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精選21篇)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精選21篇)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 篇1

黃浦江是流經上海市區最大的河流,黃浦江源頭坐落在浙江安吉龍王山自然保護區內。由於黃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響,平均每天兩次有明顯的漲潮和退潮現象,一天內的水位落差可達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精選21篇)

在一百五十年前,上海僅是江南沿海的一箇中等縣城,航運事業很不發達,人們沒必要、也沒能力在沿江修築堤岸,所以除東門黃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灘地。退潮時,江水聚滯在河牀中心,露出一大片灘地。漲潮時,江水又沒過河灘。黃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於江寬水急,逆水而行的船隻就須拉縴行走。幾百年來,縴夫的足跡就在黃浦江灘踩出一條曲折多彎的小道,人們稱之“纖道”,這纖道就是外灘最早的路了。在上海的地名習慣用詞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裏”,河流的下游叫作“外”,如今天上海人習慣把虹口港上的漢陽路橋叫作“裏虹橋”,把長治路橋叫作“中虹橋”,把大名路橋叫作“外虹橋”,就是根據橋所在河流的位置來取名的。

同樣,今蘇州河入黃浦江口的第一座橋叫作“外白渡橋”,依次向裏的橋也俗稱“裏白渡橋”(今乍浦路橋)、三白渡橋(今四川路橋)。如以縣城為依據時,距城近的地方稱為“裏”,距城遠的地方稱為“外”,今南市區的“裏鹹瓜街”和“外鹹瓜街”;“裏倉橋”和“外倉橋”等就是以此得名的。

進入上海縣城附近的黃浦江在陸家浜出口處形成一個急彎,於是上海人就以陸家浜為界,其上游稱為“裏黃浦”,下游稱為‘外黃浦”。裏黃浦的河灘叫作“裏黃浦灘”,簡稱“裏灘”,外黃浦的灘地就叫作“外黃浦灘”,簡稱“外灘”。

外灘位於上海的黃浦江畔。 它代表着上海的風景並且是一個上海的必須參觀旅遊目的地。 在19世紀後期,外灘的許多外資銀行在被譽為上海的“財政街”或“東方華爾街”的外灘建立了。 因此,外灘成為了鼓勵財政投資的場所。 由於外灘所富有的歷史價值,在外灘擁有一小塊土地不僅僅是財富的標誌,更是榮譽的標誌。

白渡橋至金陵東路的一段黃浦灘,因位於上海縣城廂之外的浦灘,被習稱為“外灘”。它是上海都市的最初輪廓線,曾被稱作黃浦路、揚子路、黃浦灘路,1945年改名為中山東一路。外灘原是一片荒蕪的淺灘,沿灘有一條狹窄的泥路,供船伕拉縴時行走。灘的西邊為農田,阡陌溝渠之間散佈着星星點點的茅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英帝國主義在上海開闢租界前,首先劃定外灘一帶江面為其船隻的“下錨地段”。1845年11月29日,通過《上海土地章程》把外灘以西的830畝土地劃為英租界。此後,殖民當局便在李家莊(又名李家場,今圓明園路西南、北京東路近外灘的一段)建造英國領事館(今外灘33號中國旅行社上海分社所在地)。不久,英國領事館的南邊沿黃浦江一線,陸續出現沙遜洋行、仁記洋行、寶成洋行、旗昌洋行、天長洋行等洋行.臨黃浦江的纖道,1848年被改造成18米寬的馬路,並在馬路東側建造碼頭,堆棧、本行和船廠。1854-1941年間,出現十餘家外資銀行和中資銀行,成為上海的金融中心,有“東方華爾街”之稱。外灘的房屋開始時都是兩層樓和三層樓。

本世紀以來,由於建築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實力的增長,出現多層和高層,式樣五花八門,諸如英國古典式、英國新古典式、英國文藝復興式亞細亞大樓(原上海冶金設計院)、上海總會(今東風飯店〕、匯豐大樓(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樓)、恰和大樓(今外貿局大樓)等、法國古典式、法國大住宅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東印度式、折中主義式、中西摻合式等,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北起蘇州河口的外白渡橋,南至金陵東路,全長約1700米。無論是極目遠眺或是徜徉其間,都能感受到一種剛健、雄渾、雍容,華貴的氣勢。

現在我們見到的外灘大樓大都經過改建,但基本風格不變。1992年國慶節前,又完成了外灘綜合改造一期工程。現在的外灘防汛牆呈廂廊式,高6.9米,寬15.4米,可抵禦千年一遇的潮水。廂內能停放300多輛汽車,廂面是綠化景點和沿江步行道。路面比先前拓寬一倍,有8快2慢10個車道,外灘歷來是上海的旅遊熱點,除能觀賞中外罕見的“萬國建築博覽”外,還可領略外白渡橋與吳淞路閘橋的丰姿,黃浦公園的俊巧,防洪牆的設計匠心,以及大樓與江水交相輝映的勝景。浦江夜遊更有一番情趣。加之這裏交通發達,購物方便,歷史掌故豐富,旅遊設施完備,使人留連忘返。

外灘是這座東方大都會最著名的景觀,它東起中山一路,北起外白渡橋,南至金陵東路,面對開闊的母親河——黃浦江,背倚造型嚴謹,風格迥異的建築羣。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來在經濟活動領域對上海乃至中國的影響,使其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外面的江灘,長提,以及綠化帶乃至美輪美奐的建築羣所構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徵的上海景觀。

上海外灘曾經是西方列強在上海的政治,經融,商務和文化中心。當年各國的領事館大都集中在這裏,外灘也是國際金融資本在中國的大本營。此外,還有西方大商賈的高級俱樂部——上海總會,還有英商亞細亞火油公司大樓。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 篇2

親愛的遊客,我們的車子行駛在延安東路高架上,還有十五分鐘就到了上海的著名景點外灘了。我在此向大家介紹一下外灘景區的概況。外灘是上海的窗口,是上海的像徵,是上海歷史的凝聚。他集中體現了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國際現代化大都市的特點。又能體現出上海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特點。外灘景區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融合的風景區,又是西方古典風情與中國現代風情相得益彰的風景區,也是中國近代文化與現在文化交相輝映的風景區。外灘位於上海母親河黃浦江與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東方明珠景區隔江相望。

它北起外白渡橋,南至新開河中山東一路中山東二路地區全長約1800多米地形呈新月形。在它西面有北京東路南京東路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廣東路延安東路金陵東路等幾條各具特色的重要道路,它們是建設和發展外灘景區的重要支架。外灘原是在上海城廂外,東北面的沿江灘地。舊時俗稱:黃浦灘。1843上海開阜後,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這一地區,於1845年以上海道台頒佈的所謂〈上海土地章程〉為依據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土地為英租界。1849年法國也在英租界的南面劃定畝土地為法租界。隨後兩國沿江開築道路,稱黃浦路,黃浦灘路。120xx年後也就是1945年,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才改名為中山東一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沿江修築起了二十多棟巍峨參差,各具特色的世界各國古典風格的建築。並在此地區開設了110多家銀行等經融機構,使之成為當時遠東最大的經濟中心。

百年滄桑,上海政府於1992-1993年間對這一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將原來的馬路擴建成十車道的寬闊道路,並在北面建起來造型獨特的吳淞路閘橋以此減輕外白渡橋的重負。隨後又建起了延安東路高架,使該地區的交通更為通暢,更展現了國際化大都市的強勁活力。沿江則修建起防汛牆和綠色長廊,各類雕塑和建築小品坐落其間更使得外灘詩情畫意。站在黃浦江邊的觀景台上,江風拂面,江面波濤粼粼,百舸爭流,江上海鷗高低飛翔,可一覽大城市港口的絢麗風光。隔江而立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聳入雲宵,國際會議中心造型優美,金茂大廈,中銀大廈等跨世紀的摩天大樓更是欲與天工試比高,以及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宏偉的氣魄更使外灘借得美景。親愛的遊客們想必大家在此時已經很想一覽外灘的壯麗風光了吧,那下面由我帶領大家一起瀏覽外灘風景區。親愛的遊客門,現在我們站在外灘的觀景台上,西面就是著名的: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北面可以看到綠樹成陰的綠色長廊,黃浦公園和人民英雄紀念碑也在北面。隔江眺望則能看到陸家嘴經融區的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 篇3

親愛的遊客,我們的車子行駛在延安東路高架上,還有十五分鐘就到了上海的著名景點外灘了。我在此向大家介紹一下外灘景區的概況。

外灘是上海的窗口,是上海的像徵,是上海歷史的凝聚。他集中體現了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國際現代化大都市的特點。又能體現出上海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特點。外灘景區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融合的風景區,又是西方古典風情與中國現代風情相得益彰的風景區,也是中國近代文化與現在文化交相輝映的風景區。

外灘位於上海母親河黃浦江與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東方明珠景區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橋,南至新開河中山東一路中山東二路地區全長約1800多米地形呈新月形。在它西面有北京東路南京東路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廣東路延安東路金陵東路等幾條各具特色的重要道路,它們是建設和發展外灘景區的重要支架。

外灘原是在上海城廂外,東北面的沿江灘地。舊時俗稱:黃浦灘。1843上海開阜後,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這一地區,於1845年以上海道台頒佈的所謂〈上海土地章程〉為依據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土地為英租界。1849年法國也在英租界的南面劃定畝土地為法租界。隨後兩國沿江開築道路,稱黃浦路,黃浦灘路。1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年後也就是1945年,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才改名為中山東一路。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沿江修築起了二十多棟巍峨參差,各具特色的世界各國古典風格的建築。並在此地區開設了110多家銀行等經融機構,使之成為當時遠東最大的經濟中心。百年滄桑,上海政府於1992-1993年間對這一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將原來的馬路擴建成十車道的寬闊道路,並在北面建起來造型獨特的吳淞路閘橋以此減輕外白渡橋的重負。隨後又建起了延安東路高架,使該地區的交通更為通暢,更展現了國際化大都市的強勁活力。沿江則修建起防汛牆和綠色長廊,各類雕塑和建築小品坐落其間更使得外灘詩情畫意。站在黃浦江邊的觀景台上,江風拂面,江面波濤粼粼,百舸爭流,江上海鷗高低飛翔,可一覽大城市港口的絢麗風光。隔江而立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聳入雲宵,國際會議中心造型優美,金茂大廈,中銀大廈等跨世紀的摩天大樓更是欲與天工試比高,以及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宏偉的氣魄更使外灘借得美景。

親愛的遊客們想必大家在此時已經很想一覽外灘的壯麗風光了吧,那下面由我帶領大家一起瀏覽外灘風景區。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 篇4

外灘,洋人稱為“Bund”,地處黃浦江和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浦東陸家嘴金融區隔江相望。位於上海市中心區的黃浦江畔,外灘的正式地名是“中山東一路”,它北起北蘇州路南至金陵東路,全長約1.5公里,地形呈新月形。東臨黃浦江,西面為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33幢風格各異的大樓,被稱為世界的“萬國建築博覽羣”。上海外灘,是百年上海的發展之歷史縮影,也是上海作為中國歷史上資本主義發展與外來資本金融業在中國的最早的歷史凝固物。

歷史上的上海外灘,原來是上海老城廂外北面的沿黃浦江的江灘地域,舊時俗稱“黃浦灘”。在新的第一次築路之後,被命名為黃浦路。在中國抗戰之後的1945年,“黃浦路”被當時光復後的國民政府更名為中山東一路,門牌號從南邊開始。但是,上海人還是習慣稱為“外灘”;甚至於有的上海人都不知道“中山東一路”在何處的。

上海作為鴉片戰爭之後,被迫開放的門户之一的一個小型沿海依江城市,也是被迫接受了一批又一批的來自西方洋人前來挖掘與開發。1843年這裏還是黃浦江邊的一片浦江泥灘。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地靠黃浦江岸邊的這塊泥灘,提出了作為英國的租借地。1845年,當時的上海道台(相當於現在的一個縣級政府機構)公佈的所謂“上海土地章程”為根據,劃定以黃浦江西岸(外灘)在內的800畝土地為英租界。1849年,法國也在英租界的南側劃得986畝土地為法租界。1844年起這一帶被劃為英國租界,英國人開始使用這塊地區作為碼頭,不久這裏開設了最早的一批外國的洋行,其中最有實力的是英資公司怡和洋行(外灘27號)、寶順洋行(外灘14號)、沙遜洋行(外灘24號),以及美資為背景的旗昌洋行(外灘9號)。1848年在這裏鋪築了馬路和加固了江岸。那些外國人稱這條馬路的名稱“Bund”,至今為止是西方國家對上海外灘的稱呼,也成為上海人對黃浦江西岸的稱呼,“外灘”也就成為這個地名的歷史符號了。

此後,由於太平天國的運動(可以用現在的標準就是一種“邪教組織運動”)大規模侵襲,以及太平天國“建都”於南京,上海一度處於被圍困之中,全城的形勢極為緊張,上海的社會與經濟波動很多,外灘的開發也處於停頓。1868年,洋人在黃浦江西岸的外灘建立第一個公園,當時被稱為“外灘公園”,也就是現在的黃浦公園的前身。這個公園一直到了1921年7月1日,才開始對中國人開放。小時候,書本上説,外國洋人在這個公園門口插了一塊侮辱中國人牌子:“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最近,有不少的中國歷史學家與專家考證後説,這個歷史遺留下來的傳説,是沒有根據的,只是解放前有中國人為了激勵中國人愛國意志而杜撰出來的故事。不管這個歷史故事杜撰與否,中國人不得進入自己國土上的公園,肯定是恥辱的事實。

