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貴州導遊詞 >

貴州導遊詞精選

貴州導遊詞精選

貴州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説,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貴州導遊詞精選。

貴州導遊詞精選
貴州導遊詞精選篇1

織金古城,山清水秀,溪澗縱橫,古蹟眾多,門類齊全,包括佛寺、道觀、文廟、書院、會館、祠堂、衙署、寶塔、泉井、津樑、古道、民居、店鋪、作坊等方方面面,分佈在一座座大理石小山上和流經城內的貫城河畔。

織金古建築多為倚崖傍洞或瀕水臨泉建造的幹欄式吊腳樓。大部建於“改土歸流”之後,僅從康熙五年(1666)至十年(1671),即建有武廟、文廟、鬥姥閣、隆興寺、東山寺、財神廟、城隍廟、馬王廟、黑神廟、炎帝廟、地藏寺等10餘座。其後屢有修建,形成現在的“四庵”、“四閣”、“四祠”、“八大廟”。

華橋位於城關鎮貫城河中段。原名“奢香橋”。始建於洪武二十一年(1388)。清順治十八年(1661)整修。東西向,跨貫城河。三孔石拱橋,長18米許,寬4.7米,主孔淨跨15.7米,矢高約10米。

東山寺位於城關鎮工業路東端。建於康熙八年(1669),光緒五年(1879)重加修葺。坐東向西。依山就勢而建,由山門、前殿、正殿、鐘鼓樓、觀音閣組成。佔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0xx平方米。現存山門、前殿、正殿、鐘鼓樓。前殿坐東西向,面闊五間,通闊21.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8.7米,穿鬥式木結構懸山青頂。前帶廊,深2.1米,置斜靠背欄杆。正殿又名梵帝宮。坐東西向,面闊五間,通面闊16.7米,進深三間,通進深7.8米,穿鬥式木結構懸山青瓦頂。正殿前左廂為鐘樓,右廂為鼓樓。

回龍庵位於城關鎮清泉路東段南側。建於康熙八年(1669),光緒十三年(1887)擴建、維修。坐北向南。由前殿、後殿、右禪房、左山門、得月樓組成。佔地面積約36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40平方米。後殿面闊三間,通面闊10.84米,進深四間,通進深8.51米,前後帶廊,抬樑穿鬥混合式懸山青瓦頂。殿內設須彌座神龕。前殿面闊三間,通面闊10.8米,進深四間,通進深8.5米,前後帶廊,抬樑穿鬥混合結構懸山青瓦頂。得月樓面闊三間,通面闊8.36米,進深五間,通進深6.24米,帶周圍廊,深約1米。穿鬥式木結構重檐歇山頂。

炎帝廟位於城關鎮城南路中段東北側。建於康熙十年(1671)。坐北向南。由大殿、戲樓組成。大殿面闊五間,通面闊19米許,通進深19.5米,穿鬥式木結構懸山青瓦頂,前後帶雙步廊,深1.9米。戲樓二層,通面闊9.12米,通進深7.12米,穿鬥式木結構歇山青瓦頂。

太平橋位於城關鎮沿河路中段西側。建於康熙年間。東西向,跨貫城河。二孔石拱橋。長28米許,寬13米許,西側主孔淨跨23米許,東側泄洪孔小,上為引橋,矢高8米許。1976年增設大理石浮雕望柱、欄板。

日升橋位於城關鎮沿河路中段西側。建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因與下游月華橋共取“日月昇華”之義,故名“日升橋”。乾隆十三年(1748)建成,連接東西橋頭,為貫城河上5座橋樑之首,人稱“上水關”。光緒十三年(1887)整修。東西向,跨貫城河。單孔石拱橋。長20米許,寬5米許,淨跨14米許,矢高5米許。

童生橋位於城關鎮沿河路中段。因位於城關鎮北永安門東北河口,故又名“永安橋”。相傳所撥銀兩恐不夠支出,全州童生捐資助建,名“童生橋”。俗稱“下水關”。始建於乾隆十三年(1748),次年(1749)告竣。1962年擴建後更名“重興橋”。東西向,跨貫城河。單孔石拱橋,長25米許,寬7米許,淨跨19米許,矢高12米許。

鬥姥閣位於城關鎮沿河路中段南側。建於康熙六年(1667),乾隆十八年(1753)重修。坐東向西。原由閣、左右涼亭、正殿、武侯祠、偏殿等建築組成。佔地面積約300平方米。現存0,三層三重檐六角攢尖青筒瓦頂。一層長方形,面闊11.75米,進深8.15米。二層四邊形,長9.5米,寬6.3米。三層六邊形。撐拱、隔扇門窗、風窗等木雕精湛。

小街龍王廟位於城關鎮城南小街四方井。始建於清初。坐西向東。由山門、大殿、觀音閣組成。佔地面積約3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60平方米。大殿面闊三間,通面闊9.8米,進深三間,通進深8米許,抬樑穿鬥混合結構懸山青瓦頂,前後雙步廊,前廊深1.82米,後廊深1米許。隔扇門窗。觀音閣,面闊三間,通面闊7.78米,進深三間,通進深6.2米,穿鬥式木結構歇山青瓦頂,隔扇門窗。

