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江蘇導遊詞 >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精選19篇)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精選19篇)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各位到華東線的第一站南京參觀遊覽。初來乍到,大家必須很想了解這座城市。下頭請允許我向各位介紹一下。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精選19篇)

南京,簡稱寧,地處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北接遼闊的江淮平原,是江蘇省的省會。全市面積為6597平方公里,轄4縣11區,人口545萬。其中市區面積約881平方公里,人口270多萬,為中國十大城市之一。

南京是一座地理位置優越,地形獨特的城市。它三面環山,一面臨水,依鐘山而扼長江。東面和南面是以紫金山(又叫鐘山)為主體的寧鎮山脈為屏障,紫金山之西有富貴山、五台山及石頭山(清涼山)等。西北面的長江奔流而過。城內外多低丘,河湖相連,可謂山環水繞,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鐘山龍蟠,石城虎踞”之稱。

南京又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我國七大古都之一,建城已有2400多年。最早的城池為越城,是越王勾踐滅吳以後,於公元前472年所建的。約公元前356年,楚國滅越,楚威王在石頭山上築城。傳説楚威王看到南京地理形勢險要,怕日後有人在此稱王,就在獅子山北邊的江邊埋下黃金,以鎮壓王氣,稱為“金陵”,從此南京又有了“金陵”之稱。三國時的東吳,兩晉時的東晉,南北朝時的宋、齊、樑、陳先後在南京建都,這就是“六朝古都”。之後,五代時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也定都南京,這又使南京成了“十朝都會”。

南京曾有許多名稱,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有金陵、建業、建康、秫陵、白下、升州、江寧、集慶、應天、天京等,像金陵、建康至今仍被用作南京的代稱。至於南京的得名源於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津於1368年定都南京,當時南京叫應天府。朱元漳曾打算把都城遷到開封,將開封命名為北京,應天府稱為南京,之後國都雖未遷成,但“南京”一名就沿襲下來了。

遊客們:南京的歷史就介紹到那裏,下頭向大家講講南京的氣候。由於南京地處長江下游,亞熱帶向暖温帶過渡的氣候帶中,每當夏季來臨,高空受到副熱帶高壓的影響,氣流不斷下沉,氣温逐漸上升。驕陽似火,每一天地面最高温度平均值可達50”C以上,發燙的大地成了這座城市的熱源。加上南京獨特的地勢,它處於長江沿岸的河谷之中,海拔較低,起伏的山巒,猶如天然屏障,擋住了空氣的流動,阻止熱量向外發散;來自海洋上的濕潤東風和南風被東郊紫金山和東南一帶山體遮擋,使南京始終處於炎熱的高温控制下。所以南京的盛夏酷熱難熬,素有“火爐”之稱。可是今日我們看到的南京城,綠樹成蔭,尤其是東郊的中山陵景區,更是樹木葱憲,平均每個人佔有10棵以上的樹木,成為中國著名的綠色城市。這在必須程度上對南京夏季炎熱的氣候起到了調節作用。

南京的交通也十分便利。航空有祿口國際機場和大校場機場,每一天有數百架次飛機在這兩大機場起降。鐵路有京滬線和寧銅線在此接軌,異常是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的建成,直接溝通了長江南北的鐵路、公路交通,從而使“天塹變通途”。此外,滬寧高速公路、繞城公路已成為南京的主要交通動脈。由於南京地處華東地區水陸交通要衝,同時還是著名的內河港口城市,明朝鄭和下西洋的龐大船隊就是從南京港啟航,經過中國的南海諸島,跨越亞、非兩洲的。此刻的南京港,經過不斷地擴建改造,年吞吐量達3000多萬噸,成為長江沿岸的第一大港。

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南京的旅遊資源。南京已構成了以城中為核心,輻射東南西北的五條旅遊線。

城東旅遊線以鐘山風景區為主,以中山陵為中心,有明孝陵、靈谷寺、美齡宮、紫金山天文台等50多個遊覽景點。城南線以秦淮風光帶為主,以夫子廟建築為中心,東起東水關,西止西水關,有烏衣巷、李香君故居、瞻園等古蹟,此外還有中華門城堡、雨花台烈士陵園等風景點。城西有清涼山、石頭城、莫愁湖等景觀,構成山、水、城、林交融一體的景觀特色。城北的珍珠泉度假區,距市區11公里,是南京地區唯一的省級旅遊度假區,南京長江大橋也在城北。城中景區有著名的玄武湖,山城環抱,碧波盪漾,景色十分秀麗,此外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

各位遊客:講到這兒,我們能夠把南京這座城市特色作一概括,那就是“古、大、重、綠”四個字。“古”,是指南京是中國的七大古都之一;“大”,南京是中國的十大城市之一,有中國最大的河流——長江,還有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城牆;“重”,南京在歷史上、地理上都佔有重要的位置;“綠”,南京植被良好、綠化先進,是中國數一數二的綠色城市。所以,南京這座城市的特色又可用兩句話來概括,即:梅紅松綠市,虎踞龍盈城。

遊客們:南京概況就介紹到此,下頭就讓我們走進這座“六朝古都”,去細細領略她的“秦淮風韻”吧!

古話説:百聞不如一見,所以期望各位有空去南京看看,我想必須會讓你有一個好的印象.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2

人們常説:不到故宮、長城就等於沒去過北京;不到外灘船遊浦江、登東方明珠或金茂大廈就等於沒去過上海;不長到西湖、宋城就不知杭州的千年風情;那麼不到中山陵你就等於白來了一趟南京。大家都是大老遠出來旅遊的,有的以前也許來過,有的以後可能再來,還有的可能旅遊完這一趟以後就不會再來了,所以期望大家能多看一看其中的經典精華少留一些遺憾。

説起中山陵,當然要提到它的主人——偉大的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孫先生本名孫文,字逸仙。因為他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曾用過“中山樵”的化名,所以他在國內被尊稱為孫中山先生。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於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個農民家庭。他先後求學於檀香山、香港等地,畢業後在廣州、澳門等地行醫。之後他棄醫從政,並於1905年在日本組織中國同盟會,被推舉為總理,提出了“驅除按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著名綱領,及三民主義學説。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後,孫先生被十七省代表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於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職。此後,經歷了“袁世凱竊國”“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等風風雨雨,1921年他在廣州就任中華民國十分大總統。在1924年1月廣州召開的中國國民政府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將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同年11月他應馮玉祥之邀抱病北上討論國家大計,終因積勞成疾,於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中山陵的墓址是孫先生生前選定的。你們也許會問;孫先生出生於廣東,逝世在北京,畢生為革命奔波於各地,為什麼要選擇南京作為自我的長眠之地呢據説,早在1912年孫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時,靈谷寺的住持和尚就曾向他推薦過這塊“前臨平川,後擁青嶂”的風水寶地。當年3月31日,中山先生為求南北和平統一,毅然辭去總統之職。4月初的一天,他與胡漢民等人到明孝陵一帶打獵,來到現陵墓所在地休息。孫先生環顧四周,對左右説,我將來死後,想向國民求得這塊土地以安葬。當然,紫金山的氣勢風水還不是孫先生作此決定的根本原因。孫先生臨終前囑咐:“吾死之後,可葬於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所以,儘管孫先生在南京停留時間並不長,但南京對於孫先生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他選擇南京紫金山為墓址,從根本上説,是為了紀念辛亥革命,激勵革命同仁。

中山陵是由年輕建築師呂彥直設計的鐘形圖案。於1926年3月12日孫先生逝世一週年之際,舉行了奠基典禮。歷時3年多,耗資150萬銀元,中山陵最終在1929年春竣工。令人惋惜的是,建築師呂彥直在主持建陵過程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不幸與孫先生一樣身患肝癌,在工程臨近尾聲時病逝,年僅35歲。1929年6月1日舉行奉安大典,孫先生的遺體從北京運到南京。從此60餘年,孫先生一向長眠在那裏。中山陵的建造能夠説是南京城建設史上的一件大事。當年為了迎接孫先生靈樞,南京修築了第一條柏油馬路——西起中山碼頭,東至中山門,長達24裏的中山路。直到今日,中山路依然是南京最主要的交通幹道之一。同時改造翻修了明代城門朝陽門,並改名為中山門。在中山門到中山陵之間還修築了一條陵園路。

大家此刻所在的即是中山陵前的半月形廣場。請朝南看,廣場正南是一座八角形石台。台上那尊雙耳三足的紫銅寶鼎,重5000公斤,高4.25米,腹徑1.23米,是中山陵紀念性裝飾之一。此鼎鑄於1933年秋,由廣州中山大學全體師生和戴季陶捐贈。鼎一面鑄有“智、仁、勇”三個字,是中山大學校訓。鼎內豎有一塊六角形銅牌,上刻戴母手書《孝經》全文。由廣場踏階而上,迎面是一座四楹三闕門的沖天式石牌坊。這座牌坊建於1931~1933,高12米,寬17.3米。建坊用的都是大塊福建花崗巖,但採用的卻是中國傳統木結構形式。大家抬頭能夠望見坊額正中金光閃閃的“博愛”兩字。這兩個字是孫先生的手跡,原出自唐韓愈《原道》“博愛之為仁”一語。據説孫先生生前最愛題這兩字送人。孫先生畢生以偉大的博愛精神致力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為民族的獨立自由奮鬥不息,能夠説“博愛”二字正是對他一生的高度概括和最好寫照。

