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江蘇導遊詞 >

江蘇旅遊景點的導遊詞(通用16篇)

江蘇旅遊景點的導遊詞(通用16篇)

江蘇旅遊景點的導遊詞 篇1

周莊地處蘇州崑山市、吳江市、上海的青浦縣三縣市交界之處,東面不遠就是有名的澱山湖,從這裏乘汽車到上海的大觀園只需要十幾分鍾。所以有人説:“周莊是澱山湖畔的一顆明珠。”

江蘇旅遊景點的導遊詞(通用16篇)

周莊,是一個有着九百多年曆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它以悠遠的傳統,淳樸的民風,古老的建築,清澄的河水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成為一片極有誘惑力的旅遊勝地。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説;“周莊不僅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中國台灣經緯雜誌盛讚周莊是“中國第一水鄉”。還有不少人在遊覽了周莊之後,這樣説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大家為周莊保存着如此眾多的明清建築而讚歎,為“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為處處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覺得周莊是無法重造的美麗水鄉。

(走到貞豐澤國牌坊前〕這裏是石牌樓,巍然矗峙在這新老鎮區的交界處,是古鎮周莊的象徵,上面鐫刻有“貞豐澤國”四個字,為著名書法家沈鵬所寫。“貞豐”是指周莊的原名為貞豐裏,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迪功郎因信奉佛教,將兩百畝莊田捐給當地的全福寺作為廟田,老百姓感其恩德,把貞豐裏改為周莊。“澤國”是指四周環水的地方。坊柱上的一副對聯,上聯是“貞堅不貳攀日康莊有道路”,下聯是“豐衣足食向陽桃李自逢時”,意思是説我們周莊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走上了康莊大道,生活越來越富裕了。

大家跨過石牌樓就進入古鎮區了,請回頭再看,這裏還有一幅對聯:“萬頃碧波水光瀲灩晴方好;百尺臨雲塔影橫斜景亦奇。”這是著名記者馮英子題寫的。橫額上書“唐風孑遺”。意思是在周莊,古代優秀的民族文化、古風遺韻還能看到一些。這是著名書法家費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齡的時候用左手題寫的,左下角還有他的落款呢!大家可以仔細辨認一下,是“新我左筆”四個字。這石牌樓和馬路兩旁飛檐翹角、黛瓦粉牆的房屋,以及高高聳立的古塔,構成了一個古建築羣,許多人都喜歡在這裏留影,回頭大家也可以在這裏留個影。

〔邊走邊導遊〕前面呢,有一座醒目的漢白玉照壁,它是為紀念古鎮九百週年而建立的。它藝術地勾勒出了周莊悠久的歷史。抬頭看去,拱橋駁岸,風火牆和蠡窗黛瓦,無不給人以濃重的歷史感。

周莊,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有人把它比作“威尼斯”。四條河道交叉形成“井”字型將古鎮分割,形成8條街道,15座各式小橋彩虹般橫跨在“井”字型的河道上,給周莊增添了風采。鎮上大部分居民住宅都臨港背河。過街騎樓、臨河水閣、水牆門、長駁岸、河埠廊坊、穿竹石欄、水巷幽弄、深宅大院,處處顯露出古樸幽雅,是中國水鄉古鎮風貌的“活化石”。吳冠中教授遊覽了周莊後説:“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

江蘇旅遊景點的導遊詞 篇2

徐州漢文化景區為中國西漢物質文化的傑出代表,徐州漢兵馬俑和獅子山楚王陵自成功發掘並對外開放以來,以其 “ 粗獷、雄渾、博大、超越 ”的漢文化精神享譽海內外,成為 “ 兩漢文化看徐州 ” 的窗口。

徐州漢文化景區位於徐州市區東部,風景優美,是以漢文化為特色的全國最大的主題公園,主要包括楚王陵、漢兵馬俑、漢畫像石為主題的三個博物館,以及解憂公主紀念館、貴族陪葬墓、騎兵俑坑等景點。

徐州漢文化景區是徐州區域內規模最大、內涵最豐富、兩漢遺風最濃郁的漢文化保護基地。歷史文化勝蹟與山水美景交相輝映,創造了人文自然並舉,歷史現代共生的現代精品旅遊區。

徐州漢文化景區東起三環路,南至隴海線,西接津浦線,北迄駱駝山,總佔地面積1400畝。景區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院按照國家4a級旅遊景區標準設計,總體目標是將其打造成為及歷史博覽、園林景觀、旅遊休閒於一體的漢文化保護基地和精品旅遊景區。

當前已經建成部分是景區一期工程,該工程佔地660畝,總投資2.2億元,分核心區和外延區兩個層次建設。核心區主要以“兩漢文化”——獅子山楚王陵、漢兵馬俑、漢文化交流中心三個博物館、羊鬼山展亭(王后陵)、水下兵馬俑博物館為代表,通過對歷史資源的進一步挖掘、修復和保護,重現漢文化精髓;外延區包括漢文化廣場、市民休閒廣場、棋茶園、考古模擬基地、劃草場等,通過建設獨具特色的景觀、景點和配套設施,為遊客和市民提供豐富的參觀遊覽路線和休閒娛樂場所。景區內的園藝綠化也堪稱一絕,先後投資1400多萬元,在景區栽植銀杏、國槐、欒樹等大型喬木40餘種、2.6萬棵,桂花、梅花等灌木2.8萬株,草坪13萬平方米,營造出了層次分明、色彩豐富、季相交替的景觀羣落,將山園融為一體。景區二期工程主要是建設旅遊服務配套設施,包括解憂公主紀念園、劉氏宗祠、竹林寺、仿古文化街等項目。

