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河南導遊詞 >

龍門石窟導遊詞

龍門石窟導遊詞

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同時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雕刻很精美,浩大的佛文化,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參觀。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龍門石窟導遊詞精選,歡迎參考!

龍門石窟導遊詞

龍門石窟導遊詞篇一

龍門石窟位於中國河南省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和香山崖壁上,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自古以來,龍門山色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所處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景色優美,更是許多石窟難以比擬的。 來龍門遊玩,與其説是視覺的盛宴,不如説是一次心靈的朝拜。充滿靈性的石窟靜卧在古老的河畔,沐浴在蔚藍的天空下,歷史的滄桑凝重與藝術的感官衝擊,讓人在感歎先人的智慧創造的同時,對宗教的信仰與藝術的震撼,也油然而生。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洛陽市,可通過飛機、火車、公交等多種交通方式到達景區。 最為便捷的方式是乘坐火車到洛陽站,再轉乘公交到達景區。 乘坐飛機到達洛陽北郊機場,再轉乘公交,也較為方便。 龍門石窟景區內以電瓶車為主要交通工具,也可乘坐遊船代步。

春季乾旱,夏熱多雨,秋季温和,冬季寒冷。 春天雖然天氣有些乾燥,但可欣賞到爭奇鬥豔的牡丹花。每年4月15—25日,是洛陽牡丹花會和節日,遊客眾多,物價會上漲。酒店、賓館需要提前預定。 對於不湊牡丹熱鬧的遊客,龍門石窟的最佳旅遊季節無疑是秋天,秋高氣爽,登山而遊,實為快事。

龍門石窟導遊詞篇二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和香山崖壁上,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後,後歷經東西魏、隋唐至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共有約10萬餘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達17米(盧舍那佛像)。

龍門石窟以伊河為界,分為西山和東山石窟兩部分,西山石窟開鑿於北朝和隋唐時期,東山石窟全部開鑿於唐代,西山石窟是龍門最精華的部分,其中包括奉先寺的盧舍那佛像和古陽洞中的“龍門二十品”。

西山石窟中的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羣雕,寺內中間的盧舍那佛像,據説是按照女皇武則天的形象塑造的,這也是石窟中最受遊人喜歡、知名度最高的佛像。

龍門二十品,是指從北魏時期精選出不同的二十塊造像題記,它們記載着佛龕的雕鑿時間、人物、目的等。字型端正大方、氣勢剛健質樸,結體、用筆在漢隸和唐楷之間,堪稱書法奇珍。古陽洞中保留了“龍門二十品”中的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窯中)。

龍門石窟東山的香山寺,是武則天時代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訶羅”的遺身,而建立的一座佛教寺院。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生前經常來此遊玩。白居易去世後,根據他的遺囑,將他葬於香山寺以北,這就是今日的白園(白居易墓園)。

遊覽龍門石窟,一般步行即可,線路多為:景區大門-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白園。在每年的4-10月期間,遊客還可以夜遊石窟,在如夢如幻的燈光襯托下,萬尊佛像更顯氣象萬千(夜遊只開放西山石窟和香山寺)。

景區內有“景區導遊全景圖”的立牌。大門處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每批人數核定為10人,普通講解服務費:西山石窟每次80元;東山石窟每次40元;香山寺、白園分別每次20元。

龍門石窟導遊詞篇三

龍門石窟與山西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

它位於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這裏是香山和龍門山兩山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遠望猶如一座天然的門闕,所以古稱“伊闕”。到了隋朝,隋煬帝楊廣曾登上洛陽北面的邙山,遠遠望見了洛陽南面的伊闕,就對他的侍從們説,這不是真龍天子的門户嗎?古人為什麼不在這裏建都?一位大臣獻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煬帝聽後龍顏大悦,就在洛陽建起了隋朝的東都城,把皇宮的正門正對伊闕,從此,伊闕便被人們的習慣的稱為龍門了。

龍門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温泉增輝。自古以來,龍門山色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説:“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就開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間。它始鑿於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都洛陽前後。當時孝文帝深感國都偏於北方不利於統治,而地處中原的洛陽自然條件優越,於是在公元493年遷都洛陽,同時拉開了營建龍門石窟的序幕。龍門石窟經歷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鑿斷斷續續達420xx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佔30%,唐代佔60%,其他朝代僅佔10%左右。據統計,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345個、佛塔70餘座。龍門石窟是我國古碑刻最多的一處,有古碑林之稱,共有碑刻題記2860多塊,其中久負盛名的龍門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闕佛龕之碑,分別是魏碑體和唐楷的典範,堪稱中國書法藝術的上乘之作。龍門全山造像11萬餘尊,最大的佛像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中,每個只有2釐米,稱為微雕。