由博愛坊向前走,是一段長480米,寬數十米的墓道。中山陵的整體設計,突出中國的傳統風格,莊嚴肅穆,獨具特色。為了體現孫先生的崇高偉大,中山陵沿用了古代依山為陵的慣例,將墓室築於海拔約160米的全陵最高處。此外,整個陵區的建築植被講求中軸對稱,更給人以法度莊嚴之感。請大家向前看,朝北順坡而上,依次有陵門、碑亭、祭堂和祭堂後的墓室等建築。而墓道兩邊的這些雪松、檜柏、銀杏、紅楓兩兩相對,代替了古代慣用的石人石獸,象徵着孫先生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質。雪松是世界四大觀賞樹種大一,現已成為南京市的市樹。

墓道盡頭是平台。根據呂彥直的設計,整個陵墓平面為“木鐸”形。鐸,就是平常我們説的大鈴擋。在古代它是用來宣佈政教法令和戰爭令的。鐸的聲音宏亮,並且傳得很遠,有“使天下皆達道”的喻義。陵墓選用這樣一個圖式,讓人不禁想起孫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名言,其用意也正在警示後人。那裏的平台廣場就是當年呂彥直設計的”自由之鐘”的下緣。這座宏偉的三拱門,是陵區的正式開端。它高16米,寬27米,進深8.8米,也是用福建花崗巖築成的。中門橫額上是孫中山手書“天下為公”,出自《禮記.禮運》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意思是説國家政權不是哪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老百姓的天下。這是孫先生畢生奮鬥的夢想,也是他所倡導的三民主義的極好註解。

過了陵門便是碑亭。亭正中這塊9米高的巨碑上,刻有國民政府元老譚延闓手書的“中國國民政府葬總理孫先生於此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24個餾金顏體大字。當初討論立碑時,計劃由汪精衞、胡漢民等人分別撰寫銘文、墓誌銘等。可花了兩年時間也沒寫出來。大家都認為先生的思想功績是文字所無法概括的、於是索性不寫銘文,改用此刻的形式。出碑亭,迎面石階層層疊疊。南京人常説中山陵的台階像是盧溝橋的石獅子——數不清。所以來這兒遊覽的客人常常要問:中山陵究竟有多少級台階呢各位朋友,大家不妨也來數數看吧。

來到臨近頂端的平台,能夠看見一對大銅鼎,上刻“奉安大典”字樣,是當時上海政府捐贈的。大家仔細看,會發此刻左邊那個鼎下頭有兩個洞。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先這是1937年末日軍攻佔南京時向中山陵炮擊造成的,這兩個洞就是當時留下的彈洞。如今雖時過境遷,但這兩個彈洞仍時時提醒我們莫忘國恥。距此不遠的前方還有一對仿古青銅鼎,那是由孫先生的兒子孫科一家敬贈的。

大家登上頂台,由此既可鳥瞰,更宜遠眺。置身此間,背倚巍巍鐘山,耳聽陣陣松濤,更覺偉人的浩然正氣與大自然同存。祭堂處在鐘山半山腰,從博愛坊到祭堂總共有392級台階,高差約70米,平面距離700米。如從碑亭數起則有290級台階。建築師為避單調,將這392級台階分作10段,每段1個平台,總計有大小10個平台。更妙的是,從下向上看時一望到頂,石階連綿不斷,不見平台;而各位此刻朝下看時,卻反而不見台階,只見平台了。這392級的數字並非巧合,而是暗喻了當時全中國三億九千二百萬同胞。一路登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對中山先生敬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此刻大家應對的就是祭堂和墓室,這是陵墓的主體部分。當年呂彥直督建至此,就因身患絕症而逝,常令後人發出“出師未捷身先死”之歎。祭堂是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築,長30米,闊25米,高29米,四周有堡壘式的小建築物,並有兩座高12.6米的華表拱衞。祭堂屋頂為重檐九脊,上覆藍色琉璃瓦,外牆全用香港花崗巖砌成。祭堂門額上有“民族”“民生”“民權”陽文篆字,這是孫先生從事革命活動最基本最概括的指導思想。居中的“民生”門相上端,又有孫中山手書的“天地正氣”四字直額。

請各位跟我進入祭堂。祭堂內部以雲南產白黑色大理石鋪地。堂內有直徑0.8米的黑色石柱12根,四周牆壁下嵌黑色大理石。大家能夠看見東西兩壁上所刻的孫中山手書《建國大綱》全文。整個祭堂以黑白藍色為基調,均為中國傳統孝色。而鑲嵌彩色玻璃的內窗,在陽光照射下卻顯出另一番西洋風味。如此中西合壁的風格,正與孫先生融貫中西的精神氣度相契合。祭堂正中是孫中山着長袍馬褂的石刻全身坐像。像高4.6米,底座闊2.1米。這座雕像是當時世界著名的法籍波蘭雕刻家保羅.阿林斯基受孫中山葬事委員會之託,用意大利白石雕刻而成,並於1930年從巴黎運至中山陵的,全部造價150萬法郎。坐像下四面的6幅浮雕是截取了孫先生從事革命活動的6個片斷。它們分別是“如抱赤子”“出國宣傳”“商討革命”“國會授印”“振聾發聵”和“討袁護國”。

經過祭堂來到墓室。墓門分兩道,第一道是兩扇美國產的紫銅保險門,門上的門釘和銅環上的神獸(椒圖)極富中國傳統特色。門楣上刻“浩氣長存”橫額,取孫中山為黃花崗烈士墓所書手跡。第二道門為獨扇銅門,上刻張靜江所寫“孫中山先生之墓”七個篆字。

墓室是半球形封閉建築,頂呈西式穹隆狀,以馬賽克鑲成國民政府黨徽圖案。室內圓形,鋪以大理石,直徑約18米,高11米,四壁以淡紅色大理石貼面。正中的圓形大理石壙,直徑4.33米,深1.7米,四周圍是1米高的白色大理石欄杆。壙內墓穴上安放着孫先生穿中山裝的大理石卧像,這是捷克雕塑家高琪按孫先生的遺體形象所作。孫先生的紫銅棺就安放在卧像下5米左右處。為什麼祭堂內的坐像身着長袍馬褂,而那裏卻改穿中山裝了呢原先當年國民政府內左右兩派矛盾尖鋭,以蔣司令為首的右派主張塑像穿長袍馬褂;而左派則主張穿中山裝。兩派意見不合,結果各搞各的,就出現了上述情景。各位朋友,孫先生的遺體究竟是否還在中山陵,這是每一位來那裏的遊客最關心的問題。事實上,自孫先生逝世後,他的遺體的確是歷經磨難。1925年3月12日孫先生逝世時,他的遺體經過防腐處理,暫時被安置在北京香山碧雲寺。1926年,被北伐軍打敗逃到北京的軍閥張宗昌,把失敗的原因歸咎為孫先生的遺體壓住了他的風水。於是他打算要焚化遺體。後經愛國將領張學良派兵保護,遺體才得以保存,但已受到空氣侵蝕。1929年5月28日靈柩由津浦鐵路從北京運抵浦口,6月1日運達中山陵。奉安大典儀式完畢後,即用水泥將靈柩澆入壙中。墓穴用花崗巖墊底,

四周建隔牆,紫銅棺下有一特製楠木墊,棺上有一層密封着的水晶透明板。當年公祭時,站在石壙邊,扶欄即可瞻仰中山先生遺容。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政府曾準備將遺體運往重慶;解放戰爭後期,蔣司令又曾想將遺體遷往中國台灣,但由於爆破墓穴勢必會損壞遺體,因而受到工程界愛國人士和國民政府左派的極力勸阻,最終使遺體得以安然保存至今。

沿祭堂外廣場兩側後壁有一道門,通向墓堡公園。中為墓室寶頂,呈覆鐘形。墓堡後牆設有“中山陵建設史料展”,近200幅珍貴歷史資料展現了中山陵的建設和中山先生的遺體奉安全過程。

除了陵墓主體建築外,中山陵周圍還有一些紀念性建築設施。包括藏經樓、音樂台、光化亭、行健亭、仰止亭、流徽榭等等。它們大多是1929年奉安大典後,各界人士和海外僑胞友人捐款修建而成。另外,位於梅花山頂的博愛閣,是一位台灣同胞捐資興建的,於1993年11月12日孫先生誕辰127週年時落成。

孫中山先生的一生都在為革命事業奉獻着。解放後,中山陵受到國家高度重視,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作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的中山陵每年接待着來自世界各地的無數炎黃子孫與國際友人。人們懷着對中山先生偉大精神的崇敬與景仰來到那裏憑弔拜謁。在兩岸統一成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的今日,應對目前海峽兩岸的現狀,海內外炎黃子孫都衷心期盼着祖國統一、繁榮昌盛的那一天早日到來。彼時彼刻,倘若孫中山先生泉下有知,必會含笑長眠的。

多謝大家!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們中華旅行社全體員工對大家來到我們南京光觀遊覽表示熱忱的歡迎,在這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王,大家在接下來的行程當中稱呼我小王或者王導就能夠了。我會本着賓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宗旨為大家盡心盡力的去做好服務工作,同時呢,也期望我的工作能夠得到各位的配合與支持,從而促進我們服務質量的提高,使大家能夠玩的愉快,走的順利。

南京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完美山水正期待您的領略,秀麗風光正等待您的欣賞。願此次的南京之旅能夠成為您的度假天堂。在那裏預祝各位在接下來的行程當中玩的開心,玩的順利。稱心而來,滿意而歸。

南京簡稱“寧”,地處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北切遼闊的江淮平原,他是江蘇省的省會,全省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同時也是長三角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及長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之一。南京面積6598平方公里,人口近800萬,氣候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所以氣候温和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南京是三面環山,一面臨水,依鐘山而扼長江,山環水繞,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鐘山龍盤,石城虎踞”之稱。