一走進漢文化廣場,就看到高9.9米、由青銅鑄造的劉邦像。這位大名鼎鼎的漢高祖劉邦是徐州沛縣人,也是中國第一代布衣皇帝。立鼎中原後,劉邦封他的同父異母的弟弟劉交當楚王,共傳了12代,死後都厚葬在徐州一帶。其中楚王陵是第三代楚王劉戊的陵墓,而位於徐州北郊的龜山漢墓是第六代楚王劉注的陵墓。

江蘇旅遊景點的導遊詞 篇3

徐州有座山叫雲龍山,她東依鳳凰山,西傍雲龍湖,南鄰泉山風景區,昂首向東北,曳尾與西南,因山有云氣,蜿蜒起伏,狀似神龍。

蘇北山不多,但有山就有故事,徐州雲龍山就是一座充滿故事的山。

索道直接將遊客送至觀景台。山的海拔並不高,只142米,但站在觀景台上鳥瞰,徐州這蘇北平原上的文化名城風貌一覽無餘。

觀景台、亭。依山就勢,造型古樸端莊,氣勢雄偉。

雲龍山山形蜿蜒如龍,因山上常有云霧繚繞而得名。雲龍山雖然海拔只有142米,但文物古蹟眾多,歷來是蘇北的名勝。宋蘇東坡在徐為太守時,常登山覽勝,醉卧山石。他寫並書《放鶴亭記》碑文現存山中。

從北魏至民國期間,山上留有北魏時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鶴亭、招鶴亭、飲鶴泉、張山人舊居;明代的興化禪寺、清代的大士巖、山西會館、船廳、御碑亭、碑廊等歷史文物古蹟。現在又修復和新建了幽邃軒、洞天小廬、跨雲閣、雲龍書院、杏花村、觀景台、同心台等一大批歷史景點。

江蘇旅遊景點的導遊詞 篇4

大相國寺(國家4a級景點)的名稱,始於唐朝,現在的相國寺是清朝重建後又修葺的。據《如夢錄》記載,相國寺這個地方原是戰國時魏公子無忌(信陵君)的故宅,宋代曾在此興建一座信陵亭,名為信陵坊。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北齊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在此興建寺院,名建國寺,後毀於戰火。唐初這裏成了歙州司馬鄭景的宅園。

唐長安元年(720_年)名僧慧雲從南方來到開封,用募化來的錢買下鄭景的住宅和花園,於唐景雲二年(720_年)興建寺院,並根據施工中從地下挖出的北齊建國寺舊碑,又命名為建國寺,同時將募鑄的一尊高3米的精美彌勒佛銅像安置寺中。建國寺重建時,唐睿宗為這個寺院親筆書寫了“大相國寺”的匾額,這就是相國寺的來歷。

大相國寺位於河南開封市自由路西段路北,中國著名佛教寺院之一,相傳為戰國時魏公子信陵君故宅。北齊天保六年(555年)在此創“建國寺”,後遭水火兩災而毀,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曆史。唐初,為歙州司馬鄭景住宅。武則天長安元年(720_年)慧雲和尚寄宿安業寺,發現原鄭景宅池內有樓殿幻影,認為此地很有靈氣,便募銀建寺。唐中宗神龍二年(720_年)慧雲到濮州(今山東鄄城北)鑄了一尊一丈八尺高的彌勒佛像,於睿宗景雲元年(720_年)請回開封,翌年,慧雲靠募捐購買鄭景宅院造寺,在挖基時掘出舊建國寺碑,遂沿用“建國寺”名。第二年(延和元年),睿宗敕令改名為相國寺,並賜“大相國寺”匾,習稱相國寺。昭宗大順年間(890-891年)被火焚燬,後重修。宋太祖年間(962年)五月又遭火災,後又重建。

北宋時相國寺為開封最大的佛寺,深得厚遇。自至道元年(995年)開始大規模擴建,到真鹹平四年(1020_年),用了七年時間才完工。擴建後的相國寺佔地545畝,殿閣莊嚴絢麗,僧房鱗次櫛比,花卉滿院,被贊為“金碧輝映,雲霞失容”。寺院住持由皇帝冊封。相國寺成為皇帝平日觀賞、祈禱、壽慶和進行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被譽為“皇家寺”。不少國外僧人來相國寺進行文化流活動。宋太祖時,印度王子曼殊室利出家為僧,後來到中國,在相國寺居住多年。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朝鮮的崔思訓帶了幾位畫家來寺,將寺內所有壁畫臨摹回國。神宗時日本僧人成尋也曾在此居住。宋徽宗時,徽宗將“大相國寺”匾額贈送給朝鮮使者。另外每年舉辦五次“相國寺萬姓交易”廟會,使該寺成為進行政治、商貿、社交、文化等活動的重要場所。