龍門石窟是歷代皇室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時代風格。北魏造像在這裏失去了雲崗石窟造像粗獷、威嚴、雄健的特徵,而生活氣息逐漸變濃,趨向活潑、清秀、温和。這些北魏造像,臉部瘦長,雙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紋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堅勁質樸。北魏時期人們崇尚以瘦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藝術風格。而唐代人們喜歡以胖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臉部渾圓,雙肩寬厚,胸部隆起,衣紋的雕刻使用圓刀法,自然流暢。龍門石窟的唐代造像繼承了北魏的優秀傳統,又汲取了漢民族的文化,創造了雄健生動而又純樸自然的寫實作風,達到了佛雕藝術的頂峯。

龍門石窟也是書法藝術史是寶藏。著名的書法精品龍門二十品,是後代碑拓鑑賞家從龍門石窟眾多的石刻造像題記中精選出來的書法極品。這些碑刻不僅記錄了發願人造像的動機、目的,還為石窟考古分期斷代提供了依據。清代學者康有為曾大力提倡整個社會書寫要用魏碑體,還稱讚魏碑有十美,如:筆法跳躍,結構天成,血肉豐美等。時值今日,魏碑體還作為標語、裝潢用字廣泛使用。由此可見,二十品在書法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龍門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藝術表現,但它也折射出當時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時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術、建築、書法、音樂、服飾、醫藥等方面的實物資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

【洞窟簡介】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區南面12公里處,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裏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自古以來,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

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後,後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密佈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現存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2680餘品,佛塔70餘座,造像10萬餘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釐米。這些都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極高的藝術造詣。

奉先寺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石窟,長寬各30餘米。據碑文記載,此窟開鑿於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在位時期,於公元675年建成。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温存、親切,極為動人。 石窟正中盧舍那佛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傑作。據佛經説,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這尊佛像,豐頤秀目,嘴角微翹,呈微笑狀,頭部稍低,略作俯視態,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有人評論説,在塑造這尊佛像時,把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感情、開闊的胸懷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 盧舍那佛像兩邊還有二弟子迦葉和阿難,形態温順虔誠,二菩薩和善開朗。天王手託寶塔,顯得魁梧剛勁。而力士像更加動人,只見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壯,栩栩如生。

潛溪寺

潛溪寺是龍門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窟。它高、寬各九米多,進深近七米,大約建於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頂藻井為一朵淺刻大蓮花。主佛阿彌陀佛端坐在須彌台上,面頤豐滿,胸部隆起,衣紋斜垂座前,身體各部比例勻稱,神情睿智,整個姿態給人以靜穆慈祥之感。主佛左側為大弟子迦葉,右側為小弟子阿難。兩弟子旁邊分別為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特別是南壁的大勢至菩薩,造型豐滿敦厚,儀態文靜,在故宮博物院有1比1的複製品陳列。阿彌陀佛與兩側的兩位菩薩共稱為西方三聖,即掌管西方極樂世界的三位聖人,是佛教淨土宗信仰的對象。

賓陽中洞

賓陽中洞是北魏時期代表性的洞窟。“賓陽”意為迎接出生的太陽。賓陽三洞開鑿於北魏時期,是北魏的宣武帝為他父親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開工於公元520xx年,歷時20xx年,用工達80萬2366個,後因為發生宮廷政變以及主持人劉騰病故等原因,計劃中的三所洞窟(賓陽中洞、南洞、北洞)僅完成了一所即賓陽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賓陽中洞內為馬蹄形平面,穹窿頂,中央雕刻重瓣大蓮花構成的蓮花寶蓋,蓮花周圍是八個伎樂天和兩個供養天人。它們衣帶飄揚,迎風翱翔在蓮花寶蓋周圍,姿態優美動人。洞內為三世佛題材,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主佛為釋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創始人,原名叫悉達多·喬達摩,原是古印度淨飯王的兒子。他和我國的孔子生活在同一時代,比孔子要年長12歲。他在29歲時出家修行,經過六年,悟道成佛,創立了佛教。由於北魏時期崇尚以瘦為美,所以主佛釋迦牟尼面頰清瘦,脖頸細長,體態修長。衣紋密集,雕刻手法採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實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飾一改雲岡石窟佛像那種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寬袍大袖袈裟。釋迦牟尼所有侍立二弟子、二菩薩。二菩薩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還各有造像一鋪,都是一佛、二菩薩,着褒衣博帶袈裟,立於覆蓮座上。