南京的歷史也是十分悠久,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素有“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的美譽。三國時的東吳,而後的東晉、宋、齊、樑,陳都相繼在此定都,所以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而後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又相繼在此定都,所以南京也被稱為十朝都會。

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同時又是一座嶄新發展的城市。南京也是我國東部的綜合型工業基地,支柱性產業有電子業、汽車業、石化業、鋼鐵業和電力業,南京又是國家級園林城市、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衞生城市等。南京有世界文化遺產的明孝陵,以及中山陵,夫子廟等全國5A級風景旅遊區及多個4A級景區,同時還有兩百多處景點,數額眾多南來北往的遊客到此觀光遊覽。所以南京是一個集山、水、城、文為一體,充滿經濟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環境優美的現代化中心城市,是一座融古都特色與現代禮貌為一體的濱江城市。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4

南京以“博愛之都”聞名海內外,是江蘇省的省會城市,全省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全市面積65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800萬人,下轄11區2縣。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的中心地帶,主要是丘陵盆地地形,城區附近東有紫金山,西有清涼山,南有牛首山,北有棲霞山。紫金山由東向西延伸,從南京城中橫穿而過,使南京城南城北構成了兩條水系,南為秦淮河,北為金川河。除此之外,還有玄武湖和莫愁湖宛如兩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南京的城東和城西。山與水的交織,共同造就了地形險要,山水壯麗的南京城。

由於南京城山環水繞,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命范蠡最早在此建城,也就有了南京的第一個名字“越城”。從越城算起,南京的建城史已有近2500年。古城南京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藴,位列我國四大古都之一,在此定都的朝代有:東吳、東晉、南朝時的宋、齊、樑、陳、以及之後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故而南京又被稱作“六朝古都”、“十朝都會”。歷朝歷代為南京留下了許多名字,如:金陵、秣陵、建鄴、建康、蔣州、江寧、昇州、集慶、應天、天京等,有些名字作為南京的地名沿用至今。南京的得名來源於明朝初年,當時的南京叫應天府,朱元璋以往打算把都城遷到開封,將開封命名為北京,應天府稱南京,之後國都雖然沒有遷成,可是南京的名稱卻一向保留下來。

中國的近代史從南京開始,也在南京結束。1842年,清政府在南京下關的江面上與英國侵略者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標誌着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的全新時代。

今日南京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管道等運輸方式齊全,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已開通覆蓋國內45個城市以及韓國、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地在內的國內外航線。南京港地處長江下游黃金水道,目前通航五大洲近50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南京市實施了規模空前的城市建設,南京第二長江大橋、南京第三長江大橋、玄武湖隧道、九華山隧道、賽虹橋立交橋、華東最大的雙橋門五層立交等均已建成通車,大大提高了城市的交通本事,進一步優化了南京的投資環境。

南京是我省惟一跨江發展的城市,在我省沿海、沿江、沿線開放格局中處於樞紐位置,是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和全國六大通訊樞紐之一。目前已構成了以“電子、石化、鋼鐵、汽車”四大支柱產業。

近年來,南京外向型經濟成果顯著,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三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明顯增加。金陵石化、南汽集團、熊貓電子等著名企業實力雄厚、產品暢銷國內外,蘇寧集團已經成長成為中國零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龍頭老大,在業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同時,南京還是全國高等教育和科研重鎮,科教實力雄厚,綜合實力僅次於北京、上海。教育、科技的發達,為南京城市經濟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南京城市品牌眾多,多次被評為全國十佳衞生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十佳城市、全國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環保模範城市等稱號。南京的綠化水平全國聞名,森林覆蓋率到達23%,森林與城市綠地在改善環境和調節氣候方面起到了進取作用。南京的市樹是雪松,市花為梅花。

説到咱們南京,不得不提的就是與“吃”、“喝”、“玩”、“穿”相對應的四大特產:鹽水鴨、雨花茶、雨花石和雲錦。鹽水鴨皮薄肉嫩、口味鮮美,是受到中外遊客普遍歡迎的著名特產。雨花茶是中國的十大名茶之一,茶葉條索緊直、形似松針,茶水色香味俱全。雨花石是在特定地質條件下構成的,紋理優美、象形絕倫,是文人雅士的珍愛之物。雲錦是明清兩代的貢品,色彩豔麗、燦若雲霞,與蘇州宋錦、成都蜀錦齊名。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南京豐富的旅遊資源,東以鐘山風景區為主,囊括了中山陵、明孝陵、靈谷寺以及“水上明珠”玄武湖;西以石城風景區為看點;南以著名的秦淮風光帶為主打,實乃南京城的民俗風情薈萃之所;北以沿江風景區為主,包含了長江大橋、閲江樓和靜海寺等景點;這四個景區繞南京主城一週,彼此之間相互聯結,由明代城牆蜿蜒貫穿其中,交錯構成了名揚中外的明城牆風光帶。

集山、水、城、文為一體的南京,山川形勝,虎踞龍蟠,襟江帶湖,大氣磅礴,城牆巍峨,經濟發達,文化繁榮,林木蒼翠,正以博大的胸懷迎之後八方來客。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們,你們好!歡迎各位到南京參觀遊覽。初來乍到,大家必須很想了解這座城市。下頭請允許我向各位介紹一下。

南京,簡稱寧,地處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北接遼闊的江淮平原,是江蘇省的省會。全市面積為6597平方公里,轄4縣11區,人口545萬。其中市區面積約881平方公里,人口270多萬,為中國十大城市之一。南京是一座地理位置優越,地形獨特的城市。它三面環山,一面臨水,依鐘山而扼長江。東面和南面是以紫金山(又叫鐘山)為主體的寧鎮山脈為屏障,紫金山之西有富貴山、五台山及石頭山(清涼山)等。西北面的長江奔流而過。城內外多低丘,河湖相連,可謂山環水繞,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鐘山龍蟠,石城虎踞”之稱。

南京又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我國七大古都之一,建城已有2400多年。最早的城池為越城,是越王勾踐滅吳以後,於公元前472年所建的。約公元前356年,楚國滅越,楚威王在石頭山上築城。傳説楚威王看到南京地理形勢險要,怕日後有人在此稱王,就在獅子山北邊的江邊埋下黃金,以鎮壓王氣,稱為“金陵”,從此南京又有了“金陵”之稱。三國時的東吳,兩晉時的東晉,南北朝時的宋、齊、樑、陳先後在南京建都,這就是“六朝古都”。之後,五代時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也定都南京,這又使南京成了“十朝都會”。

南京曾有許多名稱,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有金陵、建業、建康、秫陵、白下、升州、江寧、集慶、應天、天京等,像金陵、建康至今仍被用作南京的代稱。至於南京的得名源於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津於1368年定都南京,當時南京叫應天府。朱元漳曾打算把都城遷到開封,將開封命名為北京,應天府稱為南京,之後國都雖未遷成,但“南京”一名就沿襲下來了。

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南京的旅遊資源。南京已構成了以城中為核心,輻射東南西北的五條旅遊線。

城東旅遊線以鐘山風景區為主,以中山陵為中心,有明孝陵、靈谷寺、美齡宮、紫金山天文台等50多個遊覽景點。城南線以秦淮風光帶為主,以夫子廟建築為中心,東起東水關,西止西水關,有烏衣巷、李香君故居、瞻園等古蹟,此外還有中華門城堡、雨花台烈士陵園等風景點。城西有清涼山、石頭城、莫愁湖等景觀,構成山、水、城、林交融一體的景觀特色。城北的珍珠泉度假區,距市區11公里,是南京地區唯一的省級旅遊度假區,南京長江大橋也在城北。城中景區有著名的玄武湖,山城環抱,碧波盪漾,景色十分秀麗,此外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

各位遊客們。講到這兒,我們能夠把南京這座城市特色作一概括,那就是“古、大、重、綠”四個字。“古”,是指南京是中國的七大古都之一;“大”,南京是中國的十大城市之一,有中國最大的河流――長江,還有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城牆;“重”,南京在歷史上、地理上都佔有重要的位置;“綠”,南京植被良好、綠化先進,是中國數一數二的綠色城市。所以,南京這座城市的特色又可用兩句話來概括,即:梅紅松綠市,虎踞龍盈城。

遊客們,南京概況就介紹到此,下頭就讓我們走進這座“六朝古都”,去細細領略她的“秦淮風韻”吧!各位遊客,我的文章雖是轉載的但我學旅遊的心是最真的,古話説:百聞不如一見,所以期望各位有空去南京看看,我想必須會讓你有一個好的印象。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6

新年期間,我外婆 帶我、表哥、表哥的外婆、外公 一起去華僑城的錦繡中華民族村去玩。

我們來到了錦繡中華的大門前,我和哥哥跑到門口旁邊的一家小店裏。我和哥哥一起看店裏的東西,我和哥哥都想要一架縮小型望遠鏡。因為價格太貴,我們就一起用一架望遠鏡。

我們進去以後,有一片巨大的廣場,我們玩着玩着,最後連表演都忘了,是爺爺提醒我們的。然後我們就去看藏族的表演。一路上有許多的美食小鋪。我和哥哥都忍不住了,我要了一串雞蛋燒烤和一串棉花糖,哥哥要了兩串烤魷魚,我們就開開心心的過了美食街。

到了藏族的表演場地時,表演已經開始了。我們一邊看錶演,一邊鼓掌。演出結束了,觀眾們有的叫、有的喊、有的鼓掌。

我們接下來去了吊橋,我們看見好多人都提心吊膽的,深怕自己掉了下去。哥哥明明知道我很害怕,還故意讓橋動。整個橋上的人都緊張地抓住橋繩,包括我。突然我看見有一個人從橋上飛了過去,我還以為我眼花了。我去問外公,外公説那是有人在玩溜索。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7

