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湖南導遊詞 >

長沙歷史導遊詞3篇

長沙歷史導遊詞3篇

長沙也是劉少奇、胡耀邦、朱鎔基等同志的故鄉。近代歷史上的曾國藩、黃興、蔡鍔等都在長沙留下了史蹟,這構成了長沙重要的人文景觀。下面是本站為大家帶來的長沙歷史導遊詞,希望大家喜歡。

長沙歷史導遊詞3篇

篇1:長沙歷史導遊詞

長沙歷史距今約15—20萬年以前,長沙有人類的活動。約公元公元前2520xx年,長沙新石器時代進入龍山文化階段。傳説始祖炎帝和黃帝都曾來過長沙。 長沙,夏代屬古三苗之地;到商、周時代,三苗國消失了,但三苗後裔仍然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這時長沙屬“揚越”(又叫“荊蠻”),史稱“揚越之地”。《逸周書?王會》記載,周初營建雒邑告成,各方諸侯來賀,貢物中有“長沙鼈”一種,這是“長沙”一名見於史籍的最早記載。春秋末期,楚國(荊楚)的勢力進入長沙。

戰國中期,楚國實行變法,國力強盛,對南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湖南全境納入了楚國版圖,長沙成為楚國南部的軍事重鎮,楚國在長沙建立了城邑。 秦國滅掉楚國,在原楚江南之地設立“長沙郡”,長沙為秦代36郡之一。從秦代開始,長沙開始納入中國統一的政治版圖。公元前220xx年封西漢王朝開國功臣吳芮為長沙王,以原秦朝的長沙郡建長沙國,將湘縣改名臨湘縣,臨湘縣駐所作為國都,也標誌着湖南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個諸侯國,長沙成為王國都城。公元8年,王莽篡位自立為帝建“新朝”,長沙國改名“填蠻郡”,國都臨湘改名“撫睦縣”。

公元20xx年(建武二年),劉秀遙封西漢末代長沙王劉舜之子劉興為長沙王,復建長沙國,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勢。三國時期,220xx年孫權奪取長沙至279年西晉滅吳,長沙屬於孫吳之地。257年,長沙東部為衡東郡(治所翻縣,今衡陽市)。265年,長沙郡的安成縣(今屬江西省)和豫章、廬陵兩郡幾縣設立安成郡,長沙郡瞎地進一步縮小。280年(太康十年),晉武帝封其第六子司馬×為長沙王,以郡為國。

西晉初期,長沙郡仍隸屬荊州。589年(陳禎明三年|隋開皇九年正月),隋軍渡過長江,攻克建康。隋煬帝時,潭州又改為長沙郡。620xx年,唐王朝在長沙設立潭州總管府,620xx年總管府改為都督府。五代十國時期,此時的湖湘地區出現了一個由馬殷建立的楚國。963年宋朝佔領長沙。南宋初建炎四年正月,金兵攻陷長沙,屠城而去。南宋中後期,長沙時局相對穩定,有重臣名將劉鎬、張孝祥、辛棄疾、周必大、真德秀、魏了翁、向士壁、汪立信、文天祥、李芾等任職長沙。清軍入關後,明將何騰蛟總督湖廣、四川、雲貴軍務,駐節長沙。雲集湖南並肩抗擊南下清兵。

後何騰蛟兵敗被俘,嚴詞拒降,絕食七日後被殺。直至清順治四年,長沙才歸入清朝。李錦、李來亨等率部轉入四川繼續抗清。 清咸豐二年(1852),太平軍領袖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石達開等率軍攻打長沙,因長沙城垣高厚久攻未下。光緒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根據《中日通商行船續約》第十款規定,開放長沙為通商口岸。1898年2月21日,由譚嗣同、皮錫瑞、唐才常等人在長沙發起成立維新派政治團體“南學會”。譚嗣同、皮錫瑞任學會會長,長沙設總會,各縣設分會。戊戌政變後解散。由譚嗣同等發起,於1897年10月在長沙創辦時務學堂。教學內容包括經、史、諸子和西方的政治法律與自然科學。戊戌政變後改為求是書院。1920xx年2月15日華興會成立在長沙成立。黃興為會長,宋教仁、劉揆一為副會長。

武昌起義後,湖南革命黨人首先響應。1920xx年10月22日焦達峯、陳作新等率新軍革命士兵和會黨舉義,佔領長沙城。1920xx年5月21日,國民黨何鍵所部第35軍第33團團長許克祥在長沙發動叛亂,襲擊湖南省工會、農會及各革命組織,捕殺共產黨員和工農羣眾100餘人。21日電報代日韻目是“馬”字,故這一事件稱“馬日事變”。1930年8月在瀏陽永和由紅軍第一、第三兩軍團組成,朱德任總司令,毛澤東任總政治委員,亦稱“中央紅軍”或“紅一方面軍”。 1949年8月5日,駐守長沙的國民黨高級將領程潛、陳明仁起義,長沙和平解放。長沙市人民政府成立。