後來,隨着清朝晚期洋務運動的大規模興起,上海的城市化建設與經濟發展才開始有了實質性的啟動。儘管當時的上海經濟依賴以外國投資者與外國資本為主的,各種不同的企業也是基本上以洋行為主體的,但是上海的城市化與經濟建設還是得到了很大的歷史性發展機遇。中國的民族資本與民族工業也開始起步,並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從十九世紀末開始,外灘由於地域優勢和又屬於“外國租界”,被西方的許多政界人士、著名的財團、實業大亨與外國建築師公認為是上海灘的一塊風水寶地,從而開始規劃建造在當時世界上也不多見的、有着各種各色建築與藝術流派特徵的建築物。可以説。上海外灘是上海租界區的興起為起點,也成為上海近代城市開發與經濟發展的起點。

此後,上海外灘漸漸成為英法租界區的管理機構所在地,也逐步成為各國銀行、金融機構“安寨紮營”的風水寶地。後來一些外國的實業家與投資冒險家們開始紛紛投資建造高樓旅館,這裏成為不少外國洋人事業發跡之地塊了,他們希望在這裏能夠建造出具有他們國家建築風格與建築藝術的建築物,成為外國洋人一羣體面建築物的地區。於是,外灘原來租界初期在這裏建立的比較矮小的建築被逐步拆除,許多新的具有各國特色的豪華高樓大廈被精心地規劃,來自世界各地著名的建築大師們也是紛紛被邀請而來上海外灘考察與承擔設計任務,許多的建築材料也是從洋人自己的國家進口而來的。很多年之後,這裏一幢一幢大廈拔地聳起。現在的外灘,臨江聳立巍峨差異的世界各國風格的建築羣,也是到上世紀初,特別是在二十、三十年代才陸續建成的,從而形成了今天上海外灘的規模與形態,成為了上海的一大特色,成為世界上一個著名標誌性建築羣,成為上海人的一大自豪的景點與上海的窗口。外國洋人通過了外灘看到的上海,看到了中國的未來;而中國人、尤其是上海人也是通過了外灘開始看五彩繽紛的世界,開始主動要求瞭解和理解整個世界是怎麼樣的,開始接受外來文明與文化。並逐漸形成了把自己的傳統文化與海外文明結合起來的“上海海派文化”。

從上海灘走出了一大批後來對上海與中國政治、經濟以及實業有巨大影響力的金融家、實業家、還有許多的政客,也同樣出來了一批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碼頭”幫會組織與幫會頭目。上世紀初,在上海湧現出來的大量的金融家、實業家、政治人物,還有幫會頭目,基本上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移民”,幾乎沒有一個是所謂正宗的“上海人”。而混跡於外灘附近的十六鋪碼頭為代表的幫會組織與江湖人物,以及頭目下面的“小赤佬”(那些“小打手”被上海人罵做“小赤佬”)也基本上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遊民們。在上海灘曾經叱吒風雲的黃金榮和杜月笙,也都是到了上海之後,先是去“拜碼頭”(給黑社會頭目送東西),認好了一個“師傅”做靠山,然後再到碼頭上槓包子。他們也都從基層做起來的窮人,儘管也沒有文化,但是由於他們頭腦活絡,善於應變,善於藉助別人的勢力來發展自己的實力,最後成為了上海灘名聲顯赫的社會名流人物了。據我所知,不管是香港版的,還是內地版的《上海灘》電視連續劇,那些故事與人物都是不懂上海歷史的半文盲“製造”出來的故事與情節。讓不瞭解上海歷史的外地人與現在的人們,對上海的歷史形成與社會發展軌跡造成了許多的誤解,以為過去的上海灘都是整天依靠一幫無業遊民創造出來的,打打殺殺,打手們與黑社會在上海灘都是很吃香的,錯誤地認為上海發展併成為當時亞洲第一大都市的,成為遠東最大的經濟中心的過程中,是有黑社會作出的貢獻。

那麼,上海從何時才被人們認為最漂亮的?上海外灘美麗的夜光何時才開始的?為什麼上海市政府這次要花費這麼大的“力氣”來改造上海外灘呢?今天,外灘流光溢彩能夠為世博錦上添花嗎?明天再各位共同來討論。美麗與別緻的外灘,上海人民始終是最愛的。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 篇5

各位團友,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上海外灘。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今天的行程就將由我為大家提供服務,希望我的服務能得到大家的滿意,在此也預祝大家今天能玩得開心、愉快。

外灘原是在上海城廂(城隍廟)外的一處沿江灘地,舊時稱“黃浦灘”早在1843年上海開埠以後,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外灘一帶地方,於是劃定外灘

在內的800畝地為英租界,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臨江建造起巍峨參差的世界各國古典風格的建築羣,並開設了110多家金融機構,這裏成了“遠東的華爾街”,到了九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來到了上海,市政府開始對外灘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像一首美妙的五線譜一樣的外灘景區,它是由“凝固的音樂”萬國建築博覽和“流淌的樂曲”黃浦江所組成。我們各位朋友觀賞這些西方古典風情的建築羣,不僅要注意它的外部的造型美。而且要把它們視為雕塑藝術來欣賞。

在這“凝固的音樂”樂曲上,26棟建築,樓宇的高低錯落猶如鋼琴上跳動着的琴鍵,樂曲上有序曲、三個高潮、尾聲等樂章組成。

它的序曲部分由外灘防汛牆前的氣象信號台所承擔,這座氣象信號台,是“阿脱奴婆”式的古建築,它的主要功能有兩個:第一個我們各位可以看一下在它的塔頂桅杆上懸掛各形狀的標誌,這是起到天氣預報的作用,它根據徐家彙氣象台測得的氣象信息,第天五次在在桅杆上掛不同顏色的棋子,向來往的船隻告示吳淞口外的風力和海浪等氣象信息以保證航行的安全。第二個作用我們可以再觀察一下桅杆上有一隻可以上下升降的大球,第天中午11點45分,球升到桅杆一半的高度,11點55分,又將球升到頂端,12點正時,球又降到原來位置。這個目的我不説咱們在座的各位也知道是幹什麼的了吧?對了!他就是報時台。但是隨着現代化信息傳播科學的發展,各式各樣的鐘表數不勝數,它只能“退休”了。在1993年的10月份,在外灘綜合改造二期工程中,為了保護這座具有八十多年曆史的古建築,由是將它在原來的位置向東北整體的平移了20米,並且對它進行裝修,使之面貌一新。夜晚,用青白色的燈光照着,如一個巨大的通體晶瑩剔透的“玉柱”,清麗動人。

在凝固的音樂上的高潮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亞細亞大樓、上海總會、中國通商銀行大樓三幢大樓組成。由於時間的關係這裏着重給各位介紹一下上海總會,他位於中山東一路二號,建成於1920xx年,耗資45萬兩白銀。原是來是供英國僑民休閒娛樂活動的場所。大樓是文藝復興式的風格。在建築的東立面採用的是橫三段處理,又以正門為縱軸線,左右門窗裝飾圖案對稱,整幢大樓顯得和諧勻稱而且穩重。另外我們再看大樓的第三層與第四層是用六根愛奧尼克式立柱支撐,這種柱式,柱身修長,高度約為底徑9至10倍,柱身有條帶狀,柱頭上有捲起的旋渦狀,是“女性美”的象徵。在大樓層頂南北兩端有巴洛克式塔亭,增強了整幢建築的高度和豪華氣派。從遠處望來他就像一件雕塑家手中的完美的藝術品。另外大樓內部的裝修也十分曲雅、豪華。這裏有一長34米的用意大利的大理石鋪面的酒巴台,號稱遠東最長的酒吧。大堂的北側還有一個半圓形的鐵柵欄電梯,這部也是當時上海最早的一部電梯,現在好多的反映老上海的電視劇都是在這裏拍攝的。大樓內的裝飾仿英國皇宮格調,因此它有“皇家總會”之稱。

緊挨着上海總彙的這個就是中國通商銀行大樓,它位於外灘六號。是一幢哥特式的建築,正門有古典式的柱廊。這就是凝固音樂的第一高潮部分。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 篇6

海關大樓

中山東一路13號,1927年建成,折中主義建築風格。

1857年在這裏建成的江海北關,可稱之為第一代海關大樓建築。第二代海關大樓採用洋派的英國都鐸王朝時代建築樣式,在主樓中央有一個鐘樓,這是上海第一次設立鐘樓。

由8層樓和5層輔樓組成,建築高度為79.2米。頂部的鐘樓為整幢建築縱軸線,兩邊門窗及雕刻圖案對稱。東立面大門有四根純手工打磨的粗壯的多立克柱子支撐。基座部分為嚴謹的古典主義風格,從三到七層為豎線條,立面裝飾非常簡化,釧樓造型屬於裝飾藝術派風格,整幢大樓帶有高聳的形體和幾何形圖案裝飾,它是上海終結復古主義樣式,嘗試“新潮”或“摩登”的第一座建築。

大樓頂部的大樓,仿英國倫敦國會大廈大鐘式樣製造,鐘面為圓形,每面用12角菱形圖案組合,直徑達5.4米,鐘的指針用紫銅做成,其中分針長3.17米,時針長2.3米。鍾內有3個鐘擺,最大的一個重2噸,其餘2個也有1噸重左右,還有一口大敲鐘,4個小敲鐘,鐘的發條長15.65米。大鐘上還有72盞自動形狀的電燈。海關大樓與匯豐銀行大樓被稱為“姐弟樓”。

華俄道勝銀行大樓

中山東一路15號,1902年建成,法國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1895年沙皇俄國、法國與清政府合資設立華俄道勝銀行,次年設分行於上海,成為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銀行。建築共3層,沿襲了當時講究捧場的銀行業崇尚的意大利文藝復興式復古風格。立面構圖為橫3段、豎3段,並以法國凡爾賽宮花園內的小特里阿農宮為原型,當時的上海媒體普遍都認為:“這是上海第一幢從設計、材料到施工均能與歐洲建築相媲美的樓房。”

大樓入口門廊兩側飾塔司乾式雙柱,立面上有兩根巨柱式半圓形愛奧尼克壁柱,左右還各有兩根方形的愛奧尼克壁柱。二、三層外牆鑲貼大理石與乳白色的釉面磚,室內有貫通三層的彩色玻璃天棚覆蓋的中庭式大廳。不僅豪華,還採用了不少新技術、新設備,開創上海建築的數項第一:即第一幢用瓷磚貼面的建築,最早安裝衞生設備的建築,最早使用砂墊層替代打樁的建築。

1928年11月,南京政府設立國家銀行——中央銀行,接管這幢大樓產權,將它作為中央銀行行址,現為中國外匯交易中心。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 篇7

親愛的遊客,我們的車子行駛在延安東路高架上,還有十五分鐘就到了上海的著名景點外灘了。我在此向大家介紹一下外灘景區的概況。

外灘是上海的窗口,是上海的像徵,是上海歷史的凝聚。他集中體現了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國際現代化大都市的特點。又能體現出上海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特點。外灘景區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融合的風景區,又是西方古典風情與中國現代風情相得益彰的風景區,也是中國近代文化與現在文化交相輝映的風景區。

外灘位於上海母親河黃浦江與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東方明珠景區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橋,南至新開河中山東一路中山東二路地區全長約1800多米地形呈新月形。在它西面有北京東路南京東路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廣東路延安東路金陵東路等幾條各具特色的重要道路,它們是建設和發展外灘景區的重要支架。

外灘原是在上海城廂外,東北面的沿江灘地。舊時俗稱:黃浦灘。1843上海開阜後,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這一地區,於1845年以上海道台頒佈的所謂〈上海土地章程〉為依據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土地為英租界。1849年法國也在英租界的南面劃定畝土地為法租界。隨後兩國沿江開築道路,稱黃浦路,黃浦灘路。120xx年後也就是1945年,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才改名為中山東一路。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沿江修築起了二十多棟巍峨參差,各具特色的世界各國古典風格的建築。並在此地區開設了110多家銀行等經融機構,使之成為當時遠東最大的經濟中心。百年滄桑,上海政府於1992-1993年間對這一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將原來的馬路擴建成十車道的寬闊道路,並在北面建起來造型獨特的吳淞路閘橋以此減輕外白渡橋的重負。隨後又建起了延安東路高架,使該地區的交通更為通暢,更展現了國際化大都市的強勁活力。沿江則修建起防汛牆和綠色長廊,各類雕塑和建築小品坐落其間更使得外灘詩情畫意。站在黃浦江邊的觀景台上,江風拂面,江面波濤粼粼,百舸爭流,江上海鷗高低飛翔,可一覽大城市港口的絢麗風光。隔江而立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聳入雲宵,國際會議中心造型優美,金茂大廈,中銀大廈等跨世紀的摩天大樓更是欲與天工試比高,以及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宏偉的氣魄更使外灘借得美景。

親愛的遊客們想必大家在此時已經很想一覽外灘的壯麗風光了吧,那下面由我帶領大家一起瀏覽外灘風景區。

親愛的遊客們,現在我們站在外灘的觀景台上,西面就是著名的: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北面可以看到綠樹成陰的綠色長廊,黃浦公園和人民英雄紀念碑也在北面。隔江眺望則能看到陸家嘴經融區的摩天大樓建築羣。下面我將重點給大家講解世界著名的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