石空寺又名大佛寺,位於中寧縣西北的石空山南麓,《甘肅新通志稿》載其造於唐代,“寺內造像皆唐制”。西夏、元代重修增制。這裏原有上中下三寺,13個洞窟。

現存最大的洞窟是九間沒樑寺洞,面寬12.5米,進深7.4米,高約25米。洞窟內竟無一根樑柱,俗稱“九間沒樑寺”。

寧夏第一座以清代仿古建築羣為主體的小型園林――寧園,於1987年國慶節期間落成。

寧園位於銀川市解放東街南側。從西門進園,便進入盆景區。主要區由“興慶殿"、“沁茗"閣、碑、廊及水池組成。“興慶殿"是園中最高大的殿宇。殿內壁畫“西夏風雲"藝術地再現了我國曆史上西夏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及風土人情。“興慶殿"前的方型水池中置漢白玉石雕“哪吒鬧海"。“興慶殿"左側是捲棚式仿古建築“沁茗"閣,右側則是一個四角由重檐亭和一個六角亭連接的曲折碑廊,名“翰墨"。廊壁刻有_、董必武及區內外書法家的作品。東區的北面是一組大型假山,有池塘、藤架、花池、供遊人活動休息。

近幾年,為了發掘被淹埋的文化藝術寶藏,自治區和中寧縣人民政府對石空寺石窟進行了清理和修理工作,大部分石窟及寺院已整修和重建。

石空寺始建於何時,尚難明確論斷。據明代史料記載,稱其為“元故寺"。對於石窟的開鑿年代,歷來有唐、西夏、元三種傳説。今天從窟室的形制和風格看,以始鑿於唐代的可能性最大。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8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小青島。小青島位於膠州灣入海口北側的青島灣內,海拔僅為17.2米,面積也只有0.012平方公里。該島小巧如螺,山巖俊秀,林木葱蘢,因此得名小青島。德國佔領青島時,將小青島命名為“阿克那島”,日本佔領青島時將它命名為“加騰島”。20世紀30年代初開闢為“小青島公園”。

大家看我們眼前的攔海大堤,是20世紀40年代日本佔領青島時修築的,長720米,將小青島與海岸連接。島上最高處有一座白色燈塔,是1920xx年(光緒二十六年)德國人修造的。塔身全部由大理石構築而成,塔高15.5米,呈八角形,塔內裝有反射鏡,並以牛眼形旋轉式反光燈發光。1997年更換為西班牙製造的航標燈,原燈送到秦皇島航標博物館收藏。這座燈塔海上射程15海里,是海上過往船隻進了膠州灣的重要航標。每當夜晚降臨,島上燈塔紅光閃爍,勾勒出青島一大勝景——“琴嶼飄燈”。

小青島又名“琴島”,因為從高處俯看,形狀非常像一把古琴卧在海面上。大家看眼前的這座雕塑,一位年輕女子手撫豎琴眺望大海,她就是“琴女”。

關於“琴女”,還有一個悽美的故事。傳説在很久以前,天上有一位會彈琴的仙女,看上了島上一位青年漁民,就偷偷下凡與他結為夫妻。每天早上丈夫出海捕魚她就在家中織網,傍晚時分,她就站在海邊彈琴,讓丈夫尋着琴聲歸航。玉皇大帝知道後大為震怒,讓海龍王興風作浪,將小夥子的般掀翻了。琴女一直在海邊彈着琴等丈夫歸來,一等就是幾十年,頭髮白了,眼睛也瞎了,丈夫再也沒有音訊。人們為紀念琴女便塑造了這座雕像。

站在小青島上看青島,碧海藍天相輝映,半城綠樹半城樓,唯美絕倫。

前人寫了一首描繪小青島風情的詩,1949年後,被多種旅遊類書刊收錄:“領略青山不在多,水中一島小如螺,雲鬟別有飄蕭態,似向風情浴晚波”。

棧橋

各位朋友們,都説天安門是北京的象徵,外灘是上海的象徵,棧橋就是我們青島的象徵,是青島人的驕傲。它位於青島灣,全長440米,寬8米,由海岸前伸入海,20世紀30年代,棧橋“回瀾閣”曾以“飛閣回瀾”這個名字名列青島十大景觀之首。馳名中外的青島啤酒的商標便是以棧橋為圖案設計的。

棧橋有着100多年的歷史,她身上既刻錄了青島的屈辱歲月,也記載了1949年後青島的建設與發展。1891年,青島(膠澳)建置。1892年,清政府委派登州鎮總兵章高元帶官兵駐紮青島,為了裝卸軍用物資和供北洋艦隊的艦艇停泊,建了兩座碼頭,其中一座就是現在的棧橋。原棧橋長200米,寬10米,是中國工程師自己設計的,也是青島港最早的碼頭建設。棧橋是當時唯一的一條海上“軍火供給線”,也就是説,誰控制了棧橋,誰就控制了膠州灣。

1 897年,德國以演習為名,從棧橋所在的青島灣登陸,武力佔領青島,棧橋成為德軍侵佔青島的見證。德軍佔領後,重修棧橋,但仍為軍用碼頭。1920xx年,大港第一碼頭建成後,棧橋逐漸失去它作為碼頭的歷史使命,開始向遊人開放。1931年,南京國民政府出巨資重建棧橋,橋身加長到440米,橋南端修建了半圓形的防浪堤,上面修建了具有民族風格的回瀾閣,棧橋從此成為中國第一景。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多次撥款修棧橋。1985,1998年都對棧橋進行了大規模整修。20xx年,包括棧橋內的海濱風景區,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AAAA級風景區。

從棧橋橋頭往回走,看到的是一幅充滿浪漫歐陸風情的城市畫卷。正如康有為先生描寫的“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梁實秋的“觀壯闊波瀾,當大王之雄風”。

回瀾閣

遠處的“回瀾閣”三個字由著名的書法家舒同所寫。最初由原青島市長沈鴻烈題寫,被日本二次佔領青島期間掠往日本,放在日本東京陸軍博物館內展出,以顯示侵華戰爭的“功績”。此閣為二層八角涼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蓋,閣上四周為玻璃窗,有“一窗一景,一景一畫”之説。

棧橋周邊景點

回頭看與棧橋呈一條直線就是中山路,是青島市的一條老商業街,有100多年的歷史。1920xx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稱為中山路。全長1300多米。曾經與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並稱中國十大商業街。正在規劃重建中,預計抽獎6個億。中山路上那座最高的建築就是“百盛商廈”。1998年9月開業。豎務院首批全國18家合資零售企業之一。同青島第一百貨公司與馬來西亞金獅集團合資興建,投資7.8億元。商場面積5萬平方米,當時稱為“齊魯商業第一樓”。棧橋西邊這片沙灘是市內面積最小的第六海水浴場。因為在市中心,周圍環境優美,也有很多人到此游泳。右邊的山東省國際貿易大廈是20世紀90年代課是魯第一高樓。1991年1月動工,12月封頂,運用新技術,新材料,創造了4.5天建一層的當時全國最快記錄。旁邊那座藍色玻璃牆的高樓是青島海關大樓。雖然以青島命名,但卻是山東口岸進出境監督的總管理機關,下轄濟南,淄博,煙台,威海等十多個海關,是中國北方的三大海關之一。大樓建於1992年,自1997年開始連續多年監管的進出口貨運量名列全國第一。再看海面上那個徒刑奇特的建築叫做海上皇宮。整座建築由幾個四分之一的圓體組成,是青島餐飲特一級店。遠遠看上去宛如一顆懸浮於海面的明珠。遠處這個小島叫做“薛家島”。原來是一個荒僻的小島。明朝初年,島上漁村裏有一姓薛的人家出了一員大將叫薛祿,從此逐漸發展成為規模較大的漁村,改名為薛家村,之後又改名薛家島。面積2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8公里在,有青島最長的沙灘——“金沙灘”。我們左後方是泛海名人大酒店,典型德國古典式建築,原德國青島大飯店旅遊部。1993年建成,德皇帝威廉二楊的弟弟亨利親王多次下踏於此。當時俗稱“亨利親王大飯店”。

八大峽:東鄰棧橋和太平路,北臨貴州路,區內有八條路以我國著名的八個峽谷命名,故稱“八大峽”(三門峽,劉家峽,青銅峽,龍羊峽,明月峽,紅山峽,瞿塘峽,西陵峽)。西陵峽是瀏覽八大峽的主要通道。八大峽原為團島灣內兩大礁石區。後築堤填海成陸,佔地56公頃。1985年起開發,20世紀90年代初建成新式建築樓羣。與老城區相比,八大峽充滿了一派現代氣息。

中苑海上廣場:由山東中苑集團公司投資興建,1996年建造,為大型現代化綜合旅遊項目。中苑國際旅遊港,由兩層總長2285米環形觀光棧橋和萬噸級多用途碼頭組成,豎內最大的旅遊客運專用碼頭。

“中苑號”遊樂船,長120米,共6層,由俄羅斯的一艘大型無動力海上浮動兵營發行裝修而成,是一座功能齊全的“海上酒店”。

沿雙層棧橋走向海洋深處,在未來二期建設規劃中要建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中苑海上衞雄光塔。是一座科技,餐飲住宿,休閒娛樂,觀光購物於一體的青島 樗性建築之一。