洞中前壁南北兩側,自上而下有四層精美的浮雕。第一層是以《維摩詰經》故事為題材的浮雕,叫做“維摩變”。第二層是兩則佛本生故事。第三層為著名的帝后禮佛圖。第四層為“十神王”浮雕像。特別是位於第三層的帝后禮佛圖,它們反映了宮廷的佛事活動,刻劃出了佛教徒虔誠、嚴肅、寧靜的心境,造型準確,製作精美,代表了當時生活風俗畫的高度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非常可惜的是,在上個世紀的三、四十年代被盜往國外了。現在分別陳列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美國堪薩斯州納爾遜藝術博物館。

賓陽南洞

賓陽南洞的洞窟為北魏時期開鑿,但洞中幾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在初唐完成的。洞中主佛為阿彌陀佛,面相飽滿,雙肩寬厚,體態豐腴,體現了唐朝以胖為美的風格。賓陽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廢棄的基礎上又續鑿而成,為其生母長孫皇后做功德而建,屬於過渡時期的作品。

摩崖三佛龕

摩崖三佛龕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這種造像組合在我國石窟寺中極為罕見。中間主佛為彌勒,坐於方台座上,頭頂破壞,僅雕出輪廓,未經打磨。據佛經記載,彌勒佛是“未來佛”,是作為現在佛釋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現的。武則天利用彌勒信仰為其登基製造輿論,登基後又自稱“慈氏”(即彌勒),推動了彌勒信仰的風行。摩崖三佛龕的開鑿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出現的,隨着武周政權的垮台,摩崖三佛龕也因此而停工。雖然這組造像是半成品,卻為我們瞭解石窟造像的開鑿程序提供了一份寶貴的實物資料。

萬佛洞

萬佛洞因洞內南北兩側雕有整齊排列的一萬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後室結構,前室造二力士、二獅子,後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是龍門石窟造像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頂有一朵精美的蓮花,環繞蓮花周圍的為一則碑刻題記:“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監姚神表,內道場運禪師,一萬五千尊像一龕”。它説明了該洞窟是在宮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內道場智運禪師的主持下開鑿的,完工於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洞內主佛為阿彌陀佛,端坐於雙層蓮花座上,面相豐滿圓潤,兩肩寬厚,簡潔流暢的衣紋運用了唐代渾圓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無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間無所畏懼,唯我獨尊。主佛端坐在蓮花寶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剛力士,那奮力向上的雄姿與主佛的沉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更加襯托出主佛的安詳。主佛背後還有五十二朵蓮花,每朵蓮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養菩薩,她們或坐或側,或手持蓮花,或竊竊私語,神情各異,像是不同少女的羣體像。五十二代表着菩薩從開始修行到最後成佛的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

在洞內南北兩壁整齊地刻有一萬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釐米高。在南北兩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樂人,舞伎在悠揚的樂曲聲中翩翩起舞,體態輕盈,婀娜多姿。

整個洞窟金碧輝煌,向人們展現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理想國土,烘托出一種熱烈歡快、萬眾成佛的氣氛。

洞口南側還有一尊菩薩像,她是龍門石窟唐代眾多菩薩像的精美範例。菩薩通高85釐米,頭部向右傾斜,身體成"s'形的曲線,整個姿態顯得非常優美端莊。我國著名戲劇大師梅蘭芳早年參觀龍門時,被她那優美的形象所吸引並大加讚賞,此後經過藝術加工,成功地運用到他的表演中。

蓮花洞

蓮花洞因窟頂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蓮花而得名,大約開鑿於北魏年間。蓮花是佛教象徵的名物,意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頂多以蓮花作為裝飾,但像蓮花洞窟頂這樣碩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蓮花,在龍門石窟也不多見。蓮花周圍的飛天體態輕盈,細腰長裙,姿態自如。

洞內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主像為釋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衣褶簡潔明快。這是釋迦牟尼的遊説像,即釋迦牟尼外出講經説法時的形象。二弟子是淺浮雕,左側弟子迦葉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錫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頭部早年被盜,現存法國吉美博物館。

龍門石窟中最小的佛像,僅有2釐米高,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位於蓮花洞南壁上方,生動細緻,栩栩如生。

奉先寺

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羣雕。主佛蓮座北側的題記稱之為“大盧舍那像龕”,因為它隸屬於當時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稱“奉先寺”。這裏共有九軀大像,中間主佛為盧舍那,為釋迦牟尼的報身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米。佛像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形的發紋。雙眉彎如新月,附着一雙秀目,微微凝視着前方。高直的鼻樑,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雙耳長且略向下垂,下頦圓而略向前突。圓融和諧,安祥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紋簡樸無華,一圈圈同心圓式的衣紋,把頭像烘托的異常鮮明而聖潔。