江蘇旅遊景點的導遊詞 篇5

黿頭渚位於無錫西南郊的太湖之濱,距離市區約18公里。渚是指三面臨水的小陸地,因為它狀如黿頭而叫黿頭渚。它能夠説是獨佔太湖最美的一角,向南望,太湖有着青島海濱的氣概;向北望太湖又有着杭州西湖的明媚風光。在這一片真山真水的自然景色中輔之以別具匠心的人工點綴,使之成為觀賞太湖最為理想的遊覽勝地。難怪詩人郭沫若暢遊太湖之後,作出了“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的評價。黿頭渚以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遼闊”的無邊風月,以及早中晚、晴陰雨景緻各異的神奇變幻和春花秋月、夏荷冬雪的四時之景吸引着歷代文人墨客和無數中外遊人。

民國初年,無錫人楊翰西在此購得60畝山地,並於1920_年開始對黿頭渚進行最初的開發,開始建構“橫雲山莊”;1920_年他又撥地1畝多給量如和尚,由量如募款將後山的廣福庵遷於此,更名為廣福寺。1920_年,楊翰西利用無錫商團會長的身份,在工商界集款建造了“陶朱閣”。抗日戰爭時期,改名為“橫雲公園”。

黿頭渚地區還有王心如在1920_年建的“太湖別墅”;1920_年陳仲言建的“若圃”;1931年鄭明山建的“鄭園”;以及何緝伍和蔡緘三的退廬。當時這些風景都因為蠡湖的阻隔,交通不便,因而遊人不多。1934年榮德生老先生60大壽,他利用壽禮在蠡湖上架起了一座長達375米的長橋,因南端架在寶界山上而取名“寶界橋”,從此溝通了蠡湖南北兩岸的陸路交通,把梅園、蠡園和黿頭渚等景色連成一片,便於遊人遊覽觀光,同時長橋卧波,恰給蠡湖攔腰一束,平添幾分秀色,橋下的60個橋孔又正好象徵着榮德生老先生的60大壽,提醒人們過橋不忘修橋人。

解放後政府將那裏原有的園林、別墅合併為“黿頭渚公園”。1982年開始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面積從原先的480畝,擴大到1950畝,統稱“具區勝境”。園內有十大景區(黿渚春濤、萬浪卷雪、蘆灣消夏、湖山真意、鹿頂迎暉、充山隱秀、藕花深處、十里芳徑、中犢晨霧、三山映碧),我們所要遊覽的是黿渚春濤景區,它是整個園林的精華所在。

江蘇旅遊景點的導遊詞 篇6

“ 揚州八怪”之説,由來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説互有出入。據 李玉棻 《 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中的“八怪”為 羅聘、 李方膺、 李鱓、 金農、黃慎、鄭燮(又名鄭板橋 )、 高翔和 汪士慎。此外,各書列名“八怪”的,尚有 高鳳翰 、華嵒、 閔貞 、 邊壽民等,説法很不統一,今人取“八”之數,多從李玉棻説。 揚州八怪,職業而已,不能説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有時含貶義。

從 康熙末年崛起,到 嘉慶四年“八怪”中最年輕的畫家 羅聘去世,前後近百年。他們 繪畫作品為數之多,流傳之廣,無可計量。僅據今人所編《揚州八怪現存畫目》記載,為國內外200多個 博物館、 美術館及研究單位收藏的就有8000餘幅。他們作為 中國畫史上的傑出羣體,已經聞名世界,把徐渭的潑墨手法發揮到頂峯。

揚州八怪之八位畫家,生前即聲名遠播。 李鱓、 李方膺、高鳳翰、 李勉 ,先後分別為 康熙、 雍正、 乾隆三代皇帝召見,或試畫,或授職。 乾隆八年,弘曆見到鄭板橋所作《櫻筍圖》,即吟誦了“乾隆御覽之寶” 朱文橢圓璽。乾隆十三年, 弘曆南巡時,封 鄭燮為“書畫史”。羅聘嘗三遊都下,“一時王公卿尹,西園下士,東閣延賓,王符 在門,倒屣恐晚;孟公驚座,覿面可知。”

揚州八怪大膽創新之風,不斷為後世畫家所傳承,有時含貶義。近現代名畫家如 王小梅 、 吳讓之、 趙之謙 、吳昌碩 、 任伯年 、任渭長 、 王夢白 、王雪濤 、 唐雲 、 王一亭 、 陳師曾 、 齊白石、 徐悲鴻、 黃賓虹 、 潘天壽 等,都各自在某些方面受“ 揚州八怪”的作品影響而自立門户。他們中多數人對“揚州八怪”的作品作了高度評價。徐悲鴻曾在 鄭燮的一幅《 蘭竹》畫上題雲:“板橋先生為中國近三百年最卓絕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 文奇,書畫尤奇。觀其 詩文及書畫,不但想見高致,而其寓仁悲於奇妙,尤為古今天才之難得者。”