大家可以看到從延安東路高架下來一直到北面的外白渡橋,在中山東一路的西面成一字排開的20多棟西方古典風格的建築,他們構成為了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這些上海的近代經典建築源於西方的古典建築,所以要想了解它們則要把它們和西方的傳統建築聯繫起來,在比較中瞭解他們產生的原因及特點和功能。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憑藉自身優越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特別是歷代中西方文化以及南北地域文化不斷交流融合所造就成的深厚文化底藴,讓上海迅速成為當時中國乃至世界的一個突出的經濟文化中心。使上海成為當時世界建築大師們競相表現自身價值,展示自己不風身手的大舞台。其時大量外國建築師的登陸,先期留學歐美的中國建築師的迴歸,給上海帶了西方先進的建築理念和技術,當然也使得當時建造成的上海近代建築滲透了西方建築的影響。所以當時上海的近代建築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留下了一大批價值連城的文化遺產。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的城市能像上海一樣擁有如此規模龐大。精美,技術精湛的近代建築羣。其中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就是上海最為集中的近代建築羣。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 篇8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帶大家遊覽的地方是上海著名的金融一條街,有萬國建築博覽羣之稱的外灘,它是百年上海的一個影子,也是舊上海資本主義的寫照。那現在大家就隨我一起找尋下這片浦江土地吧。

外灘位於黃浦江和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浦東陸家嘴金融區隔江相望。它北起北蘇州路南至金陵東路,長約1800米,地形呈新月形。

外灘原來是上海城廂外北面的沿江灘地,舊時俗稱“黃浦灘”,築路後,名為黃浦路,1945年更名為中山東一路。那黃浦江的名字又是由何而來的呢?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個十分有威望的人叫春申君,浦江這一帶是他的領土,故上海簡稱“申”,春申君名叫黃歇所以就叫黃浦江。它是發源與浙江安吉的龍王山,全長114公里,平均水深14米。但並不是從龍王山算起的,是從上海的澱山湖一直流往吳淞口來最後注入長江,期間經過10個區。那有人會問我黃浦江的水為什麼是黃的呢?我就簡單的和大家解釋下。其實有三個原因。第一是因為黃浦江江底的泥土是壤土,壤土是介於泥土和沙土之間的一種土質,是又有泥又有沙的。第二是因為它流入的時候經過10個區,所以經過了一定的污染。第三是因為長江水的迴流把一定量的沙土帶了進來。基於以上三種原因所以黃浦江的水是黃的。

1843年上海開放後,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外灘一帶地方,在1845年以上海道台公佈的所謂“上海土地章程”為根據,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土地為英租界。1849年法國也在英租界的南側劃得986畝土地為法租界。但臨江而立的巍峨參差、的世界各國風格的建築羣,是到上世紀初,特別是在二十、三十年代才建造起來的。它從這一時期起,逐步成為遠東最大的經濟中心的象徵。經過百年曆史滄桑的外灘,在1992—1993年大規模的改造工程後,舊貌換新穎,景色更為迷人,被中外遊客評為上海“最喜愛的風景點”。

外灘是上海標誌性的景點,到上海必遊外灘,否則就等於沒來過上海,它的總體佈局可以5條線來概括。1、萬國建築博覽羣(在這條路上有中外建築26幢形成了一條靚麗的風景線)2、10車道的中山東一路貫通了四方的交通。3、外灘的綠化、城雕、噴泉。4、浦東新興的陸家嘴金融貿易區。5、外灘情人牆

那我們就連着這幾條線,把外灘迷人的風景盡情的欣賞下吧。

走到這裏,我們先看下對面那幢不起眼的房子,它位於中山東一路和金陵東路口。現在看起來十分的不起眼,但在解放前他是上海比較高級的公寓房,裏面的房間佈置相當豪華,每個房間都有20平方左右,而且有獨立的衞生設備,它是專門給在外灘工作的高級職員居住的。郭沫若先生在日本和他第2個老婆安娜生的兒子也在這裏居住過。

首先我們在這裏揭開外灘序曲的是這座具有86年曆史被人們稱為“阿脱奴婆”式的氣象台。他建於1920xx年的3月9日,他統高50米,包括上面的天線等,塔的實際高度為36.8米。這個塔原先並不是在這個位置上的,因為92年外灘改建的時候馬路拓寬,修建新的防汛牆,基於這個天文台歷史悠久,而且十分有價值,就把他從原來的位置向東北面整體移位20米,並對他進行裝修。他在以前的作用是他可根據徐家彙氣象信號台測得的氣象信息。每天5次在塔頂桅杆上懸掛各種形狀的標誌,嚮往來船隻告示吳淞口外的風浪和海浪等氣象信息,以保證航行安全。另外在桅杆上有一隻可以上下升降的大球,每天中午11:45分,球升到桅杆一半的高度,11:55分又將球升到頂端,12點正又將球升到原來的位置嚮往來的市民、船員報時,所以他也是中國出現的第一座報時台。但隨着現代劃信息傳播科學的發展,它也只能“退休”了,現在是外灘的歷史陳列館,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進去參觀一下。

[上海總會]

現在我們位於中山東一路3號,現上海總會,原英國僑民活動的上海總會又稱皇家總會。它1920xx年建成,耗資白銀45萬兩,是文藝復興式風格。所謂文藝復興式風格的特點就是整體感覺給人十分均勻、對稱。整幢建築以正門為縱軸線,左右對稱,顯得和諧均勻而穩重。大樓的第三層與第四層之間,有六根愛奧尼克立柱,愛奧尼克立柱特點是柱身修長,柱身有條帶狀,柱頭上有捲起的旋渦狀,是“女性美”的象徵。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兩種柱子風格叫多立克柱式,柱身粗壯,柱頂是突出的圓形,上方有方形的石頭蓋頂,是“男性美”的象徵。海關大樓地層就是用這種柱式。還有就是科林斯柱,此柱出現在希臘時期商業繁榮的科林斯城,柱頂有一束樹葉和花蔓組成,似花籃狀,雕刻華美,是“富豪”的象徵,匯豐銀行和怡和洋行都使用這種柱式,以顯示自己的財富。這裏要和大家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幢建築中遠東第一長酒吧枱,有34米長。大堂北側是環形樓梯,旁邊有半圓形鐵欄電梯,現仍能上下通行。市內裝修由日本設計師承擔,參照日本帝國主義王宮的風格設計,故又稱之為“東洋的倫敦”,這做優秀近代建築已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通商銀行大樓]

位於中山東一路6號的中國通商銀行大樓是一幢四層哥特式建築。1920xx年建造。屋頂坡面陡,頂端原立有十字架。尖角頂的兩側原來也有小尖塔,如向上帝供奉的巨燭。第四層的窗户形狀都像教堂的窗框一樣,採用尖卷形。正門前有古典式柱廊。中國通商銀行是1879年由盛宣懷籌資興辦的中國人自己最早經營的一家銀行。

[大北電報公司大樓]

中山東一路7號,是一座文藝復興式風格的大樓。該建築注重統一、對稱、穩重,外立面裝飾甚為講究。每層都採用了古典風格的柱子,或用來承重,或只作為裝飾。窗户四周圖形多樣,立體感強,近似巴洛克式。它的黑頂白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也不失一種優雅的感覺。這樓是現在的盤谷銀行上海分行,自1920xx年建成以來,它已四度易主,最早稱為大北電報公司大樓。後為中國通商銀行及長江航運公司所用。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 篇9

曾記載着“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屈辱歷史的黃浦公園,是上海最早的歐式花園,始建於1886年,她是外灘百年滄桑的見證人。如今,上海人民英雄紀念塔屹然挺立,塔底免費開放的外灘歷史紀念館是一部中華民族百年的奮鬥史。

坐落在曾經是“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黃浦公園內,給人以深刻的思索,三塊槍狀塔體,寓意鴉片戰爭、五四運動、解放戰爭以來光榮犧牲的先烈永垂不朽,內涵有深刻的概括性。

位於黃浦公園南大門內,它是大型青銅人像雕塑。一位身軀偉岸的工人,揚着風帆迎向襲來的巨浪,奮勇搏擊。形象而動感強烈,表現出無產階級力量無比,不畏艱險,勇敢前進,氣吞山河的大無畏精神。作品主題是表彰上海工人階級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的光輝業績。

位於黃浦公園下沉式圓島上,浮雕全長120米,高3.8米。浮雕以寫實的手法擷取具有典型意義的歷史事件,表現了從1840年至1949年間上海人民的革命鬥爭。兩翼為裝飾性的花環圖案,象徵着上海人民對革命先烈的緬懷。浮雕可分為七組,97個典型人物,表現了先烈們偉大的鬥爭業績。

聞名中外的外白渡橋(Garden Bridge ofShanghai)是舊上海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處於蘇州河下游河口,位於黃浦公園西側,架在中山東一路,東大名路之間的蘇州河河段上。是一座全鋼結構的橋樑,兩跨52.16米,寬18.3米,是上海市區連接滬北、滬東的重要通道,過橋人流量和車流量很高。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 篇10

外灘原是在上海城廂(城隍廟)外的一處沿江灘地,舊時稱“黃浦灘”早在1843年上海開埠以後,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外灘一帶地方,於是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地為英租界,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臨江建造起巍峨參差的世界各國古典風格的建築羣,並開設了110多家金融機構,這裏成了“遠東的華爾街”,到了九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來到了上海,市政府開始對外灘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像一首美妙的五線譜一樣的外灘景區,它是由“凝固的音樂”萬國建築博覽和“流淌的樂曲”黃浦江所組成。我們各位朋友觀賞這些西方古典風情的建築羣,不僅要注意它的外部的造型美。而且要把它們視為雕塑藝術來欣賞。

在這“凝固的音樂”樂曲上,26棟建築,樓宇的高低錯落猶如鋼琴上跳動着的琴鍵,樂曲上有序曲、三個高潮、尾聲等樂章組成。

它的序曲部分由外灘防汛牆前的氣象信號台所承擔,這座氣象信號台,是“阿脱奴婆”式的古建築,它的主要功能有兩個:第一個我們各位可以看一下在它的塔頂桅杆上懸掛各形狀的標誌,這是起到天氣預報的作用,它根據徐家彙氣象台測得的氣象信息,第天五次在在桅杆上掛不同顏色的棋子,向來往的船隻告示吳淞口外的風力和海浪等氣象信息以保證航行的安全。第二個作用我們可以再觀察一下桅杆上有一隻可以上下升降的大球,第天中午11點45分,球升到桅杆一半的高度,11點55分,又將球升到頂端,12點正時,球又降到原來位置。這個目的我不説咱們在座的各位也知道是幹什麼的了吧?對了!他就是報時台。但是隨着現代化信息傳播科學的發展,各式各樣的鐘表數不勝數,它只能“退休”了。在1993年的10月份,在外灘綜合改造二期工程中,為了保護這座具有八十多年曆史的古建築,由是將它在原來的位置向東北整體的平移了20米,並且對它進行裝修,使之面貌一新。夜晚,用青白色的燈光照着,如一個巨大的通體晶瑩剔透的“玉柱”,清麗動人。

在凝固的音樂上的高潮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亞細亞大樓、上海總會、中國通商銀行大樓三幢大樓組成。由於時間的關係這裏着重給各位介紹一下上海總會,他位於中山東一路二號,建成於1920xx年,耗資45萬兩白銀。原是來是供英國僑民休閒娛樂活動的場所。大樓是文藝復興式的風格。在建築的東立面採用的是橫三段處理,又以正門為縱軸線,左右門窗裝飾圖案對稱,整幢大樓顯得和諧勻稱而且穩重。

另外我們再看大樓的第三層與第四層是用六根愛奧尼克式立柱支撐,這種柱式,柱身修長,高度約為底徑9至10倍,柱身有條帶狀,柱頭上有捲起的旋渦狀,是“女性美”的象徵。在大樓層頂南北兩端有巴洛克式塔亭,增強了整幢建築的高度和豪華氣派。從遠處望來他就像一件雕塑家手中的完美的藝術品。另外大樓內部的裝修也十分曲雅、豪華。這裏有一長34米的用意大利的大理石鋪面的酒巴台,號稱遠東最長的酒吧。大堂的北側還有一個半圓形的鐵柵欄電梯,這部也是當時上海最早的一部電梯,現在好多的反映老上海的電視劇都是在這裏拍攝的。大樓內的裝飾仿英國皇宮格調,因此它有“皇家總會”之稱。

緊挨着上海總彙的這個就是中國通商銀行大樓,它位於外灘六號。是一幢哥特式的建築,正門有古典式的柱廊。這就是凝固音樂的第一高潮部分。

凝固音樂的第二高潮,是由匯豐銀行大樓和海關大樓所組成。是萬國建築博覽羣的最有代表性的建築。

匯豐銀行大樓  位於中山東一路11號,1923建成,1955年至1995年這四十年間它曾是上海人民政府所在地,再在是浦東發展銀行使用。這座大樓英國人自稱是從蘇伊士運河到白令海峽的最講究的一幢建築,它是外灘佔地最廣,門面最寬,體形最大的建築,整幢建築呈現十七、十八世紀歐洲出現的古典主義風格,是古羅馬式的建築。大樓底層是三個羅馬石拱券大門,大樓第二層至第四層,用六根希臘式科林斯柱子。這種柱式出現在希臘時代商業繁榮的科林斯城,其柱頂上有一束樹葉和花蔓組成,似花籃形狀,雕刻華美,是“富豪”的象徵,在他的頂端還有巴洛克式尖塔,最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它還有着三件稀世之寶:第一件是大門兩側有一對銅獅,坐北朝南一隻張着大口,坐南朝北的一隻閉着嘴,這正好有銀行資金的吐納之意。