篇2:長沙歷史導遊詞

薈集長沙文物精華的博覽勝地主要有湖南省博物館和長沙市博物館。省博物館位於烈士公園西側,這裏陳列着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與保存完好的2100多年前的西漢女屍。重僅49克的素紗禪衣為世界絕無僅有,代表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紡織技藝。12萬多字的帛書,補充糾正了許多先秦史料,帛書《五星佔》《天文氣象雜佔》所展示的古天文學成就,令世人驚歎;帛書《老子》證實了《老子》其書的真實性,其漢隸書法風格也有很高藝術價值,是迄今所見最早的馬絲闌墨跡實物。市簡牘博物館坐落於市中心清水塘,館中珍藏珍貴文物3萬餘件,其中7020xx年前的彩陶罐,商代青銅大鐃,精美的戰國銅鏡、漆器和唐代銅官窯釉下彩詩文罐等都是稀世珍品。

有革命聖城之稱的長沙名人薈萃,毛澤東這位世界巨人,在此度過了他不平凡的青年時代。他當時生活學習和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今日都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第一師範、愛晚亭、新民學會舊址、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等紀念地至今保存完整。其中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長沙市的其他革命紀念地還有望麓園、沈家大屋、湖南自修大學舊址、八路軍駐湘通訊處和中共湖南省工委舊址等。

長沙也是劉少奇、胡耀邦、朱鎔基等同志的故鄉。近代歷史上的曾國藩、黃興、蔡鍔等都在長沙留下了史蹟,這構成了長沙重要的人文景觀。寧鄉縣花明樓炭子衝的劉少奇故居,長沙縣梨鎮高塘鄉涼塘的黃興故居,瀏陽市原北正街北街的譚嗣同故居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修復,對遊人開放的名人故居還有李富春故居、胡耀邦故居、徐特立故居和楊開慧故居等。

篇3:長沙歷史導遊詞

15—20萬年前,長沙地區開始有人類活動。約7020xx年前,長沙開始形成村落。約2420xx年前的 春秋戰國時期 楚國於長沙建城。一直到今天,城址一直未變,20xx多年前的道路甚至與今天所在位置的街巷依然重合,故此長沙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長時間在同一地址建城的城市之一。

不同的歷史時期,長沙曾有“臨湘”、“ 潭州”古稱;唐宋和明清時期的長沙,其經濟和文化為其歷史上最為繁榮的時期。“長沙”之名有據可查的最早見於《逸周書·王會》關於貢品“長沙鼈”之説,距今3000多年。商周時期的 寧鄉縣炭河裏遺址出土的 四羊方尊等 青銅器反映了當時的長沙地區與 中原有一定的聯繫。長沙約有2420xx年建城史,在春秋戰國時期始建城,屬楚國。“長沙,楚之粟也。” 楚成王時設置 黔中郡,長沙為其轄域。 秦始皇統一中國,長沙郡為秦36郡之一,這是長沙以 中國行政區劃名稱載入史冊的開始。 兩漢時期,長沙為長沙國的都城。 東漢初期廢“ 長沙國”改立為“長沙郡”。

三國和 西晉時期,長沙為郡治,屬古荊州。 西晉後期和 南北朝時期,長沙為郡治和 湘州制所。

隋前期撤 郡,長沙為潭州總管府;後期改州為郡,長沙又為長沙郡郡治。 唐朝時設潭州治所,曾屬 江南道、江南西道。唐朝五代時期的 長沙窯,曾興盛一時,成為 釉下彩的發源地。 五代十國時期長沙為 楚國國都,這也是唯一以長沙為都城建立的國家。

宋時長沙為潭州治所。北宋設 嶽麓書院,將長沙的文化和教育推向鼎盛時期。 元朝 1274年時改為 潭州路, 湖廣行省治所。 1281年仍為潭州路,湖南道宣慰司治所,隸屬 湖廣行省; 元文宗天曆二年因“天子臨幸”而改名天臨路,元末改潭州府治所。 明初改為 長沙府治所,隸屬 湖廣佈政使司。 清朝 康熙三年建“湖南省”,長沙同為長沙府府治和湖南省治。明清時長沙有 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稱,為中國最重要的米市之一。