在揚州當地還流傳這一種説法:“揚州八怪”是指揚州地區的“ 醜八怪”。由於 揚州八怪的藝術風格不被當時所謂的正統畫派所認同,而且他們追求的就是自然,就是真實、現實,他們就把一些生活化,平民化的都搬到他們的書畫作品之中,甚至把社會的陰暗面揭露出來。這種行為使得統治者的利益受損,説他們都是畫壇上不入流的“醜八怪”,揚州八怪因此而得名。文藝理論家最後把“揚州八怪”歸納為8人。在揚州當地有紀念館,就立着他們的雕像。職業而已,不能説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

江蘇旅遊景點的導遊詞 篇7

珍珠的英文名稱為Pearl,是由拉丁文Pernulo演化而來的。早在遠古時期,原始人類在海邊覓食時,就發現了具有彩色暈光的潔白珍珠,並被它的晶瑩瑰麗所吸引,從那時起珍珠就成了人們喜愛的飾物,並流傳至今。珍珠是一種古老的有機寶石,產在珍珠貝類和珠母貝類軟體動物體內,由於內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鈣的礦物(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體集合而成的。珍珠的化學組成為: CaCO391.6%、H2O和有機質各4%、其它0.4%。珍珠的形狀多種多樣,有圓形、梨形、蛋形、淚滴形、鈕釦形和任意形,其中以圓形為佳。非均質體。

顏色有白色、 粉紅色、淡黃色、淡綠色、淡藍色、褐色、淡紫色、黑色等,以白色為主。白色條痕。具典型的珍珠光澤,光澤柔和且帶有虹暈色彩。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30-1.686,雙折射率0.156。無色散現象。硬度2.5-4.5。天然淡水珍珠的密度一般為2.66-2.78g/cm3,因產地不同而有差異。無解理。韌性較好。在短波紫外光下珍珠顯白色、淡黃色、淡綠色、藍色熒光,黑色珍珠發淡紅 色熒光;_射線下有淡黃白色的熒光。遇鹽酸起泡。

珍珠以它的温馨,雅潔,瑰麗,一向為人們鍾愛,被譽為珠寶皇后。珍珠的成分是含 有機制的碳酸鈣, 化學穩定性差,可溶於酸,鹼中,日常生活中不適宜接觸香水,油,鹽,酒精,髮乳,醋和髒物; 更不能接觸香蕉水等有機溶劑;夏天人體流汗多,也不宜戴珍珠項鍊,不用時要用高級中性肥皂或洗潔精輕輕洗滌清潔,然後晾乾,不可在太陽下暴曬或烘烤;收藏時不能與樟腦丸放在一起,也不要長期 放在銀行的保險庫內。珍珠的硬度較低。佩戴久了的白色珍珠會泛黃,使光澤變差,可用1%-1.5%雙 氧水漂白,要注意不可漂過了頭,否則會失去光澤。

江蘇旅遊景點的導遊詞 篇8

江蘇揚州的白塔高27.5米,下面是束腰須彌塔座,八面四角,每面三龕,龕內雕刻着十二生肖像。和北海白塔的厚重穩健不同,揚州白塔比例勻稱,玉立亭亭,和身邊的五亭橋相映成趣。著名建築家陳從周在《園林談叢》中曾將北海塔和揚州的搭進行對比,説:“然比例秀勻,玉立亭亭,晴雲臨水,有別於北海塔的厚重工穩。”可見北方之景到了南方也隨鄉入俗,雄壯之氣鋭減,窈窕氣質倍增了。相傳在1784年,乾隆皇帝第六次坐船遊覽揚州瘦西湖。

從水上看到五亭橋一帶的景色,不由遺憾的説:“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不然這而看起來和北海的瓊島春陰就像極了。”説者無心聽者有意,財大氣粗的揚州鹽商當即花了十萬兩銀子跟太監買來了北海白塔的圖樣,當晚連夜用白色的鹽包堆成了一座白塔。這就是在揚州流傳至今的“一夜造塔”的故事。

最佳旅遊季節揚州市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向温帶季風氣候的過渡區。其氣候主要特點是:盛行風向隨季節有明顯的變化。冬季盛行乾冷的偏北風,以東北風和西北風居多;夏季多為從海洋吹來的濕熱的東南到東風,以東南風居多;春季多東南風;秋季多東北風。揚州冬季偏長,4個多月;夏季次之,約3個月;春秋季較短,各為2個多月。

江蘇旅遊景點的導遊詞 篇9

玄武湖位於南京城中,三面環山,一面臨城,是江南最大的城市公園,鐘山腳下的國家級風景區。鐘山雄峙湖東,古城瀕臨西南,富貴、覆舟、雞籠山屏列於南,秀峯塔景隔城輝映,朝陽、幕府山綿延湖北,山城環抱,沿湖名勝古蹟眾多,巍峨的明城牆、秀美的九華山、古色古香的雞鳴寺環抱其右。自東晉以來為勝地,南朝恆講武於此,湖週四十景,宋以後廢為田,歲久舊跡益堙,惟城北十三裏僅存一池,明初復開浚,中有舊洲新洲及龍引、蓮萼等洲,置黃冊庫於洲上,以貯天下圖籍。