小魚山

我們接下來要瀏覽小魚山公園,小魚山海拔並不高,只有61米,但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前臨大海,背倚青島老城區,因此被譽為售賞青島近海全貌的最佳制高點。德軍侵佔青島時(1897年),發現了這一地理優勢,便在山頭號修建了堅固的炮台,這座餱台在日德青島之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成為德軍最後一個掛白旗的炮壘。

小魚山位於萊陽路東端的魚山路上,是島城十大山頭園林公園之一。這裏曾是會前村漁民曬漁網、晾魚乾的地方。小魚山原是一座無名的山頭,因山前的路是根據山東東阿縣一座佛教名山“魚山”命名的,小魚山因此路而得名。小魚山公園佔地2.5公頃,於1985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青島的十大景點之一。

我們從小魚山的大門拾階而上,看到的這個亭子是一個挑檐式的六角亭,因在亭內可以看到碧盪漾的匯泉灣,故得名“碧波亭”。它的匾額“碧波”二字是由著稱的國畫藝術大師吳作人書寫的。站在這裏,大家看遠處的山頭上有三棟紅色蘑菇樓宛如三柄熊熊煅燒的火炬,那就是信號山公園。在半山腰綠樹叢中的那棟別具特色的建築是青島迎賓館,原是“德國總督府官邸”,俗稱“提督樓”。它是德國威廉時代的典型建築式樣與青年風格派手法相結合的德式建築,被中外友人讚譽為世界珍貴的建築“標本”,我們稍後會詳細介紹。大家看右下方有兩棟民族式建築,一座形如城樓,一座貌似宮殿,那裏原是青島海產博物館,現在是青島海底世界。

接下來看到的這座三層的八角閣叫“覽潮閣”,“覽潮閣”匾額的三個字也是由吳作人題寫的,閣高18米,登閣遠眺,可以充分領略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獨特風貌。在覽潮閣上觀賞海月,也別有一番情趣,尤其是到了農曆中秋時節,一輪明月躍然星空,使人頓生“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之感,這也是青島十大景觀之一“魚山海月”。大家再看這個覽潮閣的裝飾圖案,都是魚。在我國古代,大部分建築都以龍鳳為裝飾,這裏也體現了小魚山的特色。

現在看到的這個白色雪花石浮雕是小魚山的山標,它由現代的“小”,“山”字和古老的象形文字“魚”字組成,周圍是黑色的大理石線刻文字壁畫,突出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漁獵的生活場景。

來到小魚山不僅可以看到青島風貌,釉彩壁畫也是一絕。我們看到的這幅是釉上彩壁畫“八仙過海”,它是由中央工藝美 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79級物藝系的師生共同創作,畫稿曾獲得全國美展一等獎。

轉過彎來看到的這幅釉下彩壁畫是“蒲松齡宇宙”,作品描繪了蒲松齡故居及“畫皮”,“嶗山道士”,“促織”,“席方平”等聊齋故事情節,還為小魚山添了幾分神祕色彩。

現在,我們所在的這座亭子叫“擁翠亭”,在這可以看到遠近葱鬱的山巒風光而得名。亭子的匾額也是由吳作人題寫的。

大家再看,山下這一片沙灘是第一海水浴場,它是青島市區面積最大最熱鬧的一處沙灘。浴場座匯泉王朝大酒店,是青島第一家合資飯店,由香港嚴正聲明酒店管理集團管理,是一家五星級酒店。酒店後面是天泰體育場和匯泉廣場。旁邊那個公園是青島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中山公園。建有高塔的那座山是太平山,海拔116米。此塔是中國奧運觀光塔,也是青島廣播電視塔。塔高232米,是青島建置百年的新標誌之一。

到這裏大家就把青島老城區的全貌盡收眼底了,接下來的自由活動時間,您可以免費登上覽潮閣,看看如畫的前海灣,感受青島的涼爽海風。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9

虎跳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峽谷,以奇險雄壯著稱於世。分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3段,多處險灘,江水在玉龍、哈巴兩座雪山的夾峙下奔流向前,氣勢不凡。虎跳峽一向以“險”而聞名天下。這裏首先是山險。峽谷兩岸,高山聳峙。東有玉龍雪山,終年披雲戴雪,銀峯插天,主峯海拔高達5596米,山腰怪石鑔峨,古藤盤結,山腳壁立,直插江底,虎嘯猿啼,狼豹出沒;西有哈巴雪山,崢嶸突宂,山腰間有台地,山腳為陡峻懸崖。西岸山峯,高出江面3000米以上。國內三峽,世稱壯觀,它的江面與峯頂高差,僅1500米;美國的地獄峽谷,世界著名,最大高差,也僅2400米,它的深邃,由此可見!虎跳峽不僅深,而且窄,許多地方,雙峯欲合,如門半開;身入谷中,看天一條縫,看江一條龍;頭頂絕壁,腳臨激流,令人心驚膽戰。其次是水險,由於山巖的斷層塌陷,造成無數石樑跌坎,加之兩岸山坡陡峻,巖石壁立,山石風化,巨石常年崩塌谷底,形成江中礁石林立,犬牙交錯,險灘密佈,飛瀑薈萃。從上虎跳峽至下峽口,落差達210米,平均每千米14米,江流特急,不少段落,每秒達六至八米。因而江水態勢,瞬息萬變,或狂馳怒號,石亂水激,雪浪翻飛,或旋渦漫卷,飛瀑轟鳴,霧氣空濛。構成世上罕見的山水奇觀。

虎跳峽谷天下險。這雖給航行帶來不便,但這個“險”中卻藴藏着一種美,一種攝人心魄的壯美,吸引了國內外遊客到此尋幽探險。若從麗江大具進峽,下平台,沿小路繞至山腳,達下虎跳。兩岸危崖壁立,在30來米寬的江面中,還屹立着四五米高的虎跳石。江水從兩邊傾瀉而下,猶如猛虎下山,風馳電掣,水花進射,山谷轟鳴,。

過江上山,沿中旬一側的盤山小路攀援而上,在陡峭的山坡上有一小村,名為“核桃園”,居民多以石板蓋屋。到虎跳峽的行人,常在這別具風情的山村借宿。當夜深人靜,在熊熊燃燒的火塘邊躺下休息時,江水的奔騰,勁烈的江風和松濤聲混成一片,隱隱地使人感到狂濤衝擊山峽而發出的微微顫動,好像睡在一隻在波濤中航行的船上,有一種異常的新鮮感覺。

出核桃園村不遠,崎嶇的山路上突然出現一個巨大的深溝:聳人云端的哈巴雪峯,似被巨人當頭劈了一斧,留下了一道刀切“般的深谷。行人得從深谷的一面攀藤附葛,小心翼翼下到崖底,又從巖底手腳並用,爬上山頭,弄得汗流浹背,才越過直線僅數十丈的距離。再往前行,江對面的絕壁上,隱約可以看出一個由風雨剝蝕所形成的納西族婦女側影,似乎在山間策馬馳騁,當地羣眾稱這個側影為“阿昌本地米”。傳説她騎着白馬,正在山間巡視,遇有兇惡的野獸出來傷害人畜,便會高聲呼喚。神奇的想象,瑰麗的景色,給山川風物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續前行,到“中虎跳”。這裏喝崖排空,或直刺青天,或斜撲江口,寬闊浩蕩的江水,遇到危崖的擠壓與阻攔,似乎變得怒不可遏,它聚集力量,向崖石不斷髮起衝擊,狂濤洶湧,飛瀑騰空,空谷轟鳴,聲震山谷。江底驚濤裂岸,崖頭山泉噴瀉。當你在哈巴雪山腰,沿着壁間蹬道小心攀行時,常常會遇到飛泉流瀑,從你頂上掠過,猶如進入水簾洞中。

沿山路前行,尺把寬的小徑忽升忽降,腳下是深不可測的懸崖,谷底是驚濤駭浪的轟鳴,頭上是呼嘯而過的勁烈江風,逼着人靠近巖根,小心前進,偶爾碰落一個石頭,便如九飛墜,很久才見到它落進江心激起的浪花!走過有斜坎的陡壁,一道銀流,閃入眼底,這便是“上虎跳”。只見兩山夾峙,形若兩扇鐵門,當中立着青黑色的虎跳石,似凶神惡煞的把門將軍。金沙江從他的兩側越過斷崖,凌空飛下,以雷霆萬鈞之力衝向崖底,又彈跳而上,形成萬朵雪白晶瑩的浪花,旋即化作銀雨乳霧,潤濕了周圍的巖石草木。斷崖之下,千波萬濤,沸沸揚揚,迴旋翻滾,如千條蚊龍攪湖鬧海,似萬匹銀馬奔騰馳騁,然後乘風而去。面對這壯麗的圖景,這磅磅的氣勢,令人浩氣溢懷。清代雍乾之際的雲南詩人孫鬃翁,在《金沙江》一詩中寫道:劈開善城斧無痕,流出犁牛向麗奔。一線中分天作塹,兩山夾鬥石為門。虎跳峽的壯美風光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揹包客”來這裏徒步旅行。

其中:虎跳峽徒步線被譽為“世界十大經典徒步線路之一”,主要由高路徒步線和中虎跳峽徒步線兩大部分組成。虎跳峽位於香格里拉市虎跳峽鎮境內,距香格里拉市96公里,距麗江市80公里。在雲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龍蟠鄉東北。峽谷長17千米,南岸玉龍雪山主峯海拔5596米,北岸中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中間江流寬僅30-60米。虎跳峽的上峽口海拔1800米,下峽口海拔1630米,兩岸山嶺和江面相差2500-3000米,谷坡陡峭,蔚為壯觀。江流在峽內連續下跌7個陡坎,216米短距離落差。水勢洶湧,聲聞數裏,為世界上最深的大峽谷之一。舊時曾因山崩截斷江流,至今尚有崩積物遺留。另有廣東信宜虎跳峽與之同名。虎跳峽為流水地貌,落差大,水流急。