據説在英國鑄成之後就將其模型毀掉,使他成為世界上的絕版;第二件是室內頂上有一幅世界上極為鮮見的巨型馬賽克壁畫,畫面有200平方米。第三件是大樓大堂內有28根高13米的意大利大理石石柱,全是天然形成。其中有四要是沒有拼接的,是純天然巨石雕成的,據説世上只有六根,這裏擁有四根,可見它的價值,(另外兩根在法國盧浮宮)。使整幢大樓皇宮,它統領着附近的二十多幢建築,顯出了華麗莊嚴的風範。使得它在整個外灘建築羣中最為引人注目。

海關大樓建成於1920xx年,花去430萬兩白銀。大樓是具有折中主義建築風格。大樓頂部的大鐘,是仿英國,倫敦國會大廈大鐘式樣製造,花白銀20xx餘兩。它是亞洲第一大鐘,又是世界上著名的大鐘。大鐘直徑5。4米,分針長3。17米,時針長2。3米。鍾內有三個最達兩噸的鐘擺,這個大鐘每週開三次,每次上發條要四個人操作一小時。另外每天在一刻鐘的時候會奏響一段《東方紅》樂曲,到整點奏響一整曲《東方紅》。

這兩座大樓被稱為姐妹樓是上海的標誌性建築,匯豐銀行大樓雍容曲雅,海關大樓雄健挺拔。兩幢大樓並列一起相得益彰。共同承擔了凝固音樂的第二高潮。

凝固音樂的第三高潮由匯中飯店、沙遜大廈、中國銀行大樓三幢建築組成。這一樂章以現代主義為主題。

匯中飯店  位於中山東路南京路口,它的正六在南京東路23號。1920xx年建造,它外形美觀,白色清水磚作牆面;紅磚作腰線。有“外灘美女”之稱。這裏曾是三次重要會議所在地。第一,1920xx年“上海萬國禁煙大會”;第二是1996年“上海國際興奮劑”會議;第三是1920xx年中國17省代表召開歡迎孫中山先生回國就任臨時大總統會議。

沙遜大廈與中國銀行大樓  沙遜大廈因當時內部裝修豪華被稱為是“遠東第一樓”。現在是和平飯店的北樓。外形象大寫英文字母A。中國銀行大樓是萬國建築博覽中唯一一箇中國人自己建造的大廈,他比沙遜大廈低60釐米,這還有一個故事。當被中國資本家覺得在外灘全是西方列強建造的形式各異的高樓,而且反映了各國列強的雄厚的經濟實力,為了不讓我們中國人丟臉面,於是中國官僚資本主義也決定造一個大樓,而且要造比其他國家的都要高,於是原計劃要造34層,但是後來受沙遜大廈的業主也就是沙遜的陰撓,他説“你們們中國人是一點地位沒有的,造的樓怎麼可以比我們英國人的還要高呢?”於是打官司打到英國倫敦,結果大家是可想而知的,中國人敗訴了,後來只能造成15層,比沙遜大廈低了60釐米。但是中國人還是不服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你樓房不讓我超過你,我在樓底上豎了兩杆國旗,這兩個棋杆比你們沙遜大廈高,這回你們應該沒話講了吧?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兩個棋杆就是鑑證。中國銀行大廈外形有中為民族特色,樓底國角微翹,檐口用斗拱裝飾。窗框是中國錢幣的變形的形狀。

凝固音樂的尾聲是由東方匯理銀行和上海大廈擔當。

東方匯理銀行為巴洛克式建築,整幢大樓富有凹凸感,對比強烈。現在是上海市建築保護單位。

百老匯大廈具有現代主義風格是觀賞黃浦江、外灘、浦東景色的最佳處,周曾經陪同不少外國元首和貴賓登臨觀光。20世紀90年代,連續獲得涉外賓館“十佳安全優勝單位”稱號。

好了,各位朋友,整個被稱為凝固的音樂外灘的講解到此就結束了。希望能給各位留下美好的回憶!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 篇11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光臨上海。我是上海旅行社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者X導。現在,我們來到了外灘遊覽區。下面,我先把外灘遊覽區的概況跟大家介紹一下。

外灘遊覽區位於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和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浦東的東方明珠遊覽區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橋,南至延安東路全長 1300米的中山東一路兩側區域。

外灘遊覽區的主要景點有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羣"中最高的海關大樓,在外灘門面最寬、佔地最廣、體量最大的匯豐銀行大樓,充滿中華元素的中國銀行大樓和外白渡橋,以及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黃埔公園,還有世博會前夕竣工的四大廣場。(周邊的景點有百老匯大廈和正在進行綜合改造的外灘源。)

外灘,原來是上海城廂外東北面的沿江灘地,俗稱"黃浦灘"。1843年上海開埠後,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這塊地方,就在1845年以上海道台公佈的所謂"上海土地章程"為依據,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土地為英租界,沿江開築道路稱"黃浦路、黃埔灘路"。上世紀初前後,就有國內外銀行入住,並逐步發展成為"東方的華爾街"。直到1945年,才改名為中山東一路。

解放後,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和20xx年世博會前夕外灘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改造。值得一提的是:經過世博會前夕的改造,外灘遊覽區全面提升了外灘濱水區域的環境品質、更加凸顯了"萬國建築"的歷史文化風貌和特色、充分演繹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會主題,使外灘成為上海最具標誌性、最經典的城市景觀區域。

20xx年,外灘遊覽區以"外灘晨鐘"之名,被評為"新滬上八景"之一。

總之,我們説:外灘遊覽區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於一體、西方古典風情和中國現代風情相得益彰,是上海都市旅遊中經久不衰的經典旅遊景區。是國內外遊客到上海遊覽必到的一個旅遊景點。

好,各位遊客。由於時間關係,有關外灘遊覽區的概況就暫時説到這裏。下面,我們就去參觀景點吧。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 篇12

這秋高氣爽的十月裏我來到了上海。建在花園裏的現代化城市,或許可以如此形容上海;上海給我的印象是美麗、時尚、輝煌,當然,上海最美麗的景色就數外灘的夜景了。

夜幕降臨的時候,形狀各異的摩天高樓上的燈光都亮開了,金茂大廈、香格麗拉大酒店樓頂上閃爍的霓虹燈猶如女皇的王冠,燈火闌珊,美妙的外灘呈現出迷人的風采。我見過山城重慶的夜景,山連着山,星星點點,似乎與天際相連,但外灘的夜景更讓人着迷。黃浦江上來往的船隻都由霓虹燈裝扮起來,像宮殿、像龍船,每一艘船都形狀各異,變化萬千;黃浦江也變成了一條流動的絲帶,江兩旁高高低低、各式各樣的高樓如鑲嵌在絲帶上的鑽石。這些鑽石中最耀眼的就數東方明珠電視塔了,塔呈圓錐形,由上下兩個球體組成,中間由鋼架支撐着。夜晚的東方明珠格外顯眼,兩個巨大的球體燈光閃爍迷離,不斷變化着七彩的顏色,非常美麗。晚風習習在外灘散步,,欣賞這美麗的夜景,真是一種美妙的享受。

上海是快樂的天堂,上海是時尚的翅膀,上海是放飛夢想的地方。在不一樣的城市體驗不一樣的味道,上海外灘的夜景讓我不知道用什麼詞來形容,總之,上海外灘的夜景太美麗了。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 篇13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帶大家遊覽的地方是上海著名的金融一條街,有萬國建築博覽羣之稱的外灘,它是百年上海的一個影子,也是舊上海資本主義的寫照。那現在大家就隨我一起找尋下這片浦江土地吧。

外灘位於黃浦江和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浦東陸家嘴金融區隔江相望。它北起北蘇州路南至金陵東路,長約1800米,地形呈新月形。

外灘原來是上海城廂外北面的沿江灘地,舊時俗稱黃浦灘”,築路後,名為黃浦路,1945年更名為中山東一路。那黃浦江的名字又是由何而來的呢?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個十分有威望的人叫春申君,浦江這一帶是他的領土,故上海簡稱申”,春申君名叫黃歇所以就叫黃浦江。它是發源與浙江安吉的龍王山,全長114公里,平均水深14米。但並不是從龍王山算起的,是從上海的澱山湖一直流往吳淞口來最後注入長江,期間經過10個區。那有人會問我黃浦江的水為什麼是黃的呢?我就簡單的和大家解釋下。其實有三個原因。第一是因為黃浦江江底的泥土是壤土,壤土是介於泥土和沙土之間的一種土質,是又有泥又有沙的。第二是因為它流入的時候經過10個區,所以經過了一定的污染。第三是因為長江水的迴流把一定量的沙土帶了進來。基於以上三種原因所以黃浦江的水是黃的。

1843年上海開放後,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外灘一帶地方,在1845年以上海道台公佈的所謂上海土地章程”為根據,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土地為英租界。1849年法國也在英租界的南側劃得986畝土地為法租界。但臨江而立的巍峨參差、的世界各國風格的建築羣,是到上世紀初,特別是在二十、三十年代才建造起來的。它從這一時期起,逐步成為遠東最大的經濟中心的象徵。經過百年曆史滄桑的外灘,在1992—1993年大規模的改造工程後,舊貌換新穎,景色更為迷人,被中外遊客評為上海最喜愛的風景點”。

外灘是上海標誌性的景點,到上海必遊外灘,否則就等於沒來過上海,它的總體佈局可以5條線來概括。1、萬國建築博覽羣(在這條路上有中外建築26幢形成了一條靚麗的風景線)2、10車道的中山東一路貫通了四方的交通。3、外灘的綠化、城雕、噴泉。4、浦東新興的陸家嘴金融貿易區。5、外灘情人牆

那我們就連着這幾條線,把外灘迷人的風景盡情的欣賞下吧。

走到這裏,我們先看下對面那幢不起眼的房子,它位於中山東一路和金陵東路口。現在看起來十分的不起眼,但在解放前他是上海比較高級的公寓房,裏面的房間佈置相當豪華,每個房間都有20平方左右,而且有獨立的衞生設備,它是專門給在外灘工作的高級職員居住的。郭沫若先生在日本和他第2個老婆安娜生的兒子也在這裏居住過。

首先我們在這裏揭開外灘序曲的是這座具有86年曆史被人們稱為阿脱奴婆”式的氣象台。他建於1920xx年的3月9日,他統高50米,包括上面的天線等,塔的實際高度為36.8米。這個塔原先並不是在這個位置上的,因為92年外灘改建的時候馬路拓寬,修建新的防汛牆,基於這個天文台歷史悠久,而且十分有價值,就把他從原來的位置向東北面整體移位20米,並對他進行裝修。他在以前的作用是他可根據徐家彙氣象信號台測得的氣象信息。每天5次在塔頂桅杆上懸掛各種形狀的標誌,嚮往來船隻告示吳淞口外的風浪和海浪等氣象信息,以保證航行安全。另外在桅杆上有一隻可以上下升降的大球,每天中午11:45分,球升到桅杆一半的高度,11:55分又將球升到頂端,12點正又將球升到原來的位置嚮往來的市民、船員報時,所以他也是中國出現的第一座報時台。但隨着現代劃信息傳播科學的發展,它也只能退休”了,現在是外灘的歷史陳列館,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進去參觀一下。

[上海總會]

現在我們位於中山東一路3號,現上海總會,原英國僑民活動的上海總會又稱皇家總會。它1920xx年建成,耗資白銀45萬兩,是文藝復興式風格。所謂文藝復興式風格的特點就是整體感覺給人十分均勻、對稱。整幢建築以正門為縱軸線,左右對稱,顯得和諧均勻而穩重。大樓的第三層與第四層之間,有六根愛奧尼克立柱,愛奧尼克立柱特點是柱身修長,柱身有條帶狀,柱頭上有捲起的旋渦狀,是女性美”的象徵。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兩種柱子風格叫多立克柱式,柱身粗壯,柱頂是突出的圓形,上方有方形的石頭蓋頂,是男性美”的象徵。海關大樓地層就是用這種柱式。還有就是科林斯柱,此柱出現在希臘時期商業繁榮的科林斯城,柱頂有一束樹葉和花蔓組成,似花籃狀,雕刻華美,是富豪”的象徵,匯豐銀行和怡和洋行都使用這種柱式,以顯示自己的財富。這裏要和大家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幢建築中遠東第一長酒吧枱,有34米長。大堂北側是環形樓梯,旁邊有半圓形鐵欄電梯,現仍能上下通行。市內裝修由日本設計師承擔,參照日本帝國主義王宮的風格設計,故又稱之為東洋的倫敦”,這做優秀近代建築已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通商銀行大樓]

位於中山東一路6號的中國通商銀行大樓是一幢四層哥特式建築。1920xx年建造。屋頂坡面陡,頂端原立有十字架。尖角頂的兩側原來也有小尖塔,如向上帝供奉的巨燭。第四層的窗户形狀都像教堂的窗框一樣,採用尖卷形。正門前有古典式柱廊。中國通商銀行是1879年由盛宣懷籌資興辦的中國人自己最早經營的一家銀行。

[大北電報公司大樓]

中山東一路7號,是一座文藝復興式風格的大樓。該建築注重統一、對稱、穩重,外立面裝飾甚為講究。每層都採用了古典風格的柱子,或用來承重,或只作為裝飾。窗户四周圖形多樣,立體感強,近似巴洛克式。它的黑頂白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也不失一種優雅的感覺。這樓是現在的盤谷銀行上海分行,自1920xx年建成以來,它已四度易主,最早稱為大北電報公司大樓。後為中國通商銀行及長江航運公司所用。

[招商局大樓]