玄武湖的水源來自東側的紫金山,一支經金川河入長江,另一支經雞鳴寺附近的武廟閘進南京城,經秦淮河入長江。玄武湖西、南兩面緊鄰明城牆,西以玄武門、南以解放門為出入口。玄武湖南依北極閣,向南可以看到三座高地上的塔高出城牆:九華山三藏塔、雞鳴寺藥師佛塔、北極閣氣象塔。東鄰紫金山,青山秀水相映。東北有南京火車站。

玄武湖古名桑泊,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是在巖漿侵入體和斷層破碎的軟弱部位,經過風化剝蝕發展而成的湖盆,歷史上的湖面要比現存的廣闊得多,古時周長為40裏。當今的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長約10公里,佔地面積502公頃,水面約378公頃。湖水深度3米,湖內養魚,並種植荷花,湖邊楊柳輕垂,夏秋兩季,水面一片碧綠,粉紅色荷花掩映其中,滿湖清香,景色迷人。玄武湖中分佈有五塊綠洲,形成五處景區。一為環洲,二是櫻洲,三為菱洲,四為樑洲,五為翠洲,五洲之間,橋堤相通,別具其勝。

江蘇旅遊景點的導遊詞 篇10

木瀆位於蘇州城西,太湖之濱,是江南著名古鎮。境內風光秀麗,物產豐饒,又恰在天平、靈巖、獅山、七子等吳中名山環抱之中,故有“聚寶盆”之稱。

木瀆是與蘇州城同齡的水鄉古鎮。相傳春秋末年,吳越紛爭,越國戰敗,越王勾踐施用“美人計”,獻美女西施於吳王。吳王夫差專寵西施,特地為她在秀逸的靈巖山頂建造館娃宮,又在紫石山增築姑蘇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來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瀆,“木塞於瀆”,木瀆之名便由此而來。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木瀆燦爛的文化,自古以來,木瀆人文薈萃,人才輩出,自北宋至清末,共出進士25人,舉人30餘人,其中狀元2名,榜眼1名。著名人物有: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清代著名詩人、詩選家沈德潛,清末啟蒙思想家、政論家馮桂芬,以及近現代的刺繡皇后沈壽、中國台灣政要嚴家淦等等。

作為溝通蘇州城和浩淼太湖的交通樞紐,木瀆是名副其實的太湖門户,因而在明清時期,木瀆即是蘇州城西最繁華的商埠。乾隆的宮廷畫師徐揚繪有一幅反映當時姑蘇繁華風貌的寫實性長卷《盛世滋生圖》,又名《姑蘇繁華圖》,全長1225釐米,其中一半篇幅畫了木瀆,木瀆當年之繁華可見一斑。清代乾隆南巡六下江南,六次駐蹕木瀆,與他的老師沈德潛吟詩唱和,與他的好友徐士元茶棋相娛,留下了一個個膾炙人口的傳説。如今200多年過去了,木瀆古鎮的格局和風貌未變,依然是吳西最大的商埠、姑蘇第一水鎮,鎮上古宅庭院深深,小橋流水悠悠,其中胥江為伍子胥所建,乃我國第一條人工運河,香溪因西施在此洗粧滿河生香而名,木瀆的每一條河,每一座橋都有一個古老美麗的傳説,具有極高的觀賞和休憩價值。

木瀆四周羣山拱峙,又毗鄰太湖,既得真山真水之趣,又具小橋流水之幽,更有私家園林、名人故居等眾多的人文古蹟,因而,木瀆景區名列太湖風景區十三個景區之首。作為中國唯一的園林古鎮,木瀆在明清時有私家園林30多處,迄今仍保留了10餘處。其中,嚴家花園乃乾隆的老師、中國最長壽的詩人沈德潛故居,後歸木瀆首富嚴國馨,園中佈局疏密曲折,高下得宜,局部處理精巧雅緻,幽深婉約,顯示了營造者獨具匠心的造園藝術,現代建築學家劉敦楨、樑思成、童俊等人數次考察此園,倍加推崇,稱其為蘇州當地園林之“翹楚”。虹飲山房是木瀆文人徐士元故宅,佔地廣袤,建築大氣,其“溪山風月之美,池亭花木之勝”,遠勝過其它園林,乾隆每到木瀆必遊此園。古鬆園是清末木瀆富翁蔡少漁舊宅,園中雕花樓精雕細琢,與洞庭東山雕花大樓為同一大師作品,堪稱南北姐妹雕花樓。榜眼府第是洋務運動先導、著名政論家馮桂芬故居,江南三雕(磚雕、木雕、石雕)為其鎮園之寶。靈巖山館是清代木瀆狀元畢沅的私家別業,清池涓流,岸曲水回,是吳中著名山水園林。木瀆私家園林既秉承了蘇州園林的精緻幽深,又有其空曠高遠、山林野趣的個性,充滿了一種大氣和皇氣。在28屆世界遺產大會期間,我國著名文物、古建專家羅哲文、鄭孝燮等人蔘觀了木瀆古鎮私家園林之後,激動不已地説:“這才是真正的文化遺產”。