飽經滄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葉,温順聰慧的小弟子阿難,表情矜持、雍榮華貴的菩薩,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與主佛盧舍那一起構成了一組極富情態質感的美術羣體形象。

奉先寺的九軀大像的背後有很多長方形的小龕,這是大約在宋、金時代,人們為了保護大像龕,依龕修建了木結構屋檐式建築,這些建築影響了佛像的通風,加速了佛像的風化,因而後來被拆除。

奉先寺大型藝術羣雕以其宏大的規模、精湛的雕刻高踞於我國石刻藝術的巔峯,成為我國石刻藝術的典範之作,也成為唐朝這一偉大時代的象徵。

古陽洞

古陽洞在龍門山的南段,開鑿於公元493年,是龍門石窟造像羣中開鑿最早、佛教內容最豐富、書法藝術最高的一個洞窟。它規模宏偉、氣勢壯觀。洞中北壁刻有楷體“古陽洞”三個字,到了清末光緒年間,道教徒將主像釋迦牟尼塗改成太上老君的形象,訛傳老子曾在這兒練丹,所以古陽洞又叫老君洞。

古陽洞是由一個天然的石灰巖溶洞開鑿成的。窟頂無蓮花藻井,地面呈馬蹄形。主像釋迦牟尼,着雙領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詳地端坐在方台上,侍立在主佛左側的是手提寶瓶的觀音菩薩,右邊的是拿摩尼寶珠的大勢至菩薩,他們表情文靜,儀態從容。

古陽洞大小佛龕多達數百,雕造裝飾十分華麗,特別是表現在龕的外形、龕楣和龕額的設計上,豐富多彩,變化多端,有的是蓮瓣似的尖拱、有的是屋形的建築、有的是帷幔和流蘇,並且在龕楣上雕造有佛傳故事,如:古陽洞南壁釋迦多寶龕上,有樹下誕生、步步生蓮、九龍灌頂等,講述的是悉達多從他母親摩耶的右腋下誕生,剛出生,就走了七步,每一步腳印都生出一朵蓮花,這叫步步生蓮,他站在方台上,天空中有九條龍為他噴水沐浴。

古陽洞是北魏皇室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這些達官貴人不惜花費巨資,開鑿窟龕,以求廣植功德,祈福免災,而且留下了書法珍品—龍門二十品。古陽洞中就佔有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窯中。龍門二十品是指從北魏時期精選出不同的二十塊造像題記,它們記載着佛龕的雕鑿時間、人物、目的等。二十品的特點是:字型端正大方、氣勢剛健質樸,結體、用筆在漢隸和唐楷之間。清代學者康有為曾大力提倡整個社會書寫要用魏碑體,現在,龍門二十品仍有無窮的藝術魅力,每年吸引無數的海外友人,漂洋過海,為的是能夠親眼目睹這一書法奇珍。

藥方洞

看完古陽洞,我們來到了藥方洞,藥方洞因窟門刻有諸多唐代藥方而得名。它始鑿於北魏晚期,經東魏、北齊,到唐初還仍有雕刻。洞中五尊佛像,身軀硬直少曲線,脖子短粗,身體碩壯,菩薩頭冠兩旁的帶子很長,下垂到胳膊上部。這都是北齊造像的特徵。洞門兩側刻有藥方150多種,所用藥物多是植物、動物和礦物藥。藥方涉及內科、外科、小兒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藥材在民間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這些藥方不僅可以治療常見的疾病,而且還能治療疑難雜症,如:療噎方可以治療食道癌。其中有95方在公元10世紀被一位日本學者收錄在《醫心方》中,足見它的價值和影響。藥方洞的藥方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石刻藥方,對研究中國醫藥學起重要的作用。

擂鼓台中洞

看完了西山石窟羣,我們過漫水橋來到了東山石窟。在東山腳下的公路未開通以前,巨石上方原是一片平台。傳説當年奉先寺竣工時,武則天親自率百官駕臨龍門,主持這次規模盛大的開光儀式,龐大的樂隊便在這平台上擂鼓助興,於是後人便把這裏叫做擂鼓台。相臨擂鼓台的三個洞叫擂鼓台三洞。

這是擂鼓台中洞,又名大萬伍佛洞。是一座武周禪宗窟,中國佛教的禪宗是以專修禪定為主的教派。“禪定”就是安定而止息殺慮的意思。洞頂作穹隆形,並有裝飾華麗的蓮花藻井,造像是一佛二菩薩,主佛為雙膝下垂而坐的彌勒佛,壁基有二十五尊高浮雕羅漢羣像,從南壁西起到北壁西止。羅漢羣像構成一個半環形裝飾帶,羅漢羣像均羅漢身旁都刻有一段從《付法藏因緣傳》裏摘錄的經文介紹該羅漢的身世及特點。所刊經文中多雜以武周新字,這是是武周時期禪宗所經營的洞窟。