作為中國自己經營的第一家新式輪船企業——招商局就是在此期間創辦的。招商局建於1920xx年,該樓宇為座西向東的三層磚木結構。底層正門框向外伸出,正門兩側有高敞的拱形落地窗,二、三層立面用古典柱式裝飾。大樓局部外牆用花崗石貼面。招商局大樓可視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外灘建築的典型。無論就具歷史性或是藝術性而言,都值得我們前去觀瞻一番。

[浦東發展銀行大樓(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樓、匯豐銀行大樓)]

中山東一路10-12號,屬新希臘建築,建於1920xx年,原系美商匯豐銀行上海分行。美國當時將這座建築自詡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的最講究的建築。建成時大樓門前放了兩隻引人注目的大銅獅,據説獅子鑄成後,立刻就將銅模毀掉了。從而使這對銅獅成為絕版珍品,現已將其送入上海歷史博物館。文化大革命時期,其中一隻獅子的尾巴被人鋸了下來偷走了,後來沒辦法只好把獅子移進去,重新鑲了個尾巴上去。現在的獅子並不是原版的,如果哪個人把當時的一截尾巴給拿出來的,也算是一寶了。該樓八角形門廳的頂部,離地面20多米高處,有8幅由幾十萬塊僅幾平方釐米的彩色馬賽克鑲拼成的壁畫。它寬4.3米,高2.4米,分別描繪了20世紀初上海、香港、倫敦、巴黎、紐約、東京、曼谷、加爾各答等8個城市的建築風貌,並配有神話人物形象,還有24幅為神話故事中動物的形態,頂部巨大的神話故事壁畫,總面積近200平方米。世紀壁畫間有一圈美文,譯為四海之內皆兄弟,其象徵了在新世紀到來之際,整個世界的和平繁榮”。這副壁畫當時裝修的時候是被人用塗料遮住了。説到這幢樓也有點歷史故事呢。當時20xx年代的時候,此樓是美商匯豐銀行上海分行,後來上海解放後,政府要回了這幢樓,匯豐銀行就要把樓要回去,政府説這樓是國家的財產,是全國人民的財產,你要的話去和全國人民要去。後來沒辦法,只好罷休。解放後當時是做為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樓。後來當時上海市長汪道涵首先提出要恢復外灘遠東華爾街的風貌,提出市府大樓搬遷,把樓賣掉。對外公佈後,匯豐銀行便很想把樓給買回來,出資2億美金買樓。市府領導請了英國的房產評估師到此評估下這樓到底值多少錢。那個評估師一到,仔細看了一下,還沒看到裏面的壁畫,就説這樓沒辦法用金錢來衡量,因為想這樣的建築在歐洲也不多了,要我真的出價的話60億美金。所以當時政府就把這幢樓開價16億美金,匯豐銀行原來準備出3億美金買的,一聽到16億也就不買了。但此時市府人員已搬的差不多了,沒人買也不是辦法。所以當時浦東發展銀行(也是政府的銀行)籌集資金,用了3億美金把樓給買了下來,反正便宜點賣給中國人總比賣給外國人要好。房子賣下來了總要裝修吧,這裏所有的東西都是那麼的古老,一般人很難裝修的,當時浦發銀行就請歐洲人來,但價錢太高了,輾轉反折後還是請了中國人自己設計裝修。現在浦發銀行的這幢樓應該算是外灘一帶面積最大,最有價值的一幢樓了。

上海海關大樓

匯豐銀行的姐妹樓”,建於1920xx年,雄偉挺拔,與雍容典雅的匯豐銀行大齊肩並列,相得益彰。上海海關大樓結合了歐洲古典主義和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優點,大樓門楣由四眼巨大的羅馬花崗石圓柱支撐,以高聳的鐘樓為軸線,氣勢非凡,建築造型屬新古典派希臘式,上段的鐘樓的、則為歌特式,有十層樓高,是仿美國國會大廈的大鐘製造,與美國的國會大鐘是姐妹鍾,在美國造好後運到上海組裝。據説花了白銀2千多兩,是亞洲第一大鐘,也是世界著名大鐘之一。海關大樓巍然屹立在浦江之濱,它那鏗鏘、激昂的鐘聲象徵着莊嚴,象徵着使命。

交通銀行大樓

中山東一路14號,建於1940年,佔地1908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0088平方米。屬近現代主義風格。建築設計強調垂直的線條,外立面簡潔明朗。底層外牆用黑色大理石貼面,莊嚴華貴。進門兩側有紫銅欄杆裝飾的人造環形大理石扶梯,上到二樓大廳,滿目紅色,富麗堂皇。廳內36根圓形柱子的的下半部分以及大廳四周牆壁均由紅色瓷磚鋪貼、裝飾,地坪也是紅色地磚鋪成。大樓外觀的凝重與內部的熱烈使其別具特色,在古典建築叢中更顯現代氣息。

華俄道勝銀行大樓

是一座具有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建築,至今已歷了八十多個春秋。國民黨中央銀行、上海航天局、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都先後在此辦公。該建築結構堅實,裝飾精緻,以正門為中軸線形成對稱結構底層大門有雙立柱四根,兩旁有洞形窗户。二至三層東立面有愛奧尼克柱子,窗户兩邊也有古典立柱裝飾。外牆用白色釉面磚和花崗石相拼,色調和諧,底樓外牆用蘇州花崗石軒石勒腳。樓內扶梯用大理石建成,二樓壁上有人物浮雕,巨大的精美彩色玻璃頂柵和迴廊,至今還保存完好。

中國台灣銀行大樓

現今招商銀行上海分行之所在。該樓興建於1920xx年,佔地904平方米。整體上屬於日本近代西洋建築風格。東立面配於四根歐洲古典主義式的柱子。從而使其富有歐洲古典建築風格,這不禁讓人想起具有東洋倫敦”之稱的東風飯店。這些樓與樓之間內在或外在的聯繫,使得外灘的建築尤顯和諧統一,建立一種整體的美感。

麥加利銀行大樓

上海的第一家外資銀行是麗如銀行,就開在如今被人們稱作麥加利銀行大樓之內。大樓共五層,底層外牆用花崗石鋪貼,內部地坪則是黑白對比的大理石。大門則是樓的主線,南北兩邊建築造型對稱。二至四層外立面有兩根愛奧尼克式柱子支撐,第五層橫面中段有6根方型柱子。刻以花瓣造型。為使建築具有高度感,現頂樓加了三角形屋頂,更讓人們感受到麥加利銀行大樓的玲瓏與別緻。

友邦大廈(原桂林大樓、字宇大樓)

這裏曾是外國在上海開設最大的新聞出版機構——《字林西報》館。友邦保險公司於1998年正式整修入駐,故改名為友邦大廈”。大樓的立面分三個層次。第一層以粗糙的大石塊為貼面;第二層用水泥粉刷;第三層兩側為穹形券窗,加配以造型優雅的塔頂,盡顯了建築的變化及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勻稱、和諧。

和平飯店南樓(原匯中飯店)

漫步外灘,有一幢白清水磚牆,紅磚腰線的建築特別引人注目,這座美國風格的六曾樓房就是和平飯店南樓,它位於中山東一路19號,原名中央飯店。是上海第一個飯店—匯中飯店。當時也是上海最豪華的飯店之一。其中有一間房間的浴缸是用24K塗金。這座建於1920xx年的飯店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1920xx年萬國禁煙會”就在這裏舉行,1996年又召開了聯合禁毒署舉辦的上海國際興奮劑會議”,併為萬國禁煙會”立會址標誌。1920xx年中國同盟本部也在該飯店召開了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歡迎大會。這一系列具有紀念價值的史實為和平飯店南樓增添了更多輝煌。

和平飯店北樓(原沙遜大廈)

和平飯店南北兩樓錯落而置,與南樓相比,北樓頓覺氣魄豪華。高77平方米的大樓,由於內外裝飾講究而被譽為遠東第一樓”。大樓具有美國芝加哥學派建築風格,外形簡潔明朗強調垂直感,花崗石的牆面,圓錐形的屋頂,紫銅的屋面,無部不滲透出古樸典雅之氣。飯店內部設有英、美、印、德、法、美、日、西、中等九國套房。餐廳、大堂裝飾富麗堂皇。還有頗受國外遊客歡迎的上海老年爵士樂隊,在此演奏世界各地名曲,使人彷彿置於一個世界文化與經典藝術相交融的殿堂。沙遜大廈是美國來華的沙遜先生建造的,當時他也是外國冒險家一員,以外國人的身份到中國來闖蕩的,也是眾多來華者比較成功的一個。當時來的時候身無分文。後來靠着外國人的身份做房地產漸漸的發達起來的。在和平飯店528房間曾經還發生過一起3J贏3A的一場十分巨大的賭博。那是和沙遜一樣的外國人哈同和中國賭王之間的一場梭哈賭博。哈同也是來華冒險的一個外國人,也很成功,他名下的產業也很多,象比較有名的哈同花園就是他名下的產業。當時他們賭的一副牌的牌面,哈同是3A一個K還有個牌不知道,而中國賭王是3J一個A底牌也不知道。當時牌面上的賭資已經很大了,中國賭王背後的大老闆是中國的多家銀行。而最後中國賭王要求賭哈同所有的財產,按當時的規矩,賭博賭的很大的時候在還沒有翻牌之前是可以要求封牌的。在封牌之後,中國賭王就派人去量哈同的產業,找人估計他的財產總額。讓哈同以為他的底牌是必勝的。後來哈同為了保持自己的身價就放棄了,中國賭王贏了。但哈同並不甘心,他想讓中國賭王給他看看他的底牌,中國賭王要求給100萬看一張牌,哈同情願出100萬給他,底牌原來是個2,所以上海有句話叫癩無2底牌,就是很差的意思。現在的這間房是和平飯店最豪華的一間套房,裏面有好多見房間。也有着悠久的歷史。

中國銀行大樓

外灘的建築素以歐洲風格見長,而中國銀行大樓是為數不多的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建築之一。大樓分為主樓和次樓。外牆為金山石,屋頂為平緩的四方攢尖頂,上蓋綠色琉璃瓦,樓檐上用斗拱裝飾,是典型的中國古典建築。東立面從高到低有變形的錢幣形鏤空窗框。大門上方原有孔子周遊列國石雕講述了一個個令人神往的故事。營業大廳的天花板上原來還雕有八仙過海”的圖案。到處洋溢着古色古香的氛圍。這些雕樑畫棟、碧瓦飛檐同時也是中華民族智慧與勤勞的結晶,讓後人得以繼承和發揚。在建造此樓的時候也有個十分恥辱的事情,原先此樓的設計是造36層要比沙遜大廈高很多,但後來沙遜不同意中國人造那麼高的樓,官司一直從中國打到國外,後來判下來不允許造那麼高,中國銀行大樓被迫減掉10多層,比沙遜大廈低了30公分,所以這也是中國人的一種恥辱。現在我們可以造亞洲第一高樓,乃至世界第一高樓也沒有問題,洗刷了中國當年的恥辱。

陳毅廣場

各位遊客,這裏是陳毅廣場,也是外灘5條線當中城雕的一個展現。廣場上的陳毅市長塑像展現。新中國第一任上海市市長陳毅的塑像昂然矗立,塑像坐北朝南,用青銅澆注,高5.6米,底座用紅色磨光花崗石砌成,高3.5米,塑像再現了陳毅同志視察工作時的典型姿態,顯示他一路風塵,勤勤懇懇的公僕形象,又有和藹可親,虛懷若谷的儒將風度。陳毅是上海解放後上海的第一任市長。我們在朝浦東方向看,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浦東陸家嘴繁榮的景象,高聳入雲的東方明珠—上海新一代的標誌性建築,高有460米,有大小11個球體組成,意為大珠小珠落玉盤,它是由上海的設計師設計建造的。旁邊有香格里拉五星級大酒店,金茂君悦超五星的酒店,他是亞洲第一高樓,高420米,54樓以下是寫字樓,55樓到87樓是上海最豪華的酒店君悦大酒店。我們朝左邊一點看有個直角形的轉彎口,他就是陸家嘴的嘴巴,黃浦江的水自南往北流到了這裏來了個90度的轉彎往東流一直流向長江。外灘觀景平台上的裝飾花籃有36個,長板凳有24個,呈弧度彎出去的觀景台有28個,地磚有14萬塊。

怡泰郵船大樓

中山東一路北京東路口,有一座看似平常但又富有趣味的建築,它就是怡泰郵船大樓即格林郵船大樓”。該樓高7層,另有2層地下室。堅固厚實的花崗石拱券大門旁是古典式柱子。二至五層附有外展的陽台,七層頂樓還建有塔樓,雅緻美觀,整個大樓外立面簡潔明朗,也是一座典型的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

正金大樓

建成於1920xx年,獨具後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與其他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同樣有着花崗石的外牆,明晰的主線,對稱的造型,但少了許多繁瑣的裝飾,使其更顯流暢。大樓底層用大型石塊貼砌。整幢建築給人以穩重感。二至五層有兩根愛奧尼克式柱子支撐,顯示出古典風采。內部大廳中長圓形玻璃天頂,造型典雅,工藝精美,是外灘的典型建築。

怡和洋行大樓

自從1943年上海開埠後,國外商家紛紛開設洋行,怡和洋行就是最早的幾家之一。此後英商在這裏開展了大量的貿易活動。怡和洋行大樓位於中山東一路27號,是一座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大樓一、二層為一段,用花崗石壘砌軸線明顯,大門和雙側窗框都用羅馬半圓拱券石拱造型,正門上方有羊頭浮雕裝飾,顯得莊重堅實,第三至五層又一段,有羅馬科林斯柱式支撐,氣魄雄偉,顯示出濃郁的西歐古典色彩,第三層有石欄杆陽台,整段窗框上方有石雕鑲嵌,第五層上方原有的平台,穹頂被拆除,已加高至七層。