走進木瀆,你便走進了唐詩宋詞的幽雅意境;穿越古鎮,你便穿越了二千五百年的歷史風雲。

江蘇旅遊景點的導遊詞 篇11

拙政園始建於明正德四年(1509),為明代弘治進士、御史王獻臣棄官回鄉後,在唐代陸龜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舊址處拓建而成。取晉代文學家潘岳《閒居賦》中“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句意,將此園命名為拙政園。王獻臣在建園之期,曾請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為其設計藍圖,形成以水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風景的園林。王獻臣死後,其子一夜豪賭,將園輸給徐氏,其子孫後亦衰落。明崇禎四年(1631)園東部歸侍郎王心一,名“歸田園居”。

園中部和西部,主人更換頻繁,乾隆初,中部復園歸太守蔣棨所有。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進駐蘇州,拙政園為忠王府,相傳忠王李秀成以中部見山樓為其治事之所。光緒三年(1877)西部歸富商張履謙,名“補園”。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進行搶修,一代名園得到了保護,並於1952年正式對外開放中、西部部分,1960年東部整修完畢,東、西、中三部分完整開放,1961年3月4日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12月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拙政園位於蘇州市東北街178號,佔地面積520xx平方米,全園分東、中、西、住宅四部份。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佈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東部明快開朗,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主要景點有:蘭雪堂、綴雲峯、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館等。中部為拙政園精華所在,池水面積佔1/3,以水為主,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佈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築,主次分明。主要景點有:遠香堂、香洲、荷風四面亭、見山樓、小飛虹、枇杷園等。西部主體建築為靠近住宅一側的卅六鴛鴦館,水池呈曲尺形,其特點為台館分峙、迴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裝飾華麗精美。主要景點有:卅六鴛鴦館、倒影樓、與誰同坐軒、水廊等。

拙政園是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同時和蘇州留園、北京頤和園、熱河避暑山莊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與蘇州留園、蘇州網師園、蘇州環秀山莊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蘇州拙政園始建於明代正德四年(1520xx年)。御史王獻臣因官場失意而還鄉,以大弘寺址拓建為園,拙政園的園名是根據西晉潘岳的《閒居賦》中的“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縮寫而成的。

“拙”實指不善在官場中周旋之意,是陶潛“守拙歸田園”中的“拙”全園約五分之三為水,足可表現園主這種江湖之志。惲格在題他所作的拙政園圖時,寫出了園景所寓的主題:“秋水長林,致有爽氣。獨坐南軒,望隔岸橫崗……使人悠然濠濮間趣。”

江蘇旅遊景點的導遊詞 篇12

位於江蘇省,崑山市的錦溪古鎮,東與上海近鄰,西與蘇州接壤,距上海虹橋機場60公里,距古鎮周莊8公里。

古鎮錦溪,因鎮內一條彩若錦帶的小溪而得名,澤浸環市,街巷依水,古橋聯袂,素有“36座橋,72只窯”之美譽。

錦溪自古為文人騷客薈萃之地,西漢名將馬援在此練兵;三國輔吳將軍張昭墓葬於斯;東晉大畫家顧愷之在此隱息;唐朝文學家陸龜蒙晚年的大部分時間在此居住;宋代詩人吳文英,狀元衞徑,元人馬致遠,以及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祝允明、文徵明、沈周等輩相繼在此步酬吟唱,為之留下了大量的詩歌文章。

錦溪又為南宋皇妃的香肖玉殞之地。史載,南宋紹興末年,孝宗趙昚寵妃陳妃病歿,水葬錦溪五保湖上,錦溪因此亦被趙昚皇帝御旨改名長達800餘年。

錦溪,2500餘年的成名史,諸多的人文勝蹟,無數獨具明清特色的古建築羣,以及以“中國古磚瓦博物館”為代表的13家各具特色的民間收藏品博物館,無不為長三角旅行社團和國內外旅遊專家學者推崇備至,而成為了長三角乃至全國各地遊客喜歡的探幽、懷古、尋寶和休閒和旅遊觀光地。

江蘇旅遊景點的導遊詞 篇13

周莊鎮位於蘇州城東南38公里,著名古畫家吳冠中撰文説“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海外報刊則稱“周莊為中國第一水鄉。周莊有着近九百年的歷史,有豐富的文化藴涵。西晉文學家張翰,唐代詩人劉禹錫、陸龜蒙等曾居周莊。周莊也是元末明初江南鉅富沈萬三的故鄉;周莊也曾留下柳亞子、陳去病等人的足跡。

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若要在中國選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水鄉古鎮,毫無疑問,她就是“中國第一水鄉”周莊。難怪20xx年APEC會議也特別青睞周莊,把她定為上海以外的舉辦地之一。

若要選中國最熱門的水鄉古鎮,周莊想必名列前茅。周莊是水的世界,自然有它獨特的生活形態和風味。那絕不是一兩幢古建築、三四座老石橋,就能反映出來的。那是一種活生生的生活氣息。你可憑個人的觀察力去發覺它,也可毫不在意便感受到:沿水巷而建的石駁岸和穿竹石欄;鑲嵌在岸邊,變化多端的纜船石;商店出售的草鞋;河畔洗菜、淘米的婦女;圍坐一起繡花聊天的老婦;街角的裁縫店;享受日光浴的馬桶;甚至民居洗滌後的流水聲……。畢竟,它無處不在,而且常常成為攝影師最愛捕捉的鏡頭。很難想象這麼一個小鎮,旺季一天內的最高遊覽人次竟可以達一萬以上。難怪有人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有一個周莊)。