20年7月15日,距離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縣城105公里的虎跳峽景區,大批遊客觀賞“超級山洪”。在與驚濤駭浪咫尺之隔,已被巨浪打濕的木製棧道上,遊客們拿出手機相機拍照,大呼過癮。[1]

頭場灘

抒東信宜虎跳的入口,奇石滿堆,千姿百態,人只能在亂石中走,恍若置身於怪禽異獸羣中。從這裏至“虎口”嵯巖峭壁綿延,這裏兩岸峭壁聳立、中間湍水淙流。江左有仙人橋,是仿效四川棧道鑿石開成的行人道,路面崎嶇而窄,上為突出的巖石遮蓋,下臨深淵,這是鍛鍊人的膽量的好去處。昔日,新嫁娘乘轎返夫家,慣例是途中不能下轎的;但到了這裏,也得破例下轎步行,過了這險道再乘轎,故又名新人橋。橋下是深潭,舊名大巖,據説漁人也莫測其深度,肥美大魚捉不完,石崖上有一個石洞,叫大王洞,又名“翼王宮”,曾為當地瑤民首領肉翼大王所居。明萬曆四年(1576年)羅旁戰役中,他在這裏抗擊兩廣總督凌雲翼所派遣的高州參將陳璘的征討,英勇犧牲。瑤民在虎跳口建一座廟紀念他,現廟己廢。

虎跳境地還有金鎖、石獅、穀倉、鹽倉、石象、插劍台等名勝,江岸有仙人牀、閘門等古蹟。附近有“五馬歸槽”名山,吸引着無數遊客,留下不少優美的詩篇。清代進士劉汝新遊經寫了一首七絕:杜鵑啼血染花叢,臨水爭妍石峽中。我欲尋春春寂寂,問花開處為誰紅。

虎跳峽交通

在穿越虎跳峽到大具後(我就是順道去了大索道,看到美麗的玉龍雪景)。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0

天涯海角遊覽區位於三亞市區西南23公里處,以美麗迷人的熱帶海濱自然風光、悠久獨特的歷史文化而馳名中外。同時,她也是海南建省20週年第一亮麗品牌,新中國成立60週年海南第一品牌和海南旅遊系統創先爭優標杆企業。

1984年12月,三亞市正式成立天涯海角風景區管理處,由三亞市旅遊公司管理天涯海角事務。天涯海角遊覽區裏的碧海、青山、白沙、巨磊、礁盤渾然一體,椰林、波濤、漁帆、鷗燕、雲霞輝映點襯,形成南國特有的椰風海韻,吸引了大批遊客的慕名前來。

“天涯海角”原是用於表達旅人客居異鄉的惆悵情結。經過千百年來承前啟後的積澱,這一成語已經積聚了豐富深刻的文化內涵。其間的意趣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等詩句中可見一斑,而天涯海角遊覽區則承載了這一曼妙的文化意象。

清康熙五十三年(1720xx年),三位欽天監欽差奉康熙皇帝諭旨在下馬嶺海邊題刻“海判南天”石刻,以此為中國疆域的天地分界處。南天指的是太陽所行區域,“判”是一剖兩半之意,“海”則指南海。“海判南天”綜合起來的意思就是:“南海”在“海判南天”處分為“天南海北”。在此石刻的東南面,還有另外一塊剖石,代表三亞冬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而“海判南天”石刻則代表這裏的北極高度。

清雍正年間(1720xx年),崖州知州程哲在天涯灣的一塊海濱巨石上題刻了“天涯”二字。民國抗戰時期,瓊崖守備司令王毅又在相鄰的巨石上題寫了“海角”二字。1961年,郭沫若在“天涯”石的另一側題寫了“天涯海角遊覽區”七個大字。至此,天涯灣畔的這片濱海地帶便成了名副其實的“天涯海角”。

除以上幾處奇石外,與“天涯”、“海角”石相隔不遠的“南天一柱”也是景區內一大自然奇觀。昂然挺立的巨石雄峙南海之濱、笑傲驚濤駭浪,頗有偉岸巨人般的凜凜風姿。展開1990版2元人民幣的背面,您會發現這精彩撼人的石景竟深入在華夏兒女每一天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中。

文化的厚重與美麗的風光使天涯海角遊覽區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聖地。1982年,一曲《請到天涯海角來》唱響大江南北,“天涯海角”也正式成為海南及三亞旅遊繞不過的地標景觀。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南端火炬傳遞、20xx年的北京奧運火炬傳遞三亞首傳終點站傳遞、世界華人運動會南端聖火採集儀式及“愛國歌曲大家唱—海南篇”等大型慶典盛會均在天涯海角舉行。天涯海角真正走向了世界,走向了國際。如今,“天涯海角國際婚慶節”和“新絲路中國模特大賽”等大型賽事,又使這裏成為情侶們表達忠貞愛情的聖殿和模特們展示美麗風采的舞台。

隨着不斷的建設和發展,天涯海角遊覽區越來越富有現代、浪漫、時尚的氣息,前往此處遊覽的遊客將體驗到更多歡樂、浪漫與温馨。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1

尊敬的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

很高興能與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相聚在麥積山。我是本次旅行的導遊小潘,希望我們一行遊覽快樂。

麥積山地處甘肅天水東南約50公里處,是我國秦嶺山脈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峯。景區總面積215平方公里,包括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四大景區和街亭古鎮。麥積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在懸崖峭壁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難度之大,智慧之高,這在我國的石窟中是非常罕見的。下來,咱們就去看一看吧。

進了景區,大家現在看麥積山像什麼呢?對,像一個麥垛。麥積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高80米,這裏薈萃着後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的塑像7200餘尊,壁畫1300多平方米,分佈在194個洞窟裏,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崗石窟、洛陽龍門石窟被譽為我國四大石窟。如果就藝術特色來分,敦煌側重於絢麗的壁畫,雲崗、龍門著名於壯麗的石刻,而麥積山則以精美的塑像聞名於世。正如我國雕塑家劉開渠所讚美的:麥積山是“我國曆代的一個大雕塑館。”

大家步入棧道一定注意安全,不要擁擠。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憑崖而鑿的一組雕刻造像。中間一座佛,高達15米,左右兩尊菩薩侍立,喜笑顏開,迎送來往遊客。這也是麥積山最大的佛像。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最壯麗的4號窟上七佛閣。7間佛龕裏有42尊菩薩塑像,神態莊嚴可親,華美而不俗。

現在大家來到西崖石窟,這裏以133號和127號石窟為最大。133號碑洞,是麥積山最特殊的一個洞窟。洞中不僅有許多泥塑作品,而且有18塊石碑,有幾塊碑面密列賢動千佛小佛像,因此又稱“萬佛堂”。其中10號、11號、16號為眾碑之精華。127號窟更為精彩,這座雕像,不要説在麥積山,就是在世界佛教藝術中,都是稀有珍品。

麥積山的主景區我們先觀賞到這裏,再次感謝大家對小潘工作的支持!歡迎大家再次光臨甘肅、光臨麥積山!

謝謝大家!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2

各位遊客朋友們,離開了倒淌河,離開了文成公主的傳説.我們前方將要到達的是我們美麗富饒的青海湖.青海湖古稱"西海",藏語稱為"錯温布",蒙古語稱為"庫庫若爾".大家知道為什麼稱為"庫庫若爾"嗎 相傳,古時的青海湖美麗而寬廣,但這裏一寫部落頭人卻肆意地欺壓百姓.有一個叫庫庫卓爾的英雄解仇釋怨,使羣眾團結和睦,親如一家,並幫助鄰里部落解決危難,度過饑荒.他死後,被天帝封為團結之神,保護善良.從此,蒙古族稱青海湖為"庫庫卓爾",即我們所説的"庫哭若爾".對於青海湖的形成原因,現代地質學研究表明,大約在兩千多派萬年以前,如今的青藏高原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由於大陸板塊擠壓,地殼運動,海底漸漸向上隆起,逐漸形成了被稱為"世界第三極"的青藏高原.而青海湖則是在地殼隆起過程中斷層陷落而形成的.關於它的形成,還有着一些非常有趣的傳説.如有的説,這是水晶宮老龍王最小的兒子,引來108條江河的水匯成的.還有的説,當年孫悟空大鬧天空時,與二郎神大戰.二郎神被追趕到這裏,覺得又飢又渴,發現了此處被石板蓋住的神泉.他跑過去大喝一通後,忘了蓋上石板,神泉滾滾湧出,匯成了大湖.而此時,孫悟空也已經追上來了.二郎神急忙順手抓了五塊石頭,壓住泉水.後來這五塊石頭就變成了湖中的五座小島.二郎神連做的飯都顧不上吃,拔腿跑時不小心,一腳踢翻了鍋.鍋裏有鹽,倒在湖中,從此湖水就變鹹了.不止如此,他的鹽口袋被扯了個口子,邊套邊撒,一路漏鹽.於是青海湖畔就有了大大小小數不清的鹽湖和鹽澤.

關於青海湖的傳説,我們就講到這裏了.大家請看前面那平嵌在皚皚的雪山和茫茫的草原之間,熠熠發光的寶鏡,那就是青海湖了.青海湖面積4400多平方公里,東西長106公里,南北寬63公里,湖水平均深度19米,湖面海拔3260多米,是我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如今,青海湖已經成為青海省四大旅遊區之一,初步形成了以觀光為主,娛樂,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環湖旅遊帶.