東方大樓

即現在的市公安局交通處大樓原是法國東方匯理銀行上海分行的辦公場所。設計師用豪華浮誇的手筆,在教堂和宮殿中把建築、雕塑和繪畫結為一體,並用短檐、波浪形牆面、重迭柱及壁畫,使建築物產生神祕的宗教氣氛。大樓強調立面裝飾和處理,尤為注重建築自身的比例。其上面是貫通的愛奧尼克巨柱,兩側厚實的牆面橫向劃分為三段,頂部出檐較深,並有精緻的雕刻。底層門窗形成三個高大的樓門,居中是線狀的浮雕。另外,大樓在小構體上也精雕細鑿,力求完美可謂是巴洛克式的經典之作。

英國領事館

建於1873年,樓高二層,近似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樓宇台基較高,底層豎向中段有五扇圓拱形窗,兩邊房間窗户倒是圓拱形。外立面整齊見變化。整幢建築外立面原採用清水磚,層頂用中國蝴蝶瓦鋪成,現外牆已採用水泥粉刷,大樓東面樓前有大草坪,環境更現優美。解放後,中國國際旅行社上海分社層設在這裏,該社遷出後,由上海市外國投資工作委員會、上海國際經濟貿易研究所、上海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等機構設在這裏。

除了上述地處外灘的大廈外,外白渡橋、上海大廈、俄羅斯總領事館以及氣象信號台與外灘的這些建築渾然一體,勾勒出了一幅完整的萬國建築博覽”的畫卷。

人民英雄紀念碑

我們現在在為中國革命獻出寶貴生命的革命先烈們的紀念碑錢,他是有三根直式槍桿沖天而上,寓意三個時期。1840的鴉片戰爭時期,1920xx年的舊民主時期,1949年解放抗日戰爭的新民主時期。原先這個碑是預計在1950年解放後一週年建造的,下面有塊奠基石上面有陳毅市長的簽名,由於某些原因,因故拖遲了。在城雕下面還有幾副從鴉片戰爭到解放後的一浮浮雕刻。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下。

外白渡橋

位於黃浦公園西側,架在中山東一路,東大名路之間的蘇州河河段上。1920xx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座鋼鐵結構橋,跨度52.16米,寬18.3米,是上海市區連接滬東的重要通道,過橋人流量,車流量很高。因為舊社會的時候,外國人在此修了座木橋,嚮往來的行人收取買路費,遭至很多人的不滿。後來上海的幾個富商酬資在木橋這裏建了個擺渡站,免費為來往的行人擺渡,而且不收錢。而這個渡口是在橋的外邊的,故稱外白渡橋。

上海大廈

由主樓和副樓組成的上海大廈位於外白渡橋的北側。這是一幢早期現代派風格的八字式公寓結構。外部處理與內部裝修簡潔明朗,外觀氣勢宏偉。主樓原名百堯江大廈”。副樓又名浦江飯店”。現為三星級賓館,飯店設有中、美、英、法、日、阿拉伯六國特色高級套房,曾接待許多國家元首及中外遊客。

俄羅斯總領事館

位於外白渡橋北側,蘇州河與黃浦江會合處。該樓建於1920xx年,佔地面積1700平方米,建築面積3264平方米,樓有四層,帶閣樓。底層一半置於地下,地面上露出2米高。大門兩旁有古典式雙立柱,第二層、第三層有圓拱式和平拱式窗框,窗户之間有壁柱。屋頂為雙摺四坡式,屋面有弧線尖頂窗户,西側樓頂有二層樓高的瞭望塔一座,綠色鐵皮穹頂,沿江有堤岸,東側建有六角涼廳,可觀賞黃浦江、蘇州河會合處的景色。

浦江潮:位於黃浦公園南大門內,它是大型青銅人像雕塑。一位身軀偉岸的工人,揚着風帆迎向襲來的巨浪,奮勇搏擊。形象而動感強烈,表現出無產階級力量無比,不畏艱險,勇敢前進,氣吞山河的大無畏精神。作品主題是表彰上海工人階級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的光輝業績。

上海百年風雲大型花崗石浮雕:位於黃浦公園下沉式圓島上,浮雕全長120米,高3.8米。浮雕以寫實的手法擷取具有典型意義的歷史事件,表現了從1840年至1949年間上海人民的革命鬥爭。兩翼為裝飾性的花環圖案,象徵着上海人民對革命先烈的緬懷。浮雕可分為七組,97個典型人物,表現了先烈們偉大的鬥爭業績。

好了各位,外灘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接下來給大家拍照自由活動的時間。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 篇14

親愛的遊客,我們的車子行駛在延安東路高架上,還有十五分鐘就到了上海的着名景點外灘了。我在此向大家介紹一下外灘景區的概況。外灘是上海的窗口,是上海的像徵,是上海歷史的凝聚。他集中體現了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國際現代化大都市的特點。又能體現出上海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特點。

外灘景區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融合的風景區,又是西方古典風情與中國現代風情相得益彰的風景區,也是中國近代文化與現在文化交相輝映的風景區。外灘位於上海母親河黃浦江與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東方明珠景區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橋,南至新開河中山東一路中山東二路地區全長約1800多米地形呈新月形。在它西面有北京東路南京東路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廣東路延安東路金陵東路等幾條各具特色的重要道路,它們是建設和發展外灘景區的重要支架。外灘原是在上海城廂外,東北面的沿江灘地。

上海外灘舊時俗稱:黃浦灘

1843上海開阜後,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這一地區,於1845年以上海道台頒佈的所謂〈上海土地章程〉為依據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土地為英租界。1849年法國也在英租界的南面劃定畝土地為法租界。隨後兩國沿江開築道路,稱黃浦路,黃浦灘路。120xx年後也就是1945年,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才改名為中山東一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沿江修築起了二十多棟巍峨參差,各具特色的世界各國古典風格的建築。並在此地區開設了110多家銀行等經融機構,使之成為當時遠東最大的經濟中心。

百年滄桑,上海政府於1992-1993年間對這一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將原來的馬路擴建成十車道的寬闊道路,並在北面建起來造型獨特的吳淞路閘橋以此減輕外白渡橋的重負。隨後又建起了延安東路高架,使該地區的交通更為通暢,更展現了國際化大都市的強勁活力。沿江則修建起防汛牆和綠色長廊,各類雕塑和建築小品坐落其間更使得外灘詩情畫意。站在黃浦江邊的觀景台上,江風拂面,江面波濤粼粼,百舸爭流,江上海鷗高低飛翔,可一覽大城市港口的絢麗風光。隔江而立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聳入雲宵,國際會議中心造型優美,金茂大廈, 中銀大廈等跨世紀的摩天大樓更是欲與天工試比高,以及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宏偉的氣魄更使外灘借得美景。

親愛的遊客門,現在我們站在外灘的觀景台上,西面就是着名的: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北面可以看到綠樹成陰的綠色長廊,黃浦公園和人民英雄紀念碑也在北面。隔江眺望則能看到陸家嘴經融區的摩天大樓建築羣。下面我將重點給大家講解世界着名的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大家可以看到從延安東路高架下來一直到北面的外白渡橋,在中山東一路的西面成一字排開的20多棟西方古典風格的建築,他們構成為了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這些上海的近代經典建築源於西方的古典建築,所以要想了解它們則要把它們和西方的傳統建築聯繫起來,在比較中了饉們產生的原因及特點和功能?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憑藉自身優越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特別是歷代中西方文化以及南北地域文化不斷交流融合所造就成的深厚文化底藴,讓上海迅速成為當時中國乃至世界的一個突出的經濟文化中心。使上海成為當時世界建築大師們競相表現自身價值,展示自己不風身手的大舞台。其時大量外國建築師的登陸,先期留學歐美的中國建築師的迴歸,給上海帶了西方先進的建築理念和技術,當然也使得當時建造成的上海近代建築滲透了西方建築的影響。所以當時上海的近代建築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留下了一大批價值連城的文化遺產。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的城市能像上海一樣擁有如此規模龐大,精美,技術精湛的近代建築羣。其中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就是上海最為集中的近代建築羣。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 篇15

黃浦江是流經上海市區最大的河流,黃浦江源頭坐落在浙江安吉龍王山自然保護區內。由於黃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響,平均每天兩次有明顯的漲潮和退潮現象,一天內的水位落差可達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

在一百五十年前,上海僅是江南沿海的一箇中等縣城,航運事業很不發達,人們沒必要、也沒能力在沿江修築堤岸,所以除東門黃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灘地。退潮時,江水聚滯在河牀中心,露出一大片灘地。漲潮時,江水又沒過河灘。黃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於江寬水急,逆水而行的船隻就須拉縴行走。幾百年來,縴夫的足跡就在黃浦江灘踩出一條曲折多彎的小道,人們稱之“纖道”,這纖道就是外灘最早的路了。在上海的地名習慣用詞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裏”,河流的下游叫作“外”,如今天上海人習慣把虹口港上的漢陽路橋叫作“裏虹橋”,把長治路橋叫作“中虹橋”,把大名路橋叫作“外虹橋”,就是根據橋所在河流的位置來取名的。

同樣,今蘇州河入黃浦江口的第一座橋叫作“外白渡橋”,依次向裏的橋也俗稱“裏白渡橋”(今乍浦路橋)、三白渡橋(今四川路橋)。如以縣城為依據時,距城近的地方稱為“裏”,距城遠的地方稱為“外”,今南市區的“裏鹹瓜街”和“外鹹瓜街”;“裏倉橋”和“外倉橋”等就是以此得名的。

進入上海縣城附近的黃浦江在陸家浜出口處形成一個急彎,於是上海人就以陸家浜為界,其上游稱為“裏黃浦”,下游稱為‘外黃浦”。裏黃浦的河灘叫作“裏黃浦灘”,簡稱“裏灘”,外黃浦的灘地就叫作“外黃浦灘”,簡稱“外灘”。

外灘位於上海的黃浦江畔。 它代表着上海的風景並且是一個上海的必須參觀旅遊目的地。 在19世紀後期,外灘的許多外資銀行在被譽為上海的“財政街”或“東方華爾街”的外灘建立了。 因此,外灘成為了鼓勵財政投資的場所。 由於外灘所富有的歷史價值,在外灘擁有一小塊土地不僅僅是財富的標誌,更是榮譽的標誌。

白渡橋至金陵東路的一段黃浦灘,因位於上海縣城廂之外的浦灘,被習稱為“外灘”。它是上海都市的最初輪廓線,曾被稱作黃浦路、揚子路、黃浦灘路,1945年改名為中山東一路。外灘原是一片荒蕪的淺灘,沿灘有一條狹窄的泥路,供船伕拉縴時行走。灘的西邊為農田,阡陌溝渠之間散佈着星星點點的茅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英帝國主義在上海開闢租界前,首先劃定外灘一帶江面為其船隻的“下錨地段”。1845年11月29日,通過《上海土地章程》把外灘以西的830畝土地劃為英租界。此後,殖民當局便在李家莊(又名李家場,今圓明園路西南、北京東路近外灘的一段)建造英國領事館(今外灘33號中國旅行社上海分社所在地)。不久,英國領事館的南邊沿黃浦江一線,陸續出現沙遜洋行、仁記洋行、寶成洋行、旗昌洋行、天長洋行等洋行.臨黃浦江的纖道,1848年被改造成18米寬的馬路,並在馬路東側建造碼頭,堆棧、本行和船廠。1854-1941年間,出現十餘家外資銀行和中資銀行,成為上海的金融中心,有“東方華爾街”之稱。外灘的房屋開始時都是兩層樓和三層樓。

本世紀以來,由於建築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實力的增長,出現多層和高層,式樣五花八門,諸如英國古典式、英國新古典式、英國文藝復興式亞細亞大樓(原上海冶金設計院)、上海總會(今東風飯店〕、匯豐大樓(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樓)、恰和大樓(今外貿局大樓)等、法國古典式、法國大住宅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東印度式、折中主義式、中西摻合式等,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北起蘇州河口的外白渡橋,南至金陵東路,全長約1700米。無論是極目遠眺或是徜徉其間,都能感受到一種剛健、雄渾、雍容,華貴的氣勢。

現在我們見到的外灘大樓大都經過改建,但基本風格不變。1992年國慶節前,又完成了外灘綜合改造一期工程。現在的外灘防汛牆呈廂廊式,高6.9米,寬15.4米,可抵禦千年一遇的潮水。廂內能停放300多輛汽車,廂面是綠化景點和沿江步行道。路面比先前拓寬一倍,有8快2慢10個車道,外灘歷來是上海的旅遊熱點,除能觀賞中外罕見的“萬國建築博覽”外,還可領略外白渡橋與吳淞路閘橋的丰姿,黃浦公園的俊巧,防洪牆的設計匠心,以及大樓與江水交相輝映的勝景。浦江夜遊更有一番情趣。加之這裏交通發達,購物方便,歷史掌故豐富,旅遊設施完備,使人留連忘返。

外灘是這座東方大都會最著名的景觀,它東起中山一路,北起外白渡橋,南至金陵東路,面對開闊的母親河——黃浦江,背倚造型嚴謹,風格迥異的建築羣。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來在經濟活動領域對上海乃至中國的影響,使其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外面的江灘,長提,以及綠化帶乃至美輪美奐的建築羣所構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徵的上海景觀。

上海外灘曾經是西方列強在上海的政治,經融,商務和文化中心。當年各國的領事館大都集中在這裏,外灘也是國際金融資本在中國的大本營。此外,還有西方大商賈的高級俱樂部——上海總會,還有英商亞細亞火油公司大樓。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 篇16

Bienvenue à suis le Guide de l'Agence de voyage de Shanghai,vous pouvez m'appeler petit X, ou X - tenant, nous sommes dans la zonetouristique du tenant, je vais vous donner un aper?u de la zonetouristique du Bund.