清朝末年, 曾國藩成為“ 湖南第一人”,當時的長沙府湧現出中國歷史上重要的人物,如 曾國荃、 左宗棠、 胡林翼等消滅 太平天國,發動 洋務運動,收復 新疆等,對晚清的中國造成深遠的影響。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長沙成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動地。 戊戌變法的 陳寶箴、 譚嗣同,在長沙興辦 時務學堂。之後自立軍起義、 華興會、公祭 陳天華和 姚宏業、瀏萍醴起義、搶米風潮,都是很有影響力的活動。 黃興在清朝末年進行了一系列的反清活動,為 中華民國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

1920xx年10月22日, 焦達峯、 陳作新為首的起義 新軍光復長沙。1920xx年,曾就讀於時務學堂的 蔡鍔發動了 護國運動。

1920xx年,長沙派送大批五四青年赴法 勤工儉學,長沙也是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地之一。 毛澤東、 何叔衡、 任弼時、 蔡和森、 向警予等一批 中共早期領導人都在長沙讀書或者從事政治活動。

1920xx年毛澤東發動 秋收起義,並試圖攻打長沙;失敗後他轉向了“ 農村包圍城市”的現實方針。

1933年長沙 縣、 市分治,設長沙市,為湖南 省轄市,長沙一直作為湖南省會至今。

1941年到1943年,長沙淪為戰場,成為國民革命軍第九戰區指揮部所在地。日軍曾經為了長沙不惜代價發動3次 長沙會戰及 長衡會戰,由此可見長沙的重要性。

1949年 8月5日,長沙正式建立共產黨政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長沙開始重建與發展。長沙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創始人之一的 毛澤東早期讀書和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被認為是革命聖地。

1949年8月至1958年為不管縣時期,只管市、郊,沒有轄縣;

1959年以後為管縣時期,有轄縣;

1949年8月,長沙市轄8區:城東區、城南區、城西區、城北區、文藝區、金盆區、嶽麓區、會春區,下轄82保、1838甲。

1950年8月,廢除保甲制度。

1955年10月,東、南、西、北4區建306個居委會、2909個居民組,區名去掉“城”。

1957年內4區轄26街道(東區6、南區5、西區8、北區7),275居委會,2766居民組;郊區轄7鄉1鎮,44村。

1958年9月,農村撤消鄉鎮,建立人民公社,郊區建萬年紅、東風、嶽麓3個公社,18個大隊;城區轄4區、25街道、233居委會、2731居民組。

1958年12月,長沙縣、望城縣劃歸長沙市管轄。

1959年2月,撤消郊區。3月,長、望兩縣合併稱長沙縣,屬長沙市領導。長沙市轄25街道5鎮26個公社、227居委會、2489居民組。

1977年12月,恢復望城縣建置,將長沙縣分為長沙、望城兩縣。

1978年底,長沙市轄5區2縣,16縣轄區,84公社6鎮,29街道,1132大隊,308居委會。

1983年2月,瀏陽、寧鄉、湘陰劃歸長沙市管轄,湘陰縣隨即劃歸岳陽地區。

1984年2月,長沙市轄4縣1郊的人民公社先後改為同名的鄉(鎮)。

1993年1月,瀏陽撤縣改市。1995年7月轄縣(市)撤區並鄉建鎮,長沙市轄5區3縣1市,38街道67鎮53鄉,648居委會3091村。

1996年,轄區區劃調整,撤銷郊區,設立芙蓉、天心、嶽麓、開福、雨花5區。

20xx年底,長沙市轄5區3縣1市,54街道79鎮39鄉,568居委會2727村。

20xx年,長沙市轄5個區:芙蓉區、天心區、嶽麓區、開福區、雨花區,4個縣(市):長沙縣、望城縣、寧鄉縣、瀏陽市。各區、縣(市)共轄83個鎮,比20xx年增加3個,20xx年共31個鄉,53個街道。各鎮、鄉和街道共轄村1258個,社區566個,與20xx年相同。

20xx年,望城縣坪塘、含浦、蓮花、雨敞坪四鎮劃歸嶽麓區,雷鋒鎮由望城縣委託長沙高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同年八月長沙縣榔梨鎮韶光社區居委會正式劃歸芙蓉區東岸鄉管轄。至此長沙市城區面積由573平方千米變為975平方千米。

20xx年7月,望城撤縣改區,成為長沙市城區,長沙市城區由975平方千米增至1938平方千米。

改革開放初期的1980年代,長沙經濟開始和沿海城市的差距逐步加大;1990年代後期,長沙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成為 中 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

標籤: 導遊詞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hunan/98r00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