我們現在所在的就是青海湖的湖濱地區.此處地勢平坦開闊,水源充足,氣候温和,是理想的避暑勝地.不僅如此,這裏還是青海省重要的牧業基地,豐美的牧草,肥沃的土地,養育着這裏成羣的牛羊.沒到夏秋季節,遼闊的草原像披上了一層碧綠的絨毯,各種野花五彩繽紛,將綠色絨毯點綴得如錦似緞.四周大片整齊的農田麥浪翻滾,油菜花一片金黃,散發出沁人肺腑的芬芳.湖面上碧波萬傾,白色海鷗追逐着魚帆在空中翱翔,牧民的帳篷星羅棋佈,日出日落的景色更是充滿着詩情畫意,使人心曠神怡.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3

鳴沙山又稱神沙山、沙角山。它位於甘肅省敦煌城南7公里處,東起莫高窟崖頂,西接黨河水庫,東西綿延40公里,南北寬20公里,高達數十米。

整個山體由紅、黃、綠、黑、白米粒狀沙粒堆積而成,狂風起時,沙山會發出巨大的響聲,輕風吹拂時,又似管絃絲竹,因而得名為鳴沙山。鳴沙山有二個奇特之處:人若從山頂下滑,腳下的沙子會嗚嗚作響;白天人們爬沙山留下的腳印,第二天竟會痕跡全無。

對於鳴沙山的鳴響之謎,古人難以理解,只好用傳説故事來解釋。如今進入科學發達的現代,人們對此謎進行科學的探究和推測,對於鳴沙山的鳴響之謎主要有三種解釋:

一為靜電發聲。鳴沙山沙粒在人力或風力的推動下向下流瀉,含有石英晶體的沙粒互相摩擦產生靜電。靜電放電即發出聲響,響聲彙集,聲大如雷。

二為摩擦發聲。天氣炎熱時,沙粒特別乾燥而且温度增高。稍有摩擦,即可發出爆裂聲,眾聲匯合一起便轟轟隆隆地鳴響。

三為共鳴放大。沙山羣峯之間形成了壑谷,是天然的共鳴箱。流沙下瀉時發出的摩擦聲或放電聲引起共振,經過天然共鳴箱的共鳴,放大了音量,形成巨大的迴響聲。

鳴沙山現在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遊客在這裏可以赤足爬山、滑沙、騎駱駝登沙丘,也可以滑板滑沙、跳牽引傘、滑翔傘,進行沙浴、沙療,情趣盎然。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4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代表海外旅行社歡迎大家的到來。我叫_,就好人們常説的那樣,相逢就是緣分。能和大家相逢在美麗的江城並和大家一起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我感到非常榮幸。這位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今天就由我們兩個為大家服務,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儘管提出來,我們將盡力為您解決。希望能用我們的熱心、耐心和細心換來你的放心、開心。

今天我將帶大家起遊覽武當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那裏秀麗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道教文化。

武當山位於湖北丹江口市境內。面臨碧波盪漾的丹江口水庫,背依蒼莽千里的神農架林區,連綿400多公里。這裏風景秀麗,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春天繁花似錦,夏季高山聳翠,秋天金桂飄香,冬季白雪皚皚。不管我們什麼時候來,都能欣賞它美的一面。有一句俗話説天下名山佛佔盡”,而在武當山卻是道教一統天下。傳説武當山金頂原來被無量佛佔着,後來真武大帝修仙得道,出外雲遊到此,看到這裏羣峯林立,主峯天柱峯高聳入雲,周圍七十二峯俯首相向,形成了七十二峯朝大頂”的奇觀。真武大帝相中了這塊寶地,便到天柱峯找無量佛商量借地,並提出只借八步即可。無量佛見他所要不多就答應了,沒想到真武大帝法力無邊,他從天柱峯頂走了八步,一步100裏,八步竟佔走了整個武當,從而贏得了永久居住權,武當山也因此成為道家的場地。

武當道觀從唐貞觀年間開始修建,到明永樂年間達到高峯。這裏的建築充分利用自然,採用皇家的建築方式統一佈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優秀傳統,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之列,成為全世界的瑰寶。明成祖朱棣大力推崇武當道教,調集軍民工匠30餘萬在此大興土木,按照道教中玄天上帝”真武修煉的故事,用十餘年的時間建起了三十三個大型建築羣落。建築線自古均州城至天柱峯頂,連綿四十華里,面積一百六十萬平方米,宮觀庵堂兩萬餘間。他在這裏祀奉北方神真武大帝,以佑護他這個北方起兵奪位的皇帝。據説真武大帝高大的身材,圓圓的臉龐,批發赤足的形象就是按永樂皇帝的模樣塑造出來的。所以民間流傳有真武神,永樂相”的説法。皇家的大力推崇是武當山名聲大震,成為我國的道教名山,吸引着各地的遊人香客到處觀光朝拜。

另外,這裏不僅是道教的香火勝地,還是武當拳的故鄉。中國武林歷來有北宗少林,南尊武當”的説法,許多人都是未識武當山而先知武當拳。武當拳的創始人相傳是名帶著名道士張三丰,這點我想喜歡武俠的朋友可能通過小説了解了一些。據説他在這裏修煉的時候看到鶴與蛇爭鬥的情景,受到啟發,領悟出了太極十三式,他也因此被尊為武當派的開山祖師。

説了怎麼多,我看大家都有些迫不及待了,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武當山腳下,請各位帶好隨身物品下車,開始我們的朝聖之旅。……

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綠琉璃瓦大殿就是紫霄宮。因為這塊地方周圍的岡巒天然形成了一把二龍戲珠的寶椅,永樂皇帝封它為紫霄福地”。殿內石雕須彌座上的神龕中供奉的是真武神老年、中年、青年時的塑像和文武仙人的坐象。他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是我國明代的藝術珍品。我右手邊放着的這根幾丈長的杉木傳説是從遠方突然飛來的,因此叫做飛來杉。據説在杉木的一端輕輕敲擊,另一端就可以聽到清脆的響聲,因此又叫響靈杉”。至於它為什麼要飛來這裏,我想可能也是為這裏的美景盛名所吸引吧。……

武當山有36巖,現在我們來到的是被認為三十六巖中最美的南巖。武當山的自然景觀與精美的建築是融為一體的,在這裏可以得到充分的體現。這座雄居於懸崖上的石殿建於元朝,懸崖旁邊有一個雕龍石樑。石樑懸空深出2。9米,寬只有30釐米。上雕盤龍,龍頭頂端雕有一個香爐,這便是著名的龍頭香”。過去有些香客冒着生命危險去燒龍頭香,以示虔誠,可見他們對道教的信仰之深。安全起見,我們大家想許願祈禱的話可以到別的地方,心誠則靈嘛。……

經過一翻努力,我們終於登上了主峯天柱峯。天柱峯海拔有1612米,素稱一柱擎天”。站在這裏,可以清楚的看到七十二峯朝大頂”的壯觀景象。而天柱峯之巔的這座金壁輝煌的殿堂就是金殿了。金殿是我國最大的鋼鑄金鎏大殿,修建於永樂十四年。整個金殿沒用一根釘子,全是鑄好各個部件後運上山搭建而成,卯和的非常嚴密,看起來好象是渾然一體的。大家看,這邊的長明燈相傳是從來不滅的,那麼山頂空曠多風,為什麼它不會被風吹滅呢?據説是因為有了藻井上的這顆避風仙珠”的緣故。相傳這顆仙珠能鎮住山風,使風不能吹進殿內,從而保證了神燈的長明。其實神燈長明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殿門的各個鑄件都非常嚴密精確,可以改變風吹來的方向,由此可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技藝的高抄。金殿從修建到如今已經歷了500多年的風吹雨打,仍然輝煌如初,不能不説是我國古代建築和鑄造工藝的一件稀世珍寶。

好了,接下來的時間就留給大家自己安排,您可以細細的品味這裏絕妙的建築和美麗的風光。我們四點鐘的時候再見。

美好的時光總是讓人覺得短暫,我們的武當山之旅就到此結束了。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什麼做的不好的地方還請大家多批評指正。希望以後能有緣和大家再次相逢。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再見。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5

大嶼山是香港最大的島嶼,面積相當於兩個香港島。從東涌乘坐巴士前往昂坪,沿途樹木葱蘢,山嶺起伏,其間的鳳凰山和大東山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風貌。向南的海岸擁有許多岬角和海灣,大嶼山海岸線漫長曲折,港灣與沙灘、高山與流水、自然景觀和歷史古蹟交相輝映。遊遍全島,恍如完成交錯時光的穿梭之旅。

遊大嶼山西南部,可説是一步一古蹟。從石壁水壩出發,沿引水道向西南走個多小時,便到達狗嶺湧。此地方除被不少郊遊人士列為最佳露營地點外,豎立?的「嶼南石碑」,更見證了一百年前英國迫中國簽下不平等條約、強租借新界的事件。站在這租借分界線,背後無盡的南中國海、索罟羣島、桂山島、萬山羣島全近在咫尺,遊人在這裏可盡享無限好風光。

再往西走便是香港境內的極西——分流。據悉,這裏是西面珠江三角洲的黃泥水和東面南中國海清澈鹹水的交匯,清水與濁水的分隔,故名分流。彎月形的分流東灣邊緣有座雍正時期的炮台,當年曾負起鎮守大嶼山至珠江一帶水域的重任。此外,附近的分流村、分流大學和天后廟,儘管皆空置破落,卻又古意盎然,值得參觀。