La zone touristique du Bund est située à l'intersection de la Rivière mèreHuangpu et de la rivière Suzhou à Shanghai, en face de la zone touristique de laperle orientale à Pudong. Elle commence au nord par le pont Waibaidu et setermine au Sud par les deux c?tés de la route Zhongshan East 1st, d'une longueurtotale de 1300m, sur la route Yanan est.

Les principales attractions de la zone touristique du Bund sont le plushaut b?timent des douanes connu sous le nom de ? Groupe d'exposition del'architecture universelle ?, le b?timent de la banque HSBC avec la plus largeporte, la plus grande superficie et le plus grand volume sur le Bund, leb?timent de la Banque de Chine et Le pont Waibaidu rempli d'éléments chinois, laRivière mère de Shanghai, la rivière Huangpu et le parc Huangpu, ainsi que lesquatre places achevées avant l'exposition mondiale.(les attractionsenvironnantes sont Broadway Building et Bund source, qui sont en cours derénovation complète.

Bund, à l'origine est Shanghai Chengxiang c?té nord - est de la plage lelong de la rivière, communément appelé "Huangpu Beach"ès l'ouverture du portde Shanghai en 1843, le Premier consul britannique à Shanghai, M. bafur, s'estintéressé à l'endroit. En 1845, sur la base de la ? Charte foncière de Shanghai? publiée par la plate - forme routière de Shanghai, il a délimité 800 mu deterres à l'intérieur du Bund comme concession britannique et a construit desroutes le long de la rivière, appelées ? Huangpu Road, Huangpu Beach Road ?le début du siècle dernier, il y avait des banques au pays et à l'étranger, etprogressivement développé en "Wall Street oriental" n'est qu'en 1945 qu'il aété rebaptisé Zhongshan East Road.

Après la libération, en particulier dans les années 1990 et à la veille del'Expo 20__, le Bund a subi deux transformations à grande é convient dementionner qu'à la veille de l'exposition mondiale, la zone touristique du Bunda amélioré la qualité de l'environnement de la zone riveraine du Bund, mis enévidence le style historique et culturel et les caractéristiques de ?l'architecture universelle ?, déduit pleinement le thème de l'expositionmondiale ? une ville meilleure, une vie meilleure ? et fait du Bund la zone depaysage urbain la plus emblématique et la plus classique de Shanghai.

En 20__, la zone touristique du Bund a été nommée "Bund Morning Bell" et aété nommée l'une des "Huit vues sur le nouveau Shanghai".

En un mot, nous disons: Bund Tourism Area combine le paysage humain et lepaysage naturel, le style classique occidental et le style moderne chinois secomplètent mutuellement, est Shanghai City Tourism a une longue histoire desites touristiques classiques.C'est une attraction touristique incontournablepour les touristes nationaux et étrangers qui visitent Shanghai.

Très bien, les raison de la relation temporelle, la vued'ensemble de la zone touristique du Bund est brièvement décrite nsvisiter les attractions.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 篇17

東方明珠高高聳起,一個三角形大支架架在最下面,碩大的圓球頂在三角支架上,五顏六色的彩燈閃動着她那嬌人的身軀,而又不接近那麼的平凡,使人看着舒服,可愛。再上面是三根大圓柱垂直頂立。中間夾着令人歎為觀止的觀光式電梯,柔柔的燈光映入眼簾,是那麼的明亮。再上便是眾所周知的旋轉式餐廳了,外表同樣閃爍着彩燈,可顏色卻稍淡一些,給人以美的享受。東方明珠的塔頂依舊採用燈光效果。柔和的淡黃色在黑夜的襯托下顯得格外耀眼,格外地與眾不同。從遠處看,確實是它的名字——與東方明珠相吻合,心中不禁讚歎“東方明珠”的設計師的聰明才智,讚歎他新奇的想法,讚歎他開拓創新的精神!

再向前看,黃浦江上的大遊輪氣派壯觀,船上有許多人,裏面還有豪華餐廳呢,一來就是好幾艘,把昔日的黃浦江襯托得更加美麗、大方。

“東方明珠”的對面有許多摩天高樓,其中還有全亞洲最高的摩天大樓,它有88層,高高聳立要黃浦江邊,彷彿在為它守衞呢。旁邊更是坐落着“外灘中心”它樓頂上有一朵很大很漂亮的蓮花,花冠上亮着金色的燈光。我們三口子叫它蓮花大廈,我媽媽特別喜歡它,特別喜歡那朵出污泥而不染的金色蓮花!

上海的外灘就是這樣美麗,要是想説得面面俱到恐怕一天一夜都説不全;這次上海的外灘遊給我長了不少見識,等我長大了,我一定會努力發展青陽,發展安徽,使它們變得與大都市一樣發達,甩掉貧窮落後的破帽子,讓我的家鄉成為祖國全新的一面!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 篇18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帶大家遊覽的地方是上海著名的金融一條街,有萬國建築博覽羣之稱的外灘,它是百年上海的一個影子,也是舊上海資本主義的寫照。那現在大家就隨我一起找尋下這片浦江土地吧。

外灘位於黃浦江和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浦東陸家嘴金融區隔江相望。它北起北蘇州路南至金陵東路,長約1800米,地形呈新月形。

外灘原來是上海城廂外北面的沿江灘地,舊時俗稱“黃浦灘”,築路後,名為黃浦路,1945年更名為中山東一路。那黃浦江的名字又是由何而來的呢?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個十分有威望的人叫春申君,浦江這一帶是他的領土,故上海簡稱“申”,春申君名叫黃歇所以就叫黃浦江。它是發源與浙江安吉的龍王山,全長114公里,平均水深14米。但並不是從龍王山算起的,是從上海的澱山湖一直流往吳淞口來最後注入長江,期間經過10個區。那有人會問我黃浦江的水為什麼是黃的呢?我就簡單的和大家解釋下。其實有三個原因。第一是因為黃浦江江底的泥土是壤土,壤土是介於泥土和沙土之間的一種土質,是又有泥又有沙的。第二是因為它流入的時候經過10個區,所以經過了一定的污染。第三是因為長江水的迴流把一定量的沙土帶了進來。基於以上三種原因所以黃浦江的水是黃的。

1843年上海開放後,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外灘一帶地方,在1845年以上海道台公佈的所謂“上海土地章程”為根據,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土地為英租界。1849年法國也在英租界的南側劃得986畝土地為法租界。但臨江而立的巍峨參差、的世界各國風格的建築羣,是到上世紀初,特別是在二十、三十年代才建造起來的。它從這一時期起,逐步成為遠東最大的經濟中心的象徵。經過百年曆史滄桑的外灘,在1992—1993年大規模的改造工程後,舊貌換新穎,景色更為迷人,被中外遊客評為上海“最喜愛的風景點”。

外灘是上海標誌性的景點,到上海必遊外灘,否則就等於沒來過上海,它的總體佈局可以5條線來概括。1、萬國建築博覽羣(在這條路上有中外建築26幢形成了一條靚麗的風景線)2、10車道的中山東一路貫通了四方的交通。3、外灘的綠化、城雕、噴泉。4、浦東新興的陸家嘴金融貿易區。5、外灘情人牆

那我們就連着這幾條線,把外灘迷人的風景盡情的欣賞下吧。

走到這裏,我們先看下對面那幢不起眼的房子,它位於中山東一路和金陵東路口。現在看起來十分的不起眼,但在解放前他是上海比較高級的公寓房,裏面的房間佈置相當豪華,每個房間都有20平方左右,而且有獨立的衞生設備,它是專門給在外灘工作的高級職員居住的。郭沫若先生在日本和他第2個老婆安娜生的兒子也在這裏居住過。

首先我們在這裏揭開外灘序曲的是這座具有86年曆史被人們稱為“阿脱奴婆”式的氣象台。他建於1907年的3月9日,他統高50米,包括上面的天線等,塔的實際高度為36.8米。這個塔原先並不是在這個位置上的,因為92年外灘改建的時候馬路拓寬,修建新的防汛牆,基於這個天文台歷史悠久,而且十分有價值,就把他從原來的位置向東北面整體移位20米,並對他進行裝修。他在以前的作用是他可根據徐家彙氣象信號台測得的氣象信息。每天5次在塔頂桅杆上懸掛各種形狀的標誌,嚮往來船隻告示吳淞口外的風浪和海浪等氣象信息,以保證航行安全。另外在桅杆上有一隻可以上下升降的大球,每天中午11:45分,球升到桅杆一半的高度,11:55分又將球升到頂端,12點正又將球升到原來的位置嚮往來的市民、船員報時,所以他也是中國出現的第一座報時台。但隨着現代劃信息傳播科學的發展,它也只能“退休”了,現在是外灘的歷史陳列館,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進去參觀一下。

[上海總會]

現在我們位於中山東一路3號,現上海總會,原英國僑民活動的上海總會又稱皇家總會。它1910年建成,耗資白銀45萬兩,是文藝復興式風格。所謂文藝復興式風格的特點就是整體感覺給人十分均勻、對稱。整幢建築以正門為縱軸線,左右對稱,顯得和諧均勻而穩重。大樓的第三層與第四層之間,有六根愛奧尼克立柱,愛奧尼克立柱特點是柱身修長,柱身有條帶狀,柱頭上有捲起的旋渦狀,是“女性美”的象徵。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兩種柱子風格叫多立克柱式,柱身粗壯,柱頂是突出的圓形,上方有方形的石頭蓋頂,是“男性美”的象徵。海關大樓地層就是用這種柱式。還有就是科林斯柱,此柱出現在希臘時期商業繁榮的科林斯城,柱頂有一束樹葉和花蔓組成,似花籃狀,雕刻華美,是“富豪”的象徵,匯豐銀行和怡和洋行都使用這種柱式,以顯示自己的財富。這裏要和大家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幢建築中遠東第一長酒吧枱,有34米長。大堂北側是環形樓梯,旁邊有半圓形鐵欄電梯,現仍能上下通行。市內裝修由日本設計師承擔,參照日本帝國主義王宮的風格設計,故又稱之為“東洋的倫敦”,這做優秀近代建築已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通商銀行大樓]

位於中山東一路6號的中國通商銀行大樓是一幢四層哥特式建築。1906年建造。屋頂坡面陡,頂端原立有十字架。尖角頂的兩側原來也有小尖塔,如向上帝供奉的巨燭。第四層的窗户形狀都像教堂的窗框一樣,採用尖卷形。正門前有古典式柱廊。中國通商銀行是1879年由盛宣懷籌資興辦的中國人自己最早經營的一家銀行。

[大北電報公司大樓]

中山東一路7號,是一座文藝復興式風格的大樓。該建築注重統一、對稱、穩重,外立面裝飾甚為講究。每層都採用了古典風格的柱子,或用來承重,或只作為裝飾。窗户四周圖形多樣,立體感強,近似巴洛克式。它的黑頂白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也不失一種優雅的感覺。這樓是現在的盤谷銀行上海分行,自1908年建成以來,它已四度易主,最早稱為大北電報公司大樓。後為中國通商銀行及長江航運公司所用。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 篇19

外灘,位於上海市中心區的黃浦江畔,是上海的一道風景線,也是到上海觀光的遊客必到之地。外灘又名中山東一路,全長約1.5公里。東臨黃浦江,西面為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風格各異的大樓,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羣”。

外灘面對開闊的母親河——黃浦江,背倚造型嚴謹、風格迥異的建築羣。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來在經濟活動領域對上海乃至中國的影響,使其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外灘的江面、長堤、綠化帶及美輪美奐的建築羣所構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徵的上海景觀。早晨,外灘是人們的健身的場所;白天,它是繁華熱鬧的遊覽勝地;晚上,則是情侶的戀愛天地。每當華燈初上之時,外灘各棟建築物上燈光輝煌,一座座猶如水晶宮似的,令海內外遊客讚歎不已。徜徉在這裏,我們領略着上海母親河——黃浦江的風采,遠眺着對岸浦東陸家嘴地區的新姿,感受着綠樹花壇間大都市園林的別樣風味,享受着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氣和明媚陽光。

外灘得名

黃浦江是流經上海市區最大的河流,黃浦江源頭坐落在浙江安吉龍王山自然保護區內。由於黃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響,平均每天兩次有明顯的漲潮和退潮現象,一天內的水位落差可達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關於黃浦江的源頭,以前有的説在澱山湖,有的説在太湖。但以湖泊作為江河源頭的在世界地理中很少見,況且太湖是個淺湖盆,有多方來水,不能算作完整的源。找到太湖的源頭才能找到黃浦江真正的源。經過考察考證,龍王山下的西苕溪以145公里長度、18億立方水量、280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供給量佔太湖水的70%,為太湖水源之首。龍王山為黃浦江源頭的結論便據此得出。)

在150年前,上海僅是江南沿海的一箇中等縣城,航運事業很不發達,人們沒必要、也沒能力在沿江修築堤岸,所以除東門黃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灘地。退潮時,江水聚滯在河牀中心,露出一大片灘地。漲潮時,江水又沒過河灘。黃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於江寬水急,逆水而行的船隻就須拉縴行走。幾百年來,縴夫的足跡就在黃浦江灘踩出一條曲折多彎的小道,人們稱之“纖道”,這纖道就是外灘最早的路了。