周莊舊名貞體裏。北宋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將莊田13公頃捐給全福寺作為廟產。老百姓感其恩德,遂將貞體裏該名為周莊。

周莊鎮位於蘇州城東南38公里、崑山市境內西南33公里,是個具有九百餘年曆史的水鄉古鎮,被澄湖、澱山湖和南湖所環抱。由於有河湖阻隔,使它避開了歷代兵焚戰亂,至今仍完整的保存着原有的水鎮建築物及其獨特的格局,全鎮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居民為明清建築;如元末明初鉅富沈萬三後裔所建的沈廳、明國中山王徐達後裔所建的張廳,都是明清住宅的典範。

周莊四面環水,為澤國,南北市河、後港河、油車漾河、中市河,形成“井”字形。居民傍河築屋,依山成街,河道上橫跨14座古橋,還有那份敦厚純樸的古鎮民風,呈現一派古樸、明靜的幽雅,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難怪周莊一直成為攝影師、作家、藝術家、甚至電視電影的取景最佳地點。

周莊的魅力在於她的文化藴涵,沈廳、張廳、迷樓、葉楚傖故居、澄虛道院、全福寺等名勝古蹟,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觀賞價值。有河有街必有橋。周莊古橋多,極具特色。著名的有雙橋、富安橋等。

全鎮橋街相連,依河築屋,小船輕搖,綠影婆娑,崇尚返樸歸真的遊人會情不自禁地吟誦:吳樹依依吳水流,吳中舟輯好夷遊。

江蘇旅遊景點的導遊詞 篇14

花果山位於國家級重點風景區雲台山脈之中,距市區7公里,雲台山脈大小山頭136個,其中的花果山海拔625.3 米,是江蘇省最高山峯。花果山綠蔭葱蘢,山峯含 黛,這裏特別的地理緯度造就了春催花果,波湧雲台,真山真水,綺麗多姿的迷人景色。花果山作為旅遊勝地,它的真正揚名應歸功於吳承恩筆下的《西遊記》。1982年10月參加全國首屆《西遊記》學術研討會的127名專家經考察一致認同,雲台的花果山是真正的孫悟空老 家。

遊覽花果山如再讀《西遊記》,其最大樂趣在於領略這人間仙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奇石,有的象人,有的似仙,例如各類“猴石”、栩栩如生,姿態各異,使人領略到孫悟空為什麼變化神奇;又如“沙僧石”、“八戒石”、唐僧石“把三藏禪師唐僧師徒的人物性格展現得惟妙惟肖;更令人稱奇的是,孫猴子的胎胞“媧遺石”和像“金箍棒”的“定海神針石”以及“石鼓”等,其造型乃至尺寸與《西遊記》中描述的幾乎一模一樣。花果山上大小洞穴數百個,當地人統稱七十二洞。大洞小洞,奇洞怪洞,洞連洞洞套洞,洞洞藏妖,個個作怪。為此,吳承恩大發奇想,使孫悟空有了用武之地。在花果山的這些洞中,極富神奇色彩的當數水簾洞。洞口瀑布懸遮,穿過飛流而下的水簾,循跡幽深洞穴,如入 “東海龍宮”。水簾洞的上方還有清道光皇帝的賜書“心印石 屋”。在花果山上與《西遊記》故事緊密相連的景點還有老君堂、盤龍鬆、仙人橋、南天門、枴杖 柏、唐僧家世碑、團圓宮、照海亭、懶漢石、美人鬆、天然碑、仙石見、一線天、九龍橋、玉女峯........

花果山上的古建築頗具特色。位於山腳下的阿育王塔是山中標誌性建築。該塔建於宋天聖元年[公元1020xx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此塔九級八面,純磚結構,純高度為10.58米。雖經過歷史上8.5級的地震,仍完好無損。相傳,這座塔為唐大將尉尺恭所建,因而又稱唐王塔。三元宮,又名海寧禪寺,是花果山上最大的古建築羣。它倚山而建,氣勢雄偉。該寺發跡於唐,重建於宋,敕賜於明,寺院正門前拱額為道光皇帝的親筆“敕賜護國三元宮”。寺內藏有一塊明神宗萬曆三十年[公元1620xx年]所頒的聖旨碑,把它封為“天下名山寺院”之一。如今的三元宮已是遠近聞名的佛教勝地,終年香火繚繞,拜客如雲。

遊山觀景的關鍵在於玩味其中的妙趨,假如你乘登山索道登臨花果山之巔——“玉女峯”,看海天之 間,浮雲飛騰,定會心境頓開;走入“墨香小徑”,穿梭於茂林修竹之中,如觀大型書展,可一飽眼福;遊“怪石園”,奇石琳琅滿目,似象非象,怪誕離奇,如復讀《西遊記》;光臨屏竹禪院,嘗山泉沏制的雲 霧茶,官中國四大名竹——“金鑲玉竹”,其樂陶陶;登“觀神台”,可一睹世界上最大的漢字——40米長“神”字的風采;瞻“義僧亭”可瞭解花果山上500僧人英勇抗日的故事。

