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河南導遊詞 >

河南安陽林州景點導遊詞(精選3篇)

河南安陽林州景點導遊詞(精選3篇)

河南安陽林州景點導遊詞 篇1

尊敬的各位遊客,大家好,我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李玉,大家可以叫我李導。

河南安陽林州景點導遊詞(精選3篇)

首先歡迎大家來到安陽,安陽曆史悠久,文化燦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藴,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祥地,岳飛故里,説到安陽就不能不提及被國際友人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三千里人工天河――紅旗渠。所以今天就我先帶大家遊覽紅旗渠。在新中國60年代,林州人民為戰勝十年九旱的自然生存環境,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設了152個渡槽,鑿通211個隧洞,開鑿了1500公里的“人造天河”――紅旗渠。

紅旗渠景區的主要景點有:分水苑、青年洞等,首先我們參觀分水苑景區,分水苑所在地分水嶺,原名墳頭嶺。紅旗渠總乾渠在這裏分為三條幹渠,改名為分水嶺。

大家從洛絲潭景點拾級而上,現在我們在張家嶺看到一條寬8米的水渠,那就是紅旗渠。繼續向前走,在“創業洞”和“團結洞”之間,紅旗渠像一條紅色巨龍――盤山越澗而來,又鑽山入洞而去。

大家繼續前行,我們就來到了紅旗渠乾渠上最長的一處隧道――“青年洞”。遠遠望去,“青年洞”三個大字高懸在洞口上方的石崖上。青年洞長616米,全是修渠人民一錘一釺鑿出來的呀!進入洞內,五彩燈光閃爍,涼氣襲人。洞隨山勢,左彎右轉。多像傳説中的龍宮呀!該工程是紅旗渠總乾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紅旗渠最艱險的工程。是當年青年突擊隊員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以“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精神開鑿的。為紀念青年們艱苦奮鬥的業績,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青年洞”風景名勝區,被國家六部要命名為“全國中國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紅旗渠的美麗景點説也説不完,大家可以細細遊賞。不過一定要注意:1、不亂扔垃圾;2、請不要亂拍照;3、不在木橋、鐵橋上亂蹦亂跳。請大家配合,謝謝!

河南安陽林州景點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大家早上好,我是你們的導遊徐敏,歡迎大家來到古都安陽,這裏歷史悠久,風景優美,是甲骨文的發源地。還有許多名勝古蹟:世界文明的“人工天河”紅旗渠、文字博物館、岳飛廟……數不勝數。今天,我要帶大家參觀的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人稱之為“人工天河”的紅旗渠。

紅旗渠是黨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巖上的一座豐碑,紅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的傳家寶。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林州人民不斷賦予紅旗渠精神新的內涵,將中華民族艱苦奮鬥的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結合起來,譜寫了氣壯山河的“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創業三部曲,實現了林州由山區貧困縣向現代化新興城市、生態旅遊城市的.跨越。

紅旗渠景區,主要以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以及太行山集華山之險、峨媚之雄、三峽之奇、黃山之秀為一體的自然風光而開發建設的風景名勝區,現在以妖嬈多姿的風采,向世人展示其獨具的特色和巨大的魅力。林縣人民在建設這項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工程中,鍛造了氣壯山河的“紅旗渠精神”。紅旗渠已不是單純的一項水利工程,它已成為民族精神的一個象徵。

紅旗渠在安陽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濾山中,地勢險峻,工程宏偉。它不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也為林濾山自然風光增添了一大勝景,被中外遊人譽為“人工天河”、“當代萬里長城”、“世界第八大奇蹟”。20世紀70年代初,紅旗渠工程竣工後,周總理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個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紅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和河南人民偉大創業精神的真實寫照,這種艱苦奮鬥的拼搏精神,激勵人們戰勝各種困難,創造人間奇蹟。

好了,關於紅旗渠的講解到此結束了,希望紅旗渠精神能成為大家以後做好一切工作的精神動力,並能發揚光大。謝謝!

河南安陽林州景點導遊詞 篇3

殷墟位於安陽市西北2.5公里小屯村附近的洹水兩岸,它以小屯村為中心長約5.6公里,寬約4.5公里,面積約24平方公里,是一處規模巨大的尚商代文化遺址。商代後期盤庚遷殷至紂滅亡歷經八代十二王。周武王伐紂後,逐漸荒廢,因而稱為“殷墟”。

殷墟是一座豐富的地下寶庫,為全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列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重大發現”之首,20__年,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

現在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進苑的大門。這座門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築學家楊鴻勛教授專門設計的,它是仿照甲骨文的“門”的寫法而建。它看似簡單,卻是最原始的大門,可稱其為華夏“門”的鼻祖。門額苑名由著名歷史學家周谷城先生題寫。整個苑門莊嚴大方,朱墨雕彩,古風古韻,古香古色。此苑門和仿殷大殿建築的人文景觀已經成為了古都安陽的象徵。

殷墟之所以聞名於世有着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都城、甲骨文和青銅器。

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就是在商朝都城宮殿遺址上覆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臟,是商王議事朝拜的場所。這個建築是“茅茨土階,四阿重屋”的建築方式,整個大殿宏偉莊嚴。

“一片甲骨驚天下”。接下來讓我們進入大殿系統瞭解一下甲骨文的一些知識。甲骨文是1899年由清朝國子監祭酒王懿榮首先發現的。它起七年級直被當地人喚作“龍骨”,作為一種止血的中藥不斷地進行收集、刮字然後向藥店出售。後來有些帶字的龍骨被賣到京津兩地被王懿榮發現,並確認為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的發現,使“龍骨”的身價一步登天,導致周圍的村民紛紛來挖掘,有的還以此為生。但當時的挖掘都屬於私挖,破壞性極大,而大規模的有組織的挖掘是從1928年開始的。考古學家們在1928年至1936年這十年間共進行了15次大規模的挖掘。1937年盧溝橋事變使之中斷,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其挖掘工作才得以繼續進行。其中最著名的是H127甲骨文堆積坑模型,總共有17096片,上面記載了商朝的天象、曆法、軍事、政治等各方面的社會內容,被專家們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圖書館和檔案庫。

其次我們再介紹一下青銅器。殷都以冶銅工業最為著名。尤其是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更是以其恢弘的氣勢向億萬人展示了手工業的“絕活”。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件青銅器就是司母戊大方鼎的仿製品。司母戊鼎1939年從王陵區出土,通高1.33米,長1.1米,寬.0.78米,重達875公斤,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所發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銅器,是我們的國寶。其中銅、鉛錫的含量比例與現代所鑄青銅器的比例基本相同,我們可以想象當時的冶煉技術是何等的高超。

除此之外,殷墟內還有其它的觀光景點——甲骨文碑林。在全國,各種碑林不少,但殷墟的碑林與眾不同,它不是名人碑刻,也不是行草隸篆,而是保持了原甲骨片甲骨文碑刻。甲骨文碑林是由我國著名甲骨文學者王宇信、揚升南先生精選,以原甲骨片大而成石碑,共30通,其內容涉達125個,它不僅記載了大將與兩方國的戰爭,而且還記載了天氣情況,準確的記錄了彩虹的形成條件和出土的過程,是我國關於天象——彩虹的最早的、最完整的記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henan/vpjw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