在上海的地名習慣用詞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裏”,河流的下游叫作“外”,如今天上海人習慣把虹口港上的漢陽路橋叫作“裏虹橋”,把長治路橋叫作“中虹橋”,把大名路橋叫作“外虹橋”,就是根據橋所在河流的位置來取名的。同樣,今蘇州河入黃浦江口的第一座橋叫作“外白渡橋”,依次向裏的橋也俗稱“裏白渡橋”(今乍浦路橋)、三白渡橋(今四川路橋)。如以縣城為依據時,距城近的地方稱為“裏”,距城遠的地方稱為“外”,今南市區的“裏鹹瓜街”和“外鹹瓜街”;“裏倉橋”和“外倉橋”等就是以此得名的。

進入上海縣城附近的黃浦江在陸家浜出口處形成一個急彎,於是上海人就以陸家浜為界,其上游稱為“裏黃浦”,下游稱為“外黃浦”。裏黃浦的河灘叫作“裏黃浦灘”,簡稱“裏灘”,外黃浦的灘地就叫作“外黃浦灘”,簡稱“外灘”。

1840年以後,上海作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對外開放,1845年英國殖民主義者搶佔外灘,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法國殖民者也搶佔外灘建立了法租界。自此至20世紀40年代初,外灘一直被英租界和法租界佔據,並分別被叫作“英租界外灘”和“法蘭西外灘”。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和法租界的公董局分別為它們的最高市政組織和領導機構。

租界儼然是一個主權區,西方列強以他們的方式經營、管理。建設租界,外灘就成了租界最早建設和最繁華之地。早期的外灘是一個對外貿易的中心,這裏洋行林立,貿易繁榮。從19世紀後期開始,許多外資和華資銀行在外灘建立,這裏成了上海的“金融街”,又有“東方華爾街”之稱。

於是,外灘成了一塊“風水寶地”。在外灘擁有一塊土地,不僅是財富的象徵,更是名譽的象徵。商行、金融企業在外灘佔有一席之地後,即大興土木,營建公司大樓。外灘的建築大多經過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各國建築師在這裏大顯身手,使面積不算大的外灘集中了二十餘幢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建築,故外灘又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

百餘年來,外灘一直作為上海的象徵出現在世人面前。它是上海人心目中的驕傲,它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上海的文化,以及將外來文明與本土文明有機揉合、創新、發展的卓越能力。

外灘的歷史演變

第一階段為形成期,時間從1843年上海開埠至1885年。外灘開埠之初,樓宇多為2至3層的外廊式建築。最早的建築是1849年落成的原英國領事館。

第二階段為發展期,時間從1886年至1920xx年。20世紀初被稱為“遠東華爾街”,外灘作為遠東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

第三階段為成熟期,時間從1920xx年至1937年。30年代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終成現在的規模。

新中國建立後,外灘在20世紀90年代和20xx年上海世博會前夕經歷了兩次大規模改造。20世紀90年代的外灘改造是着重解決交通功能和防汛安全問題。世博會前夕改造目地是提升外灘濱水區域的環境品質,更加凸顯了“萬國建築”的歷史文化歲月與特色,充分演繹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題,成為高品質街區和上海最具標誌性、最經典的城市景觀區域。

景點介紹

黃浦公園

曾記載着“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屈辱歷史的黃浦公園,是上海最早的歐式花園,始建於1886年,她是外灘百年滄桑的見證人。如今,上海人民英雄紀念塔屹然挺立,塔底免費開放的外灘歷史紀念館是一部中華民族百年的奮鬥史。

上海市人民英雄紀念塔

坐落在曾經是“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黃浦公園內,給人以深刻的思索,三塊槍狀塔體,寓意鴉片戰爭、五四運動、解放戰爭以來光榮犧牲的先烈永垂不朽,內涵有深刻的概括性。

浦江潮

位於黃浦公園南大門內,它是大型青銅人像雕塑。一位身軀偉岸的工人,揚着風帆迎向襲來的巨浪,奮勇搏擊。形象而動感強烈,表現出無產階級力量無比,不畏艱險,勇敢前進,氣吞山河的大無畏精神。作品主題是表彰上海工人階級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的光輝業績。

上海百年風雲大型花崗石浮雕

位於黃浦公園下沉式圓島上,浮雕全長120米,高3.8米。浮雕以寫實的手法擷取具有典型意義的歷史事件,表現了從1840年至1949年間上海人民的革命鬥爭。兩翼為裝飾性的花環圖案,象徵着上海人民對革命先烈的緬懷。浮雕可分為七組,97個典型人物,表現了先烈們偉大的鬥爭業績。

外白渡橋

聞名中外的外白渡橋(Garden Bridge of Shanghai)是舊上海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處於蘇州河下游河口,位於黃浦公園西側,架在中山東一路,東大名路之間的蘇州河河段上。是一座全鋼結構的橋樑,兩跨52.16米,寬18.3米,是上海市區連接滬北、滬東的重要通道,過橋人流量和車流量很高。

十六鋪

小東門原名“寶帶門”,門外為十六鋪。街市東臨黃浦江,西瀕丹鳳路,南達老太平弄,北至龍潭路,歷史上南側曾延伸至萬豫碼頭街。此處依水傍城,是上海的水上門户。

十六鋪上海客運總站附近新建綠苑商廈、申客飯店、龍申大酒家以及適應中高檔消費的碧玉池豪華浴室,加上一批中小旅館,總共可提供近900套客房,20xx多牀位,為過往旅客提供綜合性服務。

十六鋪LOGO於20xx年8月7日亮相,新十六鋪LOGO在20xx多份應徵作品中脱穎而出,出自一位對十六鋪具有特殊情懷的廣告設計師的設計。它的創作靈感來源於新十六鋪建築中浦江之雲、浦江之荷的造型,三條水紋揭示了十六鋪依江踞城的地理特質,新十六鋪的華麗轉身由此開始,藍色象徵了十六鋪文化底藴的深邃,水紋和新地標建築的外形巧妙結合在新LOGO標誌中,賦予十六鋪獨特的視覺識別特性。

在十六鋪630米的建築帶上,將豎起三棟體積小巧的建築,它們如同鑲嵌在黃浦江這一華麗皇冠上的璀璨鑽石,引人注目。作為十六鋪寬闊綠地與無垠江景的完美點綴,它們必將成為外灘建築典範之作。在約6.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內,三棟小樓建築面積總和僅有5000平方米,這使得項目綠化率高達52%。市民遊客停留小樓之中,能感受到徐徐江風、婆娑的樹影;閒坐空中花園般的屋頂平台,能眺望黃浦江煙波浩蕩,感歎浦江兩岸的鉅變。

外灘城市雕塑羣

城市的美應有三個組成部分:建築、雕塑和綠化。而城市雕塑又被稱為“城市眼睛”,是美化城市的重要部分。外灘城市雕塑羣由“浦江之光”、“帆”、“風”三座不鏽鋼雕塑組成,位於金陵東路外灘綠色長廊中,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浦江之光”造型別具一格,用豎向的水波和水珠形象組合,如五線譜上跳躍音符,以輕鬆歡快的旋律,演奏上海母親河黃浦江的樂曲。“帆”表現黃浦江上帆檣林立,船隊正駛向各地,外匯與旅遊業在這條經濟之河中流淌;帆與帆的連接,多曲線的漂動,增加了立體動感。"風"以鋭角和鈍角、弧線和折線,褶皺波動表現改革東風勁吹,氣象萬千。

陳毅廣場

十里南京路盡頭的陳毅廣場,新中國第一任上海市市長陳毅的塑像昂然矗立。陳毅塑像坐北朝南,用青銅澆注,高5.6米,底座用紅色磨光花崗石砌成,高3.5米,塑像再現了陳毅同志視察工作時的典型姿態,顯示他一路風塵,勤勤懇懇的公僕形象,又有和藹可親,虛懷若谷的儒將風度。每逢週末,在塑像前都將舉行隆重熱烈的廣場音樂會。

陳毅廣場湧泉:位於南京東路外灘,陳毅塑像南面。它的造型是外周正方,內圈橢圓的現代化噴水池。水柱隨着聲音噴射,時高時低,池底安裝了彩色的光源,夜晚隨着燈光的變換,條條水柱輝映出紅,黃,藍,綠的光束,為外灘增添了瑰麗的夜景。

外灘觀光隧道

外灘觀光隧道位於浦西南京東路外灘與浦東陸家嘴東方明珠之間,是我國第一條越江行人隧道,全長646.70米,20xx年底竣工。建成後,隧道的兩岸出入口由自動扶梯輸送旅客,殘疾人採用液壓電梯輸送,隧道內採用九十年代國際先進的全自動、無人駕駛、牽引式封閉車廂輸送遊客,箱體美觀、舒適、輕穎、透明度高,整個過江時間約需2.5~5分鐘,其運輸能力最高可達5280人/小時。同時,隧道還利用空間,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在隧道內演示反映人物、歷史、文化、科技、風景等各種圖案、景象及背景音樂,使過江過程帶有極強的趣味性、娛樂性和刺激性,給遊客留下美好的記憶。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 篇20

東方明珠高高聳起,一個三角形大支架架在最下面,碩大的圓球頂在三角支架上,五顏六色的彩燈閃動着她那嬌人的身軀,而又不接近平凡,使人看着舒服,可愛。再上面是三根大圓柱垂直頂立。中間夾着令人歎為觀止的觀光式電梯,柔柔的燈光映入眼簾,是那麼的明亮。再上便是眾所周知的旋轉式餐廳了,外表同樣閃爍着彩燈,可顏色卻稍淡一些,給人以美的享受。東方明珠的塔頂依舊採用燈光效果。柔和的淡黃色在黑夜的襯托下顯得格外耀眼,格外地與眾不同。從遠處看,確實是它的名字——與東方明珠相吻合,心中不禁讚歎“東方明珠”的設計師的聰明才智,讚歎他新奇的想法,讚歎他開拓創新的精神!

再向前看,黃浦江上的大遊輪氣派壯觀,船上有許多人,裏面還有豪華餐廳呢,一來就是好幾艘,把昔日的黃浦江襯托得更加美麗、大方。

“東方明珠”的對面有許多摩天高樓,其中還有全亞洲最高的摩天大樓,它有88層,高高聳立要黃浦江邊,彷彿在為它守衞呢。旁邊更是坐落着“外灘中心”它樓頂上有一朵很大很漂亮的蓮花,花冠上亮着金色的燈光。我們三口子叫它蓮花大廈,我媽媽特別喜歡它,特別喜歡那朵出污泥而不染的金色蓮花!

上海的外灘就是這樣美麗,要是想説得面面俱到恐怕一天一夜都説不全;這次上海的外灘遊給我長了不少見識,等我長大了,我一定會努力發展青陽,發展安徽,使它們變得與大都市一樣發達,甩掉貧窮落後的破帽子,讓我的家鄉成為祖國全新的一面!

上海外灘旅遊導遊詞 篇21

外灘原是在上海城廂(城隍廟)外的一處沿江灘地,舊時稱“黃浦灘”早在1843年上海開埠以後,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外灘一帶地方,於是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地為英租界,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臨江建造起巍峨參差的世界各國古典風格的建築羣,並開設了110多家金融機構,這裏成了“遠東的華爾街”,到了九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來到了上海,市政府開始對外灘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像一首美妙的五線譜一樣的外灘景區,它是由“凝固的音樂”萬國建築博覽和“流淌的樂曲”黃浦江所組成。我們各位朋友觀賞這些西方古典風情的建築羣,不僅要注意它的外部的造型美。而且要把它們視為雕塑藝術來欣賞。

在這“凝固的音樂”樂曲上,26棟建築,樓宇的高低錯落猶如鋼琴上跳動着的琴鍵,樂曲上有序曲、三個高潮、尾聲等樂章組成。

它的序曲部分由外灘防汛牆前的氣象信號台所承擔,這座氣象信號台,是“阿脱奴婆”式的古建築,它的主要功能有兩個:第一個我們各位可以看一下在它的塔頂桅杆上懸掛各形狀的標誌,這是起到天氣預報的作用,它根據徐家彙氣象台測得的氣象信息,第天五次在在桅杆上掛不同顏色的棋子,向來往的船隻告示吳淞口外的風力和海浪等氣象信息以保證航行的安全。第二個作用我們可以再觀察一下桅杆上有一隻可以上下升降的大球,第天中午11點45分,球升到桅杆一半的高度,11點55分,又將球升到頂端,12點正時,球又降到原來位置。這個目的我不説咱們在座的各位也知道是幹什麼的了吧?對了!他就是報時台。但是隨着現代化信息傳播科學的發展,各式各樣的鐘表數不勝數,它只能“退休”了。在1993年的10月份,在外灘綜合改造二期工程中,為了保護這座具有八十多年曆史的古建築,由是將它在原來的位置向東北整體的平移了20米,並且對它進行裝修,使之面貌一新。夜晚,用青白色的燈光照着,如一個巨大的通體晶瑩剔透的“玉柱”,清麗動人。

在凝固的音樂上的高潮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亞細亞大樓、上海總會、中國通商銀行大樓三幢大樓組成。由於時間的關係這裏着重給各位介紹一下上海總會,他位於中山東一路二號,建成於1920xx年,耗資45萬兩白銀。原是來是供英國僑民休閒娛樂活動的場所。大樓是文藝復興式的風格。在建築的東立面採用的是橫三段處理,又以正門為縱軸線,左右門窗裝飾圖案對稱,整幢大樓顯得和諧勻稱而且穩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3j4vz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