位於昂平大路的“竹園精舍”不可不去,裏面有一幅中堂蓮花圖。這一朵蓮花並非平常畫家所畫,而是出自慈禧太后御筆,畫上印有慈大後玉璽,是鎮山之寶。相傳早年香港淪陷時期,日軍經過竹園精舍時,連走路都不敢用力,只靜悄悄地走過,更加不敢進入騷擾,慈禧太后御筆蓮花圖由此得以保存。在此參觀,雖則沒有寶蓮寺的香火鼎盛,卻更添禪院的幽雅脱俗。從東涌經沙螺灣、深屈,到大澳寶珠潭,有一段全長約8公里的古道。古道沿海而修,歷來是遠足者最喜歡的路段。沿途還有一些客家排屋,這在大嶼山是很少見到的。

大澳漁村水鄉風情極為濃郁,是大嶼山最有生活氣息的遊覽勝地。這裏的河道,呈“入”字形伸展。那一撇的末端,就是大澳村的入海口,海就是着名的伶仃洋。傍晚時分,站在渡口的橋上看“伶仃落日”,景色壯美中另有一番滄桑。渡口租一艘遊艇,進入水鄉河道,一路前行,大澳水鄉最有特色的吊腳樓讓人目不暇接……

位於大嶼山昂坪高原上的寶蓮寺是香港規模最大的佛門勝地之一。寶蓮寺創建於1920_年,雖僅70餘年,但因建築規模之大,地形環境之優美,有“南天佛國”之稱,為香港四大禪林之首。禪寺牌坊正對的木魚峯,有一座新建的世界最大的銅佛像———“天壇大佛”。大佛底座有三層,內一口大鐘,每隔七分鐘敲打一次,供人“解除108種煩惱”。它和寶蓮寺共同組成了聞名遐邇的佛教旅遊大區。

鳳凰山是大嶼山的最高山峯高達九百三十四米,是本港遠足人士的旅遊勝地,旅遊人士每多摸黑登山,觀看日出。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6

在吉林能看到最美的霧凇奇觀的地點應當是在“霧凇島”。在這裏,烏拉街鎮韓屯、曾通屯是霧凇最為集中和最佳的拍攝地,又因這裏的江面上有個小島,所以,大家就逐漸把這裏叫成霧凇島了。

霧凇島離吉林市近40公里,地勢較吉林市區低,又有江水環抱,冷熱空氣在這裏相交,冬季升騰起的大霧常常籠罩着這個近6平方公里的小島,有時竟一天也見不到太陽。在這樣的天氣下,掛在樹上的霧凇是不會掉落的,並且夜裏又會掛上一層。而島上的曾通屯又是欣賞霧凇最好的去處,曾有“賞霧凇,到曾通”之説。

觀賞霧凇,講究的是在“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晨看掛”是早起看樹掛,看那些千年的榆樹,一夜之間變成一片銀白,玉枝垂掛,簇簇松針恰似銀菊怒放,晶瑩多姿。而“待到近午賞落花”,一般在上午10時左右,樹掛開始一片一片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地往下滑落,微風吹起脱落的銀片在空中飛舞,明麗的陽光輝映到上面,空中形成了五顏六色的雪簾。去拍霧凇的時候,一定要果斷。如果天氣晴朗,9:00時太陽已經完全升起,會看見潔白的霧凇掛在各種造型的樹枝上,映襯在碧藍的天空下。一到了10:00,太陽輻射會使霧凇開始從樹上脱落,向陽面的霧凇開始發黑(其實是露出了樹枝)。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7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天津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__

天津寶成奇石園位於津南區雙橋河鎮寶成新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靈壁石人造石林,擁有奇石、名石數十種共4000餘塊,主要以素有“天下第一石”之美稱的靈壁石、山石中的珍寶——木化石和太湖石為主,此園收集的奇石本着來於自然、高於自然的宗旨,並依其天然造型進行整體佈局,具有很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如“佛祖悟禪”,此石高l0.07米,重達73噸,號稱“亞洲第一巨石”。奇石園分為江南園、植物園、動物園等觀賞區,特色節目有鬥雞、鬥狗、垂釣比賽。

天津寶成奇石園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靈壁石人造石林,擁有奇石、名石數十種共4000餘塊,主要以素有“天下第一石”之美稱的靈壁石、山石中的珍寶——木化石和太湖石為主,此園收集的奇石本着來於自然、高於自然的宗旨,並依其天然造型進行整體佈局,具有很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

天津寶成奇石園位於津南區雙橋河鎮寶成新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靈壁石人造石林,特色為"古石、古樹、古建築"三古合一。中最引人注目的如“佛祖悟禪”,此石高l0.07米,重達73噸,號稱“亞洲第一巨石”。奇石園分為江南園、植物園、動物園等觀賞區。這個佔地120畝的“東方寶成奇石園”入選了《吉尼斯世界大全》,成為20_年世界之最,為天津市、為全中國爭來一個“世界第一”。北園的主要景點是“五百羅漢鬧仙山”,它由500塊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石頭堆建而成。

寶成奇石園的特色為"古石、古樹、古建築"三古合一是體味奇石文化、建築文化、民俗文化的藝術殿堂。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8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廣州白雲山遊玩。白雲山位於廣州市白雲區,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風景勝地,歷史上羊城八景中的“白雲晚望”、“菊湖雲影”等都在白雲山裏。

來到白雲山腳下,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芬芳滿園的雲台花園,裏面有許多奇花異草。最神奇的是花園的中央有一個巨大的花鐘,這個花鐘是由12種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組成的,每到一個時刻,就會有一種花開放,告訴你現在是幾點鐘。

沿着林蔭大道,來到白雲山腰,眼前看到的是散落在湖光山色和峯巒疊翠間的能仁寺、黃婆洞水庫等景點。關於黃婆洞水庫,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説。元代女紡織家黃道婆小時候家裏貧窮,便到海南學習紡織技術。轉眼間,幾十年過去了,黃道婆由少女變成了白髮蒼蒼的老太婆,特別思念家鄉,就踏上回鄉之路。路上經過廣州白雲山,看到人們生活貧困落後,就留下來向大家傳授紡織技術。後來,為了紀念黃道婆,人們就將黃道婆住過的地方稱為黃婆洞。

沿着蜿蜒盤旋的山道向上,我們來到了景色迷人的白雲山頂。這裏比較著名的景點有鳴春谷、摩星嶺、九龍泉等。鳴春谷在山頂中央,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座天然鳥籠。它座落在白雲山風景區的天南第一峯與九龍泉之間的滴水巖谷地上,佔地約五萬平方米,分天然式大型鳥籠景區、鳴禽掛廊區、珍稀鳥區三部分。這裏的鳥兒特別多,不僅數量多,而且品種豐富。它們鳴聲清脆,那婉轉的歌聲在山谷間迴盪,讓人聽了心曠神怡,連滿身的疲倦和煩惱都煙消雲散了。在鳴春谷大門入口處一側還可看到極富情趣的“馴鳥表演”,有小鳥騎車、小鳥升旗、小鳥尋寶等等,特別有趣。摩星嶺是白雲山的最高峯,海拔382米,登高遠眺,可以看到廣州市的全景。

白雲山為南粵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稱。它聚攏着三十多個山峯,山體相當寬闊,總面積20.98平方公里。每當霏雨綿綿,雲霧繚繞於黛山葱綠間,半壁皆素,故名白雲山。

遊覽完了白雲山的美景,我們的行程就此結束。歡迎大家對我們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今後我們將以更以優質的服務為大家提供旅遊幫助。謝謝!

南京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9

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歡迎你們到泉城濟南來旅遊!在濟南停留期間,由我來接待你們並提供服務,我希望我的講解能使大家在濟南玩得開心,過得愉快。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的趵突泉。趵突泉公園位於濟南市中心,南靠千佛山,東臨泉城廣場,北望大明湖,面積近11萬平方米。趵突泉公園是一座以泉水為主的自然山水公園,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譽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又名檻泉,為濼水之源,至今已有2720_年的歷史,水温一年四季恆定在攝氏18度左右。趵突泉公園以觀泉、賞魚、品茶、山石、文化為特色,以小巧玲瓏,步移景異,清潔幽靜、古樸典雅而著稱。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白牆灰瓦、出檐卷山、捲棚式的民族風格的建築就是趵突泉公園的東門。大門正中匾額上“趵突泉”三個貼金大字,是1959年郭沫若同志題寫的。進了大門,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是一座迎門假山,大家知道為什麼要迎着大門建假山嗎?這是古代造園的一種手法,叫做障景法,也就是説以山為主,迎門疊石,似透非透,成為公園門口處的自然屏障,與山石後的溪流成山環水行之勢,同園中其他景物相分離。這座假山的石塊全部採自於濟南南部山區,石質、色澤、紋理都可以同江蘇無錫的太湖石相媲美。過了晴雨橋,大家再往前走,就看到這塊石姿優美,紋理自然,高4米,重8噸的龜石了。它最初為元代散曲家張養浩所收藏。張養浩酷愛自然山川,棄官歸隱濟南後,以山猿、野鶴、山石為友。此龜石有“瘦、皺、漏、透”的特點,在此與它合影,有長壽延年的吉祥之意。

請大家隨同我一起往前走,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是馬跑泉。為什麼叫馬跑泉呢?據説這泉水是由北宋時期的抗金將領關勝的戰馬刨出來的,故此得名。相傳,關勝是梁山泊農民起義將領,後為濟南總兵劉豫的部將,驍勇善戰。金兵南侵時,誓死不降,奮勇抗金。在一次激戰中,敗走西城,口渴難忍。他的戰馬仰天長嘶,前蹄奮力刨地,泉水奪地而出,後人為紀念此泉,稱它為馬跑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angsu/jlxky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