擂鼓台北洞

擂鼓台北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較早,規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密宗屬於中國佛教的派別之一,它源於印度,產生於公元七世紀以後,佛教的密教是佛教中的最後一個派別,密教傳入中國,在中國的弘揚,乃至遠播日本、朝鮮,還有密宗領袖和他們的宗教活動,都和洛陽及龍門石窟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

擂鼓台北洞為穹隆頂,馬蹄形平面,高4米,寬4.9米,窟頂為蓮花藻井,周圍環繞四身飛天。其因風化剝蝕已不清。據説,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都是民國時期從別處搬移進去的。洞內三尊大坐佛中,東壁的主佛為毗盧遮那佛,意為太陽,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稱“大日如來”,它頭帶寶冠,胳膊上帶着臂釧的菩薩裝形象,像高2.45米,結跏趺坐於0.9米高的須彌台坐之上。

在北洞的前壁南側,雕有八臂觀音一尊,像高1.83米,赤足坐於圓形台坐上,在前壁的北側還雕有四臂十一面觀音,像高1.9米,赤腳立在圓形台坐上。

看經寺

看經寺為武則天時期所雕刻,雙室結構,前室崖壁有數十個小龕造像,主室進深1170釐米,寬1116釐米,高825釐米,平頂,方形平面,四壁垂直,三壁下部雕出高均180釐米的傳法羅漢二十九祖(正壁11身,兩壁個9身),為我國唐代最精美的羅漢羣像,是據隋代費長房《歷代法寶記》刊刻的。這種不雕佛像僅雕羅漢的大窟,似是一大型禪堂,可能是禪宗所主持開鑿的。看經寺是龍門東山最大的一個洞窟,29尊傳法羅漢保存完好。

香山寺

香山寺位於十三朝古都洛陽城南13公里處的香山西坳,與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西山窟區一衣帶水,隔河相望,與龍門石窟東山窟區和白園一脈相連,並肩鄰立。

香山因盛產香葛而得名。香山寺微始建於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20xx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印度來華高僧地婆訶羅(日照)葬於此,為安置其遺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在洛陽稱帝,建立武周王朝,樑王武三思奏請,敕名“香山寺”,並重修該寺,當時香山寺危樓切漢,飛閣凌雲,巍巍壯觀,武則天常駕親遊幸,御香山寺中石樓坐朝。留下了“香山賦詩奪錦袍”的佳話。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資六七十萬貫,重修香山寺,並撰《修香山寺記》,寺名大振,這篇文章開篇第一句即是對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遊之勝,香山首焉”,白居易自號“香山居士”與如滿和尚等人結成“香山九老會”吟詠於該寺的堂上林下,會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遺命葬於香山寺如滿大師塔側。宋金時期香山寺猶存,元末廢棄,清康熙年間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稱頌“龍門凡十寺,第一數香山”,這句詩摘自他當時所作的詩《香山寺二首》,被鐫刻在石碑之上,位於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就矗立着這塊石碑,已有兩百多年了,清末民國初年,香山寺又漸荒蕪了,1936年香山寺進行重新修建後,為蔣介石慶祝五十壽辰而在寺內建一幢兩層小樓。蔣介石和宋美齡多次在此避暑,這幢小樓位於香山寺內東南側,被稱為“蔣宋別墅”。解放後,香山寺又進行了多次修葺,如今,為了實施“旅遊強市”戰略,拓展龍門石窟景區的觀光項目,豐富香山寺的文化內涵,提升香山寺的旅遊品位,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洛陽市委、市政府及龍門石窟管理局依據《龍門石窟區規劃》和《洛陽市龍門石窟保護管理條例》,投資600萬元於20xx年上半年完成了對香山寺的改造。該改造工程從20xx年年底到20xx年四月上旬完成,歷時100天,創造了我國寺院速度之最。這也是香山寺歷史上的第五次修復,新香山寺借鑑唐代風格,對蔣宋樓,乾隆御碑亭,衣缽塔等作為歷史文物予以修繕、保留、保護。在原址上新建了鐘樓、鼓樓、大雄寶殿,整修了天王殿、羅漢殿、步遊道等。

【文物珍藏】

龍門博物館藏有造像36座、題記8塊、雕像48件、器物32件、瓷器64件、青銅器32件、磚雕64塊、石刻16件、書畫碑刻160件、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henan/6nwzv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