貴州導遊詞精選篇2

黃果樹大瀑布位於貴州安順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境內白水河上,連環密佈的瀑布羣而聞名於海內外,享有“中華第一瀑”之盛譽,也是世界上最闊大壯觀的瀑布之一。奔騰的白水河在這裏從懸崖絕壁上直瀉而下,形成九級瀑布,落差共為105.4米,漩渦無數,聲如雷鳴,響達千米。水霧經陽光折射,五彩繽紛,變幻無窮,氣象萬千,風景極為壯觀。為便於觀賞瀑布奇景,附近建有觀瀑亭、望水亭,並築有直通犀牛潭的台階和石梯。

黃果樹瀑布是白水河上最雄渾瑰麗的樂章,它將河水的緩遊漫吟和歡躍奔騰奇妙地糅合在一起。從68米高的懸崖之巔跌落的是整整一條河的熱忱,它既有水量豐沛、氣韻萬千的恢宏,又有柔細飄逸、楚楚依人的漫柔,81米寬的瀑面上水汽飄然,若逢適當的陽光照射還可形成迷人的彩虹。

從巖壁小徑走去,水簾洞便赫然出現在眼前,它使橫穿瀑布的探險成為可能。雖然沒有花果山水簾洞的空闊奇妙,但在巖縫的空隙中穿行,讓鮮麗的水珠濺一身清爽,讓崎嶇曲折的登臨育一腔豪邁,足以令人心花怒放了。

瀑底是深不可測的犀牛潭,從瀑底往下游走去,水流清澈得呈現出不可抗拒的吸引。倘若此時不掬一掌的清水洗洗旅塵,那麼留下的遺憾將可能是終生的。

貴州導遊詞精選篇3

雲台山位於施秉縣北部,距縣城區13公里。雲台山風景區是(氵舞)陽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主要組成部分,由雲台山、外營台、轎頂山及大田堖等羣峯組成。面積約210平方公里,主峯團侖巖海拔1066米,突起於羣山之間,因山形“四面削成,獨出於雲霄之半”,山巔如台,加之雲霧繚繞,故名雲台山。20xx年,經貴州省政府批准,施秉縣雲台山景區被列為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批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預選地之一。

雲台山以原始自然生態、天象奇觀、奇峯麗水、佛教遺址、道教古剎等自然和人文景觀為特色。面積47平方公里。公為雲台山、排雲關兩大旅遊片區,規劃景點24處,山間珍稀等植物近400種,珍貴等動物近百種,被稱為“植物寶盆、動物寶庫”,是貴州東線探險尋幽的旅遊寶地。

當遊人置身山巔極目遠眺,萬山叢中支騰霧繞,如白龍翻滾,奇峯聳立怪石穿空露出崢嶸,深谷林莽古藤如織,山猴攀援飛禽啼鳴,晨曦透過鬆林光柱斑讕眼,山花散發陣陣清香,畫眉跳躍枝頭高聲鳴唱,古鬆挺拔山風吹拂,構成一幅誘人的風光畫卷,被詩人贊為“山中俊鳥”。

山中流泉淙淙,均從喀斯特地貌的石縫間噴出,不受污染,清澈可掬,順着奇山怪石間自由流淌,或為池潭,或為飛瀑,或為溪澗,水聲叮咚,如歌如琴,悦耳動人,遊人到此,依樹聽泉,別有一番超凡脱俗的愜意。夏季雨盛,溪澗水漲,你又會感受到“飛湍瀑流爭喧逐,旋崖轉石萬壑雷”的豪情。難怪歷代僧侶能拋卻凡心,戒除七情六慾,耐得寂寞,與世隔絕修行一生,卻原來這雲台山是一處難得的世外桃源,身臨此山,自有世人不知之無窮樂趣。到了雲台山主峯,更是別有一番景象。站在千仞絕壁之上,極目遠眺,天寬地闊,近看,奇崖異石昂然列,爭奇鬥豔;遠眺,雲蒸霞蔚,千山萬壑沉於足下,萬頃碧綠,隨山起伏,山風吹過,有如朵朵綠雲飄飄欲仙,忽發奇想:或許真的有神仙存在於世,“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雲台山之所以迷人,貴在“雲”上。夏季的早晨,登上雲台山,遊人可看到磅礴的雲海奇觀。那雲霧飄忽蒼茫,忽快忽慢,忽濃忽淡,忽聚忽散,使雲台山的奇山異石、巨木古藤時隱時現,如美女遮羞,又如仙妖顯相,耐人尋味,朝陽出處,雲蒸霞蔚,瞬息萬變,彷彿海市蜃樓,遠眺羣山,有如一幅變幻不定的魔畫。

雲台山風景如畫,美景是數不勝數,但是也有很多景色依然被埋藏着,就好比這張雲台山留念的景色。

標籤: 導遊詞 精選 貴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guizhou/y6ken7.html
專題