王,作為交換條件,吳國答應把漢水以東的土地劃歸隨國。但隨君不顧吳國威脅利誘,拒絕交出楚王,因此贏得了時間,楚國在秦國的幫助下,打退了吳國軍隊。隨國在吳國大軍壓境的情境下保護楚昭王的故事,是歷史上一個不背盟誓的佳話。所以楚惠王為代父親向隨君的子孫表示不忘救難的恩情,送給了曾侯乙這個鎛鍾。

博物館導遊詞 篇20

吉林隕石博物館位於吉林市江南公園南側吉林市博物館展覽大廳內。1976年3月8日,吉林地區降下世界歷史上罕見的隕石雨,雨後共收集到隕石138塊,總重量2616公斤。其中一號隕石重177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顆隕石。石體呈棕黑色,上有隕石墜入地球大氣層時產生激烈摩擦的氣印。這次隕石雨規模之大,重量之巨,數量之多,形狀之奇,標本收集之豐富,均居世界首位,被稱為當代世界科學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隕石雨實物標本均陳列在吉林市博物館內。

經測定,吉林隕石的母體原是太陽系火星與木星之間小行星帶中的一顆行星,年齡約為46億年。這些“夭外來客”帶來的珍貴宇宙信息,既是科學研究的寶貴資料,也是旅遊者一睹為快的帶有神祕色彩的科學文物。參觀陳列館,還可看到介紹吉林隕石形成原因、運行軌道和降落過程的圖片展覽,同時放映《天外來客》彩色影片,並可購到隕石雨的紀念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977yg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