江蘇旅遊景點的導遊詞 篇15

瘦西湖位於江蘇省揚州市西北部,因湖面瘦長,稱“瘦西湖”。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長堤春柳、四橋煙雨、徐園、小金山、吹台、五亭橋、白塔、二十四橋、玲瓏花界、熙春台、望春樓、吟月茶樓、湖濱長廊、石壁流淙、靜香書屋等兩岸景點,儼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國畫長卷。

湖面迂迴曲折,迤邐伸展,彷彿神女的腰帶,媚態動人。清朝時,康熙、乾隆二帝曾數次南巡揚州,當地的豪紳爭相建園,遂得“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説。

揚州瘦西湖全長4.3公里,遊覽面積30多公頃,有長堤、徐園、小金山、吹台、月觀、五亭橋、鳧莊、白塔等名勝。湖區利用橋、島、堤、岸的劃分,使狹長湖面形成層次分明、曲折多變的山水園林景觀。

在清秀婉曲的瘦西湖兩岸,綴以熔南秀北雄於一爐的揚州古典園林羣,形成移步換景、相互因借的山水長軸;名寺古剎和古城牆垣綿延相屬,名勝古蹟和歷史遺存散佈其間。風韻獨具的自然風光和含藴豐厚的人文景觀相映生輝,是鑲嵌在歷史文化名城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御碼頭

乾隆十八年(1753),清高宗南巡時,在天寧寺西園建行宮,宮前築0頭,是乾隆在此登舟遊湖之處,故稱"御碼頭",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在此四次接駕。曹寅也曾在西園奉命刊刻《全唐詩》。建國後,碼頭青石平台和坡道基本保持原貌,增立了"御碼頭"碑亭一座,現今是"乾隆水上游覽線"的起點。御碼頭修得如此壯觀是在乾隆年間。而不知當時曹大人是否有個外孫女就是從此碼頭乘船離開揚州進京的?

冶春園

地處御碼頭以西的豐樂下街。為清乾隆間"豐市層樓"一景所在地。內有兩組飛檐鬥角之草榭,東榭水繪閣,西端依水築朱欄曲廊連西榭香影廊。園內小徑高阜之上花木扶疏。景點有:餐英別墅、問月山房、引暉館、餘香花舍等,今設"乾隆水上游覽線"畫舫碼頭於此。清詩人王漁洋曾在此結社吟詩。

位於冶春花園內的冶春花園茶樓,是由國家旅遊局投資,在清代揚州八大名園之一的冶春園的舊址上修建而成的集餐飲、遊覽、娛樂於一體的開放式園林,是揚州市政府的重點建設工程和對外窗口。目前,這裏各類大、中、小型餐廳可同時容納八百人用餐,傳統點心、冶春蒸餃自清代起延賣至今盛名不衰,輔以各式揚派茶點,使這裏成為揚州人早上"皮包水"(喝早茶、吃早點的傳統飲食文化習慣)的首選之地。花園內的夜市美食休閒廣場每天提供上百種地方風味小吃,特色鮮明的冶春茶點、正宗地道的淮揚佳餚。這裏已成為廣大中外賓領略揚州地方文化和民俗風情的旅遊勝地。

江蘇旅遊景點的導遊詞 篇16

留園在蘇州閶門外,留園是明萬曆年間太僕徐泰時建園,時稱東園,清嘉慶時歸觀察劉恕,名寒碧莊,俗稱劉園。同治年間盛旭人購得,重加擴建,修茸一新,取留與劉的諧音改名留園。科舉考試的最後一個狀元俞樾作《留園記》稱其為“吳下名園之冠”。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齊名,為全國“四大名園”。196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留園佔地30餘畝,集住宅、祠堂、家庵、園林於一身,該園綜合了江南造園藝術,並以建築結構見長,善於運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組組層次豐富,錯落相連的,有節奏、有色彩、有對比的空間體系。全園用建築來劃分空間,可分中、東、西、北四個景區:中部以山水見長,池水明潔清幽,峯巒環抱,古木參天;東部以建築為主,重檐迭樓,麴院迴廊,疏密相宜,奇峯秀石,引人入勝;西部環境僻靜,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籬小屋,頗有鄉村田園風味。

全園曲廊貫穿,依勢曲折,通幽渡壑,長達六七百米,廊壁嵌有歷代著名書法石刻三百多方,其中有名的是董刻二王帖,為明代嘉靖年間吳江鬆陵人董漢策所刻,歷時二十五年,至萬曆十三年方始刻成。

留園三絕是:冠雲峯、楠木殿、魚化石。

鴛鴦廳,為一屋兩翻軒,由南北兩廳組成,南北兩廳裝修不同。北為方樑有雕花,是男主人會客的地方;南為圓樑,無雕花,北廳地磚也比南廳大,南廳是女主人會客和男主人聽音樂的地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angsu/e088o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